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驻村振兴工作感悟

大学生驻村振兴工作感悟
大学生驻村振兴工作感悟

大学生驻村振兴工作感悟

从刚开始的懵懵懂懂,到现在从磨练中慢慢成长。振兴乡村重要的是人,只有人才能做到,团结在一起有什么做不到?下面是小编带来的大学生驻村振兴工作感悟,有兴趣的可以看一看。

三年多的村官经历

大学一毕业,在一位大哥的建议下,懵懵懂懂地就考取了大学生村官,在寿昌一待就是三年。期间,兼任了寿昌镇山峰村和河南里村两个村的大学生村官一职,后期还当选为河南里村村委。简历乍一看还挺精彩,但是,对于一个刚走出校园大门的无知小姑娘来说,哪里懂得农村工作该怎么做,哪里应付得了淳朴却又“难搞”的农民伯伯?有的只是一腔的热血和一股子蛮劲。

三年多时间的村官经历,不能说让我真正了解农民,但是让我看到了父母和生我养我那个小山村之外的农民;三年多时间的村官经历,不能说让我华丽蜕变,但是的确让我在磨砺之中慢慢成长。这是社会给我上的第一课,相对而言,这个第一课不算“凶残”,甚至还挺“温柔”,至少,现在回想起来,我都很怀念那一段奔波但却充实的时光,也会想念曾经硬要塞我个桃子吃的阿姨,甚至有点怀念从村口一路遇到的狗狗们,因为天天经过,它们从刚开始见到我的汪汪乱吼,到后面就像遇到个“老熟人”一样,这对于从小怕狗的我来说,真是一种安慰。

我农村工作的转折点

今年6月被指派为杨村桥镇乡村振兴工作队联络员之后,我觉得这是我对农村工作有了更深理解的一个转折点。一个个村接连跑下来,一个个座谈会开下来,受益匪浅。一个村想要发展,除了“天时”、“地利”,最要紧的还是“人和”。这个“人和”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村两委合不合拍,而是指村主要领导干部有没有把主要精力放在村级发展上,有没有真正地想为村里做点事情,有没有把村里的帐算得比家里的帐还清。

让我印象颇为深刻的一名村干部,他把一个刚上任时负债累累“破落村”,经过几年“倒腾”,变成了一个拥有土地、厂房、店面等颇多资产的“富裕村”,他无时不刻在想的就是怎么盘活村里的资金。而有的村,可能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可能物产资源十分丰富,但就是“活”不起来。

我想,真正能让一个村“活”起来的是人,也只能是人。而像我,不管是作为大学生村官,或是作为第一书记,亦或是作为乡村振兴工作队联络员,都只是农村发展过程中的一个过客或是见证者,能量太小,能力有限,而我们能做的,只有在这有限的能力范围内,为乡村振兴添一把柴、烧一把火。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