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P-产品经济性管理办法

SAP-产品经济性管理办法
SAP-产品经济性管理办法

产品经济性管理办法

1.目的

规范产品决策及形成过程流程,形成在产品经济性上的竞争力。

2.范围

概念设计、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构件深化设计五个阶段;建筑、结构、安装、景观、精装修、构件深化设计六个专业。

3.原则:

3.1.客户导向:由客户需求到产品形成是任何工作的基准,产品经济性必须基于客户导

向开展。严禁产品形成过程中无目标客户分析基础的性能增加或减少。

3.2.严格流程:在各阶段设计过程中,各相关部门都应按照本制度规定的流程开展产品

经济性管理工作。

3.3.充分配合:设计、成本等相关部门在产品决策的全过程都必须充分沟通、密切配合,

多角度分析,以期最佳解决方案。

3.4.外部资源协调:公司应作好与外部设计单位沟通工作,着力取得设计单位在成本控

制方面给予最好的配合,并在设计合同中,将需要设计单位给予的工作配合事项和技术经济指标要求予以明确,并可设置一定的履约奖惩措施。

4.术语和定义

4.1产品经济性是指通过产品设计与生产过程,最终的产品成本支出能体现匹配目

标客户需求基础下的资源消耗量最小。

5.组织与分工

5.1.集团成本管理部、产品管理部、工程管理部负责本指引的编写、修订、解释和培训。

5.2.一线设计管理部:

?负责对外部设计院的协调、约束、管理;

?负责按流程规定节点组织产品经济性联席会议,并按会议决议进行设计方案修

改;

5.3一线成本管理部

?负责对不同产品经济性方案提供成本分析与数据结论;

?负责根据成本前置体系内容,主动提出经济性管理可行性建议;

?负责填写《产品经济性管理专项会议纪要与成果表》,记录产品经济性管理的过

程;

?负责分阶段反馈经济性管理效果;

5.4一线营销、工程、物业、客服部门

?负责从各自角度,兼顾长短期支出,提出可行的产品经济性管理建议;

6.产品经济性管理流程与节点成果要求

6.1.决策分级及相关规定:根据对项目产品成本影响的重要性,对产品经济性决策内容

分为A、B、C、D四级。本文未提及但本文支持文件《成本前置知识体系》所包含之内容,均按D类处理。各分级及相关规定详下表:

6.2.对管理效果的反馈规定:

各阶段产品经济性管理步骤结束后,成本管理部应对照以往成本测算结果,向公司管理层及设计、工程等相关部门反馈经济性管理成果,并及时调整项目动态成本。

6.3.各阶段管理流程与节点成果要求

6.3.1概念规划设计阶段:此设计阶段主要内容为确定项目产品:确定产品及配比、交

通系统、组团布置、停车方式、公建配套面积等。此阶段是项目产品经济性影响最大的阶段,必须倾注极大的精力,避免产品中无效成本的发生。

6.3.2方案设计阶段:此阶段的设计成果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建筑(体形、立面、平面、

功能分区、节能方案)、地下室、景观软硬景基本布局、供水、供电、消防、排水、

6.3.3初步设计阶段:此阶段的设计成果包括:产品的结构形式、基础类型、构件尺寸、

6.3.4施工图设计阶段:此阶段标志着设计阶段的基本完成。该阶段的工作成果直接用于

指导施工,形成建筑安装产品。施工图设计阶段之前的全部工作成果在此全部展现,所以成本前置工作在施工图设计阶段的主要任务,一是符合性审查(图纸自审与会审),二是设计优化,三是对初步设计未明确的材料部品作补充性选择。

6.3.5构件深化设计阶段:对一些专业工程,如门窗工程、金属构件工程,往往需要另行委托专业厂家进行二次设计。

工图设计目标成本修订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