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医学显象剂归纳

合集下载

核医学PPT课件 血管核医学 心肌灌注显像【43页】

核医学PPT课件 血管核医学 心肌灌注显像【43页】
▪ 冠脉造影及CTA冠脉成像仅反映血管本身 解剖形态学改变。
▪ 心肌灌注显像反映心肌局部血流及其细胞 活性,功能改变。
整理版
24
冠脉造影能替代心肌灌注显像吗? 不能相互取代,而是互补的关系
狭窄区的心肌供血如何?
提供心肌的供血情况(无创伤)
血管狭窄的病理生理意义如何? 提供血管狭窄的病理生理意义
狭窄区心肌是否存活?
注则不能相应增加。
使病变区与正常区心肌显像剂分布差异加大,以提高对
心肌缺血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整理版
10
整理版
11
整理版
12
整理版
13
▪ 判断标准:在同一相应心肌节段,在两个 不同轴向断面,连续两个或两个以上层面 上,出现放射性稀疏或缺损。
整理版
14
定量显示心肌缺血的程度 (低于正常平均值2.5标准差) 直观了解受累血管及分布范围
整理版
36
▪ 心肌炎
整理版
37
扩张性心肌病
整理版
38
肥厚型心肌病
显像特征
整理版
心腔缩小
间隔部增厚放
射性浓聚
39
如何鉴别不同的心肌病?
扩张型心肌病
Dilated cardiomyopathy
肥厚型心肌病
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
整理版
缺血性心肌病
Ischemic cardiomyopathy
提供心肌存活情况
是否需要进行冠脉再通治疗? 指导冠脉再通治疗
整理版
25
生理转归
整理版
功能 改 变
26
解剖与功能相结合的融合影像技术问世
打破了以往各学科之间、多种影像技术之间的 界限,弥补了单一影像技术的相对局限性,实现多 影像技术“优势互补”,提高了对冠心病诊断的及 时性、准确性和科学性。

影像核医学第12章

影像核医学第12章


股骨头无菌性坏死

患侧股骨头区的放射性明显低于健侧 断层显像可以提高诊断灵敏度及特异性

显像原理
淋巴结 淋巴管
显像剂
组织间隙
血管
显像剂
类型
胶体类
99mTc-硫化锑
显像剂
99mTc-植酸钠
颗粒大小
推荐剂量(MBq)
37~74MBq(1~2mCi)
5~15nm 60000MW
37~74MBq(1~2mCi) 74~222MBq(2~6mCi) 18.5~37MBq(0.5~1mCi)
99mTc标记的抗粒细胞抗
740 kBq
370~740MBq/0.25~0.5mg
注射后10~24h
注射后4~5h

正常图像
正常成人:全身造血骨髓 显影清晰,椎体、肋骨、 骨盆骨形态完整,以椎体 及骨盆骨显示最清晰,四 肢仅肱骨及股骨近心端 1/3显影,肝脾显影清晰
骨髓的放射性分布符合年龄特征
正常图像
高聚物
99mTc-DX
胶体
显像方法

注射时间:手术前一天 注射部位:①肿瘤部位皮下或 瘤内单点注射②瘤周多点注射 注射剂量:每部位注射体积 0.1~0.2ml,总剂量37~ 74MBq(1~2mCi)。
淋巴链
SLN 肿块

显像剂
显像方法

术前显像:仰卧位,多次静态显像,2h未见淋巴结可行延 迟显像。需要术中探测则在术前1~6h再次显像。 术中探测:术中利用γ探测器对放射性最高区域进行反复3 次以上探测,若计数率高于本底10倍以上,定为SLN



采用局部或全身显像、延迟显像、动态显像
显像方法

肾动态显像-1

肾动态显像-1

适应症及临床价值
1. 肾实质功能判断 2. 上尿路梗阻的诊断 3. 肾血管性疾病-肾血管性高血压的筛选 4. 移植肾监测 5. 肾损伤 肾血管损伤、肾实质裂伤、尿液
外漏等多方面信息 6. 肾畸形、位置异常 7. 肾脏占位性病变
1.肾实质功能判断
能够灵敏地判断总肾功能和分肾功能
➢早期肾功能受损的诊断、疾病演变和疗效 监测十分有意义。 ➢对残留肾功能也明显优于静脉肾盂造影 (IVP)
3. 注射显像剂同时注射速尿
用于机械性尿路梗阻和功能性肾盂扩 张的鉴别诊断
巯甲丙脯酸(captopril)试验
1. 检查前停利尿剂5天,停captopril等2~3天, 禁食4小时以上
2. 口服captopril 25~50mg,并监测血压及尿 比重每15分钟一次
3. 服药30分钟后饮水8ml/kg 再过半小时进行 肾动态显像,方法同常规显像
7) 根据Gates经验公式(或Schlegel公式)计 算GFR(肾小球滤过滤)或ERPF(有效 肾血浆流量)
GFR的测定方法
显像法(Gates氏法 )一般认为误差为 12-25ml/min
CLK CLB GFR= e-0.153(13.2W/H)+0.7
C C RK
RB
e0.15( 3 13.3W / H ) 0.7
肾先天发育不全、肾萎缩、肾代偿增大等; ➢ 肾占位性病变:肾肿瘤、肾囊肿等。
2.肾血流、功能的异常类型
肾脏不显影:表明该肾无功能或先天性缺如 肾实质显影延迟及消退延迟:该肾功能受损,
常与健侧肾影形成“倒相”,即健侧影由浓渐变 淡,而患侧肾影则由淡渐变浓 双肾显影不良:外周血本底高,双肾功能减低 尿路梗阻:肾盏、肾盂或输尿管显影浓聚、扩 大并且排泄缓慢,介入利尿试验有助于鉴别机械 性和非机械性梗阻 一侧肾动脉狭窄:一侧“小肾脏”、 “小肾 图”--肾图各时相均正常

核医学名词解释总结归纳 考前必看笔记

核医学名词解释总结归纳 考前必看笔记

核医学名词解释CCD:交叉性小脑失联络征象,一侧大脑皮质有局限性放射性分布减低或缺损,同时可见病变对侧小脑放射性减低,多见于慢性脑血管疾病超级骨显像:全身骨骼放射性均匀、对称性的异常浓集,软组织活性很低,骨骼显影非常清晰,双肾及膀胱不显影,称为超级骨显像,见于某些累及全身的骨代谢病变(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恶性肿瘤骨转移)放射化学纯度:以特定化学形态存在的放射性活度站总放射活度的百分比放射性核素:原子核处于不稳定状态,需要通过核内结构或能级调整才能趋于稳定,并释放出一种以上的核素称为放射性核素放射性核素发生器:从长半衰期的核素(称为母体)中分离短半衰期的核素(称为子体)的装置放射性活度:放射性元素或同位素单位时间内发生衰变的原子核数量放射性药物:含有放射性核素供医学诊断和治疗用的一类特殊药物。

用于机体内进行医学诊断或治疗的含放射性核素标记的化合物或生物制剂核素:指质子数、中子数均相同的并且原子核处于相同能级状态的原子甲状腺冷结节:甲状腺显像中,结节部位放射性缺损或明显低于正常甲状腺组织甲状腺热结节:甲状腺显像中,结节部位的放射性分布高于正常甲状腺组织PET: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利用发射正电子的放射性核素及其标记物为显像剂,对脏器或组织进行功能代谢成像的仪器重建影像,构成断层影像SPECT: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仪,是利用注入人体内的单光子放射性药物发出的γ射线在计算机辅助下闪烁现象:在肿瘤病人放疗或化疗后,临床表现明显好转,骨影像表现为原有病灶的放射性聚集较治疗前更为明显,再经过一段时间后又会又消失或改善的现象体外放射分析:在体外实验条件下,以结合反映为基础,以放射性核素标记物为示踪剂,以放射性测量为定量手段,对微量物质进行定量监测的一类技术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相同的核素互称同位素同质异能素:质子数和中子数均相同,所处核能状态不同的原子图像融合:通过不同显像模式获得的同一对象的图像数据进行空间配准,然后采用一定的算法将各图像数据中所含的信息进行整合,形成新的图像数据的技术吸收剂量:单位质量的受照物质吸收射线的平均能量心肌可逆性灌注缺损:负荷显像心肌分布缺损或稀疏,静息或延迟显像填充或再分布,见于可逆性心肌缺血。

核医学名解

核医学名解

核医学:是一门利用放射性核素发射的核射线对疾病进行诊断、治疗和研究的学科。

元素:具有相同质子数的原子,化学性质相同,但其中子数可以不同。

核素: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也相同,且具有相同能量状态的原子,称为一种核素。

同一元素可有多种核素。

同质异能素:质子数和中子数都相同,但处于不同的核能状态原子。

同位素:凡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质子数同,中子数不同)在周期表上处于相同位置,互称为该元素的同位素。

稳定核素(stable nuclide):原子核稳定,不会自发衰变的核素。

放射性核素(radionuclide):原子核处于不稳定状态,需通过核内结构或能级调整才能趋于稳定的核素。

放射性衰变(radiation decay):放射性核素的原子由于核内结构或能级调整,自发地释放出一种或一种以上的射线并转化为另一种原子的过程。

放射性活度:单位时间内原子核的衰变数量,单位:贝克。

基本衰变类型:α衰变;β衰变;正电子衰变;电子俘获;γ衰变。

半衰期(half-live):放射性原子核数从N0衰变到N0的1/2所需的时间。

核探测仪器的基本原理:电离作用、荧光现象、感光作用SPECT:单光子计算机发射断层显像仪是在γ照相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一代仪器,分为探头、旋转支架、扫描床、计算机操作系统。

PET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仪是一种探测体内11C、13N、15O、18F等正电子核素的仪器,注入人体的正电子核素标记物随血液循环分布于组织或器官。

PET/CT:以PET特性为主,同时将PET影像叠加在CT图像上,使得PET影像更加直观,解剖定位更加准确。

放射性药物:含有放射性核素, 用于医学诊断和治疗的一类特殊制剂。

显像剂:诊断用放射性药物通过一定途径引入体内靶器官靶组织的影像或功能参数。

显像剂的特点:亲骨性好,血液清除快,有效半衰期短,γ射线能量适中,骨/软组织比值增高。

放射性核素发生器(radionuclide generator):从长半衰期核素的衰变产物中分离得到短半衰期核素的装置。

核医学简介

核医学简介
T11肿瘤转移。
骨显像的临床应用:原发性骨肿瘤
•及早检出病变 •显示原发肿瘤浸润的实际范围
•检出远离部位的转移灶 •有助于术后复发与转移的复查
骨显像的临床应用:原发性骨肿瘤
男,14岁,左股骨下端骨肉瘤
骨显像的临床应用:原发性骨肿瘤
男,20岁,左胫骨上端骨软骨瘤。
骨显像的临床应用:关节疾病
•类风湿关节炎: 双侧腕关节、掌指及指间关节放射性浓聚。
一般X线检查无阳性发现。
•肥大性肺性骨关节病(hypertrophic pulmonary osteoarthropathy, HPO): 四肢骨干和干骺端的骨皮质呈对称性、弥漫性放射性增高,四肢长骨骨干
皮质显影增强形成所谓“轨道征”或“双条征”较具特征性。
骨显像的临床应用:关节疾病
女,63,类风湿性关节炎
PET图像
PET/CT融合图像
CT图像
功能测定仪器
甲状腺功能测定仪 肾功能测定仪 多功能测定仪 探针
甲状腺功能测定仪
第一章 骨骼系统
第一节 骨显像
显像原理
99mTc标记显像剂: 99mTc标记膦酸盐:具有P-C-P有机键,亚甲基二膦酸盐(99mTc-MDP) 99mTc标记的磷酸盐:具有无机的P-O-P键, 焦磷酸盐(99mTc- PYP)
异常表现:放射性缺损
前位
后位
多发性骨髓瘤骨显像病例
异常表现:放射性浓聚 + 缺损
“炸面圈”征(doughnut sign) 左:胸骨肿瘤 右:左股骨头坏死位
异常表现:超级骨显像(super scan)
恶性肿瘤广泛骨转移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适应证
• 骨痛的过筛检查。 • 恶性肿瘤患者探查有否骨转移;转移灶的治疗随访。 • 原发性骨肿瘤患者,评价病灶侵犯范围,转移及复发情况。

核医学知识点汇总

核医学知识点汇总

核医学知识点总结绪论+第一章核物理知识1、湮灭辐射:18F、11C、13N、15O等正电子核素在衰变过程中发射(产生)正电子,正电子与原子核周围的轨道电子(负电子)发生结合,同时释放两个能量相等方向相反的γ光子(511kev),这种现象就叫正电子湮灭辐射现象。

2、物理半衰期(T1/2):指放射性核素数目因衰变减少到原来的一半所需的时间,如131碘的半衰期是8.04天。

3、临床核医学:是将核技术应用于临床领域的学科,是用利用放射性核素诊断、治疗疾病和进行医学研究的学科。

4、核素:指具有特定的质子数、中子数及特定能态的一类原子。

5、放射性衰变的定义:放射性核素的原子由于核内结构或能级调整,自发的释放出一种或一种以上的射线并转化为另一种原子的过程。

6、放射性活度:表示单位时间内原子核的衰变数量:单位为Ci(居里),1Ci=3.7x1010Bq7、放射性核素发射器:从长半衰期的母体分离短半衰期的子体的装置,又称为“母牛”。

8、个人剂量监测仪:是从事放射性工作人员用来测量个人接受外照射剂量的仪器,射线探测器部分体积较小,可佩戴在身体的适当部位。

9、放射性核素示踪原理:是以放射性核素或其标记化合物作为示踪剂,应用射线探测仪器来检测其行踪,借此研究示踪剂在生物体内的分布代谢及其变化规律的技术。

10、阳性显像(positive imaging)是以病灶对显像剂摄取增高为异常的显像方法。

由于病灶放射性高于正常脏器、组织,故又称“热区”显像(hot spot imaging)如放射免疫显像、急性心肌梗死灶显像、肝血管瘤血池显像等。

11阴性显像(negative imaging)是以病灶对显像剂摄取减低为异常的显像方法。

正常的脏器、组织因摄取显像剂而显影,其中的病变组织因失去正常功能不能摄取显像剂或摄取减少而呈现放射性缺损或减低,故又称“冷区”显像(cold spot imaging)12放射性药物:含有放射性核素,用于临床诊断或治疗的药物。

核医学第7章消化系统

核医学第7章消化系统

5分
10分
15 分
60分
90分
(三)、黄疸的鉴别
(1)肝细胞性黄疸: 肝持续显影,胆系 显影不清,肠道出现放射性的时相延迟。 (2)梗阻性黄疸(完全/不完全): 梗阻 上端胆道扩张,肠道放射性出现晚(或 不出现),放射性低。
(四)、新生儿胆道疾病
鉴别新生儿胆道闭锁(EHBA)与新 生儿肝炎(IHS)是临床十分重要的, 但 又是一难题
胆道术后随访
胆道狭窄 肝消退慢 肠道放射 性出现慢,狭窄部位 以上有浓聚 胆道梗阻 同梗阻性黄 疸的表现 吻合口漏 吻合口周围出现大的量 放射性而肠道放射性减少
15分
30分
胆道狭窄 胆道梗阻
吻合口漏
慢性胆囊炎
显像特点:
胆囊显影差,且 延迟
胆囊肿大 收缩功能
慢性胆囊炎
十二指肠胃返流诊断
*正常情况下,放射性示踪剂随胆汁排泄 到十二指肠,进入空肠、回肠,而不返 流到胃。表现为十二指肠空肠曲以上的 胃区内无放射性分布。饮用牛奶增强胆 汁分泌,加速放射性的排泄,胃区内仍 无放射性分布。
(五)、肝胆术后的评价 术后有无胆道梗阻、胆汁反流、胆 漏等
新生儿先天性胆道疾病与肝炎鉴别
在儿科疾病中,新生儿肝炎与先天性胆道闭锁都 表现为黄疸。但治疗方法都不同,一个需要手术, 另一个则不需要手术,因此二者的鉴别诊断就显 得很重要
先天性胆道闭锁
其表现与胆道完全梗阻一样
新生儿肝炎
其表现与肝细胞黄疸一样。
男,9Y,便血2天。PE:神清,面色苍白,心肺(),腹平软,无压痛,腹部B超正常,ECT提示中下腹 部出血,胃粘膜显像见该处明显异常固定放射性浓聚, 梅克尔憩室阳性
梅克尔憩室
第5节 消化道出血显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核医学整理:
第一部分 显像剂
心血管系统
放射性核素心肌灌注成像:201Tl (redistribution) ;99mTc-MIBI(p47)
存活心肌检测:201Tl;99mTc-MIBI;(p72)
心肌葡萄糖代谢显像 18F-FDG
心血池显像:FPRNA/ERNA
99mTcO4-;99mTc-DTPA;99m
Tc-MIBI (p76)

内分泌系统
甲状腺摄131I功能试验:131I (p88)
甲状腺静态显像:99mTcO4- (p91)
甲状腺动态显像:99mTcO4- (p95)
分化型甲状腺癌的全身显像:131I (p96);18F-FDG (p98);99mTc-MIBI (p99);201Tl
(p100)
甲状旁腺显像:99mTc-MIBI
甲状旁腺减影现象:201Tl/99mTc-MIBI + 99mTcO4-(甲状旁腺不摄取)

骨骼系统
核素骨显像:85Sr2+、18F-NaF、99mTc-MDP(p113)

这两个的方法、原理的区
别、共同之处在哪里?
泌尿系统
肾动态显像:99mTc、131I的化合物(p135)——肾动脉血流灌注;肾实质功能;
肾图:99mTc-MAG3、131I-OIH——肾浓聚、排出
肾小球滤过率测定:99mTc-DTPA
膀胱显像:99mTc-DTPA

肿瘤显像
肿瘤代谢显像:18F-FDG、其他(P161)、76Ca、201Tl、99mTc-MIBI(p184)
神经系统
脑血流灌注显像: 99mTc-ECD; 99mTc-HMPAO;133Xe等惰性气体。
脑葡萄糖代谢显像:18F-FDG
脑脊液间隙显像:99mTc-DTPA

胃肠系统
唾液腺显像:99mTcO
4

-

异位胃粘膜显像:99mTcO4-
胃肠道出血显像:99mTc-RBC
胃排空功能测定:99mTc-SC(硫胶体)、99mTc-DTPA
胃食管反流测定:同上
肝胆显像:99mTc-HIDA or 99mTc-DISIDA
肝动脉灌注显像:99mTc-RBC
肝血池显像:99mTc-RBC
肝胶体显像:99mTc-SC(硫胶体)、99mTc-植酸盐

放射性核素治疗:
甲状腺疾病:131I
肾上腺素能肿瘤:131I-MIBG
骨转移瘤:氯化锶89SrCl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