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原理期末复习指导

现代教育原理期末复习指导
现代教育原理期末复习指导

现代教育原理期末复习指导

现代教育原理期末考考试题型及所占分数比例为:

1.多项选择题约占16%

2.填空题约占10%

3.名词解释约占9%

4.简答题约占18%

5.论述题约占32%

6.实例分析题约占15%。

现代教育原理期末考试重点提示

一、名词解释

1.广义的教育(1章)2.学校教育(1章)

3.教育思想(1章)4.教育思潮(1章)

5.教育观念(1章)6.教育方针(1章)

7.教育政策(1章)8.义务教育(2章)

9.素质教育(2章)10.教育目的(6章)

11.课程标准(7章)12.研究性学习(7章)

13.教学(8章)14.社区教育(9章)

15.自我教育(11章)

二、简答题

1.简述教育的本质特性。(1章)

2.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的主体性表现有哪些?(1章)

3.简述现代学制的发展趋势。(2章)

4.终身教育的体系下学校教育面临哪些挑战?(2章)

5.简述布鲁纳的教育思想。(3章)

6.简述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做中学”理论。(3章)

7.简述教育的政治功能。(4章)

8.简述教育现代化的内容。(4章)

9.简述人的身心发展的规律。(5章)

10.简述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教育思想的本质与核心。(6章)

11.简述课程内容改革方面新课程的特征。(7章)

12.简述我国实施新课程改革的背景。(7章)

13.简述课程内容改革方面新课程的特征。(7章)

14.简述课程改革的理念与策略。(7章)

15.教学的任务。(8章)

16.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教师职业的发展趋势如何?(10章)

17.简述当代学生观。(11章)

三、论述题

1.谈谈你对受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主体性地位的认识。(1章)

2.我国为什么要进行素质教育,结合实际谈谈你对素质教育内涵与特征的认识。(3章)

3.面对未来社会的挑战,教育的应对措施及改革趋势是什么?(4章)

4.结合实际,论述如何发挥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主导作用。(5章)

5.结合当前实际,谈谈你对学会学习的思想内涵的认识。(6章)

6.结合实例,论述新课程改革中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以及新的学习方式的特点。(7章)

7.结合实例,论述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教学观念及教学方式产生的影响。(7章)

8.联系实际,谈谈你对现代教学任务的理解。(8章)

9.从教师的专业结构的构成要素出发,结合实际,谈谈应该如何提高教师的素质?(10章)

10.结合当代学生的特点,谈谈教育者如何针对这些特点对学生进行教育?(11章)

11.结合当前我国教育中存在的“忽视人”的实际问题,论述什么是“尊重的教育理念”?如何贯彻这种新型学生观?(11章)

《现代教育原理》期末综合练习题

一、多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两个是正确的,请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括号内。少选、多选、错选均无分。每小题2分,共16分)

1、从根本上看,贯穿教育活动的基本矛盾、基本规律是()。

A、教育与自然之间的矛盾

B、教育与社会之间的矛盾

C、教育与生产力发展之间的矛盾

D、教育与课程之间的矛盾

E、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的矛盾

2、陶行知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

A、教育即生活

B、生活即教育

C、学校即社会

D、教学做合一

E、社会即教育

3、()构成了教育优先发展的支柱理论

A、基础性

B、教育性

C、先导性

D、全局性

E、服务性

4、人的身心发展有着自己的规律,它具有顺序性、()。

A、不均衡性

B、可塑造性

C、个别差异性

D、阶段性

E、创造性

5、《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报告中提出教育的四大支柱是()

A、学会学习

B、学会认知

C、学会做事

D、学会共同生活

E、学会生存

6、我国学生要学会()的学习方式,才能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A、接受性学习

B、自主学习

C、研究性学习

D、创造性学习

E、合作学习

7、教育途径主要有()

A、训练与实践

B、教学

C、文化活动

D、咨询与指导

E、综合实践活动

8、下列答案中哪些属于社会教育的特点()。

A、多样性

B、系统性

C、先导性

D、补偿性

E、开放性

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教育的基本构成要素是教育者、_____________、教育内容、教育手段。

2、 _____________年4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3、赫尔巴特对教育理论的一个突出贡献是提出了_____________原则,这条原则揭示了一个普遍的教育规律

4、要想在21世纪实现人、自然、社会的协调和可持续性的发展,就应在教育上确立

_____________的主题。

5、_____________与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相比,在人身心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

6、国家课程标准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_____________。

7、综合实践活动是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培养学生_____________为目的的。

8、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权威文献中提出“教师是专业性职业”。

9、学生是现实社会的成员之一,是处于____________时期的人,是受教育的对象。

10、学生的主体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自主性、___________、创造性。

三、概念辨析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1、教育流派与教育思潮

2、教育经验与教育规律

四、简答题(每题6分,共18分)

1、教育者的主体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2、学生的时代特点表现在哪些方面?

3、我国新课程与现行课程在课程内容上的根本区别?

五、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1、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与对策是什么?你是如何理解的?

2、联系实际,谈谈你对课程改革所提倡的学生学习方式的认识。

六、实例分析(16分)

(字数不得少于500字)

据北京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所2001年7—9月的调查:80.9%的家长认为实施素质教育主要是发展学生的特长,且有41.8%的家长认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搞课外活动,有2/3的教师把素质教育理解为“合格加特长”。

你怎样看待这些认识?

现代教育原理考前强化训练

一、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

1.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包括()。

A.教育者

B.受教育者

C.教育内容

D.教育方针

E.教育手段

2.未来的学校教育将呈现以下的特点()。

A.追求教育民主化的纵深发展

B.追求教育的多样化

C.追求教育的标准化

D.追求教育的国际化

E.追求教育的终身化

3.夸美纽斯提出的影响至今的三个教学原则是()。

A. 直观性原则

B. 前景教育原则

C. 巩固性原则

D. 循序渐进原则

E. 平行影响原则

4.赫尔巴特把教学的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即()。

A.清楚(明了)

B.识记

C.联合

D.系统

E.方法

5.杜威对教育性质判定的几个命题是()。

A.教育即生活B.教育即模仿C.教育即生长

D.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E.教育即训练

6.赞可夫依据其一般发展理论,提出了著名的教学原则()。

A.高难度原则 B.高速度原则C.掌握学科结构原则

D.发现学习原则E.以理论知识为主导原则

7.陶行知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

A. 教育即生活

B. 社会即学校

C. 生活即教育

D. 学校即教育

E.教学做合一8.晏阳初在实施乡村教育中概括出的“三大方式”是()。

A.文艺教育式

B.社会式

C.学校式

D.生计教育式

E.家庭式

9.从根本上看贯穿教育活动的基本矛盾、基本规律是()。

A. 教育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

B. 教育与自然之间的矛盾

C. 教育与课程之间的矛盾

D. 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之间的矛盾

E. 教育与生产力发展之间的矛盾

10.人口质量是指人口总体的()。

A.职业素质B.劳动能力C.身体素质D.科学文化素质E.适应能力11.社会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对教育产生的制约和影响,具体表现在()等方面。

A.教育目的B.教育的发展规模和速度C.教学内容

D.教学方法、教学设备E.教学组织形式

12.影响教育发展规模的因素主要有()。

A.人口数量B.生产力科技发展水平C.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D.社会文化E.法律制度

13.决定教育目的地因素有()。

A.政治经济制度B.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C.人口质量

D.文化观念E.文化传统

14.教育内容受如下哪些因素的制约和影响()。

A.人口数量B.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C.社会政治经济性质

D.社会文化本体E.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15.教育先行的理论基础在于教育是具有()的产业。

A.基础性B.教育性C.先导性D.全局性 E.可持续性

16.教育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具有多元的目标,其内容包括()。

A.教育观念现代化B.教育内容现代化

C.教育条件设备现代化D.教育管理现代化E.教师素质现代化17.人的身心发展的规律具有()等规律。

A.稳定性B.顺序性C.阶段性D.不平衡性E.个别差异性

18.下面哪些人是“个人本位论”教育目的观的代表人物()。

A.卢梭B.裴斯泰洛齐 C.斯宾塞D.孔德 E.马斯洛

19.下面哪些人是“社会本位论”教育目的观的代表人物()。

A.卢梭B.孔德C.马斯洛D.那托尔普 E.涂尔干

20.1996年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递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提出了教育的四大支柱,它们是()。

A.学会反思B.学会认知C.学会做事D.学会共同生活E.学会生存

21.我国学生要学会()的学习方式,才能适应课程改革所带来得变化。

A.合作学习

B.自主学习

C.创造性学习

D.研究性学习

E.接受性学习22.新课程改革在课程结构上,从小学至高中设置了必修课程“综合实践活动”,其主要内容包括()。

A.信息技术教育B.研究性学习C.合作学习

D.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E.劳动与技术教育

23.学校教育内容的具体规范形式包括()。

A.课程计划B.课程标准C.教科书D.作业E.考核

24.课程计划的内容一般包括()。

A.培养目标B.教学科目 C.学科开设顺序D.各门学科教学时数

E.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

25.课程标准的框架结构主要包括( )。

A.前言B.课程目标C.内容标准D.实施建议E.术语解释

26.综合实践活动的作用包括()。

A.增强学生实践能力B.健全学生的体魄 C.丰富学生生活体验

D.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E.增长学生的知识

27.加德纳教授的多元智力学说,认为每个人的智力都是如下多种智力的组合()。

A.言语/语言智力、逻辑/数理智力

B.视觉/空间关系、音乐/节奏智力、身体/运动智力、

C.解决问题的能力

D.人际交往智力

E.自我反省智力、自我观察智力和存在智力

28.咨询与指导的主要形式有()。

A.学习指导B.职业生涯指导C.心理咨询与指导D.社会交往指导E.休闲指导29.心理咨询与指导的内容包括()。

A.学习方面B.生活方面C.人际关系方面D.发展方面E.就业方面30.心理咨询与指导的方式有()。

A.直接咨询B.间接指导C.潜移默化D.协调沟通E.营造情境

31.学校教育的主要途径有()。

A.教学B.综合实践活动C.咨询与指导D.家庭教育E.社区教育

32.当代社会存在的基本教育形态是()。

A.社会教育

B.学校教育

C.家庭教育

D.终身教育

E.高等教育

33.家庭教育的特点包括()。

A.先导性 B.感染性 C.权威性D.终身性 E.针对性

34.下列内容哪些属于社会教育的特点()。

A.系统性B.多样性C.群众性D.补偿性E.开放性

35.教师专业结构的构成要素有()。

A. 教师专业精神

B. 教师专业知识

C. 教师职业道德

D. 教师专业能力

E. 教师专业态度

36.英国“新学校”模式推行的教育方式是()。

A.教师中心B.儿童中心 C.书本中心D.社会中心 E.活动中心

37.道尔顿学校模式要求教师的工作坚持三项原则,即()。

A.平等B.自由 C.合作D.时间预算 E.集体讲授

38.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教师职业发展的特点是:()。

A. 教师职业职能的转变

B.教会学习是教师职业的新的工作方式

C. 教师职业被认定为专业性职业

D. 教师的终身教育得以实施

E. 教师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因素

39.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确立了青少年儿童的社会权利主体地位,这一核心精神的基本原则是()。

A.无歧视原则 B.保护儿童原则 C.儿童利益最佳原则

D.尊重儿童尊严原则E.尊重儿童观点和意见原则

40.下列哪些是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少年儿童享有的合法权利()。

A.生存的权利

B.婚姻的权利

C.受尊重的权利

D.受教育的权利

E.安全的权利

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

1.教育的基本构成要素是教育者、_____________、教育内容、教育手段。2.“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育思想最早出自《__________________》。

3.《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是于_____________年4月颁布的。

4.教育的本质就是_________。

5.1904年公布的___________学制,是我国以法令形式颁布并在全国推行的第一个学制,它标志封建传统教育的结束与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开始。

6.1632年,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__________问世,标志着教育学成为一门学科的开始。

7.卢梭的教育目的是培养_____________。

8.皮亚杰认为,儿童知识的增长和认识的发展遵循着认识结构不断建构的原理,这种建构是通过“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两个过程实现的。9.赫尔巴特对教育理论的一个突出贡献是提出了_______________原则,这条原则揭示了一个普通的教育规律。

10.布鲁纳认为对任何学科的教学,都必须使学生掌握该学科的_______________。11.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一个现有的发展水平和一个可能的发展水平,两个发展水平之间的范围是“_______________”。

12.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____________。

13.教育现代化首先要根据社会现代化的要求来确定培养具有_____________的目标。14.教育现代化的内在特征表现为教育________________和教育______________。15.提高质量注重效益是教育优先发展的生命,而要提高教育质量,首先要提高___________的质量。

16.实现“___________”是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重中之重。______________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

17.在教育领域,人的发展主要指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两个方面的发展。18.遗传素质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必要的___________和发展的___________。19.在儿童心理发展中,__________期是一个关键期,这个时期又称为分化期、________、迷惘期、关键期、___________最大的时期。

20.关于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因,有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两种相互对立的学说。21.人的身心发展的_____________特点,决定了教育活动必须循序渐进地进行;人的身心发展的_____________特点,决定了教育活动要因材施教,不能搞一刀切。22.我国现行的教育方针是___________年,全国人大通过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规定的,它第一次通过立法的形式规定了我国国家的教育方针。

23.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提出的很多重要思想中,最核心的思想是教育应使受教育者_____________。

24.我国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应以______________的总目标为指导,即“以德育为核心,以_____________与实践能力为重点”。

25.1972年,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中提出了____________的教育目的,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实现的途径是_____________。26.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是:为了______________的发展。27.凡是可以对受教育者产生影响的都可以作为教育内容,但是学校教育的内容重点强调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指向性。

28.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__________与_________的统一。

29.行为主义心理学家认为,自主学习有三个子过程:自我监控、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30.通过职业指导,可以引导学生了解社会、________________,提高个体对社会的适应性。

31.一个人最早接受的教育是家庭教育,第一个教育者是父母,这说明家庭教育具有__________特点。

32.在人的一生中,享受最长的教育就是家庭教育,这表明家庭教育具有__________的特点。

33.在学校教育工作中居于中心地位的工作是______________。

34.我们对“教师”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理解:第一方面是指__________,第二方面是指社会角色,第三方面是指__________。

35.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权威文献中提出“教师是专业性职业”。

36.近代以来,教师之间实行分工制度。制度有两种:一是级任教师制;一是

___________。

37.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用了这样一个形象说法:“走向生活的通行证,

___________”,这就是说,基础教育阶段要使学生学会学习,否则就使其丧失了生活

的能力。

38.培养学生的基础学力作为教学的任务之一,其核心或者说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向学

生传授系统的文化科学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39.学生是现实社会的成员之一,是处于____________时期的人,是受教育的对象。40.学生的主体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______________、能动性、______________。41.学生因性别差异而产生的成绩差异的主要原因有生理因素、传统观念的影响和

______________的不足。

42.在“以人为本”教育理念下的教育实践,自然就是________________。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

1.广义的教育2.狭义的教育3.教育思想4.教育观念 5.教育理论

6.教育流派7.教育思潮8.教育方针9.教育政策10.学校教育制度

11.义务教育12.素质教育13.人的身心发展14.教育目的15.课程标准

16.合作学习17.研究性学习18.教师教育19.自我教育

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

1.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的主体性表现有哪些?

2.简述教育的本质特性。 3.现代学制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4.简述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做中学”理论。5.教育的经济功能。

6.人的身心发展的规律是什么?7.简述遗传素质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8.环境在人的发展中起什么作用?

9.简述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教育思想的本质核心及其本质特征。

10.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与策略是什么?

11.简述课程内容改革方面新课程的特征。

12.综合实践活动的性质与特点。

13.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教师职业的发展趋势如何?

14.简述教育应如何满足学生的期待与要求。15.简述当代学生观。

16.简述提高教师职业专业化的对策(可能性)。

五、论述题(每小题16分)

1.分析义务教育的两个基本特征,针对本地义务教育的执行情况谈自己的看法

或提出合理化建议。

2.我国为什么要进行素质教育,结合实际谈谈你对素质教育内涵与特征的认识。

3.面对未来社会的挑战,结合实际谈谈教育的应对措施及改革趋势?

4.结合实际,论述如何发挥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主导作用?

5.结合当前实际,谈谈你对学会学习的思想内涵的认识。

6.结合实际,谈谈课程改革对教师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方式的影响。

7.联系实际,谈谈你对现代教学任务的理解。

8.从教师的专业结构的构成要素出发,结合实际,谈谈应该如何提高教师的素质?

9.结合当代学生的特点,谈谈教育者如何针对这些特点对学生进行教育?

六、案例分析题(略)

参考答案

一、多项选择题

1.ABCE 2.ABDE 3.ACD 4.ACDE 5.ACD 6.ABE 7. BCE 8.BCE 9. AD 10.CD

11. BCD 12.AB 13.AB 14.BD 15.ACD 16.ABCDE 17. BCDE 18.ABE 19.BDE

20.BCDE 21.ABD 22.ABDE 23.ABCD 24.BCDE 25.ABCDE 26.ACD 27.ABDE 28.ABCE

29.ABCDE 30.ABDE 31.ABC 32.ABC 33.ABCDE 34.BCDE 35.ABD 36.BDE

37.BCD 38.ABCDE 39.ACDE 40.ACDE

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

1.受教育者

2.论语

3.1986年

4.人的培养

5.癸卯

6.大教学论

7.自然人

8.同化顺应

9.教育性10.基本结构11.最近发展区12.课堂教学 13.现代素质的人 14.主体性民主化 15.教师16.两基基础教育17.身体心理18.生物前提潜在可能性19.少年危险期可塑性 20.内发论外铄论 21.顺序性个别差异性22.1995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23.学会学习 24.素质教育创新精神25.培养完人学会学习终身学习 26.每一个学生27.基础性系统性28.工具性人文性 29.认识社会 30.自我指导自我强化 31.先导性 32.终身性 33.教学 34.职业教育者35.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36.科任教师制37.基础教育38.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39.迅速发展 40.自主性创造性41.学校教育42.以学生为本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

1.广义的教育:是自有人类以来就产生的教育。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广泛地说,凡是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的活动,不管是有组织的或是无组织的、系统的或零碎的,都是教育。

2.狭义的教育: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传授知识技能,培养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体力的活动,通过这种活动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服务的人。

3.教育思想:泛指人们对教育现象的认识,是指人们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教育实践而形成的对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的认识、观点和看法。

4.教育观念:是以观念的形式存在于教育工作者或其他社会成员头脑中的直接影响人们的教育行为的教育主张、教育观点和教育评价标准等。

5.教育理论:是指人们在教育实践经验基础上抽象概括出来、由感性上升为理性、有一系列理论范畴所构成的较为系统和严密的教育思想。

6.教育流派:是指具有系统的教育思想主张,以富有说服力的独到研究成果占据第一研究领域和研究优势,在学术界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力的教育理论派别。

7.教育思潮:是指在一定历史时期内,集中反映社会群体的教育意愿、教育要求和教育思想,流传较广、影响较大的一种思想倾向或思想潮流。

8.教育方针:是由国家或政党根据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要求提出的,带有法律效力的,关于教育工作的方向、目的、道路的总体规定。教育方针是一个国家教育政策的总概括,是全国各级各类教育活动必须遵循的准则和宗旨。

9.教育政策:是一个国家的政府或政党制订的有关教育工作的指导方针和行政措施,是人们为了规范教育行为而以国家或政党、政府的名义颁布的教育行为指南。

10.学校教育制度:即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的学校系统,具体规定着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彼此之间的协调关系。

11.义务教育:是指由国家强制实行的,适龄儿童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和家庭必须予以保障的国民教育。

12.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13.人的身心发展:指的是一个人从出生到成年期间在身心两个方面所发生的积极变化。

14.教育目的: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后所产生的结果和所发生的积极变化的期望;狭义的教育目的,是指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需要的人的要求。

15.课程标准: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要求,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16.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17.研究性学习:是指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各种探索活动,获得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

18.教师教育:是在终身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按照教师专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对教师进行的连续的、可发展的、一体化的教育。

或者答:教师教育是对教师培养和教师培训的通称,是师范教育与教师继续教育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统一组织的现代体制,是实现教师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历史要求。

19.自我教育:是在教育者的启发和引导下,受教育者对自己的品德表现进行自我认识、自我监督、自我克制和自我改正。

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

1. 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的主体性表现:

(1)教育者是社会文化和价值取向的传播者;

(2)教育者是科学知识和社会文明的传授者;

(3)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实施者;

(4)教育者是学生学习与发展的指导者;

(5)教育者也是一个具有自我提高能力的学习者。

2.教育的本质特性:

(1)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

(2)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活动;

(3)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传递经验的形式;

(4)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目标的社会活动。

3.现代学制的发展趋势:

(1)教育社会化与社会教育化;

(2)重视早期教育;

(3)初等教育入学年龄提前,义务教育年限延长;

(4)寻求普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的最佳结合;

(5)高等教育出现多级层次,学校类型多样化;

(6)以终身教育思想为指导,实现教育制度一体化,发展继续教育。

4.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做中学”理论:

杜威认为:自然的发展进程总是包含着从做中学的那些情境开始,因此,教学过程应该就是做的过程。

从做中学实际上就是“从活动中学”,“从经验中学”,要给儿童创设各种活动的情境,指导儿童利用各种材料和工具,进行探究式学习。

5.教育的经济功能:

(1)教育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前提;

(2)教育是知识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可为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价值;

(3)教育是现实生产力产生的重要手段;

(4)教育是知识创新的重要基础。

6.人的身心发展的规律:

(1)人的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2)人的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

(3)人的身心发展具有不均衡性;(4)人的身心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7.遗传素质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1)遗传素质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生物前提和发展的潜在可能性;

(2)人的遗传素质优于动物的最大特定在于它潜藏着发展的巨大可能性;

(3)遗传素质的生物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的过程及其阶段;

(4)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发展有一定影响;

(5)遗传素质对人的发展影响大小与其本身是否符合常态有关;

(6)遗传素质对人的影响在人的发展的不同阶段作用不同。

8.环境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1)社会物质生产方式制约着人的发展程度和范围;

(2)社会关系影响着人的发展的方向和性质;

(3)社会的精神文化影响着个体的身心发展内容;

(4)社会环境的不同还可能造成个体发展上的巨大差异;

(5)环境因素对人的影响带有一定的自发性和偶然性。

9.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教育思想的本质与核心就是:每个社会成员在智力和体力上都得到尽可能多方面的、充分的、自由的和统一的发展。

该思想的本质特征为:

(1)全面发展的人的量的方面规定性——智力和体力的尽可能多方面的发展;

(2)全面发展的人的质的方面规定性——智力和体力的充分的、自由的发展;

(3)全面发展的人的度的方面规定性——个人智力和体力的统一发展。10.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与策略:

(1)倡导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2)重建新的课程结构;

(3)体现课程内容的现代化;(4)倡导建构的学习;

(5)形成正确的评价观念;

(6)促进课程的民主化与适应性。

11.课程内容改革方面新课程的特征:

首先,删除了原有课程内容中艰深、晦涩、陈旧的部分,使课程内容呈现出简洁、明了、有条理和新颖的特征;

其次,增加了与学生和社会现实生活相关的成分,使课程内容更加具体、更富有生活气息;

再次,放弃以往对课程内容进行统一尺度的界定,实现课程内容标准的层次化。12.综合实践活动的性质与特点:

(1)整体性;(2)实践性;(3)开放性;(4)生成性;(5)自主性。

13.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教师职业的发展趋势

(1)教师职业职能的转变:以“学会生存”为其根本职能,要求以“四个学会”作为教育的原则;

(2)教会学习是教师职业的新的工作方式;

(3)教师职业被认定为专业性职业;

(4)教师的终身教育得以实施;

(5)教师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因素。

14.教育如何满足学生的期待与要求:

(1)使学生达到基础性、发展性与创造性学力的统一;就是要使学生掌握在社会上生存的技能,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基础能力,以及自我发展的能力和未来社会所需要的必要的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

(2)对学生进行必要的价值观的引导。对学生进行有价值导向的教育,发展他对事物价值的观察力、思考力、判断力以及批判能力,帮助学生建构能适应社会发展的新的价值体系,最终形成一种稳定的、个体发展与人类发展方向相一致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

15.当代学生观:

(1)以人为本的理念;(2)尊重的教育理念;(3)重视学生发展性的教育理念;

(4)依法施教的理念;(5)自我教育的理念。

16.提高教师职业专业化的对策(可能性):

(1)提高教师职业对教育理论的依赖性;

(2)延长教师培养年限,实现教师的终身学习;

(3)严格教师的入职和解职标准,提高教师的专业自主性;

(4)厉行严格地教师职业伦理规范。

五、论述题(每小题16分)

1.答题要点:

义务教育的特点:普遍性、强制性。

看法或建议:(略)

2.答题要点:

(1)为什么要进行素质教育:

①根本原因是国家推行科教兴国战略,要提高人口素质;

②直接原因是要从根本上治理“片面追求升学率”。

(2)素质教育的内涵: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3)素质教育的特征:全体发展、全面发展、主动发展、和谐发展、充分的发展、可持续发展。

2.面对未来社会的挑战,教育的应对措施及改革趋势:

答题要点:

(1)追求教育民主化,发展全民教育;

(2)实行主体性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倡导学会关心,加强人文教育;(4)追求教育的终身化,构建学习化社会;

(5)谋求教育的国际化,注重教育的本土化。

3.如何发挥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主导作用:

答题要点:

人的身心发展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教育发挥主导作用是有条件的,它要受到以下多方因素的制约:

(1)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2)教育的自身状况;

(3)家庭环境的因素;(4)社会发展状况。

教育如果能得到以上各方面条件的积极配合,就能充分发挥出促进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独特作用。

4.学会学习的思想内涵:

要点:

(1)学会认知:“认知”不仅是书本上、课堂上的知识,还包括社会规范;

要学会认识,掌握求知手段;要有强烈的学习动机、探求热情、科学的态度与方法;“求知”是一个不断反复、不断“完成”的过程。

(2)学会做事:注重培养劳动者的综合能力;不仅获取智力技能,还要获取社会行为技能等;在“求知”过程中养成科学素质基础,培养应变能力和革新能力。

(3)学会共同生活:首先要了解自身、发现他人、尊重他人,做到设身处地;学会关心、分享、合作,学会平等对话、相互交流;学会与人和自然和谐相处;主要途径是参与社会活动,在磨合中找到认同、共识,获得体验。

(4)学会生存:是教育和学习的根本目标;它超越了单纯的道德、伦理意义上的“做人”,而包括了适合个人和社会需要的全面而充分的发展。

5.课程改革对教师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方式的影响:

要点:

(1)对教师的教学观念的影响:

课改后的教师教学观念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教学成为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的过程,师生互动和参与的比重增大;二是建立新型的平等交往的师生互动关系。

(2)对教师教学方式的影响:

①促进教师专业化的发展。教师成为学校课程的参与者,要开发自己学科的课程,参与课程设计和实验,从而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

②影响教师常规教学方式,教师的角色发生了位移,不再是“控制课堂”,而是和学生一起参与,通过互动共同探索知识;

③使教师重新审视课堂常规经验和活动方式;

④课程改革对教师之间的合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合作有利于教师自身的成长进步,且在合作中碰撞出新思想,同时教师的合作也起到了示范与促进学生合作的作用。6.现代教学任务:

答题要点:

(1)培养学生的基础学力;(2)建构学生个性化的多元智力结构;

(3)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4)培养学生的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7.教师的专业结构的构成要素:

答题要点:

(1)教师专业精神:

①教育信念;②教育态度和动机;③自主发展需要和意识。

(2)教师专业知识:

普通文化知识、专业学科知识、一般教学法知识、学科教学法知识、个人实践知识。

(3)教师专业能力: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

8.当代学生的特点:

答题要点:

(1)主体意识增强。主体性主要指三方面内容: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2)信息获取方式多样;

(3)受多元文化冲击较大;

(4)受同辈群体影响较大。

高等教育 现代教育原理 任务答案

一、多项选择题 1.教育先行的理论基础在于教育是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 2.加德纳教授的多元智力学说,认为每个人的智力都是如下多种智力的组合(言语∕语言智力、逻辑∕数理智力视觉/空间关系、音乐/节奏智力、身体/运动智力人际交往智力自我反省智力、自我观察智力和存在智力 3.陶行知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 4.从根本上看贯穿教育活动的基本矛盾、基本规律是(教育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教育 与人的身心发展之间的矛盾) 5.英国“新学校”模式推行的教育方式是(儿童中心、社会中心、活动中心)。 6.咨询与指导的主要形式有(学习指导、职业生涯指导、心理咨询与指导、休闲指 导)。 7.“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该话出自(学记)。 8.在教育学发展史上,第一本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为基础来论述教育问题的教育学专著是 德国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9.综合实践活动的作用包括(增强学生实践能力、丰富学生生活体验、增强学生的社会 责任感)。 10.杜威对教育性质判定的几个命题是(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不 断改造)。 11.下列哪些是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少年儿童享有的合法权利(生存的权利、受尊重的 权利、受教育的权利、安全的权利)。 12.赫尔巴特把教学的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即:(清楚明了、联合、系统、方法)。 13.1996年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递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提出了教育的四 大支柱,它们是(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 14.当代社会存在的基本教育形态是(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 15.未来的学校教育将呈现以下的特点:(追求教育民主化的众向发展、追求教育的多样 化、追求教育的国际化、追求教育的终身化)。 16.1632年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的诞生,标志着教育学开始成为一门学科。 17.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教育手段)。 18.我国以法令的形式颁布并在全国推行的第一个学制是1904年公布的(癸卯学制), 它标志着“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开始。 19.影响教育发展规模的因素主要有(人口数量、生产力科技发展水平)。 20.赞可夫依据其一般发展理论,提出了著名的教学原则(高难度原则、高速度原则、 以理论知识为主导原则)。 21.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确立了青少年儿童的社会权利主体地位,这一核 心精神的基本原则是(保护儿童原则、尊重儿童尊严原则、尊重儿童观点和意见原则)。 22.家庭教育的特点包括(先导性、感染性、权威性、终身性、针对性)。 23.社会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对教育产生的制约和影响,具体表现在(教育的发展规模 和速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设备、)等方面。 24.课程计划的内容一般包括(教学科目、学科开设顺序、各门学科教学时数、学年编制和 学周安排)。 25.学校教育的主要途径有(教学、综合实践活动、咨询与指导) 26.学校教育内容的具体规范形式包括(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作业)。 27.晏阳初在实施乡村教育中概括出的“三大方式”是(社会式、学校式、家庭式)。

2015年《现代教育原理》作业答案

现代教育原理形成性考核册 专业: 学号: 姓名: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学院 (请按照顺序打印,并左侧装订)

现代教育原理作业一 (第一~三章) 一、简答题: 1.教育的本质特性是什么? 答:(1)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2)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活动。(3)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传递经验的形式。(4)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目标的社会活动。 2.现代学制有哪些发展趋势? 答:(1)教育社会化和社会教育化。(2)重视早期教育。(3)初等教育入学年龄提前,义务教育年龄延长。(4)寻求普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的最佳结合。(5)高等教育出现多级层次,学校类型多样化。(6)以终身教育思想为指导,实现教育制度一体化,发展继续教育。 二、论述题: 1.试述终身教育思潮对学校教育制度的影响。 答:《学会生存——世界教育的今天和明天》指出:“终身教育这个概念,从个人和社会的观点来看,已经包括整个教育过程”,“终身教育变成了由一切形式、一切方式和一切阶段的教学行动构成一个循环往复的关系时所使用的工具和表现方法”。教育的功能不再“局限于按照某些预定的组织规划、需要和见解去训练未来社会的领袖,或想一劳永逸地培养一定规格的青年”,而是要面向整个社会成员;受教育的时间也不再局限于“某一特定年龄”,而是向着“个人终身的方向发展”。终身教育已成为当代教育理论和实践的主流理念。 学校教育制度即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的学校系统,具体规定着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彼此之间的协调关系。 终身教育体系下传统学校教育制度面临巨大的挑战。 终身教育改变了传统教育的理念。教育的对象不再仅仅是儿童和青少年,而是针对所有的社会成员;终身教育不只限定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结构的多样化和教育制度的连贯性成为改革的主要方面;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正受到越来越高的重视,教师的角色也随之发生变化。终身教育作为一种自我教育的理念是对传统驯化教育的一种解放。 终身教育改变了教育的目的和功能。传统的教育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各个领域的专门知识,而终身教育的目的是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生存能力,促进自我的发展;传统教育的功能是精英化的教育,注重教育的筛选功能,而终身教育背景下注重让学生各方面的素质都得到发展。 终身教育改变了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传统教育的内容基本上局限于比较抽象的理论化知识的

现代教育原理形考作业02任务答案

《现代教育原理》中央电大形成性作业02任务 、多项选择题 从根本上看贯穿教育活动的基本矛盾、基本规律是()。 1. A.教育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 r B.教育与自然之间的矛盾 厂 C.教育与课程之间的矛盾 D.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之间的矛盾 厂 E.教育与生产力发展之间的矛盾 2.影响教育发展规模的因素主要有()。 17 A.人口数量 17 B.生产力科技发展水平 F1 C.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r D.社会文化 □ E.法律制度 3.人口增长率会影响到以下哪些教育因素()。 匚 A.教育目的 匚 B.教育内容 C.教育发展规模 D.教育结构 17 E.教冃质量 4.决定教育性质的根本因素是()。 匚 A.社会生产力 17 B.政治经济制度 C. 上层建筑

—D.科学技术□ E.人口质量 5. 受教育权利是受()制约的。 □ A.社会生产力 U B.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C.时代 D. 社会历史形态 □ E.社会文化 6. 教育内容受如下哪些因素的制约和影响()。 □ A.人口数量* B.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 C. 社会政治经济性质 已D.社会文化本体 E. 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7. 教育产业作为其他非育人产业共同需要的上位产业、前提产业,决定了其在社会大系统 中具有()的产业地位。 口 A.基础性 □ B.全局性 匚C.先导性 D. 迟效性 E. 可持续性 8. 教育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具有多元的目标,其内容包括()。 A.教育观念现代化 “ B.教育内容现代化 C.教育条件设备现代化

’ D.教育管理现代化 ’ E.教师素质现代化 9. 社会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对教育产生的制约和影响,具体表现在(面。 )等各方□ A.教育目的 B. 教育的发展规模和速度 ’ C.教学内容 ’ D.教学方法、教学设备 □ E.教学组织形式 10.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反映了下列哪种因素对人的发展的影响( □ A.环境 B. 遗传 C. 教育 11. 在人的发展的关键期,施以相应的教育,这是遵循了人的发展的( A. 稳定性 B. 顺序性 C. 阶段性 D. 不平衡性 E. 个别差异性 12. 在教育工作中我们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这是遵循了人的发展的( A. 稳定性 B. 顺序性 C. 阶段性 D. 不平衡性 E. 个别差异性

教育学案例分析题及详细答案

教育学案例分析题及详细答案

————————————————————————————————作者:————————————————————————————————日期:

2009年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案例分析题及答案精华版(一) 内容介绍>> 几个学生正趴在树下兴致勃勃地观察着什么,一个教师看到他们满身是灰的样子,生气地走过去问:“你们在干什么?” “听蚂蚁唱歌呢。”学生头也不抬,随口而答。 “胡说,蚂蚁怎会唱歌?”老师的声音提高了八度。 严厉的斥责让学生猛地从“槐安国”里清醒过来。于是一个个小脑袋耷拉下来,等候老师发落。只有一个倔强的小家伙还不服气,小声嘟囔说:“您又不蹲下来,怎么知道蚂蚁不会唱歌?” 请你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对该教师的行为作一评析。 简要分析: 一、有关教育理论知识 该事例摘自《人民教育》中的一篇文章,题目就叫“蚂蚁唱歌”,该案例涉及到的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即教师应具有正确的教育思想及教育观念:(1)教育观: 要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观。在教育取向上,不仅要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还要重视基本态度和基本能力的培养。尤其在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上,要重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学习的兴趣的培养以及学生个性的发展。 (2)学生观: 要把学生看成是具有能动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人。(是人,而不是容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在一切活动中,教师要充分地发挥学生的能动性,促进其发展。要尊重、信任、引导、帮助或服务于每一个学生。 师生要平等相待。(在人格上是平等的,要平等对话,实行等距离教学)要坚持教学民主,要废除教学中的权威主义、命令主义。 二、围绕问题展开分析 该案例的问题是“对该教师的行为作一评析。”围绕该教师的行为运用现代教育理论进行分析。 (1)“听蚂蚁唱歌呢。”孩子具有童心、童真与童趣,具有孩子特有的想

现代教育原理答案

哦现代教育原理01任务 一、名词解释 1.教育: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 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其含义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2.教育学: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或者说是研究教育特别是教师 如何更科学的有效的培养人的科学。教育学是在人类的教育活动进行相当长的一段历史过程之后才逐渐出现的,先期仅仅是对教育经验的总结,随后才诞生具有初步体系的教育学。3.教育科学:教育科学是以教育现象和教育规律为共同研究对象的各门教育学科的总称, 是若干个教育学科构成的学科总称。 4.教育思想:教育思想:泛指人们对教育现象的认识,是指人们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教育实 践而形成的对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的认识、观点和看法。 5.教育规律:是教育现象与其他社会现象,以及教育现象内部各个构成要素之间本质的、 必然的、内在的联系或关系。教育规律是对教育实践的深层次和本质联系的反映,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和永恒性。 6.义务教育:是指由国家强制实行的,适龄儿童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和家庭必须予以 保障的国民教育。或者:(2006年修订后的《义务教育法》中的定义)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 7.学制:即学校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系统,具体规定着学校的性质、 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彼此之间的协调关系。 8.终身教育:从个人和社会的观点看,终身教育包括整个教育过程,教育的功能不再局 限于按照某些预订的组织规划、需要和见解去训练未来社会的领袖,或想一劳永逸地培养一定规格的青年,而是要面向整个社会成员,受教育的时间也不再局限于某一个特定年龄而是向着个人终身方向的发展。 二、简答题 1. 教育的本质特性是什么(1)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2)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活动。(3)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传递经验的形式。(4)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目标的社会活动。 2、现代学制有哪些发展趋势 (1)教育社会化和社会教育化。(2)重视早期教育。(3)初等教育入学年龄提前,义务教育年龄延长。(4)寻求普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的最佳结合。(5)高等教育出现多级层次,学校类型多样化。(6)以终身教育思想为指导,实现教育制度一体化,发展继续教育。 三、论述题 1、试述终身教育思潮对学校教育制度的影响。 学校教育必须积极地适应终身教育的挑战。(1)终身教育改变了传统教育的理念。(2)终身教育改变了教育的目的和功能。(3)终身教育改变了教育的内容和方法。(4)终身教育改变了教育的阶段和教育的组织。 2、试述素质教育的特征和实质。 素质教育的内涵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特征包括:一是全体发展;二是全面发展;三是主动发展;四是和谐发展;五是充分的发展;六是可持续发展。实施素质教育,其实质是一种导向思想——指导学校和教师按照党的教育方针和教育、教学规律、克服片面追求升学率的不良倾向,使

运用现代教育理论进行教育教学案例分析

运用现代教育理论进行教育教学案例分析 ----------教师培训讲义教研室2010---5 【案例一】 有这样一个真实的事例: 几个学生正趴在树下兴致勃勃地观察着什么,一个教师看到他们满身是灰的样子,生气地走过去问:“你们在干什么?” “听蚂蚁唱歌呢。”学生头也不抬,随口而答。 “胡说,蚂蚁怎会唱歌?”老师的声音提高了八度。 严厉的斥责让学生猛地从“槐安国”里清醒过来。于是一个个小脑袋耷拉下来,等候老师发落。只有一个倔强的小家伙还不服气,小声嘟囔说:“您又不蹲下来,怎么知道蚂蚁不会唱歌?”请你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对该教师的行为作一评析。 简要分析: 一、有关教育理论知识 该事例摘自《人民教育》中的一篇文章,题目就叫“蚂蚁唱歌”,该案例涉及到的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即教师应具有正确的教育思想及教育观念: 1、教育观: 要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观。在教育取向上,不仅要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还要重视基本态度和基本能力的培养。尤其在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上,要重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学习的兴趣的培养以及学生个性的发展。 2、学生观: 要把学生看成是具有能动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人。(是人,而不是容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在一切活动中,教师要充分地发挥学生的能动性,促进其发展。要尊重、信任、引导、帮助或服务于每一个学生。 师生要平等相待。(在人格上是平等的,要平等对话,实行等距离教学)要坚持教学民主,要废除教学中的权威主义、命令主义。 二、围绕问题展开分析 该案例的问题是“对该教师的行为作一评析。”围绕该教师的行为运用现代教育理论进行分析。 1、“听蚂蚁唱歌呢。”孩子具有童心、童真与童趣,具有孩子特有的想象力,教师要善于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新的教育取向不只关注知识和技能,还要关注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体验。“听蚂蚁唱歌”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教师要尊重并保护孩子的兴趣与想象。) 2、一个教师看到他们满身是灰的样子,生气地走过去问;(学生在兴致勃勃地观察着什么,处于其自身的活动过程,学生是能动的、发展的人,教师要善于保护,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而该教师不尊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3、“胡说,蚂蚁怎会唱歌?”老师的声音提高了八度。严厉的斥责…。(师生要平等相待,教师不能以权威压制学生。) 4、小声嘟囔说:“您又不蹲下来,…(教师缺乏民主意识,要和学生实行等距离教学,“请你蹲下来和学生说话”“请你走下高高的讲坛”) 【案例二】 请阅读李吉林老师成长经历片断,并结合自身的实践回答问题。 40年前,我是一名师范生,走出师范的校门,便走进了小学,这一进去就是40年。40年来,我感受最深刻的就是:不断塑造自我,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在自我塑造中,最重要的是心灵的塑造,这是对高尚精神境界的追求。我爱学生,学生也爱我。我热爱和学生、青年教师在一起的生机勃勃的生活……虽然青春早已逝去,但是,我

现代教育原理期末复习指导(精)

现代教育原理期末复习指导 现代教育原理期末考考试题型及所占分数比例为: 1.多项选择题约占16% 2.填空题约占10% 3.名词解释约占9% 4.简答题约占18% 5.论述题约占32% 6.实例分析题约占15%。 现代教育原理期末考试重点提示 一、名词解释 1.广义的教育(1章 2.学校教育(1章 3.教育思想(1章 4.教育思潮(1章 5.教育观念(1章 6.教育方针(1章 7.教育政策(1章8.义务教育(2章 9.素质教育(2章10.教育目的(6章 11.课程标准(7章12.研究性学习(7章

13.教学(8章14.社区教育(9章 15.自我教育(11章 二、简答题 1.简述教育的本质特性。(1章 2.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的主体性表现有哪些?(1章 3.简述现代学制的发展趋势。(2章 4.终身教育的体系下学校教育面临哪些挑战?(2章 5.简述布鲁纳的教育思想。(3章 6.简述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做中学”理论。(3章 7.简述教育的政治功能。(4章 8.简述教育现代化的内容。(4章 9.简述人的身心发展的规律。(5章 10.简述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教育思想的本质与核心。(6章 11.简述课程内容改革方面新课程的特征。(7章 12.简述我国实施新课程改革的背景。(7章 13.简述课程内容改革方面新课程的特征。(7章 14.简述课程改革的理念与策略。(7章 15.教学的任务。(8章 16.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教师职业的发展趋势如何?(10章

17.简述当代学生观。(11章 三、论述题 1.谈谈你对受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主体性地位的认识。(1章 2.我国为什么要进行素质教育,结合实际谈谈你对素质教育内涵与特征的认识。(3章 3.面对未来社会的挑战,教育的应对措施及改革趋势是什么?(4章 4.结合实际,论述如何发挥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主导作用。(5章 5.结合当前实际,谈谈你对学会学习的思想内涵的认识。(6章 6.结合实例,论述新课程改革中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以及新的学习方式的特点。(7章 7.结合实例,论述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教学观念及教学方式产生的影响。(7 章 8.联系实际,谈谈你对现代教学任务的理解。(8章 9.从教师的专业结构的构成要素出发,结合实际,谈谈应该如何提高教师的素 质?(10章 10.结合当代学生的特点,谈谈教育者如何针对这些特点对学生进行教育?(11 章 11.结合当前我国教育中存在的“忽视人”的实际问题,论述什么是“尊重的教 育理念”?如何贯彻这种新型学生观?(11章

现代教育原理练习答案

《现代教育原理》形考作业1答案 (第一----三章) 一、简答题 1.教育的本质特性就是什么? 答:(1)教育就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 (2)教育就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活动。 (3)教育就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传递经验的形式。 (4)教育就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目标的社会活动。 2.现代学制有哪些发展趋势? 答:(1)教育社会化与社会教育化。 (2)重视早期教育。 (3)初等教育入学年龄提前,义务教育年龄延长。 (4)寻求普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的最佳结合。 (5)高等教育出现多级层次,学校类型多样化。 (6)以终身教育思想为指导,实现教育制度一体化,发展继续教育。 二、论述题 1.试述终身教育思潮对学校教育制度的影响。 答:学校教育必须积极地适应终身教育的挑战。 (1)终身教育改变了传统教育的理念。 (2)终身教育改变了教育的目的与功能。 (3)终身教育改变了教育的内容与方法。 (4)终身教育改变了教育的阶段与教育的组织。 (答题注意事项:论述题一不能仅仅回答要点,必须要有“论”的内容,也就就是要展开论述;论述题二不能仅仅回答理论问题,必须有结合实际的内容。) 2.试述素质教育的特征与实质。 答:素质教育的内涵就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与接班人。其特征包括:一就是全体发展;二就是全面发展;三就是主动发展;四就是与谐发展;五就是充分的发展;六就是可持续发展。实施素质教育,其实质就是一种导向思想——指导学校与教师按照党的教育方针与教育、教学规律、克服片面追求升学率的不良倾向,使学

现代教育原理03_04任务答案剖析

作业任务三:(参考答案) 一、多项选择题(共14 道试题,共28 分。) 1. 规定培养各级各类人才的总的要求或共同标准的是( B )。 A. 教育方针 B. 教育目的 C. 培养目标 D. 教育目标 E. 教学目标 2. 规定一个国家教育发展性质、总方向、总目标的是( A )。 A. 教育方针 B. 教育目的 C. 培养目标 D. 教育目标 E. 教学目标 3. 人本主义者所持的教育目的观是( ABCD )。 A. 个人本位论 B. 社会本位论 C. 文化本位论 D. 生活本位论 4. 强调人是社会的产物,教育就是要使受教育者成为社会需要的人的教育目的“社会本位论”,其代表人物有( CDE )等。 A. 卢梭 B. 杜威 C. 孔德 D. 那托尔普 E. 涂尔干 5. 1996年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递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提出了教育的四大支柱,它们是( ABCD )。 A. 学会认知 B. 学会做事 C. 学会共同生活

D. 学会生存 D. 学会生存 6. 1993年,美国政府在( D )中,确定了美国国家的八大教育目标。 A. 《国家处在危险之中》 B. 《普及科学2061计划》 C. 《美国2000年:教育战略》 D. 《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 7. 新课程改革在课程结构上,从小学至高中设置了必修课程“综合实践活动”,其主要内容包括( ABCDE )。 A. 信息技术教育 B. 研究性学习 C. 社区服务 D. 社会实践 E. 劳动与技术教育 8. 学校教育内容的具体规范形式包括( ABC )。 A. 课程计划 B. 课程标准 C. 教科书 D. 作业 E. 考核 9. 课程计划的内容一般包括(ABCD )。 A. 培养目标 B. 学习年限 C. 时间分配 D. 课程设置 E. 教学内容 10. 课程标准的框架结构主要包括( ABCDE)。 A. 前言 B. 课程目标 C. 内容标准 D. 实施建议 E. 术语解释 11. 学校教育的主要途径有( ABC )。 A. 教学

48篇教育教学案例分析

中小学教育教学案例分析例谈 一、什么是教育案例分析 教育教学案例分析是指围绕一定的教育目的,把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真实的情景加以典型化处理,形成可供学习者思考分析和决断的案例(往往是一个故事、一个事例或一个事件),通过学习者独立分析或相互讨论,来提高学习者分析和解决教育问题能力的一种方法。 上海市一位青年教师曾写过一篇《走近语文教学的艺术殿堂》,其中写到在一次作文讲评课上,让一个男生上讲台朗读,结果这位略有口吃的同学遭到了哄笑。台下的同学们紧紧注视着他,课堂里死寂一片。沉默中,我突然从后悔自责中省悟:初为人师的我不是也有过临场时的恐惧和冷场时手足无措的尴尬吗?然而是自信战胜了这一切。有时候,一次小小的成功能够激活一个人在的巨大的自信,可一次难忘的失败也往往可以摧毁一个人仅有的一点自信。眼前的这一个男孩难道会陷入后一种情形吗?不,绝不能。我终于微笑着开口了:“既然他不太习惯在众目睽睽之下说话,那索性我们大家都趴在桌上,不看,只用耳朵听吧!”我带头走到教室后,背对讲台站定,同学们也

纷纷趴下头来。终于,我的背后传来了轻巧的羞怯的声音。那的确是篇好作文,写的是他和父亲间的故事。因为动情的缘故,我听到他的声音渐渐响了起来,停顿也不多了,有的地方甚至可以说是声情并茂了,我知道他已渐渐进入了状态,涌上心头的阵阵窃喜使我禁不住悄悄回头看看他。我竟然发现台下早已经有不少同学抬起头,默默地赞许地注视着他。朗读结束后,教室里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我知道这掌声不仅仅是给予这篇作文的。(案例分析并不注重“唯一”的标准答案,而更注重学习者的思考与分析过程。) 二、教学案例分析与教师教育理论学习 案例是学校问题解决的源泉。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向全党提出:"一定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针对当前教育理论界风行的"浅入浅出"、急功利近,"深入深出"、食洋不犯"浅入深出"、故弄玄虚,以及刻意包装、虚假宣传、浮躁肤浅的不良风气,课题组鲜明地提出,要"深入浅出",返朴归真,坚持深入学校实际,研究现实问题,脚踏实地做学问。 案例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阶梯。案例是理论联系实际的

(完整版)教育学原理之论述题及案例分析(全)

四、论述题(本大题13分) 32.教育内容的确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请结合实际论述某一因素的影响作用。 五、案例分析(本大题15分) 33.有一项教育科学研究的课题实验,其中心是尊重学生,发挥学生各方面的积极性。实验的核心为十六字方针:“学生主体,分层指导,激励评价,及时反馈”。此实验在初一年级选了一个学习成绩和班风都差的“双差班”进行。班主任和任课教师按十六字方针进行工作,使学生感到老师尊重他们、爱护他们、帮助他们。到初中三年级毕业时,该班学习成绩及班风处于全年级领先位置,由“双差班”转变为“双优班”。 请结合相关的教育理论分析该实验成功的原因。 七、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评述实验教育学。 2.论述我国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史,从中得到什么经验,对我国现行学制改革有 哪些启示? 七、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论述教育与社会生产力的辨证关系。 2.论述美育的主要内容。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13分) 32.经济基础对教育具有哪些制约作用?请联系实际就其中的某一方面展开论述。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15分) 33.赵老师是某中学的一名青年教师,现在正担负着班主任工作,他深深服膺于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爱满天下”的教育格言,发誓要做一名热爱学生的优秀教师。大学毕业走上工岗位后,他一心扑在对学生的教育教学上。为了解和接近学生,以便取得学生的信赖,他与学生一起参加课外甚至校外活动,如打球、下棋、逛电子游戏厅等,几乎对学生的各种愿望都是有求必应。但是,一学年下来,赵老师却感到非常沮丧:不仅学校领导批评他过于放纵学生,而且班上的同学也对他的管理方式颇有微辞,抱怨老师有偏

现代教育原理04任务形考答案

一、多项选择题(共8 道试题,共16 分。) 1. 当代社会存在的基本教育形态是:(ABC )。 A. 社会教育 B. 学校教育 C. 家庭 教育 D. 终身教育 E. 高等教育 2. 教师专业结构的构成要素有:(ABD)。 A. 教师专业能力 B. 教师专业知识 C. 教师职业道德 D. 教师专业精神 E. 教师专业态度 3. 下列答案中哪些属于家庭教育的特点(BCDE )。 A. 全面性 B. 感染性 C. 权威 性 D. 终身性 E. 针对性 4. 英国“新学校”模式推行的教育方式是(BDE ) A. 教师中心 B. 儿童中心 C. 书本中心 D. 社会中心 E. 活动中心 5. 道尔顿学校模式要求教师的工作坚持三项原则,即(BCD )。 A. 平等 B. 自由 C. 合作 D. 时间预算 E. 集体讲授 6.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教师职业发展的特点是:(ABCDE )。 A. 教师职业职能的转变 B. 教会学习是教师职业的新的工作方式 C. 教师职业被认定为专业性职业 D. 教师的终身教育得以实施 E. 教师成为教育改革的重 要因素 7. 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确立了青少年儿童的社会权利主体地位,这一 核心精神的基本原则是(ABE )。 A. 无歧视原则 B. 保护儿童原则 C. 儿童权益最佳原则 D. 尊重儿童尊严原则 E. 尊重儿童观点和意见原则 8. 下列哪些是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少年儿童享有的合法权利(ACE ) A. 受教育的权利 B. 结社的权利 C. 受尊重的权利 D. 婚姻的权利 E. 安全的权利

二、名词解释(共 3 道试题,共15 分。) 1. 社会教育(狭义) 2. 教师教育与师范教育:是在终身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按照教师专业发展的不同阶段, 对教师进行的连续的、可发展的、一体化的教育。 或者答:教师教育是对教师培养和教师培训的通称,是师范教育与教师继续教育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统一组织的现代体制,是实现教师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历史要求。 3. 教师职业专业化 三、简答题(共 3 道试题,共30 分。) 1. 三种教育力量整合的重要性有哪些 2. 提高教师职业专业化的策略(或可能性)是什么? 答;教师职业专业化的可能性:(1)提高教师职业对教育理论的依赖性;(2)延长教师培养年限,实现教师的终身学习;(3)严格教师的入职和解职标准,提高教师的专业自主性;(4)厉行严格的教师职业规范。 3. 当代学生的时代特点表现在那些方面? 答:当代学生的主要特点有:(1)主体意识增强;(2)信息获得方式多样;(3)受多元文化冲击较大;(4)受同辈群体影响较大。 四、论述题(共 2 道试题,共20 分。) 1. 请你结合自身的实际谈谈教师教育的发展轨迹和变化特点。 2. 结合实际,谈谈你是如何促进教师在业内获得发展的(如果你是教师,则谈谈你是如何 在业内获得发展的)?要点: 学校领导(1)尊重教师,公平、公正,教育教师尊重学生,密切与学生家长关系(6分) (2)激励并创造条件,使教师提高专业能力和业绩(5分) (3)关心、指导教师的目标追求(5分) 教师(1)尊重校领导、学生、家长(5)(2)努力提高专业能力和业绩(6分) (3)不同时期要有明确的发展目标(5分) 五、案例分析题(共 1 道试题,共19 分。)

现代教育原理形考作业答案大全

01任务 一、名词解释(共?8?道试题,共?40?分。) 1.教育 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其含义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2.教育学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或者说是研究教育特别是教师如何更科学的有效的培养人的科学。教育学是在人类的教育活动进行相当长的一段历史过程之后才逐渐出现的,先期仅仅是对教育经验的总结,随后才诞生具有初步体系的教育学。 3.教育科学 教育科学是以教育现象和教育规律为共同研究对象的各门教育学科的总称,是若干个教育学科构成的学科总称。 4.教育思想 教育思想:泛指人们对教育现象的认识,是指人们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教育实践而形成的对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的认识、观点和看法。 5.教育规律 是教育现象与其他社会现象,以及教育现象内部各个构成要素之间本质的、必然的、内在的联系或关系。教育规律是对教育实践的深层次和本质联系的反映,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和永恒性。 6.义务教育 是指由国家强制实行的,适龄儿童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和家庭必须予以保障的国民教育。或者:(2006年修订后的《义务教育法》中的定义)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 7.学制 即学校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系统,具体规定着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彼此之间的协调关系。 8.终身教育 从个人和社会的观点看,终身教育包括整个教育过程,教育的功能不再局限于按照某些预订的组织规划、需要和见解去训练未来社会的领袖,或想一劳永逸地培养一定规格的青年,而是要面向整个社会成员,受教育的时间也不再局限于某一个特定年龄而是向着个人终身方向的发展。 二、简答题(共?2?道试题,共?20?分。) 1.教育的本质特性是什么? (1)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2)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活动。(3)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传递经验的形式。(4)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目标的社会活动。 2.现代学制有哪些发展趋势? (1)教育社会化和社会教育化。(2)重视早期教育。(3)初等教育入学年龄提前,义务教育年龄延长。(4)寻求普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的最佳结合。(5)高等教育出现多级层次,学校类型多样化。(6)以终身教育思想为指导,实现教育制度一体化,发展继续教育。 三、论述题(共?2?道试题,共?40?分。) 1.试述终身教育思潮对学校教育制度的影响。 学校教育必须积极地适应终身教育的挑战。(1)终身教育改变了传统教育的理念。(2)终身教育改变了教育的目的和功能。(3)终身教育改变了教育的内容和方法。(4)终身教育改变了教育的阶段和教育的组织。 2.试述素质教育的特征和实质。 素质教育的内涵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特征包括:一是全体发展;二是全面发展;三是主动发展;四是和谐发展;五是充分的发展;六是可持续发展。实施素质教育,其实质是一种导向思想——指导学校和教师按照党的教育方针和教育、教学规律、克服片面追求升学率的不良倾向,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即要把主要精力用在课堂教学上,通过教学改革,使学生在掌握大量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能力与个性,使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理想目标具备坚实的基础。其次,素质教育的实施还要落实到教育活动的各个方面和环节。如教学、教育实践或实习、课外活动等,实现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有机统一,这样才能完成全面素质教育的任务。 02任务 一、多项选择题(共?17?道试题,共?34?分。) 1.??从根本上看贯穿教育活动的基本矛盾、基本规律是( AD )。

2019春现代教育原理网上作业以及答案

现代教育原理网上作业1 一、名词解释 1. 教育 教育分广义的教育和狭义的教育。广义的教育是自有人类以来就产生的教育,这种教育存在于各种生产和生活的活动之中。其定义一般为: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 狭义的教育(即学校教育)定义为: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年轻一代身心发展规律,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传授知识技能,培养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体力的活动,通过这种活动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是服务的人。 2. 教育学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3. 教育科学 教育科学是教育现象和教育规律为共同研究对象的各门教育学科的总称,是若干个教育学科构成的学科总体。 4. 教育思想 是指人们对教育现象的认识,是指人们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教育实践而形成的对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的认识,观点和看法。 5. 教育规律 教育规律是教育现象与其他社会现象,以及教育现象内部各个构成要素之间本质的,必然的,内在的联系或关系。 6. 义务教育 义务教育是指由国家强制实行的,适龄儿童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和家庭必须予以保障的国民教育 7. 学制 学校教育制度,简称为学制。学校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的学校系统,具体规定着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彼此之间的协调关系。 8. 终身教育 终身教育从个人和社会的观点来看,已经包括整个教育过程,终身教育变成了由一切形式,一切表达方式和一切阶段的教学行动构成一个循环往返的关系时所使用的工具和表现方法。 二、简答题 1. 教育的本质特性是什么? 答:(一)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 (二)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活动。 (三)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传递经验的形式。 (四)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目标的社会活动。 2. 现代学制有哪些发展趋势? 答:1.教育社会化与社会化教育。 2.重视早期教育。 3.初等教育入学年龄提前,义务教育年限延长。 4.寻求普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的最佳结合。 5.高等教育出现多级层次,学校类型多样化。 6.以终身教育思想为指导,实现教育制度一体化,发展继续教育。

现代教育原理案例分析题最全的(花了我很多时间)汇编

案例分析(或辨析题)题 案例一、再也不“减负”了 在上学期期末考试后的家长会上,武汉市某小学三年级(2)班的班主任哭着向家长们鞠躬道歉,表示今后将“痛改前非”,再也不“减负”了。这位老师之所以道歉,是因为她所带的班在期末统考中,班级综合成绩下降到年级组倒数第二。而这一切都是“减负”惹的祸。这位30多岁的女老师过去带的班,学生各科成绩都排在年级前列。 从上学期开始,她按照上级规定的“减负”要求,减少了学生的课外作业。可“减负”之后班级成绩下滑。 分析:从该案例中,你看到了什么问题?你认为怎样“减负”才不违背素质教育的思想和要求? 答:这几年,真正“减负”的学校和老师,最后没有一个不是灰溜溜的。一些地方的教育局下发了减轻学生负担、禁止补课的通知后,一些学校取消了高一、高二学生的晚自习和周末补课。可是这一举动首先遭到了大部分家长的抵制,他们纷纷到学校要求恢复学生的晚自习和周末补课,甚至到上级有关部门告状。在巨大的压力下,“减负”只能流产。“减负”喊了好几年了,可是雷声大雨点小,减来减去,山还是那座山。 其实,不解决根本问题,“减负”就只能是隔靴搔痒。如果高考的指挥棒没变,如果对学校、老师的评价标准和考核标准没变,如果社会对人才的认知标准没变,率先“减负”的学校和率先“减负”的老师必然会受到伤害,必然会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我们认为: (1)“减负”的关键,核心问题应该是:把学习的过程变成生命体验的过程、愉悦的过程;让学生有自主支配的时间。(2)减负的根本是改变课程教学,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教学过程中体验愉悦的感觉。作为学校和老师应该真正发挥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作用,做学习的主人,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创新。为此,需要学校校长和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 (3)减负最大的阻力来自于家长,因为许多家长对孩子的素质教育没全面了解,以为时间花多了,就有价值。所以目前,“减负”不仅仅是教育系统问题,应该是系统工程,应该得到社会的理解和家长的支持配合,作为家长也应承担本应该承担的事情。 案例二过去人们一向认为智商是遗传因素 过去人们一向认为智商是遗传因素造成的,后天因素是无法改变的。法国心理学家和遗传学家进行了大量研究,他们首先选择了65名4-6岁有代表性的领养儿童作为研究对象。这些孩子的共同特点是均出生在虐待孩子或对孩子漠不关心的家庭,在被领养之前,智商全部在80分以下。通过对这些儿童5-10年的跟踪观察,科学家们发现,他们的智商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尤其是时空概念比领养前有了明显进步,其中被社会经济条件好的家庭领养的孩子智商平均提高了19分,其他孩子平均提高了8分。研究人员同时证实,领养家庭对孩子感情投入的多少和其智商提高正成比。 分析:请从上面的案例,谈谈你认为遗传、环境与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作用。 参考答案:遗传、环境和教育是儿童认知发展的必要条件,它们不是对立的而是互为前提。良好的遗传因素和生理发育是儿童认知发展的物质基础,没有这个条件认知将失去发展的自然前提。但无论多么优良的遗传因素都只提供了认知发展的可能性,而环境和教育才能把这种可能性变成现实。许多事实和研究表明,没有正常的生活环境和教育,人的遗传特质便不会得到正常的发展。对人的发展影响较大的不是物质环境而是社会环境,尤其是有意识的教育活动。 案例三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 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舒尔茨被认为是教育经济学的创始人。他说:“教育作为经济发展的源泉,其作用是远远超过被看作实际价值的建筑物、设施、库存物资等物力资本的。”在谈到人力资源时说:“有技能的人的资源是一切资源中最为重要的资源,人力资本收益大于物力资本投资的收益。” 舒尔茨根据其人力资本学说,对美国历年高等教育费的收益率进行了计算。结果是,美国1929年到1957年教育投资在增加国民收入中作出贡献的比率是33%。 由此出发,请谈谈你对教育所担负的经济功能的看法。 要点:(1)从辩证唯物主义者的立场以及辩证法的观点看,人在生产过程中是到关重要的,因此对人的教育投入就是对将来经济增长的最好投入。(2)有人说:“教育是生产力”,这一点都过分,因为决定生产力高低的人的素质,即教育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生产力的高低。(3)教育投入与成效的周期是漫长的持续的。(4)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教育水平的高低,即人力资源水平的高低,完全控制着经济水平的高低。 案例四一位父亲在屋后开辟了 一位父亲在屋后开辟了一小块草坪作为休闲之地。他每日精心修剪、灌溉,草地渐渐焕发出勃勃生机,父亲甚是

中央电大本科《现代教育原理》历年期末考试实例分析题题库

中央电大本科《现代教育原理》历年期末考试实例分析题题库 说明:试卷号:1158 课程代码:01611 适用专业及学历层次:小学教育;本科 考试:形考(纸考、比例50%);终考:(纸考、比例50%) 2018年7月试题及答案 五、实例分析(字数不得少于300字) 12.过去人们一向认为儿童的智商是遗传因素造成的,后天因素是无法改变的。法国心理学家和遗传学家进行了大量的工作,他们首先选择了65名4-6岁有代表性的领养儿童作为研究对象,这些孩子的共同特点是均出生在虐待孩子或对孩子漠不关心的家庭,在被领养之前,他们的智商全部在80分以下。通过对这些儿童近10年的跟踪观察,科学家们发现,这些孩子的智商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尤其是他们的时空概念比领养前有了明显进步,其中被社会经济条件好的家庭领养的孩子的智商平均提高了19分,其他孩子的智商平均提高了8分。研究人员同时证实,领养家庭对孩子感情投入的多少和其智商提高成正比。 分析:请从上面的案例,谈谈遗传、环境与教育对人的发展所起的作用。 参考答案要点: (1)遗传、环境和教育是儿童认知发展的必要条件,它们不是对立的而是互为前提。 (2)遗传因素是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和基础,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肯可能性。 (3)不可否认环境对人的发展也有着相应的影响,环境包含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影响较大。尤其是家庭,邻里、同学等这种微观社会环境直接影响着人的身心发展。(5分) (4)联系实际。 2018年1月试题及答案 五、实例分析(字数不得少于300字) 12.“给我一打健康而又没有缺陷的婴儿,把他们放在我所设计的特殊环境里培养,我可以担保,我能够把他们中间的任何一个人训练成我所选择的任何一类专家——医生、律师、艺术家、商界首领,甚至是乞丐或窃贼,而无论他的才能、爱好、倾向、能力,或他祖先的职业和种族是什么。” 问题:请运用所学原理分析上述材料所揭示的观点,并结合实际加以论述。 答题要点: (1)这种观点反映了环境决定论。 (2)环境决定论,认为个体心理发展的实质是环境影响的结果,环境影响决定个体心理发 1

现代教育原理形考3-4次作业参考答案

第三次形考作业参考答案 一、多项选择题(共?14?道试题,共?28?分。) 1.??规定培养各级各类人才的总的要求或共同标准的是( B )。 A. 教育方针 B. 教育目的 C. 培养目标 D. 教育目标 E. 教学目标 2.??规定一个国家教育发展性质、总方向、总目标的是( A )。 A. 教育方针 B. 教育目的 C. 培养目标 D. 教育目标 E. 教学目标 3.??人本主义者所持的教育目的观是( ABCD )。 A. 个人本位论 B. 社会本位论 C. 文化本位论 D. 生活本位论 4.??强调人是社会的产物,教育就是要使受教育者成为社会需要的人的教育目的“社会本位论”, 其代表人物有( CDE )等。 A. 卢梭 B. 杜威 C. 孔德 D. 那托尔普

E. 涂尔干 5.??1996年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递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提出了教育的四大支 柱,它们是( ABCD )。 A. 学会认知 B. 学会做事 C. 学会共同生活 D. 学会生存 E. 学会反思 6.??1993年,美国政府在( D )中,确定了美国国家的八大教育目标。 A. 《国家处在危险之中》 B. 《普及科学2061计划》 C. 《美国2000年:教育战略》 D. 《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 7.??新课程改革在课程结构上,从小学至高中设置了必修课程“综合实践活动”,其主要内容包 括( ABCDE )。 A. 信息技术教育 B. 研究性学习 C. 社区服务 D. 社会实践 E. 劳动与技术教育 8.??学校教育内容的具体规范形式包括( ABC )。 A. 课程计划 B. 课程标准 C. 教科书 D. 作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