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产品中甲醛的测定

海产品中甲醛的测定

甲醛是一种潜在的有毒物质,被广泛用于食品和饮料的加工过程中,因此其中的残留物质可能会破坏海产品的质量,从而危及人类的健康。因此,海产品中甲醛的检测是十分重要的,对该物质的准确测定一直是海洋化学领域研究的热点。

检测海产品中甲醛的方法有很多,从传统的化学分析法到分子目标技术,再到比色法、化学发光光谱法、荧光光谱法等。其中,比色法是最常用的,它采用可逆方法来测定甲醛。它以易氧化还原剂为试液,以铜为指标,以碱和有机酸的混合液为缓冲液,其中酸度可以控制甲醛氧化铜产物的溶解度,以准备测定甲醛的溶液。

传统的化学分析法测定甲醛,需要将采样液中的甲醛浓度提高到可以显色的程度,并用重金属来捕捉,然后用色谱柱或护目镜来定量测定,结果可信度较高,但耗费的时间也比较长。

而分子目标技术则不一样,其可以有效地分离、识别和定量测定甲醛,无需将其分离和显色,结果可在短时间内获得,准确度也很高,因此近年来被人们普遍使用。

荧光光谱分析也是一种被广泛应用的测定甲醛的方法,它需要使用荧光探测器来检测发射光,不仅可以测定甲醛在溶液中的浓度,还可以测定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的含量。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化学发光光谱法,它能够同时检测多种有毒物质,准度高,计算量少,而且不需要用重金属来捕捉,这使得在测定海产品中甲醛时,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

总之,甲醛是一种潜在的有毒物质,其存在于海产品中,严重地影响人们的健康。因此,检测海产品中的甲醛对于确保人们的健康来说十分重要,一定要采用准确高效的检测方法才能保证海产品的质量。以上介绍的这些方法,不管是从准确度还是方便性都有较高的表现,在测定海产品中甲醛方面都有很好的效果。

三种甲醛现场快速定性监测方法的对比

三种甲醛现场快速定性监测方法的对比 摘要:甲醛(hcho)是一种化学物质,把它用在水产品里,可以起到延长保质期的作用,使水产品不缩水、不变形。但是它对人的危害也很大,它不仅破坏食品的营养成分,而且会对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尤其是视觉器官产生强烈的刺激作用,人食用后会引起过敏、肠道刺激、食物中毒等疾患,甚至严重损坏人的支气管和肺部,破坏人体细胞,使人致癌,是一种对人体极其有害的物质。目前,市场上甲醛在食品加工中违法用作添加剂的现象相当普遍,同时采用几种快速现场定性检测与实验室定量检测相互平行对照检测,对比查找一种可靠、快速的在海水产品中检测甲醛的方法,从而就加强对海水产品生产经营的监督监测力度提供技术支持,让有毒有害食品无销售市场;积极查找用甲醛浸泡、加工海产品的黑窝点,对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打击,从源头上杜绝甲醛食品流入市场,保证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与饮食安全。 关键词:甲醛定性监测方法对比 three kind of formaldehyde scene fast qualitative monitor method contrast jin feng abstract:formaldehyde (hcho) is one chemical substance,uses it in the aquatic product,may play the extension to guarantee the nature time the role,causes the aquatic product synaeresis,not to distort.but it the harm

甲醛含量的测定

甲醛含量的测定 一、仪器与设备:分光光度计,精密天平,恒温水浴锅,量瓶(50ml 、100ml ),刻度吸管(、2ml 、5ml ),移液管(5ml 、25ml ),量筒,试管,锥形瓶(250ml5个,100ml ),称量瓶,高温炉,酸式滴定管(50ml ,校正曲线或校正值),干燥器(内装变色硅胶),玻璃漏斗(3个),恒温水浴锅。 二、试剂与溶液:吐温80(AR ),乙醇(AR ),醋酸(AR ),醋酸铵(AR ),乙酰丙酮(AR ),甲醛溶液(40%)(AR ),NaOH 滴定液(1mol/L),盐酸滴定液(1mol/L),K 2MnO 4,基准草酸钠,硫酸,H 2O 2试液(AR ),溴麝香草酚篮指示液,甲基红-溴甲酚绿混合指示液,酚酞指示液,基准无水Na 2CO 3。 三、试剂和指示剂配制: ⑴甲基红-溴甲酚绿混合指示液:①取甲基红置于100ml 乙醇溶液中,摇匀,得%甲基红的乙醇溶液;②取溴甲酚绿置于100ml 乙醇溶液中,摇匀,得%溴甲酚绿的乙醇溶液;③取%甲基红的乙醇溶液20ml ,加%溴甲酚绿的乙醇溶液30ml ,摇匀,得甲基红-溴甲酚绿混合指示液。 ⑵酚酞指示液:取酚酞1g 置于100ml 乙醇溶液中,摇匀。 ⑶NaOH 滴定液(1mol/L):①取NaOH 适量,加水振荡使溶解成饱和溶液,冷却后,置聚乙烯塑料瓶中,静置数日,澄清后备用。取澄清NaOH 饱和溶液56ml ,加新沸过的冷水使成1000ml ,摇匀;②NaOH 滴定液的标定:取在105℃干燥2~3h 至恒重的基准邻苯二甲酸氢钾,精密称量6g ,加新沸过的冷水50ml ,振摇,使其尽量溶解,加酚酞指示液2滴,用NaOH 滴定液滴定,在接近终点时,应使邻苯二甲酸氢钾完全溶解,滴定至溶液显粉红色。每1ml NaOH 滴定液相对于的邻苯二甲酸氢钾。据本液的消耗量与邻苯二甲酸氢钾的取用量,算出本液的浓度即得。 ⑷盐酸滴定液(1mol/L):①取盐酸90ml ,加水适量使成1000ml ,摇匀,即得;②用NaOH 滴定液滴定,处理使其F 值由~变为~(滴定液要澄清,置玻璃瓶中贮存);③标定:a 、无水Na 2CO 3干燥前应用乳钵研细,分别置于3个称量瓶中,每个称量瓶中称入样品,厚度;b 、置高温炉内,分开排列,在270~300℃下干燥2h ,闭塞,置装有硅胶的干燥器中,冷却30min(夏天温度高时,可放置40min),称供试品与称量瓶合重,准确至,记录数值;c 、继续在270~300℃下干燥1h ,取出,在干燥器中放置30min ,称量,记录数值,若两次差值在以上,则重复c 操作,直至差值在以下;d 、将供试品迅速倾入锥形瓶中,再称量空称量瓶重量;e 、加水50ml 使溶解,加甲基红-溴甲酚绿混合指示液10滴,用盐酸滴定液(1mol/L)滴定至溶液由绿色转变为紫红色,置电炉上煮沸2min ,冷却至室温,继续滴定溶液由绿色变成暗紫色。每1mlHcl 滴定液相当于 mg 无水Na 2CO 3。计算公式为:F=W/(V ×T)×100% 〔W 为Na 2CO 3用量,mg ;V 为Hcl 滴定液用量;T=〕

甲醛的测定

甲醛的测定 1.1密度的测定 1.1.1仪器 密度计:分度值为0.0005g ∕cm 3,示值范围1.050~1.1000 g ∕cm 3及1.10~1.150 g ∕cm 3。量筒 1.1.2分析步骤 量取大约250ml 甲醛,向量筒中加入50ml 蒸馏水,将温度计放入量筒中,待试液温度约20℃,用密度计测取其密度。 1.2甲醛含量的测定 1.2.1试剂和溶液 亚硫酸钠溶液c(Na2so3)=120g/L(有效期一周) 硫酸标准滴定溶液c (1/2H2SO4)=0.5mol/L 百里香酚酞指示剂1g/L 1.2.2分析步骤 于250ml 锥形瓶中加入50ml 亚硫酸钠溶液及3滴百里香酚酞指示剂,用硫酸标准滴定溶液中和至蓝色刚刚消失。用减量法称取1.3~1.5g 试样,精确至0.0002g ,放入上述锥形瓶中,用硫酸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蓝色刚刚消失为终点。 1.2.3分析结果 以质量百分数表示的甲醛含量X1,按以下公式计算 X1=1 003.31c 1V 1001m 03003.011m c V ?=?? 式中:V 1—滴定消耗硫酸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mL; C 1—硫酸标准滴定溶液的实际浓度,mol ∕L; m 1—试样的质量,g 1.3酸度的测定 1.3.1试剂 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c(NaoH)=0.1mol/L 溴百里香酚蓝指示剂(0.1g 溴百里香酚蓝溶于8.0毫升浓度0.8g/L 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用水稀释至250ml) 1.3.2仪器 微量滴定管:容量5ml ,分度值0.02ml 1.3.3分析步骤 移取50.0ml 试样于250ml 锥形瓶中,加入4滴溴百里香酚蓝指示剂,用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绿色为终点。 1.3.4分析结果 以质量百分数表示的酸度(以甲酸计)X2按以下公式计算 X2=1 V 60.42c 2V 1001V 0460.022ρρ?=??c V 式中:V 2—滴定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ml

甲醛含量的测定方法2

甲醛各项指标的测定方法 一、甲醛含量的测定 1、硫酸溶液(C=0.5mol/L)的配制及标定 1.1、药剂:工业基准的无水碳酸钠试剂(99.5%—100.05%); 甲基红—亚甲基蓝混合指示剂;分析纯的浓硫酸试剂。 1.2、硫酸溶液的配制: 用量筒量取15ml浓硫酸,缓缓倒入1000ml蒸馏水中,冷却,摇匀。1.3、硫酸溶液的标定: 将无水碳酸钠用称量瓶称取4g左右放入(270—300℃)烘箱中烘至恒重,取出后放入干燥器里冷却至室温。然后称取,三份1.0000g—1.0025g分别倒入三个250ml锥形瓶中,用50ml量筒量取蒸馏水倒入锥形瓶中溶解。溶解后滴加2滴配制好的甲基红—亚甲基蓝混合指示剂,此时溶液为淡蓝色。再将预先配制好的硫酸溶液倒入50ml酸式滴定管中开始向锥形瓶中滴定,滴至锥形瓶中溶液恰好变为淡紫色立即停止滴定,读出滴定所用的硫酸的数值并记录。将锥形瓶中的溶液放入电热套加热,沸腾后计时2min,取下锥形瓶观察颜色,此时溶液恢复淡蓝色,将其放入冷水中迅速冷却至室温后继续用硫酸溶液滴定,溶液由淡蓝色刚好变为淡紫色停止滴定,读数并记录,将两次滴定所用的硫酸的体积相加求和并做好记录。然后平行测定三次。 1.4 数据记录与处理 实验次数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 m(无水碳酸钠质量),(g) V(H2SO4),(ml) C(H2SO4),(mol/L) C平均(H2SO4),(mol/L) 公式C(H2SO4) = m(无水碳酸钠) / {V(H2SO4)×0.05299}

2无水亚硫酸钠溶液的配制 2.1、药剂:无水亚硫酸钠试剂(分析纯) 2.2、步骤:用电子天平称取63g 无水亚硫酸钠试剂倒入500ml 容量瓶中,再用蒸 馏水稀释至容量瓶刻度线定容,摇匀后即为1mol/L 的亚硫酸钠溶液。 3、甲醛含量的测定 3.1、药剂:硫酸标准溶液;无水亚硫酸钠溶液;甲醛试样;百里酚酞指示剂。 3.2、步骤:用量筒量取50ml 亚硫酸钠溶液置于锥形瓶中,再加入3滴百里香酚酞指示剂,观察颜色,若此时溶液为淡蓝色,则再滴加1—2滴硫酸溶液,若无色则继续下列操作。将锥形瓶放在电子天平上并使读值归零,然后向锥形瓶中滴加1.2000g —1.4000g 甲醛试样,此时溶液呈蓝色。再用50ml 碱式滴定管盛装NaOH 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刚好无色为终点。记录消耗的硫酸溶液的体积,根据下列公式计算甲醛含量。 % 100003 .3C V HCHO SO H SO H 4242???= m 甲醛的含量 二、甲醛密度的测定 将甲醛试样用量筒量取100ml ,在温度为22℃时,将密度计缓慢插入100ml 溶液中,密度计刻线与液面凹液面处于水平位置读值并记录。若温度稍高,则温度每高出2℃,读出密度的数值再加0.001g/mL 。 三、甲醇含量的测定 根据下列公式直接计算数值 %10000253 .000171 .10.003?-+?= 甲醛的密度甲醛的含量甲醇的含量 四、甲醛酸值的测定 1、NaOH 溶液的配制 用电子天平称取0.2gNaOH 试剂(分析纯)倒入250ml 容量瓶中,按照正常稀释方法用蒸馏水稀释至容量瓶刻线处,摇匀后即为0.02mol/L 的NaOH 标准溶液。

海产品中甲醛的测定

海产品中甲醛的测定 甲醛是一种潜在的有毒物质,被广泛用于食品和饮料的加工过程中,因此其中的残留物质可能会破坏海产品的质量,从而危及人类的健康。因此,海产品中甲醛的检测是十分重要的,对该物质的准确测定一直是海洋化学领域研究的热点。 检测海产品中甲醛的方法有很多,从传统的化学分析法到分子目标技术,再到比色法、化学发光光谱法、荧光光谱法等。其中,比色法是最常用的,它采用可逆方法来测定甲醛。它以易氧化还原剂为试液,以铜为指标,以碱和有机酸的混合液为缓冲液,其中酸度可以控制甲醛氧化铜产物的溶解度,以准备测定甲醛的溶液。 传统的化学分析法测定甲醛,需要将采样液中的甲醛浓度提高到可以显色的程度,并用重金属来捕捉,然后用色谱柱或护目镜来定量测定,结果可信度较高,但耗费的时间也比较长。 而分子目标技术则不一样,其可以有效地分离、识别和定量测定甲醛,无需将其分离和显色,结果可在短时间内获得,准确度也很高,因此近年来被人们普遍使用。 荧光光谱分析也是一种被广泛应用的测定甲醛的方法,它需要使用荧光探测器来检测发射光,不仅可以测定甲醛在溶液中的浓度,还可以测定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的含量。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化学发光光谱法,它能够同时检测多种有毒物质,准度高,计算量少,而且不需要用重金属来捕捉,这使得在测定海产品中甲醛时,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

总之,甲醛是一种潜在的有毒物质,其存在于海产品中,严重地影响人们的健康。因此,检测海产品中的甲醛对于确保人们的健康来说十分重要,一定要采用准确高效的检测方法才能保证海产品的质量。以上介绍的这些方法,不管是从准确度还是方便性都有较高的表现,在测定海产品中甲醛方面都有很好的效果。

甲醛测定的测定方法

甲醛测定的测定方法 中国色谱网(2008-9-23 15:06:46) 文章作者:未知 甲醛测定的测定方法主要有分光光度法、色谱法、电化学法、化学滴定法等,此处仅就其中的一些主要方法介绍如下: 1.分光光度法 分光光度法测定的主要方法有乙酰丙酮法、铬变酸法、MBTH法、付品红法、AHMT法等几种。 1.1乙酰丙酮法 乙酰丙酮法原理是利用甲醛与乙酰丙酮及氨生成黄色化合物二乙酰基二氢卢剔啶后,412nm下进行分光光度测定。 此法最大的优点是操作简便,性能稳定,误差小,不受乙醛的干扰,有色溶液可稳定存在12hr,;缺点是灵敏度较低,最低检出浓度为0.25mg/L,仅适用于较高浓度甲醛的测定;方法缺点是反应较慢,需要约60min;SO2对测定存在干扰(使用NaHSO3作为保护剂则可以消除)。该方法非常传统,应用极为广泛。 1.2变色酸法(CTA法) 变色酸法也称铬变酸法,甲醛在浓硫酸溶液中可与变色酸(1,8-二羟基萘-3,6-二磺酸)作用形成紫色化合物,该化合物最大吸收波长在580nm处,可用分光光度法进行分析测定。改变变色酸浓度和采用不同的采样手段,可满足不同浓度甲醛检测需要。用0.1%变色酸-86%硫酸溶液作吸收液,检测限可达20μg/L;用1%亚硫酸钠溶液吸收甲醛,变色酸浓度改为5%,方法更稳定、更灵敏。该法的优点是操作简便、快速灵敏;缺点是在浓硫酸介质中进行,不易控制,且醛类、烯类化合物及NO2等对测定有干扰。 1.3酚试剂法

酚试剂法原理是甲醛与酚试剂反应生成嗪,嗪在酸性溶液中被高铁离子氧化形成蓝绿色化合物,颜色深浅与甲醛含量成正比,该化合物在660nm处摩尔吸光系数ε可达 7.0×104,该法对甲醛的测定非常灵敏最低检测限为0.015mg/L。方法的缺点是乙醛、丙醛的存在会对测定结果产生干扰;反应受温度限制,室温低于15,显色不完全,20~35时15min显色最完全,放置4小时,吸收情况稳定不变。 1.4副品红法(PRA) 副品红法原理是在甲醛存在下,亚硫酸根离子与副品红生成紫色络合物,其最大吸收峰在570nm处,检测限为50μg/L。本法的优点是简便灵敏,其它醛和酚不干扰测定;缺点是褪色快,灵敏度不高,易受温度影响,使用了有毒的汞试剂,而且生色化合物需要至少60min才能达到稳定的吸收。使用流动注射技术,可消除分光光度法显色慢、灵敏度低和稳定性差的缺点。 1.5AHMT法 AHMT法原理是甲醛与4-氨基-3-联氨-5-巯基-1,2,3-三氮杂茂(AHMT)在碱性条件下缩合,然后经高碘酸钾氧化成6-巯基-5-三氮杂茂[4,3-b]-S-四氮杂苯紫红色化合物,比色定量。该方法优点是抗干扰能力强,对乙酰丙酮法、MBTH法及副品红法干扰严重的六胺对此测定方法无干扰,因此,该法是测定树脂交联过程释放甲醛的有效方法;灵敏度较高,最低检出限为0.01mg/m3,较适宜与一般情况下室内空气的检测;缺点是颜色随时间逐渐加深,要求标准溶液的显色反应和样品溶液的显色反应时间必须严格统一,在显色体系最大吸收波长550nm测定,Co2+、Cu2+干扰测定。 1.6 溴酸钾-次甲基蓝法 溴酸钾-次甲基蓝法原理是在酸性介质中,甲醛可促进溴酸钾氧化次甲基蓝反应,降低体系吸光度的特点来快速测定甲醛含量。次甲基蓝在665nm处有最大吸收峰,在 H2SO4介质中加入KBrO3能使其吸收峰微降,而再加入甲醛后,其吸光度会显著下降,△A降低与甲醛浓度成正比。

水产品中甲醛的检测

水产品中甲醛的检测(试纸) 一实验原理 利用甲醛在碱性条件下与间苯三酚反应生成橙红色化合物,可对甲醛进行快速测定,同一原理的研究还有快速试剂盒和试纸。利用该原理我们对实验条件进行优化,研制了检测灵敏、使用更方便、快捷的试纸,对水发产品浸泡液中的甲醛进行定性、半定量测定,最低检出浓度为1.5 mg/L。适于卫生执法人员现场对市场进行及时、快速检测,为执法提供科学依据。 二材料与方法 1试剂 甲醛标准储备液( 1 mg/ml):取市售38% 甲醛溶液2.8 ml,蒸馏水稀释至1 000 ml。碘量法标定其准确浓度。 2 ⨯mol/L 间苯三酚、2.5 mol/L NaOH混合试剂( 50% 乙醇) :准确称取间苯三酚0.0810 110- g、氢氧化钠5.00 g,用50%乙醇溶液溶解并定容至50.0 ml。 2实验方法 2.1试纸的制作取5 ml间苯三酚与NaOH混合试剂于小烧杯中,将定性滤纸裁为1 cm ×10 cm 纸条投入,浸泡约5 min后取出,在40℃烘箱中干燥1 h或自然晾干,然后裁成 1 cm ×1 cm小纸块,放入广口瓶中密封备用。 2.2样品测定从市场上采集各类水产品浸泡液,在点滴板上加4滴甲醛溶液或可疑含甲醛的样品溶液,将试纸投入,观察试纸颜色变化。 三实验步骤 1试纸制备最佳条件选择 1.1试纸浸泡液溶剂的选择分别将试纸浸泡于水及50% 乙醇溶液配制的间苯三酚和NaOH混合试剂中,测试试纸机械强度的变化,选择变化小的溶剂。 1.2试纸浸泡液浓度的选择在点滴板上滴加4滴甲醛溶 液,分别将由3 种不同间苯三酚浓度(3 110- ⨯mol/L、1 ⨯mol/L)与NaOH 110- 510- ⨯mol/L、2 (2.5 mol/L)的混合液中制备的试纸投入,观察颜色变化,选择颜色比较深的浓度。 1.3试纸浸泡时间的选择将分别在间苯三酚和NaOH混合液中浸泡1 min和5 min 的试纸进行对比。(对比因素有显色灵敏,颜色稳定性和褪色速度) 2.甲醛含量的测定 在点滴板上分别滴加4滴不同浓度甲醛溶液,之后将试纸投入其中,同时观察试纸颜色变化,列出图表(甲醛含量,显色时间,褪色时间)。 3其他物质浓度(如乙醛、葡萄糖)对测定的干扰 ? 4样品测定 对样品进行测定。 四小结

测定甲醛含量

甲醛含量测定方法探讨 1材料与方法 1.1仪器与试剂 1.1.1仪器 分光光度计;恒温水浴锅;离心机;分析天平 1. 1.2 试剂 乙酸鞍;冰乙酸;乙酰丙酮;间苯三酚;氢氧化钠;甲醛(36-38%);硫酸;碘;碘化钾;重钻酸钾;硫代硫酸钠;淀粉。以上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配制试剂用水均为蒸馆水。 2定性测定 2.1实验原理 间苯三酚显色法:甲醛在碱性条件下与间苯三酚发生缩合反应生成橘红色化合物,随着甲醛量的不同呈现不同程度的橘红色。 2.2试剂配制 1%间苯三酚:称取lg间苯三酚加蒸馆水溶解并定容到100ml容量瓶中,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备用。 5%氢氧化钠溶液:称取5g固体氢氧化钠加蒸馆水溶解到100ml容量瓶中,置于棕色试剂瓶中备用 2.3实验方法 取两支试管,一支试管中含有一定量甲醛,另一支试管为不含甲醛的空白溶液,向两支试管中先加入几滴间苯三酚溶液揺匀,再加入几滴氢氧化钠溶液,摇匀后即可观察颜色变化,如果出现不同程度的橘红色即可判为甲醛阳性,而不含甲醛的对照样不变色。 2.4结果与分析 2.4. 1间苯三酚溶液浓度的确定 在每份掺甲醛样品中分别加入含间苯三酚浓度为0.2%、0.4%、0.6%、0.8%、1%. 1.2% 的显色剂各10滴,摇匀,再各加入10滴一定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观察显色变化。选出使用间苯三酚浓度的最佳浓度。(参考浓度:0.4%)

1 2.4.2 在每份含甲醛的样管中加入浓度为间苯三酚溶液10滴,摇匀,再加入10滴含氢氧化钠浓度为1%. 3%、5%、7%. 9%的氢負化钠溶液观察显色变化。选出使用氢氧化钠浓度 的最佳浓度。(参考浓度:5%) 2 2.4.3 向试管中加入lml含有一定浓度甲醛的待检样品,按以上实验确定的间苯三酚和氢氧 化钠试剂的用量,只改变甲醛在样品中的浓度。观察显色变化。(参考浓度:7. 2ug/ml ) 3 3分光光度法定量测定 3. 1实验原理 利用甲醛与乙酰丙爾在乙酸铁存在下生成黄色络合物的反应,用分光光度计在波长 nm处测定该络合物的吸光度,再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出甲醛的含量。 3.2 试剂配制

甲醛检测方法

甲醛检测方法 甲醛(CH2O)是一种广泛存在于我们周围环境中的有机化合物, 它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由于甲醛具有较强的腐蚀性和 致癌性,长期接触高浓度的甲醛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极大危害。因此, 甲醛检测方法的研究和应用变得非常重要。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甲 醛检测方法,并对其原理和特点进行详细描述。 第一种甲醛检测方法是传统的化学法。这种方法的原理是通过甲 醛与某些试剂发生化学反应,利用反应产物的性质来测定甲醛的含量。常用的试剂有碘和硫酸,它们与甲醛反应生成碘醇和硫酸甲酯。通过 测定反应产物的量,可以计算出甲醛的浓度。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简单、易操作,但是它需要使用一些有毒试剂,对环境污染较大,并且不能 实时监测甲醛的浓度变化。 第二种甲醛检测方法是光谱法。这种方法利用甲醛分子的光谱特 性来确定其浓度。常用的光谱方法有红外光谱法和紫外-可见光谱法。 红外光谱法通过测定甲醛分子的振动频率来确定其浓度,但是这种方 法需要使用昂贵的红外光谱仪器。紫外-可见光谱法则是通过测定甲醛 分子的吸收光谱来测定其浓度。这种方法简单、快速,并且能够对样 品进行实时监测。 第三种甲醛检测方法是电化学法。这种方法利用甲醛分子在电极 上的电化学反应来测定其浓度。常用的电化学方法有循环伏安法和安 培法。循环伏安法是通过在一定电位范围内循环扫描电极,测定电流- 电压曲线来测定甲醛的浓度。安培法则是利用甲醛分子在电极上的电 流与其浓度之间的关系来测定甲醛的浓度。这种方法具有灵敏度高、 准确性好的特点,但是对实验条件和仪器要求较高。 第四种甲醛检测方法是生物传感器法。这种方法利用生物体内的 某些生化反应来测定甲醛的浓度。如利用酶的活性来测定甲醛的浓度。这种方法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的特点,但是需要一定的实验条件 和设备,因此应用较为局限。

甲醛含量测定方法

甲醛含量测定方法 甲醛是一种破坏生物细胞蛋白质的原生质毒物,会对人的皮肤、呼吸道及内脏造成损害,麻醉人的中枢神经,可引起肺水肿、肝昏迷、肾衰竭等.下面店铺就和大家分享甲醛含量测定方法,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甲醛含量测定方法: 1 甲醛检测方法 目前,国内外居室、纺织品、食品中甲醛检测方法主要有分光光度法、电化学检测法、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传感器法等. 1.1 分光光度法 分光光度法是基于不同分子结构的物质对电磁辐射的选择性吸收而建立的一种定性、定量分析方法,是居室、纺织品、食品中甲醛检测最常规的一种方法.目前涉及到的有乙酰丙酮法、酚试剂法、AHMT 法、品红一亚硫酸、变色酸法、间苯三酚法、催化光度法等,每种检测方法所偏重的应用领域不同,并各有其优点和一定的局限性. 1.1.1 乙酰丙酮法.乙酰丙酮法指在过量铵盐存在下,甲醛与乙酰丙酮通过45~60℃水浴30min或25℃室温下经 2.5 h反应生成黄色化合物,然后比色定量[4-7]甲醛含量.甲醛与乙酰丙酮反应的特异性较好,干扰因素少,酚类和其它醛类共存时均不干扰,显色剂较为稳定,检出限达到0.25 me/L[Bl,测定线性范围较宽,适合高含量甲醛的检测,多用于居室和水发食品中对甲醛的测定.但在进行水发食品中甲醛检测时,需将样品中的甲醛在磷酸介质中加热蒸馏提取出来,经水溶液吸收、定容后再检测,操作过程复杂、繁琐、耗时. 1.1.2 酚试剂法.酚试剂法即MBTH法,即甲醛与酚试剂(3一甲基一2一苯并噻唑腙盐酸盐,ugrn)反应生成嗪,嗪在酸性溶液中被铁离子氧化成蓝色,室温下经15 rain后显色,然后比色定量[m].酚试剂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检出限为0.02mg/L,较适合测定微量甲醛测定.但脂肪族醛类也有类似的反应,对测定会有干扰,二氧化硫对测定也有一定的干扰,使结果偏低,所以,在测定吊白块时应用此方法要慎

甲醛含量测定方法

甲醛含量测定方法 甲醛是一种常见的有机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家居装修、家具、建筑材料以及汽车内饰等物品中。由于其具有较强的刺激性和致癌性,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因此,对甲醛含量进行准确的测定显得尤为重要。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甲醛含量测定方法。 1. 超声波法: 超声波法是一种快速、简便的甲醛含量测定方法。该方法利用超声波的传导特性,通过测定甲醛溶液的超声波传播速度来间接测定甲醛含量。具体步骤如下: (1) 准备一定浓度的甲醛溶液和纯净水溶液作为对照。 (2) 使用超声波测定仪器测量样品和对照的超声波传播速度。 (3) 根据测定结果,利用标准曲线计算出样品中甲醛的含量。 2. 高效液相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是一种常用的甲醛含量测定方法。该方法通过将样品溶解于溶剂中,利用样品中甲醛与试剂之间的反应生成的产物,在色谱柱中进行分离和检测。具体步骤如下: (1) 准备一定浓度的甲醛溶液和标准曲线。 (2) 将样品溶解于溶剂中,并加入试剂进行反应。 (3) 使用HPLC仪器进行样品分离和检测。 (4) 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出样品中甲醛的含量。

3. 气相色谱法: 气相色谱法(GC)是一种常用的甲醛含量测定方法。该方法通过将样品加热至气态后,利用气相色谱仪器进行分离和检测。具体步骤如下: (1) 准备一定浓度的甲醛溶液和标准曲线。 (2) 将样品加热至气态,通过气相传递到色谱柱中。 (3) 使用气相色谱仪器进行分离和检测。 (4) 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出样品中甲醛的含量。 4. 荧光光谱法: 荧光光谱法是一种敏感且无损的甲醛含量测定方法。该方法利用甲醛与荧光试剂之间的化学反应产生的荧光信号来测定甲醛的含量。具体步骤如下: (1) 准备一定浓度的甲醛溶液和标准曲线。 (2) 将样品与荧光试剂混合,反应生成荧光物质。 (3) 使用荧光光谱仪器测定样品的荧光信号。 (4) 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出样品中甲醛的含量。 综上所述,甲醛含量的测定方法有超声波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和荧光光谱法等。这些方法各有优劣,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测定。对于普通家庭用户而言,选择超声波法可能更为便捷和经济。而对于研究机构或专业检测机构而言,可以考虑使用HPLC、GC或荧光光谱法等更精确和灵敏的方法进行甲醛含量测定。最后,无论采用何种方法进行测定,都应遵守相应的实

甲醛含量的测定

① ②、用盐酸滴定液滴定至溶液显黄色; ×100%〔 V 空为两次空白溶液消耗盐酸滴定液ml 数的平均值;V 为供试品溶液消耗盐酸滴定液的毫升数;F 为校正因子;T=30.03;W 为样品重〕 ⑺ 相对偏差: ×100% 相对偏差不得超过0.5%。 五、对照品溶液的制备:油乳剂疫苗 ×100〕mg 六、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⑴油乳剂疫苗:用5ml 刻度吸管量取被测样品5ml ,置50ml 量瓶中,用20%吐温80乙醇溶液10ml ,分数次洗涤吸管,洗液并入50ml 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强烈振摇,静置,分取下层清液备用,如下层不澄清,需经过滤弃去初滤液,取续滤液,即得。 ⑵其他疫苗:用5ml 刻度吸管量取被测样品5ml ,置50ml 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如不澄清〔同上〕。 七、不同品种灭活所用甲醛的数量各不相同,细菌加甲醛0.7%,病毒加甲醛0.3%,假设为细菌毒液那么将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各稀释7倍;假设为病毒毒液那么将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各稀释3倍。 八、检查法:用0.5ml 刻度吸管量取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各0.5ml ,分别加醋酸-醋酸铵缓冲液10ml ,乙酰丙酮试液10ml ,摇匀,置60℃水浴15min 〔此时溶液呈黄色〕,冷水冷却5min ,放置20min ,照分光光度计,在410nm 波长处测定吸收度。计算: 甲醛溶液(40%)含量%(g /ml)=0.25100% 注意:A 对 ×=0.1050mg/ml ,吸收度为0.753,需折算为 ⑴ ⑵邻苯二甲酸氢钾应在105℃干烤箱中翻开称量瓶盖〔斜放在称量瓶口〕干烤2~3h 之后,戴上手套取出放在装有变色硅胶的枯燥器中,冷却30~40min ,至室温称重;再放回干烤箱中干烤0.5~1h 后,再放到枯燥器中冷却30~40min 至室温,再称重,两次差值小于0.0003g ,即为合格; ⑶在做平行样中需做4~6个平行样,以备最后标定时有误差。 ⑷℃ ∣A -B ∣ A +B

水产品中甲醛检测细则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1.1本细则规定了水产品中甲醛的检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数据处理。 1.2本细则适用于水产品中甲醛的定性筛选和定量测定。 2引用标准 SC/T3025 3.定性筛选方法 3.1原理 利用水溶液中游离的甲醛与某些特异性反应,形成特定的颜色进行鉴别. 3.2仪器 3.2.1组织捣碎机、10ml纳氏比色管 3.3试剂 3.3.1下列所有试剂均为分析纯,所用化学试剂应符合GB/T602要求。实验室用水应符合GB/T6682的要求。 3.3.21%间苯三酚溶液;称取固体间苯三酚1g溶于100m112%氢氧化钠溶液中。此溶液临时现配。 3.3 .3 4%盐酸苯井溶液。此溶液临时现配。 3.3.4盐酸溶液(1+9):量取盐酸100ml,加到900ml的水中. 3.3.55%亚硝酸亚铁氰化钠溶液。此溶液临时现配。 3.3.610%氢氧化钾溶液。 3. 4 测定步骤。 3.4.1取样 3.4.1.1鲜活水产品 鲜活水产品取肌肉等可食部分测定。鱼类去头、去鳞,取背部衙腹部肌肉;虾去头、去壳、去肠腺后取肉;贝类去壳后取肉;蟹类去壳、去性腺和肝脏后取肉。3.4.1.2冷冻水产品 冷冻水产品经半解冻直接取样,不可用水清洗。

3.4.1.3 水发水产品 水发水产品可取其水发溶液直接测定。或将样品沥水后,取可食部分测定。 3.4.1.4干制水产品 干制水产品取其肌肉等可食部测定。 3.4.2试样的制备 可直接取用水发水产品的水发溶液,进行定性筛选实验,将取得的样品用组织捣碎机捣碎,称取10g于二角瓶中,蛔入20ml蒸馏水,震荡30min,离心后取上清液作为制备液进行定性测定。 3.4.3测定间苯三酚法 A〕取样品制备溶液5ml于10ml纳氏比色管中,然后加入1ml4%盐酸苯肼,3滴〜5滴新配的5%亚硝基亚铁氰化钠溶液,再加入3滴〜5滴10%氢氧化钾溶液。5 分钟内观察色变化。溶液若呈蓝色呀灰色,说明有甲醛,且含量高;溶液若呈浅蓝色,说明有甲醛,且甲醛含量低;溶液若呈淡黄色,甲醛示检出。 B〕该方法显色时间短,5min内观察色变化。 3.4.3.3以上二种方法中任何一种方法都可作为甲醛的定性测定方法,必要时两种方法同进使用。 4 定量测定方法 4.1分光光度法 4.1.1原理 水产品的甲醛在磷酸介质中经水蒸气加热蒸馏,冷却后经水溶液吸收,蒸馏液与乙酰丙酮反应,生成黄色的二乙酰基二氢二甲基毗啶,用分光光度计在413nm处比色定量. 4.1.2仪器 4.1.2.1分光光度计:波长范围为360nm-800nm。

南海地区常见水产品甲醛本底值调查及含量分析

南海地区常见水产品甲醛本底值调查及含量分析 魏建华;肖德雄;黄俊生;杨燕忠;周铮宇 【摘要】To understand the bottom value of formaldehyde in marine products , and offer the comprehensive judgment of formaldehyde regulation of the marine products. 42 species of sea water fish , crustacean and mollusk ,etc ,a total of 240 samples,were collected. Farmed fish, prawn and processed a total of 19 species, 96 samples were collected.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was used to analyze formaldehyde content according to 《Determination of formaldehyde in food for import and export》(SN/T 1547-2011).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most of sea water fish contained formaldehyde, but the content of which was low,apart from Saurida elongata,Saurida gracilis and Bombay duck. The average content of formaldehyde in the most of sea water fish was 8.17 mg/kg. The average natural contents of formaldehyde in Saurida elongata ,Saurida gracilis and Bombay duck are 64.76,71.50,180.96 mg/kg. The average content of formaldehyde in most of farmed aquatic products contain formaldehyde was 1.10 mg/kg. the processing products of Farmed aquatic products and Bullfrog leg contain formaldehyde, the average content of formaldehyde in which was 0.4mg/kg.The natural content of formaldehyde ha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sea aquatic products , Farmed aquatic products and processing products . content difference was remarkable between differet sample sea water fish.It was judged whether the formaldehyde detected from the aquatic products was added

包装材料中甲醛的测定

《食品卫生与安全》课程实习研讨笔记 班级:食品质量与安全102班 XX:束传炳 学号:2302100218 指导老师:桑宏庆、王丽包装材料中甲醛的测定一、甲醛的来源 1.来自建筑材料、装饰物,主要是服醛树脂制成的脉一甲醛泡沫树脂隔热材料(urea 一ofmraldehydeofmainsulation,UFFI),可制成预制板作建筑物的围护结构,也可作填充材料起隔热保暖作用,国外的可移动房动就是大量使用UFF’I作为建筑材料。现在室内装饰常用的地板革、塑贴面、乳胶漆、合成纤维、粘合剂等释放出甲醛。检测表明家庭居室空气中甲醛浓度可达0.05%-2%/m3。 2.来自烟叶和燃料的不完全燃烧。香烟主流烟雾中甲醛平均浓度为212mg/m3,侧流烟雾为18-58mg/m3,每天吸一包烟主流烟雾甲醛累计暴露为0.158一2.382mg,平均lmg。在30m3的室内吸两支烟,可使室内空气中甲醛高达0.lmg/m3以上,每吸一口烟的容积约4omL,甲醛浓度可达81ug/40mL(即2.025mg/m3,)。 3.来自工业用甲醛。主要用做生产树脂的原料,如腮醛树脂、三聚氰胺甲醛树脂、酚醛树脂等,这些树脂主要用作粘合剂。各种人造板中使用了大量的粘合剂,故富含甲醛。新式家具的制作、墙面、地面的装饰辅设,化纤地毯、油漆涂料等都要使用粘合剂,因而,释放出甲醛是不可避免的。 4.来自化妆品、清洁剂、杀虫剂、印刷油墨、纺织纤维以及医院和科学实验室内使用的消毒剂和防腐剂。其中有些可能含有甲醛,尤以病理及解剖实验室常直接用福尔马

林作防腐剂时甲醛对空气的污染尤甚。 5.来自室外工业废气、汽车尾气、光化学烟雾等等。据调查城市空气中甲醛年平均浓度在0.005-0.01mg/m3,一般不超过0.03mg/m3。美国、荷兰、.丹麦等国研究发现,使用UFFI的室内甲醛为3.35mg/m3,,最高可达42.5mg/m3,大宾馆新装饰后,甲醛浓度峰值可达0.85mg/m3。一般住宅在新装饰后的峰值约为0.2mg/m3留时左右,在充分通风换气使用3个月后,可降至0.07mg/m3以下。但甲醛在室内的浓度变化主要与污染源的释放量和释放规律有关,也与使用期限、室内温度、湿度及通风强度等因素有关。其中,温度和通风的影响最为重要。 6.来自于食物。食物中也都含有甲醛,荷兰的一项调查表明162种谷类食品中53%样品甲醛含量超过lmg/kg,20g样品超过2mg/kg,一些肉制品一含量高达20mg/kg。食品甲醛来源一是生食中天然存在的,如梨中甲醛含量为60mg/kg,土豆为57mg/kg,猪肉为20mg/kg,海鱼为20mg/kg;二是烹调加工过程中形成的,人每天通过食品摄入的甲醛量为1.5-14mg。近年来,有一部分食品生产者在面包制品的生产加工过程中,加入甲醛次硫酸氢钠以改善劣质面制品的感官。据报道,水发海产品甲醛阳性率较高,甲醛阳性率最高虾仁(阳性率为55.5%},其次为鱿鱼(33.9%)、贝肉(33.3%)、螺肉(26.7%)、海参(18.8%),其它水发食品(鸭掌、百叶、蹄筋等)阳性率较低(5.9-19.4%)。 (注:食品包装材料中甲醛主要来自容器内壁的漆酚涂料) 二、甲醛的危害 甲醛对人体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甲醛的急性毒性是对皮肤、眼睛和呼吸道的强烈作用以及对中枢神经系统的麻醉作用。甲醛能与体细胞的原生质中的蛋白质结合,改变蛋白质内部结构并凝固,从而具有杀生力。在空气中甲醛暴露的普遍作用是刺激的眼和上呼吸道粘膜引起各种症状,眼睛最敏感,其次是嗅觉和呼吸道。据资料报道5]l,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