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练习题集 定义法求轨迹方程

专项练习题集 定义法求轨迹方程
专项练习题集 定义法求轨迹方程

2016年专项练习题集-定义法求轨迹方程选择题

1、点p(x,y)是平面中的一个动点,满足:

10

=,则点p的轨迹方程是()

A.

22

1 259

x y

+=

B.

22

1 259

x y

-=

C.

22

1 925

x y

+=

D.

22

1 925

x y

-=

分值:5

答案:A

【考查方向】本题考查椭圆的定义,熟练掌握椭圆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

【易错点】不能将看做点(x,y)和点(4,0)之间的距离。【解题思路】利用椭圆的定义即可得出.

【解析】∵点p (x ,y )在运动过程中满足关系式:

10=,

∴点p 到两定点F (4,0),F′(-4,0)的距离之和满足:|PF|+|P F′|=1o >8.

故点P 的轨迹是以点F ,F′为焦点,10为长轴长的椭圆.

易知,c=4,a=5,∴b=3,∴椭圆的方程为22

1259

x y +=,故选A .

2、已知圆1c :(x+3)2+y 2=4,圆2c (x ﹣3)2+y 2=100,动圆c 与圆1c 、圆

2c 都内切,则动圆圆心的轨迹是( )

A .椭圆

B .双曲线

C .抛物线

D .圆 【分值】5 【答案】A

【考查方向】本题主要考查椭圆的定义、轨迹方程、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及其判定。菁优网版权所有

【易错点】找不出1cc +2cc 为定值这一关系。

【解题思路】设动圆的半径为r ,由相切关系建立圆心距与r 的关系,进而得到关于圆心距的等式,结合椭圆的定义即可解决问题. 【解析】设动圆的半径为r ,动圆圆心为c (x ,y ),

因为动圆与圆1c :(x+3)2+y 2=4及圆2c (x ﹣3)2+y 2=100都内切, 则1cc =r ﹣2,2cc =10﹣r . ∴1cc +2cc =8>12c c =6

因此动圆圆心为c 的轨迹是焦点为1c 、2c ,中心在( 0,0)的椭圆. 故选A .

3、设动圆M 与y 轴相切且与圆C :x 2+y 2﹣4x=0相外切,则动圆圆心M 的轨迹方程为( ) A .y 2=8x B .y 2=﹣8x

C .y 2=8x 或y=0(x <0)

D .y 2=8x 或y=0 【分值】5

【答案】C

【考查方向】本题考查轨迹方程,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属于基础题.【易错点】忽视讨论x.

【解题思路】设出动圆圆心M的坐标,利用动圆M与y轴相切且与圆C:x2+y2﹣4x=0相外切,建立方程,化简可得动圆圆心M的轨迹方程.

【解析】设动圆圆心M的坐标为(x,y),则

∵动圆M与y轴相切且与圆C:x2+y2﹣4x=0相外切

2

x

=+

当x<0时,y=0;当x≥0时,y2=8x

故选C.

4、若动圆过定点A(﹣2,0)且和定圆(x﹣2)2+y2=4外切,则动圆圆心P的轨迹方程为()

A.

2

21

3

y

x-=

B.

2

21(0)

3

y

x x

-=>

C.

2

21

3

y

x+=

D.

2

21(0)

3

y

x x

-=<

【分值】5

【答案】D

【考查方向】考查了双曲线的定义、两圆外切的性质和动点轨迹求法等知识,属于中档题.

【易错点】容易错误的把轨迹看成整支双曲线。

【解题思路】设定圆(x﹣2)2+y2=4的圆心为B,根据外切两圆的性质得点P到B、A两点的距离之差等于2,由此可得点P在以A、B为焦点的双曲线的左支上,可得本题的答案.

【解析】设动圆的半径为R,

∵动圆圆心为P,点A在动圆上,∴|PA|=R

又∵定圆(x﹣2)2+y2=4的圆心为B(2,0),半径为2,

定圆与动圆P相外切

∴圆心距|PB|=R+2

由此可得|PB|﹣|PA|=(R+2)﹣R=2(常数),

∴点P的轨迹是以A、B为焦点的双曲线的左支。

易知:双曲线焦点在x轴,1,2

a c

==,所以方程为

2

21(0)

3

y

x x

-=<

故选:D

5、已知圆C:(x+2)2+y2=36和点B(2,0),P是圆上一点,线段BP的垂直平分线交CP于M点,则M点的轨迹方程是()

A.y2=6x

B.

22

1 95

x y

+=

C.

22

1 95

x y

-=

D.x2+y2=9【分值】5【答案】B

【考查方向】本题考查椭圆的定义、椭圆的标准方程,得出|MC|+|MB|=6>|BC|,是解题的关键和难点.

【易错点】不能得出|MC|+|MB|=6。

【解题思路】根据线段中垂线的性质可得,|MB|=|MP|,又|MP|+|MC|=半径6,故有|MC|+|MB|=6>|BC|,根据椭圆的定义判断轨迹椭圆,求出a、b值,即得椭圆的标准方程.

解析:由圆的方程可知,圆心C(﹣2,0),半径等于6,设点M的坐标为(x,y ),

∵BP的垂直平分线交CQ于点M,

∴|MB|=|MP|.又|MP|+|MC|=半径6,∴|MC|+|MB|=6>|BC|.依据椭圆的定义可得,

点M的轨迹是以 B、C 为焦点的椭圆,且 2a=6,c=2,∴b=,

故椭圆方程为

22

1 95

x y

+=,

故选B.

填空题

6、△ABC的三边|BC|>|AC|>|BA|成等差数列,A、C两点的坐标分别为(0,1),(0,-1),则点B的轨迹方程是.

【分值】3

【答案】

22

1

34

x y

+=.(0<y<2)

【考查方向】本题主要考查椭圆的定义,熟练掌握等差数列的定义、椭圆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

【易错点】忽视|BC|>|AC|>|BA|,而导致曲线为整条椭圆。

【解题思路】利用等差数列的定义可得,|BC|+|BA|=2|AC|=4>|AC|.利用椭圆的定义即可得出.

解:∵△ABC的三边|BC|>|AC|>|BA|成等差数列,

∴|BC|+|BA|=2|AC|=4>|AC|.

由题意的定义可知:点B的轨迹方程是以点A,C为焦点(c=1),a=2为半长轴长的椭圆的一部分,

∴b2=a2﹣c2=4﹣1=3.

∴点B的轨迹方程是

22

1 34

x y

+=.

∵△ABC的三边|BC|>|AC|>|BA|,∴0<y<2.

故答案为

22

1

34

x y

+=.(0<y<2).

7、、如图,αβ⊥,AB αβ?=,,P C D αβ∈∈、,且AD⊥α,AD BC P ,AD=2,BC=4,AB=6,若tan∠ADP+2tan∠BCP=5,则点P 在平面α内的轨

迹是 。

【分值】3

【答案】椭圆的一部分

【考查方向】本题考查椭圆的定义,注意定义中动点到两定点距离之和与定点间距离的大小比较.

【易错点】忽视定义中动点到两定点距离之和与定点间距离的大小比较.

【解题思路】根据题意,易得tan∠ADP=

,tan∠BCP=

,又由

tan∠ADP+2tan∠BCP=5,且AD=2,BC=4,可得AP+BP=10,比较可得AP+BP >AB ,由椭圆的定义分析可得答案. 解析:由AD⊥α,可得AD⊥AP,tan∠ADP=

四边形ABCD 是梯形,则AD∥BC,可得BC⊥α,BC⊥BP,则tan∠BCP=,

又由tan∠ADP+2tan∠BCP=5,且AD=2,BC=4,

可得AP+BP=10,

又由AB=6,则AP+BP>AB,

故P在平面α内的轨迹是椭圆的一部分,

8、点M到点F(0,﹣3)的距离比它到直线l:y﹣4=0的距离小1,则点M的轨迹方程是.

【分值】3

【答案】x2=﹣12y

【考查方向】考查了两点间的距离公式、轨迹方程的求法、抛物线的定义与标准方程等知识,属于基础题.

【易错点】在去|x-3|的绝对值时,不能根据平面几何原理,得y<3。解题思路:设M(x,y),由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建立关于x、y的方程,结合平面几何原理将方程化简整理,即可得到点M的轨迹方程.

【解析】设M(x,y),依题意得

∵点M到点F(0,﹣3)的距离比它到直线l:y﹣43=0的距离小1,

∴由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得41

=--,

y

根据平面几何原理,得y<43y

=-

两边平方,得x2+(y+3)2=(3﹣y)2,整理得x2=﹣12y

即点M的轨迹方程是x2=﹣12y.

故答案为:x2=﹣12y.

综合题

9、已知F(﹣2,0),以F为圆心的圆,半径为r,点A(2,0)是一个定点,P是圆上任意一点,线段AP的垂直平分线l和直线FP相交于点Q.在下列条件下,求点Q的轨迹方程,并说明轨迹是什么曲线.

(1)r=2时,点P在圆上运动;

【分值】6

【答案】

2

21

3

y

x-=,是双曲线;

【考查方向】本小题主要考查椭圆的定义、双曲线的定义、轨迹方程等基础知识,考查运算求解能力,考查数形结合思想、化归与转化思想.熟练掌握双曲线、椭圆的定义及圆与直线的性质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属于中档题.

【易错点】不能找出QA=QP及|QA﹣QF|=|QP﹣QF|=FP这两个关系式。

【解题思路】由题意得QA=QP,则|QA﹣QF|=|QP﹣QF|=FP=r=2,即动点Q 到两定点F、A的距离差的绝对值为定值,根据双曲线的定义,可得点Q 的轨迹是:以F,A为焦点,FA为焦距长的双曲线.

【解析】(1)当r=2时,

∵A为⊙F外一定点,P为⊙F上一动点

线段AP的垂直平分线交直线FP于点Q,

则QA=QP,则|QA﹣QF|=|QP﹣QF|=FP=r=2,

即动点Q到两定点F、A的距离差的绝对值为定值,

根据双曲线的定义,可得点Q的轨迹是:以F,A为焦点,FA为焦距长的双曲线,

故2a=2,2c=4,?a=1,c=2,.

故方程为:

2

21

3

y

x-=,是双曲线;

(2)r=8时,点P在圆上运动.【分值】6

【答案】

22

1

1612

x y

+=,是椭圆

【考查方向】本小题主要考查椭圆的定义、双曲线的定义、轨迹方程等基础知识,考查运算求解能力,考查数形结合思想、化归与转化思想.熟练掌握双曲线、椭圆的定义及圆与直线的性质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属于中档题.

【易错点】不能找出QA=QP,FP=FQ+QP这两个关系式。

【解题思路】由题意QA=QP,FP=FQ+QP=r=8,所以FQ+QA=8.故曲线是以A、F为焦点,长轴长为8的椭圆,由此能求出曲线的方程.

【解析】(2)当r=8时,

由题意:QA=QP,FP=FQ+QP=r=8,

所以FQ+QA=9.

故曲线是以A、F为焦点,长轴长为8的椭圆,

其2a=8,2c=4,?a=4,c=2,b=

方程为:

22

1

1612

x y

+=,是椭圆.

10、已知圆221:2=15F x y x ++,点2F (1,0),P 是圆1F 上任意一点,线段

2PF 的垂直平分线和半径1PF 相交于Q

(1)求动点Q 的轨迹Γ的方程;

【分值】5

【答案】

【考查方向】本题考查椭圆的方程的求法,注意运用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和椭圆的定义,考查存在性问题的解法,注意运用直线方程和椭圆方程联立,运用韦达定理和判别式大于0,以及点满足直线方程,属于中档题.

【易错点】找不出和为定值这一条件。

【解题思路】连结2

QF ,运用垂直平分线定理可得,

2

QP QF =,可得

12112+42

QF QF QF QP F F +==>=,由椭圆的定义即可得到所求轨迹方

程;

解析:(1)将化为:(x+1)2+y2=16,

连结2

QF ,运用垂直平分线定理可得,

2

QP QF =,可得

12112+42

QF QF QF QP F F +==>=,故动点Q 的轨迹Γ是以12

F F 、为焦

点,长轴长为4的椭圆.设其方程为:22

2

21(0)x y a b a b +=>>

可知a=2,c=1,∴所以点Q 的轨迹Γ的方程为;

(2)若直线y=k (x ﹣1)与(1)中的轨迹Γ交于R ,S 两点,问是否在x 轴上存在一点T ,使得当k 变动时,总有∠OTS=∠OTR?说明理由. 【分值】7

【答案】存在T (4,0)

【考查方向】本题考查椭圆的方程的求法,注意运用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和椭圆的定义,考查存在性问题的解法,注意运用直线方程和椭圆方程联立,运用韦达定理和判别式大于0,以及点满足直线方程,属于中档题.

【易错点】不能将条件∠OTS=∠OTR 转化为k TS +k TR =0。

【解题思路】假设存在T (t ,0)满足∠OTS=∠OTR.设R (x 1,y 1),S (x 2,y 2),联立直线方程和椭圆方程,运用韦达定理和判别式大于0,由直线的斜率之和为0,化简整理,即可得到存在T (4,0). 【解析】(2)假设存在T (t ,0)满足∠OTS=∠OTR.

设R (x 1,y 1),S (x 2,y 2)联立,

得(3+4k 2)x 2﹣8k 2x+4k 2﹣12=0,

由韦达定理有①,其中△>0恒成立,

由∠OTS=∠OTR(显然TS ,TR 的斜率存在),

故k TS +k TR =0即②,

由R ,S 两点在直线y=k (x ﹣1)上, 故y 1=k (x 1﹣1),y 2=k (x 2﹣1)代入②得

即有2x 1x 2﹣(t+1)(x 1+x 2)+2t=0③,

将①代入③,即有:④,

要使得④与k 的取值无关,当且仅当“t=4“时成立,

综上所述存在T (4,0),使得当k 变化时,总有∠OTS=∠OTR.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