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高速公路网规划(2019-2050年)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第二次公示

重庆市高速公路网规划(2019-2050年)环境影响评价

公众参与第二次公示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重庆市交通局

•【公布日期】2019.04.15

•【字号】

•【施行日期】2019.04.15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公路

正文

重庆市高速公路网规划(2019-2050年)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

与第二次公示

《重庆市高速公路网规划(2019-2050年)环境影响报告书》(征求意见稿)已编制完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及《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的相关规定,现就该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进行第二次公示,进一步征求公众的意见和建议。

一、规划概况

(1)规划名称:重庆市高速公路网规划(2019-2050年)

(2)总体目标:规划到2035 年,全市高速公路实现“里程增一倍、出口翻一翻、射线六车道、邻县一小时”的规划目标。

(3)目标具体:

①里程增一倍。总里程在目前基础上增加一倍,超过6000km,全面提升高速公路的规模指标,凸显重庆内陆开放高地和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地位,增强对旅游

景区、重点乡镇的覆盖范围,促进旅游升级发展和实现乡村振兴、交通扶贫。

②出口翻一番。省际出口通道在目前基础上增加一倍,超过40 个,实现与周边相邻有条件地市县的互联互通,增强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支撑内陆开放高地建设,发挥西部大开发重要战略支点、“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联结点作用。

③射线六车道。大都市区范围射线高速公路车道数原则上达到6 车道及以上,有效缓解进出城交通拥堵,全面提升高速公路服务水平和城市服务品质。

④邻县一小时。全市域相邻区县之间基本实现互联互通,渝东北、渝东南邻县之间基本实现一小时联通,大都市区邻区之间实现半小时联通,内部交通更加便捷通畅,经济产业实现协同发展。

(4)规划期限

本次规划期限为2019年~2050年,其中目标年中期至2035年,远期展望至2050年。

(5)布局方案:重庆市高速公路网总体布局方案为“三环”(共667公里)、“十八射”(共3000公里)、“三十联线”(共2904公里)、“十二支线”(共275公里)、“七城市环线”(共138公里)和“九射线扩能”(共138公里)。本次规划在上一轮高速公路网规划的基础上,新增新建项目合计41个,总里程2111公里。此外,加宽项目21个(其中包含展望线),建设里程1735公里,

二、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

(1)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① 对自然保护区的影响

本次规划中巫溪至城口至万源高速等10条新建高速可能穿越大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8个自然保护区;渝武高速北碚至合川段加宽涉及大口鲶县级自然保护区和小三峡县级自然保护区,绕城高速加宽涉及长江上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小三

峡县级自然保护区;另外2条展望线可能涉及自然保护区。涉及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等法律规定的禁建区的项目,要求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采取避绕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的措施;自然保护区实验区属于法律规定的限建区,若不得不穿越自然保护区实验区时,采取专题论证报告的方式详细论证项目实施对自然保护区的影响,并需征得自然保护区管理部门的同意意见。

② 对风景名胜区的影响

本次规划新增高速中万盛至正安高速等8条高速公路可能涉及到穿越风景名胜区。此外,有2条高速加宽工程可能涉及风景名胜区,其中渝武高速北碚至合川段加宽涉及缙云山风景名胜区,渝宜高速长寿至万州段加宽涉及长寿湖风景名胜区和明月山风景名胜区;另有3条展望线可能涉及风景名胜区,其中渝宜高速梁平至巫山段涉及长江三峡风景名胜区(重庆段),沪渝高速垫江至石柱段涉及明月山风景名胜区和甘井沟风景名胜区,渝泸高速刁家至白鹿段涉及黑石山-滚子坪风景名胜区。对于无法避让的项目,应根据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要求,合理确定路线形式,尽量与周边景观相协调,并严格控制施工范围,减少对风景名胜区风貌的破坏。

③ 对森林公园的影响

本次规划中万盛至正安高速等6条新建高速项目可能涉及金佛山国家森林公园等6个森林公园,绕城高速加宽等3条高速公路加宽项目可能涉及桥口坝森林公园等2处森林公园的范围,渝长高速主城至长寿段和渝湘高速酉阳至秀山等2条远期展望线可能分别涉及铁山坪森林公园和青华山森林公园。规划路线布设时应尽量避开森林资源集中分布区;建设项目确需使用森林公园林地的,应当避免或者减少对森林景观及生态的影响,并依法办理林地占用、征收审核审批手续。

④ 对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的影响

本次规划中涪陵水磨滩至新妙和万州至巴东高速(重庆段)2个新建高速项目可能分别涉及长江上游重庆段“四大家鱼”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和九盘河大鲵裂腹

鱼市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的范围;渝武高速北碚至合川段和绕城高速2个加宽高速公路可能穿越嘉陵江合川段大口鲶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和长江上游重庆段“四大家鱼”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另外,展望线渝武高速合川至武胜段涉及嘉陵江合川段大口鲶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应在规划和建设阶段合理选线,尽量避让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范围。涉及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的项目,应按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编制专题论证报告,并征得相关主管部门的同意。项目实施阶段采取严格的保护措施将对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的影响降至最低。

⑤ 对地质公园的影响

本次规划中万盛至正安高速等3条新建高速公路可能涉及万盛国家地质公园等3处国家地质公园范围;秀山至来凤高速公路可能涉及秀山川河盖市级地质公园范围。规划路线布设时应尽量避开地质公园核心景区;建设项目确需使用地质公园土地的,应当避免或者减少对地质景观、旅游活动的影响,并依法办理占用审核审批手续。

(2)水环境影响分析

本次规划对水体的影响主要是施工期施工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运营期公路的路桥面径流排放和服务区、收费站等沿线设施产生的生活污水排放对周边水环境的影响。部分规划线路可能会涉及自然保护区内的水体和饮用水源等水环境功能要求较高的水体。在下一步项目可行性研究中,对于新建项目,要求合理布设路线,尽量远离饮用水源,不得穿越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应尽量避让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和准保护区,对于跨越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和准保护区的桥梁设置桥面径流收集系统和沉淀池,将桥面径流引入桥头沉淀池中,避免径流直接进入水体。通过这些措施,本次规划实施对水环境的影响可以得到有效控制。

(3)声环境影响分析

本次规划实施后,交通建设项目在施工和运营中,会对沿线声环境敏感点造成

不利影响。施工期,施工机械的噪声将对周边环境敏感点居民的正常生活造成干扰,但相对于某一个敏感点,其影响持续时间较短;运营期,沿线声环境敏感点将受到交通噪声的持续影响,应采取相应的降噪措施。

(4)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规划中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在施工和运营中,会产生扬尘、沥青烟及汽车尾气,可能会对周边环境空气敏感点造成不利影响,施工期针对某一具体环境空气敏感点影响的时间有限,随着施工结束后,施工期的扬尘、沥青烟等影响将消失;营运期,大气影响主要是公路汽车尾气排放影响,需重点关注车流量大、沿线环境空气质量要求高的路段,对沿线设施的采暖提出有效的污染防治措施,尽量降低规划实施对沿线环境空气影响。

(5)固体废物影响分析

施工期的固体废物主要来自施工所产生的建筑垃圾和施工队伍生活产生的生活垃圾。运营期的固体废物主要来自沿线站区工作人员的生活垃圾。

三、环保对策与建议

(1)规划布局调整建议

规划项目应尽量绕避或远离环境敏感区,新建线路禁止穿越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和缓冲区、风景名胜区的核心景区、饮用水源的一级保护区等需特殊保护的环境敏感区;对可能涉及其他环境敏感区的规划项目应进行优化调整。对涉及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线路,应在线路优化的基础上,加强环境风险的管控。在规划实施过程中,应进行中期环境影响跟踪评价,在规划修编时应重新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

(2)环境保护对策与减缓措施

① 生态影响减缓措施

a. 主要生态保护措施

针对规划实施对不同生态单元的影响方式、范围和程度,提出相应的生态保护

对策和措施。

对于山地区域,规划阶段合理规划布局,在大巴山、金佛山、都市区“四山”等重要生态功能区集中分布区域尽量控制路网密度。设计阶段要求选择合理的工程布局方案、工程形式、工程防护措施,落实项目环评及其批复提出的环保措施。施工阶段要求加强施工管理,严格控制施工区域,合理利用和处置土石方,集中设置取土、弃渣场,减少地表扰动和植被破坏。营运阶段加强公路边坡、中央分隔带、互通立交及服务区等场站的绿化养护,保证植被覆盖率。

对于野生动植物,设计合理的工程方案,用隧道、桥梁取代高填深挖。在山区采用隧道、桥梁,隧道上方的山体以及桥梁下方的通道是动物天然的活动场所。设置野生动物通道,最大限度降低生态阻隔影响。

对于生态脆弱区,在规划实施过程中应尽量利用现有线路进行改扩建,减少项目建设对地表的扰动,减轻对脆弱生态系统的影响。同时,项目建设过程中采取工程和植被相结合的防沙治沙措施,防止线路两侧土壤风蚀和土地沙化。

b. 生态敏感区保护措施

本次规划实施过程中,要求避让生态系统结构复杂、功能丰富的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避让生物多样性丰富的河流、水库等重要湿地和湿地公园,不得穿越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和缓冲区等依法划定禁止穿越的区域。

对于穿越山地区自然保护区实验区和森林公园等生态敏感区的路段采用桥梁和隧道等植被破坏小的工程形式,避免高填深挖,采用合理的边坡防护形式,减少植被破坏,对野生动物活动区要求设置动物通道;对于穿越重要湿地和湿地公园的线路尽量采用桥梁方案,防止改变湿地主要水力联系,保证上下游连通性。

自然保护区实验区等生态敏感区内不得设置取土、弃渣场等临时工程,对于以保护珍稀野生动植物为主的自然保护区等生态敏感区,施工区域设置警示标志和野生动植物保护宣传牌,提醒施工人员文明施工;施工后期做好施工场地、取土场及

弃渣场生态恢复,保证生态恢复效果。营运阶段加强自然保护区内路段边坡、中央分隔带的绿化养护,保证植被覆盖率。

c. 临时占地选址要求及生态恢复措施

取土、弃渣场、施工场地等临时工程不得占用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特殊生态敏感区及基本农田保护区,尽量避免占用天然林地、重要湿地、耕地集中分布区域等生态脆弱区、地质灾害易发区。取土、弃渣场等临时工程,尤其是弃渣场,应按照相关技术规范进行挡渣墙、截排水沟等设计,确保弃渣场稳定性。取土、弃渣场等临时工程均要求覆盖表层土后进行绿化或者复垦,恢复生态环境。

② 水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a. 地表水

在项目的可行性研究阶段,要认真调查论证线路走向与地表水系的相互关系,设计足够的涵洞、桥梁,以减少高路基对地表径流的影响。施工期,水环境功能要求高的地表水体附近路段严禁排放废水,严禁堆放施工机械,严禁堆放含有化学物质的施工物料和废渣,物料堆场应设置临时拦挡措施。营运期,对于修建排水系统的路段要定期对其维护,加强对排水设施的管理和修缮。服务区、收费站等沿线设施的生活污水集中排放源应设有污水处理设施。

b.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

在本次规划中无法就线路与水源地的具体位置关系进行影响分析,在具体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应认真调查和分析公路路线与水源地的关系,避让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确需穿越饮用水水源地二级保护区或准保护区的,应事先征得有关部门同意,并评价工程对水源保护区的影响,采取更加严格的防治措施,确保水源地的安全运行。

③ 环境空气影响减缓措施

做好施工期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主要包括设置围挡、场地硬化、洒水抑尘、重

污染天气暂停施工等。施工期,拌和站、预制场选址需符合环保要求,选用具有良好的密封性和除尘装置的沥青拌合机械,并在施工期间有条件的区域采取洒水、遮盖等方式防治扬尘污染。

营运期服务区、停车区、收费站等沿线设施采用清洁能源,餐厅加装油烟过滤装置。改进收费站设备,提高收费效率,避免因车辆密集使局部空气环境质量恶化。建议实施上路车辆的达标管理制度,对于排放不达标的车辆不允许其上路。

④ 声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a. 规划阶段

合理规划,进行方案比选,首先选线时尽量远离居民点等声环境敏感点。通过调整纵坡、改进路面结构类型降低交通噪声源强,对可能受影响的声环境敏感点从公路设计时就应考虑减噪措施。

b. 施工期降噪措施

选用低噪声施工机械、设备和工艺,加强各类施工设备的维护和保养,降低噪声源强。加强施工管理,合理安排施工作业时段,避免夜间(22:00~06:00)进行高噪声施工作业。施工便道尽量利用现有的道路,新开辟的施工便道尽量远离学校和居民区。

c. 运营期降噪措施

合理进行交通干线两侧建筑规划,科学布局,避免产生新的噪声敏感点。改进汽车本身和改进道路两个方面控制噪声源,通过建立防噪声屏障、防噪绿化带等措施在传播途径上降噪,对线路两侧已有和新建建筑物的用途和结构科学调整、安装通风隔声窗等方式对声环境敏感点自身进行防护。

⑤ 环境风险减缓措施

a. 在路线选择上,应尽量远离水源地和生态敏感区,主要是避绕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风景名胜区的核心区等环境敏感区。在

跨越河流时,桥梁下游至少5km范围内没有集中式取水口。

b. 危险品运输管理措施

危险品运输车辆在上路前应向公安机关和公路运输管理部门取得许可证,并在进入公路前,进行登记备案,危险品运输车辆一般安排在交通量较少的时间通行,从而加强对危险品运输车辆有效管理。应在敏感路段实行危险品运输车辆检查制度。此外,建议分阶段建立机动车辆GPS定位管理系统,对危化品车辆进行动态跟踪。

c. 工程防范措施

在线路穿越自然保护区、重要水体及其保护区等敏感路段设置警示牌,加强路线两侧防撞护栏的设计。对桥梁设置桥面径流收集系统,同时在桥梁两端设置沉淀池并作防渗处理。

d. 环境风险应急预案

运营管理单位应制定危险品环境风险应急预案,当发生危险品运输交通事故时能及时启动应急预案。

四、评价结论

重庆市高速公路网规划(2019-2050年)符合国家公路网规划,符合重庆市城乡总体规划,符合国家“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实施,与重庆市土地、城镇、旅游等专项规划相协调。本次规划得到了公众和相关专家的广泛支持与赞同。

规划编制过程中,充分考虑了高速公路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各线路基本上沿环境敏感度较低的走廊带布设。但限于交通基础设施线性工程的特点,以及重庆市环境敏感区数量多、分布广的客观实际,受地形、地质条件和交通项目网络的社会功能目标等因素制约,部分线路不可避免地涉及环境敏感区。针对本次规划中涉及的环境敏感区,本次规划提出了相应的优化调整建议,在具体项目实施时,应结合项

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线位,采取严格的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综上,本次规划目标明确、规模和布局合理,与其他相关规划协调一致,从生态和环境保护角度评价,经过优化调整及采取本次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提出的环境影响减缓措施后,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本次规划的实施是可行的。

五、公众索取信息的方式和期限

(1)公众查阅环境影响报告书征求意见稿的方式

环境影响报告书征求意见稿详见附件1。

(2)公众索取信息的期限

公告发布之日起10个工作日(4月15日至4月26日)内。

(3)规划编制单位及联系方式

规划编制单位的名称:重庆市交通局

联系人:吴先生电话:************

地址:重庆市龙溪红锦大道20号邮政编码:401147

(4)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名称及联系方式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山西省交通环境保护中心站(有限公司)

重庆市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

联系人:朱先生电话:************电子信箱:**************

地址:山西示范区武洛街27号邮编:030006

重庆市渝北区财富大道17号财富2号C栋邮编:401121

六、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和主要事项

征求范围:关心该规划的所有社会人士和单位团体。

征询公众对本次规划实施可能产生环境影响并提出相应环境保护措施有关的建议和意见,主要包括您认为本次高速公路网规划的环境可行性;从环境保护角度看,规划规模及布局是否合理;规划实施对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以及对沿线

的生活、工作产生的影响;规划可能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规划在实施过程中应当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其它有关环保方面的建议。

公众意见表的内容和格式具体详见附件2。

七、公示期限及公众提出意见的主要方式

自公告之日起十个工作日(4月15日至4月25日)内。公众下载并填写公众意见表后可以通过信函、传真、电子邮件的方式将公众意见表反馈给规划单位或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希望您积极参与发表意见,为本次规划环境保护工作提出的合理性建议及意见,以便最大限度地减少本次规划实施对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

重庆市交通局

2019年4月15日

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前期专题报告说明20200807

xxx高速公路规划项目前期专题报告说明 1.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1.1.主要工作内容:编制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编制单位公示、环境影响评价两次公示、公众参与调查等,组织评审查、办理审批手续。 1.2.审批单位:生态环境厅 1.3.法规规定完成时间:开工前 1.4.备注:项目工可推荐方案明确开始,工可阶段完成主体工作,初步设计阶段进行同步补充,在初步设计报批前调整完善,在施工图设计审批前完成评审,将环保措施纳入施工图设计。 2.水土保持方案评价报告: 2.1.主要工作内容:编制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完成水土保持篇章,落实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和投资概算等,组织评审、办理审批手续。 2.2.审批单位:水利厅 2.3.法规规定完成时间:环境影响评估前 2.4.备注:项目工可推荐方案明确开始,工可阶段完成主体工作,初步设计阶段进行同步补充,在初步设计报批前调整完善,在施工图设计审批前完成评审,将水土保持措施纳入施工图设计。 3.地质灾害评估: 3.1.主要工作内容:编制地质灾害危险评估报告。 3.2.备案单位:省自然资源厅 3.3.法规规定完成时间:建设用地审批前 3.4.备注:项目工可推荐方案明确开始,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阶段有变化继续完善、修改。需要地质灾害评估资质。 4.压覆矿产报告、压覆重要矿产影响评价报告: 4.1.主要工作内容:编写矿产资源分布情况调查报告,自然资源厅出具证明材料。 4.2.函复单位:省自然资源厅 4.3.法规规定完成时间:建设用地审批前

4.4.备注:先查询,查询有重要矿产,再进行重要矿产影响评价报告。无重要矿产就只要完成压覆矿产评估报告。 重要矿产资源是指《矿产资源开采登记管理办法》附录所列34个矿种和省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确定的本行政区优势矿产、紧缺矿产。 国务院地质矿产主管部门审批发证矿种目录包括:1煤 2石油3油页岩 4烃类天然气 5二氧化碳气 6煤成(层)气 7地热 8放射性矿产 9金 10银 11铂 12锰 13铬 14钴 15铁 16铜 17铅 18锌 19铝 20镍 21钨 22锡 23锑24钼25稀土 26磷 27钾 28硫 29锶 30金刚石 31铌 32钽 33石棉 34矿泉水。 炼焦用煤、富铁矿、铬铁矿、富铜矿、钨、锡、锑、稀土、钼、铌钽、钾盐、金刚石矿产资源储量规模在中型以上的矿区原则上不得压覆,但国务院批准的或国务院组成部门按照国家产业政策批准的国家重大建设项目除外。 有矿、无矿评估差别较大,穿越已有采矿区需要请第三方评估单位进行评估。 5.用地预审报告: 5.1.主要工作内容:委托有资质单位编制土地利用和耕地保护暨占用永久基本农田选址论证报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改方案暨永久基本农田补划方案等,由项目单位向当地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提出建设用地预审申请,经审查通过后逐级向上一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上报审批,最终由项目主管的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审批并批复 5.2.审批单位:省自然资源厅(省级高速公路且不占基本农田)、自然资源部(国家级高速公路及占基本农田) 5.3.法规规定完成时间:工可报审前,工可核准(批复)前置条件。 5.4.备注:项目工可推荐方案明确开始,用地红线确定。建设用地受基本农田限制较多,一般采用初步设计反包工可,以减少用地变化风险。若采用工可方案用地进行报审,随着地形图比例增大,设计深入,用地范围可能有所调整,用地报批前又要重新按相关程序作用地预审,尤其调整路线方案后占用基本农田的,重新报批程序更麻烦。 用地预审已经与规划选址审批合并办理。批文有效期3年。

重庆三环高速公路永川双石至江津白沙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第1章工程概况 1.1 推荐方案的路线走向重庆三环高速公路永川双石至江津白沙段(简称“西三环”,下同),起点位于永川双石镇尹家坝,设双石枢纽立交与成渝高速公路衔接,向南展线经青峰场,在姜家院子穿越黄瓜山隧道,出洞后在双凤场布置一个可分二期建设的枢纽立交,以备将来永川直接与江津的城市快速干道衔接。路线继续南下,经科名场到达何埂镇,设立交联系五朱路,在松溉镇大陆溪跨越长江;进入江津辖区后,经团山堡、稿子镇,在新屋基跨越塘河,过三口垭村后,止于白沙附近的四面厅与渝泸高速公路衔接。路线主要控制点:双石镇,青峰场、桃子园,姜家院子,双凤场、科名场、何埂镇,松溉镇,团山堡、黄桷堡、稿子镇,新屋基、三口垭,白沙镇。本项目推荐方案主线全长63.5Km。 1.2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本项目主要的工程特性见表1-1。 表1-1 拟建公路工程特性表 一、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永川双石至江津白沙段建设地点重庆市永川区、江津区 建设单位 工程占地427.06hm2 拆迁建筑物87490m2 工程投资506179.845万元建设工期2009年10月至2012年10月 二、主要技术指标 路线长度Km 63.5

公路等级高速公路 设计速度Km/h 80 路基宽度m 24.5 行车道宽度m 2×2×3.75 平曲线极限最小半径m 250 平曲线一般最小半径m 400 最大纵坡% 5 最短坡长m 200 凸形竖曲线一般最小半径m 4500 凹形竖曲线一般最小半径m 3000 车辆荷载公路-I级 三、主要工程数量 工程指标单位数量工程指标单位数量 互通式立交处7 通道m/道82 隧道m/处4548/4 桥梁桥梁总长m/座10357/27 挖方万m3 686.37 其中:(1)特大桥m/座3933/3 填方万m3 639.77 (2)大中桥m/座6424/24

重庆市水利局关于重庆市渝西水资源配置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第二次公示

重庆市水利局关于重庆市渝西水资源配置工程环境影 响评价第二次公示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重庆市水利局 •【公布日期】2019.09.02 •【字号】 •【施行日期】2019.09.02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水利综合规定 正文 重庆市渝西水资源配置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第二次公示 重庆市渝西水资源配置工程项目业主重庆市西部水资源开发有限公司委托长江勘测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编制的《重庆市渝西水资源配置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已基本完成。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生态环境部令第4号)等相关法律法规要求,为推进和规范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公众参与,现将本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进行公示,敬请社会各界人士提出相关意见。 一、环境影响报告书全文的网络链接及查阅纸质报告书的方式和途径 (一)《重庆市渝西水资源配置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网络链接 https://www.360docs.net/doc/b819111650.html,/s/details?id=f7dc9652eaff46f0aba51f78bc7a712f。 (二)查阅纸质报告书的方式和途径 查阅方式:现场查阅

查阅地址:重庆市渝北区财富大道2号财富A座24楼13室 二、征求意见的公众范围 征求意见的公众范围主要为重庆市渝西地区,包括沙坪坝、九龙坡、北碚中梁山以西区域、江津长江以北区域、以及合川、永川、大足、璧山、铜梁、潼南、荣昌等区域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内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同时,也鼓励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之外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为项目建设提出环保意见。 三、公众意见表的网络链接 https://www.360docs.net/doc/b819111650.html,/s/details?id=f7dc9652eaff46f0aba51f78bc7a712f。 四、公众提出意见的方式和途径 (一)电子意见 请公众根据本公示第三条中的网络链接下载并填写公众意见表,按表格要求填写全部内容后,将所填写的表格发送至邮箱:****************。 (二)纸质意见 请公众根据本公示第三条中的网络链接下载并打印(双面打印)公众意见表,并按表格要求填写完全部内容后,邮寄至项目业主单位。 五、公众提出意见的起止时间 2019年9月2日至2019年9月13日。 六、建设单位名称和联系方式 单位名称:重庆市西部水资源开发有限公司 单位地址:重庆市渝北区财富大道2号财富A座24楼13室 联系人:蒋先生 联系电话:************ 七、评价单位名称和联系方式

【2019年整理】重庆市高速公路网规划

重庆市高速公路网规划

重庆市高速公路网布局由3条环线、10条放射线、3条联线组成,简称“三环、十射、三联线”,总规模约3888千米。 (1)一环,重庆内环公路(内环路):童家院子——余家湾——渝遂路口——上桥——大渡口——界石——茶园——童家院子; (2)二环,重庆绕城公路(绕城高速公路):鱼嘴——王家——北碚——青木关——走马——西彭——江津——一品——南彭——迎龙——鱼嘴; (3)三环,重庆公路外环(外环路):白砂——双石——铜梁——合川——草街——统景——宴家——桃花街——李渡——荣桂——大石堡——鸭江——双河口——南川——綦江——白砂; (4)一射,重庆至成都公路(成渝路):陈家坪——上桥——走马——双石——五富(渝川界); (5)二射,重庆至遂宁公路(渝遂路):高滩岩——青木关——铜梁——图家湾(渝川界); (6)三射,重庆至南充公路(渝合路):余家湾——北碚——草街——合川——钱塘(渝川界);

(7)四射,重庆至西安公路(渝邻路):童家院子——黑石子——王家场——统景——邱家河(渝陕界); 四射支线,机场高速公路:童家院子——机场——绕城路; (8)五射,重庆至武汉公路(渝鄂路):童家院子——鱼嘴——宴家场——桃花街——澄溪——垫江——梁平——高峰场——熊家场——奉节——刘家垭(渝鄂界); 五射支线一,垫江至利川公路(垫利路):鸡公岭(渝川界)——澄溪——杠家场——黄家沟——彭家场——大河嘴——冷水溪(渝鄂界); 五射支线二,万州至达州公路(万达路):五梁桥——岳溪镇(渝川界); (9)六射,重庆至长沙公路(渝湘路):界石——南彭——南川——双河口——白马——土坎——武隆——彭水——郁山——黔江——大路口——洪安(渝湘界); 六射支线一,南川至道真公路(南道路):南川——大有(渝黔界); 六射支线二,彭水至酉阳公路(彭酉路):彭水——龚滩——大路口; 六射支线三,黔江至张家界公路(黔张路):冯家坝——水井槽(渝湘界); (10)七射,重庆至贵阳公路(渝黔路):界石——綦江——崇溪河(渝黔界); (11)八射,重庆至泸州公路(渝泸路):八桥——西彭——江津——白砂——塘河(渝川界); (12)九射,重庆至成都(成渝辅助通道):孔子岩——走马——壁山——大足(渝川界); (13)十射,重庆至安康公路(沿江路):茶园——迎龙——荣桂——大石堡——长江二桥——丰都——高家镇——彭家场——黄家沟——冷井场——高峰场——长岭岗——陈家坝——庙湾——马肚坝——温泉——大园——城口——岔溪口(渝川界); 十射支线一,涪陵至武隆公路(涪武路):大石堡——鸭江——白马一坎——武隆; 十射支线二,涪陵北环线(涪陵北环):长江二桥——李渡; 十射支线三,丰都至石柱公路(丰石路):双路场——高家镇——望水寺——大河嘴; 十射支线四,万州至利川公路(万利路):长岭岗——苏拉口(渝鄂界); (14)一联,垫江至武隆公路(垫武路):垫江——长龙——杠家场——人民场——双路场——武隆; (15)二联,梁平至黔江公路(梁黔路):碧山(渝川界)——白衣寺——冷井场——黄家沟——彭

《重庆高速路网规划》

《重庆高速路网规划》 “三环十射” “三环”:是指在原本规划的围绕主城的两圈环线高速公路的基础上,再新增:江津--永川--双桥--大足--铜梁--合川--北碚--渝北--长寿--涪陵--鸭江--南川--万盛--綦江--江津环线高速公路;整个三环高速规划全长475公里。建成后,将串起合川、铜梁、大足、涪陵、长寿等12个区县,差不多囊括了“1小时经济圈”。这一环,它不但把重庆目前规划的8个地区性中心城市串起了6个(即;江津、永川、合川、长寿、涪陵、南川四个县级市,两个地级区)而且还使环绕重庆外围的卫星城形成了9处“四射”点。(即:合川、渝北、长寿、南川、綦江、江津、永川、铜梁、大足)1处“三射”点,(即:涪陵),使每一个处在“三环”线上的卫星城市高速公路的射线量都几乎可以达到重庆主城区目前的高速公路“一环四射”水平;这条“三环”线同时也成为各个地区性中心城市、区县城市之间便捷、快速的联络线,再配合原来规划的“二环”线,这样,在重庆主城区都市周围就形成了26处“十”字、“大”字和“t”字形高速公路交叉点。这样的规划格局,它不但可以成为快速推进重庆周边城市化的强力引擎,助推重庆都市圈城市、城镇经济、贸易业实现质的飞跃,更重要的是,它将会在重庆都市圈的周围30000平方公里范围内催生出一个相当动人心魄的“1小时发达经济圈”。它将会使重庆发达的高速公路交通网络豁然间就在中国西部脱颖而出,形成真正的“枢纽重庆”和“中心重庆”这样的感

觉......“十射”:则分别是: 1、重庆--成都; 2、重庆--泸州; 3、重庆--贵阳--湛江; 4、重庆--长沙--厦门; 5、重庆--木洞--新妙--涪陵--丰都--万州--开县--城口--安康--西安; 6、重庆--梁平--万州; 7、重庆--邻水--达州; 8、重庆--南充; 9、重庆--遂宁--成都; 10、重庆--安岳--成都。共十条射线。 未来5年,重庆还要再建1000公里高速公路,形成“三环十射”的交通网络在重庆202x公里“二环八射”高速公路网刚建成之际,11月28日,重庆三环高速公路江津至永川段工程签约暨开工典礼在永川举行,标志着重庆交通朝着“三环十射”的“十二五”目标正式启程,重庆城市圈将进入三环时代。 据介绍,三环高速江津至永川段全长约58.8公里,设计时速为80公里,按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一次性建成。项目总投资56.24亿元,建设工期为4年,预计202x年通车。该路段起于永川双石,和成渝高速公路相连接,经永川松溉镇跨越长江,止于江津塘河,和渝沪高速公路相连接。全线有一座跨长江特大桥—永川长江大桥,共有大型、中型桥24座,隧道3座,设互通式立交9座。

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2019)

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 (生态环境部令第4号) 《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已于2018年4月16日由生态环境部部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9年1月1日起施行。 生态环境部部长李干杰 2018年7月16日 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 第一条为规范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保障公众环境保护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可能造成不良环境影响并直接涉及公众环境权益的工业、农业、畜牧业、林业、能源、水利、交通、城市建设、旅游、自然资源开发的有关专项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和依法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 国家规定需要保密的情形除外。 第三条国家鼓励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 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遵循依法、有序、公开、便利的原则。 第四条专项规划编制机关应当在规划草案报送审批前,举行论证会、听证会,或者采取其他形式,征求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对环境影响报告书草案的意见。

第五条建设单位应当依法听取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内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意见,鼓励建设单位听取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之外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意见。 第六条专项规划编制机关和建设单位负责组织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过程的公众参与,对公众参与的真实性和结果负责。 专项规划编制机关和建设单位可以委托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单位或者其他单位承担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的具体工作。 第七条专项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公众参与,本办法未作规定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的相关规定执行。 第八条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相关信息应当依法公开,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依法不得公开。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公开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相关信息,不得危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 第九条建设单位应当在确定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单位后7个工作日内,通过其网站、建设项目所在地公共媒体网站或者建设项目所在地相关政府网站(以下统称网络平台),公开下列信息: (一)建设项目名称、选址选线、建设内容等基本情况,改建、扩建、迁建项目应当说明现有工程及其环境保护情况; (二)建设单位名称和联系方式; (三)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单位的名称; (四)公众意见表的网络链接; (五)提交公众意见表的方式和途径。 在环境影响报告书征求意见稿编制过程中,公众均可向建设单位提出与环境影响评价相关的意见。 公众意见表的内容和格式,由生态环境部制定。

重庆市高速公路网规划(2019-2050年)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第二次公示

重庆市高速公路网规划(2019-2050年)环境影响评价 公众参与第二次公示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重庆市交通局 •【公布日期】2019.04.15 •【字号】 •【施行日期】2019.04.15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公路 正文 重庆市高速公路网规划(2019-2050年)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 与第二次公示 《重庆市高速公路网规划(2019-2050年)环境影响报告书》(征求意见稿)已编制完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及《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的相关规定,现就该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进行第二次公示,进一步征求公众的意见和建议。 一、规划概况 (1)规划名称:重庆市高速公路网规划(2019-2050年) (2)总体目标:规划到2035 年,全市高速公路实现“里程增一倍、出口翻一翻、射线六车道、邻县一小时”的规划目标。 (3)目标具体: ①里程增一倍。总里程在目前基础上增加一倍,超过6000km,全面提升高速公路的规模指标,凸显重庆内陆开放高地和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地位,增强对旅游

景区、重点乡镇的覆盖范围,促进旅游升级发展和实现乡村振兴、交通扶贫。 ②出口翻一番。省际出口通道在目前基础上增加一倍,超过40 个,实现与周边相邻有条件地市县的互联互通,增强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支撑内陆开放高地建设,发挥西部大开发重要战略支点、“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联结点作用。 ③射线六车道。大都市区范围射线高速公路车道数原则上达到6 车道及以上,有效缓解进出城交通拥堵,全面提升高速公路服务水平和城市服务品质。 ④邻县一小时。全市域相邻区县之间基本实现互联互通,渝东北、渝东南邻县之间基本实现一小时联通,大都市区邻区之间实现半小时联通,内部交通更加便捷通畅,经济产业实现协同发展。 (4)规划期限 本次规划期限为2019年~2050年,其中目标年中期至2035年,远期展望至2050年。 (5)布局方案:重庆市高速公路网总体布局方案为“三环”(共667公里)、“十八射”(共3000公里)、“三十联线”(共2904公里)、“十二支线”(共275公里)、“七城市环线”(共138公里)和“九射线扩能”(共138公里)。本次规划在上一轮高速公路网规划的基础上,新增新建项目合计41个,总里程2111公里。此外,加宽项目21个(其中包含展望线),建设里程1735公里, 二、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 (1)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① 对自然保护区的影响 本次规划中巫溪至城口至万源高速等10条新建高速可能穿越大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8个自然保护区;渝武高速北碚至合川段加宽涉及大口鲶县级自然保护区和小三峡县级自然保护区,绕城高速加宽涉及长江上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小三

重庆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申请材料填报说明

重庆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申请材 料填报说明 一、申请材料清单 (一)《重庆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申请表》(2023年版); (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送审版、公示版; (三)公众参与说明; (四)关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中删除不宜公开信息的说明。 二、申请材料填报要求 建设单位在“渝快办—工程建设项目网上申报—业务表单一申报方式”中根据工作需要,选择“常规申报”或“无纸化申报”,再进入“渝快办一工程建设项目网上申报一上传材料”,按照下列要求上传相关材料。 (一)《重庆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申请表》(2023年版)填报要求。 从“渝快办一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一办事指南一申请材料一《重庆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申请表》

(2023年版)”中下载空白表格进行填报。带*字段为必填项,请严格按照填写说明(子表4)所列注意事项,规范填写项目信息(子表1)o同时,可按需对照国民经济行业类型及代码(子表5)、环境影响评价行业类别名称及代码(子表6)、行政区划规范名称(子表7)、规划环评审查机关(子表8)查询相关信息。 在“渝快办一工程建设项目网上申报一上传材料一《重庆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申请表》(2023年版)”上传以“重庆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申请表”命名的文件(文件格式为x1s)。 (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送审版、公示版填报要求。 在“渝快办一工程建设项目网上申报一上传材料一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送审版、公示版”上传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全套资料”命名的文件压缩包(文件格式为zip),文件压缩包必需包含下列材料。 1.环境影响报告书(表)送审版(文件格式为doc); 2.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公示版(文件格式为Pdf); 3.加盖公章及签字的编制单位和编织人员情况表扫描件 (文件格式为Pdf); 4.加盖公章的编制单位承诺书扫描件(文件格式为pdf);

建设高速公路的环境影响评价

建设高速公路的环境影响评价如今,高速公路在我国的建设已经到达了一个历史性的高峰,无论是对于经济的推动,还是对于人民出行的便利,都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然而,伴随着高速公路建设的不断推进,环境问题也愈发突显,尤其是高速公路的环境影响。因此,建设高速公路的环境影响评价已成为需要重视和探讨的话题。 首先,环评程序具有重要的参考性和约束性。在高速公路建设的过程中,环境保护已经成为了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环评程序的实施成为了保护自然资源和环境的一种有效手段。环评程序主要包括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公示、审查、批复和实施监督等环节。这种程序的实施,不仅有利于减少高速公路建设对环境的影响,还有助于推进高速公路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高速公路的环境影响具有一定的时空性。在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所面临的环境问题是多方面的,并且受到地理环境、天气气候等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可能会影响到高速公路工程所处的时间和空间范围,从而影响到高速公路的环境影响评价结果。因此,在实施环评程序时,需要对高速公路建设的时间和空间范围进行准确的规划和预测,以便更好地预测和评估影响。

第三,高速公路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存在差异和复杂性。高速公路建设对环境的影响不仅包括了空气质量、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等各个方面,还存在着地质灾害、交通安全等问题。因此,环评程序还需要对不同的问题进行综合评估,以便更好地掌握高速公路建设对环境的影响情况,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加以解决。 最后,环评程序还需要考虑到社会和公众的参与。社会和公众对于高速公路的建设和运营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如果社会和公众对高速公路的环境影响评价结果表示怀疑或反对,可能会导致高速公路建设中的各种问题和冲突。因此,在环评程序中,需要加强社会和公众的参与,重视他们的反馈意见,采取相应的措施消除不良影响。 根据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建设高速公路的环境影响评价是一个综合性、复杂性很强的问题,需要各方面的努力去解决。只有通过公正、科学、合理、全面的评估,才能够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实现高速公路建设与环境保护的良性互动。

重庆市综合交通运输“十四五”发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第二次公示

重庆市综合交通运输“十四五”发展规划环境影响评 价公众参与第二次公示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重庆市交通局 •【公布日期】2021.03.30 •【字号】 •【施行日期】2021.03.30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交通运输综合规定 正文 重庆市综合交通运输“十四五”发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公众 参与第二次公示 《重庆市综合交通运输“十四五”发展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征求意见稿)已编制完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及《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的相关规定,现就该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进行第二次公示,进一步征求公众的意见和建议。 一、规划概况 (1)规划名称:重庆市综合交通运输“十四五”发展规划 (2)规划时限:2021年-2025年,远景展望至2035年 (3)规划范围:重庆市行政辖区范围 (4)发展目标:“十四五”期,着力建设五大基础网络、构建六大运输体系,努力推动形成“高铁千公里、港航万吨级、机场双枢纽、县县联高速、乡乡双车道、村村通快递、组组硬化路”的交通发展格局,加快构建安全、便捷、高效、

绿色、经济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初步形成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4个“1小时”交通圈,西部国际综合交通枢纽和国际门户枢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加快成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西部陆海新通道联动发展的战略性枢纽。 到2035年,全面建成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化高质量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形成“人享其行、货优其流”的运输服务体系,智能、绿色、平安交通发展水平位居全国前列,基本实现交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建成交通强市,加快形成人民满意、保障有力、世界先进的西部国际综合交通枢纽和国际门户枢纽,交通国内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显著提升,全面支撑重庆融入新发展格局。 (5)规划内容:本规划主要包括铁路、公路、水运、民航、邮政等五大基础网络的建设,以及客运体系、现代流通体系、智慧交通体系、绿色交通体系、平安交通体系、现代治理体系等六大运输体系的打造。 二、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 (1)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本次规划为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内容包含铁路、公路、水运、机场等各类交通建设项目,涉及重庆市全域,影响范围广,规划的实施将对区域生态系统、区域生物多样性、重要生态功能区、重点生态功能区、主要生态脆弱区以及主要生态敏感区等产生一定生态影响。规划中铁路、公路等项目为线性工程,易对生态功能区造成分割,影响生态完整性,对路域范围内的生态系统及生物多样性造成一定的影响,甚至导致路域两侧的生态系统不同程度的退化,但是由于路基宽度有限,相对于重要生态功能区来说,对其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的生态功能影响较小,不会造成区域生态功能的整体退化。对于可能涉及重要生态敏感区的项目,规划采纳环评提出的优化调整建议并采取生态影响减缓措施后,对生态环境影响有限;机场、枢纽及港口等点状项目占地规模相对较小,对各个生态环境影响较小。

庆章高速公路工程二次环评公示

庆章高速公路工程二次环评公示 一、背景介绍 庆章高速公路工程是我国一项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为了保护环境,确保工程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二次环评是必要的。本文将对庆章高速公路工程二次环评公示进行全面、详细、完整且深入的探讨。 二、二次环评的意义 二次环评是在初步设计方案的基础上对环境影响进行再次评估和预测,旨在优化设计方案,合理规划工程布局,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工程的可持续性。二次环评的公示是为了让社会各界了解工程的环境影响及应对措施,提供公众参与的机会,确保决策的透明和公正。 三、二次环评公示的内容 二次环评公示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工程概况 对庆章高速公路工程的规模、起点、终点、设计速度等进行介绍,让公众对工程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2. 环境影响评价 对工程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评估,包括土地利用、水资源、生态环境、大气环境、噪声等方面的影响。评估需要考虑工程建设、运营阶段的不同环节,提出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 3. 环境保护措施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的结果,提出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包括生态补偿、水土保持、水质保护、大气污染防治、噪声控制等方面的具体措施和预防性管理措施。 4. 公众参与 公示期间,公众可以通过书面形式或者其他途径提出对工程的意见和建议,工程建设单位需要认真对待并做出回应,确保公众的参与权益。 四、二次环评公示的意义和作用 庆章高速公路工程二次环评公示的意义和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信息公开和透明 二次环评公示将工程的设计方案、环境影响评价结果以及环境保护措施等信息向公众公开,提高了决策的透明度,让公众了解工程的环境影响和风险。 2. 公众参与和监督 公示期间,公众可以对工程提出意见和建议,参与决策过程,提高了民众对工程的满意度和认同度。公众的监督也能够促使工程建设单位更加重视环境保护,提高工程的质量和可持续性。 3. 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通过二次环评公示,工程建设单位可以及时了解公众的关注点和意见,优化设计方案,采取更加科学合理的环境保护措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实现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五、结语 庆章高速公路工程二次环评公示是一项重要的环境保护措施,通过公示,可以让公众了解工程的环境影响和保护措施,提供参与决策的机会,确保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工程建设单位应认真对待公众的意见和建议,积极采纳合理的意见,提高工程的质量和环境友好性。同时,公众也应积极参与,关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共同推动庆章高速公路工程的建设。

重庆市综合交通枢纽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信息公告

重庆市综合交通枢纽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信息 公告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重庆市交通局 •【公布日期】2019.07.17 •【字号】 •【施行日期】2019.07.17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交通运输综合规定 正文 重庆市综合交通枢纽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信息公告 综合交通枢纽是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衔接多种运输方式、辐射一定区域的客、货转运中心。重庆市综合交通枢纽规划包括综合客运枢纽发展规划和综合货运枢纽发展规划。依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生态环境部部令第4号)中的相关规定,重庆市交通局针对重庆市综合交通枢纽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公告如下信息: 一、规划名称及概要 (1)规划名称:重庆市综合交通枢纽规划 (2)发展目标 ① 综合客运枢纽 强化规划统筹、设施衔接、服务联动,着力推进综合交通枢纽功能布局层次化、设施衔接一体化、管理服务精细化,到2035年,形成布局集约化、衔接网络

化、换乘便捷化、运行高效化、服务精细化的综合交通客运枢纽系统。 ② 综合货运枢纽 空间布局更加集约。到2035年,物流枢纽覆盖市域全部产值千亿级规模以上的工业园区;产值千亿级/百万吨级规模以上工业园区铁路进港率达到100%;新建项目中具备多式联运功能的综合货运枢纽(物流园区)比例超过60%;综合货运枢纽(物流园区)道路集疏运运能充沛,与周边高速公路网络顺畅衔接。 运行效率更加高效。到2035年,重庆集装箱中转时效控制在2天以内;外贸货物平均通关时间降至1天以内;全市城市共同配送率提升至50%,物流枢纽运行效率显著提升。 集聚辐射显著提升。到2035年,重庆港口货物吞吐量中周边省市货物中转量占比达到60%;建成中欧班列集货网重庆运营中心,国际铁路班列市外货量比重达到60%;重庆机场市外货物周转量占比达到40%,物流枢纽集聚辐射效益得到显现。 二、规划单位:重庆市交通局 联系人:刘老师电话:************ 地址:重庆市龙溪红锦大道20号邮编:401147 三、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山西省交通环境保护中心站(有限公司) 重庆市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 联系人:朱先生电话:0351-******* E-mail:************** 地址:山西示范区武洛街27号邮编:030006 四、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及主要工作内容 (一)评价工作程序 规划单位确定环评机构→环保信息第一次公示→规划分析及制定工作方案→资料收集与调查→影响识别与分析→编制报告书→环保信息第二次公示→技术审查和

(2023)融安至从江高速公路二期工程(安太至洞头(黔桂界)段)环境影响审批报告书(一)

(2023)融安至从江高速公路二期工程(安太至洞头(黔桂界)段)环境影响审批报告书 (一) (2023)融安至从江高速公路二期工程环境影响审批报告书 项目背景 •该工程是融安至从江高速公路的二期工程,涉及安太至洞头(黔桂界)段。 •该路段全长约86.966km,设计标准为二级公路,设计速度为80km/h。 •该工程建设对于缩短融安至从江的路程、促进沿途地区经济发展、提高群众出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环境影响评价 •该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已经完成,主要内容包括路线选择、土壤、水质、空气质量、噪声等影响因素的评估和防护措施。 •环评报告明确了该工程建设将会对当地生态环境带来一定影响,但是在建设过程中采取了多种措施,如硬化道路、加装噪音屏障 等,最大程度地减小影响,保护环境。 环保措施 •工程建设过程中,将采用土地复垦、水源保护等措施,保护自然生态环境。 •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垃圾、废水、废气等将经过严格处理,确保排放到环境中的物质符合国家环保要求。 •建成后,还将配备绿化带、人行道、隔音屏障等设施,更好地提高沿途环境质量。

社会效益 •该工程建成后,将极大地缩短融安至从江的路程,方便沿途地区的居民出行,有利于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自驾出行,高速公路建设已经成为现代化城市基础设施的代表之一,有助于加速地区发展,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总结 该工程建设已经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批准,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中的 评估结果和防护措施是建设过程中的重要指导,无论是从经济发展、 社会福利还是生态环保上看,该工程都是一项有利的举措,值得期待。 建设进度 •目前该项目已经完成前期工作,施工已经开始。 •据悉,该工程将采取分段施工的方式,分为两个标段进行,以便更好地控制建设质量和进度。 •工程预计将在2023年建成通车,届时将极大地方便沿途地区的出行和物流需求。 项目风险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施工质量问题、环保措施不到位等问题,可能对周边环境和群众生活产生一定影响。 •为了规避以上风险,建设单位将加强施工监管,定期进行派驻检查,确保施工质量和环境保护措施到位。 •同时,在建设过程中,也需要加强与周边居民的沟通,及时处理相关问题,确保居民群众不受负面影响。 结语 综上所述,该工程虽然带来一定影响,但是从长远角度看,建设高速 公路还是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和群众出行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工程建 设过程中,需要加强施工监管和环保意识,确保建设过程中无不良影响,使群众和周边环境得到充分保护和利用。我们相信,在建设单位 和监管部门的共同努力下,该工程一定能够圆满完成,给当地社会经 济发展和群众生活带来更多的福利。

重庆轨道交通18号线

重庆轨道交通18号线 折叠编辑本段建设历程 2018年10月25日,重庆轨道交通18号线(地铁)工程环境影响评价信息第一次公示。同年11月15日,重庆轨道交通18号线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第二次信息公示。 2018年11月28日,重庆市轨道集团第三轮规划线网中包含的轨道交通5A线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复。 2019年1月25日上午,重庆市城市轨道交通18号线、4号线二期、5号线北延伸段集中开工活动举行,标志着我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三轮,70公里线路正式落地开工建设。 2020年9月,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复《关于轨道交通18号线北延(富华路站-小什字站)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折叠编辑本段线路站点 折叠车站列表 工程编号中文名 称 英文名称 车站类 型 换乘线路 所在行 政区 渝中区延伸段工程 (二期) 小什字Xiaoshizi 地面两 层侧式 1号线、6号 线、28号线 (远期) 渝中区凯旋路Kaixuanlu 地下二 层岛式 十八梯Shibati 地下二 层岛式 七星岗Qixinggang 地下二 层岛式 1号线、10 号线 重庆站 Chongqing Railway Station 地下二 层岛式 26号线(远 期)、27号 线(规划) 菜袁路Caiyuanlu 地下二 层岛式 黄沙溪Huangshaxi 地下二 层岛式

大坪西Dapingxi 地下二 层岛式 26号线(远 期)、27号 线(规划) 一期工程富华路Fuhualu 地下岛 式 9号线 歇台子Xietaizi 地下岛 式 1号线、5号 线 九龙坡 区 奥体中 心 Olympic Sports Center 地下岛 式 环线 石坪桥Shipingqiao 地下岛 式 杨家坪Yangjiaping 地下岛 式 2号线、14 号线(远期) 滩子口Tanzikou 地下岛 式 黄桷坪Huangjueping 地下岛 式 四川美 术学院 Sichuan Fine Arts Institute 地下岛 式 12号线(远 期) 电厂Dianchang 地下侧 式 长江二 桥 Changjiang'erqiao 半地下 侧式 29号线(远 期) 巴南区外河坪 北 Waiheping North 地下双 岛式 10号线(远 期)、35号 线(远期) 外河坪 南 Waiheping South 地下岛 式 简家槽Jianjiacao 高架侧 式 10号线(远 期) 茄子溪Qiezixi 高架侧 式 大渡口 区 白居寺Baijusi 地下岛 式 2号线 伏牛溪Funiuxi 高架岛 式 金鳌山Jin'aoshan 高架侧 式 21号线(远 期) 跳磴Tiaodeng 地面侧 式 5号线

国道212线重庆至合川高速公路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公示材料【模板】

国道212线重庆至合川高速公路工程竣工 环境保护验收公示材料 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国道212线重庆至合川高速公路 建设内容:渝合高速公路主线全长57.8Km,均处于重庆市境内,起于重庆市余家湾,沿途经马鞍石、蔡家场、周家院、尖山子、北碚、西山坪、草街镇、东阳、盐井、沙溪庙,止于合川,终点(K58+300)接合川涪江二桥南岸引道。全线按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山岭重丘区标准建设,路基宽度24.5米。 建设单位:重庆北方高速公路有限公司 建设地点:重庆市管辖的北碚区和合川市。 工程投资:工程实际投资31.4亿元人民币。其中,实际环境保护投资约1.46亿元,占工程总投资的4.6%。 工程建设情况:2003年全线设计通行能力********~20456辆/日(折合小客车),2010年为16918~32152辆/日,2020年为31184~54056辆/日。监测期间交通量(折合为小客车)为9818辆/日,约为2003年预测的平均量(折合成小客车,15461)的三分之二左右。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编制单位:交通部重庆公路科学研究所 环保设施设计单位:四川省交通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等 环保设施施工单位:重庆北方高速公路有限公司 验收调查单位: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验收监测单位:重庆市环境监测中心站 二、环保执行情况 该工程执行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在施工期,根据沿线地形、水文和农灌系统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合理布设桥、涵工程,公路排水系统由截水沟、边沟、排水沟通过沿线桥涵直接排入天然沟渠中,并在局部路段加密设置通道和涵洞,尽可能

保持和恢复原有生态格局,完善农业水利设施。调整临时用地地点,尽可能占用荒山、荒地和未利用土地,以减少对农业、林业等生产性土地资源的占用,施工完毕后基本进行了平整和生态恢复,达到了保护自然生态和农林业生态的目的。在中央分隔带和互通式立交、隧道口、路堑路基边坡等实施了景观和绿化工程。在噪声敏感点华光厂子弟学校修建了200m隔音墙。 三、验收调查结果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分别于2003年11月和2004年1月,2次对该工程进行了现场调查和公众参与调查;重庆市环境监测中心站于2004年1月13 15日对该工程进行了现场监测。 1、生态环境保护:为了避免高速公路穿越缙云山自然保护区,在初步设计阶段,设计部门根据区域地形条件,不惜增加投资,选择三跨嘉陵江方案,最终使已建公路距缙云山自然保护区最近距离处达到1.2公里,工程基本上不会对缙云山自然保护区产生不利影响。 对沿线9个取土场和施工场地、27个弃土场大部份进行了绿化生态恢复,其效果较好。 实施了公路景观绿化工程,在中央分隔带和两侧路肩栽植三排平行的常绿灌、乔木和花灌木形成三条彩带,在隔离栅附近和边坡平台栽花植树;边坡以植草绿化为主,每个互通式立交用草、花、树搭配成独立景区,并伴以独特的隧道景观设计,最终形成点、线、面、立体的全面美化、绿化,效果良好。 2、噪声监测:在目前的车流量前提下,对沿线皂角湾、周家院、麻柳坪和埝口村共4处居民敏感点进行了监测,噪声监测结果均达到《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1993)4类标准要求;对华光厂子弟学校、柯家湾小学2处学校敏感目标进行了监测,噪声监测结果均达到《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1993)2类标准要求。沿线其余声环境敏感点昼夜间时段的评估结果也均不超标。

重庆市水利局关于重庆市沱江流域水能资源开发规划(修编)环境影响评价信息第二次公示

重庆市水利局关于重庆市沱江流域水能资源开发规划(修编)环境影响评价信息第二次公示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重庆市水利局 •【公布日期】2020.09.21 •【字号】 •【施行日期】2020.09.21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水利综合规定 正文 重庆市沱江流域水能资源开发规划(修编)环境影响评价信 息第二次公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国务院令第559号)、《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生态环境部令第4号)相关要求,对重庆市沱江流域水能资源开发规划(修编)环境影响评价信息进行第二次公示,以便了解社会公众对本规划的态度及环境保护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接受公众的监督。 一、规划名称和概要 (1)规划名称:重庆市沱江流域水能资源开发规划(修编)。 (2)规划概要:根据《重庆沱江流域水能资源开发规划修编》,规划范围涉及荣昌区和大足区2个区,包括濑溪河、大清流河、关胜河、马鞍溪、化龙河、窟窿河、洙溪河、新峰河、峰高河和白云溪10条支流。全流域集水面积2244km?,河长472.5km。

大足区、荣昌区境内沱江流域各支流已建电站5座,总装机4.935MW,合计年发电量1344 kW?h。本次新增玉滩电站技改扩容,其他电站保持不变。按照最新的规划修编方案,涪江流域内共布局梯级电站5座,总装机规模6.535MW,新增1.6MW,设计年发电量1620 kW·h,新增276 kW·h。 二、规划方案的环境合理性 沱江流域内不涉及新增水电梯级。流域内目前已建水电梯级共5座,结合小水电清理整改相关成果,5座梯级电站均为整改类电站,纳入本轮规划。本轮规划方案与大足区和荣昌区城乡总规、土地利用规划不冲突,与大足区和荣昌区农业、水产养殖业、旅游、矿产资源开发等专项规划也不冲突。 本次评价对于涉及环境敏感区的梯级电站提出以下反馈建议: ①位于生态保护红线内的各水电梯级按照渝水利文[2020]13号相关要求,进一步完善审批手续,落实、完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待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成果批复后,区内各电站应按国家及地方对生态保护红线的最新管控要求进行监管; ②位于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的各水电梯级暂按小水电清理整改相关要求进行整改,纳入本轮规划,下阶段建议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的相关要求,对于涉及饮用水水源地的梯级电站,加强电站运行管理,不得在水源地内排放污染物,不得对水源地水质造成影响; ③位于环境敏感区内的各水电梯级应符合风景名胜区和湿地公园规划要求。 三、规划实施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及减缓措施 沱江流域内无新增水电梯级,规划方案中布局的水电梯级均为已建水电梯级。结合沱江流域实际,本次提出的环境影响减缓措施主要针对流域层面及各梯级电站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