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重要考点归纳

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重要考点归

盘点《综合素质》重要的考点。

教育观、学生观、教师观以及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这四类是考试的重中之重。(一)教育观

1.素质教育观

(1)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5)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口诀:“提素”“个性”“创”“两全”。

2.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1)要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

(3)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

口诀:全面建设个性接班人。

3.新课改的教学观

(1)教学从“教育者为中心”转向“研究者为中心”

(2)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研究”

(3)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4)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

口诀:四个转向。

(二)学生观

(1)学生是发展的人

(2)学生是独特的人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口诀:二唯一发。

(三)教师观

1.教师角色的转变

(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研究和发展的促进者(2)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3)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口诀:“促进”“研究“开”“社区”或四者一社区。2.新课改教师角色的转变(即教师职业的责任)

(1)教师是学生研究的促进者

(2)教师应当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3)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

(4)教师应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5)教师应当是终身研究的践行者

口诀:五者一社区。

3.教师行为转变

(1)在看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夸大尊重与赞赏

(2)在看待教学上,新课程夸大匡助、指导

(3)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

(4)在看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夸大合作

口诀:你我他它。

(四)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1)爱国守法——基本要求(教师要以身作则,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用法律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从而为学生做出示范和榜样。

(2)爱岗敬业——素质要求(教师应有“鞠躬尽瘁”的决心和“发达向上”的工作热情,不断挑战自己,超越自己。

(3)关爱学生——师德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应时刻关注学生,善于发现其“闪光点”,采取发展性评价方式,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4)教书育人——教师本分和道德核心(这是素质教育全面发展人的要求,教师不仅应赐与更多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培养一个“全人”。

(5)为人师表——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学生的向师性与教师的树模性,要求教师常常严格要求自己,自觉维护教师职业道德。

(6)终身研究——教师专业发展的不竭动力(要求教师树立终身研究理念,在研究中博学多才,厚积薄发,成为学生研究的“源头水”。

最新2020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综合素质》知识考点整理

【篇一】2020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综合素质》知识考点整理 1.学生是发展的人 第一,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因为学生的身心发展有规律,所以教师要遵循相关的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如顺序性要求循序渐进、阶段性要求分阶段进行教育、不平衡性要求抓关键期、个别差异性要求因材施教等。同时也要求教师能够认识到学生发展有一个过程,学生是在不断进步中发展起来的。 第二,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要求教师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肯定学生的进步,相信学生能够进步;反面例子为否认、怀疑学生的进步,放弃后进生。要求教师为学生发掘潜能创造条件和机会。 第三,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学生处于发展过程中容易犯错,所以要求教师要正视学生的错误、宽容学生的错误,并正确引导,即进行容错教育;反面例子为斥责学生的过错。 2.学生是独特的人 第一,学生是完整的人。学生既有优点又有缺点,是学习、娱乐多种角色为一体,教师不可将学生视为考试的工具和知识的容器。要求教师不仅将学生视为肩负学习任务的人,也看做知情结合有血有肉的孩子,不可“去人性化”看待学生。 第二,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每个学生自身有独特性,要求教师要发现闪光点、因材施教、鼓励学生的兴趣特长;反面例子为教师同一标准化评价学生、扼杀学生的特长。 第三,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不可用成人的标准去要求学生,要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教师应学会耐心倾听、换位思考。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第一,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依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学生不是橡皮泥,教师不可随意按捏。学生有主观能动性,有自觉性、自主性和创造性,教师应给学生更多的空间和机会而非强制要求。 第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鼓励学生参与课堂,尊重学生意见并且多采取启发式教学;反面例子:教师灌输、填鸭式教育。 第三,学生是责权的主体。学生享有权利,且承担义务和责任,所以教师不应侵犯学生的合法权利。

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考点归纳

第一章教育观 考点归纳 1.理解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2.掌握在学校教育中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3.依据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分析和评判教育现象。 重点提示 一、素质教育 1999年,国家召开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出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下文简称《决定》)。 《决定》对素质教育的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做出了新的规范,成为当前我国各级各类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依据。 1.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 《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2.素质教育的实质 素质教育的实质是通过教育改革,真正实现“两全”的目标,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素质教育的基点是通过学科教学提高学生素质。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3.素质教育的目标 《决定》指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使受教育者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坚持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坚持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 4.素质教育的要求 《决定》指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相应的条件: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学生的基本权利,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实施素质教育应当贯穿于幼儿教育、中小学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高等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应当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等各个方面。” 5.素质教育的内容结构 《决定》指出:“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根据《决定》的精神,素质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1)政治思想素质教育

教资综合素质知识点总结归纳大全

教资综合素质知识点总结归纳大全 教资综合素质高频考点一 1.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 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是素质教育。 2.素质教育的内涵:①素质教育以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②素质教 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③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不等于平均、平衡发展);④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⑤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3.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①面向全体;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③教育 内容的基础性;④教育价值多元;⑤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⑥主体性;⑦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⑧开放性:不局限于课堂和书本知识;⑨发展性⑩未来性。 4.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学观:①整合教学(师生共同参与);②强调互动的师生关系(平等、双向、理解);③构建素质教育课堂的教学目标体系(结论和过程统一,认知与情感统一);④构建充满生命力的课堂教学运行体系;⑤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自主创新探究的学习方式)。 5.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学观的具体体现:①教学从以“教育者为中心”转向“学 习者为中心”;②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③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④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 6.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评价观:①内容多样化;②主体多元化;③评价系统化。 7.“以人为本”的学生观:①学生是完整的人,要将学生作为整体来看待;②学 生是发展的人,要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学生;③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主体;④学生是独特的人。

【纯干货】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考点大总结

【纯干货】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考点大总结! 一、职业理念 考查题型:选择题、材料分析题 01.教育观 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2.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4.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02.学生观 1.学生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个体。(要乐观估计学生的天性,做到多看优点、多赞美。) 2.学生个体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性。 3.学生身上蕴藏着巨大的潜能。 4.学生的成长需要人文的关怀。(尊重学生、讲民主。) 03.教师观 (一)教师角色的转变 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2.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3.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 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来看,教师应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二)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 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民主、互动、教学相长。 2.在对待教学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启发。 3.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与终身学习发展。 4.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04.教学观 1.教学是课程创生和开发的过程。 2.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3.教学过程重于教学结果。 4.教学更关注人而不只是科学。

05.评价观 1.评价目的是促进发展。 2.评价内容多元化。 3.评价方式多样化。 4.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5.更注重评价过程。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 【例题】 材料: 周末,我带学生去旅游,在一片野花丛中,同学们纷纷谈论这自己喜欢的花,这时全校闻名的“调皮大王”小强大声说:“老师,我最喜欢的话是荆棘的花,荆棘虽然全身长满了刺,但她的生命力最旺盛,而且刺从中还能开出美丽的花儿呢!” 他的话遭到一些学生的反驳。 “你们就看到它的刺了!你们仔细看看人家刺中也有花,也值得我们去喜欢呀!” 平时不受欢迎的“调皮大王”,见有同学不赞同他,便据理力争。“刺中有花!刺中有花!”小强的话如一股电流触动了我的神经,赏花与育人不也同样吗? 我走到小强身边,搂着小强的肩对同学说:“小强说得有道理,荆棘虽然浑身是刺,但是它刺中也有美丽的花,我们不能只看到它的刺,就看不到它的花啦。” 我们对待其他同学也应该赏花一样,特别是对缺点多一些的同学,更应该正确看到他的身上闪光点。“花有千万种,各有缺点。你们说对不对!”说着,他拍了拍小强的肩,我的话赢得了一片掌声,小强也不好意思低下了头。 活动结束后,我专门找小强一起分析他自身存在的问题及反应的原因,鼓励他改掉缺点,同时安排班里的几名学生组成互帮小组,小强见见改正了自身的缺点。 问题:请结合资料分析,从学生观的角度,评价“我”的教育行为。(14分) 参考答案 答:材料中“我”的教学行为,体现了以下学生观: (1)学生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个体,需要乐观估计学生的天性。案例中的老师从小强对于靳棘的喜欢领悟到了,虽然小强调皮,但是也有优点。老师没有一味盯着学生的缺点,而是能辩证地去看待学生的优缺点。 (2)学生的成长需要人文的关怀。当小强的观点遭到其他同学的反驳的时候,老师能感受到小强内心的自尊,及时给予鼓励,并引导其他学生也能辩证地看问题,有利于小强心理的健康成长。 (3)学生具有很大的差异性。每个学生的个性、认知等都会存在差异。案例中老师也能从这个角度去对待学生身上的优点和缺点。

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必背知识点

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必背知识点 教师资格证是教育行业从业教师的许可证,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统一印制,在校专科、本科都能报考。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必背知识点,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必背知识点1 一教育观: 1、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个性,注重开发人的身心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2、为什么要实施素质教育? (1)实施素质教育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需要; (2)实施素质教育是当今国际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共同趋势; (3)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3、素质教育的要求: (1)坚持德育为先; (2)坚持能力为重; (3)坚持全面发展。 4、如何开展素质教育 (1)素质教育目的融入各教育环节; (2)构建对接社会现实的课程体系; (3)启迪学生自主学习; (4)充分发挥教师的正能量; (5)创新素质教育教学模式。 二学生观 1、我国所倡导的学生观:以人为本和全面发展 2、什么是“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道德、体力和智力的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

3、为什么人要全面发展? (1)人的发展与社会生活条件紧密联系; (2)传统分工导致人的片面发展; (3)科技革命为人类准备了全面发展的物质基础; (4)社会主义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制度条件; (5)人的全面发展建立在人的劳动活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 (6)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是教育与生产相结合; (7)人的全面发展包括人的素质和个性的全面发展。 4、什么是“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一种肯定人的作用和地位,强调尊重人、解放人、依靠人和为了人的价值取向。 5、“以人为本”的具体含义: (1)人与自然的关系:在维护生态平衡的前提下满足人的生存需要。 (2)人与社会的关系:在公平公正的前提下满足人的发展需要。 (3)人与人的关系:在维护公平正义的前提下优质优酬、兼顾公平。 (4)人与组织的关系:在自愿与共享的前提下满足个人的发展需要。 6、“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1)学生是完整的个体; (2)学生是学习的个体; (3)学生需要尊重; (4)学生都有潜能。 三教师观 1、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重点) (1)树立正确的专业意识 专业发展意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 学生成才是教师之福。 (2)拓展专业知识 专业知识是合格教师的必备条件。 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3)提高专业能力

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重要考点归纳

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重要考点归 纳 盘点《综合素质》重要的考点。 教育观、学生观、教师观以及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这四类是考试的重中之重。(一)教育观 1.素质教育观 (1)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5)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口诀:“提素”“个性”“创”“两全”。 2.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1)要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 (3)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 口诀:全面建设个性接班人。 3.新课改的教学观 (1)教学从“教育者为中心”转向“研究者为中心” (2)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研究”

(3)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4)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 口诀:四个转向。 (二)学生观 (1)学生是发展的人 (2)学生是独特的人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口诀:二唯一发。 (三)教师观 1.教师角色的转变 (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研究和发展的促进者(2)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3)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口诀:“促进”“研究“开”“社区”或四者一社区。2.新课改教师角色的转变(即教师职业的责任) (1)教师是学生研究的促进者 (2)教师应当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3)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

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全考点梳理,记住必过科目一!

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全考点梳理,记住必过科目一! 一、职业理念(考查题型:选择题、材料分析题) 教育观 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2.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4.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学生观 1.学生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个体。 2.学生个体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性。 3.学生身上蕴藏着巨大的潜能。 4.学生的成长需要人文的关怀。(尊重学生、讲民主。) 教师观 (一)教师角色的转变 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2.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3.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 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来看,教师应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二)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 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民主、互动、教学相长。 2.在对待教学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启发。 3.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与终身学习发展。 4.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教学观 1.教学是课程创生和开发的过程 2.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3.教学过程重于教学结果 4.教学更关注人而不只是科学 评价观 1.评价目的是促进发展。 2.评价内容多元化。

3.评价方式多样化。 4.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5.更注重评价过程。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 { 例题} 材料: 周末,我带学生去旅游,在一片野花丛中,同学们纷纷谈论这自己喜欢的花,这时全校闻名的“调皮大王”小强大声说:“老师,我最喜欢的话是荆棘的花,荆棘虽然全身长满了刺,但她的生命力最旺盛,而且刺从中还能开出美丽的花儿呢!” 他的话遭到一些学生的反驳。 “你们就看到它的刺了!你们仔细看看人家刺中也有花,也值得我们去喜欢呀!” 平时不受欢迎的“调皮大王”,见有同学不赞同他,便据理力争。“刺中有花!刺中有花!”小强的话如一股电流触动了我的神经,赏花与育人不也同样吗? 我走到小强身边,搂着小强的肩对同学说:“小强说得有道理,荆棘虽然浑身是刺,但是它刺中也有美丽的花,我们不能只看到它的刺,就看不到它的花啦。” 我们对待其他同学也应该赏花一样,特别是对缺点多一些的同学,更应该正确看到他的身上闪光点。“花有千万种,各有缺点。你们说对不对!”说着,他拍了拍小强的肩,我的话赢得了一片掌声,小强也不好意思低下了头。 活动结束后,我专门找小强一起分析他自身存在的问题及反应的原因,鼓励他改掉缺点,同时安排班里的几名学生组成互帮小组,小强见见改正了自身的缺点。 问题: 请结合资料分析,从学生观的角度,评价“我”的教育行为。(14分) 参考答案: 答:材料中“我”的教学行为,体现了以下学生观: (1)学生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个体。案例中的老师从小强对于靳棘的喜欢领悟到了,虽然小强调皮,但是也有优点。老师没有一味盯着学生的缺点,而是能辩证地去看待学生的优缺点。 (2)学生的成长需要人文的关怀。当小强的观点遭到其他同学的反驳的时候,老师能感受到小强内心的自尊,及时给予鼓励,并引导其他学生也能辩证地看问题,有利于小强心理的健康成长。

教师资格笔试《综合素质》全考点

教师资格笔试《综合素质》全考点梳理,记住必过科目一。 职业理念 考查题型:选择题、材料分析题 教育观 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2.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4.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学生观 1.学生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个体。(要乐观估计学生的天性,做到多看优点、多赞美。) 2.学生个体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性。 3.学生身上蕴藏着巨大的潜能。 4.学生的成长需要人文的关怀。(尊重学生、讲民主。) 教师观 (一)教师角色的转变 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2.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3.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 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来看,教师应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二)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 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民主、互动、教学相长。 2.在对待教学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启发。 3.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与终身学习发展。 4.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教学观 1.教学是课程创生和开发的过程 2.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3.教学过程重于教学结果 4.教学更关注人而不只是科学 评价观 1.评价目的是促进发展。 2.评价内容多元化。 3.评价方式多样化。 4.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5.更注重评价过程。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 例题材料: 周末,我带学生去旅游,在一片野花丛中,同学们纷纷谈论这自己喜欢的花,这时全校闻名的“调皮大王”小强大声说:“老师,我最喜欢的话是荆棘的花,荆棘虽然全身长满了刺,但她的生命力最旺盛,而且刺从中还能开出美丽的花儿呢!”

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考点

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全考点 记住必过科目一! 一、职业理念(考查题型:选择题、材料分析题) 教育观 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2.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4.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学生观 1.学生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个体。 2.学生个体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性。 3.学生身上蕴藏着巨大的潜能。 4.学生的成长需要人文的关怀。(尊重学生、讲民主。) 教师观 (一)教师角色的转变 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2.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3.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 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来看,教师应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二)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 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民主、互动、教学相长。 2.在对待教学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启发。 3.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与终身学习发展。 4.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教学观 1.教学是课程创生和开发的过程

2.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3.教学过程重于教学结果 4.教学更关注人而不只是科学 评价观 1.评价目的是促进发展。 2.评价内容多元化。 3.评价方式多样化。 4.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5.更注重评价过程。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 { 例题 } 材料: 周末,我带学生去旅游,在一片野花丛中,同学们纷纷谈论这自己喜欢的花,这时全校闻名的“调皮大王”小强大声说:“老师,我最喜欢的话是荆棘的花,荆棘虽然全身长满了刺,但她的生命力最旺盛,而且刺从中还能开出美丽的花儿呢!” 他的话遭到一些学生的反驳。 “你们就看到它的刺了!你们仔细看看人家刺中也有花,也值得我们去喜欢呀!” 平时不受欢迎的“调皮大王”,见有同学不赞同他,便据理力争。“刺中有花!刺中有花!”小强的话如一股电流触动了我的神经,赏花与育人不也同样吗? 我走到小强身边,搂着小强的肩对同学说:“小强说得有道理,荆棘虽然浑身是刺,但是它刺中也有美丽的花,我们不能只看到它的刺,就看不到它的花啦。” 我们对待其他同学也应该赏花一样,特别是对缺点多一些的同学,更应该正确看到他的身上闪光点。“花有千万种,各有缺点。你们说对不对!”说着,他拍了拍小强的肩,我的话赢得了一片掌声,小强也不好意思低下了头。 活动结束后,我专门找小强一起分析他自身存在的问题及反应的原因,鼓励他改掉缺点,同时安排班里的几名学生组成互帮小组,小强见见改正了自身的缺点。 问题:请结合资料分析,从学生观的角度,评价“我”的教育行为。(14分)

中小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考试必背

中小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考试必背 重要考点1:素质教育的内涵 可能考查形式:简答题,材料分析题 记忆内容: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重要考点2: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角色的转变 可能考查形式:选择题,材料分析题 记忆内容: 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促进者; 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重要考点3:“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可能考查形式:简答题,材料分析题 记忆内容: (1)学生是发展的人: ①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 ②学生具有发展潜能; ③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2)学生是独特的人: ①学生是完整的人; ②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 ③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差异。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①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以教师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②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③学生是责权的主体。 重要考点4: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

可能考查形式:选择题,简答题 记忆内容: 重要考点5:《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可能考查形式:简答题,材料分析题记忆内容: 爱国守法;爱岗敬业; 关爱学生;教书育人; 为人师表;终身学习。 总结:三爱两人一终身。 重要考点6:教师的主要权利 可能考查形式:选择题,材料分析题

记忆内容: 教育教学权;学术研究权; 指导评价权;报酬待遇权; 民主管理权;进修培训权。 重要考点7:学生的主要权利 可能考查形式:选择题,材料分析题 记忆内容: (1)参加教育教学权。 (2)获得学业证书权。 (3)受完法定年限教育权。 (4)隐私权:不得私自查阅学生的日记、信件、电子邮件、短信等;不得公开公布学生的考试成绩和排名等。 (5)人身自由权:学校和教师不得以任何理由随意对学生进行搜查,不得对学生关禁闭。 (6)人格尊严权:学校、教师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

教师资格证笔试综合素质必备考点梳理

教师资格证笔试|综合素质必备考点梳理一、教育观 考点一:素质教育的内涵 (1)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5)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考点二:新课改的教学观 (1)教学从“教育者为中心”转向“学习者为中心” (2)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 (3)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注重过程” (4)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 二、学生观

考点一:“以人为本”的学生观的内涵 1.学生是发展的人 (1)学生的发展是有规律的 (2)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3)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2.学生是独特的人 (1)学生是完整的人 (2)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 (3)学生与成人之间有巨大的差异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1)每个学生都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 (2)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3)学生是责权的主体 考点二:教育公正——面向全体学生 教育公正,在教育活动中的体现,就是所有的学生都能够获得同样的教育机会,

或者说教育机会对所有的学生来说是均等的。 所谓的教育机会均等,包括两方面,一是入学机会均等;二是教育过程中机会均等。 三、教师观 考点一:新课改下的教师观 1.教师角色的转变 (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改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2)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改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3)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改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反思研究者; (4)从学校与社区关系看,新课改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2.教师行为的转变 (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改强调尊重、赞赏; (2)在对待教学生,新课改强调帮助、引导; (3)在对待自我上,新课改强调反思; (4)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关系上,新课改强调合作。

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考点文化常识

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考点:文化 常识 (一)天文历法 1.四象 古人把东、北、西、南四方每一方的七宿想象为四种动物形象,叫做四象。后人也通俗地称四象为左青龙、右白虎、南朱雀、北玄武。 2.五更 我国古代把夜晚分成五个时段,用鼓打更报时,所以叫作五更、五鼓,或称五夜。 一更——黄昏、一鼓、甲夜——19—21点 二更——人定、二鼓、乙夜——21—23点 三更——夜半、三鼓、丙夜——23—1点 四更——鸡鸣、四鼓、丁夜——1一3点 五更—平旦、五鼓、戊夜——3—5点 3.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历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便于记忆,人们编出了歌谣:“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4.四时 四时指春夏秋冬四季。 5.干支 天干地支的合称。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古人以此作为年、月、日、时的序号,叫“干支纪法”。 6.纪年法

我国古代纪年法主要有四种: (1)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 (2)年号纪年法。 (3)干支纪年法。 (4)年号干支兼用法。纪年时皇帝年号置前,干支列后。 (二)古代称谓 1.年龄称谓 12岁(女)——金钗之年 13岁(女)——豆蔻年华 15岁(女)——及笄之年 16岁(女)——碧玉年华 20岁(女)——桃李年华 24岁(女)——花信年华 始龀、龆年:男孩八岁 束发:男子十五岁 弱冠:男子二十岁 而立:男子三十岁 不惑:男子四十岁 知命:男子五十岁 2.别称 父母称高堂、椿萱、双亲。 妻父俗称丈人,雅称岳父、泰山。 兄弟称昆仲、棠棣、手足。

教资《综合素质》必背考点+口诀

教资《综合素质》必背考点+口诀◆◆一、教育观◆◆ (一)素质教育观 (1)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5)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口诀:“提素”“个性”“创”“两全” (二)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1)要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 (3)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 口诀:全面建设个性接班人 (二)新课改的教学观 口诀:四个转向 (1)教学从“教育者为中心”转向“学习者为中心” (2)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 (3)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

(4)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 ◆◆二、学生观◆◆ 口诀:二独一发 (1)学生是发展的人 (2)学生是独特的人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三、教师观◆◆ (一)教师角色的转变 口诀:“促进”“研究“开”“社区”或四者一社区 (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促进者(2)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3)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新课改教师角色的转变(即教师职业的责任) a.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b.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c.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 d.教师应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e.教师应该是终身学习的践行者

综合素质大纲考点重点归纳教师资格证

一、职业理念 一教育观 1.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2.素质教育的特点: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发展、贯穿性和终身性、整体发展性. 3.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A以德育为先;五育先举..B把我课程改革的精神;逐步建立起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C学校教育活动中的管理活动;壳外校外教育活动;特别是班主任工作;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4.开展素质教育的方法:A素质教育主要靠教师实施;B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学会学习;C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D正确运用评价方法;促进学生发展.. 二学生观 1、人的全面发展 2.“以人为本”;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民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教育过程中要做到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把学生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运用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同学;不因性别、民族、地域、经济情况、家庭背景和身心缺陷等歧视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3.如何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1因材施教教育原则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有区别的教学;采取有效措施使有才能的学生得到充分的发挥2设计或选择丰富多样、适当的教学活动方式;因材施教

三教师观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 1.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A建立专业理想B拓展专业知识C发展专业能力D形成专业自我.. 2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1专业知识学习2教育反思3教育研究4培养强化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5重视教师交往与合作能力的培养 3.教师的职责:1搞好教学2做好思想品德教育工作3关心学生健康 4.教师的职业价值:1这一职业可以满足作为教师个体自我生存与发展的需要..2体现在为社会进步和发展提供精神财富.. 二、教育法律法规 1.教师的权利:1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学改革是实验2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队;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3知道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4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货架规定的福利待遇及寒暑假的带薪休假5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6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培训.. 2.教师的义务:1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2贯彻国家教育方针;执行学校教育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3对学生进行宪法所规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4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的全面发展..5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6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1.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和途径:学习、反思、创新、合作和开发研究的运用..

2021年教资《综合素质》重点考点归纳

2021年教资《综合素质》重点考点归纳 一、考点-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师观 教师观 1、教师角色的转变 (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 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促进者 出题点: 通常在案例中如果说到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利用各种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能动的学习、积极的思考,培养学生自觉主动学习、合作学习,注重学生的发现、探究和实践动手能力的提升,还考虑到学生的人格与个性的养成,及在学习过程中的情绪情感状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这就是体现了促进者这一角色,反之,则未体现。 (2)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 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出题点: 若材料中教师想方设法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加强对课程的设计,注重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与其他课程资源,就体现了这一点,反之,若教师只是传统地教教材、教知识,就违反了这一点。 (3)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 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出题点: 若材料中教师面对教学冋题及方法的更新上能认真思考,寻求新的方向和突破口,就体现这点。 (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来看 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出题点: 如果材料中的教师参加社区的教育教学工作,则体现该点。 2、教师行为转变 (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 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 出题点: 如果材料中出现了学生对于一些冋题有新的观点,老师能够给予积极的肯定,则体现的就是这一点。 (2)在对待教学上 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 出题点: 如果材料中的教师对于学生出现疑惑时能够进行启发引导,则体现的就是这一点。 (3)教师在对待自我上 新课程强调反思 出题点:

教师资格笔试《综合素质》考点总结

教师资格笔试《综合素质》考点总结 一职业理念 一、教育观 (一)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 1.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科教兴国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 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素质教育倡导人人有受教育的权利。 3.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强调培养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 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教育要考虑学生个性差异,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 5.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新一代人才,这是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 (二)素质教育的基本特征 1、教育对象的全体性 2、教育内容的基础性:为提高全民族素质、未来劳动者素质和各级各类人才奠定基础的教育,让受教育者拥有一般学识。 3、教育空间的开放性:是安排灵活与组合适当的、生动活泼的开放性教育场所,积极开拓获取知识的来源和获得发展的空间,重视利用课外的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以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与和谐发展。 4、教育目标的全面性: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 5、教育价值的多元化:必须满足学生个体生存与持续发展的需要,必须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发挥其特长及潜能。 6、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7、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注重学生个性健康发展:各级各类教育都要坚持因材施教,为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条件。 8、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包括整个教育过程和人的发展的各个阶段。 (三)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1、途径 教育活动的基本实现方式——课程与教学,学校管理活动及课程以外的教育活动。 (1)德育为先,五育并举 (2)把握课改精神,实施新课程 逐步建立起的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为了每一个学生发展”,即使学生发展为一个“整体的人”。(3)学校管理、课程教学以外的各种教育活动,重点是班主任工作 班主任是中学班级的组织者、教育者和管理者。 2、方法 (1)教师成为素质教育者 (2)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学会学习 (3)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方法 (4)正确运用评价方法,促进学生发展 (四)实施素质教育应注意的问题 1、实施素质教育,批评应试教育,并不是否定以往的基础教育 2、素质教育与考试的关系:改革考试的目的、内容和方法,健全和完善教育评价制度 3、实施素质教育不会降低教育质量 4、素质教育不仅仅是为了发展特长: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还是课堂教学

2021教师资格证考试科目一《综合素质》考点总结

2021教师资格证考试科目一《综合素质》考点总结 第一章职业理念 第三节教师观 知识点总结 1.现代教师角色转换 (1)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学生发 展的促进者 首先,教师再也不能以传授知识作为自己的主要职责和目的,而应该把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组织管理和指导学生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作为自己工作的主要目标。其次,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教师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播知识和社会规范,更要关注学生人格的健康成长与个性发展,真正成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2)教师从课程的忠实执行者转变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新课程要求教师具有强烈的课程意识和参与意识,改变以往学科本位的观念和被动实施课程的做法。教师要整体理解基础教育课程的结构系统,熟悉国家课程方案,理解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关系,理解课程实施中从“讲师课程”到“现实课程”的转变过程,正确认识教材在课程中的地位和功能,变过去习惯的“教教材”为“用教材教”,创造性地使用国家课程教材,积极进行国家课程地方化、校本化的实践探索。

(3)教师要从“教书匠”转变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和反思的实践者 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一个研究者,在教学过程中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出现的教学问题进行研究,总结经验,并形成规律性的认识。 (4)教师要从学校的教师转变为社区型的开放的教师 新课程特别强调学校与社区的互动,重视挖掘社区的教育资源。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角色不能再仅仅局限于学校和课堂,教师不仅是学校的一员.而且是整个社区的一员,是整个社区教育、文化事业建设的共建者。 2.教师行为的转变 (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 首先,“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为了实现这一理念,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尤其是对于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有缺点和过错的学生。其次,尊重学生意味着不能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这就要求教师不能体罚学生,不大声训斥学生,不羞辱、嘲笑学生,不随意当众批评学生。最后,教师不仅要尊重每一位学生,还要学会赞赏每一位学生。 (2)在对待教学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

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知识点归纳

中学综合素质文化素养考点归纳:职业理念第一节教育观 (一)素质教育概述 1.素质教育的内涵 《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解释:“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的同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素质教育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目标的教育。 2.素质教育的特点 (1)全体性 素质教育是面向每一个受教育者、以每一个受教育者为对象的教育,它面向每一个学生,旨在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素质教育大众化的教育。素质教育的全体性要求学校及教師关心每一位学生素质的培养和提高,不能因种族、家庭、经济、智力及教育者主观好恶等因素的影响,将一部分学生排除在素质教育之外。 坚持素质教育的“全体性”的主要意义在于:第一,保证使接受教育成为每一个人的权利和义务。接受教育是每一个儿童最重要、最根本的权利。第二,保证整个民族的文化素养在最低可接受水平之上,杜绝新文盲的产生,中小学教育应为提高全体人民的基本素质服务,推进国家经济发展与民主建设。第三,为贯彻社会主义“机会均等”原则,为每个人的继续发展提供最公平的前提条件。素质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为未来的合格公民奠定素养基础。 (2)基础性

素质教育是一种注重打基础的教育。素质教育特别注重的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一般能力的掌握与培养,为受教育者素质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坚持素质教育的“基础性”的主要意义在于:第一,一个人只有具备了良好的基本素质,才有可能实现向较高层次的素质或专业素质的迁移。第二,人类蕴含着极大的发展自由度,这就是人的可塑性。自由度越高,可塑性越强;反之亦然。第三,从教育控制论的意义上讲,教育是一种人为的、优化的控制过程,以便受教育者能按照预定目标持续发展。 (3)发展性 素质教育是发展性教育,它不仅注重受教育者现在的一般发展,重视受教育者现在的一般发展对于未来的发展价值和迁移价值,而且重视直接培养受教育者自我发展的能力,使受教育者学会学习,培养受教育者终生学习的能力和信息加工能力。 从本质上说,“发展性”符合“变化导向教育观”的趋势,即把适应变化、学会变化作为教育的重要目标,从接受教学(教師奉送答案)向“问题解决”(教師引发思考)转变。教師从鼓励者、促进者、沟通者、帮助者和咨询者等角色中发挥作用。 (4)全面性 所谓“全面性”,是指素质教育既要实现功能性的目标,又要体现形成性的要求,通过实现全面发展教育,促进学生个体的最优发展。因为,素质教育应该是完善意义上的教育,它是指向全面基本素质的教育。 素质教育中的“全面发展”有两个方面的具体规定性。第一,针对一个个体来说,它是“一般发展”和“特殊发展”的统一;第二,针对班级、学校乃至整个社会群体而言,它是“共同发展”和“差别发展”的协调。全面发展既要讲共同性,又要讲个别性,它决不排斥有重点地发展个人的特殊方面,允许在一个群体中各个体之间有差别地得到发展。全面发展实际上就是“最优发展”。 (5)未来性 所谓“未来性”是指素质教育立足于未来社会的需要,而不是眼前的升学目标或就业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