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进行区域化物业管理

怎样进行区域化物业管理
怎样进行区域化物业管理

怎样进行区域化物业管理

为了进一步提升物业服务水平,力争使物业服务效益让公司满意,物业服务质量让业主满意。本人通过对相关书籍的阅读并且工作的实践和探索,对于如何有效进行区域化物业管理有一些思考和体会。

一、区域化物业管理的内涵与意义

所谓区域化物业管理就是利用城市管理理论、系统论及可持续发展理论,对辖区物业实行综合管理。它是以市政社区规划为基础,以城市化的生产、生活为主体,条块结合,组合成若干适度区域,使之成为能全面推行物业管理的小区。区域化物业管理最大的特点是辖区集中成片,具有一定的规模。服务的内容和对象比较广泛,配套齐全,软件建设思路明晰,有利于行业倡导以人为本,便于合理处置城区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有机、有效、合理地配置资源,并不断回报社会,从而促进物业管理在可持续发展理论指导下健康、稳步地发展。

实现区域化管理,有利于集中管理,减少资源浪费。我们资源是有限的,在一定的区域内,分管的地块按地域划分,做到相对集中管理,重新整合资源,可以减少管理成本的支出,提高管理的效率。在现存地块资源上可以有效地发挥空间和地域的作用。

通过区域化管理,有利于精简机构,提高管理效率。根据简

化,高效、协调等原则,既强化分公司职能,实现扁平化管理,达到节约成本,又能使公司整体运行机构的管理更科学化、标准化,从而达到提高经营效益的目的。物业管理企业只有实现了规模效益,才能走上良性循环发展的轨道。

实施区域化管理,有利于整合公司人力、物力、财力。避免重复管理带来的人力和资源上的浪费。地块区域化管理以后,可以有效整合人力资源、资产资源和信息资源,保证公司的高效运转。

二、区域化物业管理的对策

1.强化公司部门之间联动与协调。要提高部门间的协作配合力度,关键是在各部门“小团队”观念的基础上,加强对管理处内部关于客服、安保、工程等部门大团队的精神建设。要提高部门协作关系,应先将各部门工作职能化、职责化、细分化、明确化。在需要各部门协作配合时,应了解本项工作以谁为先,以谁为主。此项工作的主要负责部门则起到安排、分配和调动其它部门的作用。而其它相关部门则应做到听从、协助、配合。在针对某一项工作时,同级部门间应临时形成上下级关系。平常的工作中就要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加强各部门间相互了解,同时要搞好部门间员工关系。打破部门墙的关键是什么?是部门和各员工之间顺畅的沟通。部门协调可以分三步走:首先就是统一工作目标,其次语言上进行沟通,最后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法。但是关键在于细节,只有同事与同事之间在日常工作中多接触,多交流,

多“用心”协作,在时间推移中积累,最终实现部门之间每个人的良性互动。

2. 健全既责任到人又团队协作的工作机制。首先领导就要把好关把责任落实到个人,以免造成出现问题就互相推拖的现象;其次部门与部门间要常组织员工开沟通协调会分析问题存在的根本原因,多收集大家好的意见并着手去解决;再者要强调在工作中合作与配合的重要性,提高每位员工的团队意识,才能在工作中不出现类似的问题。

3.积极提升员工的工作效率:重沟通、重执行、重反馈。要教育引导员工从企业角度出发,每名员工都是企业的一分子,都是经营者和管理者。定期召开主管级,员工级部门间协调会,让员工坦诚相见,提出问题。主管及公司领导当场解决,当场解决不了做出期限并及时反馈。从而增进了解,改进方式,减少误会,提高效率。并且在员工间倡导一种良性协作的氛围,做到分工不分家,本着以公司利益为重的前提做好每一件事。最后实施奖罚责任到人制度,来增强员工的责任心。将团队配合度作为考核项目之一,当缺乏主动意识时只能通过制度执行,使之渐成为习惯。其次加强自评、互评,从而学会换位思考,再由主导人员综合评定拍板,并贯彻落实,以便出现问题时能够得到及时解决。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