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索施工方法

锚索施工方法
锚索施工方法

锚索施工方法

锚索施工工艺流程如下:

1锚索材料

预应力锚索使用的钢绞线和钢丝符合《SL46-94》的规定,运输中防止磨损,未镀锌的钢绞线和钢丝采取防腐措施;预应力锚索孔灌浆使用的水、水泥、砂和外加剂均符合技术条款的有关规定。所有材料通过检验、试验合格并经监理批准后方可使用。

2锚索造孔

预应力锚索采用宣化QZJ-100型凿岩钻机造孔,钻孔的孔位、方向、孔径及孔深均符合设计施工图纸的要求。在锚索部位搭设施工脚手架,按孔位、孔向架设钻机,开孔时力求精确,开孔偏差不大于10cm,每钻进5m,用测斜仪校正一次,保证孔位达到设计和规范要求。孔深严格按设计控制。钻孔过程中,如遇返风返水严重减少,说明岩石破碎,渗水量大,则按《SL46-94》第3.3节的规定对锚孔进行灌浆处理。钻孔时记录每个孔的尺寸、回水颜色、钻进速度和岩芯等数据。钻孔结束后,用压力水彻底冲洗钻孔,直到回水变清,尔后,用压力风吹尽积水,并将孔口堵塞保护。

3锚垫板制作

根据锚索预应力大小来定锚垫板制作的大小。1800KN锚垫板由8cm厚的钢垫板、5"衔接钢管、1.5"进浆钢管和1.5"排气钢管组成。1000KN锚垫板由5cm厚的钢垫板、4"衔接钢管、1.5"进浆钢管和1.5"排气钢管组成。按设计施工图纸所示尺寸下料,保证所下的料不生锈无变形。锚垫板制作,钢垫板采用乙炔氧焊下料,钢管用砂轮切割机切割,钢垫板与衔接钢管连接用电弧焊焊接,钢垫板与衔接钢管尽可能地制作成垂直。在制作过程中,用砂轮打磨已吹孔的钢垫板板面后,焊接钢垫板与衔接钢管。进浆钢管和排气钢管用电弧焊法焊接在衔接钢管上,焊接前,在衔接钢管上焊接部位用乙炔氧气焊法吹口。

4锚束制作与安装

按设计施工图纸所示尺寸下料,下料前检查钢绞线和钢丝表面,不生锈无损伤方才使用。采用ASTM、A416-87a型钢绞线,作为锚索的线束,其有抗拉性能好,变形小的特点。切断钢绞线,决不允许使用砂轮切割机法、乙炔氧气焊法和电弧焊法来切断钢绞线,以免钢绞线局部回火的物理性能降低,只能用钢丝钳夹断或者用断筋机断截,切口整齐无散头。内锚固段的钢绞线去皮洗油,洗油长度误差在1cm 以内。锚束制作在营地加工厂加工,沿锚束轴线方向每隔1~2m设置隔离架或内管,锚固段每隔2m设置隔离板一块。锚束的钢绞线或钢丝按一定规律编排并绑扎成束。锚头与锚束内锚段内端头的钢绞线嵌固联结,嵌固长度一致。止浆环与锚束外锚段以内的内锚段外端头的钢绞线套嵌联结并固定牢实。锚束捆扎完毕,采取保护措施防止钢绞线或钢丝锈蚀。运输过程中防止锚束弯曲、扭转和损伤。锚束穿索前,用压力风吹除锚孔内积水,直至孔内无积水后才安装锚束。锚束穿索采用人工辅以机械方法进行,锚束入索弯曲半径不小于3m,以免损坏波纹管。锚束入孔时,不过多地来回抽动索体,送入速度均匀,以防索体损坏和扭转。

5内锚固段注

内锚固段注浆前,通过往预埋排气管中送入高压风,把钻孔孔道内的积水经注浆管排出孔外。积水排尽后,即可进行锚固段的注浆。

进口边坡锚索有1800KN级和1000KN 级两种。1800KN的锚索灌注M50的纯水泥浆,1000KN的锚索灌注M35的水泥砂浆。使用的浆液配比,是由设计提供的参考配比取值范围试验合格并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的配比。M50的纯水泥浆和M35的水泥砂浆的浆液水灰比取0.4~0.45,浆液中掺入一定数量的膨胀剂和早强剂。内锚固段的注浆长度符合施工图纸要求,阻塞器位置准确、稳固,使阻塞器(止浆环)在压浆时不产生滑移和浆液串到自由段内。

采用SD-80型高速注浆机注浆。浆液经预埋的注浆管从里往外一次施灌,进浆连续,直至预埋的回浆管回浆,止浆绑扎回浆管,继续注浆,闭浆5~10min,使内锚固段的浆液填充密实,最后停浆,绑扎注浆管。进浆压力不小于0.8MPa,闭浆压力不小于0.4PMa。预埋

的注浆管和回浆管采用硬质塑料管,注浆管伸延到内锚段的锚头,回浆管伸过止浆环。在注浆过程中,回浆管也作排气管。

6砼锚墩浇筑

内锚固段注浆结束后24h,即可进行锚墩混凝土施工。先进行锚垫板安装、校位、固定,后架设制作好的墩头模板,封堵严实后浇筑C35混凝土。混凝土初凝2h后洒水养护,凝结后2~3天拆除模板,砼锚墩上铺上麻包袋或者草席,继续洒水养护。

7锚束张拉

锚索的张拉设备和仪器均按国家规范规定要求,定期到指定部门进行性能检定和标定,一般标定间隔不超过6个月。内锚段和承压垫的混凝土的承载强度未达到设计施工图纸的强度或规定的时间,不得进行张拉。一般情况下,灌注的净浆、砂浆和浇筑的混凝土8天的结石强度已达80%以上,已满足锚索张拉需要的承载强度,对于需要快速支护的区域,即可进行张拉。锚束张拉前,必须把外锚段(自由段)的注浆管经锚礅内预埋注浆钢管伸出钢管外,才进行锚具安装。

锚具由锚板和夹具两部分构成。每根钢绞线分别对应锚板孔中的一个孔,用一副夹具固定,钢绞线的穿对不应有误。锚具安装完好后,即可进行锚索张拉。锚束张拉,先进行单根预紧张拉,然后,进行逐级增大张拉力的张拉,最后为补偿张拉。

张拉使用的液压千斤顶有3种,YKD18型、YCW150型和YCW250型。锚束单根预紧张拉,用YKD18型。锚索整体的张拉,1000KN级的用YCW150型,1800KN级的用YCW250型。YKD18型的液压千斤顶,简称小顶;另外两种简称大顶。

锚索张拉的秩序

单根预紧张拉,张拉力不超过单根出力的10~15%,1000KN级为15%,1800KN级为10%。单根预紧张拉的秩序,用一个小顶先对线束中心的钢绞线预紧张拉,尔后,用两个小顶对线束进行对称式交叉预紧张拉。单根预紧张拉,是使锚束均匀受力的关键过程,是使线束中的钢绞线受力均匀的重要过程。单根预紧张拉后,就使得每根钢绞线的受力处于均匀,整体张拉后也是如此,不存在线束中钢绞线不

均匀受力(或偏心受力)而危害锚索的寿命情况。

整体逐级张拉,逐级张拉的依次级别按锚索设计出力的百分比进行,分别为:10~15%→25%→50%→75%→100%→115%,共5个级别,最后一次进行锁定。锁定后48h,进行补偿张拉,张拉力按锚索设计出力的115%进行。逐级张拉,10~15%→25%、25%→50%、50%→75%、75%→100%的张拉,张拉出力到位后,稳定5~10min。最后一级100%→115%张拉,张拉出力到位后,稳定15min,然后,回油锁定,移去张拉设备。两天后,进行补偿张拉,张拉出力一次到位,达到设计出力的115%,稳定30min后,回油锁定,移去张拉设备。

如果张拉的锚索为试验锚索,在锚具和夹具安装前先安装‘钢弦电阻振动式应力测力计’(简称钢弦式应力测力计或测力计),其它的张拉的工作按常规进行。测力计的操作:测力计、锚板、夹具安装完好后,测定测力计的初始振动频率,然后,先测定单根预紧张拉后测力计的振动频率,用振动频率计算出测力计所测的张拉出力对应的应力,对所测应力进行比较,在确定锚束受力不偏心的情况下,进行其后的逐级张拉,否则卸去承载力重新安装;在逐级张拉后依次测定测力计的振动频率,计算出测力计所测的逐级张拉出力对应的应力,对所测应力与张拉出力进行比较,若锚索的出力与应力之差在正常的误差范围,说明测力计的工作是正常的。

对于试验锚索,按监理工程师的指示进行,试验的数量和位置由监理工程师确定。进行锚束试验时,认真记录压力传感器的读数、千斤顶的读数以及试验束在不同张拉吨位时的伸长值,记录成果及时报送监理工程师。所有锚束张拉的整个过程,监理工程师都在现场旁站监督。

8自由段灌浆和锚头保护

自由段的封孔回填灌浆,在补偿张拉工作结束后即可进行。封孔回填灌浆前,必须由监理工程师检查确认锚束应力已达到稳定的设计值。封孔回填灌浆材料与内锚固段注浆的材料相同。封孔回填注浆,用锚墩中伸出的进浆塑料管施灌。进浆管用塑料管伸至自由段顶面,且在张拉前已把该管伸出锚墩外,只要与注浆机的注浆管插接,绑扎牢实后即可注浆。注浆从里往外连续进行,压力不小于0.8MPa,当

排气管中排浆时,停止进浆。为保证所有空隙都被浆液回填密实,在浆液初凝前进行不小于2次的补灌,直至回浆管中渗出的浆液量相当小时即可停灌,补灌进浆压力不小于0.4MPa。

外锚固段灌浆完成后,锚具外的钢绞线束除留存15cm外,其余部分切除。外锚具或钢绞线束端头,按设计施工图纸要求用加有环氧基树脂的混凝土封闭保护,混凝土封闭保护的厚度不小于10cm。

预应力锚索施工全过程,严格遵照设计施工图纸、技术规范、监理工程师的要求进行,每一道工序都经监理工程师验收认可,尤其在灌浆、张拉重要工序严格执行监理工程师旁站制。锚索施工组织严密和措施得当,施工质量稳定,所有施工的锚索符合设计要求。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