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5数据库的安全性控制(含答案).

实验5数据库的安全性控制(含答案).
实验5数据库的安全性控制(含答案).

实验五数据库的安全性控制

一、实验目的:

1. 通过实验加深对数据安全性的理解,并掌握SQL Server中有关用户登录的认证以及管理办法;

2. 通过实验加深对数据库存储控制机制的理解,通过自主存取控制进行权限管理,熟悉SQL Server中角色管理;

3.通过实验加深对数据安全性的理解,熟悉视图机制在自主存取控制上的应用。

二、实验内容

1.设置SQL Server的混合安全认证模式。在SQL Server中的对象资源管理器中设置安全认证模式。

2.在SQL Server中,利用“对象资源管理器”创建一个名为“U1”的登录用户和数据库用户,密码为111,并允许其登录S-T数据库。

3.在SQL Server 中,利用代码创建一个名为“U2”的登录用户,密码为111;

其相应的数据库用户名为lucky,并允许其登录S-T数据库。

4.用“u1”用户名登录后,执行对students表的查询操作,说明执行结果,并分析原因(建议:在启动一个SQL Server 2008窗口)。

分析:没有对u1进行其他操作的授权,只能登录而不能进行插入,修改等操作

5.将students表的操作权限select和insert赋予数据库用户u1,并允许其向其它用户授权。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实验题目及答案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实验作业布置 实验1 数据库的建立修改与删除 完成以下实验报告: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实验报告 实验1 数据库的建立修改与删除 二、实验环境 操作系统:Windows XP。 数据库管理系统:MS SQL Server 2000 或MS SQL Server 2008。 三、实验目的 1.熟悉SQL Server 2000上机环境,学会SQL Server 2000“企业管理器”以及“查询分析器”的启动与退出;或熟悉MS SQL Server 2008上机环境,学会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的启动与退出。 2.掌握建立数据库的两种方法。 3.掌握查看和修改数据库的两种方法。 4.掌握删除数据库的两种方法。 四、实验内容 (一) 规定内容 1. 在用户方便的存储空间上建立存放用户数据库的文件夹。本实验在D盘根目录下建立文件夹:D:\SQL2000DB,再建立存放T_SQL源代码的文件夹:D:\SQL2000DB\T_SQL 2.利用企业管理器创建学生课程数据库ST,参数如表1.1所示。 3.利用企业管理器查看ST数据库的属性。 4.使用T-SQL语句建立学生-课程数据库ST,参数如表1.1所示。 5.使用T-SQL 语句建立数据库JXDB,参数如表1.2所示。

6.使用T-SQL语句为数据库JXDB添加文件组JX_Group2,并为此文件组添加1个数据文件JXDB_Data4;添加1个日志文件JXDB_log1。参数由用户自己设定。 7.使用T-SQL语句修改数据库JXDB中次数据文件JXDB_Data4的属性:文件初始大小改为5M,增长方式改为每次按20%增长。删除日志文件JXDB_log1。 8.使用T-SQL语句删除数据库JXDB。 (二) 自定内容 五、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实验2 表结构的建立修改删除及完整性约束条件定义 完成以下实验报告: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实验报告 一、实验题目 实验2 表结构的建立修改删除及完整性约束条件定义 二、实验环境 操作系统:Windows XP。 数据库管理系统:MS SQL Server 2000或MS SQL Server 2008。 三、实验目的 1.掌握建立、修改与删除表结构的两种方法。 2.掌握定义完整性约束条件的方法。 3.掌握利用企业管理器和使用T-SQL语句向表中插入记录的方法。 四、实验内容 (一) 规定内容 1.对学生课程数据库ST进行完整性约束条件规划设计。 设计结果如表2.1所示。

数据库原理实验报告-实验三-数据完整性与安全性控制

一、实验内容、步骤以及结果 1.利用图形用户界面对实验一中所创建的Student库的S表中,增加以下的约束和索引。 (18分,每小题3分) (1)非空约束:为出生日期添加非空约束。 非空约束:取消表S中sbirth的勾。可能需要重建表。 (2)主键约束:将学号(sno)设置为主键,主键名为pk_sno。 设主键:单击数据库Student-->单击表-->单击S-->右击sno-->选择‘修改’命 令-->对话框中右击sno-->选择‘设置主键’-->修改主键名为‘pk_sno’ -->保 存 (3)唯一约束:为姓名(sname)添加唯一约束(唯一键),约束名为uk_sname。 唯一约束:单击数据库Student-->单击表-->单击S-->右击sname-->选择‘修改’命令→右击sname-->选择‘索引和键’命令-->打开‘索引和键’框图-->添加--> 是否唯一改为‘是’-->名称改为‘us_sname’ -->关闭。

(4)缺省约束:为性别(ssex)添加默认值,其值为“男”。 设默认约束:单击数据库Student→单击表→单击S→右击sno→选择‘修改’命令→单击cno-->在默认值栏输入‘男’→保存

(5)CHECK约束:为SC表的成绩(grade)添加CHECK约束,约束名为ck_grade,其检查 条件为:成绩应该在0-100之间。

(6)外键约束:为SC表添加外键约束,将sno,cno设置为外键,其引用表分别是S表 和C表,外键名称分别为fk_sno,fk_cno。 2.在图形用户界面中删除以上小题中已经创建的各种约束,用SQL语言分别重新创建第1题中的(2)-(6)小题.(15分,每小题3分,提示:alter table add constraint) 删除约束:单击数据库Student-->表-->单击S-->展开键、约束。一一删除即可。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SQL Server 2008)全书答案 清华大学出版社 马建红 李占波主编第三章习题及实验答案

第三章习题及实验答案 习题答案 一、选择题 1、A 2、A 3、C 二、填空题 1、程序 2、MIN、SUM 3、CONTINUE、BREAK 三、简答题 1、可以使用的运算符可以分为算术运算符、逻辑运算符、赋值运算符、字符串串联运算符、按位运算符、一元运算符及比较运算符等。 2、用户自定义函数可分为:标量函数和表值函数。可使用CREATE FUNCTION语句创建函数,在调用用户自定义函数时,如果调用的是标量函数,则必须提供架构名。如果调用的是表值函数,则可以不提供架构名。用户可以将调用的函数用在赋值语句中,或作为表达式的操作数,或用在SQL命令中。 3、批处理是包含一个或多个Transaction-SQL语句的组,从应用程序一次性的发送到SQL Server执行。批处理是使用GO语句将多条SQL语句进行分隔,其中每两个GO之间的SQL 语句就是一个批处理单元。一个批处理中可以包含一条语句,也可以包含多条语句。 4、在SQL Server系统中,可以使用的流程控制语句有BEGIN…..END、IF…ELSE、CASE、WHILE…..CONTINUE….BREAK、GOTO、W AITFOR、RETURN等。 BEGIN…..END….: 在条件语句和循环语句等流程控制语句中,当符合特定条件需要执行两个或多个语句时,就应该使用BEGIN…END语句将这些语句组合在一起。 IF…..ELSE….: IF….ELSE语句是条件判断语句。 CASE:用于多重选择的条件判断语句,结果返回单个值。在CASE中可根据表达式的值选择相应的结果。 WHILE…..CONTINUE….BREAK: SQL语言中的循环语句,用来重复执行SQL语句或语句块。 GOTO: SQL程序中的无条件跳转语句,可以使程序直接跳到指定的标识符位置处继续执行。 WAITFOR: SQL中起暂停正在执行的语句、语句块或者存储过程的调用,直到某时间、时间间隔到达后才继续执行。 RETURN:用于无条件终止查询、存储过程或批处理。

数据库原理课后题答案

第1章 1.试述数据、数据库、数据库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概念。 答:(1)数据: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成为数据。数据的种类有数字、文字、图形、图像、声音、正文等。数据与其语义是不可分的。 (2)数据库:数据库是长期储存在计算机内的、有组织的、可共享的数据集合。数据库中的数据按照一定的数据模型组织。描述和储存,具有较小的冗余度、较高的数据独立性和易扩展性,并可为各种用户共享。 (3)数据库系统:数据库系统是指在计算机系统中引入数据库后的系统构成,一般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其开发人具)、应用系统、数据库管理员构成。 (4)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用于科学地组织和存储数据、高效地获取和维护数据。DBMS的主要功能包括数据定义功能、数据操作功能、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 6.试述数据库系统三级模式结构,这种结构的优点是什么? 答: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机构由外模式、模式和内模式组成。 外模式,亦称子模式或用户模式,是数据库用户(包括应用程序员和最终用户)能够看见和使用的局部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数据库用户的数据视图,是与某一应用有关的数据的逻辑表示。 模式亦称逻辑模式,是数据库中全体数据呃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所有用户的公共数据视图。模式描述的是数据的全局逻辑结构。外模式涉及的是数据的内部逻辑结构,通常是模式的子集。

内模式,亦称存储模式,是数据在数据库内部的表示,即对数据的物理结构和存储方式的描述。 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是对数据的三个抽象级别,它对数据的具体组织留给DBMS管理,使用户能逻辑抽象地处理数据,而不必关心数据在计算机中的表示和存储。 为了能够在内部实现这三个抽象层次的联系和转换,数据库系统在这三级模式之间提供了两层映像:外模式∕模式映像和模式∕内模式映像。正是这两层映像保证了数据库系统中的数据能够具有较高的逻辑独立性和物理独立性。 7.定义并解释下列术语。 外模式:亦称子模式或用户模式,是数据库用户(包括应用程序员和最终用户)能够看见和使用的局部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数据库用户的数据视图,是与某一应用有关的数据的逻辑表示。 内模式:亦称存储模式,是数据在数据库内部的表示,即对数据的物理结构和存储方式的描述。 模式:亦称逻辑模式,是数据库中全体数据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所有用户的公共数据视图。模式描述的是数据的全局逻辑结构。外模式涉及的是数据的内部逻辑结构,通常是模式的子集。 DDL:数据库定义语言,用来定义数据库模式、外模式、内模式的语言。DML:数据操纵语言,用来对数据库中数据进行查询、插入、删除和修改的语句。 8.什么叫数据与程序的物理独立性?什么叫数据与程序的逻辑独立性?为什么

201509-实验三:数据库的安全性课案

实验三:数据库的安全性 一、实验目的 熟悉通过SQL对数据进行安全性控制。 二、实验平台 SQL Server 2008 三、实验内容和要求 1、掌握Windows登录名和SQL SERVER登录名的建立与删除方法; 2、掌握数据库用户创建与管理的方法; 3、掌握服务器角色的用法; 4、掌握数据库权限授予、拒绝和撤销的方法; 四、实验步骤 (一)授权与回收。 [例1]授权。在SQL Sever 中建立多个用户,给他们赋予不同的权限,然后查看是否真正拥有被授予的权限了。 1)建立用户U1、U2、U3、U4、U5、U6、U7。 2)以系统管理员身份对这7个用户进行授权。 [例1-1]把查询Student 表的权限授给用户U1。 GRANT SELECT ON Student TO U1; [例1-2]把对Student 表和Course 表的全部操作权限授予用户U2 和U3。 GRANT ALL PRIVILEGES ON Student TO U2,U3; GRANT ALL PRIVILEGES ON Course TO U2,U3; [例1-3]把对表SC 的查询权限授予所有用户。 GRANT SELECT ON SC TO PUBLIC; [例1-4]把查询Student 表和修改学生学号的权限授给用户U4。 GRANT UPDATE (Sno) , SELECT ON Student TO U4; [例1-5]把对表SC 的INSERT 权限授予U5,并允许U5 将此权限再授予其他用户。 GRANT INSERT ON SC TO U5

WITH GRANT OPTION; [例1-6]用户U5 将对表SC 的INSERT 权限授予U6,并允许将权限转授给其他用户。 首先应该以U5 的身份重新登录数据库,然后再进行授权。 GRANT INSERT ON SC TO U6 WITH GRANT OPTION; [例1-7]用户U6 将对表SC 的INSERT 权限授予U7。 首先应该以U6 的身份重新登录数据库,然后再进行授权。 GRANT INSERT ON SC TO U7; 3)在授权之后验证用户是否拥有了相应的权限。 在执行完上面七个语句之后,我们可以分别以不同用户的身份登录数据库,进行相关操作,检查系统是否许可。例如: [例1-8]U4 更新Student 表的学生学号。 UPDATE Student SET SNO = ‘95101’ WHERE SNO = ‘95001’; 显示更新 1 条记录,即U4 用户拥有了对Student 表Sno 的更新权限。[例1-9]U7 向SC 表中插入一条数据:(95020,20,88)。 INSERT INTO SC V ALUES(‘95020’,’20’,88); 显示插入 1 条记录,即用户U7 拥有了对SC 表的插入权限。 [例2]回收权限。将[例1]授予的权限部分收回,检查回收后,该用户是否真正丧失了对数据的相应权限。 1)回收权限。 [例2-1]收回用户U4 修改学生学号的权限。 当前用户为SYSTEM,直接执行下列语句: REVOKE UPDATE (SNO) ON Student FROM U4; [例2-2]收回所有用户对表SC 的查询权限。 REVOKE SELECT ON SC FROM PUBLIC; [例2-3]收回用户U5 对SC 表的INSERT 权限。 将权限INSERT 授予给用户U5 时,允许该用户将权限再授予给其他用户;之后,用户U5 将INSERT 权限转授给了U6,U6 又将权限转授给U7。因此,将用户U5 的INSERT 权限收回的时候必须级联收回,不然系统将拒绝执行该命令: REVOKE INSERT ON TABLE SC FROM U5 CASCADE;

数据库实验题目和答案

按照如下方式重新定义四张表: 定义新的books表,其所拥有的属性与属性类型与原有的books表一致 以列级完整性的方式定义属性bookId为主码,同时在定义的时候必须提供约束名 定义属性category为”非空” ,同时在定义的时候必须提供约束名 create table Books( bookId number(9,0) constraint BooksKey primary key, title varchar(80), author varchar(40), year integer, category varchar(15) constraint B1 not null ); commit; 定义新的customers表,其所拥有的属性与属性类型与原有的customers表一致 以表级完整性的方式定义属性cid为主码 以列级完整性的方式定义属性cname为”唯一”,同时在定义的时候必须提供约束名 create table Customers ( cid number(9,0), cname char(40) constraint C1 unique, age integer, primary key(cid) ); commit; 定义新的purchases表,其所拥有的属性与属性类型与原有的purchases表一致 定义属性cid与bookId为主码,同时在定义的时候必须提供约束名 以列级完整性的方式定义属性bookId为外码,它参照Books表的主码,同时在定义的时候必须提供约束名。当删除Books表中的某一本书时,级联删 除与它相关的购买记录 以表级完整性的方式定义属性cid为外码,它参照customers表,同时在定义的时候必须提供约束名。当删除customers表中的某个顾客时,如果存在 与该客户相关的购买记录,拒绝删除。 create table Purchases( cid number(9,0), bookId number(9,0)

数据库原理实验报告(5)

南京晓庄学院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实验报告 实验五嵌套子查询设计实验 所在院(系):数学与信息技术学院 班级: 学号: 姓名:

1.实验目的 (1)掌握多表查询和子查询的方法。 (2)熟练使用IN、比较符、ANY或ALL和EXISTS操作符进行嵌套查询操作。 (3)理解不相关子查询和相关子查询的实现方法和过程。 2.实验要求 (1)针对“TM”数据库,在SQL Server查询分析器中,用T-SQL语句实现以下查询操作: a)查询选修了数据结构与算法的学生学号和姓名。 b)查询07294002课程的成绩低于孙云禄的学生学号和成绩。 c)查询和孙云禄同年出生的学生的姓名和出生年份。 d)查询其他系中年龄小于数学与信息技术学院年龄最大者的学生。 e)查询其他系中比数学与信息技术学院学生年龄都小的学生。 f)查询同孙云禄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分数相同的学生的学号和姓名。 g)查询选修了07294002课程的学生姓名。 h)查询没有选07294002课程的学生姓名。 i)查询同时选修了07295006和07295007课程的学生的学号。 j)查询所有未授课的教师的工号、姓名和院系,结果按院系升序排列。 扩展实验: a)查询和10060101选修的全部课程相同的学生的学号、课程号、期末考试 成绩。 b)查询至少选了10060101选修的全部课程的学生的学号。 c)查询年龄比所在院系平均年龄小的学生的学号、姓名、年龄、院系,按 院系和年龄升序排列。 d)查询每门课都在80分以上的学生的学号和姓名。 (2)在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中新建查询,尽可能用多种形式表示实验中的查询语 句,并进行比较。 (3)按要求完成实验报告。 3.实验步骤、结果和总结实验步骤/结果 将调试成功的T-SQL语句写在下方(标明题号)。

数据库安全性和完整性实验

实验9:数据库安全性实验 一、实验目的 加深对数据库安全性的理解,并掌握SQL Server中有关用户、角色及操作权限的管理方法。 二、实验内容 1.数据库的安全性实验。在SQL Server企业管理器中,设置SQL Server 的安全认证模式,实现对SQL Server的用户和角色的管理,设置和管理 数据操作权限。 三、实验原理和步骤 1.设置SQL Server的安全认证模式,选择混合模式。 右键服务器属性-安全性:选择SQL Server和Windows身份验证模式。 重启服务,生效。 2.账号: sa账号登录 3.登录帐号的管理

1)将Windows帐号添加到SQL Server 2005中 创建操作系统用户- 4.数据库用户的管理 1)dbo用户; 查看banking数据库的dbo用户,查看用户权限。 2)U1用户; 创建banking数据库的U1用户,查看用户权限。 5.权限管理 1)赋予所创建的U1用户db_datareader角色,查看用户权限 2)赋予所创建的U1用户db_datawriter角色,查看用户权限 3)赋予所创建的U1用户db_owner角色,查看用户权限 4)两种方法赋予所创建的U1用户对banking数据库表customer的select 权限,验证并写出sql语句 5)两种方法赋予所创建的U1用户对banking数据库表branch的select 和对branch_name修改的权限,验证并写出sql语句 6)把对loan表的update权限授予所创建的U1用户用户,并允许将此 权限再授予其他用户,验证并写出sql语句 7)两种方法回收所创建的U1用户对banking数据库表customer的select 权限,验证并写出sql语句 8)两种方法回收所有用户对banking数据库表loan的update权限,验 证并写出sql语句 四、实验报告要求 要求写出如下设计报告: 1.用Transact-SQL写出实验操作的语句 2.实验步骤和实验结果。 3.实验中的问题和提高。 4.SQL Server中有的安全性功能。 五、注意事项 1.用户、角色和权限的职能,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数据库实验五题目答案

实验五 实验5.1 数据查询 1)要求 以School数据库为例,在该数据库中存在四表格,分别为: ●表STUDENTS(sid, sname, email, grade); ●表TEACHERS(tid, tname, email, salary); ●表COURSES(cid, cname, hour); ●表CHOICES(no, sid, tid, cid, score) 在数据库中,存在这样的关系:学生可以选择课程,一个课程对应一个教师。在表CHOICES中保存学生的选课记录。 按以下要求对数据库进行查询操作: (1)查询年级为2001的所有学生的名称并按编号升序排列。 程序:Select sname from students where grade='2001' order by sid asc; (2)查询学生的选课成绩合格的课程成绩。 程序:Select score from choices where score>'59';

(3)查询课时是48或60的课程的名称。 程序:select cname from courses where hour='48'or hour='60'; (4)查询所有课程名称中含有data的课程编号。 程序:select cid from courses where cname like'%data%';

(5)查询所有选课记录的课程号(不重复显示)。 程序:select distinct cid from choices; (6)统计所有教师的平均工资。 程序:select avg(salary) from teachers;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实验报告书修改版(1)答案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实验报告书修 改版(1)答案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实验报告书班级:学号:姓名:教师:郑先容医药信息工程学院·数据决策2012年2月目录实验一利用ACCESS 创建数据库及熟悉SQL Server开发环境... 2 实验三数据库、表的创建............................................................... ... 6 实验五连接查询和嵌套查询................................................................ 12 实验七数据的插入、修改、删除.................................................... 18 实验九SQL Server数据库的安全性控制........................................ 21 实验十一熟悉Power Designer数据库设计软件................................ 24 实验十三Transact-SQL编

程................................................................ 27 实验十五存储过程的使用............................................................... ..... 30 第十章数据库的恢复技术作业............................................................ 33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实验报告实验一利用ACCESS创建数据库及熟悉SQL Server 开发环境一、实验目的1、熟知机房用机安全规则和实验报告的书写。2、掌握SQL Server 2005的安装,卸载以及相关服务的启动、退出。3、熟悉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环境。4、掌握创建服务器组合注册服务器。5、初步了解数据库的概念; 6、初步了解SQL Server联机丛书的使用。 7、用ACCESS创建数据库,体会数据库的功能。注意:每次实验的指导视频,上课所需要的软件、数据库还有ppt。都可以在ftp://的“数据决策”->“数据库”->“2011-2012”文件夹下找到,以后每次实验相关的文件和数据

数据库的安全性实验报告

西安邮电大学 (计算机学院) 课内实验报告 实验:数据库的安全性实验 课程:数据库原理及应用B 班级:网络1203 学号: 学生姓名: 任课教师:孟彩霞

一、实验目的 (1)理解SQL Server验证用户身份的过程,掌握设置身份验证模式的方法(2)理解登录帐号的概念,掌握混合认证模式下登录帐号的建立与取消方法 (3)掌握混合认证模式下数据库用户的建立与取消方法 (4)掌握数据库用户权限的设置方法 (5)理解角色的概念,掌握管理角色技术 二、实验内容 (1)在企业管理器中打开“SQL Server属性(配置)”对话框,设置身份验证模式为“SQL Server”和“Windows”模式(即混合模式)。 (2)创建、管理数据库服务器的登录账号。 (3)创建、管理数据库用户。 (4)管理用户权限。 (5)创建、管理数据库角色。 三、实验环境 Windows7 SQL SERVER 2012 四、实验前准备 课本 上机使用代码 五、实验步骤 1.在企业管理器中打开“SQL Server属性(配置)”对话框,设置身份验证模式为“SQL Server”和“Windows”模式(即混合模式)。 2.创建、管理数据库服务器的登录账号。用T-SQL语句创建、查看、删除登录账号。 创建一个名为Student、密码为111、使用的默认数据库为JWGL的登录账号。 EXEC sp_addlogin ‘student’,’111’,’JWGL’查看登录账号EXEC sp_helplogins 删除登录账号为EXEC sp_droplogins ‘student’ 3.创建、管理数据库用户。 用T-SQL语句创建、查看、删除数据库用户。 为数据库JWGL创建一个用户user1,该用户登录SQL Server服务器的账号为wang,登录密码为secret,相应的程序代码为: EXEC sp_addlogin ‘wang’, ‘secret’, ‘JWGL’ GO EXEC sp_grantdbaccess ‘wang’, ‘user1’查看数据库用户为EXEC sp_helpuser 删除数据库中的“wang”用户为EXEC sp_revokedbaccess ‘wang’ 4.管理用户权限。 使用T-SQL语句完成第3章习题12中(1)~(3)的用户管理和用户权限管理。企业管理器: (1)允许用户李明对Orders表进行插入、删除操作。 GRANT INSERT ,DELETE ON Orders TO ‘李明’

数据库实验2-1答题文件(答案)

第2章VisualFoxPro入门 实验2-1 初识VFP 实验要求 打开其中的“实验2-1答题文件.doc”文件,简答或按题目要求实现如下操作。 实验 1.VFP的安装与卸载 ●卸载VFP操作步骤: (1)单击“开始”按钮,单击打开“控制面板”,再双击“添加或删除程序”打开“添加或删除程序”面板,选中需要卸载(删除)的VFP程序,单击“更改/删除”按钮,如图1-1-1所示。按照提示步骤即可完成卸载(删除)VFP程序的操作。 图1-1-1卸载(删除)VFP程序 ●安装VFP操作步骤: (1)双击老师提供的资料“VFP60.RAR”,解压缩到文件夹VFP60,双击文件夹VFP60中的SETUP.EXE安装图标,开始进行安装,如图1-1-2所示。 图1-1-2卸载(删除)VFP程序 1

(2)单击“下一步”按钮,出现如1-1-3所示界面,单击选中“接受协议”。 图1-1-3VFP程序用户许可协议 (3)单击“下一步”按钮,出现如1-1-4所示界面,要求用户输入产品的ID号,如果正确,“下一步”按钮变为可选状态。 图1-1-4输入产品的ID号 (4)单击“下一步”按钮,选择公用安装文件夹的位置,默认安装路径是“C:\Program Files\Microsoft Studio\Common”,用户可单击“浏览”按钮,重新指定路径,如图1-1-5所示。 2

图1-1-5选择安装目标文件夹 (5)单击“下一步”按钮,进入VFP的安装程序界面,单击“继续”按钮,按提示完成一系列操作,如图1-1-6所示。 图1-1-6安装程序界面 (6)安装结束后,显示安装成功的界面,如图1-1-7所示。单击“确定”按钮完成安装。 图1-1-7安装成功界面 2.VFP的启动方法 用不同的方法启动VFP,认识VFP6的主窗口,了解VFP的菜单栏。 (1)VFP的启动方法有: 方法一:单击“开始”按钮,选择【程序】→【Microsoft Visual FoxPro 6.0】→【Microsoft Visual FoxPro 6.0】,即可启动VFP程序。 方法二:直接双击桌面上的快捷图标“Microsoft Visual FoxPro 6.0”即可启动VFP 程序。 (2)Visual FoxPro主窗口界面即Visual FoxPro的工作环境,启动Visual FoxPro 6.0后,打开如图1-1-8所示的界面,了解VFP的菜单栏。 3

数据库安全性与完整性实验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 实验报告 题目:数据库安全性与完整性实验 专业:网络工程 班级: 学号: 姓名: 太原工业学院计算机工程系 2016年10 月15日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目的: 使学生加深对数据安全性与完整性实验的理解,并掌握SQL Server中有关用户,角色及操作权限的管理方法,熟悉通过SQL语句副i数据进行完整性控制。 要求: 1.数据库的安全性实验,在SQL Server企业管理器中设置SQL server的安全认证模式,实现对SQL server的用户和角色管理,设置和管理数据操作权限。 2.指出用户和角色的区别 二、实验内容 1.设置SQL server的安全认证模式(windows或SQL server和Windows(s)认证模式)、。 2.登陆的管理 创建一个登录用户 3.数据库用户的管理 登录用户只有成为数据库(Database User)后才能访问数据库。每个数据库的用户信息都存放在系统表Sysusers中,通过查看Sysusers表可以看到该数据库所有用户的情况。SQL Server的数据库中都有两个默认用户:dbo(数据库拥有者用户)和(dba)。通过系统存储过程或企业管理器可以创建新的数据库用户。 4.角色的管理 创建一个角色,使创建的用户成为该角色的成员,并授予一定的操作权限。 5.在学生表中定义主键、外键约束 6.在课程表的“课程名”字段上定义唯一约束 7.在选课表的“成绩”字段上定义check约束,使之必须大于等于0且小于等于100. “课程号”字段只能输入数字字符 8.定义规则,并绑定到学生表的“性别”字段,使之只能取“男、女”值 9.在学生表中增加出生年月字段,定义缺省,并绑定到学生表的出生日期上,使之只能取当前日期。

数据库实验7-1答题文件(答案)

第7章SQL结构化查询语言 实验7-1 SQL基本操作 实验要求 1.将服务器上的数据源文件夹“data7-1”下载到本地盘(比如E:\); 2.打开其中的“实验7-1答题文件.doc”文件,边做实验边将各题的操作步骤或所用的命令记录在该文件中。实验完成后将实验完成后将整个文件夹上传到你的“作业”文件夹中。 3、在答题时将答案的文字格式加上蓝色加粗。 实验步骤 1.“学生.dbf”的SQL语言的简单查询 操作步骤: 在命令窗口中依次输入如下命令: (1) 使用set default to 命令设置默认路径: set default to E:\ data7-1 (2) 查询“学生.dbf”中的所有字段的内容: SELECT * FROM 学生 (3) 查询“学生.dbf”中的“姓名”、“出生日期”和“性别”字段的内容: SELECT 姓名,出生日期,性别FROM 学生 (4) 查询“学生.dbf”中的所有女生的记录内容,并按年龄降序排列: SELECT * FROM 学生WHERE 性别="女" ORDER BY 年龄DESC (5) 查询“学生.dbf”中出生日期在1983年1月1日至1984年1月1日的所有学生“姓名”、“出生日期”和“性别”字段的内容: SELECT 姓名,性别,出生日期FROM 学生; WHERE 出生日期>= date(1983,1,1) ; AND 出生日期<= date(1984,1,1) 或: SELECT 姓名,性别,出生日期FROM 学生; WHERE 出生日期between date(1983,1,1) and date(1984,1,1) 或: 70

数据库上机实验题目和答案

试用SQL的查询语句表达下列查询: 1.检索王丽同学所学课程的课程号和课程名。 select Cno ,Cname from c where Cno in (select cno from sc where sno in (select sno from s where sname='王丽' )) 2.检索年龄大于23岁的男学生的学号和姓名。 select sno,sname from s where sex='男' and age>23 3.检索‘c01’课程中一门课程的女学生姓名 select sname from s where sex='女' and sno in (select sno from sc where cno='c01') 4.检索s01同学不学的课程的课程号。 select cno from c where cno not in (select cno from sc where sno ='s01') 5.检索至少选修两门课程的学生学号。 select sc.sno from s,sc where s.sno=sc.sno group by sc.sno having count(https://www.360docs.net/doc/b911020035.html,o)>=2 6.每个学生选修的课程门数。 解法一: select so.sno sno,https://www.360docs.net/doc/b911020035.html,ount,s.sname from(select sc.sno sno,count(sc.sno) ccount from sc,s where s.sno=sc.sno group by sc.sno ) so,s where s.sno=so.sno 解法二: select sc.sno sno,s.sname,count(sc.sno) ccount from sc,s where s.sno=sc.sno group by sc.sno,sname

数据库安全性实验

实验6:RDBMS的数据库安全性实验 【实验目的】 1.掌握user的创建与授权(all,select,update和delete等) 2.掌握收回权限 3.熟悉级联授权与级联收回 【实验条件】 1. 具有2台PC,接入LAN网络,1台作为数据库服务器,1台客户机。 2. 服务器端装有MySQL,防火墙允许3306端口,root密码可以远程访问。 【实验过程】 1. 创建账户并授权。 登录root账户后,创建user,5个账户,分别是mag、student1、student2、teacher1和teacher2。>>对mag的创建与授权。 命令:Grant <权限> to [identified by ‘密码’] [ with grant option] 说明:主机可以用本机表示方法:localhost或ip地址127.0.0.1,也可以用IP地址表示LAN 内的主机IP或wan内的主机IP 第一步:创建mag grant all on sc.* to 'mag'@'localhost' IDENTIFIED by 'Abc123' 说明:grant是授权命令的关键字,all是权限(指所有权限,可以换成其他的权限),on sc.*说明授权操作对象是sc数据库的所有内容(所有表,所有视图等),to mag@localhost说明授权给localhost主机上的mag用户(如果mag不存在,则创建mag,如果存在则直接授权给该用户),identified by ‘Abc123’设置mag用户的密码为后面的字符串。 第二步:查看https://www.360docs.net/doc/b911020035.html,er表

数据库考试题目+答案

一.选择题 1.(D )是存储在计算机内有结构的数据集合。 A.数据库系统 B.数据库管理系统 C. 数据模型 D. 数据库 2.不属于Access对象的是(B ) A.表 B.文件夹 C.窗体 D.查询 3. Access数据库的类型是( C )。 A.层次数据库 B.网状数据库 C.关系数据库 D.面向对象数据库4.在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 D ) A.ACCESS只能使用系统菜单创建数据库应用系统 B.ACCESS不具备程序设计能力 C.ACCESS只具备了模块化程序设计能力 D.ACCESS具有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能力,并能创建复杂的数据库应用系统 5. “学号”字段中含有“1”、“2”、“3”……等值,则在表设计器中,该字段可以设置成数字类型,也可以设置为( B )类型 A、货币 B、文本 C、备注 D、日期/时间 6. E-R模型属于( A )。 A.信息(概念)模型 B.层次模型 C.关系模型 D.网状模型 7.在数据表视图中,不可以( A )。

A.修改字段的类型 B.修改字段的名字 C.删除一个字段 D.删除一条记录 8.在关系数据库中,表与表之间的联系是通过如下哪项实现的(B )。 A .实体完整性规则 B .参照完整性规则 C .用户自定义的完整性规则 D .值域 9.在下列 SQL 语句中,属于数据控制的语句是( B )。 A . CREATE , DROP , DELETE , ALTER B . GRANT , REVOKE C . SELECT , UPDATE , DELETE , INSERT D . CREAT E , DROP ,ALTER 10. Access表中字段的数据类型不包括( C )。 A.文本 B.备注 C.通用 D.日期/时间 11.将表“学生表”的记录复制到表“学生名单”中,且不删除表“学生表”中的记录,所使用的查询方式是( C )。 A. 删除查询 B. 更新查询 C. 追加查询 D. 交叉表查询 12. 条件“性别=“女”AND工资额>2000“的意思是( A )。 A. 性别为“女”并且工资额大于>2000的记录 B. 性别为“女”或者且工资额大于>2000的记录 C. 性别为“女”并非工资额大于>2000的记录 D. 性别为“女”或者工资额大于>2000的记录,且而者择一的记录

数据库原理 实验2解答

(1)查询性别为“男”的所有学生的名称并按学号升序排列。 SELECT Sname FROM Students WHERE Ssex='男' ORDER BY Sno (2)查询学生的选课成绩合格的课程成绩,并把成绩换算为积分。积分的计算公式为:[1+(考试成绩-60)*0.1]*Ccredit。考试成绩>=60 否则=0 SELECT Sno, Tno, https://www.360docs.net/doc/b911020035.html,o, Score, 'Point of Score', CONVERT(FLOAT(1), (Score-60)*0.1*Ccredit+Ccredit) FROM Courses, Reports WHERE Score>=60 AND https://www.360docs.net/doc/b911020035.html,o=https://www.360docs.net/doc/b911020035.html,o UNION SELECT Sno, Tno, https://www.360docs.net/doc/b911020035.html,o, Score, 'Point of Score', 0 FROM Courses, Reports WHERE https://www.360docs.net/doc/b911020035.html,o=https://www.360docs.net/doc/b911020035.html,o AND (Score < 60 OR Score IS NULL) (3)查询学分是3或4的课程的名称。 SELECT Cname FROM Courses WHERE Ccredit IN('3','4') (4)查询所有课程名称中含有“算法”的课程编号。 SELECT Cname FROM Courses WHERE Cname LIKE '%算法%' /*查询得到算法分析与设计、数据结构与算法分析*/ (5)查询所有选课记录的课程号(不重复显示)。 SELECT DISTINCT Cno FROM Reports (6)统计所有老师的平均工资。 SELECT A VG(Tsalary) FROM Teachers (7)查询所有教师的编号及选修其课程的学生的平均成绩,按平均成绩降序排列。 SELECT Tno,A VG(Score) FROM Reports GROUP BY Tno ORDER BY A VG(Score) DESC (8)统计各个课程的选课人数和平均成绩。

数据库作业题目及答案

实验三内容补充 在“教学管理系统”中设计了许多查询,上述只介绍其中具有代表性的部分,其余查询读者可依例完成。本系统包括的所有查询如下所示: 说明:同学们在进行后面的表单设计时,需要用到没有设计过的查询,则再进行对应的查询设计,没有设计到的可以不做。 1.90 以上学生信息 2.按班查不及格学生 3.按班级编号查看学生基本信息 4.按班级查教师信息 5.按班级查选课 6.按教师编号查 7.按教师姓名查看授课信息 8.按课程类别查 9.按课程名查 10.按上课地点查 11.按所选课程查 12.按系名查 13.按姓名查看学生基本信息 14.按学分查 15.按学号查看学生基本信息 16.按学号查选课 17.按职称查 18.不及格人次 19.不及格学生信息 20.低于所在班平均分学生 21.各班学生人数统计 22.各系教师人数 23.各职称教师人数 24.教师基本信息表查询 25.教师每周学时总数 26.每班不及格人次 27.每班每门课平均成绩 28.每班男女生人数 29.每班平均成绩 30.每班平均分 31.每名学生平均成绩 32.某学年某学期教师每周学时总数 33.某学期某课不及格信息 34.统计各系教师的人数 35.统计各职称教师的人数 36.统计每门课教师的人数 37.统计有课教师的人数 38.学生相关信息查询 39.学生选课情况 40.有课教师的人数

实验四数据登录窗体设计一 4.1数据登录窗体的向导创建 在Access中创建窗体有人工方式创建和使用窗体向导创建两种方法。人工方式创建窗体,需要创建窗体的每一个控件,并建立控件和数据源之间的联系。而使用窗体向导创建窗体,用户只需按照向导的提示输入有关信息,一步一步地完成。创建过程既简单、快捷,又效率高,因此,在设计Access数据库应用系统时,往往是先使用窗体向导建立窗体的基本轮廓,然后再切换到设计视图使用人工方式进行调整。我们在创建“登录教师档案”窗体时采用的就是这种方法。 利用窗体向导创建“登录教师档案”,窗体的步骤如下: ①双击“窗体”对象中“使用向导创建窗体”选项,启动“窗体向导”如图2-1所示。 图2-1“窗体向导”第一个窗口 ②单击“表/查询”下拉列表框右侧的箭头,列出所有有效的表或者查询数据源,从中选择“表:教师档案表”。 ③在“可用字段”列表框中选择需要在新建窗体中显示的字段,此处,单击按钮选择所有字段。 ④单击“下一步”按钮,弹出如图2-2所示的窗口。在此对话框中,选择“纵栏表”项,这时可以在左边看到所建窗体的布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