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法在我国对外贸易中的地位与重要性.docx

国际经济法在我国对外贸易中的地位与重要性.docx
国际经济法在我国对外贸易中的地位与重要性.docx

国际经济法在我国对外贸易中的地位与重要性

一、国际经济法的内涵及范围

(一)国际经济法的“公法说”和“综合说”

“公法说”。综合说强调国际经济法的公法特性是公法说的主要涵义,但大多数学者对于这个含义存在不同的观点。其中主要分为下面几个观点:1.国家经济法对于国家的调整经济领域的关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它就是经济秩序的管理者,反映出了国际经济的法律秩序。2.是在两个以上国家共同协调国际经济运行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中国际经济法起调整作用,是它们法律规范的总称。3.认为国际经济法是所有国家之间协调经济关系和配置经济利益以及对国际经济交往行为进行调控和管理的国内法和国际法规范的总体。“综合说”。是国际经济法公法属性和私法属性兼备的属性。主要观点有:1.在国际社会中关于经济关系和组织的法律规范以国际经济法为主要体现。即在有关于国际经济交往中商品生产、流通、结算、信贷、投资、税收等关系及国际经济组织等法规和法制总称。2.调整跨越一国境界的经济关系国际经济发起到决定性作用,是一个涉及国际法与国内法“公法”与“私法”、国际商法以及各国涉外经济法、民商法等多种法律规范的结合体。

(二)国际经济法的范围

第一,狭义说。其观点在一定范围内不提倡私法性的原则。具有代表性的说法有“国际经济法能调节国与国之间的经济联系的法律体系,其法律内容是由众多国家共同拟定的。但国际贸易法中的买卖、

运输与运输保险等法律法规并不在经济法的范围之内。”第二,广义说。它的观点则是在一定范围内提倡私法性的原则。具有代表性的说法有“在国与国进行经济往来时,由于进行法律的行为主体不一样,其性质不相同。它不仅包括国内的法律法规,而且还有国际的法律规范。既有公共法规,又有私有法规”。

二、改革开放给对外贸易带来的影响

西汉时期,张骞通商西域,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开始。1978年十一届三种全会的召开,把实行改革开放确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决策,改革开放是一次全面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向全世界打开了开放的大门。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紧跟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要求和趋势,不断加强自身的经济建设,积极和世界各个国家进行贸易往来和合作。20XX年,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国国际贸易环境得到有效改善,改革开放的成果被扩大,加速了与国际市场的接轨,使我国的经济高速、健康发展。直到现在,对外贸易都还是中国经济体系中最活跃和增长最快的部分,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蓬勃发展的对外贸易带来了经济的繁荣,我国也逐渐成为全球重要的经济体,加强了和世界各国的联系,一定程度上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世界经济的繁荣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同时也为人类的进步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三、国际经济法在我国对外贸易中的作用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不断发展,我国国民经济增长速度

逐渐加快,在加入WTO之后,出口贸易活动日益频繁,国际间市场竞争愈发激烈,贸易摩擦和贸易纠纷也逐渐增多,如在我国现实存在的一些国际经济问题:知识产权壁垒、技术壁垒、倾销与反倾销等,这些就需要国际经济法进行调节和干涉,确保国际市场经济秩序的稳步发展。

(一)从知识产权危机方面分析

无论是在我国的制造业还是在工业领域,或者是在现在发展迅速的计算机互联网领域,各行各业都存在着难以突破和解决的技术性问题,虽然我国在一些问题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实事求是的说,我国经济面对国际贸易中一些西方发达国家设置的技术壁垒,发展极为困难。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形势依然严峻和复杂,在全面要求创新的时代下,技术方面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急需要大规模创新和发展。其实,我们所说的技术方面的问题实际上就是当前知识的再转化问题,知识产权的壁垒也就是技术方面的壁垒,也是我国企业国际化发展过程中的需要正视和现实存在的主要问题。如果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则能增强我国大型企业在国际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反之,如果这一问题得不到很好的解决,将会很大程度的限制我国企业的国际化发展,甚至,还有可能出现企业发展不下去等一系列的恶劣情况,更严重的是一个行业的发展都受到制约,影响到整个行业的生存和发展。

由此可见,不管是从国家和政F层面上,还是企业自身来说,都应该对现代国际贸易的发展形势有充分的认识,对我国的自主创新能

力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具备一定的危机意识。国家和政F制定出相关政策鼓励企业加大技术创新的投入,大力推进知识产权的发展,依照国际经济法中的法律法规妥善处理我国对外贸易中的诉讼问题,保障我国对外贸易的各项权利和利益。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要增强我国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在各个方面与知识产权相关法律法规完善的基础上,使知识产权者的合法权益得到维护,并从经济方面鼓励和支持技术自主创新,推动其不断沿着自主创新的道路前行。另一方面,在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同时,也要制定出一些维护知识产权的方法,主动申请专利,对于一些侵权行为要搜集相关信息,全面维护知识产权者的利益。最后,还要在对侵权诉讼问题上,以法律为武器积极的面对。

(二)应对倾销与反倾销

倾销从概念或手段上可以理解为:以低于他国的价格将同种商品输入到进口国的市场上,使进口国国内该商品生产行业出现销售不畅甚至滞销,市场混乱,影响其经济秩序的稳定。反倾销,顾名思义就是针对倾销这一现象,提出相对的解决策略和实施手段。然而,现实当中,所谓的反倾销一定程度上却是针对与出口国的贸易限制,人为地进行干预和制约,以达到所谓对本国企业贸易保护的目的。法律是解决复杂和混乱的市场经济中经济问题最为有效的方法和手段,而国际经济法就是手段和方法中的重要依据。由于改革开放之前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对外贸易规模也相对较小,国际贸易影响力不大,基本上没有出现世界各国对中国产品反倾销的问题。改革开放之

总经济师岗位职责正式版

Through the joint creation of clear rules, the establishment of common values, strengthen the code of conduct in individual learning, realize the value contribution to the organization.总经济师岗位职责正式版

总经济师岗位职责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管理制度资料适用于通过共同创造,促进集体发展的明文规则,建立共同的价值观、培养团队精神、加强个人学习方面的行为准则,实现对自我,对组织的价值贡献。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1. 贯彻国家和上级有关质量、环境及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工作的方针、政策、法律和指令,协助公司总经理贯彻落实公司质量、环境及健康安全管理工作的方针、目标。 2. 负责全公司经济管理工作。加强对工程合同、项目工程分部分项分包、材料采购等合同审核,各项单价控制在中标预算的综合单价内。 3. 督促完成预(结)算的编制、送审、以及完成投标预算书的编制,严禁出现预算废标。

4. 加强公司项目工程结算工作,确保各类项目工程结算目标任务的完成。 5. 建立健全信息网络,随时掌握市场材料价格信息,为项目施工实行标价分离,作好预测预算工作和及时提供成本分析的相关资料。主持公司清单报价的内部定额的测定,及时为经营管理工作提供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价格。 6. 参与公司结算收款小组的工作。 7. 随时掌握项目预算编制的执行情况,对项目预算工作进行指导,督促工程预结算书的审核,送审工程造价合价控制在审定结果的±5%以内(不含变更因素)。 8. 负责督促部门加强预算人员的管理,定期组织学习培训。

合同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

合同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 一、合同的定义及特征 《合同法》第 2 条规定:“本法所称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在合同法理论上,合同也称为契约,我国学者一般认为,合同在本质上是一种合意或者协议。例如,《民法通则》第 85 条规定,“合同是当事人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协议,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的保护。”我国合同法继续沿用了民法通则第 85 条的规定。《合同法》第 2 条规定,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及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意思表示一致的协议。据此可见,合同具有以下法律特征: (一)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所实施的一种民事法律行为。民事法律行为是民事主体实施的能够引起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的产生、变更或终止的合法行为。因此,只有在合同当事人所作出的意思表示符合法律要求,合同才具有法律约束力,并受到国家法律的保护。如果当事人作出了违法的意思表示,即使达成协议,也不能产生合同的效力。同时,由于合同是一种民事法律行为,因此民法关于民事法律行为的一般规定,如民事法律行为的生效要件、民事行为的无效和撤销等,均可适用于合同。另外,合同是由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所订立的,这就是说,订立合同的主体在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任何一方都不得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另一方。 (二)合同以设立、变更或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为目的。所谓设立民事权利

义务关系,是指当事人订立合同旨在形成某种法律关系(如买卖关系),从而具体地享受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所谓变更民事权利义务关系,是指当事人通过订立合同使原有的合同关系在内容上发生变化。变更合同关系通常是在继续保持原合同关系效力的前提下变更合同内容,如果因为变更使原合同关系消灭并产生一个新的合同关系,则不属于变更的范畴。所谓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是指当事人通过订立合同,旨在消灭原合同关系。 (三)合同是当事人协商一致的产物,是意思表示一致达成的协议。合同是合意的结果,它必须包括以下要素:第一,合同的成立必须要有两个以上的当事人。第二,各方当事人须互相作出意思表示。第三,各个意思表示达成一致。合同的成立需要的条件主要有: A、订约主体存在双方或多方当事人。所谓订约主体是指实际订立合同的人,他们既可以是未来的合同当事人,也可以是合同当事人的代理人,订约主体与合同主体是不同的,合同主体是合同关系的当事人,他们是实际享受合同权利并承担合同义务的人。 B、双方当事人订立合同必须是依法”进行的。所谓依法”签订合同,是指订立合同要符合法律、行政法规的要求,由于合同约定的是当事人双方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而权利和义务是依照法律规定所享有和承担的,所以订立合同必须符合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如果当事人订立的合同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要求,法律就不予承认和保护,这样,当事人达成协议的目的就不能实现,订立合同也有失去了意义 C、当事人必须就合同的主要条款协商一致。即合同必须是经过双方当事人协商一

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doc5)(1)

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和加入世贸组织的背景下,提高我国外贸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己成为关键。为了最大限度地获得贸易发展的动态利益,更好地通过贸易发展战略来促进产业结构的良性调整,提高贸易商品的国际竞争力,我国应充分利用WTO赋予的各种许可的措施,制定并建立我国面向21世纪的对外贸易发展战略,实现我国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转变。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对外贸易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 一、引言 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各国在全球X围内的经济融合,它是世界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其推动力是追求利润、取得竞争优势和谋求经济的发展。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大大加强,导致经济全球化的直接原因是国际直接投资与贸易环境出现了新变化。在21世纪,经济全球化己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大趋势。经济全球化可以带来整个世界X围内的经济发展和资源最优配置,这一点对于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具有尤其重要的意义。可以说经济全球化为中国实现经济发展和赶超发达国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同时,经济全球化作为无法回避的客观现实,中国只有积极参与才能求得生存和发展。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是实现经济现代化的需要,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是在更大X围和更深程度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需要。进入世贸组织后,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将进一步发展,故在21世纪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也会与日俱深。中国将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也将面临国际激烈竞争的严峻挑战。 二、WTO与国际贸易的发展潮流

(一)国际贸易的历史发展潮流。考察国际贸易的变迁历史,一国对外贸易的产生、发展都是在其国家干预、保护下而进行的,国际贸易过去没有、将来也不可能离开国家的干预而存在。那种认为国际贸易是在自由的市场经济中自发产生、发展的观点是没有历史依据的。经济学家卡尔?博兰尼论证了这一观点。他认为从起源上说,对外贸易具有冒险、勘探、狩猎、掠夺和战争的性质,而非以物易物的市场交换关系。同时对外贸易也绝非意味着双向的和平关系,即使它共有这样的内涵,通常是根据互惠原则建立起来的,而不是市场交换的原则。 (二)WTO与国际贸易发展。WTO是一个调整国际经济和贸易关系的国际经济组织。它通过规定各国政府所应承担的主要契约义务,来规X各国对外贸易立法与规章的制定和实施。WTO大大拓展了多边贸易体制规X的X围,将长期游离于GATTs规则和纪律之外的主要货物贸易领域——农产品贸易以及纺织品与服装贸易拉上了自由贸易之路,而且还扩展至服务贸易、知识贸易和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并加强了约束能力。无论是赞同或是反对WTO者,大都倾向接受WTO的角色就是要推动自由贸易。支持者自然认为WTO是在促进贸易自由化,是为了打破贸易障碍和建立一套自由和平等的竞争规则。批评者尽管对WTO有极大的保留,但在论述的层次上,却往往未能摆脱将WTO 当作为自由贸易推动者的迷惑。实际上,WTO在本质上只是一套管理国际经济的机制,与实际上实行的国际贸易是否自由无关。而现实中的国际贸易是自由还是保护其关键取决于一些贸易大国的国际贸易行为。历史已经证明,对资本主义国家来说,只有当他们的经济竞争力足以称雄世界以后,才会愿意推行自由贸易的政策,同时大力鼓吹自由贸易的论调。由于各国国家利益的不同,21世纪国际贸易自由化的路途并不会非常平坦,贸易自由和贸易保护交织在一起是未来国际贸易发展的重要特征。 三.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的重新定位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模拟2及答案(1)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模拟试卷2及答案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至四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号码分别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每小题1分,共20分) 1.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理论从(AD)形态论证了发展对外贸易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A.实物 B.价值 C.货币 D.使用价值 2.为合理控制外债规模,我国还本付息额一般不超过当年出口收汇的(A)。 A.20% B.15% C.10% D.25% 3.我国应继续巩固和深度开发的出口市场是(AC)。 A.西方发达国家 B.发展中国家和地区 C.港、澳地区 D.俄罗斯、东欧国家 4.“九五”计划时期,我国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的重点是确保(ABCD)。 A.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的建设 B.创汇农业的发展 C.机械等支柱产业的发展

D.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 5.对外贸易价格最基本的职能是(C)。 A.调节市场供求 B.进行国民收入再分配 C.表现商品价值 D.进行经济核算 6.我国积极争取借用的国外资金是(BC)。 A.国际银团贷款 B.国际金融机构贷款 C.外国政府贷款 D.外国商业银行贷款 7.反映外贸企业对社会贡献的指标是(BCD)。 A.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 B.出口收汇额 C.社会贡献率 D.社会积累率 8.对外贸易双方都可以通过出口优势产品、进口劣势产品从而实现(AD)。A.社会劳动的节约 B.使用价值的转换 C.事物形态的平衡 D.国内价值的增值 9.影响国际分工产生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B)。

A.各国自然条件的差异 B.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C.生产专业化程度的加深 D.各国经济实力的差异 10.改革开放后,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大大提高,1997年我国外贸依存度已达(D)。 A.15% B.30% C.55% D.40% 11.我国借用国外资金主要用于(B)。 A.房地产业的开发 B.能源、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建设 C.中小型企业的扩建和改造 D.旅游设施的建设 12.在深化外贸体制改革过程中,要进一步完善进出口商品的(A)职能。 A.协调 B.行政管理 C.服务 D.监督指导 13.美国一直对我国输美的所谓敏感性商品采取进口限制,其中限制最严的是(B)。 A.农产品

国际贸易法在我国对外贸易中的作用和地位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b818453514.html, 国际贸易法在我国对外贸易中的作用和地位分析 作者:金胜楠 来源:《卷宗》2018年第11期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经济迅速发展,贸易也开始变得多样性。在国际交流中, 国际贸易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我国目前仍属于发展中国家,因此在对外贸易中我们将会投入更多的精力去谋求更大的利益,在经济贸易中不断的提高中国的国际形象,从而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因此国家逐步开始看重对外贸易。在对外贸易中起着管理作用的国际贸易法也理所应当的受到我们的重视。只有坚持贯彻国际贸易法的相关规则,我们才可以获得更大的进步。本文从几个方面阐述了国家贸易法在我国对外贸易中的作用和地位。 关键词:国际贸易法;对外贸易;作用;地位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国际之间的经济贸易开始呈现出愈发重要的作用。每个国家都明白,要谋求更大的国家利益,便不能够与国际脱节,要时刻紧紧跟随国际的进步。国际贸易法作为约束和管理国际贸易的法律,在处理国与国之间的经济纠纷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各个国家的经济义务制度的完善,也要求每个国家承担相应的义务。国际贸易法平衡经济发展,促进经济进步,同时为维护世界和平打下基础。中国自从加入WTO以后,便开始在国际上发挥着更大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际之间的经济贸易发展。因此,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我国在国际贸易当中的地位,并且深度了解国际贸易法在我国对外经济贸易中的作用,从而寻找更加适合国家经济发展的道路,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1 国际贸易法的重要性 1.1 国际贸易法在国际中的地位和作用 国际贸易法作为国际法律,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在一般情况下,国际贸易法适用于每个国家,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国际贸易法深深地影响着相关国家在经济战略上的部署。 国际贸易法规定了国与国之间的货币流通问题。例如国际贸易法规定了在各国经济贸易中商品的交换应该本着平等的原则,国与国之间的支付制度应该严格按照汇率来进行,在国际上应该避免出现大国、强国利用自己的优势欺凌弱小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强买强卖,那么它将受到国际各个国家的谴责,并且承担国际给予的相关惩罚。 国际贸易法是以国际法和相关的国际组织的规章制度为基础,在一定程度上借鉴了其他国家的相关经济法律,同时根据国际情况不断地探索、实践得出的。因此,国际法是以全球的经济规则为基础,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步伐而顺势产生的。国际贸易法在很大的程度上可以适用于

国际商法对国际贸易的意义(英文论文)

国际商法对国际贸易的意义 摘要:国际商法是在国际商业社会领域内,调整跨国境的贸易活动的法律制度和法律规范的总称。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和深化,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和交往日益频繁,作为调整国家间经济交往的国际商法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文章通过阐述国际商法的内涵、起源及作用,分析了学习国际商法的必要性,并紧密结合国际商业社会的现实深入探寻其对发展国际贸易的重要性,这对我国经济贸易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国际商法;国际贸易;必要性;意义 经济全球化是全球化进程中最主要也是最具动感的部分。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的加快发展使得全球范围内的国际贸易活动空前活跃。商业活动本身固有的扩张性、同一性与世界性以及国际商事关系的快速发展,要求贸易活动中尽量减少或消除各国法律的歧异,避免法律冲突,以便交易的顺利进行。但是,各国法律规则的不统一,不仅增加了国际商事往来的不确定性,使商人在交易中缺乏预见性和安全感,而且还造成了交易成本的增加和效率的显著降低。因此,作为在世界范围内调整国际商事关系的国际商法顺应而生并得到了较大发展。 一、国际商法的涵义及特征 国际商法(International Business Law):是调整跨越国界或区域的商事组织之间从事国际商事交易活动所形成的各种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主要包括调整平等主体间的商业交易活动的私法规范和国家对贸易活动进行管理的公法规范。同国际经济法的渊源一样,国际贸易法主要表现为国际公约、国际惯例和国家或国家集团的立法、规章。 国际商法具有以下特征: 1、主体的普遍性 2、调整对象的广泛性 3、法律规范的多样性等特点 二、国际商法的起源和发展 第一,从国际商法的产生看,国际商法从一开始就是作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出现的。它最初所调整的商事关系就不是一国国内商人之间的商事关系,而是跨国界的、不同国家商人之间的国际商事关系。其调整范围已由原来的商事交易范围扩大到贸易管理规范,从性质上已不再限于私法;由货物买卖扩大到技术贸易、服务贸易。国际商法是随着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国际商法的形成来源于实践,它的系统化过程不是由于国家的立法或学者的传播,而是由于其适用者兼推行者的努力。 第二,由于当代国际商事关系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国际商法发展到今天,已经由单一层次的国际商事惯例演变为多层次的国际商法,是一个以国际商事惯例为主体内容的,既包括国际法规范,也包括国内法规范的综合的法律部门。 国际商法已成长为一个多门类、跨学科的综合的法律部门。由于国际商法是用来调整从事跨越国境商事交往的各种公、私主体之间商事关系的法律规范,所

中国对外贸易习题参考答案 (2)

中国对外贸易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 1,贸易顺差是否越多越好?贸易顺差对贸易有什么影响? 不是越多越好, 影响:1、外汇储备增加,2、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大,3.有利于缓解产能过剩4.拉动经济增长,外在风险同时增大,5.贸易摩擦加剧。总之,贸易顺差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提高了对外支付能力和偿债能力、缓解产能过剩问题、拉动经济增长;另一方面:削弱了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加大了人民币升值压力和经济增长的外在风险,导致贸易摩擦加剧 2,中国的贸易顺差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解决? 原因: 1、从贸易方式上看,集中在加工贸易, 2、从地区结构看,贸易顺差集中在美欧国家 3、从贸易主体看,非国有经济成为推动贸易顺差激增的主要力量 4、从商品结构上看,顺差集中在工业制成品上5,全球化进程中的国家要素禀赋6、国内需求不足与生产过剩7、大量外资企业从经济全球化的角度安排生产解决办法: 减少顺差关键在改变“三低”现状:即改变劳动力成本低、环境成本低、资源价格低的现状。其他措施:(1)要大力发展国内消费市场,可以通过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刺激内需,改善国内消费不振的局面。 (2)要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通过扩大加工贸易限制类商品的产品目录,对“两高一资”等产品的加工贸易进行政策调整。 (3)对利用外资政策进行必要调整,由“招商引资”转为“选商择资”、“养商育资”等。 (4)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合理引导升值预期。 (5)在调整出口结构和扩大进口方面做一些具体工作,特别是要促使少数发达国家或地区放松高精技术及其产品对我国的出口限制,使进出口结构更趋优化,缓解顺差上升过快的压力。 讨论: 你认为广西的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的贸易如何?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发展对广西的贸易结构有什么影响? 核心要点:1,广西处于贸易顺差,初期初级产品占主导位置,但是目前正逐步向工业制成品转变。 2,影响:优化产业结构、改进北部湾经济区各个国家的贸易关系、扩大广西加工贸易的发展,增加就业、优化出口结构、促进了产业结构升级等等。 3,加工贸易在中国的状况?加工贸易的作用? 状况:略 作用: 1.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增长 2.成为参与国际分工的重要渠道 3.优化出口结构 4.促进了产业结构升级。 5.扩大了劳动就业,维护了社会稳定

产品质量管理对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重要意义

产品质量管理对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重要意义 :产品质量管理,对外贸易,进出口 随着全球一体化和世界市场的发展,在激烈的国际贸易竞争中,价格竞争已退居次要地位,而商品质量的好坏则逐步成为竞争中的决定性因素。在此情况下,加强进出口产品质量管理对促进我国对外贸易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意义日趋凸显。 1.我国对外贸易中出现的产品质量问题 1.1出口产品质量问题 中国社科院2010年10月25日发布《国家竞争力蓝皮书》,显示中国的国家竞争力稳步上升,全球排名从第七十三位上升至第十七位,这个结果表面上反映中国进步神速,但经过分析中国在竞争中仍然依靠以量取胜,在质素上,与美国等发达国家有很大差距,须作出很大的改进。 我国虽然已跻身于世界贸易大国,但还远远不是贸易强国,根本原因在于产品质量竞争力不强,缺乏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国际知名度高的品牌。据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出口的工业制成品中,劳动密集型产品仍占相当大的比重,约62.9%,我国工业标准约有70%仍低于国际或国外先进标准。另外,由于国外技术贸易壁垒不断强化进出口,发达国家为保护本国产业而制定苛刻的技术标准,以限制某类产品的进口,例如我国出口到日本的家禽,其卫生标准要求竟高出国际卫生标准500倍;我国一家企业生产的蘑菇罐头,由于有不符合检疫的嫌

疑,致使我国几百家生产厂出口到美国的所有罐头全部遭到卡关、查封,损失巨大。诸如此类,在过去的贸易中,我国有不少产品因不符合发达国家过于严格的卫生、检疫措施,遭到拒收、卡关、销毁,造成贸易障碍或者巨大的经济损失。 另一方面,我国许多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的不合格率偏高,返工、返修、报废等不良品损失过高,导致工业生产中窗窗体底端能源、原材料消耗较大,从而提高了产品成本,使产品国际竞争力显著降低。同时,多种产品技术含量低,使用寿命不能满足需求。如数控机床类产品,国外的连续无故障工作时间约8~9万个小时;而我国的同类产品的MTBF只有1~2万小时论文提纲怎么写。在家用电器方面,也普遍存在这种情况。 1.2进口产品质量问题 随着国内市场的开放,大批进口商品涌入国门。然而随着我国进口商品检验监管水平和消费者质量意识的不断提升,近年来进口商品频频爆出质量问题,涉及范围几乎囊括所有种类的商品,对我国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造成严重威胁,例如以下产品问题事件: 2001年,由于日本三菱公司生产的帕杰罗V31、V33越野车存在严重安全质量隐患,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吊销其进口商品安全质量许可证书并禁止其进口;2006年,美国美赞臣GENTLEASE牌婴幼儿人工配方奶粉检查出含有金属颗粒,被紧急召回;2008年,因密封不善而导致罐中奶粉被氧化,美国雅培召回两批特殊配方婴儿奶粉;2010年,各地检验检疫局对进口旧机电产品到货检验一次检验不合

关于国际经济法在我国对外贸易中的作用和地位

目前,对于我国经济发展而言,除了要占據国内的市场外,国际市场份额的占据也很重要。但在进行国际贸易时,不可避免会遭遇一些问题,对于这一些问题的处理,一般依靠的法律就是国际经济法。这一法律的运用,对于我国对外贸易而言很重要,接下来就进行细致的分析。 一、国际经济法在我国对外贸易中的作用 (一)保护知识产权 对于我国外贸交易而言,借助国际经济法的应用,不仅可以保护国内企业的知识产权安全,在这一方面,没有指定被保护的对象,还可以促进企业的发展,使其借助正规渠道购买他国的专利,进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为此,出于充分发挥国际经济法的考虑,我国企业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操作。第一点,有关于创新方面,要培养企业创新意识,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对于企业发展而言,创新是前提,为此,要加大企业创新力度,加快企业创新步伐,使企业研发出更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第二点,在注意创新的同时,也要注意自身知识产权的保护,一旦有新的研究成果出现,要充分发挥法律的作用,通过正规途径申请产品专利。如果有其他人盗用自己的专利,可以把法律作为武器,发起法律诉讼,进而保证自身合法权益不受侵害。第三点,对于外贸纠纷方面,关于这一内容,企业要深入挖掘法律内涵,了解其含义,以便在发生贸易纠纷时,有法可依,借助法律的正规渠道解决问题,避免不良事件的出现。 (二)应对倾销与反倾销

对于市场的运作而言,不论是倾销,还是反倾销,都会产生不好的影响,都不利于市场的正常运转。有关于倾销这一内容,是这样介绍的,卖方出于自身经济利益的考虑,将大量低于市价的产品投放至市场,使买方市场呈现出混乱状态,不利于市场平稳的运行下去。而关于反倾销,则与之相反,买方出于预制倾销情况的发生,会使用一定的市场调节措施,一旦方式使用不当,也会影响市场经济秩序。关于这一方面的内容,有如下例子可以思考。在我国加入世贸伊始,由于产品成本比较低廉,为此销售价格也很低,因而很容易进入其他国家,对此,买方就会采取反倾销的手段,减少我国产品的进入。针对这一情况,我国就可以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国家的利益,比如深入了解国际经济法,使用其所蕴含的反倾销条例为武器,切实保护企业权益,同时配合买方调查,消除其对我国误解,一旦出现不公正现象,要进行投诉,以保证调查结果是公正的,从而形成良好的市场定位。 二、国际经济法在我国对外贸易中的地位 对于国际经济法而言,其由两部分组成,一方面是国际货物贸易法;另一方面是国际技术贸易法。接下来就这两个法律进行分析,以解释国际经济法在我国对外贸易中的地位。 (一)国际货物贸易法 对于国际货物贸易法而言,其所包含的内容有很多,其中称得上是核心法律有两部,其一是《国际货物买卖合同成立统一法公约》;其二是《国际货物买卖统一法公约》。在这两部法律中,声明了许多内容,既包括贸易双方所具有的义务,又有其具备的经济权利,并为

总经济师岗位职责实用版

YF-ED-J6341 可按资料类型定义编号 总经济师岗位职责实用版 In Order To Ensure The Effective And Safe Operation Of The Department Work Or Production, Relevant Personnel Shall Follow The Procedures In Handling Business Or Operating Equipment. (示范文稿) 二零XX年XX月XX日

总经济师岗位职责实用版 提示:该管理制度文档适合使用于工作中为保证本部门的工作或生产能够有效、安全、稳定地运转而制定的,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设备时必须遵循的程序或步骤。下载后可以对文件进行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使用。 1. 贯彻国家和上级有关质量、环境及职业 健康安全管理工作的方针、政策、法律和指 令,协助公司总经理贯彻落实公司质量、环境 及健康安全管理工作的方针、目标。 2. 负责全公司经济管理工作。加强对工程 合同、项目工程分部分项分包、材料采购等合 同审核,各项单价控制在中标预算的综合单价 内。 3. 督促完成预(结)算的编制、送审、以 及完成投标预算书的编制,严禁出现预算废 标。

4. 加强公司项目工程结算工作,确保各类项目工程结算目标任务的完成。 5. 建立健全信息网络,随时掌握市场材料价格信息,为项目施工实行标价分离,作好预测预算工作和及时提供成本分析的相关资料。主持公司清单报价的内部定额的测定,及时为经营管理工作提供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价格。 6. 参与公司结算收款小组的工作。 7. 随时掌握项目预算编制的执行情况,对项目预算工作进行指导,督促工程预结算书的审核,送审工程造价合价控制在审定结果的±5%以内(不含变更因素)。 8. 负责督促部门加强预算人员的管理,定期组织学习培训。 9. 根据图纸会审时间,制定项目部预算施

自考-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选择题重点

选择题重点 1、从进出口综合来看,我国第一至第五大贸易伙伴依次是:欧盟、美国、日本、香港地区、 东盟。 2、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超过万亿美元是在2004年。 3、高新技术产品对外贸易首次实现年度顺差是在2004年。 4、把对外贸易统制确定为我国对外贸易的基本政策是在1949年。 5、世贸组织对中国进行次贸易政策审议是在2006年4月。 6、《对外贸易法》颁布于1994年。 7、我国对外贸易制度的基本原则是实行全国统一的对外贸易制度。 8、中国承诺到2008年过渡期结束时,关税总水平将降到10.17%。 9、中国出口信用保险成立于2001年12月18日。 10、中国进出口银行提供的出口卖方信贷的贷款种类有:中短期额度贷款、境外投资贷款、境外加工贸易贷款、对外承包工程贷款、出口卖方信贷项目贷款。 11、对于实行“非一批一证”管理的货物,同一份《自由进口许可证》在有效期内累计使用不得超过6次。 12、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对外贸易最大顺差来源地是中国香港和美国。 13、新一轮服务贸易谈判正式启动的时间是2000年。 14、新一轮服务贸易谈判的第二阶段主要谈具体承诺议题。 15、2003年,全球最大的服务贸易逆差国是德国。 16、属于《服务贸易总协定》条款中规定的普遍性义务的是最惠国待遇原则。 17、国际经济合作在战后产生与发展的直接动因是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的出现及其影响。 18、战后国际经济合作产生与发展的基础是战后国际分工的新发展。 19、经济生活国际化和国家间的相互依赖是促进国际经济合作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20、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为国际经济合作的产生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21、中国进行中外合作开始的主要方式是风险合同形式。 22、中国开始借用外国贷款始于1979年。 23、中国向境外发行债券始于1982年。 24、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在海外开办的第一家合营经营企业是京和股份有限公司。 25、自1999年开始,成为我国海外投资一个新的增长点是境外加工贸易。 26、截止2004年年底,我国经商务部批准具有对外劳务经营资格的企业超过2000家。 27、为了避免国际双重征税,各国采取了不同的方法。其中税负最重的是扣除法。 28、完全放弃居民(自然居民和法人居民)税收管辖权而只实行地域税收管辖权的国家或地区有:香港、巴拿马、阿根廷。 29、一般适用于缺乏可比对象的某些工业品销售及特许权使用费之类无形资本转让收入的分配方法是:成本利润推算法。 30、1978-2004年,我国对外贸易年平均增长速度约为16%。 31、2004年,我国货物出口排名第一位的国家或地区是美国。 32、我国被批准成为世贸组织成员的时间为2001年11月。 33、“WTO后过渡期”是指自2005年1月1日直至中国所承诺的行业全部开放。 34、根据修订后的《外贸法》的规定,2004年7月1日前发生的对外贸易行为不适用该法。 35、承保出口企业所有以非信用证为支付方式出口的收汇风险的是统保保险。 36、对进口许可证,凡符合要求的申请,发证机构一般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发放。 37、无商业价值的广告和货样属于法定减免税范围。

总经济师岗位职责

中铁二十四局上海铁建公司 项目总经济师岗位职责 一、认真执行国家有关方针、政策规定,熟悉“统计法”有关统计工作的规定,熟悉“经济合同法”和“建筑安装工程承包合同条例”及签订合同的具体事项。 二、负责在建项目的预算、验工计价、竣工结算、合同管理、变更索赔,以及清算工作。 三、负责编制切合实际的年、季、月施工计划,并上报下达。 四、负责对分包单位的结算及付款控制。认真编制内、外部承包单价,按公司项目管理的要求提供上缴公司费用计算资料。 五、参与本单位物资供应,材料采购、技术措施和主要经济合同审查及招标比价,检查计划和经济合同的执行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对物资付款进行控制。 六、负责本项目投标书和合同的评审,负责主要分承包方评价并建立合格分承包商档案、台帐、名册,作好顾客投诉质量记录工作。 七、负责核实各工点每月底实际完成工作量,掌握建设单位的施工要求和施工单位的施工能力,做到计划合理。 八、负责范围内各种质量记录,相关文件的管理。 九、负责最终及过程审计(审价)的有关工作。

中铁二十四局上海铁建公司 项目总经济师岗位职责 一、认真执行国家有关方针、政策规定,熟悉“统计法”有关统计工作的规定,熟悉“经济合同法”和“建筑安装工程承包合同条例”及签订合同的具体事项。 (主要是指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和掌握,包括建筑法、税法等) 二、负责在建项目的预算、验工计价、竣工决算、合同管理、变更索赔,以及清算工作。 1.负责在建项目的预算:即是当图纸出来以后,整个工程的总造价是多少要有资料;清单中没有的项目需要总经济师编制预算资料并报审。 2.验工计价、竣工结算:这主要是指对甲方的验工计价、竣工决算等。 3.合同管理:项目部除物资采购合同由物资人员保管以外,其他的合同如房屋租赁、机械租赁、工程分包、劳务分包等所有经济合同都应由总经处保存留底。 4.变更索赔,以及清算工作:项目总经应对项目的清算索赔全程控制,包括在施工过程中的详细资料的收集,如市场材料价格的掌握,譬如地材。 三、负责编制切合实际的年、季、月施工计划,并上报下达。 四、负责对分包单位的结算及付款控制。认真编制内、外部承包单价,按公司项目管理的要求提供上缴公司费用计算资料。 五、参与本单位物资供应,材料采购、技术措施和主要经济合同审查及招标比价,检查计划和经济合同的执行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对物资付款进行控制。 六、负责本项目投标书和合同的评审,负责主要分承包方评价并建立合格

结合实际谈国际贸易的重要性

国际贸易结课论文 学校: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 学院:人文与管理 专业: 英语 班级:1002班 学号:1005100209 姓名:杜文娟

结合实际生活谈国际贸易的作用 一、引言 近几年,世界各国经济快速发展,世界各国间国际贸易活动频繁出现,许多人不能完全理解频繁出现的原因,不知道国际贸易频繁出现对自己家人,朋友有何积极影响,为了解决许多人的疑惑,所以这次论文结合生活实际谈国际贸易的作用。 二、国际贸易的概念 要了解结合实际谈国际贸易的重要性,首先我们先了解国际贸易的概念。国际贸易是指世界各国之间货物和服务交换的活动,是各国之间分工的表现形式,反映了世界各国在经济上的相互共存,也可称对外贸易。 三、结合生活谈国际贸易的作用 1.国际贸易促进我们就业 就业问题已成为当今社会热点,关系到我们的生计,社会中的每个人都很关心就业问题,国际贸易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这个问题。对于一些了解贸易专业知识,同时具有一定的英语水平的人可以从事对外贸易工作这是直接解决就业问题。同时发展国际贸易可以间接地提供就业机会,据有关资料分析每出口2亿元的工业品,一年就能提供2,4万个人的就业机会。中国大部分人群还是农民,他们没有专业知识,不能从事高技术工作,各国间进行国际贸易,促进加工业的大力发,他们通过岗前简单培训就可以进加工厂,从事简单工作,从而解决大部分进城务工就业问题。 2.国际贸易促进生活水平提高 当今世界发展中,各国大部分通过国际贸易来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生产设备,提高生产力发展水平,从而提高工作效率,促进国内大部分行业发展,从而他们的工资和原来想比有所提高。十几年前,西安市最低基本工资每月600元左右,而今几年国际贸易活动频繁,影响了西安市整体经济发展,西安市的最低基本工资每月2000元左右。他们每月赚得更多钱后,他们会满足自己的物质层次要求,提高自己在衣食住行方面,同时也会满足自己精神层次,会花钱在图书,电影,网络方面从而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 3.国际贸易调节各国市场供求 国际贸易具有调节各国市场的供求关系,世界各国由于受生产水平的高低、科学技术高低和生产要素分布不均状况等因素的影响。生产能力和市场供求状况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差异,各国国内存在产品供不应求的状况,也存在着各种形式的产品过剩状况,各国通过国际贸易不仅可以增加国内短缺产品的市场供给数量,从而满足消费者对短缺产品的需求,对于各国国内市场的过剩产品提供了新的出路,以防造成没必要的资源浪费,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市场供求的矛盾,从而调节了各国的市场供求关系。中国大蒜在旺季时产量巨大,在满足中国市场后,还剩大量的蒜,把剩余的出口到国外,这样既不浪费资源,有可以获得一定的经济收入,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国外市场供求的不足,从而调节了各国的市场供求关系。

中国对外贸易第三章

第三章中国对外贸易宏观管理 第一节实行对外贸易宏观管理模式的必要性与管理模式 一、实行对外贸易宏观管理的必要性 1、顺应全球化发展趋势 全球化的趋势是不可逆的,但全球化又存在一些统一的贸易安排。 2、弥补市场调节机制的不足 市场经济存在不可自救的缺陷: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 3、保证对外贸易健康有序的发展 宏观上把握进出口总体市场流向和控制进出口贸易总量; 微观上引导企业良好有序的参与国际竞争 二、对外贸易宏观管理模式 (一)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对外贸易宏现管理 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实行对外贸易的管制,并采取保护贸易政策” 对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对外贸易宏观管理的评价(正负面) 正面:计划经济体制下对外贸易宏观管理模式的积极作用表现在: (1)它有利于国家对全国对外贸易活动的指导、调控和监督,保证对外贸易任务的完成; (2)有利于集中统一对外,增强对外竞争力,同外国经济压力进行有效的斗争,捍卫国家的政治和经济独立; (3)有利于维护国家的宏观经济利益,保证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顺利进行。 负面:但是,这种对外贸易管理模式也存在着严重的不足,特别是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实行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提出,其弊端日益突出,主要表现在: (1)不适应我国改革开放的新形势。 (2)不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要求。 (3)不符合国际贸易规范的要求。 以世界贸易组织为核心的国际贸易规范,主要是以市场经济运行机制为基础,外贸宏观调控方式要求间接化,主要运用经济手段调控外贸企业的经营活动,而不能对其进行直接干预。而我国以行政命令和计划管理为主的模式,则直接地限制了外贸企业的经营自主权。

第二章国际贸易产生、地位和作用

第二章国际贸易的产生、地位和作用 学习指导 ★本章主要内容与要求 1.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对外贸易(掌握) 2.对外贸易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一般了解) 3.对外贸易与社会主义制度(一般了解) 4.对外贸易对世界各国对外经济关系的作用(掌握) 5.对外贸易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学说介评(选学) ★本章重点与要求提示 1.对外贸易产生的条件与基础、产生的过程要准确把握 2.对外贸易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关系,只要求从宏观上把握即可 3.对外贸易对世界各国对外经济关系的作用要记牢 ★本章知识网络图: 同步练习 一、填空题 1.对外贸易的产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和。因此,从根本上说,的发展和的扩大,是对外贸易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2.在奴隶社会,对外贸易中的商品主要是奴隶和。当时,在欧洲,主要的贸易国家有、和。 3.在封建社会,仍然是对外贸易中的主要商品。 4.公元7-8世纪,是主要的贸易民族。 5.对外贸易产生于时期。 6.对外贸易对资本原始积累的作用,具体表现在,它为资本主义生产提供了、、 。 7.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对外贸易可以取得超额利润,其一部分来自高于它国的,一部分来自。 8.本世纪30年代经济学家提出了对外贸易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的命题。在50年代又进一步补充和发展了这一命题。 9.实行对外开放是和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发展的必然趋势。10.一国利用外资的程度和能力取决于。其中出口创汇占绝大比重。 11.是国际经济中“传递”的重要渠道。 12.指一个国家经济的盛衰如何对另一个国家发生影响。 13.国与国之间的对外贸易早在时期就出现了,但真正具有世界意义的国际贸易则是从时期开始的。 二、单项选择题 1.国际贸易要产生必须具备如下条件() A.国家社会分工的产生和剩余产品的出现 B.商人的出现和国家的形成 C.剩余产品的出现和国家的形成 D.商品生产的扩大与商人的出现

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与作用

第一章 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与作用 本章学习要点与要求: 本章主要通过讲授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国际贸易的产生与发展、国际贸易的分类、国际贸易的地位和作用,要求学生了解国际贸易的基本知识,加深对国际贸易的认识与理解。 第一节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 一、国际贸易与对外贸易 1.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 Trade (又称世界贸易) 是指世界各国(或地区)之间所进行的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活动。它既包含着有形产品(实物产品)交换,也包含有无形产品(劳务、技术、咨询等)的交换。 2.对外贸易Foreign Trade (又称进出口贸易) 是指国际贸易活动中的一国(或地区)同其他国家(或地区)所进行的产品、劳务、技术等的交换活动。这是立足于一个国家或地区去看待它与其他国家或地区的产品与劳务的贸易活动。某些海岛国家,如 日等国或某些海岛地区,如我国台湾等的对外贸易则称为海外贸易。 二、国际贸易的几个重要概念 1.国际贸易额(值) 是指以货币表示的世界各国的对外贸易总额。这是计算和统计世界各国对外贸易总额的指标,是把世界上所有国家和地区的出口额相加得出的数额。但是,在计算国际贸易额时,不是简单地把世界各国的出口额与进口额加在一起。因为一国或(或地区)的出口,就是另一国(或地区)的进口,若两者相加等于重复计算。联合国统计中,通常采用各国出口额相加作为国际贸易额。因为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地区)都是用CIF 价格计算进口额的,即成本加运费、保险费 。显见,把进口值加起来作为国际贸易额,是不准确的。而出口额一般采用FOB 价格,即装运港船上交货,相对于CIF 而言,是比较准确的。CIF 价格比FOB 价格多运费和保险费,所以,世界进口额会大于世界出口额。 2.对外贸易额(值) 这是用货币金额表示的一国一定时期内的进出口的规模,是衡量一国对外贸易状况的重要指标。它由一国一定时期内从国外进口的商品总额加上该国同一时期内向国外出口的商品总额构成。在计算时,出口额要以FOB 价格计算,进口额则以CIF 价格计算。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商品出口总额与进口总额相比而形成的差额,则称为对外贸易差额。当出口商品总额超过进口商品总额时,差额部分称为“贸易顺差”,也可成为“贸易出超”;反之,当进口商品总额超过出口商品总额时,差额部分称为“贸易逆差”,也可称为“贸易入超”;如进出口商品总额相等,则叫做“贸易平衡”。 3.对外贸易量 这是为剔除价格影响,并能准确反映一国对外贸易的实际数量变化而制定的一个指标,它能确切地反映一国对外贸易的实际规模。具体计算是:以固定年份为基期而确定了价格指数去除相当期的出口或进口总额,得到的是相当于按变价格计算的进口额或出口额,叫做相当期的对外贸易差。其等式为: 进出口价格指数 进出口额贸易差= 100%?= 基期价格相当期价格方格指数 例如:假定1991年世界出口值为14000亿$,2001年世界出口值为30000亿$,设1991年出口方格

中国对外贸易的作用和地位

第一节中国对外贸易的地位和作用 2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掌握中国对外贸易的地位,熟悉我国对外贸易的作用。通过举例,使学生能较好的理解掌握对外贸易对我国国际贸易的重要性。 重点: 我国对外贸易的地位。 难点: 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性 讲授

第一节中国对外贸易的地位和作用 1、对外开放政策的基本含义与主要内容 (1)含义:要大力发展和不断加强对外经济技术交流,积极参与国际交换和国际竞争,由封闭型经济转变为开放型经济,以加速实现四个现代化建设事业。 (2)内容:大力发展对外贸易,特别是扩大出口贸易;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特别是有助于企业技术改造的适用先进技术;积极有效地利用外资;积极开展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发展对外技术援助和多种形式的互利合作;设立经济特区和开放沿海城市,带动内地开放。 2、对外开放格局 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形式应划分为1992年前和1992年后两个时间段。 我国发展对外贸易的作用: 一、促进国民经济协调发展; 二、推动生产发展与产业升级 三、提高科学技术水平 四、扩大劳动就业 五、丰富国内市场供应 六、推动对外经济关系的发展 做练习册相关题目。

第一课时 [复习回顾]: 1 贸易产生的条件。 2、对外贸易产生的条件。 3、贸易、对外贸易的定义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教师小结、回顾、总结。 [讲授新课] 第一节中国对外贸易的地位和作用 1、对外开放政策的基本含义与主要内容 (1)含义:要大力发展和不断加强对外经济技术交流,积极参与国际交换和国际竞争,由封闭型经济转变为开放型经济,以加速实现四个现代化建设事业。 (2)内容:大力发展对外贸易,特别是扩大出口贸易;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特别是有助于企业技术改造的适用先进技术;积极有效地利用外资;积极开展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发展对外技术援助和多种形式的互利合作;设立经济特区和开放沿海城市,带动内地开放。 2、对外开放格局 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形式应划分为1992年前和1992年后两个时间段。 (1)1992年以前的对外开放格局用两句话可以大致概括为:重点开放沿海地区,逐步向内地开放。具体说就是:把我国经济发展进程划分为东部地区——沿海地区;中部地区——中部各省;西部地区——新疆、青海、西藏等边远省、区这三个地区,先发展东部地区、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 按照此项战略,将我国地域的对外开放分为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四个层次。其具体做法是: a.建立经济特区; b.开放沿海港口城市; c.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 d.逐步向内地开放。 (2)1992年以后逐步形成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具体说就是: a.开放内陆边境市、镇; b.开放沿江和内陆省会城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