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学 -6中毒型菌痢、小儿出疹性疾病
中毒型细菌性痢疾ppt儿科医学PPT教学课件

2021/01/21
13
诊断
流行病学资料 临床表现 实验室资料
2021/01/21
14
鉴别诊断
高热惊厥 流行性乙型脑炎
2021/01/21
15
治疗
一 对症治疗 降温 物理(冰袋、酒精擦浴) 药物(安乃静、阿司匹林) 冷盐水灌肠 100ml/岁 <500ml
止痉
2021/01/21
16
二 病原治疗
<5mL/H <10mL/H 1:3 >3秒
11
急性脑水肿诊断标准
项目 神经系统症状
面色 血压 前囟张力 呼吸 肌张力
瞳孔
轻度 *头痛、呕吐、嗜睡
苍白 * * *
*无异常或忽大忽小
重度 昏迷、反复惊厥
明显苍白
节律不齐
散大、固定、不等大
光反射消失
2021/01/21
12
实验室诊断
大便常规 血常规 大便培养 免疫学检查
中毒型细菌性痢疾
bacillary dysentery ,toxic type
2021/01/21
1
病原学
志贺氏菌属(Shiglla) G-短杆菌 无荚膜和鞭毛 能在SS和康凯培养基上生长 对外界抵抗力较强、耐寒、耐湿
2021/01/21
2
志贺氏菌属的抗原分类
菌种
群型
亚型
痢疾志贺菌 福氏志贺菌 鲍氏志贺菌
分 R 40次/分、BP 9/6Kp,嗜睡状,面色难看,唇微发绀,
四肢冷,皮肤有大理石花纹;心音有力、律齐;呼吸快,肺无
罗音;腹软,肝脾未扪及;颈阻(-),克氏征(-)布氏
征(2-02)1/01巴/21 氏征(-)。
23
《中毒型菌痢》课件

分型特点:休克型、脑型、混合型、胃肠型
诊断依据及鉴别诊断要点
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流行病学资料进行综合分析
辅助检查:包括血常规、大便常规、大便培养等
诊断标准:根据《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进行诊断
鉴别诊断要点:与其他急性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等疾病进行鉴别
临床评估与预后评估
临床评估: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对中毒型菌痢进行评估
07
典型案例介绍与分析
案例一:某地区中毒型菌痢的爆发情况
案例二:某医院成功救治中毒型菌痢患者的经验分享
案例三:某地区开展中毒型菌痢防控工作的成效展示
案例四:某医疗机构对中毒型菌痢的预防措施及建议
实践经验分享与交流
案例一:某医院中毒型菌痢的诊疗经验
实践经验总结:成功与不足,改进方向
交流环节:提问与讨论,共同提高
健康教育:加强卫生宣传,提高公众对中毒型菌痢的认识和预防意识
康复期管理与注意事项
避免过度劳累:患者应避免过度劳累,适当休息
定期随访:医生应定期随访患者,观察病情变化
饮食调整:患者应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保持饮食清淡
预防复发:患者应注意预防复发,避免再次感染
中毒型菌痢的并发症与后遗症
06
常见并发症及其处理方法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智能图形项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
常见并发症:感染性休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多器官功能衰竭等。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内容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处理方法:积极抗感染治疗,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保护重要脏器功能,必要时进行机械通气等。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内容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鉴别诊断:需与其他具有相似症状的疾病进行鉴别,如霍乱、急性胃肠炎、流行性乙型脑炎等。
2020年执业药师传儿科 感染性疾病

感染性疾病一、小儿常见发疹性疾病(一)麻疹治疗1.一般治疗休息、护理、营养、水分2.对症治疗治疗高热时用小剂量退热剂,切忌退热过猛;给予维生素A。
3.并发症治疗预防1.控制传染源一般病人隔离至出疹后5d,合并肺炎者延长至10d。
接触麻疹易感者检疫观察3周2.切断传播途径3.保护易感儿①被动免疫:接触麻疹5d内立即肌注免疫球蛋白,可预防麻疹。
②主动免疫: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初种年龄为8个月,7岁时复种)。
(二)风疹病原风疹病毒流行病学传染源:风疹患者传播途径:飞沫传播、胎盘传播——先天性风疹综合征预防隔离患者至出疹后5天;风疹疫苗接种;高效免疫球蛋白临床表现后天性风疹前驱期短而不显、似“上感”症状出疹期· 发热第2天出疹并在一天内出齐· 出疹顺序:面→颈→躯干→四肢· 疹退体温恢复正常;· 出疹3~4天后,耳后、两侧颈部淋巴结肿大。
先天性风疹综合征孕妇在孕早期感染风疹病毒,可引起流产、死胎也可早产器官畸形和组织损伤,如先心病。
治疗无特殊治疗,仅对症支持(三)幼儿急诊病原人类疱疹病毒6型流行病学6~18个月小儿,春秋两季多见临床特点潜伏期 10天左右发热期急,体温突然升高39~40℃,持续3~5d,可有惊厥,一般状况良好出疹期热退疹出—分布于躯干、颈部、上肢恢复期 1~3d疹退,无色素沉着、无脱屑、脱皮治疗对症、隔离患儿(四)水痘病原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流行病学传染性极强,出疹前1~2天至全部结痂约7~8天具有传染性感染后获持久免疫,但以后可发生带状疱疹并发症皮肤感染最常见,水痘肺炎、脑炎、心肌炎等临床特点潜伏期10~21d,出疹前一天有低热和轻微不适,全身症状轻微典型水痘斑疹→丘疹→疱疹→结痂疹,可同时存在向心性分布;痒感重;重症水痘发生于有免疫缺陷或恶性疾病患者;高热、皮疹离心性分布治疗对症、护理、抗病毒(利巴韦林、阿昔洛韦)、合并细菌感染给予抗生素(五)猩红热病原A组β(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行病学冬、春发病率高,病人和带菌者为传染源,呼吸道飞沫传播并发症少数患儿发病后1~5周可发生急性肾小球肾炎或风湿热临床特点前驱期起病急,发热38~39℃;咽痛、头痛、扁桃体充血水肿可有浓性分泌物;舌被白胎→白胎脱落→草莓舌出疹期起病24h内出疹,24h内遍布全身;顺序:颈部、腋下、腹股沟→全身;“口周苍白圈”、“帕氏线”恢复期体温下降,皮疹按出现顺序消退;疹退1周后开始脱皮,面颈部糠屑样脱皮、躯干四肢可呈大片状脱皮治疗首选青霉素,肌注或静滴7~10d;青霉素过敏可选红霉素、头孢类预防隔离患者至痊愈及咽拭子培养阴性;对密切接触者给予长效青霉素(六)手足口病病原多种肠道病毒(EV),肠道病毒71型(EV71)常引起重症病例流行病学传播途径多,传染性强,可引起爆发流行;消化道、呼吸道、密切接触传播;学龄前期好发,普遍易感临床特点普通病例· 急性起病,“上感”症状;· 出疹部位:手、足、口、臀;· 出疹特点:斑丘疹和疱疹,“四不”——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留疤重症病例· 典型表现·脑膜炎、脑脊髓炎、脑干脑炎、神经源性肺水肿、肺出血、循环障碍治疗支持、对症、抗病毒;重症患者可静注丙种球蛋白预防隔离治疗、托幼机构加强监测风疹的典型临床表现是A.潜伏期5~7天B.高热C.热退后全身出疹D.颈后、枕后、耳后淋巴结肿大E.出疹后脱皮[0080101]【答案】D对麻疹前驱期诊断极有帮助的是A.低中度发热B.Koplik斑C.PastiaD.皮疹E.草莓舌[0080102]【答案】B典型水痘皮疹的特点中,哪项是错误的A.初起于四肢B.分批出现的红色斑疹或斑丘疹,并迅速发展成为小水疱C.粘膜皮疹可出现在口腔、结膜、生殖器等处D.水痘从中心处开始干瘪,迅速结痂E.在病症高峰期可见到丘疹、新旧水疱和结痂同时存在[0080103]【答案】A二、中毒性细菌性痢疾中毒性细菌性痢疾是急性细菌性痢疾的危重型。
儿科护理学中毒型细菌性痢疾课件,感染性疾病患儿的护理

3.密切观察病情,防止休克、脑水肿和呼吸衰竭发生
• 保持室内安静,减少对患儿的刺激,护理操作尽量集中进行。遵医 嘱给予脱水剂、利尿剂、镇静剂等。抽搐患儿注意安全,防止外伤, 用纱布包裹压舌板垫于上下牙齿之间,防止舌咬伤。保持呼吸道通 畅,遵医嘱给予呼吸兴奋剂,做好气管插管、气管切开、人工呼吸 器等物品的准备工作,必要时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
捌
【护理措施】
1.维持体温正常
• 高热时给予物理降温,可采用温水浴、乙醇拭浴、冷盐水灌肠、冰 袋等方法,必要时遵医嘱药物降温或采用亚冬眠疗法。监测患儿体 温变化,每2~4小时监测体温一次并记录,控制体温在37℃左右。
2.维持有效血液循环
•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神志、面色、肢端温度、尿量等变化,迅速建 立有效的静脉通路,注意输液速度。遵医嘱给予抗生素,注意观察 药物的副作用。准备好各种抢救药品,遵医嘱进行抗休克治疗。
2.脑型(脑微循环障碍型)
• 因脑缺氧、水肿而发生反复惊厥、昏迷和呼吸衰竭。此型患儿无肠 道症状而突然起病,早期即出现嗜睡、呕吐、头痛、血压正常或稍 高、心率相对缓慢,很快进入昏迷、反复惊厥、呼吸节律不整、双 侧瞳孔不等大、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常因呼吸骤停而死亡。
3.肺型(肺微循环障碍型)
• 又称呼吸窘迫综合征,以肺微循环障碍为主,常在中毒性痢疾脑型 或休克型基础上发展而来,病情危重,病死率高。
• 指导患儿注意饮食卫生和规律,不吃生冷、不洁食物,养成饭前便 后洗手的良好卫生习惯。向患儿及家长讲解细菌性痢疾的传播方式 和预防知识。
感谢观看
讲授人:
联系电话:
4.防治脑水肿和呼吸衰竭
• 保持呼吸道通畅,给氧。遵医嘱首选20%甘露醇静脉快速静脉滴注, 每6~8小时一次,疗程3~5天,或与利尿剂交替使用。也可短期静 脉推注地塞米松。若出现呼吸衰竭及早给予机械通气治疗。
谨防小儿中毒型菌痢

碍 , 患 儿 可 出 现 面 色苍 白 、 四 肢 厥 冷 、 皮 肤发 花 、 脉 搏 细 弱 尿 、 量 减 少 血 、 压 下 降等周 围 循 环 衰 竭 表 现 。 中 毒 型
菌痢患 儿 在 发 病初 期其肠 道 症 状不 很明显 , 常 在高热 出现 数 小 时 后 才 出 现 腹 泻 , 大 便带 有 特殊的 腥 臭 味 , 脓 血粘 液便出现较 晚 , 因 此 , 很容 易延误 诊 断 , 导致 病情 恶 化 。 所 以 , 对于 可疑 患 儿 应密切 观 察病情变 化 , 及 早
婴儿吃蛋适可 而止
一 些 营 养 专 家 们 认 为 , 一 岁 到 一 岁半 的 婴 儿 , 最 ,
好只
吃蛋
,
黄
而且每天不能 超过 一个
,
一
岁半 蛋 ( 包括 蛋黄和 蛋 白) ; 年龄稍 大 一些 后 , 才可 以每 天吃 一 个蛋 。 假如 婴儿 的 粪便 中发 现 有 如 蛋 白 状的 潺 质 , 则 说明 婴 儿 的 肠 胃不 大 好 , 未 吸 收 蛋 白质。 对于 这些 婴 儿 , 最好把 蛋 黄拌煮 到其 它食物 中
型 , 其病 死率很高 , 好发生于 儿童 , 2岁 以下 的 婴 幼 儿 比
较 少 见 。 本 病 的 发 生 是 由 于 小 儿 吃 了 受 痢疾 杆 菌 污 染
小儿常见出疹性疾病的鉴别与处理PPT课件

与家长充分沟通,了解家长意愿和配 合程度,共同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05
护理要点与康复期管理
皮肤护理和清洁卫生工作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定期给宝宝洗澡,使用温和的洗 浴用品,注意清洗褶皱部位,避
免继发感染。
避免搔抓
剪短宝宝指甲,必要时戴上手套 ,防止抓破皮疹导致感染。
穿着宽松舒适
选择棉质、柔软、透气的衣物, 避免摩擦和刺激皮肤。
分类
根据病因和临床表现,小儿出疹性疾病可分为感染性出疹和非感染性出疹两大 类。感染性出疹包括病毒疹、细菌疹等,非感染性出疹则包括过敏性皮疹、药 疹等。
发病原因及危险因素
发病原因
小儿出疹性疾病的发病原因多种多样,包括病毒感染、细菌感染、过敏反应、药物因素等。其中,病毒感染是最 常见的病因,如麻疹、风疹、幼儿急疹等均由病毒感染引起。
加强护理
在治疗期间,应加强患儿 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避免继发感染。
个体化治疗方案制定考虑因素
患儿年龄
不同年龄段的患儿对药物的耐受性和反 应性不同,因此在制定治疗方案时应考
虑患儿年龄因素。
既往治疗史
了解患儿既往治疗史,避免重复使用 无效药物或产生药物抵抗。
病情严重程度
根据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制定相应的 治疗方案,确保治疗效果。
VS
重要性
预防小儿出疹性疾病对于保障儿童健康具 有重要意义。出疹性疾病不仅会影响患儿 的生长发育和身体健康,还可能引起严重 的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家长和医 护人员应高度重视小儿出疹性疾病的预防 工作,为儿童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02
常见小儿出疹性疾病介绍
麻疹
传染性
麻疹是儿童最常见的急 性呼吸道传染病之一,
小儿中毒型痢疾的科普知识

预防
预防
预防中毒型痢疾的最佳方法是保持良好 的个人卫生习惯。
儿童应经常洗手、避免接触污染的食物 和水源。
结论
结论
中毒型痢疾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肠道疾病 ,早期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 通过正确的预防措施,我们可以减少儿 童中毒型痢疾的发生率。
谢谢您的观赏 聆听
小儿中毒型痢疾的科普 知识
目录 概述 病因 型痢疾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肠道疾病 ,由细菌感染引起。 本PPT将介绍中毒型痢疾的病因、症状 、治疗和预防措施。
病因
病因
中毒型痢疾主要由细菌Shigella引起。
细菌通过食物、水源或粪便传播给儿童 。
症状
症状
中毒型痢疾的症状包括腹泻、腹痛和发 热。 儿童可能还会出现呕吐、乏力和食欲不 振等症状。
诊断
诊断
中毒型痢疾的诊断主要通过对症状的观 察和医学检测。
医生可能会收集患者的粪便样本进行细 菌培养和检测。
治疗
治疗
对于中毒型痢疾,医生通常会给儿童开 具抗生素来治疗细菌感染。 此外,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休息和适 当的饮食也是治疗的重要步骤。
小儿中毒型痢疾的科普知识PPT课件

中毒型痢疾的 预防和治疗措
施
中毒型痢疾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保持个人卫生:经常洗手,尤其是在接 触食物之前。 合理烹饪和贮存食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确保食物煮熟透 彻,避免将熟食与生食混合贮存。
中毒型痢疾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饮用安全水源:避免饮用未经 净化处理的水源。 及时就医:如果出现中毒型痢 疾的症状,应及时就医并按医 生的指导进行治疗。
中毒型痢疾不是传染病,主要是因为毒 素污染引起的,因此不会通过接触患者 或飞沫传播。 中毒型痢疾患者的粪便不会传播疾病, 主要是因为毒素的作用。
中毒型痢疾的常见误区
中毒型痢疾的食物是主要传播 途径,因此食物的安全性尤为 重要。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中毒型痢疾的 注意事项
中毒型痢疾的注意事项
避免食用不熟透或不新鲜的食物。 注意个人卫生,如勤洗手、保持环境整 洁等。
中毒型痢疾的注意事项
遵循食品安全的原则,尽量选择有 信誉的商家购买食品。 在出现中毒型痢疾的症状时,及时 就医并遵循医生的治疗方案。
中毒型痢疾的 常见误区
中毒型痢疾的常见误区
中毒型痢疾是因为食用了被一种毒素污 染的食品而引起的。
中毒型痢疾的 症状
中毒型痢疾的症状
腹泻:中毒型痢疾的主要症状 是腹泻,常伴随腹痛和腹胀。 恶心和呕吐:中毒型痢疾患者 可能会出现恶心和呕吐的症状 。
中毒型痢疾的症状
发热:发热是中毒型痢疾患者常见的症 状之一。
中毒型痢疾的 常见原因
中毒型痢疾的常见原因
小儿中毒型痢疾的科普知识 PPT课件
目录 痢疾简介 中毒型痢疾的症状 中毒型痢疾的常见原因 中毒型痢疾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中毒型痢疾的注意事项 中毒型痢疾的常见误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 多媒体教学 学 手 段
参 1. 实用儿科学(第七版), 诸福棠,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 年.
考 2. 临床儿科学(第 1 版), 廖清奎,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2Richard E, Behrman, Robert M,
Kliegman, Hal B. Jenson. 科学出版社, 2001 年.
目 3. 熟悉麻疹的常见并发症。
的 4. 掌握麻疹与其它出疹性疾病(风疹、幼儿急疹、水痘、猩红热、手-
及
要
足-口病、川崎病、药物疹)的鉴别要点。
求 5. 了解麻疹的治疗与预防
6. 熟悉中毒性菌痢的发病机理
7. 掌握中毒性菌痢的临床特点
8. 了解中毒性菌痢的救治
教 学 主 要 内 容
1. 麻疹的病因,流行病学,发病机理 2. 麻疹的典型临床表现及经过 3. 麻疹的常见并发症 4. 风疹、幼儿急疹、水痘、猩红热、手-足-口病、川崎病、药
四川大学教案
课程名称
儿科学
【首页】
授课专业
临床医学
班级 08 级
课程编号
502027050
课程类型
必修课 校 级公 共课 ( ); 基础 或专 业基 础课 ( ); 专业 课 (√)
选修课 限选课(√);任选课( )
授课方式
课程教学 总学时数 学时分配
课堂讲授(√);实践课 考核方式 考试(√);考查( )
()
96
学分数
8分
课堂讲授 48 学时; 实践课 48 学时
教材名称
《儿科学》第 2 版
作者
薛辛东 主编
出版社及 出版时间
人民卫生 出版社, 2010 年
参考书籍
实用儿科学(第 8 版) 尼尔逊儿科学(第 16 版) 鲁道夫儿科学(第 21 版)
作者
诸福棠
出版社及 出版时间
人民卫生出 版社,2007
单位
2012 年 11 月 13 日,下午 5-7 节
四川大学华西 第二医院
四川大学教案
周次
【医 科】
第 11 周
章节 名称 授课 方式
儿童出疹性疾病、中毒性菌痢
理论课(√);实践课( );实习( ) 教 学 时 数
3 学时
教 1.熟悉麻疹病毒的特征、流行病学及发病机理。
学 2.掌握麻疹的典型临床经过及常见并发症。
难点中毒性菌痢的早期认识及甄别
启发 随机提问 提 问
外 Rash 皮疹 buccal mucosa 颊黏膜 maculopapular eruption 斑丘疹
语 Measles 麻 疹 Rubella 风 疹 Scarlet fever 猩 红 热 Hand, foot and 要 mouth disease 手足口病 Koplik’spot 麻疹粘膜斑 求 bacillary dysentery 细菌性痢疾 tool culture 大便培养
物疹临床特点 5. 麻疹的治疗和预防 6. 中毒性菌痢的发病机理 7. 中毒性菌痢临床特点 8. 中毒性菌痢的治疗
时 间 分 配 20 分钟
20 分钟
10 分钟 35 分钟 10 分钟 10 分钟 20 分钟 10 分钟
备注
第 1 页
教
备注
学 重点麻疹的临床表现和鉴别诊断 重 点 难点儿童出疹性疾病的鉴别诊断 与 难 重点中毒性菌痢临床特点 点
年
作者
Richard E.
Behrman 等
出版社及 出版时间
科学出版社, 2001 年
作 者 Colin D. 出版社及 Rudolph 等 出版时间
人民卫生出 版社,2003
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
临床儿科学(第 1 版)
作者
廖清奎
出版社及 出版时间
天津科学技 术出版社, 2000 年
万朝敏
职 称 教授
注:教案按授课次数填写,每次授课均应填写一份。重复班授课可不另填写教案。 第 2 页
备注:
各学院可根据参考格式,结合本学科课程的特点,另行规范教案的
格式,但本学院所开各门课程的教案必须统一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