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西大别山中药天麻简介详解
中药贵细“天麻”成分功效及销售话术,全面!系统!实用!

中药贵细“天麻”成分功效及销售话术,全面!系统!实用!1、天麻的来源、产地别名:赤箭芝、独摇芝、离母、合离草、神草、鬼督邮、木浦、明天麻、定风草、白龙皮,赤箭。
来源:兰科天麻属植物天麻的干燥块茎。
春、冬两季均可采挖,冬至以前采挖者称“冬麻”,质佳。
立夏之前采挖者称“春麻”,质次。
采挖后洗净,用竹刀刮去外皮或用谷壳擦去外皮、蒸透、用无烟火烘干。
以云南昭通产者为优。
2、天麻的选择辨别1步骤/方法:1、外表呈椭圆形,稍扁,中间弯曲,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短小饱满拍;2、表面灰黄色或浅棕色,有纵向皱折细纹,习称“姜皮样”;3、有明显棕黑色小点状组成的环节,习称“芝麻点”;4、端略尖,有时尚带棕红色的干枯残芽,习称“鹦哥嘴”,另端有圆脐状疤痕,习称“肚脐眼”;5、松香断面,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平坦,半透明革质,白色或淡棕色,体重质结实;6、云天麻,即云南昭通所产。
煮出来无酸味。
云天麻鉴别口诀“鹦哥嘴,凹肚脐,外有环点干姜皮,松香断面要牢记。
”2天麻三种常见伪品:其一是以茄科植物马铃薯的块茎经加工后充当天麻用。
它的主要形状特征为:外形为椭圆形,压扁,顶端有的有伪造的芽,下端无疤痕;表面颜色为黄白色或淡黄棕色,且无环形纹,断面为黄白色或淡黄棕色,嚼之有马铃薯味。
其二是以紫茉莉科植物紫茉莉(俗称胭脂花,夜来香)的干燥根经加工伪造成天麻应用。
它的主要形状特征为:外形为长圆柱形或圆柱形,有的压扁;顶端有茎基痕或无,下端钝尖或削去尖部,表面为淡黄白色或类白色,用放大镜观察可见众多的小白点,无环纹;断面黄白色有同心环纹或白色筋脉点,嚼之微有刺喉感。
其三是菊科植物大丽花的干燥块茎。
其外形纺锤形或类扁圆形,两端显纤维断头,无环纹,断面具有纤维性,味淡。
3、天麻的功效成分1主要有效成分:富含天麻素,香荚兰素,蛋白质,氨基酸,微量元素。
2性味归经:甘,平,归肝经。
3功能主治:息风止痉,平抑肝阳,祛风通络。
用于小儿惊风,癫痫抽搐,破伤风,头痛眩晕,手足不遂,肢体麻木,风湿痹痛。
天麻的简介

天麻的简介一、天麻的介绍天麻(学名:Gastrodia elata Bl.),又名赤箭、独摇芝、离母、合离草、神草、鬼督邮、木浦、明天麻、定风草、白龙皮等,是天麻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根状茎肥厚,无绿叶,蒴果倒卵状椭圆形,常以块茎或种子繁殖。
其根茎入药用以治疗、肢体麻木、小儿惊风等症,是名贵中药。
天麻的药用价值和食用都很高,更是采用高海拔育种创造出的神奇天麻品牌。
凭借着技术优势,乌红天麻种植不仅引种简单,而且价值极高,重要的是其产品高、生产周期短,成为人们最热门的选择。
更多的使用价值,最好的投资渠道,乌红天麻种植的成品完全天然无污染,品质更高、效果更好。
天麻-植物形状天麻分布于热带、、温带及寒温带的山地。
东起、新喀里多尼亚岛,西至马达加斯加。
南由澳大利亚、新西兰,北抵中国的东北、前苏联远东地区。
主要包括中国、印度、泰国、不丹、尼泊尔、日本、斯里兰卡、、澳大利亚、新西兰、中国曾经属国琉球群岛,小笠原群岛,加里曼丹岛、马来西亚的马来半岛、新喀里多尼亚岛,以及朝鲜、菲律宾、俄罗斯远东的阿穆尔州、沿海边疆区,干岛群岛等地区。
非州大陆和欧洲、美洲未发现该植物。
天麻无根、无绿色叶片,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营养,而是与蜜环菌共生,依靠体内的溶菌酶素(蛋白分解酶一类物质)溶解吸收蜜环菌的“丝”为营养。
天麻生长不需阳光,从种到收不施肥、不锄草、不喷农药,只需注意栽培环境的温度和湿度的适宜管理就能正常生长,因而不与农作物争地、争肥、争营养,是种植业项目中回报率最高的“懒汉黄金产业”。
二、天麻的功效与作用味甘、性平;入肝经;平肝息风止痉。
用于头痛眩晕,肢体麻木,小儿惊风,癫痫抽搐,破伤风。
1.平肝息风质润多液,能养血息风,可治疗血虚肝风内动的头痛、眩晕,亦可用于小儿惊风、癫痫、破伤风。
2.祛风止痛用于风痰引起的眩晕、偏正头痛、肢体麻木、半身不遂。
天麻适合用于内风所致的头晕。
内风引起头痛的三种类型:一、肝阳上亢型,表现症状:头痛头晕同时出现;二、痰浊中阻,表现症状:经常感觉头偏沉;三、肾虚病人,表现症状:头痛头晕同时伴有记忆力减退的症状。
天麻介绍

天麻介绍:天麻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分布于全国大部分地区。
其干燥块茎亦称天麻,是一味常用而较名贵的中药,临床多用于头痛眩晕、肢体麻木、小儿惊风、癫痫、抽搐、破伤风等症。
天麻过去一直依赖野生资源,20世纪70年代野生变家种成功后,家种天麻成为主要商品来源。
天麻为兰科植物天麻Gastrodia elata Bl. 的干燥块茎。
又名赤箭、离母、鬼督邮、神草、独摇芝、赤箭脂、定风草、合离草、独摇、自动草、水洋芋。
立冬后至次年清明前采挖[3](以冬麻为好),是著名的中药材。
早在二千多年前就已入药,以云南昭通产者为优。
富含天麻素,香荚兰素,蛋白质,氨基酸,微量元素。
其性辛、温、无毒,有抗癫痫,抗悸厥,抗风湿;镇静,镇痉,镇痛,补虚,平肝息风的功效。
功能主治平肝息风止痉。
用于头痛眩晕,肢体麻木,癫痫抽搐,破伤风。
头昏眼花,神经衰弱,风寒湿痹,小儿惊风等症。
临床应用证明,对血管性神经性头痛、脑震荡后遗症等有显著疗效。
[4]我国天麻属植物已发现有6个品种,即天麻(G.elata)原天麻(G.sn8usta)、细天麻(G.gracilis)、南天麻(C.javanica)、疣天麻(G.tuberculata),此外据文献记载台湾省还分布一种Gflabilabella。
其中细天麻、南天麻主要分布在台湾省,疣天麻在云南省中部地区发现,原天麻分布于云南省丽江、石屏及四川省峨媚的高山区。
形态特征天麻(8张)天麻茎单一,直立,圆柱形,高30~150厘米,黄褐色,下部疏生数枚膜质鞘。
无绿叶,叶鳞片状,膜质,互生,下部鞘状抱茎。
地下块茎肥厚,长椭圆形、卵状长椭圆形或哑铃形,长约10(-20)厘米,粗3-5 (-7)厘米,肉质,常平卧;有均匀的环节,节上轮生多数三角状广卵形的膜质鳞片。
总状花序顶生,花期显著伸长,长30-50厘米,具花30-50(-100);苞片膜质,长圆状披针形,长约1-1.5厘米,与子房(连花梗)近等长;花淡绿黄、蓝绿、橙红或黄白色,近直立,花梗长3一5毫米;萼片与花瓣合生成花被筒,筒长约1厘米,口部偏斜,直径5-7毫米,顶端5裂;萼裂片大于花冠裂片;唇瓣白色,先端3裂;唇瓣藏于筒内,无距,长圆状卵圆形,长约7毫米,上部边缘流苏状;合蕊柱长5~6毫米,子房下位,倒卵形,子房柄扭转,柱头3裂。
天麻百科

百科名片天麻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分布于全国大部分地区。
其干燥块茎亦称天麻,是一味常用而较名贵的中药,临床多用于头痛眩晕、肢体麻木、小儿惊风、癫痫、抽搐、破伤风等症。
天麻过去一直依赖野生资源,20世纪70年代野生变家种成功后,家种天麻成为主要商品来源。
中文学名:天麻 拉丁学名: Gastrodia elata Blume界: 植物界门: 被子植物门纲: 单子叶植物纲亚纲: 百合亚纲 目: 兰目 科: 兰科 属: 天麻属目录植物世界分布中国分布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常见种类种植栽培天麻鉴定关于天麻的菜谱中药材基本资料采制性状化学成分化学鉴定昭通天麻的鉴别鉴别真伪功能主治药理作用不良反应注意事项规格标准验方药膳炮制方法文献记载药方选录丹凤天麻植物世界分布中国分布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常见种类种植栽培天麻鉴定关于天麻的菜谱中药材基本资料采制性状化学成分化学鉴定昭通天麻的鉴别鉴别真伪功能主治药理作用不良反应注意事项规格标准验方药膳炮制方法文献记载药方选录丹凤天麻展开植物世界分布天麻分布于热带、亚热带、温带及寒温带的山地。
东起新西兰、新喀里多尼亚岛,西至马达加斯加。
南由澳大利亚、新西兰,北抵中国的东北、前苏联远东地区。
主要包括中国、印度、泰国、不丹、尼泊尔、日本、斯里兰卡、马达加斯加、澳大利亚、新西兰、中国曾经属国琉球群岛,小笠原群岛,加里曼丹岛、马来西亚的马来半岛、新喀里多尼亚岛,以及朝鲜、菲律宾、俄罗斯远东的阿穆尔州、沿海边疆区,干岛群岛等地区。
非州大陆和欧洲、美洲未发现该植物。
中国分布野生天麻广天麻-植物形状泛分布于四川,贵州、云南、陕西、湖北、甘肃、安徽、河南、河北、江西、湖南、广西、吉林、辽宁等地,当中贵州西部,四川南部及云南东北部所产为著名地道药材,质量尤佳。
主产于贵州毕节、大方、黔西、贵定、赫章、都匀、遵义,四川荥经、古蔺、叙永、宜宾、雷波、马边、通江、茂县、乐山、洪雅、雅安、茂汶、汶川;云南昭通、彝良、镇雄、永善、大关、绥江、盐津、鲁甸等地。
走近中药,认识一下天麻,真的能“有风不动,无风自动”吗?

走近中药,认识一下天麻,真的能“有风不动,无风自动”吗?走近中药,认识一下天麻,真的能“有风不动,无风自动”吗?天麻也是一味很为常用的中药。
早在《神农本草经》里,就有它入药的记载,并被列为上品。
在古代,天麻其实很少叫做天麻,更多被称为“赤箭”。
原因很简单,和大多数中草药根据外形命名的规律一样,天麻的茎秆是红色的,顽强地耸立像箭杆一样,因故得名。
而“天麻”这个名字直到宋代的《开宝本草》才开始使用。
赤箭之外,天麻还有明天麻的别名。
从植物属性来说,天麻属于兰科多年生寄生草本食菌,是“植物天麻”的干燥块茎。
寄主是密环菌,以前的野生品常见于较湿润的林下、富含腐殖质的土壤里,但现在基本都是栽培品。
如果说天麻的产地,野生者主要产于四川、云南、贵州、湖北、陕西等地。
天麻一年有两个季节适合采集,冬春两季都可采挖,冬天的叫做“冬天麻”,春天的叫做“春天麻”。
挖出来后去掉茎秆和根茎上附着的东西,洗净泥土,乘新鲜时擦去环节上的鳞叶和粗皮,用清水或白矾水稍微浸一下,这样就不会变黑。
然后隔水蒸透,最后取出晾干或者烘干入药。
天麻的烘干有个小技巧,就是先用竹针刺破压扁,防止天麻受热膨胀而出现空泡。
天麻的外观呈长椭圆形,稍微有点扁,表面皱缩而弯曲,大小不一,表面有黄白色或淡棕色的小点,全体半透明,顶端有茎痕,或红黄色的芽,中医把这个特征叫做“鹦哥嘴”或“红小辫”,下端有圆盘状的凹脐。
天麻的身体上有较多的纵沟,还有一些节状环纹。
质地坚硬,不易折断,断面平坦,呈角质状,淡黄白色或淡棕色。
未蒸透的天麻中心略有白渣,有时还会有裂隙。
气微味甘有稍微的辛味。
春天麻和冬天麻外观上没有明显的区别,但冬天麻比较肥厚,且颜色略深呈油浸色,皮面光滑,皱纹较少,鹦哥嘴较短甚至没有,拿在手里比较沉,不易折断,断面明亮如蜡。
入药的天麻,一贯以体大肥厚,色黄白,质坚实,断面明亮,无空心者为佳。
所以,冬天麻比春天麻要好一些。
现代科学发现,天麻含有香草醇、香草醛、甙类、黏液质和少量维生素A等多种物质。
天麻的鉴定特征

天麻的鉴定特征天麻是一种具有很高药用价值和营养价值的中药材,常被用来治疗头痛、眩晕、失眠、麻木等一系列疾病。
如何正确地鉴定天麻的品质,对于保证其药效和安全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天麻的外貌特征、内部形态、化学成分、药理活性等诸多方面详细介绍天麻的鉴定特征,以供相关从业人士和药材爱好者们参考。
一、外貌特征1.天麻的形态:天麻为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茎肥厚成块状,高度一般在30-70cm之间。
其叶子有着三角形的形状,长约10-15cm,宽3-5cm,叶柄长5-15cm。
花期一般在5-7月之间,花序为总状花序,花中等大小,白色或淡黄色,呈团状生于枝头,有清香气味。
2.天麻的外观:天麻的外观形态呈流线型,整体呈乌黑色或棕色,无毛,表面有一定的亮光度。
其形态疏松,断面呈显微状结构,形似地下蓖麻。
3.天麻的气味:无论是新鲜天麻还是炮制后的天麻,其气味都应该具有一定的清香气味,不应出现任何刺鼻或异味。
二、内部形态1.天麻的质地:要鉴定天麻的质量,首先要观察其质地,好的天麻质地应该干燥、松散而不粘稠,手感柔韧有弹性。
如果天麻质地粘稠、黏手或者硬而脆,则说明其品质不佳。
2.天麻的断面:要观察天麻的断面,质量较好的天麻应该断面呈细密状结构,颜色黑黄均匀,无明显裂痕或夹杂物。
如果断面呈松散或开裂状,表明天麻的品质差。
3.天麻的芯质:观察天麻的芯质,好的天麻芯质应该细密透亮,质轻多孔,无虫眼或夹杂物。
如果芯质不透亮,且有夹杂物,则说明天麻品质欠佳。
三、化学成分1. 天麻中的有效成分:要正确鉴别天麻的品质,关键是了解其化学成分,天麻中的有效成分是多样的,包含了脂肪、醣类、挥发油、生物碱、大量黏性物质等。
其中,天麻的主要功效成分是增强大脑的神经元活力,具有对人体大脑的调节作用。
2. 天麻成分的检测:天麻的鉴别品质不但要观察外部形态和气味,还需要针对其化学成分进行检测。
常规的检测方法包括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质谱法等,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出天麻中的成分,确定其药效和品质。
天麻资料

天麻综合资料一、概况天麻(Gastrodiaelata Bl.)为兰科天麻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又名赤箭、独摇芝、离母、合离草、神草、鬼督邮、木浦、明天麻、定风草、白龙皮等。
植物形态主要分布于四川,贵州、云南、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甘肃、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河南、湖北、湖南等地,当中贵州西部,四川南部及云南东北部所产为著名地道药材,质量尤佳。
其根状茎肥厚,茎直立无绿叶,总状花絮,蒴果呈倒卵状椭圆形[1]。
药用部位为其干燥块茎,性平,味甘,具有归肝经息风止痉,平抑肝阳,祛风通络之功效。
用于小儿惊风,癫痫抽搐,破伤风,头痛眩晕,手足不遂,肢体麻木,风湿痹痛[2]。
二、历代医学典籍天麻作为名贵中药自古以来就广受推崇,最早见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并言“久服益气力,长阴,肥健,轻身,增年”。
清代名医张志聪称赞“天麻功同五芝,力倍五参,为仙家服食上品”(五芝系赤芝、紫芝、黑芝、黄芝、青芝;五参系指人参、党参、沙参、玄参、紫参)。
这是古代医家对天麻延年益寿功效的充分肯定。
天麻能“治语多恍惚,善惊失志(《药性本草》),“治风虚眩晕头痛”(《珍珠囊》,故名定风草”。
《本草新编》记载,天麻,能止昏眩,疗风去湿,治筋骨拘挛瘫痪,通血脉,开窍。
唐代《新修本草》和宋代苏颂《图经本草》中也有记栽,明代杰出的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对历代书籍中关于天麻功效的论述作了总结归纳:久服益气、肥健、增年、消臃肿、下肢满、寒疝下血;主治:偏头痛、中风手足不遂、筋骨疼痛、行步艰难、腰膝沉重、妇人风痹、皮肤不仁、小儿风痰搐搦、急慢惊风等。
在《唐宫惊变》中记载了唐明皇李隆基,每日清晨调服一盅天麻粉后才临朝,视之为滋补上品,益寿珍品。
三、化学成分我国天麻化学成分的研究已有二十余年,所报道的化合物中,主要有酚类、有机酸类及植物中常见的甾醇类等几种类型。
化学成分含天麻贰(天麻素,gastrodin)、天麻苷元、天麻醚苷(gasttad inside)、派立辛(parishin)、香草醇、β-甾醇、对轻基苯甲醛、柠檬酸、琥珀酸等[3-10]。
天麻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及吃法

天麻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及吃法天麻,学名Gastrodia elata,是一种珍贵的中药材,也是一种珍稀的地下脱水寄生植物。
它在中国的云南、贵州、湖北等地广泛分布,并被用于中药的研究和临床应用。
天麻具有许多独特的功效和作用,不仅可以改善人体的健康状况,还可以用于治疗一些疾病。
本文将介绍天麻的功效与作用,以及天麻的食用方法和吃法。
天麻的功效与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镇痛效果:天麻是一种很好的镇痛药物,可以用于治疗头痛、牙痛、肌肉疼痛等疼痛症状。
它能够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炎症和肌肉紧张,从而减轻疼痛。
此外,天麻还具有镇静安神的作用,可以改善神经系统功能。
2. 降血压作用:天麻具有降低血压的功效,可以用于治疗高血压。
它能够扩张血管,增加血管弹性,从而降低血压,并减轻心脑血管病的发生风险。
3. 改善记忆和增强脑力:天麻被称为“中药益智之王”。
它含有一种特殊的化学成分,可以促进神经细胞的生长和功能恢复,从而改善记忆和增强脑力。
天麻还可以提高血液流动和氧气供应,增加脑细胞的活力,改善认知功能。
4. 抗氧化作用:天麻富含多种抗氧化剂,可以清除体内自由基,减少氧化应激,延缓细胞老化和衰老进程,保护身体健康。
5. 抗炎和抗病毒作用:天麻具有良好的抗炎和抗病毒能力,可以改善炎症症状,增强免疫力,减少感染的风险。
天麻的食用方法和吃法也有多种选择,可以根据个人的喜好和需要来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天麻食用方法和吃法:1. 煎煮汤剂:将天麻切成小块,加入适量的清水中一起煎煮,煮约30分钟至1小时,可以根据需要酌情延长时间。
煎煮后的汤剂可以分几次饮用,每天饮用2-3次。
2. 泡水饮用:将天麻切成薄片,加入适量的温水中浸泡,浸泡30分钟至1小时,可以根据个人口感将泡水时间调整。
然后将泡水饮用,可以一次喝完或分几次喝,每天饮用2-3次。
3. 炖煮食用:将天麻切成小块,与其他药材、食材一起炖煮,可以根据个人喜好选择适合自己的调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③天麻多有不规则皱纹,半透明,并可见多轮环 节。
天麻扁圆或长圆, 点状环纹数十圈; 头上嫩芽鹦哥嘴, 末端凹痕肚脐眼; 断面黄白或黄棕, 镇惊祛风治头晕。
天麻 饮片
11.伪品
• 芭蕉芋 • 大理菊 • 紫茉莉
c.功效显著
3.形态特征
a.为兰科多年寄生草本植物,无根、无 叶绿素。
b.顶端形成花枝。开花、结籽。 c.块茎常年潜居于土中,终生依靠蜜环 菌提供营养并调剂其生长发育过程 。 d.花期6-7月。果期7-8月。
天麻块茎的营 养来源:蜜环 菌
4.生境
1.一般生于海拔600~3200m的山坡、河谷、 竹林、阔叶林或灌木林下。以1600~2400m 的箭竹林、小竹林下最常见。
• 后来可以人工控制土壤营养及温度与湿度,掌握 栽培技术,即使在海拔较低的地区,野外或室外 也能栽种天麻,并以广泛推广。
野生变家种
人工室内栽培
8.天麻与蜜环菌
天麻与白蘑科的蜜环菌Armillaria (Vahl. ex Fr.) Kavst.有着特殊的关系。
早前误认为是共生关系,现已查明天麻 既无绿叶,也没有根,专靠蜜环菌的菌丝 或菌丝的分泌物为营养来源,因此是寄生 关系而非共生关系。
呈长椭圆形,两端
或一端较尖;长4~9 cm, 直径1.5~2 cm;表面灰棕 色或棕黄色,环节明显, 有不规则的沟纹及纵纹, 质坚硬,断面不整齐。无 臭,味微甜。
12.开发与利用
(1)【制剂】
来自著名方剂: 天麻钩藤饮
天麻、钩藤、生决 明、山栀、黄芩川 牛膝、杜仲、益母 草、桑寄生、夜交 藤、茯神
大理菊
【来源】为菊科植物大丽菊Dahlia pinnata Cav.的干燥块茎。
长4~6 cm,一 断有残留的茎基, 顶端及末端呈纤维 状,有明显不规则 的纵沟纹,气微, 味淡。
紫茉莉
【来源】茉莉科植物紫茉莉Mirabilis jalapa L.的干燥根。
呈长圆锥形,长6~15 cm,直径2~3 cm;表面 光滑,有纵沟纹,有的 可见凹入的须根残痕; 一端有残留木质短茎或 茎基残痕。无臭,味淡, 有刺喉感。
2.喜在凉爽、潮湿、排水良好、腐殖土质深 厚、半阴半阳处生长。
5.分布与产地
野生分布:我国西南至东北及长江中游各省。
从源头青海各 拉丹东到湖北宜昌 是为长江的上游流 域;从宜昌到江西 湖口则是长江的中 游流域;湖口到上 海的长江入海口, 是为长江之下游流 域。
野生主产地
云南的彝良、镇雄、大关、鲁甸、昭通、威 信、永善、绥江、盐津、剑川、云龙
• 芋头 • 马铃薯 • 羽裂蟹甲草
芭蕉芋
【来源】:美人蕉科植物芭蕉芋Canna edulls Ker. 的干燥根茎.
呈椭圆形,常扁缩, 略弯曲,表面棕褐色长 3~10cm。一端有残留 茎基,另一段钝圆。表 面黄白或灰黄色,有白 色粉霜,可见微突起而 不连续的须根痕,断面 粉性,有多数点状物散 在。味甘、爵之有粘性。
湖南的靖县、会同、黔阳、沅陵 河南的商城、西峡、桐柏、栾川 安徽的金寨、岳西、霍山
6.采集加工
宜在休眠期行进。冬春二季采挖,冬 季产者为“冬麻”,体重饱满质良;春季 产者称“春麻”,体松质次。
冬麻:12月立冬前后采挖
春麻:5月立夏前采挖
产地初加工
野生天麻挖时注意收大留小,小的让它继续长 大。挖后去茎,洗去泥土,擦去粗皮,分大小3、4 个等级,水开后在水中稍加一点明矾,然后把天麻 投入水中,大者煮10~15分钟,小者煮3~4分钟, 以能煮过心为准。
贵州的大方、赫章、织金、正安、纳雍、威 宁、长顺、印江、瓮安、贵定
四川的叙永、古蔺、马边、雷波、峨边、金 河口、荥经、洪雅、峨眉、雅安、邛崃、茂县、 通江、万源
重庆的巫溪 西藏的察隅、波密
栽培主产地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陕西的宁强、城固、西乡、勉县、镇安、 蓝田、商县、南郑、安康
湖北的保康、房县、南漳、郧西、郧县、 竹山、襄樊、谷城、老河口,宜昌、鹤峰、 恩施、英山
炕时,先急火而后缓火,要经常翻动(不宜直 接用手翻,以免手污染至发黑),并用干净的布擦 去天麻上的水汽,若膨胀用小针刺几个小孔放气, 至半干时宜用石头或木板压一夜,使体扁,再晒或
炕至全干。此也即“发汗” 。
7.栽培历史
• 历史上一直只是野生,由于无法发展生产,故产 量一直受到限制。五六十年代间,市场供应奇缺 。我国科学工作者对天麻的种植作了大量的艰苦 的探索试验,终于在1973年获得试种成功。
蜜环菌的菌丝
蜜环菌的子实体:可食用
9.药用功效
【性味】甘;辛;平;无毒 【功能主治】平肝息风止痉。用于头痛眩晕,肢
体麻木,小儿惊风,癫痫抽搐,破伤风。
【药理作用】
• 镇静作用 • 抗惊厥作用 • 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增强非特异性免疫) • 抗炎作用 • 延缓衰老作用
10.药材性状
①天麻顶端有红棕色至棕色鹦嘴状的芽(鹦 哥嘴)或残留茎基,另一端有圆脐形疤痕
芋头
【来源】天南星科植物芋Colocasia esculenta(L.)Schott的一年生块茎。
长4~8 cm,直径 2~4 cm,椭圆形。表 面有不规则纵向沟纹, 有的可见点状环纹圈, 顶端残留芽苞,下端 有棕色圆脐形疤痕; 质松脆。有的细胞还 含针晶。爵之有芋的 特有气味。
羽裂蟹甲草
【来源】菊科植物羽裂蟹甲草Cacalia tangutica(Frand)Hanq.-Mazz.的干燥根茎, 别名“羊角天麻”。
平肝熄风,清热活血,补益肝肾。
常用于高血压病、急性脑血管病、内耳性眩 晕等属于肝阳上亢,肝风上扰者。
(2)【药膳】
天 麻 烧 牛 尾
功能:祛风湿,止痛、行气活血。
天麻
1.来源
兰科植物天麻属天麻 Gastrodia elata Bl.的 块茎。
有4个变型种,即 红天麻、乌天麻、绿 天麻、黄天麻。品种 以黄天麻最优;栽培 以红天麻最多。
2.别名
赤箭、离母、鬼督邮《本经》;神草 《吴普本草》;定风草、独摇、自动草
a.赤箭钻天,有风不动能定风, 无风自动可驱风
b.天麻的种子细微如粉状,体轻 似绒毛,成熟种子多随风飘去,不易收 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