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精选15篇)

新课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精选15

篇〕

篇1:新课标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学情分析^p :

这是一篇阅读课文,应该放手让学生去读,去学,去领会任务性格。让学生们在读中学,在读中理清课文脉络。引导学生领会人物形象。作为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让学生们有重新的认识,深化体会人物的特点。

教学目的:

1、认识11个生字。

2、朗读课文,讲讲武松打虎的故事。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武松豪放倔强、英勇机智的英雄性格。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根底上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武松豪放倔强、英勇无畏的性格。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明确阅读要求

1、〔播放《好汉歌》,由电视剧主题曲导知名著《水浒传》。〕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两篇根据名著改编的课文,让我们再来读读节选自名著的《水浒传》里边的文章〔板书:20景阳冈〕请同学们自由读读文后的“资料袋”。

2、指名读课文前的导语,其他同学边听边想:导语提出了哪些阅读要求?〔小黑板出示〕

〔1〕认真读课文,找出详细描写打虎的局部,多读几遍。

〔2〕想一想,除了“打虎”,课文还写了哪些内容?这些内容跟打虎有什么关系?

〔3〕武松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是通过哪些句子感受到的?

二、根据阅读要求,自读自悟

1、把课文读正确、流利,理解重点词语。

指出这是我们第一次接触近代白话文,个别语句表达上与现代白话文有所不同。

如何:为什么。但凡:但凡,只要。岂不枉送:难道不是白白送掉,枉,白白地。请勿自误:请不要使自己受伤害。误,受伤害。岂:表示反问,有“难道”的意思。

2、阅读情况汇报。

〔1〕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武松打虎”?课文还写了哪些内容?找出相关段落。

〔课文的第八至第十三自然段写“武松打虎”,除此之外,第一至第四自然段主要写武松在酒店喝酒,第五至第七自然段写武松上景阳冈。〕

一、激趣导入,明确阅读要求

1、〔播放《好汉歌》,由电视剧主题曲导知名著《水浒传》。〕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两篇根据名著改编的课文,让我们再来读读节选自名著的《水浒传》里边的文章〔板书:20景阳冈〕请同学们自由读读文后的“资料袋”。

2、指名读课文前的导语,其他同学边听边想:导语提出了哪些阅读要求?〔小黑板出示〕

〔1〕认真读课文,找出详细描写打虎的局部,多读几遍。

〔2〕想一想,除了“打虎”,课文还写了哪些内容?这些内容跟打虎有什么关系?

〔3〕武松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是通过哪些句子感受到的?

二、根据阅读要求,自读自悟

1、把课文读正确、流利,理解重点词语。

指出这是我们第一次接触近代白话文,个别语句表达上与现代白话文有所不同。

如何:为什么。但凡:但凡,只要。岂不枉送:难道不是白白送掉,枉,白白地。请勿自误:请不要使自己受伤害。误,受伤害。岂:表示反问,有“难道”的意思。

2、阅读情况汇报。

〔1〕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武松打虎”?课文还写了哪些内容?找出相关段落。

〔课文的第八至第十三自然段写“武松打虎”,除此之外,第一至第四自然段主要写武松在酒店喝酒,第五至第七自然段写武松上景阳冈。〕

学习第三局部〔打虎局部〕。

你觉得写得最精彩的是哪局部?认真阅读,然后和大家交流,谈谈自己的理由。

〔2〕武松赤手空拳与猛虎搏斗,终于打死了老虎。

默读课文,考虑这局部可以分为几层?每一层就是一个要点。

〔猛虎出现、猛虎进攻、痛打猛虎。〕

〔3〕这一段表现了武松的什么性格特点?从什么地方最能表达出来?

〔表现了武松机智英勇,武艺超群的特点。〕

① “那只大虫又饥又渴,把两只前爪在地下按了按,望上一扑,从半空里蹿下来……”

“蹿、掀、吼”写出了虎的气势,虎的声势,写虎是为了写人,虎如此有气势。那么打虎的武松就更了不得。这是反衬的手法。

②武松把半截哨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揪住,按下地去……

〔能看出武松机智英勇、武艺超群。〕

〔4〕小组讨论:这段是通过什么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

〔这段是通过人物的行动来表现武松的机智英勇、英勇无畏、武艺超群的性格特点的。〕

〔5〕朗读指导。

读时速度可以快些,读出虎的声势、气势以及武松的英勇无畏。

三、学习第二局部〔上冈〕

1、指读提问:第三局部是文章的重点,详细写了武松打虎的经过。我们仔细阅读过了,同时也体会到了人物的性格特点,第二局部与第三局部有什么联络?

2、默读第二局部,考虑:这一段主要写的是什么?〔武松的心理活动。〕

3、武松的心理活动表现了他什么性格特点?

用笔圈画出武松心理活动的句子加以体会。〔通过武松的心理活动,表现了武松好强、无畏的特点。〕

4、这一局部并不是重点,它有什么作用呢?

〔这一局部虽然不是重点,但是对于武松性格的刻画起到了一定的作用。通过思想活动使武松英勇无畏的性格特点更加鲜明,也为下文作了铺垫,对于人物的刻画是必不可少的。〕

四、学习第四局部〔下冈局部〕

1、指读课文,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

〔武松的心理活动,想道:“天色看看黑了,假如再跳出一只大虫来,却怎么斗得过?”〕

2、此时武松的心里有点畏惧,这与武松英勇无畏、武艺超群是否矛盾?有何作用?

〔讨论归纳:武松毕竟是个凡人,赤手空拳打死一只大老虎相当困难,况且此时已精疲力尽了。假如再写他精力旺盛,准备再战猛虎就不真实了,不能叫人信服。最后一段的作用更真实地对武松这个英雄人物作了补充,使这个人物更真实、更详细,让读者更喜欢他。〕

五、弄清事情的前因和后果

1、店家只给武松三碗酒的原因是——三碗不过冈。

2、武松不听劝告上景阳冈的原因是——这条景阳冈少说也走过一二十遭,几时听说有大虫……就有大虫,我也不怕。——不怕老虎。

3、武松能赤手空拳打死老虎的原因是——英勇无畏,武艺超群。

4、武松能打死老虎,却提不动那只被打死的老虎的原因是——武松耗尽了力气,手脚都酥软了,打虎时已经将力气用完了。

六、再读课文,总结分析^p 武松的性格特点

1、豪放性格特点:豪放倔强、英勇的性格。

2、让学生根据“阅读提示”充分自读自悟,然后组织交流,通过交流,理解课文内容和武松的性格。

篇2:新课标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教学目的:

1、掌握生字词;

2、能抓住人物特点,理清各段之间的联络及各段与整篇的关系,培养逻辑思维才能和务求理解的读书习惯;

3、懂得遇事要从国家利益出发,顾大局,识大体,讲团结。

教学重点:

准确概括人物特点,理清各段之间的内在联络及各段与整篇文章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

1、题解。

2、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3、提示学习课文的要求。〔学习方法〕

①写人物的文章,要抓住人物特点。

②课文是由三个独立完好的故事构造而成,写的是两个人物间发生的事,学习时还应抓线索以理解三个故事是怎么联络在一起的。

二、指导分段

1、通读全文,考虑分段要求。

2、讨论分段。重点研究二、三两段间过渡段的归属,要从内容和逻辑关系上理解。

三、讲读第一大段

1、轻声朗读,读后说出小标题,写谁。

2、理出故事的情节〔起因,经过、结果〕。

3、讨论:从三层内容的表达看出蔺相如是怎样一个人。

4、形成的板书

22、将相和

5、小结。

①这个故事为什么叫“完璧归赵”?蔺相如为什么能完璧归赵?

②挖掘蔺相如的思想品质。

③设疑。这个故事与下文有什么联络,与全文有什么关系。〔围绕线索考虑〕

④归纳学法〔根据故事情节的开展,抓人物特点〕。

四、阅读课文。

用学习第一大段的方法学习第二大段,考虑怎样理清情节,抓人物特点

五、作业

继续阅读二、三两段,并考虑学习第一大段完毕时的设疑问题。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学习本文的要求〔学习方法〕。

2、第一大段的主要内容及蔺相如的特点。

二、讲读第二大段

1、说出本段写了一个什么故事,是写谁的。

2、默读,并理清故事情节,抓人物特点。

3、讨论:渑池会上发生了什么事,蔺相如是如何斗争的?表现了蔺相如什么品质?赵国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4、考虑,暂不作答。这个故事还是写蔺相如,与其他故事有什么联络,与“将相和”有什么关系。

三、讲读第三大段,先小声朗读后讨论

①这是一个什么故事。主要写谁,故事的情节是怎样的?

②从蔺相如对廉颇的步步让步中,进一步看出他有什么特点,他为什么能这样做。

③廉颇为什么能负荆请罪,廉颇这个人有什么特点?

④故事的结果怎样。

四、讨论〔搞清联络〕

1、课文的构造特点,是由三个相对独立的故事组成,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络是怎样的,它们与全文的关系又是怎样的。

2、总结本课学习方法。

3、练习归纳中心思想。

板书设计:

22、将相和

一、完璧归赵抓人物特点

蔺相如英勇机智忠贞爱国抓线索、联络

蔺相如不顾个人安危和的重要

三、负荆请罪失和的原因

廉颇知错就改言和的根底

五、作业

1、熟读全文,归纳中心思想,归纳人物特点。

2、复习生字,练习要求听写的词语。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各局部内容及小标题,进一步明确各局部间,各局部与整篇的关系

二、通读全文,准确归纳中心思想及人物特点

1、中心思想:课文突出地表现了蔺相如英勇机智、顾全大局和廉颇知错就改的品质,以及他们从国家利益出发,加强团结的精神。

2、人物特点

三、字词练习

1、讲讲对“完璧归赵”“负荆请罪”两个成语的理解,练习造句。

2、听写词语。〔见课后作业3〕

四、作业

1、复习本文,重点复习人物特点和文章各局部的内在联络,以及学习类似文章的方法。

2、预习下文,要会读,并考虑课后问题。

篇3:新课标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教学目的:

1、读通课文,理解“蹩脚、刻薄”等词语。

2、通过对文章语言的揣摩,概括托德和老板的性格特点,体会作者通过语言、神态、动作等方面来进展比照描写人物的方法。

3、激发学生阅读《百万英镑》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体会作者通过语言、神态、动作等方面来进展比照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谈话激趣

师:同学们,有人说“金钱是万能的”,有人说:“有钱能使鬼推磨”,钱真的有这么大的魔力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非常有意思的文章,《金钱的魔力》师板书课题来,读读课题。

这篇文章节选自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短篇小说《百万英镑》。读课题激发兴趣

二、初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整体感知。

师:课文预习了吗?那我来考考你们,课文当中写了哪些人物?

师:板书〔“我”托德老板〕“我”是课文当中的主人公、马克吐温笔下的一个人物、百万富翁而不是作者,所以聪明的孩子会提醒我加上双引号。

师:这三个人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呢?请同学们把书翻到141页,快速阅读课文,边读边考虑。

这三个人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呢?〔请两位同学说〕这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

师小结:抓住文章的主要人物和出场顺序是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好方法。〔概括小说主要内容的方法此张幻灯片可以删掉〕讨论问题。理清文章顺序

三、读中感受托德

师过渡:同学们,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有利于后续的学习。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学习这类文章主要靠我们自己读懂、悟透。

托德和老板到底是个怎样的人?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把最能表达托德特点的句子划下来,然后在旁边试着用词语概括出他的特点。

师巡视。

师:有些同学特别关注长长的、有意思的自然段。

师:下面我们来交流,你先说

句子1:我等候着,一直等他把手头的事办完,他才领着我到后面的一个房间去,取出一堆人家不肯要的衣服,选了一套最蹩脚的给我。

师:这句话写出了托德的什么特点?〔以貌取人〕蹩脚的衣服是怎样的衣服?〔难看、别扭、差〕

换角色:师:托德为什么会拿最蹩脚的衣服给我?假如那天去店里的是老师我呢?〔生说〕师:见到衣衫褴褛的“我”拿最蹩脚的衣服,而见到像老师我这样的就———像他这样根据别人的外貌来判断一个人的身份,就是典型的以貌取人。〔生板书:以貌取人〕

带着自己的理解再来读读这句话。

句子2:那个家伙摆出一副非常刻薄的嘴脸,说道:“啊,是吗?哼,当然我也料到了你没有带零钱。我看像你这样的阔人是只会带大票子的。”

指名读、你从这个句子中读出了托德的什么特点?〔刻薄〕

你从哪个字哪个词中感受到他的刻薄?〔语气词:啊、哼;指导发音;听,托德在用鼻子说话,多么伤人〕谁再来读读这句话

指导读句子。

师:刚刚老师看到很多同学们都关注了这个句子。课件出示

句子3:他微笑着接了过去——〔第六自然段〕

师:这段话马克吐温是抓住托德的什么来写的?〔神态:师板书笑容〕

师:你们对笑有研究吗?〔说几种笑:傻笑、狂笑、偷笑、皮笑肉不笑〕

师:托德的笑属于那种笑?〔PPT出示:沙皮狗〕看像不像托德?

对照课文:有什么纹,就像—又像—托德的笑

师:为什么他笑的这么难看?之前看到衣衫褴褛的我认为我是个穷鬼对我傲慢无礼,如今我从口袋掏出了一张百万大钞他的态度却截然相反,他的脸为何变得如此快呢?无非是冲着我的钱。可见他是一个见钱眼开的人。〔生板书:见钱眼开〕师:那么作者是如何刻画托德的笑容的?他的笑像—又像———这叫打比方,出示图片:熔岩夸大、挖苦〕

师:我从来没有看见过谁的笑容陷入这样的窘况,他的笑是如此的虚情假意〔生板书:虚情假意〕

师小结:作者抓住了托德的笑来刻画,他是一个以貌取人、刻薄、见钱眼开、虚情假意的人。〔根据板书小结〕考虑并讨论问题,学生答复下列问题。锻炼生概括才能。

师:这段话马克吐温是抓住托德的什么来写的?〔神态:师板书笑容〕

师:你们对笑有研究吗?〔说几种笑:傻笑、狂笑、偷笑、皮笑肉不笑〕

师:托德的笑属于那种笑?〔PPT出示:沙皮狗〕看像不像托德?

对照课文:有什么纹,就像—又像—托德的笑

师:为什么他笑的这么难看?之前看到衣衫褴褛的我认为我是个穷鬼对我傲慢无礼,如今我从口袋掏出了一张百万大钞他的态度却截然相反,他的脸为何变得如此快呢?无非是冲着我的钱。可见他是一个见钱眼开的人。〔生板书:见钱眼开〕师:那么作者是如何刻画托德的笑容的?他的笑像—又像———这叫打比方,出示图片:熔岩夸大、挖苦〕

师:我从来没有看见过谁的笑容陷入这样的窘况,他的笑是如此的虚情假意〔生板书:虚情假意〕

师小结:作者抓住了托德的笑来刻画,他是一个以貌取人、刻薄、见钱眼开、虚情假意的人。〔根据板书小结〕分组讨论考虑。学生答复下列问题。边读边体会

四、读中感受老板

师:文中还有一个人—老板,马克吐温又是抓住老板的什么来写的?〔语言〕

全文不过1549个字,而老板就说了604个字的鬼话。实在是累,累人的事老师来做。〔师范读〕同学们静静地听静静地考虑:用四字词语概括老板说起话来!!〔语无伦次滔滔不绝鬼话连篇信口开河胡编乱造〕

师学老板说话〔要有声情并茂的感觉〕

师:老板之所以这样滔滔不绝的说话,说这么多废话的目的是为了得到我的——钱

师:阅读老板说的话,他说话有什么特点?给你什么感受?

生找句子体会〔拍马屁吹牛奉承〕

师指导学生读

换位考虑:师:假设“我”一进店就遇到老板没有遇见托德结果会怎样?

生体会老板和托德一样都是〔一路货色一丘之貉〕

师总结:马克吐温不愧是语言大师,抓住了托德的笑容和老板的语言刻画他们都是以貌取人、刻薄、见钱眼开、虚情假意的人。〔根据板书总结〕、

师:其实马克吐温不仅抓住了他们的神态和语言描写,还抓住了他们的〔动作〕来刻画,你们找得到吗?生找出来读一读。

师:是的,我们在以后的习作当中也要学会采用语言、神态、动作描写来刻画人物的特点。生体会考虑读中感悟

五、拓展阅读,激发兴趣

这篇课文选自——出示《百万英镑》故事梗概和马克吐温图文简介激发阅读兴趣。

〔生快速阅读〕师:像托德和老板这样的人书中还有很多,同学们课后可以去读一读。

师完毕语: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希望同学们多读好书,做一个聪明的孩子。课后读读通过总结提升知识,研究性学习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

板书设计:

金钱的魔力

我、托德、老板

〔见钱眼开、以貌取人、刻薄〕

篇4:新课标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教学目的:

1、熟读课文,理解“刷子李”高超的刷墙技艺,想象“刷子李”刷墙时的风采。

2、能抓住重点句段反复朗读,体会文章是怎样表现“刷子李”的技艺高超的,感受独特的语言韵味。

教学重点:

感受刷子李的高超技艺。

教学难点:

领悟并学习作者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学准备:

老师理解冯骥才和他的《俗世奇人》,搜集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师生对话、导入新课

1、师: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在生活中我们有时会看到或听到一些身怀绝技的人或事,让我们不由地发出一声由衷的惊叹。作家冯骥才在《俗世奇人》这本书中就记载了民间许许多多身怀绝技的奇人。今天我们就去认识其中的一位。

2、板书课题:刷子李〔板书课题〕

指名读〔提示把“子”念轻声会更好〕,一起读。

3、刷子李,这名字有意思吧?从这名字当中你知道了什么?〔姓李的一个粉刷匠,粉刷技术特别高〕

4、这是一种特殊的称谓。民国初期,在天津卫这个地方,某一行有绝活的人,人们就用他的行当加姓称呼他。比方有个姓张的,泥人捏得特别好,就叫他——泥人张;有个姓刘的风筝扎得特别好,就叫他——风筝刘,又如这篇课文中的主

人公,他姓李,粉刷技术特别好,人们就称他为——刷子李。下面,我们再亲切地叫他一声—刷子李。

想知道他是怎样的一个人吗?那么把书翻开,翻到138页,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考虑:刷子李给你留下了一个怎样的印象?

二、初读课文、学习词语

同学们都读得非常认真,先看看词语掌握得怎样?

〔课件出示词语2〕第一行谁来读?指名分行读,再一起来〔气派的“头”读轻声〕,〔相机解释词语“发怔”是“发愣”的意思。〕

我们再一起来把这些词语读一下。

通过刚刚的朗读,刷子李给你留下了一个怎样的`印象?〔随机板书:技艺高超〕

三、品读文本、感悟技艺高超

师:你们是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刷子李是个技艺高超的人呢?请同学们快速默读1—5自然段,划出有关的句子。

随机教学〔随学生的学情出示相关段落〕

正面描写

1、学习第一自然段

a、生说:他要是给您刷好一间屋子,屋里什么都不用放,单坐着,就如同升天一般美。最让人叫绝的是,他刷浆时

新课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精选15篇)

新课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精选15 篇〕 篇1:新课标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学情分析^p : 这是一篇阅读课文,应该放手让学生去读,去学,去领会任务性格。让学生们在读中学,在读中理清课文脉络。引导学生领会人物形象。作为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让学生们有重新的认识,深化体会人物的特点。 教学目的: 1、认识11个生字。 2、朗读课文,讲讲武松打虎的故事。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武松豪放倔强、英勇机智的英雄性格。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根底上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武松豪放倔强、英勇无畏的性格。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明确阅读要求 1、〔播放《好汉歌》,由电视剧主题曲导知名著《水浒传》。〕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两篇根据名著改编的课文,让我们再来读读节选自名著的《水浒传》里边的文章〔板书:20景阳冈〕请同学们自由读读文后的“资料袋”。 2、指名读课文前的导语,其他同学边听边想:导语提出了哪些阅读要求?〔小黑板出示〕 〔1〕认真读课文,找出详细描写打虎的局部,多读几遍。 〔2〕想一想,除了“打虎”,课文还写了哪些内容?这些内容跟打虎有什么关系? 〔3〕武松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是通过哪些句子感受到的? 二、根据阅读要求,自读自悟 1、把课文读正确、流利,理解重点词语。 指出这是我们第一次接触近代白话文,个别语句表达上与现代白话文有所不同。 如何:为什么。但凡:但凡,只要。岂不枉送:难道不是白白送掉,枉,白白地。请勿自误:请不要使自己受伤害。误,受伤害。岂:表示反问,有“难道”的意思。

2、阅读情况汇报。 〔1〕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武松打虎”?课文还写了哪些内容?找出相关段落。 〔课文的第八至第十三自然段写“武松打虎”,除此之外,第一至第四自然段主要写武松在酒店喝酒,第五至第七自然段写武松上景阳冈。〕 一、激趣导入,明确阅读要求 1、〔播放《好汉歌》,由电视剧主题曲导知名著《水浒传》。〕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两篇根据名著改编的课文,让我们再来读读节选自名著的《水浒传》里边的文章〔板书:20景阳冈〕请同学们自由读读文后的“资料袋”。 2、指名读课文前的导语,其他同学边听边想:导语提出了哪些阅读要求?〔小黑板出示〕 〔1〕认真读课文,找出详细描写打虎的局部,多读几遍。 〔2〕想一想,除了“打虎”,课文还写了哪些内容?这些内容跟打虎有什么关系? 〔3〕武松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是通过哪些句子感受到的? 二、根据阅读要求,自读自悟

最新2020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全册)

2020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 一、班级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49人,其中男生28人,女生21人。其中新生10个人。绝大部分学生已经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他们爱学习,有上进心。学生具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口语交际和写作能力,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但是有个别学生基础较差,家长又疏于督促,还需要老师加强辅导。个别学生学习自觉性差,不能按时完成作业,还需要老师好好引导教育。 二、本册教材分析: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教材的编排方式仍按专题组织教材内容,但专题的角度、内容更加灵活多样。有的专题是从思想的角度提出,注重引导学生对祖国大自然的关爱,如,激发对花鸟的热爱,热爱祖国,四时景物的动静态美;有的专题是从态度的角度提出的,如,我爱阅读,书山有路勤为径,这组教材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还有的专题是从文体的角度提出的,如,学习说明性文章,引导学生在了解文章内容的同时,学习一些基本的文明方法。有的专题虽然在前几册有类似的单元出现,如“父母之爱”,但本册教材在内涵上更加深化,不但表现亲子之间的浓浓深情,而且着眼于孩子的全面成长,表明严格要求、鼓励自立也是父母之爱。不公如此,本册内容还加大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选录,如学习民间故事等。 三、全册教学目标: 1、认字200个,会写220个,结合“写好字,做好人”师生同练字活动,搞好书法教育,抓好写字教学。写规范字,要求学生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的速度。 2、会使用字典、词典学词,加强词语的理解、辨析、积累、运用。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 3、有一定独立识字的能力,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具体明确、通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4、读经典书,让学生在经典诵读中提高文学素养和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默读有一定的速度,并能抓住文章的大意。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电子版精选五篇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电子版精选五篇 教案是教师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依据,是教学活动正常开展的重要保障。课件,也称课时计划,教师经过备课,以课时为单位设计的具体教学方案,由于学科和教材的性质﹑教学目的和课的类型不同,教案不必有固定的形式。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方便大家学习。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1 《珍珠鸟》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感知课文内容,初步感受作者与珍珠鸟之间的那种和睦、信赖的境界,培养学生爱鸟护鸟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1.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 感知课文内容,初步感受作者与珍珠鸟之间的那种和睦、信赖的境界,培养学生爱鸟护鸟的意识。 教学准备:PPT课件心意答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板书课题。 我们生活在鸟语花香的世界中,鸟儿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人类的存在使鸟儿有了依托,鸟儿的存在,给我们的生活平添了许多情趣。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共同学习一首人与鸟和睦相处的赞歌——著名作家冯骥才先生的《珍珠鸟》。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同学们见过珍珠鸟吗?想看看吗?(出示图片) 再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 1.检查词语。 出示本课的生字词,让学生认读:

一卷猜到拨开柜顶 相撞淘气扭动伏案 信赖幽深愈发蓬松 指名读,教师正音。 2.指导书写“拨、案” 仔细观察,和同桌说说这两个字应注意的地方。 教师边范写边指导,“拨”左窄右宽右边注意与“犮”的区别。“案”上下对正中间“女”的横要写的长,下面的“木竖稍出头” 学生描红、临摹。(教师提醒学生的坐姿) 同桌互评生字。 3.检查句子朗读 句子1:起先,这小家伙只在笼子四周活动,随后就在屋里飞来飞去,一会儿落在柜顶上,一会儿神气十足地站在书架上,一会儿把灯绳撞得来回晃动。 (理解“神气十足”) 句子2:看着这可爱的小家伙,我不由自主地发出了一声呼唤: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理解“不由自主”) 4.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指名自由说。是的,课文讲了珍珠鸟的外形特点及在“我”的爱心呵护下,由害怕人到亲近人的过程。 三、品读课文。 过渡:同学们,冯骥才先生的散文总是一次又一次地带给我们美的享受,那这又是怎样的一只珍珠鸟,让作者开篇就如此情真意切的感叹道“真好”。(板书:真好)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文本,标画出描写珍珠鸟的句子,看看你能读出它的哪些好,并在旁边写写体会。 小结:是呀,珍珠鸟的憨态可掬,活泼可爱让作者发出了如此感叹! 四、总结全文,升华主题。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跟随冯骥才先生认识了美丽可爱的珍珠鸟,也看到了珍珠鸟与冯骥才先生和谐相处的温馨画面,真好,其实感动不止在课内,我们更应该去广阔的空间去寻找美,去创造美。

新课标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新课标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能抓住人物特点,理清各段之间的联系及各段与整篇的关系,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务求理解的读书习惯;一起看看新课标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欢迎查阅! 新课标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 教学目标: 1.掌握生字词; 2.能抓住人物特点,理清各段之间的联系及各段与整篇的关系,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务求理解的读书习惯; 3.懂得遇事要从国家利益出发,顾大局,识大体,讲团结。 教学重点: 准确概括人物特点,理清各段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各段与整篇文章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 1.题解。 2.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3.提示学习课文的要求。(学习方法) ①写人物的文章,要抓住人物特点。

②课文是由三个____完整的故事结构而成,写的是两个人物间发生的事,学习时还应抓线索以理解三个故事是怎么联系在一起的。 二、指导分段 1.通读全文,考虑分段要求。 2.讨论分段。重点研究二、三两段间过渡段的归属,要从内容和逻辑关系上理解。 三、讲读第一大段 1.轻声朗读,读后说出小标题,写谁。 2.理出故事的情节(起因,经过、结果)。 3.讨论:从三层内容的叙述看出蔺相如是怎样一个人。 4、形成的板书 22.将相和 5.小结。 ①这个故事为什么叫“完璧归赵”蔺相如为什么能完璧归赵 ②挖掘蔺相如的思想品质。 ③设疑。这个故事与下文有什么联系,与全文有什么关系。(围绕线索考虑) ④归纳学法(根据故事情节的发展,抓人物特点)。 四、阅读课文。

用学习第一大段的方法学习第二大段,考虑怎样理清情节,抓人物特点 五、作业 继续阅读二、三两段,并思考学习第一大段结束时的设疑问题。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学习本文的要求(学习方法)。 2.第一大段的主要内容及蔺相如的特点。 二、讲读第二大段 1.说出本段写了一个什么故事,是写谁的。 2.默读,并理清故事情节,抓人物特点。 3.讨论:渑池会上发生了什么事,蔺相如是如何斗争的表现了蔺相如什么品质赵国胜利的原因是什么 4.思考,暂不作答。这个故事还是写蔺相如,与其他故事有什么联系,与“将相和”有什么关系。 三、讲读第三大段,先小声朗读后讨论 ①这是一个什么故事。主要写谁,故事的情节是怎样的 ②从蔺相如对廉颇的步步退让中,进一步看出他有什么特点,他为什么能这样做。 ③廉颇为什么能负荆请罪,廉颇这个人有什么特点

2021-2022新部编版人教版小学语文5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教学进度表

第一单元 本单元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教材的起始,共选编了四篇课文和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三个板块。课文描绘了大自然中的景物,寓情于物,语言简洁质朴,含义深刻。其中《白鹭》描写了白鹭的颜色,身段的精巧及觅食、栖息、飞行时的韵味,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落花生》通过写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时谈论花生的好处的事,借物喻人,赞扬了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说明了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桂花雨》主要回忆了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桂花雨”,字里行间弥漫着作者的思乡情怀和对故乡美好生活的怀念。《珍珠鸟》描写了珍珠鸟在“我”的细心照料、精心呵护下,由害怕人到亲近人的变化过程,告诉我们: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口语交际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制定班级公约。习作引导学生学习本单元课文的写法,通过写自己的心爱之物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语文园地有“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三个板块,是对本单元相关知识的巩固与扩展应用。 1. 白鹭 教学目标: 1.会认“鹭、嫌、黛、嵌、匣、嗜”这6个生字,会写“宜、鹤、嫌、朱、嵌、框、匣、哨、恩、韵”这10个生字,能正确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培养自主识字能力。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积累优美词句。 3.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重点词句,想象课文所描写的画面,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4.在品读课文的同时,感受白鹭的美,激发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能用心感受生活,善于发现生活中的平凡事物之美,提升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重点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优美的词句。

2020-2021【部编人教版】新课标语文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基本结构 教材继续按专题组织单元,共设计了八个专题。依次是:我爱阅读,月是故乡明,学习说明性文章,生活的启示,遨游汉字王国,父母之爱,不忘国耻、振兴中华,走近毛泽东。 每个单元包括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和回顾与拓展四大部分,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中,“遨游汉字王国”单元采取了全新的编排方式,包括“活动建议”和“阅读材料”两大部分。 每组开头的导语点明本组的专题,并提示学习要求和学习重点。 课例由4篇课文组成,其中精读课文2篇,略读课文2篇。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前有连接语,将前后课文从内容上连接起来,并提示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根据教学的需要,在一些课文后面安排有“资料袋”或“阅读链接”,以提供课文的背景资料,并丰富学生的阅读。 口语交际·习作独立成一个栏目,并在有的单元中提供多个角度供教师和学生选择。 回顾与拓展由3个栏目组成,其中有2个固定栏目:“交流平台”“日积月累”,另有“展示台”“成语故事”“课外书屋”“趣味语文”穿插安排,其中“展示台”“成语故事”“课外书屋”各两次,“趣味语文”一次。 本册共有课文28篇,其中精读课文14篇,略读课文14篇;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总共32篇。这些课文从精读、略读到选读,按三个层次编排,体现由扶到放的设计思路。 本册要求认识200个字,会写150个字。要求认识的字,分散安排在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中,在课后生字条里列出;要求会写的字,安排在精读课文后,以方格的形式排列。为了便于复习检测,每组课文后安排有“词语盘点”栏目,包括“读读写写”“读读记记”两栏。“读读写写”是由精读课文中会读会写的词语组成;“读读记记”是由精读和略读课文中要求认识的词语组成,只记不写。另外,教材后附有两个生字表。生字表(一)是要求认识的字,200个;生字表(二)是要求会写的字,150个,以供复习、检测之用。 本册注音有下面几种情况: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中不认识的字,出现一次注一次音。考虑到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独立识字能力,本册教材在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以外的其他部分(如:导语、资料袋、阅读链接、回顾.拓展、选读课文)中出现的生字一律不再注音。生字注音用圆括号标出;多音字随文注音,用方括号标出。为了便于识字,课文中的生字注本音;一些在语言环境中要变调读出或读轻声的字,随文注音,并在教师教学用书中加以提示。 2、教材的主要特点

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案(优秀8篇)

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案(优秀8篇)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学计划篇一 一、全册教材分析及教学总目标 1、继续巩固汉语拼音,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阅读、学习普通话。 2、准确认读252个生字。能够按笔顺正确默写生字一qi0个。继续练习用钢笔、毛笔写字,能按字的结构写得正确、端正、匀称。 3、能当众说话,愿意与别人进行口语交际,做到语句比较通顺,态度大方,有礼貌。能就所听所读的内容,用普通话回答问题。能讲述课文所写的故事。 4、继续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课文。能复述课文。会分角色朗读课文。继续学习默读课文。 5、继续学习按要求预习课文,能借助工具书和联系生活实际、语言环境学习生字词,初读课文,提出疑难问题,初步养成预习习惯。能凭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景,知道课文的大意。 6、继续培养留心观察的习惯,能够有选择地阅读程度适合的少年儿童读物,培养读书做笔记和随时使用工具书的习惯。 7、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收集信息。 8、学习有顺序地比较细致地观察图画和事物,写出通顺的短文。学习使用常用标点符号,学习从内容、词句、标点等方面修改自己的作文。 二、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所教班级为新拆分班。学生情况还待进一步了解,根据多方了解,情况基本如下: 1、少部分同学上课能认真听讲,爱动脑,积极举手回答问题,作业能按时按质按量完成。但个别同学有缺交作业的现象。 2、学生知识掌握得不够牢固,错别字多,而且知识积累也太少。 3、阅读方面,基本能流利大声朗读课内和课外读物,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基本能对文章中的人物和较为重要的句子做一定的分析和评价。但对于主要内容和段意的概括能力尚有待于加强。 4、多数学生害怕写作文,作文语句不够通顺,条理不够清晰,内容欠具体,写作水平有待加强。今后要训练学生善于发现,放胆想象,自由表达,创意表达的本领,养成多积累,勤练笔、善自改的习惯。写出真情实感,写出特征,写出个性。 三、完成目标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以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思维为指导,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多种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注重教学过程,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鼓励学生先自主学习,敢于发现学习中的问题,大胆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3、创设宽松、和谐,师生共同探讨问题的学习氛围。 4、尊重学生个体差异,鼓励每个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每节课均有机会让每个学生都动脑、动口、动手学习。 5、引导学生敢于讲出自己的体会和理解,尊重他们的想法,鼓励他们在大语文的学习实践中领悟、掌握和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 6、在“30+10”的课堂作业的设计中,注意有多种多样的题型和不同层次的题型。 四、教学进度(略) 五、学科实践活动(师生两个方面) 本册“学和做”以“说名道姓”为话题,介绍相关的知识,提示探究的途径,教师带领学生

人教版教材2021年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五篇

人教版教材2021年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五篇 语文教学教案的应用和其他学科教学课件的应用一样,可以丰富教师的教学方式,让教学时间化。优秀的语文教学课件还能充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丰富语文教学内容,深化语文教学的内涵。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人教版教材2021年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方便大家学习。 人教版教材2021年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 《迟到》 教学目标: 1.自学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感受父亲那份既严厉又深沉的爱,及作者对父亲的感激之情。认识改正错误、从小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 3.用已掌握的‚品词析句‛的阅读方法,多角度思考问题。领悟本文前后照应、先总后分的写法。 教学重点:概括父亲关心我的具体事例,从中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抓住描写人物动作、神态、语言的词句来感受父亲既严厉又深沉的爱,及我对父亲的感激之情。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自学生字新词, 2.划分文章的层次结构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你们上学有没有迟到过?迟到的时候,父母和老师是怎么对待你的?你怎么看待迟到这一现象?学生交流。 2.师:俗话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作家林海音小时候就是一个经常迟到的孩子,她写的《迟到》一文,让我们了解了她童年的故事,

相信你们读后一定能受到启发。板书课题。 3.小组交流课下搜集的有关作者的资料 二、自主阅读,整体感知 1.检查预习:同桌互相检查读课文情况,重点检查字音。同位互相进行评价。 2.汇报读书情况。教师对易错的个别字进行检查指导。 3.整体感知:读了课文,你读懂了什么?可引导学生从 ①主要内容 ②所写事情, ③文中人物——‚我‛和‚父亲‛等不同方面交流自己所读懂的内容。教师注意评价:学生表达是否清楚;是否抓住了重点;是否有与众不同的发现等。 4.质疑问难: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情况,提出不懂的问题。父亲为什么打我?打了我为什么还要给我送东西?父亲是否爱我?……) 5.评价,并引导归纳: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作者小时候因为迟到发生在她和父亲之间的一个小故事。) 三、速读梳理,理清思路 1.快速读文,边读边想:作者林海音的父亲是不是一位好父亲? 2.同位互相检查初读课文的情况,清除字障、词障,扫清阅读障碍,重点检查是否把字音读正确、读流利,教师对易读错的字进行检查。 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师:读了课文,你读懂了什么?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全文内容。引导学生从‚主要内容——所写事情——文中人物‛等方面交流自己所读懂的内容。如,我读懂了,这是一位对我要求很严格的父亲,这是一位很疼爱我的父亲。教师评价,总结所读懂的内容是否正确,学生表达是否清楚,是否抓住了重点等。 4.围绕‚上学迟到‛这条线索,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把全文整理为四个部分。 (1)我有赖床的习惯,恰逢今天下雨,我干脆不起来了。 (2)父亲严厉地惩处了我,而结果是,我上学也迟到了。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人教版教学案例五篇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人教版教学案例五篇语文教学教案的运用和其他学科教学课件的运用一样,可以丰富教师的教学方式,让教学时间化。优秀的语文教学课件还能充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丰富语文教学内容,深化语文教学的内涵。下面作者给大家带来关于小学五年级教案。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1 《我的“长水果”》 学习目标: 认识“扉、瘾”等12个生字。学生相互提示认清字型,读准字音。 朗诵课文,掌控课文主要内容,重点感悟作者从读书和作文中受益的语句。 课前准备:学生预习课文,遇到不知道的字词查字典。 教学进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听说过“长水果”吗?(板书:长水果)吃了长水果会怎么样?板书课题,并指名读课题。 2.读了课题以后,你想知道什么?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同学们要运用平时学到的方法自己读懂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诵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标好自然段的序号。 2.提示需注意的字音:心扉的“扉”读第一声,水浒的“浒”不读许,过瘾的“瘾”是前鼻音,赠送的“馈”声母是k。 3.默读摸索:“我的‘长水果’”是什么?作者写了童年读书、作文的哪几件事,从中悟到了哪些道理?找到有关的部分画下来。 三、细读课文,感悟体会。 1.“我”的“长水果”是什么?(书是“我”的“长水果”。) 2.作者写了童年读书、作文的哪几件事? a.作者是怎样读这些书的?(板书:津津有味、如醉如痴、牵肠挂肚) (1)从作者这样读书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作者非常爱好书。)

(2)指导朗诵相干的句段。 b.作者从作文中悟到了什么道理?读ll、14自然段。知道“别出心裁、呕心沥血”等词语。 3.读书和作文有什么联系吗?从文中找到有关的句子,并谈谈知道。 4.作者为何说书是“我”的“长水果”?(书像长水果一样,对我有好处。) 为何又把书称为人类文明的“长水果”呢?(书是.-j-~流传下来的,我们通过读书可以知道过去产生的事情,书就像“长水果”一样不老。) 四、积存语言,交换感受。 1.认真读自己感受较深的句子或段落,与同学交换体会。 2.课外积存有关读书的格言警句。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2 《一双新鞋》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词语,积存辞汇。 2.知道课文内容,通过人物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体会父子之间含蓄而深挚的情感,知道并回报父母的爱。 3.能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教学重点:知道课文内容,通过人物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体会父子之间含蓄而深挚的情感 教学难点:能够知道父母的辛劳,学会关爱父母,孝顺父母,用行动回报父母的爱。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进程 一、揭题导入 1.揭示课题,板书课题《一双新鞋》。 2.看到文题,你想到了什么? a.这是一双什么样的新鞋? b.这是谁的新鞋? c.这双新鞋背后有怎样的故事? (学生还可以展开联想,从其他角度谈自己的想法。)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教案新课标指南五篇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教案新课标指南五篇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1 《猎人海力布》教案一 【教学目标】 1.认识“誓、谎”等4个生字,会写“酬、珍”等11个字,会写“猎物、尊敬”等29个词语。 2.读、说、议、演、写贯穿教学过程,把语文知识能力的发展同师生学习过程结合起来。 3.创造性地复述故事。 4.体会海力布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懂得每个人都要拥有一颗善良的心灵。 5.写一段话介绍“海力布”石头的来历。 【教学重难点】: 1.创造性地复述故事。 2.写一段话介绍“海力布”石头的来历。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具准备】: (1)课件。 (2)学生阅读几篇民间故事,把最感兴趣的1—2个记下来。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说一说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民间故事吗?民间故事是一些长期流传于老百姓之间的故事。它们或者机智幽默,或者歌颂善良美好,或者感人至深……下面,请同学们把自身喜欢的民间故事简要地讲给大家听!(发言者每人1分种左右,要求把故事梗概说清楚。)

(此过程看似无意,实际在说的过程中,尤其是“简要地说”更要求学生能抓住 线索,理清条理,弄清故事大意,即抓住主要内容,此过程预计5—7分钟。) 二.学一学 学习本课11个生字和关于的新词。(着重学习“酬、叮、嘱、塌、誓”的音、形、义,着重强调“延”字的笔顺和书写。) 三.读一读 师:同学们,《猎人海力布》是个感人至深的故事,现在请大家用自身喜欢的方式来读吧!(或朗读,或默读,或轻声读,课堂上同学们选择适合自身的方式来读。此时的读不是细读、精读。而是摸清脉络,弄清梗概的读,此过程约5—7分钟。) 四.写一写 师:大家都已读过课文,下面请大家用10分钟的时间为这个故事写一个内容 提要,约150字左右,要求故事完整清楚。(有起因、经过、结果,叙述清楚。) (“写”比起“说”更郑重一些,而且每个人都参与了,动手了,练习把全文缩写150字的“内容提要”,实际就是在“抓主要内容”,而且又和“练笔”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可以达到“一石两鸟”的目的,此过程约为10分钟左右。) 五.议一议 师:同学们,《猎人海力布》这个感人至深的故事流传至今,为人们传颂。那同学们读完课文,一定有很多话要说,下面请大家再细致地读课文,提起笔,把你最感动的地方划出来,然后把你的感受告诉大家,说什么,怎么说都可以! 在全文中,有多处令人感动的地方值得深入体会。 1.第2自然段中“他热心帮助别人……尊敬他。” 2.第3—6段中,海力布和小白蛇的对话,他不求回报,不要珠宝等细节。 3.第7—9段中,海力布劝大家搬家的三句话,及他牺牲后大家沉痛的心情等。 …… 以上这些是备课时预想的“感动”语句,尤其海力布三次劝大家搬家的话要重点通过读、说来体会。文中还有很多感人之处,学生明确提出,教师相机引导。师生在此过程中体会、感悟,为后面表演打基础,时间约为15分钟左右。 第二课时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人教版2022年教材五篇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人教版2022年教材五篇 教案中对每个课题或每个课时的教学内容,教学步骤的安排,教学方法的选择,板书设计,教具或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各个教学步骤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等等,都要经过周密考虑,精心设计而确定下来,体现着很强的计划性。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方便大家学习。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1 《金色的鱼钩》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读读记记“颧骨、两鬓、抽噎、喜出望外、奄奄一息”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受到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品质的教育。 3、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展现人物内心的表达方法。 4、练习快速阅读,简要地复述故事。 【教学重点】体会文章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理解“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这句话的含义。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课前布置收集有关长征的图片、文字等资料,通过课前阅读,熟悉课文。 一、预习探究长征是世界军事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一个由伟大的中国工农红军创造的奇迹。在这个奇迹的背后,是红军战士历尽的千难万险,是无数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一个老班长的故事。(板书课题,生读课题。) 二、合作交流 1、请同学快速默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再次快速默读课文,读时注意自己的感受和心情变化,读后谈

谈感受。设计意图:放手让学生畅谈初读后的感受,学生会谈到会被班长为革命,为他人牺牲自己的品质感动。这样能及时释放学生心中的感动,又能根据学情来展开下面的教学。 三、品读体验 1、同学们都被班长尽心尽力地照顾伤员而不顾自己的崇高品质所感动。带着这份感动再次走进课文,细细品读描写老班长的句子,想想它们为什么让你感动。 2、品读重点句: 从外貌体会中心: ⑴“炊事班长快四十岁了……脸上布满皱纹,两鬓斑白,显得十分苍老。” ①三十多岁的老班长为什么会有五六十岁老人的外貌特征? (“满脸的皱纹”证明他经历长期艰苦的革命斗争。“斑白的两鬓”说明他饱经风霜的考验。他“比我们还瘦得厉害”,反映他内心为病号的担忧和焦虑。) ②抓住表现“苍老”的重点词朗读,读出感动。 ⑵“瘦得只剩皮包骨头,眼睛深深地陷了下去,还一直用饱满的情绪鼓励着我们。” 老班长胜利地完成了上级交给他的任务,可自己已经衰弱到不能支撑的地步。这充分说明他对战友的满腔热爱,对党的高度忠诚。) 从语言、行动、神情体会中心:⑴学习“硬咽草根鱼骨头”片段: ①指名朗读,读后议论:为什么这个段落令人感动? (抓住“皱紧眉头”、“硬咽”等词和“我”当时的心情,体会老班长的品质。) ②感情朗读,注意体会人物的内心。 ⑵学习“夜里钓鱼摸野菜”片段: ①自由朗读,读后议论:为什么这个片段令人感动? (老班长非常辛苦,寻找食物极其艰难。他是用革命的意志,对党的忠诚在坚持。)

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案(优秀6篇)

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案(优秀6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案(优秀6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并分享出去。 人教版五年级上语文教案篇一一、教材简析: 本文是一篇散文,记叙了“我”在甲板上赏月时,聪明好学、爱幻想的小外甥和“我”比赛背诵写月亮的诗句以及小外甥对月亮的独特而富有童趣的想象。作者文笔生动活泼,聪明好学、爱幻想的小外甥跃然纸上。 二、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给课文分段,并概括大意。 4、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描写月光和小外甥对月光产生想像的句子的意思。 5、通过朗读训练,激发学生主动积累诗句的兴趣,启发学生展开幻想的翅膀,用童心来感受和反映世界。 三、重点难点: 1、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描写月光和小外甥对月光产生想像的句子的意思。 2、通过朗读训练,启发学生展开幻想的翅膀,用童心来感来感受和反映世界。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有关月亮的诗句?请大家背诵。 2、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有关月亮的课文,中间也有不少月亮的诗句,请同学们仔细读课文。 3、出示课题21望月(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自学要求: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通课文。 (2)自由轻声读课文,自学生字词语,结合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部分词语。 (3)再读课文,提出一些自己不懂的问题。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检查词语读音,提示注意点。 3、学生质疑,理解部分词义:对学生提出的一些问题,能解决的当堂解决,不能解决的放到下节课。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是不是单单写月亮的?除了写赏月外还写了什么? 2、指名回答。 3、指导学生给课文分段?提示:课文哪些段落写赏月,哪些写背诗句? 第一段(1—2 ):深夜,我在甲板上欣赏月下的江景。 第二段(3—13 ):小外甥和我比赛背诵写月亮的诗句。 第三段(14—20):小外甥对月亮的独特而富有童趣的想象。 第四段(21——)我独自一人在甲板上展开了幻想的翅膀。 (四)课堂练习 1、写字练习,教师进行指导。重点指导:斑、絮、呵欠 2、用钢笔描红。 3、写出近义词。光点() 凝望()惊奇()封闭()聚集()幻想()清幽()闪耀( )

新课标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

1、窃读记 学习目标 a.认识“窃、腋〞等7个生字,会写“窃、炒〞等14个生字,正确书写“支撑、倾盆大雨、饥肠辘辘〞等词语. b.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热爱读书的思想感情. c.重点感悟描写“我〞动作和心理活动的语句,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1.课前发动学生搜集名人读书的故事或读书名言. 2.自学生字新词. 3.课件出示相关句子. 第一课时 直奔“窃读〞.整体感知 1.同学们,我们已经预习了课文,知道“窃读〞可以换成一个什么词?(偷读),你知道课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 2.整体感知课文. a.自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 b.认读生字词. c.指名分段读课文,看看字音是否读准,句子是否读通顺. d.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我〞因无钱买书而偷偷躲在书店看书.) 品味“窃读〞,感受渴望 1.边默读课文边用“_____〞划出描写“我〞是怎样“窃读〞的语句.读一读句子,说一说体会.(小组交流、汇报.) 2.重点品读文中描写“我〞的动作和心理活动的语句. a.“我跨进店门……踮起脚尖,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哟,把短发弄乱了,没关系,我总算挤到里边来了.〞 (1)画出句中表示动作的词. (2)感悟形象:从这一系列的动作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b.“急忙翻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 (1)这句话把什么比作什么? (2)“饿狼〞给我们留下的是不太美好的形象,可“我〞却把自己比作“饿狼〞,那样“贪婪地读着〞,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表现出作者如饥似渴地读书.) (3)你在生活中有这样的体验吗?说一说. (4)结合生活体验,相机指导朗读. c.“我有时还要装着皱起眉头,不时望着街心,好似说:‘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其实,我的心里却快乐地喊着:‘大些!再大些!’〞 (1)读了这句话,你发现了什么?(一般人物的神态和内心是一致的,从神态描写可以看出心理活动,可这句话中,神态和内心是不一致的.) (2)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突出了作者热爱读书已经到达了入魔的程度.) d.美读升华:你能把自己对“窃读〞的理解与感悟读出来吗?生读,师评:同学们的朗读,把一个渴望读书、热爱读书的孩子展现在我们的面前.那大家知道,“窃读〞时,“我〞的心理有一种怎样的感受吗? 3.自主品读“窃读〞的滋味.

小学语文五年级人教版上册备课教案五篇

小学语文五年级人教版上册备课教案五篇 编写教案是开展教学研究、提高教学研究能力的过程。教学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讲是通过合理的方式把以教材为主体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并达到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目的。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方便大家学习。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1 《太阳》教案 教学目标 1.会认“摄、殖”等4个生字,会写“抵、氏”等10个生字。理解并掌握“寸草不生、步行”等词语。 2.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与太阳的有关知识,初步认识人类与太阳的密切关系,激发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 3.了解作者说明事物的方法,初步学习阅读说明文的方法。 教学重点 1.掌握本课的生字,理解并掌握“寸草不生、步行”等词语。 2.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初步认识人类与太阳的密切关系。 教学难点 了解作者说明事物的方法,初步学习阅读说明文的方法。激发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摄、殖”等4个生字,会写“抵、氏”等10个生字。理解并掌握“寸草不生、步行”等词语。 2.朗读课文。把握主要段落的结构特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太阳的有关知识,初步认识人类与太阳的密切关系,激发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一、猜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出示谜语:有个老公公,天亮就出工。哪天不出工,准是下雨或刮风。 提问:“它是谁呀?”——太阳公公 大晴天的时候,我们都能看到太阳。可是你知道关于太阳的知识吗?这节课就向大家介绍一下 板书:太阳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出示课件2) 1.学生齐读课文。 2.学习生字生词: (1)齐读词语表中的词语。 (2)教师指导正确书写易错字:殖蔬 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句子读通顺。 三、细读课文,交流收获 1.我们可以把课文分成几部分?请概括每部分的段意。 生总结,汇报 课文可以分成两部分。 第一部分(1—3)介绍太阳远、大、热三方面的特点 第二部分(4—8):讲太阳和人类的关系。 2.我们来读第一部分。思考,这部分介绍了太阳哪些特点? 生总结、汇报 板书:特点:远大热 3.作者先给我们讲了一个传说。你知道介绍传说的作用吗? 生总结、汇报 师:介绍神话传说,增加文章的神秘感,引起阅读兴趣。 4.找出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之间的过渡句,说说过渡句的作用 生总结,汇报 生:“虽然……但是……”用这个关联词结束上文,引起下文“关系密切”的介绍。所以,这是过渡句,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板书:关系密切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精选5篇)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精选5 篇)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读读记记“悠闲、松弛、尴尬、气氛、感染、笨重、熟视无睹、彬彬有礼、冲锋陷阵、翩翩起舞、摇头晃脑”等词语。 2.了解泰国的独特风情与文化,感受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 3.领悟课文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了解人与大象的亲密关系。 教学难点: 比较*与《威尼斯的小艇》的写法上的异同,领悟课文的表达方法。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准备: 搜集有关泰国风情的文字资料、图片等。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上节课我们游览了威尼斯的奇特小艇,今天我们要去美丽的泰国游玩。泰国是亚洲重要的旅游国家之一,迷人的热带风情以及独具特色的佛教文化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原因。泰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佛教国家,这个被称为“白象王国”的美丽国度,拥有独特的文化传统和民族风俗,泰国别称“佛之国”“黄袍佛国”“大象之邦”,首都是曼谷。 二、收集资料 大家在课后收集到有关泰国的资料,小组交流,小组派生汇报。 三、学习课文 我们要扫清文字的障碍,提示以下读音 1.“驰”(chí)和“绅”(shēn)的声母是翘舌音,不要读成平舌音;“摩”(m ó)不要读成一声;“彬”(bīn)的韵母不要读成后鼻音;“氛”(fēn)不要读成四声;“尴尬”(gān gà) 2.词句解析。 熟视无睹:指对客观事物不关心,虽然经常看见,却跟没看见一样。 以一当十,以一抵百:原形容军队勇敢善战。文中指一头大象抵得上十个人、一百个人,为泰国人做工服役作用巨大。 驯服:使顺服。 按摩:用手(文中指大象用脚或鼻子)在人身上推、按、捏、揉等,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加皮肤抵抗力,调整神经功能,也叫推拿。 尴尬:文中指神色、态度不自然。 彬彬有礼:形容举止文雅。 翩翩起舞:形容轻快地跳舞。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人教版范文7篇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人教版范文7篇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人教版范文7篇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人教版(精选篇1) 教学目标 1、自己发现和运用识字方法,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能发现细心、长期观察的乐趣所在。 3、能背诵“日积月累”部分。 教学重难点 自己发现和运用识字方法,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教学媒体准备使用 准备“爬山虎”图片,提前布置学生观察感兴趣的事物。 教学过程 一、读读写写 1、检查读音,交流识记方法: ⑴自由读记,标出本组所学生字。 ⑵小组读认,读中正音。 ⑶全班交流读,交流难记字形识记方法。 2、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再次识记。 3、听写词语,注意书写正确规范。(自我表现) 4、选择两个词语造句。(小组交流)

二、读读记记 1、读中正音: ⑴指名读词,随时正音。 ⑵齐读。 ⑶同桌互读,一人随意快速地指点,另一人读。 2、解疑说话: ⑴提出不懂的词语,共同交流解题。 ⑵自由选择一组词,说一段话。 三、我的发现 1、出示“爬山虎”的图片,自主观察,交流发现。 2、出示文中语句,读通、读懂,发现作者细腻之处。 3、作者为何能把爬山虎的脚写得这么细致、具体? 4、分角色读“小林”“小东”的话。 5、谈谈自己的学习体会。课后从其他阅读材料中摘录类似的语句,积累在摘抄本上。 四、成语故事 1、认识事物需要对某一事物进行细致、长期的观察,其他事情又何尝不是如此呢?《胸有成竹》这个故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2、学生通读故事,了解故事内容。 3、故事中的哪些语言给你特别深刻的印象? 4、文与可的笔下为什么能出现一竿竿生动传神的竹子?

(明白“观察”与成绩的必然联系。) 5、交流成语含义。举出生活中的例子说明“胸有成竹”的意思。 五、日积月累 1、有人对每月具有代表性的花也作了细致的观察,编了一首歌。先听老师唱唱。 2、学生小组内读读,解决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老师巡回倾听,给予帮助。 3、抽读正音。 4、细读,你发现这段话有哪些特色?哪些词句用得特别精妙。 5、熟读成诵,吟唱成诵。 6、拓展:课后有兴趣的话,用一种花名,依照短文的句式说两句话。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人教版(精选篇2) 教学目标: 1、学写7个生字,认识2个生字。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默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学会欣赏自己的优点。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学写生字,朗读课文。学习默读课文。了解课文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案(15篇)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案(15篇)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案(15篇)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案1 一、提醒课题,引入新课: 1、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关于马古诗,谁来读读课题?通过预习,你知道课题是什么意思吗? 2、古人对马可谓情有独钟,不管是叱咤风云的将士,还是尚武弄墨的文人,都与马结下了不解之缘,吟咏骏马的佳作不胜枚举。诗人杜甫又是怎样描写房兵曹的这匹胡马的呢? 二、预习古诗,整体感知: 1、请你认真听老师读这首诗,一边听一边想,这匹马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范读。 2、远观胡马,它给我们留下了深化的印象。让我们走近些,再去看看吧。请你自己好好读读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把诗句读通顺。 3、指名读。齐读。 三、品味古诗,感受意境: 1、读了这么几遍诗了,那胡马到底来自何处呢?大宛是个什么地方?

2、传说大宛产一种汗血宝马,日行千里,奔跑的时候脖子上会流出像血一样鲜红的汗水。为了得到它,汉武帝曾两次派兵远征西域。金庸先生在《射雕英雄传》里也写到了汗血宝马。房兵曹的胡马虽然没有这样神奇,却也是一匹良驹。我们来看看胡马什么样。 3、请你找出描写胡马样子的诗句,好好读一读,再用自己的话说给同桌听。 4、指名汇报。这匹马瘦骨棱棱好比山峰,怎么能称得上是一匹骏马呢?和杜甫同一时代的诗人李贺告诉了我们答案。 5、〔出示《马诗》〕请四人小组的组长带着组员一起学习这首诗。先自读《马诗》,再根据下面的注释说说诗句的意思。然后交流你对这首诗的理解。 6、指一小组汇报。 7、通过这首《马诗》的补充学习,我们不难发现,古人选马以两耳竖立,骨骼清峻挺拔者为上品。这里的“瘦”并非瘦骨嶙峋,而是指胡马体态俊健。让我们带着赞叹之情,一起来读读描写胡马样子的诗句。 8、这样一匹骏马跑起来什么样呢?这里的“入”字可否换成“吹”或者别的字?我们来看这样一组画面。 你看到了什么?

(2019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全册全套教案教学设计带课堂作业新设计(新教材)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小学语文 (2019年新教材) 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上语文:1.《白鹭》教案 1.白鹭 教学目标: 1.认识“鹭、嫌、喙”等8个生字,会写“素、宜、鹤”等11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能边读边想象画面。 3.联系课文内容,结合生活实际理解“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这个句子的意思。 4.初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1.本课的重点是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内容,结合生活实际理解“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这个句子的意思。 2.难点是初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 教学准备: 白鹭课件共四组。 第一组:白鹭与朱鹭、苍鹭、白鹤的对比图。 第二组:白鹭的外形图及文字描述。 第三组:白鹭生活场景图三幅及文字。(觅食、栖息、低飞) 第四组:白鹭全部生活场景图及文末一段文字。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出示谜语让学生猜:嘴长颈长脚也长,爱穿一身白衣裳,常在水边结伙伴,田野沟渠寻食粮。(打一动物)谜底:白鹭(师出示图片) 2.我国现代杰出的文学家郭沫若以清新隽永的笔墨描写了白鹭,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郭沫若先生的散文诗《白鹭》,看他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如画的美妙境界。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学生小声自读课文,勾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 2.指名读生字、新词,质疑交流。 3.重点区分翘舌音“朱、澄”,平舌音“增”,指导“鹤、嫌”的书写。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学生大声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 2.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思考:作者从哪几方面写出了白鹭的美? (白鹭的颜色、身段的精巧及觅食、栖息、飞行时的韵味) 3.理清文章脉络,指导分段。 第一部分(1)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第二部分(2—5)白鹭颜色的配合,身段的大小都很适宜,十分精巧。 第三部分(6—8)白鹭在觅食、栖息、飞行时充满韵味,给人们以美的享受。 第四部分(9—11)白鹭实在是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第二课时 一、复习故知,导入新课。 1.指名朗读生字、新词,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2.请学生背诵有关白鹭的诗句。 二、赏读1-5自然段,感悟白鹭的“精巧”美。 1.直入开篇,抓住中心:白鹭这种常见的鸟,在郭沫若先生的眼里,它却是一首--“精巧的诗”。 板书:精巧的诗 2.指名回忆诗的特点:在你们印象中,诗有哪些特点呢?(语言精炼形象,节奏感强,富有意境。) 3.自由朗读课文1-5自然段,体会白鹭诗一般的“精巧美”。 为什么说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呢?打开课本,读读1-5小节,边读边想边画--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白鹭的精巧? [整体感知,读出学生自己的理解,感受白鹭外形的诗一般的精巧美。] 4.集体交流,引导,感悟。相机使用多媒体展示白鹭的外形图和对比图。 第二小节--概括描写:白鹭颜色、身段搭配的和谐美!(引导学生抓住关键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