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用炭素材料

铝用炭素材料
铝用炭素材料

铝用炭素材料

编者按:冶金百科全书“炭素材料卷”钢铁冶金用炭素材料分支,本刊已于1995年第3期到1999年第1期连载完毕。应广大读者的要求,从本期开始,本刊将继续连载冶金百科全书“炭素材料卷的其他分支”。

1 铝用炭素材料(carbonmaterialfor aluminiummanufacturing)

1)定义以石油焦、沥青焦或无烟煤为主要骨料,以煤沥青等作粘结剂制成的糊类或块类炭素制品,主要供金属铝电解生产过程中用作阴极和阳极,镁冶炼、铁合金生产,一些化工窑炉有时也使用这些炭素材料。

2)作用铝用炭素材料是铝电解工业的支柱材料之一,主要作用为:用作电解槽的阳极,把电流导入电解槽,并参与电化学反应;用作电解槽的阴极内衬,盛装铝液和电解质,并把电流导出电解槽外。

3)分类根据在电解槽中的位置和作用不同,可分为阳极材料和阴极材料两大类(包括糊类和块类制品),见表1。

表1铝用炭素材料分类

4)铝电解工业采用炭素材料的历史电解法制铝的发明和每一次大的技术进步都是和炭素材料的发明和技术发展分不开的。19世纪70年代,已能生产炭质电极和炭质耐腐蚀材料。1888年,美国人霍尔(Hall.C.M)和法国人埃鲁(Heroult.P.L.T)〔1〕分别申请了冰晶石-氧化铝熔盐体系以炭电极为阳极、以石墨坩埚为容器和阴极,电解生产金属铝的专利。这种工业炼铝方法,简称霍尔-埃鲁法,到20世纪90年代,仍是唯一可以适于大规模工业生产金属铝的方法。由于冰晶石-氧化铝体系具有强烈的腐蚀作用,要求电解槽的阳极和阴极材料具有耐高温、导电性能良好、抗腐蚀、杂质少等性能,一百多年的科学试验和生产实践表明,炭素材料是唯一能选作阳极和阴极的廉价的工业材料。图1是铝电解槽结构示意图。

(a)预焙阳极电解槽(中部打壳)(b)预焙阳极电解槽(边部打壳)

(c)上插自焙阳极电解槽(d)侧插自焙阳极电解槽

图1铝电解槽结构示意图

铝电解生产初期,采用小型预焙阳极。1887~1888年间,美国匹兹堡Reduction公司(AICOA公司的前身),瑞士冶金公司(AIAG和Aluoaisse 的前身)依据霍尔-埃鲁法,分别兴建铝电解槽,当时的电流1300~1800A。这种槽阳极横截面积小(8~10cm2),电流密度高(2~4A/cm2),阳极消耗量大(约2kg/kg),电流效率低(50%~60%)。由于当时炭素技术水平不高,阳极质量差,规格小,使电解槽的容量受到限制。

20世纪20年代,按照当时铁合金炉上连续自焙电极形式,在铝电解槽上使用了连续自焙阳极,阳极导电棒采用侧插式(1924年,挪威的Soderberg研制成功连续自焙阳极)。这种槽型在世界范围推广使用,阳极由圆形改为矩形,面积逐渐扩大,电解槽容量随之提高,侧插槽容量可达60kA以上。为了提高操作机械化程度和进一步扩大电解槽容量,1934年,法国彼施涅铝业公司(Pechiney)研制成功上插自焙阳极,随后又实现多功能天车进行阳极操作。上插阳极的发展,使单槽电流容量达100~150kA以上。20世纪80年代,新型自焙阳极电解槽,以炭材料为主体构成的自焙阳极每个重达60~100t,吨铝消耗阳极糊降至600kg 以下。但自焙阳极在使用过程中产生大量有害气体,不利于实现机械化、自动化。

20世纪50年代,由于炭素电极质量的提高以及振动成型制造大规模预焙阳极炭块的成功,由预焙阳极炭块组装而成预焙阳极电解槽被广

泛采用。20世纪80年代后期世界最新式的预焙阳极电解槽,预焙阳极由40余块阳极炭块组成,整个阳极重达50余t,电解槽电流容量已达230kA以上。大型预焙阳极电解槽的电流效率可达93%以上,吨铝消耗阳极炭块降至500kg以下。但是,预焙阳极生产的投资较大。

炭素材料生产技术的发展促进了铝电解工业的发展,从而使铝电解工业成为炭素制品的最大消费部门。图2显示了世界原铝生产产量和炭阳极消耗量。

图2世界原铝生产产量和炭阳极消耗量

我国90年代初,大多数中小电解铝厂采用侧插自焙阳极(30~50kA 电解槽)和上插自焙阳极(80~100kA电解槽),大型电解铝厂多采用预焙阳极(75,135,140,155,160kA电解槽),国内280kA的铝电解槽处于试验阶段。

5)铝电解工业对铝用炭素制品的质量要求炭素材料在铝电解槽中参与导电和电化学反应,并直接与具有强腐蚀性的氟化物熔盐接触,因而,铝电解工业对炭素材料提出如下要求:

①电阻率电阻率低有利于降低电能消耗,炭块电阻率一般小于

60μΩ.m,炭糊焙烧体电阻率一般小于80μΩ.m。

②体积密度较高的体积密度有利于抵抗熔盐的侵蚀,降低气体渗透、减少与CO

2

和空气的反应消耗。炭块体积密度一般不小于1.5g/cm3,炭糊焙烧体的体积密度〔2〕不小于1.36g/cm3。

③机械强度以炭素材料为主体构成的电解槽阳极重达几十吨,在电、热冲击下承重负荷,因此其机械强度要求比一般的炭素材料要高。炭块的耐压强度约为25~35MPa,炭糊焙烧体的耐压强度约为18~28MPa。

④真密度阳极材料的真密度约为1.98~2.00g/cm3,阴极材料的真密度为1.84~1.90g/cm3。

⑤杂质含量阳极材料消耗以后,其中的杂质直接进入电解质和金属铝中,因此,要求阳极材料的杂质含量低,一般不超过1%;阴极材料的杂质含量一般不超过10%。

⑥与CO

2

气体的反应性能炭素材料在950℃左右的高温下使用,处于

电解反应所产生的CO

2气体包围之中,因此,抵抗CO

2

气体渗透和降低其

反应性,成为铝用炭素材料的一项特殊性能要求。铝用炭素材料CO

2

反应性能指标为:

与CO

2

的反应总消耗率,炭块类,小于40mg/(cm2.h);炭糊类,

小于60mg/(cm2.h);

气化率,炭块类,小于20%;炭糊类,小于30%;

脱落度,炭块类,小于10%,炭糊类,小于15%。

⑦电解膨胀率阴极材料长期受到电解质的化学腐蚀而被破坏,电解膨胀率(或破损系数)表示阴极材料在电解过程中抵抗电解质腐蚀的能力。阴极材料的电解膨胀率小于1.4%,破损系数小于1.5。

6)我国铝用炭素工业概况我国铝用炭素工业是与铝工业相伴发展起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前,我国没有单独的铝工业和铝用炭素工业。在台湾高雄和东北的抚顺,日本人开办的两个小铝厂设有阳极糊车间。50年代,我国第一家铝厂——抚顺铝厂、第一家炭素厂——吉林炭素厂建有阳极糊和阴极炭块生产线。50年代以来,我国相继建立的抚顺、山东、包头、郑州、青铜峡、贵州、兰州、青海等铝厂,都建有铝用阳极材料生产线。70年代以前,各大铝厂主要生产和使用阳极糊,当时有十几家地方小铝厂,自己不设阳极糊生产,所用阳极糊从各大铝厂购进。70年代以后,我国自行研制成功预焙阳极炭块制造技术和预焙阳极电解槽技术;80年代初,从国外引进了先进的预焙阳极炭块制造及预焙阳极电解槽技术,这使我国铝电解工业和铝用炭素工业获得巨大发展。贵州、抚顺、包头、郑州、白银、青海等大铝厂都部分或全部采用本厂生产的预焙阳极炭块。80年代投产的大型铝工业基地——平果铝业公司也是采用预焙阳极。90年代,全国还有50余家中小铝厂,它们中约有半数厂家自己生产阳极糊。

80年代以前,我国铝用阴极制品主要由吉林炭素厂、兰州炭素厂、上海炭素厂等供应的普通阴极炭块及糊类。80年代初,贵州铝厂从日本引进了半石墨阴极炭块及阴极糊类生产线,促进了我国阴极生产技术的发展,随后建立的山西炭素厂是我国阴极制品的专业生产厂家。

80年代,我国为铝电解服务的有几十家中小炭素厂,它们主要生产阳极糊、阴极炭块、侧部炭块等。1992年,全国铝用炭素制品生产能力约66万t/a,见表2。到90年代中期,我国铝用炭素制品年产量近100万t。

7)我国铝用炭素材料的科研进展铝用炭素材料的质量对铝电解生产的电流效率、直流电耗和生产成本影响很大。1984年,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成立后,提出“优先发展铝”的方针,十分重视铝用炭素的科技发展。1985年成立了以郑州轻金属研究院为组长单位的铝用炭素科技协作网,把“提高铝用炭素材料质量”列为国家“七五”科技攻关项目,拨100多万元专款在郑州轻金属研究院建立铝用炭素研究室和铝用炭素质检中心,为全国铝行业和铝用炭素行业服务。1985年以来,全国科研、设计、生产几十家单位联合攻关,已先后成功研制了半石墨阴极炭块、干阳极糊、添加剂阳极糊、SiC侧部炭块、冷捣糊、大颗粒配方、改质沥青、多工位震动成型机等新产品、新技术、新装备;并先后开发了一系列铝用炭素专用的检测设备,如阴极材料电解膨胀率测定仪、阳极材料CO2反应性测定仪等。

参考文献:

〔1〕邱竹贤 预焙槽炼铝〔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88.〔2〕黄永忠,等.铝电解生产〔M〕.长沙: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1994.

王平甫罗英涛供稿待续

河北省石家庄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质量检测(一)化学及答案

2021届石家庄市高中毕业班教学质量检测(一) 化学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O-16 Na-23 S-32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实验室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将铁屑、苯和溴水混合制备溴苯 B.用稀硫酸洗涤长期存放石灰水的试剂瓶 C.用量简量取7.80 mL NaCl溶液 D.盛放汽油的容器贴上标志 2.下列叙述不涉及分解反应的是 A.电解法制备铝单质 B.“侯氏制碱法"制备纯碱 C.酿酒过程中淀粉转化为葡萄糖 D.《石灰吟》中“烈火焚烧若等闲"所述过程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油脂有油和脂肪之分,但都属于酯 B.葡萄糖、果糖和蔗糖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C.糖类、油脂、蛋白质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D.糖类、油脂、蛋白质都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 4.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A.电解质的电离需要通电 B.物质熔化的过程不破坏化学键 C.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 D.离子反应的本质是体系中某些离子浓度的降低 5.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6.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总数的2倍,X、Z同主族且质子数之比为1:2, 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属于中强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简单离子半径:Z>X> Y B.常温下,W的氯化物均为气体 C. X、Z形成的化合物可用作食品漂白剂 D.工业上常用W单质作还原剂冶炼Y单质 7.焦性没食子酸在气体分析中可用作氧的吸收剂,其结构简式为下列关于焦性没 食子酸的说法错误的是

铝用炭素材料粉料布莱因细度试验方法(标准状态:现行)

I C S71.100.10 H30 中华人民共和国有色金属行业标准 Y S/T734 2010 铝用炭素材料粉料布莱因细度试验方法 C a r b o nm a t e r i a l s u s e d f o r a l u m i n i u m p r o d u c t i o n T e s t i n g m e t h o d f o r d u s t B l a i n e f i n e n e s s 2010-11-22发布2011-03-01实施

前言 本标准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 A C/T C243)归口三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贵州分公司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素梅二余蓓三

铝用炭素材料粉料布莱因细度试验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铝用炭素材料粉料布莱因细度的试验方法三 本标准适用于粒径<0.2mm的炭素材料布莱因细度的测定三 2方法原理 采用渗透法的工作原理,当一定数量的气体通过压实的样品层渗透进来,使U形管中在静止时被抽动成为真空状态的液体柱慢慢回升,消除真空状态,测量这一过程所需的时间,计算出粉料样品的布莱因细度,最终结果以布莱因系数表征三 3仪器 3.1布莱因装置:测量原理示意图见图1三由1根U形管二1个圆柱形样品容器二1个带孔圆盘和1个渗透装置组成,U形管固定在仪器内部的支座上三 1 电机; 2 加压活塞; 3 样品容器; 4 带孔圆盘; 5 控制阀; 6 隔膜泵; 7 海绵活塞; 8 指示液注入标记; 9 上部测量标记; 10 下部测量标记; 11 液位标记三图1布莱因设备装配示意图

铝的检测方法38958

铝的检测方法 -------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责任公司 一、铝试剂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二、方法提要: 在中性或酸性介质中,铝试剂与铝反应生成红色络合物,其吸光度与铝的含量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成正比。PH=4时,显色络合物最稳定。 三、试剂: 1、氨水溶液:(C=0.1mol/L)1ml氨水用纯水稀释至150ml。 2、盐酸溶液:(C=0.1mol/L)1ml盐酸用纯水稀释至120ml。 3、抗坏血酸溶液(50g/L):称取抗坏血酸5.0g,溶于纯水中(不可加热)稀释至100ml。用时现配。 4、铝试剂溶液(0.5g/L);称取0.25g铝试剂金精酸铵,加250ml纯水,温热至溶解,加72.6g乙酸铵,溶解后,加30.ml冰乙酸,稀释至500ml。必要时过滤,放置棕色瓶中,暗处保存,可稳定6个月。 5、铝标准储备溶液(0.1000mg/L):称取1.759g硫酸铝钾(优级纯)溶于纯水中,加10ml硫酸(1+3),移入1000ml容量瓶中,用纯水定容。 6、铝标准使用液(1.00ug/ml):吸取10.00ml铝标准储备溶液于100ml容量瓶中,用纯水定容。 7、对硝基酚指示剂(1g/L):称取对硝基酚0.1g溶于纯水中,稀释至100ml. 四、仪器 1、分光光度计 2、50ml具塞比色管 五、分析步骤;

1、吸取铝标准使用液:0、1.00、2.00、3.00、4.00、5.00、10.00ml于50ml具塞比色管中,补加纯水至25ml.。 2、吸取25.0ml水样于50ml具塞比色管中,向各标准管和水样管中,各加3滴对硝基酚指示剂,,若水样为中性,则显黄色,可滴加盐酸溶液。恰至无色,若水样为酸性,则不显色,可先滴加氨水溶液至显黄色,再滴加盐酸溶液至黄色恰好消失。 3、加抗坏血酸溶液1.0ml,(若水样中含铁很低,<0.1mg/L时,可不加),加铝试剂溶液4.0ml,用纯水稀释至50ml摇匀,放置15min(注意控制每支显色时间一致)。 4、于528nm波长处,用1cm比色皿,以实际空白作参比测量吸光度。 5、以比色管中的铝含量(ug)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校准曲线。 六、计算 m ρ(Al)= v 式中:ρ(Al)——水样中铝的质量浓度,mg/L。 m——从标准曲线上查得的比色管中铝的含量,ug。 V——水样的体积,ml。

碱式氯化铝中氧化铝含量的测定

碱式氯化铝中氧化铝含量的测定 5.1.2 硫酸铜标准溶液滴定法 5.1.2.1 方法提要 在PH4.3时使EDTA与铝离子络合,以PAN为指示剂,用硫酸铜标准滴定溶液回滴过量EDTA溶液。 5.1.2.2 试剂和材料 5.1.2.2.1 盐酸溶液:1+1. 5.1.2.2.2 氨水溶液:1+1. 5.1.2.2.3 缓冲溶液(PH约4.3):42.3g无水乙酸钠溶于水中,加8ml冰乙酸,用水稀释至1L,摇匀。 5.1.2.2.4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溶液:c(EDTA)约0.05mol/L。 5.1.2.2.5 氧化铝标准溶液:1ml含0.001g AL2O3. 同5.1.1.2.5. 5.1.2.2.6 1-(2-吡啶偶氮)-2-萘酚(PAN)指示溶液:将0.3gPAN溶于100ML95%乙醇中。 5.1.2.2.7 硫酸铜标准滴定溶液:c(CuSO4)约0.025mol/L. 5.1.2.2.7.1 配置 称取6.3g硫酸铜(CuSO4.5H2O)溶于水,加2滴硫酸溶液(1+1),用水稀释至1L,摇匀。 5.1.2.2.7.2 标定 移取20.mLEDTA溶液,置于250mL锥形瓶中,以下按5.1.2.3步骤进行操作,读出硫酸铜标准滴定溶液的消耗量V0,Ml. 移取20.00mLEDTA溶液和20ML氧化铝标准溶液,置于250ml锥形瓶中,以下按5.1.2.3步骤进行操作,读出硫酸铜标准滴定溶液的消耗量V,Ml. 5.1.2.2.7.3结果计算 硫酸铜标准滴定溶液浓度c(CUSO4),数值以摩尔每升(moL/L)表示,按式(3)计算: V1c1X103 C(CuSo4)=-------------- (3) M/2(V0-V) 式中: V1---氧化铝标准溶液的体积的数值,单位为毫升(ML); C1---氧化铝标准溶液的浓度的数值,没单位为克每毫升(g/ml); M----氧化铝的摩尔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每摩尔(g/mol)(M=101.96); V0---空白消耗硫酸铜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的数值,单位为毫升(ML); V----返滴定时消耗的硫酸铜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的数值,单位为毫升(ML). 5.1.2.3 分析步骤 用移液管移取10ML试液A置于250ML锥形瓶中,加盐酸溶液(1+1)2ML,煮沸1min,加20.00mlEDTA溶液,加水至约100ml,加热至约70--80℃,用氨水溶液(1+1)调节PH值至3.5-4.0(用0.5-5精密PH试纸检查),加15.00ML PH4.3缓冲溶液,煮沸2min,加4-5滴PAN指示剂,稍冷(95℃)以硫酸铜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蓝紫色。同时做空白试验。 5.1.2.3 结果计算 氧化铝(AL2O3)含量以质量分数W2计,数值以%表示,按式(4)计算: (Vo/1000-V/1000)cM/2 W2= ------------------- X100 (4) M X(10/250) 式中:

碳素材料的发展

碳素材料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摘要 炭素是以高纯度优质无烟煤,经过深加工改变煤的一些性质得出的,原子C,炭素制品按产品用途分为石墨电极类、炭块类、石墨阳极类、炭电极类、糊类、电炭类等等。俗称炭砖或电炉块,主要用于冶金行业:有色金属和无色金属的冶炼以及电石、磷化工企业!炭块按用途可分为高炉炭块、铝用炭块、电炉块等。炭素制品按加工深度高低可分为炭制品、石墨制品、炭纤维和石墨纤维等炭素制品按原料和生产工艺不同,可分为石墨制品、炭制品、炭素纤维、特种石墨制品等。炭素制品按其所含灰分大小,又可分为多灰制品和少灰制品(含灰分低于l%)。 炭素新材料是指用于高技术领域的碳和石\墨材料,主要用于航空、航天、核能、风能、硬质材料制造、电子、医疗、建筑、环保等行业。因此21世纪被称为“碳世纪”。目前已经形成规模应用的炭素新材料主要有各种特种石墨、碳纤维、碳复合材料等。 关键词 金属;碳素;材料;加工

1.导电材料 用电弧炉或矿热电炉冶炼各种合金钢、铁合金或生产电石(碳化钙)、黄磷时,强大的电流通过炭电极(或连续自焙电极-即电极糊)或石墨化电极导入电炉的熔炼区产生电弧,使电能转化成热能,温度升高到2000℃左右,从而达到冶炼或反应的要求。金属镁、铝、钠一般用熔盐电解制取,这时电解槽的阳极导电材料都是采用石墨化电极或连续自焙电极(阳极糊、有时用预焙阳极)。熔盐电解的温度一般在1000℃以下。生产烧碱(氢氧化钠)和氯气的食盐溶液电解槽的阳极导电材料,一般都用石墨化阳极。生产金刚砂(碳化硅)使用的电阻炉的炉头导电材料,也使用石墨化电极。 除上述用途外,炭和石墨制品作为导电材料广泛用于电机制造工业作为滑环和电刷,以及用作干电池中的炭棒或产生弧光用的弧光炭棒,水银整流器中的阳极等。 2.耐火材料 由于炭素制品能耐高温和有较好的高温强度及耐腐蚀性,所以很多冶金炉内衬可用炭块砌筑,如高炉的炉底、炉缸和炉腹,铁合金炉和电石炉的内衬,铝电解槽的底部及侧部。许多贵重金属和稀有金属冶炼用的坩埚、熔化石英玻璃等所用的石墨坩埚,也都是用石墨化坯料加工制成的。 3.耐腐蚀的结构材料 经过有机树脂或无机树脂浸渍过的石墨材料,具有耐腐蚀性好、导热性好、渗透率低等特点,这种浸渍石墨又称为不透性石墨。它大量应用于制作各种热交换器、反应槽、凝缩器、燃烧塔、吸收塔、冷却器、加热器、过滤器、泵等设备,广泛应用于石油炼制、石油化工、湿法冶金、酸碱生产、合成纤维,造纸等工业部门,可节省大量的不锈钢等金属材料。 4.耐磨和润滑材料 炭素材料除具有化学稳定性高的特性外,还有较好的润滑性能。在高速、高温、高压的条件下,用润滑油来改善滑动部件的耐磨性往往是不可能的。石墨耐磨材料可以在-200℃到2000℃温度下的腐蚀性介质中并在很高的滑动速度下(可达100m/s)不用润滑油而工作。因此,许多输送腐蚀性介质的压缩机和泵广泛采用石墨材料制成的活塞环、密封圈和轴承。它们运转时无需加入润滑剂。

《碳素结构钢》(GB700—88)标准

《碳素结构钢》(GB700—88)标准 编制情况综述 唐一凡 (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北京 100730) 摘要:重点介绍《碳素结构钢》(GB700-88)修订的必要性,介绍修订后的标准,并进行评述。(GB700—88)对原普碳钢标准是一次大的改革,采用了国际先进标准和国外技术路线,提锰降碳,减少磷硫含量;分质量等级,按不同质量等级分别规定不同的化学成分和性能指标,提高了基础标准的通用性,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钢的牌号表示方法改为用屈服点、质量等级、脱氧程度表示,反映了工程结构钢的特点,便于使用选材。新标准与国际接轨,便于与国际进行技术交流和我国产品进入国际市场。 关键词:碳素结构钢标准修订 A COMPILATION SUMMARY OF“CARBON STRUCTURAL STEEL” (GB700—88) Tang yifan (Information Standard Institute of Ministry of Metallurgical Industry Beijing 100730) ABSTRACT This paper highlights the necessity of revising“Carbon Structural Steel”(GB700-88),introduces the revised standards and gives a review.The content of Mn is raised and the contents of C,P and S are decreased using the international advanced standards and the foreign technical line.The different 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performance index are specified according t0 different quality classifications,which can meet the development market economy.The yield point, quality grade and deoxidation are used to express the brands Of steels,which reflects the features Of engineering structural steels.The new standards are also favorable for technical exchange internationally for China’s products to enter international market. KEY WORDS carbon structural steel standard revision 普通碳素钢量大面广,占钢总产量75%左右,广泛用于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其标准水平高低,不仅关系到整个钢铁企业产品质量、技术进步,也影响到各类应用工程的质量与技术水平。我国最早的普碳钢标准是完全照用前苏联的标准,后虽几经修改,但到1979年及以前的标准始终未能脱离苏标的框框,标准水平落后。把普碳钢分为甲、乙、特等3类,可以随便改钢;一个牌号只有一种成分,一种性能,不能满足不同的使用要求,特别是重要结构用钢的要求;钢材厚度(或直径)大小分档与性能(屈服点、延伸率和冷弯)的关系不合理;牌号的表示方法,既没有反映出钢材的主要性能,和化学成分也没有挂上钩,不直观、不科学、也不便使用选材;钢材的基本保证条件中没有冲击韧性指标,而这是重要结构必须保证的性能项目;此外旧标准的规定与国际标准不接轨、不协调,也很不利于开放与交流。为此,按照国家标准要与国际标准接轨的方针,1987年对普碳钢标准进行了重大的修订,以IS0630一1987标准为主要参照,同时吸取相应国外标准的优点,并注意结合国情,保留自身特点,修订后的标准,即《碳素结构钢》(GB700—88),从形式到内容都有很大变化,采用了国外技术路线,与国际接轨,标准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多年来应用,均有良好的反映与评价。 l 内容与适用范围 GB700~88标准名称改为《碳素结构

行业标准《冶金级氧化铝》编制说明

《冶金级氧化铝》审定稿编制说明 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郑州研究院 二О一一年十月

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1、任务来源 根据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2010武汉年会的安排,由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郑州研究院承担《冶金级氧化铝》标准的起草工作,由XXX、XXX、XXX单位参与起草。项目已经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以“关于印发2011年第二批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工信厅科[2011]134号)”文件下达,项目编号:2011-0935T-YS。 标准主要起草人:XXX、XXX、XXX、XXX。 2、标准负责起草单位简况 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郑州研究院是国内唯一的从事铝、镁轻金属研究的专业性机构,成立于1965年,一直致力于行业重大、关键、共性技术的开发研究,包括大型预焙铝电解槽、皮江法炼镁、氧化铝的砂状化、选矿拜耳法等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的研究。拥有铝土矿处理、氧化铝工艺、铝用炭素和电解铝工艺、镁冶炼工艺、化学品氧化铝和轻金属材料工艺、轻金属检测等技术领域的研究实验室,具有完善的铝、镁基础理论研究技术平台,包括TEM、SEM、EDS、XRD、XRF、IC等在内的大型仪器设备50余套,建有世界上最大的氧化铝中间试验厂和电解铝中间试验厂,以及铝土矿综合利用试验基地,同时依托郑州研究院设立了国家铝冶炼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轻金属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和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郑州研究院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TC79、ISO/TC129、ISO/TC226在国内的主要技术支撑单位,在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直接领导下,承担了轻金属行业大部分分析检测方法标准的起草或修订工作,近今年来,作为负责起草单位,完成了《铝土矿石化学分析方法》、《镁及镁合金化学分析方法》、《铝用炭素材料检测方法》等多个系列160项标准的起草或修订。 3、主要工作过程(征求意见过程,讨论会、预审会的情况)及主要工作内容 郑州研究院接受任务后立即成立标准编制小组,确定工作方案,于2011年2月开始发文征求意见,发出60余份调研信函或电子邮件,返回意见的企业26家,其中生产企业10家,使用企业16家,其中2家生产企业、8家使用企业的

聚合氯化铝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聚合氯化铝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一:标识【危化品名称】:聚合氯化铝 【中文名】:聚合氯化铝碱式氯化铝; 多氯化铝; 羟基氯化铝; 净水剂【英文名】:Polyaluminium Chloride 【分子式】:Al2Cl(OH)5 【相对分子量】: 【CAS号】:1327-41-9 【危险性类别】:类酸性腐蚀品二:主要组成与性状 【主要成分】:Al2Cl(OH)5 【外观与性状】:黄色 【主要用途】:聚合氯化铝是絮凝剂,主要用于净化饮用水,还用于给水的特殊水质处理、除铁、除镉、除氟、除放射性污染、除浮油等。也用于工业废水处理,如印染废水等,在铸造、造纸、医药、制革等方面也有广泛应用。 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健康危害】:本品对皮肤、粘膜有刺激作用。吸入高浓度可引起支气管炎,个别人可引起支气管哮喘。误服量大时,可引起口腔糜烂、胃炎、胃出血和粘膜坏死。慢性影响:长期接触可引起头痛、头晕、食欲减退、咳嗽、鼻塞、胸痛等症状。 急救措施1.【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2.就医【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3.【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

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4.就医【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 燃爆特性与消防【闪点】:无意义 【燃爆下限】:无意义 【引燃温度】:无意义 【爆炸上限】:无意义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耐酸碱消防服。 灭火剂:干燥砂土。六:泄漏应急处理 【泄漏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酸碱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避免扬尘,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密闭容器中。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覆盖。在专家指导下清除。 【储运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相对湿度保持在75%以下。包装必须密封,切勿受潮。应与易(可)燃物、碱类、醇类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不宜久存,以免变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铁路运输时应严格按照铁道部《危险货物运输规则》中的危险货物配装表进行配装。起运时包装要完整,装载应稳妥。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严禁与易燃物或可燃物、碱类、醇类、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 防护措施【中国MAC】: 【检测方法】:滴定法

铝合金材料检验试验规范

铝合金材料检验试验规范 制定 / 日期审核 / 日期批准 / 日期 文件发行栏 □ 执行董事□ 总经理□ 财务总监□ 生产副总□ 财务部□ 管理部□ 计划物料部□ 采购部□ 出口部□ 研发部□ 技术部□ 品保部□ 前加工车间□ 装配车间□ 喷涂车间□ 镜柜车间□ 杭洲湾分部

修改履历 序号章节版次修改内容生效日期1 全部A0 初次发行2012-07-01

1、目的: 为了保证铝合金(铝型材)材料的来料质量和满足制程中各项工艺技术要求,特制定本规范。 2、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铝合金(铝型材)材料的技术要求、检验方法、试验方法,检验标准。 本规范适用于本公司外购的所有的铝合金型材材料。 本规范规定的原材料外形尺寸和表面质量为正常检查项目,化学成分和力学分析为特殊检查项目。 3、职责: 品质部:负责原材料来料检验; 工程技术中心:负责新工艺、新材料的试验; 采购部:负责联系与原材料供应商之间信息反馈及品质要求。 4、内容: 、外形尺寸 测量工具: 测量工具型号精度 游标卡尺0~300mm 0.02mm 千分卡尺0~25mm 0.01mm 铝合金型材截面尺寸: 技术要求中除技术部门提供的图纸资料中有特殊要求,否则按执行,铝型材开口尺寸除外。(见表1、表2)。 表1 铝合金型材截面尺寸及允许偏差 截面尺寸/mm 公差截面尺寸/mm 公差 大于至大于至 0 1 ±19 25 ± 1 2 ±25 38 ± 2 3 ±38 50 ± 3 4 ±50 100 ± 4 6 ±100 150 ± 6 12 ±150 200 ± 12 19 ±200 350 ±注:铝型材的长度尺寸按供需双方在订单合同的技术要求约定执行。 表2 铝合金型材管壁厚允许偏差mm 铝合金管材壁厚允许偏差 外径 壁厚

硫化氢

聚合氯化铝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危化品名称】:聚合氯化铝 【中文名】:聚合氯化铝碱式氯化铝; 多氯化铝; 羟基氯化铝; 净水剂 【英文名】:Polyaluminium Chloride 【分子式】:Al2Cl(OH)5 【相对分子量】:174.45 【危险性类别】:第8.1类酸性腐蚀品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主要成分】:Al2 Cl(OH)5 【CAS号】:1327-41-9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侵入途径】:食入 【健康危害】:本品对皮肤、粘膜有刺激作用。吸入高浓度可引起支气管炎,个别人可引起支气管哮喘。误服量大时,可引起口腔糜烂、胃炎、胃出血和粘膜坏死。慢性影响:长期接触可引起头痛、头晕、食欲减退、咳嗽、鼻塞、胸痛等症状。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

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闪点】:无意义 【燃爆下限】:无意义 【引燃温度】:无意义 【爆炸上限】:无意义 【灭火方法】:不易燃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泄漏应急处理】:用塑料布、帆布覆盖。在专家指导下清除。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储运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相对湿度保持在75%以下。包装必须密封,切勿受潮。应与易(可)燃物、碱类、醇类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不宜久存,以免变质。铁路运输时应严格按照铁道部《危险货物运输规则》中的危险货物配装表进行配装。起运时包装要完整,装载应稳妥。运输过程中要确保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严禁与易燃物或可燃物、碱类、醇类、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MAC】:未制定标准

铝电解炭素工艺教程

铝电解炭素工艺教程 前言 自1886 年美国的Hall 和法国的Heroult 发明 炼铝的基本方法——Hall-Heroult 高温熔盐电解炼铝法以来,铝电解工业无论在工艺技术水平,还是在生产规模以及在自动化程度上均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尤其在近30 年间,铝电解生产的电流效率由80%多提高到现在最高水平的96%,电解直流电耗由过去的16000 多kWh/ 吨铝降低到现在的13000kWh/ 吨铝以下;在生产规模方面,铝电解槽由几仟安培的规模扩大到现在的320KA ,甚至500KA 。一个多世纪以来,工业铝电解槽经历了由小型预焙阳极电解槽、侧插式自焙阳极电解槽、 上插式自焙阳极电解槽到大型预焙阳极电解槽的发展阶段;在自动化控制程度上,成功地开发出了

铝电解预焙炭素阳极生产工艺 控制精度高、系统鲁棒性好、具有明显的增产节能效果的电解过程控制系统。全世界年铝产量由二十世纪初期的6000 吨/年发展到二十世纪末期的2000 多万吨/年。这些进展可以说是基于人们对于Hall-Heroult 炼铝法的基本原理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铝电解生产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炭素材料,这些炭素材料因电解槽类型、电解生产用途、对其性能要求的不同,其规格型号有别,但生产工艺大同小异。铝电解用炭素材料主要包括: 1)、预焙阳极 2)、底部炭块 3)、侧部炭块 4)、炭缝糊其中以炭素阳极的消耗量为主,过去(10 年前),在预焙铝电解生产中炭素阳极的消耗量达到了550-600Kg/吨铝,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目前预焙阳极在铝电解生产中的消耗量降到了480Kg/ 吨铝以下,有的生产厂家通过技术革新甚至将阳极炭耗降到了440Kg/ 吨铝以下。 我国铝电解用炭素阳极的生产始于1963 年,在郑州铝厂(现长城铝业公司)试生产成功。此后我国铝电解用炭素阳极生产迅速发展,白银铝厂、包头铝厂、青海铝厂、贵州铝厂、平果铝业公司、青海铝厂二期扩建的配套炭阳极生产车间、云南铝厂等阳极生产线的相继建成投产,使我国目前铝用炭素阳极的年产量较十年前成倍增长,形成了我国铝电解用炭素阳极生产的成熟技术和规模,并相继建立了两个系列的炭阳极质量标准:振动成型系列的GB8741-88 和挤

碳素材料简介

碳素材料简介 炭和石墨材料是以碳元素为主的非金属固体材料,其中炭材料基本上由非石墨质碳组成的材料,而石墨材料则是基本上由石墨质碳组成的材料。为了简便起见,有时也把炭和石墨材料统称为炭素材料(或碳材料)。 主要分类: 碳素散热片是以不干胶的形色直接将碳素散热片贴在芯片表面,碳素散热片因其柔软可与所贴附对象十分紧密的粘合,另外因其高热传导性(树脂的5-15倍)、横向的高热传导性(铜的两倍),与传统使用中的导热硅胶、硅胶片、金属片等比较,高碳素散热片能将热量均匀扩散更大幅度的散热。 高热传导平面用散热片: 利用其平面的高热传导性(铜的两倍),可将热迅速传递到金属壳以及散热型材上,降低发热点的温度,从而达到更好的散热效果。 炭素制品按产品用途可分为石墨电极类、炭块类、石墨阳极类、炭电极类、糊类、电炭类、炭素纤维类、特种石墨类、石墨热交换器类等。石墨电极类根据允许使用电流密度大小,可分为普通功率石墨电极、高功率电极、超高功率电极。炭块按用途可分为高炉炭块、铝用炭块、电炉块等。炭素制品按加工深度高低可分为炭制品、石墨制品、炭纤维和石墨纤维等。炭素制品按原

料和生产工艺不同,可分为石墨制品、炭制品、炭素纤维、特种石墨制品等。炭素制品按其所含灰分大小,又可分为多灰制品和少灰制品(含灰分低于l%)。 我国炭素制品的国家技术标准和部颁技术标准是按产品不同的用途和不同的生产工艺过程进行分类的。这种分类方法,基本上反映了产品的不同用途和不同生产过程,也便于进行核算,因此其计算方法也采用这种分类标准。下面介绍炭素制品的分类及说明。 主要制品 碳素行业的上游企业主要有:1、无烟煤的煅烧企业;2、煤焦油加工生产企业;3、石油焦生产及煅烧企业。炭和石墨制品: (一)石墨电极类 主要以石油焦、针状焦为原料,煤沥青作结合剂,经煅烧、配料、混捏、压型、焙烧、石墨化、机加工而制成,是在电弧炉中以电弧形式释放电能对炉料进行加热熔化的导体,根据其质量指标高低,可分为普通功率、高功率和超高功率。石墨电极包括:(1)普通功率石墨电极。允许使用电流密度低于17A/厘米2的石墨电极,主要用于炼钢、炼硅、炼黄磷等的普通功率电炉。 (2)抗氧化涂层石墨电极。表面涂覆一层抗氧化保护层的石墨电极,形成既能导电又耐高温氧化的保护层,降低炼钢时的电极消耗。

铝用炭素材料检测方法.

铝用炭素材料检测方法磨损率的测定 编制说明 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 二○○八年六月

《铝用炭素材料检测方法磨损率的测定》 行业标准编制说明 根据中色协综字[2007]132号《关于下达2007年有色金属行业标准制修订和行业标准样品研(复)制项目计划的通知》的安排,中国有色金属标准计量质量研究所归口的有色行业标准YS/T《铝用炭素材料检测方法》中《磨损率的测定》由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贵州分公司负责起草,为此贵州分公司成立了专门起草小组,负责该标准的编制起草工作。 本次制定遵循了GB/T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GB/20000.1—2001《标准化工作指南第2部分采用国际标准的规则》的规定。 根据标准制定的计划安排,2008年4月15日至4月18日《炭素材料检测方法磨损率的测定》预审会在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持下于浙江省杭州市戴斯大酒店召开,参加会议的×个单位的×名代表对中铝贵州分公司申报起草的《炭素材料检测方法磨损率的测定》方法的预审稿进行了认真分析、广泛讨论,提出了9项建议和要求:⑴标准名称由“磨损率的测定”改为“阴极碳块磨损率的测定;⑵标准“1 范围”中“底部阴极碳块”改为“阴极碳块”;⑶标准“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中增加侧部碳块的取样方法;⑷标准“4.2摩擦材料”中注明使用砂纸应符合的标准;⑸标准5.2条中试样的尺寸“长度”改为“高度”;⑹标准中应对摩擦材料砂纸使用过程中产生卷边情况,测试结果是否有效作出说明; ⑺测试样品是如何固定的?⑻参照YS/T63.12标准对本标准的精密度作出说明,在下一次会议上提供有关精密度的测定数据;⑼在标准中应说明该标准测定的阴极碳块磨损率不代表电解槽中阴极碳块的实际磨损值。 起草单位根据预审会的要求,综合代表们提出的上述建议和要求,于6月底前完成了标准修改工作,并同时提出了标准送审稿、意见汇总等资料,标准修改的具体内容如下: ⑴将标准名称由“磨损率的测定”改为“阴极碳块磨损率的测定; ⑵在标准“1 范围”中将“底部阴极碳块”改为“阴极碳块”; ⑶在标准“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中增加了侧部碳块的取样方法;

铝电解炭素工艺教程

铝电解预焙炭素阳极生产工艺 前言 自1886年美国的Hall和法国的Heroult发明炼铝的基本方法——Hall-Heroult高温熔盐电解炼铝法以来,铝电解工业无论在工艺技术水平,还是在生产规模以及在自动化程度上均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尤其在近30年间,铝电解生产的电流效率由80%多提高到现在最高水平的96%,电解直流电耗由过去的16000多kWh/吨铝降低到现在的13000kWh/吨铝以下;在生产规模方面,铝电解槽由几仟安培的规模扩大到现在的320KA,甚至500KA。一个多世纪以来,工业铝电解槽经历了由小型预焙阳极电解槽、侧插式自焙阳极电解槽、上插式自焙阳极电解槽到大型预焙阳极电解槽的发展阶段;在自动化控制程度上,成功地开发出了控制精度高、系统鲁棒性好、具有明显的增产节能效果的电解过程控制系统。全世界年铝产量由二十世纪初期的6000吨/年发展到二十世纪末期的2000多万吨/年。这些进展可以说是基于人们对于Hall-Heroult炼铝法的基本原理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铝电解生产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炭素材料,这些炭素材料因电解槽类型、电解生产用途、对其性能要求的不同,其规格型号有别,但生产工艺大同小异。铝电解用炭素材料主要包括: 1)、预焙阳极 2)、底部炭块 3)、侧部炭块 4)、炭缝糊 其中以炭素阳极的消耗量为主,过去(10年前),在预焙铝电解生产中炭素阳极的消耗量达到了550-600Kg/吨铝,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目前预焙阳极在铝电解生产中的消耗量降到了480Kg/吨铝以下,有的生产厂家通过技术革新甚至将阳极炭耗降到了440Kg/吨铝以下。 我国铝电解用炭素阳极的生产始于1963年,在郑州铝厂(现长城铝业公司)试生产成功。此后我国铝电解用炭素阳极生产迅速发展,白银铝厂、包头铝厂、青海铝厂、贵州铝厂、平果铝业公司、青海铝厂二期扩建的配套炭阳极生产车间、云南铝厂等阳极生产线的相继建成投产,使我国目前铝用炭素阳极的年产量较十年前成倍增长,形成了我国铝电解用炭素阳极生产的成熟技术和规模,并相继建立了两个系列的炭阳极质量标准:振动成型系列的GB8741-88和挤压成型系列的YB2809-78。 Hall-Heroult炼铝法的典型特点之一是阳极属于消耗性阳极,阳极的基本设计型式从整体上划分为两种:自焙阳极和预焙阳极。随着人们对铝工业规模化、现代化生产认识的提高和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预焙阳极铝电解槽取代自焙阳极铝电解槽已成为世界铝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铝电解生产的基本原理是:以炭素材料为阳极,以囿于炭素内衬中的铝液为阴极,以冰晶石熔体为电解质溶解原料氧化铝,通过电解反应,在阴极沉积生产金属铝。其基本反应式为: Al2O3(diss)+1.5C=2Al(l)+1.5CO2(g) 作为阳极生产的主要原料——炭素材料,在铝电解生产过程中,伴随着金属铝的生成而不断消耗。长期的生产实践表明,炭素阳极质量的优劣,直接或间接影响着铝电解的各项经济技术指标,诸如电流效率、电能消耗、吨铝阳极炭耗等。因此,炭阳极在电解铝工业中不可避免地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一直被业内人士成为铝电解槽的“心脏”。 第一节概述

炭素生产原料

2 炭素生产用原材料 生产炭和石墨材料的原料都是炭素原料。由于来源和生产工艺的不同,其化学结构、形态特征及理化性能均存在很大差异。按照物态来分类,它们可以分为固体原料(即骨料)和液体原料(即粘结剂和浸渍剂)。其中,固体原料按其无机杂质含量的多少又可以分为多灰原料和少灰原料。少灰原料的灰分一般小于1%,例如石油焦、沥青焦等。多灰原料的灰分一般为10%左右,如冶金焦、无烟煤等。此外,生产中的返回料如石墨碎等也可作为固体原料。由于各种原料的作用和使用范围不同,对它们也有不同的质量要求。在炭素生产中还使用石英砂等作为辅助材料。 2.1 固体原料(骨料) 骨料的种类、制造方法及主要特征和用途归纳于表2-1。 表2-1 骨料的种类、制法及主要特征和用途 石油焦的来源 石油焦是各种石油渣油、石油沥青或重质油经焦化而得到的固体产物。由于焦化的方式不同,石油焦可分为延迟焦和釜式焦。目前,石油行业生产的是延迟焦,釜式焦已被淘

汰。 延迟焦化是将原料油经深度热裂化转化为气体烃类,轻、中质馏分油及焦炭的加工过程。其原料一般是深度脱盐后的原油经减压蒸馏所得的渣油。有时还在减压渣油中配有一定比例的热裂化渣油或页岩油。石油焦的质量主要取决于渣油的性质,同时也受焦化条件的影响,我国几种主要减压渣油及其所产石油焦的性质列于表2-2。 表2-2 几种主要减压渣油及其石油焦的性质 渣油首先与分馏塔馏出的馏分气进行间接换热,然后经加热炉加热到500±10℃,此温度已达到渣油的热解温度,但由于油料在炉管中具有较高的流速(冷油流速达1.4-2.2m/s),来不及反应就离开了加热炉,使焦化反应延迟到焦炭塔中进行,故这种焦化工艺称为延迟焦化。随着油料的进入,焦炭塔中焦层不断增高,直到达到规定的高度为止。生产中,一个焦炭塔进行反应充焦,另一个已充焦的焦炭塔经吹蒸汽与水冷后,用10-12Mpa的高压水通过水龙带从一个可以升降的焦炭切割器喷出,把焦炭塔内的焦炭切碎,使之与水一起由塔底流入焦炭池中。焦炭池中的焦炭经脱水后即得生石油焦。每个焦炭塔一次出焦约250t,循环周期约为48h。分馏塔是分馏焦化馏分油的设备,为了避免塔内结焦,要求控制塔底温度不超过400℃。同时,还须采用塔底油循环过滤的方法滤去焦粉,提高油料的流动性。延迟焦化的典型工艺流程如图2-1所示。 延迟焦化法生产效率高,劳动条件好,但所得焦挥发分较高,结构疏松,机械强度较差。 石油焦的性质与质量要求 石油焦是一种黑色或暗灰色的蜂窝状焦,焦块内气孔多数呈椭圆形,且一般相互贯通。 对其使用影响较大的有灰分、硫分、挥发分和煅后真密度。 (1)灰分石油焦的灰分主要来源于原油中的盐类杂质。原油经脱盐处理后残留的

2020版高考化学复习专题3第二单元从铝土矿到铝合金检测(含解析)

一、选择题 1.(2019·杭州选考模拟)下列关于金属铝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Al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但铝是使用较晚的金属 B.Al是比较活泼的金属,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表现还原性 C.Al箔在空气中受热可以熔化,且发生剧烈燃烧 D.Al箔在空气中受热可以熔化,由于氧化膜的存在,熔化的Al并不滴落 解析:选C。 Al箔在空气中受热熔化,Al箔呈红热状态,不会剧烈燃烧。 2.下列制作铅笔的材料与相应工业不对应的是( ) A.橡皮擦——橡胶工业 B.铝合金片——冶金工业 C.铅笔芯——电镀工业 D.铅笔漆——涂料工业 解析:选C。橡胶经加工处理得到橡皮擦,A项正确;铝在自然界中以化合态存在,经冶炼产生游离态的铝,B项正确;铅笔芯的主要成分是石墨,与电镀工业无关,C项错误;给铅笔的外层涂上一层油漆与涂料工业有关,D项正确。 3.(2019·杭州名校联盟联考)铝是一种低毒金属元素,它并非人体需要的微量元素,食用后不会导致急性中毒,但食品中铝的含量超过国家标准就会对人体造成危害。下列关于铝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铝在空气中不易氧化是因为其性质不活泼 B.氢氧化铝可与胃酸反应,常用作中和胃酸的药物 C.明矾可用于饮用水的杀菌消毒 D.硫酸铝铵常用作面粉膨化剂,该物质不溶于水 解析:选B。A项中铝在空气中会与O2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物薄膜;C项中明矾溶于水生成氢氧化铝胶体,具有吸附色素和杂质的性能,通常用作净水剂,但不能用于杀菌消毒;D项中铵盐都溶于水。 4.某化合物由两种单质直接反应生成,将其加入Ba(HCO3)2溶液中同时有气体和沉淀产生。下列化合物中符合上述条件的是( ) A.AlCl3B.Na2O C.FeCl2D.SiO2 解析:选A。A.铝和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铝,氯化铝和碳酸氢钡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3++3HCO-3 ===Al(OH)3↓+3CO2↑。B.氧化钠加入碳酸氢钡溶液中只产生碳酸钡沉淀,没有气体产生。C.铁和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铁,不是氯化亚铁。D.二氧化硅和碳酸氢钡溶液不反应。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Al粉与Fe2O3的混合物才可称为铝热剂 B.1 mol铝分别与含足量的盐酸或NaOH溶液充分反应,产生氢气的量相同 C.工业上可用电解AlCl3溶液的方法冶炼铝

炭素材料真密度的测定方法

炭素材料真密度的测定方法 一、定义 炭素材料的质量与真实体积的比值。 二、测定真密度的意义 1.材料真密度的大小可以说明材料基本质点的质密程度及排列规正化程度。 2.测定不同品种炭质材料、原料、焙烧半成品或石墨电极的真密度可以了解原料的炭化程度及在不同条件下的热处理程度,如煅烧、焙烧、石 墨化程度等。 3.测量真密度的大小可以推测炭素材料的其他物理化学性能,如真密度与电阻率成反比,与抗氧化性能成正比。 三、需要测定真密度的炭素材料 1.原料针状焦≥2.13沥青焦≥1.96 冶金焦≥1.95 普煅无烟煤1.71―1.75 (附,沥青焦、冶金焦不作常规分析) 2.煅烧料焙烧品石墨化 四、真密度测定方法 常用的方法有:溶剂置换法,气体置换法及X射线衍射仪测定法。 1.溶剂置换法 此方法是先将试样破碎至0.05mm以下,用酒精、甲苯或蒸馏水,在一定温度下浸润(用酒精、甲苯或蒸馏水去填充试样颗粒的孔隙),然后用比较称量法,求得真比重的大小。因为溶剂分子也不能全部进入所有孔隙(例如孔径极小的毛细孔和一些即使颗粒破碎到很小仍然封闭的孔),因而得到的溶剂置换体积只是被测试样骨架的近似体积(一般略大于真实体积),所以用溶剂置换法测出的真比重只是一个近似数,用不同大小的试样颗粒,不同溶剂及不同浸润条件时测出的真比重也略有不同。 2.气体置换法 此方法主要用于精确的科学研究中,如用氦气去填充试样颗粒之间和颗粒上的孔隙,氦气能进入除封闭气孔外的全部毛细孔,因而用氦气置换法求出被测试样骨架的体积更接近真实体积,但费用高。 3.X射线衍射仪测定法

本方法用此测定仪测出晶格参数再按下式计算: 五、用溶剂置换法测定试样的真密度 1.质量m用天平即可,本测定方法的关键是求试样的体积v 2.测真实体积v主要存在两个难点a、有封闭气孔b、形状不规则解决方法:a、破碎,把试样破至一定粒度级,我们认为此粒度 下的颗粒是实心的,规程上要求是100目以下 (0.15mm)。 b、将试样装在一定范围容积容器中加一定压力(4 0Kg/)使试样变为一定直径和高度的试体后根据公式 计算。 用二甲苯做溶剂,抽真空、恒温、称重、计算 此方法的弊端:a、有毒;b、抽真空时易溅料;c、测定用时 长;d、步骤复杂 现在实际生产所执行的标准是部标YB4091-92 计算公式 六、校密度瓶 1.空重 将密度瓶浸在浓硫酸重铬酸钾饱和溶液中浸泡1-2小时,取出用水冲洗,再分别用乙醇、丙酮冲洗,最后用蒸馏水冲洗,放入干燥箱中在120±2℃下,烘干2小时。取出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量,精确至 0.0001g。重复几次测定,至少有三次称量误差在0.0004g以内,取平 均值为密度瓶质量。 2.测水值 将蒸馏水注入瓶中,在25±0.5℃的水浴中保温30分钟以上,然后将 瓶中液面吸至刻度线处,擦净后称其质量,精确至0.0001g,重复测定几次,至少有三次以上密度瓶水值称量误差不大于0.0024g,取其平均值为密度瓶水值。 3.求密度瓶容积 上式可转化为→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