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鉴定与加固(曹双寅)加固结构鉴定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土木工程本科毕业论文《施工组织设计》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广播电视大学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论文批次专业:土木工程(本科)批次: 2017第2学期学号:姓名:指导教师:广播电视大学二0一7年二月二十八日广播电视大学毕业论文任务书专业班级级级级级:土木工程学生姓名名:一、题目:施工组织设计二、起止日期 2016 年 8 月 1日至 2017年 3 月 18 日三、主要任务与要求(一)主要任务1.能够比较全面的阐述有关施工组织的相关基础知识。
2.能够比较深入的分析,探讨有关施工组织设计的部署和进程。
3.结合案例,通过分析得出自己的独到见解。
(二)基本要求1. 熟悉相关规范,具有调查研究、收集资料能力;一定的论证能力;一定的理论分析能力并注意进一步培养应用计算机的能力。
2. 应在教师指导下按时独立完成所规定的内容和工作量。
3. 毕业论文应力求研究计划和方案合理、论点正确、论据可靠、层次清楚、文理通顺、排版规范、装订整齐。
毕业论文一般要求5000至10000字为宜,应包括摘要(500字左右)、目录、正文、参考文献(6篇以上)。
4. 毕业论文文本按规范化要求装订。
摘要现代化的建筑工程施工是一项多工种、多专业的复杂的系统工程。
在一个建筑工地上进行建筑生产,要有各种建筑材料、施工机具和一定生产经验及劳动技能的劳动者;要遵照建筑生产规律,遵守生产的技术规范以及技术文件的规定。
如何将劳动者、材料、机具在空间上按照一定的位置,时间上按照一定的顺序,数量上按照一定的比例有机的组织起来,实行统一的指挥,以期达到预期的目标,是建筑施工组织和管理的核心问题。
建筑施工组织对统筹建筑施工全过程、促进技术进步、实现安全文明施工、增强企业竞争能力、促进建筑业的发展起到关键作用。
施工组织设计就是对工程建设项目整个施工过程的构思设想和具体安排,是施工组织管理工作的核心和灵魂。
其目的是使工程速度快、质量好、效益高,使整个工程在施工中获得相对的最优效果。
施工组织设计是指导一个拟建或在建工程进行施工准备或施工生产的技术经济文件。
浅谈房屋改造时结构鉴定和加固设计的要点

浅谈房屋改造时结构鉴定和加固设计的要点作者:赵旸来源:《房地产导刊》2015年第09期【摘要】随着经济水平和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生产和生活条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人们倾向于对现有建筑物进行适当的改造或者维修,以便于满足人们的相应需求。
基于此,笔者结合工程实例,重点论述了房屋改造时结构鉴定以及加固设计的要点。
【关键词】房屋改造;结构鉴定;加固设计;要点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先进科学技术的产生,人们对于生产以及生活条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一些老旧建筑甚至是部分新建建筑等由于功能调整的需求或者是建筑物内部原有管线、设备以及装修老化等,无法达到人们生活和工作的要求,就需求对其进行相应的装修和改造。
依据建筑物的维修和改造程序,首先需要对建筑物结构进行安全性鉴定以及抗震鉴定,以确定房屋建筑在改造之后是否可以继续使用。
一、工程实例及改造内容该工程为某医院建筑改造扩建工程项目,改造工程基础形式为箱型基础,在10, 11轴线处设缝分开,成为两个独立箱基。
现有建筑1~10轴为七层局部八层,框架结构,简称为外科楼A, 11~20轴线为十层,局部为十二层,框架一剪力墙结构,简称为外科楼B。
两楼间设150mm抗震缝。
现有主体建筑原设计时间为1992年,原设计功能为病房楼,目前将改造为门诊医技病房楼。
建筑功能的变化引起局部房间的活荷载增加,且在使用上增设必要的电梯。
同时建筑功能的改变,与之相关的设备专业随之改变。
因此,与设备专业管线、管道相关的未预留楼板洞,需重新留设并增加必要的设备基础。
因此,需对现有结构构件进行相应的加固改造处理。
二、工程结构鉴定(一)使用性鉴定1.地下室部分鉴定及意见其一,地下室砼外观检查。
对地下室砼墙板及顶板进行调查,混凝土表面平整,无蜂窝、麻面现象,受力主筋无露筋现象,节点工作无异常。
其二,地下室砼强度检测。
共计抽取5处墙板,采用钻芯法对其强度进行检测,实测砼强度推定值为26.8MPa,满足原设计200号(C18)要求。
结构鉴定与加固曹双寅加固结构检测

3 结构的检测—概述 (3/12)
3.1.2 检测的内容和方法 检测内容:结构的作用
结构抗力的影响因素 检测方法:按检测对象所处状态,动测和静测
按检测对结构的损害程度,分非破损 检测、半破损检测和破损检测; 荷载试验:原位试验、解体试验、超载试验、破 坏试验等
3 结构的检测—概述 (4/12)
3.3.2(混凝土、钢材)内部缺陷 一般采用超声波方法检测:基于超声波在介质中
传播时声速、振幅、波形、频率等发生相应变 化,推测评定材料性能 3.3.3 表面硬度法检测材料强度
类似混凝土的回弹法,例如锤击式布氏硬度计, 直接测定锤击后在标准板和结构测点上产生的 凹痕直径,确定钢材抗拉强度;采用回弹法测 量砌块(砖)的强度等
3 结构的检测—材料检测(8/12)
3.3.1 混凝土强度 钻芯取样法:
取样--芯样加工—实验室实验---评定 回弹法:表面处理—特制仪器测定回弹值—碳化
深度的测定—按照标准(称测强曲线)推测混 凝土强度。 超声回弹综合法:利用超声声速值和回弹值这两 个参数综合评定Biblioteka 结构的检测—材料检测(9/12)
3.1.3 检测的原则 必须、够用”原则; 针对性原则; 规范性原则; 科学性原则; 定量与定性结合的原则; 协商一致原则; 经济性原则
3 结构的检测—几何量检测(5/12)
3.2 几何量检测 3.2.1 裂缝检测 形态、走势及分布:观察; 宽度:主要用读数放大镜、裂缝对比卡及塞尺等工具; 长度:可用钢尺测量; 深度:可以用极薄的钢片插入裂缝,粗略地量测,也
3 结构的检测—概述 (2/12)
需要检测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实际结构与设计图纸可能存在差异或无图纸; 由于计算的近似性、施工的差异性和材料的离散
提高建筑工程质量司法鉴定的科学性

[文章编号]1002-8528(2007)03-0103-04提高建筑工程质量司法鉴定的科学性邱洪兴,曹双寅(东南大学工程结构可靠性鉴定与加固研究中心,南京210096)丁国良(南京东南建设工程安全鉴定公司,南京210018)[摘 要]工程质量的司法鉴定是近几年才出现的,有许多问题需要探讨。
本文对各类建筑工程质量司法鉴定的适用标准进行了讨论;比较了司法鉴定与一般工程质量评价的差别;对鉴定过程中所涉及的检测、缺陷原因分析、责任认定和损失测算提出了看法。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司法鉴定;技术法规[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BImproving the Scientific Nature of Judicial Appraisal for Quality of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QI UHong -xing 1,C AO Shuang -yin 1,DING Guo -liang2(1.Reliability Appraisal an d Rein f orcement Research Center f or Engineering Structures ,SEU ,Nan j ing 210096,China ;2.Nanjing Dongnan Sa f ety Appraisa l of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m p an y ,Nanjing 210018,China )[Abstract ]The judicature appraisal for engineeri ng quality appears in recent years,so many problems await our discussion.The appropriate codes that are used in judicial appraisal for quality of constructi on engineering are discussed in this paper.The comparison between judicaial appraisal and general appraisal for engineering q uali ty is made.Some viewpoin ts on test,di sfigurement analysis,responsibility cognizance and loss estimate in appraisal program are proposed.[Keywords ]quality of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judicial appraisal,technical code[收稿日期]2006-03-05[作者简介]邱洪兴(1962-),男,教授[联系方式]qiuhx@1 前 言随着我国法治建设的不断完善和公民法律意识的逐步提高,通过司法途径解决工程质量纠纷越趋普遍,带来了大量涉及诉讼的鉴定需求,面向社会服务的各类中介鉴定机构应运而生。
论述建筑结构鉴定及加固改造技术论文

论述建筑结构鉴定及加固改造技术摘要:本文介绍了建筑结构检测鉴定及加固改造的概念和内容,对建筑结构鉴定及加固改造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前景作出了阐释,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建筑结构;检测;鉴定;加固中图分类号:tu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 建筑结构检测建筑结构加固技术是在对建筑物进行检测、鉴定的基础上,对建筑物进行整体或部分构件的加固,使原结构降低的安全性得以恢复,或者使建筑的使用功能满足新的要求。
因此,进行改造加固设计之前,有必要对原有建筑结构进行检测鉴定并提出检测报告和鉴定报告,为改造设计提供依据。
对于使用时间超过 20 年以上的建筑,检测鉴定的重要性尤其突出。
而目前的加固改造市场,检测这一重要环节往往被严重的忽视了。
原因就在于,一方面甲方往往首先由资金或工期的出发点去考虑项目,而且多数甲方对检测的重要性没有充分认识;另一方面,设计单位由于激烈的市场竞争多数没有彻底的坚持自己的观点。
客观上来说,中国的加固行业从国家的规范、图集到市场体制都还没有发展到一个成熟的阶段。
建筑结构的检测按照检测目标的不同可分为混凝土结构检测、砌体结构检测、钢结构检测和地基基础及桩基检测。
混凝土结构的检测分为表观检测、混凝土强度检测、混凝土耐久性的检测。
表观检测包括施工偏差测量、缺陷测量、裂缝已经结构或构件的变形测量等内容。
混凝土强度是混凝土构件的关键参数,是混凝土结构性能的重要因素,混凝土强度检测是改造加固项目的重要环节,在进行结构鉴定及加固改造设计之前对混凝土进行强度检测是不可或缺的。
如何正确的确定混凝土构件的实际强度一直是国内外学者关心和着重研究的课题。
目前混凝土强度检测常用的方法主要有:回弹法、超声波法、超声-回弹综合法、钻芯法以及拔出法。
随着时间的推移,材料会因外部环境产生的物理、化学以及生物的作用出现性能下降的情况,或者可以称之为“老化”。
混凝土在不同的使用环境下抵抗老化的能力,即是耐久性。
当外界环境恶劣或者结构年代久远时,就应当充分考虑混凝土构件的耐久性。
第一章(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

引起建筑结构功能退化的原因很多,根据大量的工程经
验分析,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 设计有误 2. 施工质量差 3. 使用不当 4.长期在恶劣环境下使用,使材料的性能恶化 5. 结构使用要求的变化
结构的功能退化是客观存在的,只要能科学分析原因 ,减缓结构的退化速度,通过科学的检测、鉴定和加固 ,就可以延长建筑物使用年限。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建筑结构可靠性鉴定的相关理论方法进行了不断 深入研究,许多新的检测仪器设备不断涌现,以及一些新的检测技术 、检测手段得到大量的推广应用,我国建筑结构的可靠性鉴定体系得 到了不断的提高和完善,陆续颁布了《工业构筑物抗震鉴定标准》 (GBJ 117-88)、《工业厂房可靠性鉴定标准》(GBJ 144-90)、《建筑 抗 震 鉴 定 标 准 》(GB50023-95) 、 《 民 用 建 筑 可 靠 性 鉴 定 标 准 》 (GB50292-1999)、《危险房屋鉴定标准》(JGJ 125-99)等重要标准。
1.3.3 我国建筑结构加固技术的研究与发展
如何对已有建筑进行加固,以提高结构的服役性能,国内外科研工作者对 此均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提出了很多实用方法,如针对上部结构加固,就有 增大截面法、体外预应力法和改变结构传力途径法等,针对地基基础加固,有 桩托换、地基处理和加大基础面积法等,这些方法在国内外已经得到了大量使 用,也取得了很多成熟的经验。
结构鉴定与加固(曹双寅)-混凝土受弯构件-预应力

垫棒
拉杆
垫棒
用预应力法加固混凝土梁(9/13)
3.截面内力 (1)外荷载效应 (2)拉杆产生的附加效应 4.计算方法 按砼偏心受压构件
用预应力法加固混凝土梁(10/13)
5.作用效应增量的计算 按结构力学的方法计算 把拉杆视为多余约束解除 代之多余力N 按力法方程得
N
1p
11
用预应力法加固混凝土梁(11/13)
p l ( 1) 2 1 2 Ep 2 Ep
p
p
l1
Ep
(2)有撑杆一点收紧
E p l1
l12 H 2 l1 p l Ep 2
p l2 a p H l1 ( 1) 2 1 l1 2(1 )
l1 E p
(3)有撑杆两点收紧
H l1 (
用预应力法加固混凝土梁(1/13)
一、预应力水平拉杆加固法 1.方法—受拉区增设预应力拉杆。 2.原理—拉杆内产生轴向拉力 在构件中产生偏心受压作用 受弯构件变成偏心受压构件 偏心作用克服了部分外荷载效应。
用预应力法加固混凝土梁(2/13)
3.效果—提抗弯能力和斜截面抗剪承载力。 4.受力特点 (1)当水平拉杆与构件紧密贴合时 拉杆与构件共同挠曲,类似与后张预应力砼构件 (2)当水平拉杆与构件贴合不紧密时 拉杆不能与构件共同挠曲,其应力增量小 5.计算方法 原构件与水平拉杆组成复合超静定结构体系 根据变形协调条件求解内力 按偏心受压构件方法计算截面承载力。
ab bc p l1 l2 Ep
张拉后位置
解得
2
p
Epຫໍສະໝຸດ l2 2 2 (1
p l2 cos l1 ) 2l1 sin E p
南京东南建设工程安全鉴定有限公司(企业信用报告)- 天眼查

经营范围:
工程结构安全鉴定、建设工程影响范围及程度鉴定,结构加固补强方案及造价评估、结构检测;建设工
程质量检测与安全评估,建设工程与相关领域安全评价、评估。(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
动)
登记机关:
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局
核准日期:
2016-11-11
1.2 分支机构
组织机构代码: 745361521
企业类型:
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
所属行业:
专业技术服务业
经营状态:
存续
注册资本:
500.000000 万人民币
注册时间:
2002-12-24
注册地址:
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玄武区丹凤街 19 号恒基中心公寓 A 座)
营业期限:
2002-12-24 至 2022-12-23
五、风险信息
5.1 被执行人信息
截止 2018 年 09 月 19 日,根据国内相关网站检索及天眼查数据库分析,未查询到相关信息。不排除因信 息公开来源尚未公开、公开形式存在差异等情况导致的信息与客观事实不完全一致的情形。仅供客户参 考。
6
5.2 失信信息
截止 2018 年 09 月 19 日,根据国内相关网站检索及天眼查数据库分析,未查询到相关信息。不排除因信 息公开来源尚未公开、公开形式存在差异等情况导致的信息与客观事实不完全一致的情形。仅供客户参 考。
/ / / / / /
三、对外投资信息
截止 2018 年 09 月 19 日,根据国内相关网站检索及天眼查数据库分析,未查询到相关信息。不排除因信 息公开来源尚未公开、公开形式存在差异等情况导致的信息与客观事实不完全一致的情形。仅供客户参 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可靠性鉴定-民用建筑 (14/29)
3.2.7 民用建筑的可靠性评级 一、鉴定单元的安全性评级 应根据地基基础和上部承重结构的较低等级确定 二、鉴定单元的使用性评级
鉴定单元使用性等级根据地基基础、上部承重结构和 围护系统的使用性等级,以及与整栋建筑有关的其它 使用功能问题评定。一般情况下,取最低的等级确定。 三、鉴定单元的可靠性评级 根据安全性和正常使用性评定结果确定。当各层次安 全性等级低于b(B)时,应按安全性等确定;除此之 外,可按安全性和正常使用性中较低的一个等级确定。
3 可靠性鉴定-民用建筑 (11/29)
二、主要检查项目 混凝土结构构件:承载能力、构造、不适于继续承载的
位移(或变形)和裂缝四个检查项目。 钢结构构件:承载能力、构造、不适于继续承载的位移
(或变形)等三个检查项目;但对冷弯薄壁型钢结构、 轻钢结构、钢桩以及地处有腐蚀性介质的工业区,或 高湿、临海地区的钢结构,尚应以不适于继续承载的 锈蚀作为检查项目。 砌体结构构件:承载力、构造、不适于继续承载的位移 和裂缝四个项目 木结构构件:承载能力、构造、不适于继续承载的位移 (变形)和裂缝以及危险性的腐朽和虫蛀等六个检查
鉴定报告1
3 可靠性鉴定-司法鉴定(25/29)
3.5.2司法鉴定的适用标准 施工质量:《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及相应的各专业 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勘察设计质量: 各类设计勘察规范,主要是规范的符合性 成品质量鉴定: 一般以各“鉴定标准” 为依据 环境变化对临近房屋损害:以“鉴定标准”,判别前后等级的变 化,即损害对安全性的影响。 工程事故鉴定
3 可靠性鉴定-民用建筑 (9/29)
二、正常使用性检查项目(分为两类): 一类验算和另一类调查实测。 评级分为三个等级,即a,b,c
验算项目的分级原则是:验算合格,可根据其实际完好 程度评为a级或 b 级;验算不合格,应定为 c 级;
对于调查实测项目,以现行设计规范规定的限值(或允 许值)作为划分 b 级与 c 级的界限;以计算值或偏 差允许值或议定值作为划分 a 级与 b 级的界限。
3 可靠性鉴定-抗震鉴定(19/29)
3.4.2 抗震鉴定标准考虑的主要问题及措施 1、主要问题--标准的适用性:抗震设计标准不断升级
(调整),如何与设计标准协调? 2、主要措施: 引入后续使用年限概念,分类、分级进行。 分类:30年:A类建筑(基本沿用95标准方法)
40年:B类建筑(相当于89设计规范方法) 50年:C类建筑(现行设计规范方法) 分级:第一级鉴定:宏观控制与构造鉴定 第二级鉴定:抗震验算+构造影响=综合抗震能力评价
3 可靠性鉴定-民用建筑 (6/29)
3.2.5 分级标准和原则 一、安全性检查项目(分为两类):
一类是承载能力验算项目 另一类是承载状态调查实测项目 1、按承载能力验算结果评级的分级原则 《统一标准》规定了两种质量界限,即设计要求的质量 和下限质量。《统一标准》的质量下限是按目标可靠 指标减0.25确定的,这相当于失效概率的运算值上升 半个数量级
R/0S0.90
d u 级:严重不符合现行规范对目标可靠指标的要求危险的
状态 R/0S0.90
3 可靠性鉴定-民用建筑 (8/29)
2、按承载状态调查实测结果的分级原则 构造与连接方式、不适于继续承载的位移和裂缝等需通
过调查实测,根据经验,评估其状态安全性。 当符合本标准根据现行标准规范规定和已有建筑物必须
3 可靠性鉴定-概述 (1/29)
3.1 鉴定分类 3.1.1 房屋可靠性(安全性)鉴定 对既有房屋结构可靠性(安全性)进行评价; 3.1.2 抗震鉴定:既有建筑抗震性能进行评价; 3.1.3 危险房屋鉴定:判断房屋是否为危房; 3.1.4 工程质量鉴定:对新建工程质量进行评价 3.1.5 司法鉴定:对裁决过程中涉及的技术问题
3 可靠性鉴定-民用建筑 (13/29)
同类构件:根据单个构件的评定,分主要和一般构件分 别按规定的原则评定。
整体性:先按规范的规定对每一项目评级,再按规定原 则评定
结构侧向位移:按照层间位移和顶点位移检测结果按规 定评级
上部承重结构安全性等级:一般情况下按照主要构件和 侧移的最低级作为子单元的安全性等级。按照上述结 果(比例)综合考虑。
进行鉴定 3.1.6 其他一些针对性鉴定:事故调查等
3 可靠性鉴定-民用建筑 (2/29)
3.2 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 3.2.1 鉴定方法 1、理论依据:以概率理论为基础,以结构功能要求的
极限状态为参考依据,综合多种理论,结合实际可操 作性,通过专家讨论以调整方式考虑尚不完善的成果。 2、操作方法:采用等级评定,将复杂的体系分为相对 简单的若干层次,分层分项进行检查,进行综合; 3、涉及内容:安全性、使用性和适修性; 4、结论表述:评级,用文字表述分级标准。
3.2.4 鉴定内容(要求) 1、在下列情况下一般要求进行可靠性鉴定
建筑物大修前的全面检查,或建筑物改变用途或使用 条件时;重要建筑物的定期检查;建筑物超过合理使 用年限而仍需继续使用;为制订建筑群维修改造规划 而进行的普查。 2、在下列情况下可仅进行安全性鉴定 临时性房屋需要延长使用期;危房鉴定及各种应急鉴 定;房屋改造前的安全检查;使用性鉴定中发现的安 全问题。 3、仅进行使用性鉴定的情况。
3 可靠性鉴定-民用建筑 (12/29)
3.2.6 子单元的安全性鉴定 是安全性鉴定的第二个层次,包括:地基基础、上部 承重结构和围护系统的承重部分三个子单元。
一、地基基础 安全性鉴定包括地基、桩基、斜坡(稳定性)三个检 查项目和基础、桩两个主要构件。子单元等级按上5 项最低一级确定
二、上部承重结构 安全性鉴定等级根据各类构件的等级、结构整体性等 级,以及结构侧向位移等级进行综合评定。
时,可不进行第二级鉴定评定为满足鉴定要求。 B类建筑:并行鉴定、综合评定。需进行两级鉴定
后,进行综合评定。
3 可靠性鉴定-抗震鉴定(21/29)
确定后续使用年限
A类建筑抗震鉴定
B类建筑抗震鉴定
通过 鉴定过关
通过
第一级鉴定 未通过
第二级鉴定
抗震措施鉴定 抗震承载力验算
未
通 过
通过 抗震能力综合评定
未通过
3 可靠性鉴定-民用建筑 (10/29)
3.2.5 单个构件的评级原则 一、原则:按最低等级项目确定单个构件安全性等级。
安全性检查中的各个项目对应的都是承载能力极限状 态,它们的重要性是相同的,应该具有相同的目标可 靠指标。从结构可靠性理论的观点,每一个检查项目 对应了结构的一种可能破坏模式,如果某一个破坏模 型的失效概率比其它的大得多(该破坏模式对应的等 级较低),结构(构件)的失效概率与该最大失效概 率接近。
3 可靠性鉴定-抗震鉴定(20/29)
3.4.3 鉴定方法 第一级鉴定:宏观控制与构造鉴定 第二级鉴定:抗震验算+构造影响=综合抗震能力评价
综合抗震能力=承载能力+变形能力(抗震概念鉴定) ⑴承载能力较高时,可适当放宽构造措施(鉴定用) ⑵构造措施较好时,适当降低承载力要求(鉴定用)
A、B类建筑分级鉴定方法的异同 A类建筑:逐级鉴定、综合评定。第一级鉴定通过
3 可靠性鉴定-抗震鉴定(18/29)
3.4 既有建筑抗震鉴定 3.4.1 发展 1968年:编制了京津地区一般民用建筑、单层工业厂房、
旧建筑、农村房屋及烟囱、水塔等的抗震鉴定标准 (草案)和抗震措施要点。 1975年:编制《京津地区工业与民用建筑抗震鉴定标准》 (试行),9月正式实施。 1977年:《工业与民用建筑抗震鉴定标准》(TJ23-77) 1995年:《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50023-95 2009年:《建筑抗震鉴定标准》 GB 50023-2009
3 可靠性鉴定-工业建筑(15/29)
3.3 工业厂房可靠性鉴定 目的、范围、内容
3.3.1 鉴定方法和程序
1. 程序
初步调查
鉴定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 •建筑物概况;
详细调查
•鉴定的目的、范围与内容;
•检查、分析、鉴定结果; •结论与建议;
鉴定评级
•附录。
鉴定报告
成立专门小组 补充调查
3 可靠性鉴定-工业建筑(16/29)
未通过
采取措施
鉴定过关
3 可靠性鉴定-抗震鉴定(22/29)
3.4.4 鉴定程序
资料收集
现状调查及检测
结构体系 结构整体性连接
体系影响系数
局部易损部位
局部影响系数
材料实际强度
承载力简化计算 承载力规范方法计算
综
通过
合
抗
维修
震
能
加固
力
评
改变用途
价
更新
3 可靠性鉴定-抗震鉴定(23/29)
3.4.5抗震鉴定的结论 满足抗震鉴定要求:应注明后续使用年限! 不满足满足抗震鉴定要求时,应提出处理建议,包括: (1)维修:少量次要构件不满足要求,结合维修处理。 (2)加固:不满足鉴定要求,通过加固能达到鉴定要求。 (3)改变用途:不满足鉴定要求,但可通过改变用途降
考虑的问题所提出的安全性要求时,可评为a级; 当遇到下列情况之一时,可降为b级:尚符合本标准要求
但外观稍差,鉴定人员认定不宜评为 a 级;略不符合 本标准对a的要求,但符合原标准规范的安全性要求, 且外观状态正常; 当不符合对a级要求,且不能引用降一级条款时,评为c; 当极不符合a级的安全性要求时,应评为d.
2. 方法 《工业厂房可靠性鉴定标准》采用分级多层次综合评定方法。 评定单元被划分为结构布置和支撑系统、承重结构系统和围护 结构系统等三个组合项目,每个组合项目包含若干个子项,从 而形成子项、项目或组合项目、评定单元三个层次。 每个层次划分为四个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