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唾液对淀粉消化作用要点
实验五:探究口腔中的消化作用

馒头的处理方式是怎样的?
放入唾液
清水
⑵ 馒头经过上述处理后,检测馒头 变甜的变化,是靠检测馒头中 ____________的变化来实现的。具体 措施是在经过不同处理的馒头溶液中 加入______________,观察 ____________的变化。 设计一张简明的表格,既能展示实验 方案又能记录实验数据。
活动
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活动 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活动目标】 ⒈ 设计并实施探究馒头在口腔中变化的实验 方案。 ⒉ 理解食物消化的含义。 【活动准备】 馒头、碘液、蒸馏水、小烧杯、量筒、试管 等。
【程序和方法】
⒈探究的问题是什么? 馒头主要成分是淀粉,在口腔中咀嚼馒头变 甜,说明馒头中淀粉成分发生什么变化?这 种变化是否与牙齿咀嚼、舌的搅拌、以及唾 液分泌等作用有关? ⒉作出怎样的假设? ⑴ 咀嚼后,感觉到甜味,馒头中淀粉的变 化是_______________。 ⑵ 引起淀粉变化的原因是:
试管 物质 馒头块 馒头碎屑
处理 水 稀释唾液
1
2
3
4
0.5g 0.5g
0.5g 0.5g
4mL 4mL 4mL 4mL
条件 检测 实验 现象
37℃保温10分钟 碘液2滴 碘液2滴 碘液2滴 碘液2滴
试管 物质 馒头块 馒头碎屑
处理 水 稀释唾液
1
2
3
4
0.5g 0.5g
0.5g 0.5g
4mL 4mL 4mL 4mL
⒊怎样设计方案?
⑴ 为了测定淀粉的消化与牙齿咀嚼、 舌的搅拌、以及唾液分泌的作用,你 的实验分为______组。模拟牙齿咀嚼 和舌搅拌作用的实验组中,馒头的处理 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各组 实验所用的馒头质量应该_______,给 予的适宜温度应该是_____________。
探究唾液在馒头消化中的作用

探究唾液在馒头消化中的作用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说出唾液在消化过程中的作用。
能力目标:尝试唾液淀粉酶消化淀粉的实验,提高分析推理和操作、创新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设计实验探究唾液在消化过程中的作用,养成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重点难点:1、探究实验的设计和完成。
2、唾液的收集。
三、教学情境设计:馒头是北方最普通的食品,将馒头放在口中,你细细品尝,会发现馒头越嚼越甜。
馒头为什么会变甜?什么使馒头在口腔中发生了变化?在馒头变甜的过程中,谁起到了主要作用?你能设计一个实验来探究唾液在馒头等淀粉类食物消化中的作用吗?四、探究过程:1、提出问题:唾液在馒头消化中起什么作用呢?2、根据常识和所学知识,做出假设:唾液对馒头中的淀粉有消化作用。
3、材料用具:含淀粉物质(如淀粉糊、馒头、米饭等)、试管、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消毒棉絮、镊子、温度计、开水、碘液、酒精灯等。
4、设计实验:利用身边的实验材料,每小组自行设计实验。
设计时,要注意设置对照,安排对比实验。
教师提示:(1)本次实验只探究唾液的作用,单一变量是谁?其他条件应如何控制?(2)用其他实验材料取代馒头做这个实验行不行?(3)收集唾液的方法都有哪些?用何种方式取唾液更加方便、快捷?(4)应该使试管保持在什么样的温度下?(5)能否在加热前先滴加碘液?学生根据本组设计的实验,选取相应的实验材料,完成实验。
要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及时做记录。
5、分析结果,得出结论: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到的现象,小组讨论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得出实验结论:唾液对馒头中的淀粉有消化作用,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它能使淀粉分解为麦芽糖。
6、整理试验用具:把废液倒在废液缸内,把试管等用具清洗干净,与其他材料用具一起摆放整齐。
五、评价方案:。
实验: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探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分解作用

探究淀粉在口腔中的变化设计者:夹江外国语实验学校雷秀芳一、探究实验目标1、通过实验法探究“淀粉在口腔中的变化”,并得出合理结论。
2、通过实验进行交流和讨论,进一步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3、通过实验来激发学生对生物科学知识的兴趣及其探究能力。
二、实验原理唾液淀粉酶在适宜的环境下,能将淀粉进行分解。
三、实验材料准备淀粉纸、碘液、试管、胶头滴管、烧杯、清水、标签纸、镊子四、实验步骤及操作方法1、课前制作淀粉纸:将5克小麦粉放入干净的烧杯中,放入20毫升清水搅拌匀,再放入30毫升清水,置于放有石棉网的三脚架上,用酒精灯加热,边加热边搅拌,至沸腾成糊状。
取一张干净的擦镜纸,用干净的毛笔蘸取浆糊均匀的涂于擦镜纸的两面;取另一张擦镜纸,用毛笔蘸取浆糊,不均匀的较厚的涂在上面,晾干后即成。
说明:使用擦镜纸作淀粉的载体的原因:擦镜纸纤维的含量高,韧度好,杂质少,不易坏,吸附淀粉的能力强;唾液对纤维不具有分解能力;纯白色,有利于观察颜色的变化。
2、将制好的淀粉纸裁剪成1厘米宽,4厘米长的长条,高温灭菌后备用。
3、取支干净的试管分别编上1、2、3号置于烧杯中待用。
4、用凉开水将口漱净,取出一张涂抹均匀的淀粉纸放入口腔中,待浸透后取出,用镊子贴于1号试管的内壁;取出另一张涂抹均匀的淀粉纸,用滴管滴入清水,使其浸透,用镊子贴于2号试管的内壁;再取一张涂抹不均匀,较厚的淀粉纸放入口腔中,待浸透后取出,用镊子贴于3号试管的内壁。
5、将三只支试管握于手心,注意握住贴有淀粉纸的部分。
6、8分钟后,分别用滴管向淀粉纸上滴入两滴碘液,观察并记录各自的颜色变化。
五、实验现象及结论现象:1号中没有变蓝,说明1号中的淀粉被分解了;2号试管中变蓝,说明2号试管中的淀粉没有被消化。
3号试管变蓝了,说明淀粉的分解还需要牙齿的咀嚼和舌头的搅拌等物理性消化。
结论:唾液中含有淀粉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有分解作用,在牙齿的咀嚼和舌头的搅拌下,淀粉在口腔中将会被初步消化。
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附教学反思)

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引言消化是人体生理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唾液是消化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本文通过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进一步了解唾液在消化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有助于对人体消化系统的认识。
实验目的1.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2.分析唾液对淀粉消化的作用机制;3.提出实验结果的教学反思。
实验方法1.准备所需材料和设备;2.将一定量的淀粉溶解在适量的水中,制备淀粉溶液;3.将一定量的唾液涂抹在手背上;4.将手指蘸取淀粉溶液,然后涂抹在涂有唾液的手背上;5.观察并记录涂抹后的变化。
实验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可以看到涂抹了唾液的地方,淀粉溶液发生了变化。
最初的时候,手背上的淀粉溶液呈现出蓝色或透明的颜色。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区域逐渐变成了淡黄色。
这表明唾液中的淀粉酶开始发挥作用,将淀粉分解成糖类物质。
实验讨论唾液是由多种成分组成的,其中重要的成分之一是淀粉酶。
淀粉酶是一种能够催化淀粉分解的酶类物质。
当淀粉溶液与唾液中的淀粉酶接触时,淀粉酶能够加速淀粉的分解过程,将其分解为较小的糖类分子。
这是由于淀粉酶能够将淀粉的α-1,4-糖苷键水解,产生葡萄糖和低聚糖。
通过本次实验的观察结果,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唾液中的淀粉酶能够促进淀粉的消化。
这一结论与我们对人体消化系统的了解是一致的。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每天都能够感受到唾液在消化过程中的作用。
当我们咀嚼食物时,唾液中的淀粉酶开始作用,将淀粉分解为可供身体吸收利用的简单糖类分子。
教学反思在本次实验中,学生通过亲自参与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进一步了解了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通过实践探究的方式,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消化系统的工作原理,并且锻炼了观察、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然而,本实验有一定的局限性,只是简单地展示了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并未涉及淀粉消化的更详细的机制和唾液对其他营养物质的作用。
为了提高实验的教学效果,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展开更多的实验探究。
于都县第七中学七年级生物下册4.8.2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验证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的实验

验证“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的实验教学设计1.1 学习目标:(1)探究唾液对淀粉有无消化作用(2)通过探究实验使学生了解食物中的淀粉在口腔中发生了变化。
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善于思考、动手实践、与人合作的能力。
1.2 教学重点:科学实验方法的训练。
1.3 教学难点:教师如何有效地组织、引导整个实验过程的完成,并抓住时机训练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观念。
课前准备:在生物学实验教学中,设计了一种简易的方法.用于观察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效果很好。
方法步骤如下:一、制备淀粉浆糊取1克干淀粉,加清水100毫升,调和均匀.搅拌煮沸,制成浆糊,冷却备用。
如无烧杯等,用干净的小锅也可。
二、制备淀粉纸把滤纸(或白报纸)放入浆糊中浸湿,捞起,贴在干净的玻璃或其它物体的平面上,晾干后揭下,贮存备用。
实验用具:自制的淀粉纸、碘液、滴管、塑料袋、彩笔等。
实验过程1、让学生从身边的事情入手,引导学生提出探究问题。
教师提问,由平时吃馒头时,细细咀嚼会觉得有甜味,思考、讨论下列问题:(1)馒头在口腔中变甜,是否淀粉发生了变化?(2)馒头变甜是否与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有关?(3)馒头变甜是否与唾液作用有关?教师引导学生做出假设,并根据实验步骤去验证。
实验步骤1、分别用唾液和清水浸湿淀粉纸分组实验:每个学生发给淀粉纸条两条,其中一条用唾液完全浸湿;另一条用清水完全浸湿,作为对照(唾液也可直接滴在纸条上)。
2、保温.恒温5分钟:将上述两纸条分别放入两个小塑料袋中,作好标记如A、B,折转袋口。
将塑料袋放进37度恒温箱中(也可在贴身的衣袋中,或夹在腋下,以接近体温的温度保温5分钟已足。
如气温较高,(则不必放于衣袋或腋下)。
3、加碘液(或稀释碘酒)观察实验现象:取出两纸条,分别滴加碘液,浸润两纸条,观察纸条颜色变化。
4、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实验结果及原因实验说明:实验步骤修改的原因:l、根据教材要求, “唾液淀粉酶对淀粉有消化作用”这一实验,反应必须在37℃的水浴中 20~30 min。
生物实验报告《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WORD 格式可以编辑
专业资料整理
生物实验报告 《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班级_________组别_________日期_________指导老师_______
实验目的
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材料用具:
一次性漱口杯、凉开水、脱脂棉、小烧杯、量筒2支、试管2支、试管架、1%淀粉溶液(煮沸配制)、滴管、碘液、酒精灯、烧杯、温度计、石棉网、铁架台、火柴(或恒温水浴锅)
实验步骤:
1.准备
①用凉开水将口漱净
②收集唾液:口含一团脱脂棉,片刻后用镊子将脱脂棉取出,将其中的唾液挤到小烧杯中备用
2.设计并实施实验
③用量筒分别量取2ml 淀粉溶液,分别注入1号、2号试管④用量筒分别量取2ml 清水和2ml 唾液,分别注入1号、2号试管⑤充分振荡两支试管,放入37℃温水中水浴约5—10
分钟,同时取出两支试
管,稍冷却
⑥向两支试管内各滴加 2滴碘液,振荡后观察实验现象
3.记录实验 记录实验结果
4.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5.结束实验 整理和清理实验仪器和实验台
实验报告:
请完成下列表格
现象
淀粉检验 结论 材料 实验前 预期结果 实验后
实验组
淀粉液+唾液
对照组
(
)+ (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