人教版三年级下数学全册评课稿

人教版三年级下数学全册评课稿
人教版三年级下数学全册评课稿

三年级数学下册目录

1、位置与方向

2、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3、复式统计表

4、两位数乘两位数

5、面积

6、年、月、日制作年历

7、小数的初步认识

8、数学广角-搭配

9、总复习

1、位置与方向评课稿

《位置与方向》是在学生已经能够根据上、下、左、右、前、后和东、西、南、北等八个方向描述物体相对位置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胡老师特别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精心设计各项数学活动,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切实经历确定位置和方向的全过程,从而理解并掌握确定位置和方向的方法。全课教学有如下特点: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从人类五彩缤纷的生活中选择“公园定向运动”为背景,运用完成比赛为学习位置与方向的素材。这样的设计十分贴近学生的爱好,也改变了以往教学中比较单一、严肃的学习方式,使发现、推理、概括这些抽象的数学活动变得令学生乐于接纳、乐于探究,大大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2、运用迁移、注重探究

围绕教学,老师精心设计解决实际问题、猜测探索、亲历尝试、交流对比、归纳概括等一系列数学活动。放手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自主选择解决问题的方法,既展示了学生的聪明才智,又为开展下面的数学活动积累了资源。整节课,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在让学生掌握双基的同时,更关注学生的发展,实现了由自主探究到旧知迁移的全过程。

3、重视评价、关注全体

《数学课标》指出“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更要关注学生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

心。”基于这点,老师在课堂上非常重视活动过程的评价,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和导向功能,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肯定学生的独特发现,并且在交流的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发展学生的反思意识。,

总之,本节课的教学充分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高于生活”的思想,不仅关注了双基,更关注了学生探索的过程以及在过程中体现出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2、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评课稿

(1)口算除法评课稿

听了李老师的《口算除法》这节课,获益良多,以下发表一下自己个人的几点见解。

1、探索新知的设计。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根据新课改的思想,以学生为主,让他们自主根据情况信息,提出并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教学中,注重引导,让学生亲身体验经历探索过程,获得新的口算方法。通过交流、讨论,让每个学生有说话的机会,并通过“说”提升学生对口算过程的认识,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2、算法多样化和优化的设计。使学生明确口算方法多样化的同时,选择自己喜欢的,并认为最优化的算法。这样,学生学得轻松,乐于学习。

3、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在讲完估算后让学生通过完成题目

自己总结出估算的方法,效果很好。

除了以上优点,也存在有不足的地方:

1、这教学的过程中,没有讲估算的方法。比如184除以30的时候,应说明184为什么估成180而不是200。除法估算和其他估算不一样,应该是怎样便于计算就怎么估。这一点应该着重强调。

2、在做练习的时候,应注重题目的多样化。

3、在讲估算知识时,可以再进一步的渗透,让学生知道并不是所有的题都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有些题应根据题目的实际情况来估算。

《口算除法》的评课稿

今天听了李群英老师的《口算除法》这节课,受益匪浅。李群英老师整节课一直都是面带笑容,语言亲切,简洁,展示了数学教学的魅力,符合新课标的理念,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小组活动,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教学效果好。下面是我的一些看法:

1、情境的创设:口算题的内容枯燥平淡,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李老师上课开始口算时那面带笑容、和蔼可亲的态度消除了学生对老师的陌生感,既拉近了师生的距离,又为新知探究作了铺垫,一举两得,并且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考与意识。

2、老师根据实际和教学内容,把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数(口算)和估算转化为口算,进一步巩固了口算的方法。

3、口算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算法,更要让学生理解算理。

老师出示例题时由浅入深,把每班2面,再换成每班20面,让学生独立思考,再把自己的想法跟同桌说一说,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充分展示自己的舞台。当学生列出算式80÷20=4(个)时,及时进行反问:你是怎样算的?紧紧围绕除法口算的算进展开。你有不同的算法吗?体现了算法的多样化,探索口算法的过程,体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无论是用想乘法、想除法算除法还是把除法转化为一位数除法(表内除法)对学生的后面学习都是有用的,并让学习选择自己喜欢的口算方法口算,学习学得轻松、又通过倾听和交流得到了发展和能力上的提高。

对本节课意见和建议:因为三年级没有学过商不变的性质,所以在给出被除数和除数末尾同时去掉相同个数的0,强调一下80÷20=8÷2,给出过程让学生明白去掉零后是多少,知道计算的便捷性。

(2)笔算除法评课稿

公开课听多了,发现一条规律:课堂很热闹,材料很丰富,环节很精细。执教者努力追求着某个某个亮点,即所谓

的创新,让听课者耳目一新。在众人追寻新课程“个性”、“开放”的热潮中,《笔算除法》一课却又以它的扎实、有效的风格登台,向热闹的公开课展示并坚持着自我观点,并让事实效果说话。我把观这节课的感受总结成一句话,那就是“扎扎

实实做好学习这件事”。用以下几点诠释我的观点。

一、目标定位和教学实际不分不离。纵观整节课,教

师紧紧抓住让学生实实在在有所收获这一理念。教师把教学目标定位在每一个学生对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获取上。不仅让学生要掌握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而且让学生明确算理。把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定为本节课的首位重点,把理解算理定为重点中的重点。让学生对所学新知知其所以然。而教学实际紧紧围绕着让每个学生收获基本计算技能和数学理解开展教学活动。教师花很多的精力,不厌其烦地让学生小棒实际操作、看多媒体演示分的过程,让学生说说分的过程来充分理解算理。课堂中的每一大环节,每一小细节都有目标支撑,科学理智。那这样是不是一刀切,抑制学生的个性学习了呢?非也。在学习的过程中,因为是集体学习,学生个体之间参与的角色是有所不同的,有的扮演着开路者的角色,有的扮演着合作者的角色,有的扮演着跟随者的角色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有独立思考、个性表达、比较、吸纳等学习活动。角色不同,每个学生学习的体验也不同,收获和成长更不同。所以说在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全体掌握的过程中也达到了学生个性化的发展。

二、教学环节和认知水平不分不离。教师遵循着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直观到抽象的认知规律,循序渐近地展开教学。教师先从学生已经学过的整十数除以一位数出发,明确除法的含义,给本节课铺垫了知识基础,在除法平均分的基础上继续学习新的除法内容。接着给出42根小棒,分给两

个人。42÷2学生能借助情境和分小棒的学习活动能说明其中的算理。这为后面的继续学习一步步奠定知识及说理基础。第三步给出这节课的重点及难点知识42÷3,给学生提出了挑战。学生纷纷借助旧知以及借助分小棒得到正确答案。那么能不能用除法竖式表达分小棒的过程呢?又一次给学生提出了挑战。在安静的思考氛围中,学生的思维程度一步步提高。除法竖式的理解和书写对学生是很有难度的。教师耐心从容地组织学生展现他们思考成果,并在比较和尝试中归结出大家所认同的方法。对除法竖式的理解更是借助分小棒操作,课件演示、反复说理等活动,从具体到抽象,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帮助理解。

三、学习材料和数学理解不分不离。在这节课中我们没有见到纷繁的学习材料。仅有的就是教师自己准备的4捆加2根小棒。而且这简朴的材料淋漓尽致地发挥了它的光和热。课中用到两次。第一次是42÷2=21,学生说明算理之后,教师用小棒演示,让中下的学生清晰地理解同伴说的其中的算理。同时在学生的脑中注入了算法算理的形象支撑,让学生在接下去的学习过程中,面对算理有形的支撑,易于理解。第二次是42÷3=14,给予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把结果写出来之后,反馈:生1:3×()=42;生2:

12÷3=430÷3=104+10=14;生3:摆竖式计算(错误)。教师拿出小棒操作,结合分小棒过程解释:

30÷3=1012÷3=410+4=14。通过直观操作,学生顺理成章地理解了其中的道理,这也为理解除法竖式做了铺垫。除了分小棒材料操作以外,还有一个学习材料那就是多媒体课件。教师把分小棒的过程用动态演示的方式呈现。主要用在当学生理解有困难,或者让学生证实自我理解是否正确时,教师根据学生的理解状况有机使用,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个人感觉,这节课中学习材料的选择和运用真是恰倒好处。

四、教学引导和数学本质不分不离。从开门见山的情境说起,教师简单地出示分东西的情境直接进入数学学习。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引导高效实在。另外教学引导和数学本质不分不离主要表现在众多的细节中。比如42÷2=21,教师问:“你是怎么算出来的?”结合分小棒关注得出结果的内在道理。再如当面对格式错误的竖式时,教师不慌不忙地让学生结合他所列的竖式说一说分小棒的过程。提出此方法还是把分小棒的过程摆在脑子里,竖式上看不出来。那么能不能摆一个竖式让我们清晰地看到分小棒的过程呢?指向除法竖式的内涵探究,这便是本节课的数学本质所在。其次,教师习惯问“听懂了吗?”“现在听懂了吗?”引导学生归纳、说理。这也是教师关注数学本质的表现。当个别学生没懂时,教师始终是结合分小棒过程讲解如何列竖式及其这样列的道理。

五、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节课中几乎没有热

热闹闹的操作,没有风风火火的争辩。在平和的状态下展现了集体学习的和谐。以往的公开课,说得很多,议得很多。讲究花样,讲究层次,却很少关注基础知识的反复联系。一节课一定要在结尾处来一个拓展提升成了大家不谋而合的习惯。而这节课课尾却给学生随手出了三道计算题,检查在这节课中是否学会了列竖式计算。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课堂里把基础训练落实,光会说不会做学得不塌实,还需实践来检验。三道题一做自然见分晓。在这节课中由于教师的准确定位及科学的教学策略让我们清晰地看到教学的真实起点和学生的学习难点。教师娴熟的教学技巧既让全体学生掌握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又让学生在开放的学生氛围中得到了个性发展。相对与以往的公开课来说,这节课相对安静些。但只能说学生的外在表现是安静的,其内心对知识的理解过程是不平静的。安静的环境给予了学生思考的良好环境。我想数学课还是很需要这样的环境的。有了良好的学习环境作前提,我们需要考虑的是如何去扎扎实实做好学习这件事,这节课很好地给了我们这方面的启示。

3、复式统计表评课稿

统计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很广,本课是在学生认识了单式统计表的基础上,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教学中五山小学的季老师着眼于从学生的现实生活,选取学生身边的熟悉

事例,本着数学生活化的新课程理念,抓住单式统计表和复式统计表的联系与区别,进行教学。

首先搜集参加各种乐器的男女生人数,制成的四张单式统计表,通过分层次的几个问题的回答,让学生产生需求:有些问题不能从单个的表中直接找到所需的信息。因此,很自然的,学生产生了将几张表格叠加在一起的认知,在课中,学生们慢慢一步步完善着自己的设计,简化自己的统计表,根据需求设计出了表头,成功从单式统计表组合成复式统计表。活动中,学生经历知识,体验知识,把新知识纳入原有认识结构中,成为有效知识,教师的“教”变为“引”,学生的“学”变为“探”,学生们经过讨论并组合成复式统计表,完成复式统计表表头的理解这一步骤。

在整节课,季老师用一系列的问题引导学生逐步展开思维:从这样设计统计表,你认为怎么样?你有什么建议?还有什么问题?怎样能使表格变短,而又统计全面?让学生按照想出来的办法去统计,这样统计的过程是学生亲身经历的,他们在这些思维的碰撞中发展了思维。教学中,在学生体会了复式统计表的优点后,季老师还分组合作,让学生统计小组内每位学生参加兴趣班的情况,学生在经历搜集信息、整理信息、制作统计表、分析表格的一系列过程中,真切体会到学有所用。

在听课的过程中,我就在思考,课堂上老师可不可以放手,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自行创造复式统计表,在每次展示学生作品之后,让学生自己比较体会别人的设计优处,再在此基础上进行二次、三次

乃至更多次的修改、创造,最终完成复式统计表。这样的放手会花费很多的时间,但学生是否可以获得更多书本以外的收获。

以上是我听课之后的粗浅想法,还请多多批评指正。

4、两位数乘两位数评课稿

(1)笔算乘法评课稿

《口算乘法》是在学生已经熟练掌握乘法口诀基础上教学的,重点是掌握乘法的口算算理。这节课的教学的内容简单又枯燥,王老师却把如此枯燥的内容上得扎实,有趣味性。

一、趣味

在整节课中王老师创造了生活情景贯穿课的始终,符合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比如课的导入出示了聪聪和明明来帮助解答题目,为了给同学的奖励,来到了水果店,每个环节学生都在学习数学,把“生活内容”转化成“数学问题”。再通过看信息列算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对学生提出了要求,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同时直观地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样的设计使枯燥的内容变的有味、有趣.

二.扎实

在这节课中口算的算理掌握扎实。第一,学生理解深刻,老师出示到水果店的信息图让学生提问题.列算式时,从直

观图中感知了15×3,就是求3个15相加,有了这样的引导,

在计算出总价的同时,理解了口算乘法的算理。第二,老师的有效引导。口算方法的教学时,学生说自己的口算方法表达的不清楚,如果老师没有及时的进行引导,时间浪费,效果还不好。王老师是这样教学的:在教学150×3时,学生的想法是15×3=45再在后面添上0。这时候王老师马上追问为什么150×3会变成15×3=45,而3和45又表示什么呢?通过老师的恰倒好处的一点,理解了150×3其实是15个十×3=45个十。通过这样的迁移使学生容易理解,学得轻松。

三、有效

有效的教学方法是突破教学重难点的关键。本节课,王老师准确把握数学概念与原理,准确理解教材内容所反映的数学思想方法,准确把握教材各部分内容的内在联系和三年级学生的数学学习心理,有效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根据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安排教学活动,贯彻合作探究式教学思想,恰当把握对学生数学学习活动指导的“度”,具有良好的教学组织、应变机智。教学中,王老师重视学生对算理的理解和应用,融学法指导于教与练的学习过程中。在教学中创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中经历学习过程,体验乘法运算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同时,采用图文并茂、资源丰富的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欲望。

王老师教态自然大方、和蔼亲切、富有激情与活力;教

风民主,教学语言科学正确、通俗易懂,富有感染力,板书正确、工整,有较好的信息技术工具操作技能。本节课在王老师的精心组织下,较好的完成了课时教学目标,重点突出、难点突破,学生参与面广,学习积极性高,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2)《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评课稿

今天听了李老师三年级数学《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一课,我有以下几点想法:

好的地方:

1、情境导入以旧引新,渗透先分后和解题策略。

2、注重了算理的直观呈现。

3、练习设计有层次。

探讨的地方:

(1)充分发挥点子图的作用,培养几何直观。

教学时,李老师先让学生把想法用点子图表示出来,然后交流汇报。这时要有效发挥好教师的引导作用,使全体学生都在探索、交流中体会“先分后合”的解题思路。但李老师在这个的教学环节占用了较大时间。

在研究笔算方法的算理时,应充分利用点子图,帮助学生很好地理解笔算过程中每一步的意义,培养几何直观。在研究竖式的计算方法时,教师可以再在点子图上分一分,并把四次相乘得出的结果都在图上圈出来,沟通算理与算法的关系。从而突出教学重点:用十位上的数去

乘时,所得的积的末位数要和十位上的数对齐。教师追问:为什么最后要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学生自然就会理解。

(2)处理好算法多样化与优化的关系。

在交流14×12的多种算法时,在感受算法多样化的同时,应注意让学生通过对不同计算方法和点子图的比较、归纳和分类,体验方法的异同,掌握解题的策略。例如,学生可能会说“这些方法都是‘先分后合’”“分开以后,数变小了,就会算了”“‘分’”了以后就把新知识转化为旧知识来解答了”,体会这些方法的共同特点及解决问题的策略。学生可能还会比较每一种方法的优劣,“把12分成10和2,比较好计算”“把12分成两个6,两部分的数相同,只要计算一次乘法再加就可以了,也比较好计算”,在比较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优化意识。这方面我觉得李老师引导不够。

建议:课题出示应置于学生列出两位数乘两位数算式后;机智把握课堂教学失误,教师出错要学会把出错原因“推”给学生,鼓励学生及时发现错误并敢于提出。

利用活泼的形式进行练习。简单、重复、机械的计算训练会让低年级学生感到枯燥无味,为此,教师可以将练习题组织成生动有趣的练习活动。比如,判断纠错之后,可以设计这样的提问,你想提醒大家在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时要注意什么?既可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梳理,也让学生有了积极健康的体验。

引导学生理解算理与计算过程。完成24×12的计算。老师在设计这一环节时,特意将第二个因数的个位、十位及个位十位分别乘第

一个因数得到积用不同的颜色区别开来,我认为这种方法很好,能帮助学生区分两个部分相乘的积,一个是表示24乘2所得的积,第二部分是10乘24所得的积,张瑞老师在这里我强调计算顺序时用箭头将计算过程按顺序标示出来让学生一目了然,教师再结合例题的具体情境,第一步算2本书多少钱,用2乘24,此时用黑色纸片将十位上的“1”盖住,第二步10本书一共多少钱,用10乘24.第三步将10本书的钱和2本书的钱架起来,计算的过程可以让学生多复述几遍。

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素材,创设生动有趣的具体情境,将学生置于学习活动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主动探索计算方法。

教师将教材进行灵活的处理,将要解决的问题当作自己的问题来解决,将自己置于学习活动的主体地位,使学习材料包含生气,对学生更具吸引力,很容易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此时,教师不必牵着学生走,也不必急于出示现成的算法,只需提一个启发性的问题:谁能把24乘12转化成我们学过的知识呢?可以放手让学生自主解决“怎样算”的问题。此时已经调动了所有学生的参与意识,人人的思维都很活跃,在这个基础上,运用合作学习方式,让学生分小组合作学习,在交流中互相学习,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接着再由学生汇报、交流,

听了李老师执教的《两位数乘两位数和笔算乘法(不进位)》一课,让我受益匪浅。在此谈点自己的体会与不成熟的看法和大家一起交流探讨,说得不到之处,望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在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十数,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的重点是使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过程,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难点是乘的顺序和第二部分的积的书写位置。李老师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发,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引导学生成功地掌握了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达到了教学目的,我认为本节课有以

特点:

一、整体结构合理,教学过程流畅,环环相扣。从复习到新授再到练习,无处不见教师安排之精心。

进行这样有效的复习,使学生已掌握的知识技能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更有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

二、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让学生感觉到数学源于生活。这个特点体现在本节的例题和解决问题中。我相信,通过学习,学生们都能切实体会到计算在生产和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

李老师在教学中还有很多的优点,可能我说得不全面,但我个人认为在处理这节课时,还需注重以下个方面,说得不到之处,望大家多包涵。

1、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素材,创设生动有趣的具体情境,将学生置于学习活动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主探索计算方法。

2、利用活泼多样的形式进行练习。简单、重复、机械的计算训练会让低年级学生感到枯燥无味,为此教师可以将练习题组织成生动有趣的练习活动。

5、面积

《面积和面积单位》评课稿

4月26日上午,我听了胡老师执教的《面积和面积单位》这节课,收益匪浅,下面就这一节课发表一下自己浅陋的见解,不当之处请多多指教。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本节课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理念,教师在教学时充分展现了概念的生成过程,不仅要让学生学习数学的一些现成结果,还要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重视学生学习过程。师:现在请同学们观察一下,黑板的面和黑板擦的面哪个大、哪个小呢?从学生身边的事物出发进行教学,

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有利于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学习,从中获得较为丰富的感性认识,为理解面积定义做了铺垫。

感知面积的内涵之后,让学生通过“观察、重叠、数格子”等方法比较面积的大小。又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摆学具说面积大小,体验到没有统一的面积单位不便于交流,从而自然地导出面积单位。在面积单位教学过程中通过类推、比较、测量,使学生建立了各个面积单位的表象,形成正确的感性认识,获得了教学的最大效益。

2.在充分的动手操作活动中,理解“面积单位”这一概念。在学习面积单位时,教师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两张纸面积的大小,学生在操作中,用重叠法比较出面积的大小,充分理解测量物体面积要用统一的标准,这统一标准就是要学习的面积单位。让学生在不断探索、交流中构建知识,这样符合学生的认知探索规律,有利于学生面积单位这一知识的形成。认识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让学生用1平方厘米这个面积单位进行实际测量1平方分米,有利于学生对各面积单位概念的建立和演算能力的培养。

3.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学习是学生的经验体系在一定环境中自内而外的生长,它必须以学习者的已有知识经验为基础来实现知识的建构。教学不能无视学习者的已有知识经验、简单强硬地从外部向学习者实施知识的填灌,而是应当以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习者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新的知识经验。例如老师在教面积单位之前复习了长度单位,在后来的练习中又让学生

巩固长度单位,加深了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不同的印象。

本节课胡老师设计思路清晰、目标明确,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有利于让学生在具体情景中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学习,注重了学习过程的探索性,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重视了学生知识的形成过程,符合新课程标准的教育理念。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评课稿

今天听了张老师讲的《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一节课,感受颇深,收获很大。张老师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即数方格的方法迁移到长方形面积的推导过程中,让学生通过动手摆小正方形,来观察发现长、宽和面积之间的关系,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和探究性。

我觉得这节课充分地体现了新的数学课程理念。在长方形面积计算的推导过程中,让学生在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去理解数学知识,获取学习方法。整节课从动手探究→方法归纳→方法的应用上环环相扣,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拼一拼,摆一摆,算一算的方法来探讨长方形的面积计算。这样,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深了对公式的理解。教师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逐步推出计算公式,再推广到身边的长方形面积的计算,为后面学习正方形面积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通过验证,确认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这一环节效果非常好。学

生的发现是否准确?这个方法是否对计算所有的长方形的面积都适用?还需要我们进行验证。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学生通过多次验证而总结出的,使学生明白在任何一种发现活动中,新的认识、新的结论不能轻易决定,必须要有充分的科学依据。这一教学环节,既渗透了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一丝不苟、实事求是的严谨科学态度。再次验证得出结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当然,这节课还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如说在学生用小正方形动手拼摆长方形的时候,有一部分学生遇到了困难,不知如何动手。这时,如果同桌合作完成可能效果会更好,也可以起到以优带差的作用。或者老师用课件亲自演示一遍,也可以弥补一部分学生没有完成活动的缺失,同时更深刻理解长方形面积计算方法。

总之,在今后的数学课堂上,我要用心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同时注重培养学生间的情感交流、互相带动、共同提高的能力,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评课稿

《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这一课的教学内容针对三年级学生而言,是比较抽象的。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面积和学会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教学的。刘老师在设计本课教学时,努力为学生搭建探索知识的平台,帮助学生学会学习,让学生在学习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这一教学知识的同时,也学到了对终身发展长久起作用的动手操作、分析、比较概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针对刘老师的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