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测量学期末期末重点总结doc资料

工程测量学期末期末重点总结doc资料
工程测量学期末期末重点总结doc资料

题型分布:基本概念24%;基本知识35%;计算与实验24%;综合知识17%

1.解释基本概念部分:8道小题;每题3分,共24分

2.基础知识简答部分:7道题;每题5分,共35分

3.计算与实验操作部分:3道题;每题8分,共24分

4.综合知识论述部分:2道题;1题9分,2题8分,共17分。

第一章绪论

1.主要内容和重点

?什么是工程测量学?(3个定义)

?工程测量学的研究内容?

?工程测量学的结构体系?

2.什么是工程测量学?(3个定义),如何理解与评价

这几个定义?

?定义一:学是研究各种工程在规划设计、施工建设和运营管理阶段所进行的各种测量工作的学科。?定义二:工程测量学主要研究在工程、工业和城市建设以及资源开发各个阶段所进行的地形和有关信息的采集和处理,施工放样、设备安装、变形监测分析和预报等的理论、方法和技术,以及研究对测量和工程有关的信息进行管理和使用的学科,它是测绘学在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中的直接应用。?定义三:学是研究地球空间(包括地面、地下、水下、空中)中具体几何实体的测量描绘和抽象几何实体的测设实现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的一门应用性学科。

?理解与评价:义一比较大众化,易于理解;定义二较定义一更具体、准确,且范围更大;义三更加概括、抽象和科学。定义二、三除建筑工程外,机器设备乃至其它几何实体都是工程测量学的研究对象,且都上升到了理论、方法和技术,强调工程测量学所研究的是与几何实体相联系的测量、测设的理论、方法和技术,而不是研究各种测量工作。

3.工程测量学的研究内容?

主要内容:模拟或数字的地形资料的获取与表达;工程控制测量及数据处理;建筑物的施工放样;大型精密设备的安装和调试测量;工业生产过程的质量检测和控制;工程变形及与工程有关的各种灾害的监测分析与预报;工程测量专用仪器的研制与应用;工程信息系统的建立与应用等。

4.工程测量的划分

?工程测量按工程建设的规划设计、施工建设和运营管理三个阶段分为“工程勘测”、施工测量”和“安全监测”。

?按服务对象分:建筑工程测量、水利工程测量、线路工程测量、桥隧工程测量、地下工程的测量、海洋工程测量、军事工程测量、三维工业测量,以及矿山测量、城市测量等。

5.工程测量学的结构体系?

?第一篇:工程测量学的基本理论、方法与技术

?第二篇:典型工程的测量和实践

6.课后思考题

?工程测量学的研究内容、服务对象是什么?

?测绘科学和技术的二级学科有那些?

?为什么说大型特种精密工程建设是工程测量学发展的动力?试举例说明之。

第二章工程建设中的测量工作与信息管理

1.主要内容和重点

?工程施工建设阶段的测量工作(施工测量、监理测量)

?工程营运管理阶段的测量工作

?工程建设中的测量信息管理

2.规划设计阶段的主要测量工作有哪些?

答:规划设计阶段的测量主要是提供地形图资料。取得地形资料的方法是,在所建立的控制测量的基础上进行地面测图或航空摄影测量。

3.施工建设阶段的主要测量工作有哪些?

?施工测量工作

?施工控制网的建立

?施工放样

?竣工测量

?监理测量工作

4.运营管理阶段的主要测量工作有哪些?

工程运营管理阶段测量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工程建筑物

的变形观测:位移、沉降、倾斜以及摇摆等

5.桥梁工程勘测规划设计阶段的测量工作有哪些?

桥梁工程:桥位平面和高程控制测量;桥址定线测量;断面测量;桥位地形测量;河床地形测量;流向测量;船筏走行线测量;钻孔定位测量。

6.铁路为代表的线状工程程序

方案研究、初测、初步设计、定测,施工设计等过程。勘测工作分为初测和定测两个阶段进行。

第三章工程控制网布设的理论与方法

1.主要内容和重点

?工程控制网的分类、特点和作用

?工程控制网的质量准则(5个准则)(可靠性准则)?工程控制网的优化设计分类

2.工程控制网的分类。

?按用途分:测图控制网;施工(测量)控制网;变形监测网;安装(测量)控制网

?按网点性质分:一维网(或称水准网、高程网)、二维网(或称平面网)、三维网;

?按网形分:三角网、导线网、混合网、方格网;

?按施测方法划分:测角网、测边网、边角网、GPS 网;

?按坐标系和基准分:附合网(约束网)、独立网、经典自由网、自由网;

?按其他标准划分:首级网、加密网、特殊网、专用网(如隧道控制网、建筑方格网、桥梁控制网等)。

2.工程控制网的作用。

工程控制网也具有全局控制、提供基准和控制测量误差积累的作用。

3.施工控制网;变形监测网;安装测量控制网

?测图控制网作用:

控制测量误差的累积;保证图上内容的精度均匀;

相邻图幅正确拼接。

?施工控制网的特点:

控制的范围小、精度要求高;控制点使用频繁;受

施工干扰大、点位分布有特殊要求;控制网的坐标

系与施工坐标系一致;控制网投影到特定的高程

面;一般分两级布设,次级网可能比首级网的精度高。

?安装测量控制网特点:

通常是一种微型边角网,边长从几米至一百多米整个网由形状相同、大小相等的基本图形组成精度要求很高,其测量精度有时要达到计量级

4.工程控制网的质量准则

1)精度准则

①总体精度准则

?E准则:置信超椭球的最大半轴应尽可能地小:max

min

λ=

?体积准则:置信超椭球的体积应尽可能地小

1

()

u

i

i

det xx min

λ

=

∑=∏?

?方差准则(A准则)置信超椭球的半轴平方和应尽可能地小

1

() ?

u

ii

i

tr x x min

λ

=

∑=∑?

?平均精度准则

(

1

)

x

tr xx

u

σ=∑

?均匀性和各向同性准则

1

m ax

m in

λ

λ

?

max min

min

λλ

-=

②点位精度和相对点位精度

③未知数函数的精度

④主分量

⑤准则矩阵

2)可靠性准则

?定义:控制网发现(或探测)观测值粗差的能力(称内部可靠性)和抵抗观测值粗差对平差结果影响的能力(称外部可靠性)

?作用:可靠性准则可以提供衡量控制网内部观测值相互控制、检核的量化数值和可能出现但不能被发现的最大模型误差值。

?内部可靠性:

i

r反映控制网发现观测值中粗差的能

力。

i

r愈大,通过统计检验,能发现该观测值中粗差的下界值愈小;

1)i r 越小,该观测值在网中地位越高,若i r 等于零,则该观测值不可缺少,否则产生形亏。

i r 越大,该观测值在网中地位越低,若i r 等于1,

则该观测值完全多余,即使删除了,其网平差结果也不变。

2)观测值的内部可靠性与观测值精度成反比。对于一个确定的网和设计方案,观测值的精度愈高,相应的ri 越小,则其内部可靠性愈低; 观测值的精度愈低,相应的ri 越大,观测值内部可靠性与观测值精度成反比。

3)多余观测数i r 愈大,则观测值的i r 也越大,

网的可靠性愈高,建网费用也愈高。

3) 灵敏度准则

对变形监测网,定义为在给显著水平α0和检验功效 β0下,周期平差结果统计检验时,能发现位移向量的下界值。灵敏度是一个相对概念,即对于不同的变形向量具有不同的下界值。

灵敏度实质上是特殊方向上的网点精度的反映,网的灵敏度愈高,所要求的观测值的精度也愈高。 4) 费用准则

网的设计有两个原则:

最大原则(费用一定,网的质量最好) 最小原则(质量满足要求,费用最小) 观测值的权的总和最小作为费用准则

不难理解,精度愈高,观测值的权愈大,则建网费 用愈高;同样,多余观测数愈多,网的可靠性提 高,也要以增加费用为代价。

5. 工程控制网的优化设计分类

6. 网的优化设计方法有两种:

? 解析法:

通过数学方程用最优化方法求解。 ? 模拟法:

根据经验和准则,通过计算比较、修改,得到最优方案。

② 定初始方案,模拟观测值,网平差;③ 观测修改;

④ 再作模拟计算,重复进行,直到满意。 ⑤ 人机交互方式进行。

7. 优化设计的任务

? 提出设计任务; ? 制定设计方案; ? 进行方案评价; ? 进行方案优化。

第四章 工程测量的仪器与方法

1. 主 要 内 容 和 重 点 ? 电磁波测距仪分类

? 电子水准仪的性能及特点

2. 电磁波测距仪分类

?

按载波分:光波测距仪、微波测距仪和多载波测距仪;

? 按测程分:短程测距仪、中程测距仪、远程测距仪

和超远程测距仪;

? 按精度分:超高精度测距仪、高精度测距仪、一般

精度测距仪;

? 按测距方式分:脉冲式测距仪、相位式测距仪和混

合式测距仪

仪器加常数和乘常数改正 气象改正 倾斜改正

3. 电子水准仪的性能及特点 它与传统光学水准仪相比有以下: ? 优点:

? 读数客观 ? 精度高 ? 速度快 ? 效率高 ? 操作简单 ? 缺点:

2222m m m m m =

+++测重物定中

? 电子水准仪对标尺进行读数不如光学水准仪

灵活

? 电子水准仪受外界条件影响较大

第五章 工程建设中的地形图与应用

1. 主 要 内 容 和 重 点

? 工程规划阶段对地形图的要求

? 大比例尺地形图及其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 ? 工程竣工图测绘

2. 一般选取方法:

总体规划、方案比较阶段,1:5000或更小 初步设计:1:2000

施工阶段:1:1000,1:500,1:200

3. 大比例尺地形图的精度

? 模拟法地形图上平面位置的精度 ? 模拟地形图的误差来源主要有: ? 解析图根点的展绘误差m 展; ? 图解图根点的测定误差m 图; ? 测定地物点的视距误差m 视; ? 测定地物点的方向误差m 向 ? 地形图上地物点的刺点误差m 刺 则地物点平面位置的中误差为:

? 数字法测图主要误差来源:

? 定向误差对地物点平面位置的影响——m 定; ? 对中误差对地物点平面位置的影响——m 中; ? 观测误差对地物点平面位置的影响——m 测;

?

棱镜中心与待测地物点不重合对地物点平面位置的影响—m 重。

则地物点相对于邻近的图根点的点位(在实地的)中误差为:

m =物

4. 大比例尺地形图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 ? 绘制地形断面图

? 按规定坡度选定最短路线

? 地形图在平整土地中的应用——确定最少的开挖方量

5. 竣工图的内容: ? 厂区现状标准图 ? 辅助图

? 剖面图 ? 专业图

? 技术总结报告和成果表

6. 竣工总图编绘的方法

编绘的资料来自三个方面: ? 数字化的设计图 ? 旧有的白纸图

? 施工过程中通过复测检查及竣工时的实测,提交的

施工放样检查和竣工资料

7. 施测竣工图的原则

? 控制测量系统应与原有系统保持一致 ? 测量控制网必须有一定的精度标准 ? 充分利用已有的测量和设计的资料

第六章 工程建筑物的施工放样

1. 主 要 内 容 和 重 点

? 常用的放样方法(高程、角度、距离) ? 曲线测设

2. 施工放样概念

将图纸上设计的建筑物、构筑物的平面位置和高程按设计要求,以一定的精度在实地标定出来,作为施工的依据。

3. 放样工作的特点

? 测量时,点位固定,测量误差影响

? 放样时,数据一定,测设误差影响放样的点位。

4. 建筑限差

建筑物竣工后实际位置相对于设计位置的极限偏差。

5. 精度分配及放样精度要求

在精度分配处理中,一般先采用“等影响原则”、“忽略不计原则”处理,然后把计算结果与实际作业条件对照。或凭经验作些调整(即不等影响)后再计算。如此反复直到误差分配比较合理为止。

建筑限差按不同的建筑结构和用途,应遵循我国现行标准执行。特殊要求的工程项目,应根据设计对限差的要求,确定其放样精度。

等影响原则:设设计允许的总误差为?,这个总误差由其他误差组成,并认为其它误差相等;等影响原则缺陷:由于实际中误差大小不等,采用等影响原则分配有时不合理。

若某项误差M 由m 1和m 2两部分组成,即其中m 2

影响较小,当m 2小到一定程度时可以忽略不计,即认为M=m 1。实际生产中,当m 2 为m 1的1/3时可忽略不计。

6. 高程放样

1) 已有水准点A ;已知B 点设计标高H B ;定HB 标志。 例:已知水准点A 的高程H A ,要测设某设计地坪标高H B ,请说明放样过程。

? 在A 、B 间安置水准仪,在A 竖水准尺,在B 处设

木桩; ? 对水准尺A 读数a ,则: AB H a b =- ,故可得B

点读数b

? 调整B 尺高度,至b 时,沿尺底做标记即设计标高

H B 。

2) 当待放样的高程HB 高于仪器视线时(如放样地铁

隧道管顶标高时),可以把尺底向上,即用“倒尺”法放样

如图所示,这时, ()B A b H H a =-+

3) 待测设高差大,用钢尺代替水准尺。如已知H ,,如

何确定H B ?

4) 对一些高低起伏较大的工程放样,如:大型体育馆

的网架、桥梁构件、厂房及机场屋架等,用水准仪放样就比较困难,这时可用全站仪作业法直接放样高程。

12Ho S S l αα12

为杆长,为视线高,观测值为,,,则:

1O A H H l h +-?=

212

B O A H H h l H h h =+?-=-?+?

测设方法 测设数据

注解

直角坐标法

角度β(直角)距离D

现场有控制基线,且待测设的轴线与基线平行 极坐标法 角度β 距离D 用经纬仪测设β,用钢尺测设D 距离交会法

距离D1 距离D2

通常待定点P 离已知点,AB 不超过一尺段,地表平坦。 角度交会法 角度β1、角度β2 骑马桩 直接坐标法

GPS RTK 法

后方交会法放样点位

控制点坐标

坐标转换关系 8. 后方交会法放样点位(自由设站法)

如图,P是待测点,i是已知点,在P点架站,得到i以P为原点坐标系中的坐标,而作为已知控制点,i在真实坐标系中也有坐标,通过坐标转换关系可间接求得P点坐标

铅垂线放样

?挂垂球得铅垂线

?用专用仪器铅垂仪投测铅垂线

9.怎样提高放样精度(归化法)

特点:通过测量手段来提高放样精度。

?初步位置一个测回放出;

?多测回观测、平差,算出平差坐标与设计坐标比较;?在实地上将初步位置改正到设计位置,改正后点位精度取决于测量精度。

主要用于:

?要快速放样

?精度要求高的部位,矩形方格网(布导线,观测,平差,改正到设计位置)

◆归化法——精确放样β角:

用“正倒镜分中法”测设β角(实际得β1、C1);

多测回观测∠BAC,取平均得β1 ;

计算改正值C1C,修正得精确位置C。

◆归化法——距离交会归化法

先用直接放样法放样P点,然后用距离交会法,精确测得'P到A、B的距离。再用距离差经归化求得P的位置。◆归化法——角度交会归化法

先放样过渡点'P,然后观测'P AB

∠、'P BA

并计算角差'

1

P AB PAB

∠-∠

?=、

2

?……进而化为距离差

◆归化法——归化法放样直线--测小角归化法

先用直接放样方法设置过渡点'P;并概量距离

'

1

AP S

=。然后把经纬仪架设在A点,测量'

BAPβ

∠=?,计算归化值,并于实地归化,求得P点。

◆归化法——归化法放样直线-测大角归化法

同上图,经纬仪不架设在A点测小角,而是架设在过渡点'P上测大角γ,这时可求出归化值。

10.曲线种类

?圆曲线:具有一定半径的圆弧;分单圆曲线、复曲线。

?缓和曲线:曲率半径从无穷逐渐变到圆曲线半径R。?回头曲线:有时线路一次改变方向180度以上,设置回头曲线。

?竖曲线:连接不同坡度曲线。

11.圆曲线的测设

1)圆曲线的测量三要素:圆曲线的起点ZY,中点QZ

和终点YZ

2)放样元素

?曲线半径R

? 偏角

? 切线长T ? 曲线长L ? 外点矩E ? 切曲差q 3) 各要素计算 ZY 里程=JD 里程-T YZ 里程=ZY 里程+L QZ 里程=ZY 里程+L/2

JD 里程=QZ 里程+q/2=ZY 里程+T

4) 主点放样及检核

? 仪器安于JD 点,瞄准线路前进方向的后方,沿视

线方向量切线长T ,即得ZY 点

? 同理瞄准前进方向,在视线上量T 可得YZ 点

? 后视YZ (ZY )转拨β=(180o-α)/2,沿视线方向

量出E ,即得QZ

? 在ZY (或YZ )上安置仪器,检查∠JDZYYZ 是否为

α/2,和∠JDZYQZ 是否为α/4 5) 圆曲线的细部点测设

(1)偏角法 (2)切线支距法 (3)弦线支距法 (4)弦线偏距法 (5)极坐标法 (6)RTK 法

(切线支距法)

12. 复曲线测设

13. 缓和曲线的测设

在直线与圆曲线间插入一段半径由∞逐渐变化到R 的曲线,这种曲线称为缓和曲线。

(1)有缓和曲线的主点

ZH (直缓点) HY (缓圆点) QZ (曲中点) YH (圆缓点) HZ (缓直点)

切线长T

曲线长:L (缓和曲线长度l 0 圆曲线长度l ) 切曲差 外 点

β0——HY 点(或YH 点)的缓和曲线角度

主点里程计算: ZH 点里程=JD 里程-T HY 里程=ZH 点里程+l0 QZ 里程=HY 点里程+l/2 YH 里程=HY 里程+l HZ 里程=YH 里程+l0

JD 里程=QZ 点里程+q/2(检核用)

测设步骤: 主点:

1)以R 、l0为引数,查表得HY 、YH 点坐标值x0、y0 2)将仪器置于JD 点,沿切线方向量出切线长T 得ZH 和HZ 两点。

3)将仪器转动(90°-α/2)量E 得QZ 点

4)根据x 0、y 0由JD 沿切线方向分别量T- x 0得(HY)′、(YH)′点,过该两点作切线的垂线,在线上量出y 0,即得HY 和YH 点。

tan

2

T R α

=?180L R πα=???

(sec 1)

2E R α=-2q T L

=-002l R βρ=?242

000324268824l l l p R R R =

-≈

测绘学基础知识要点与习题答案

《测绘学基础》知识要点与习题答案 Crriculum architecture & answers to exercise of Fundamentals of Geomatics 总学时数:测绘64;地信、规划48实验学时:12,计4次学分:6/4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先修课程:高等数学,专业概论,概率统计学 教学语言:双语教学考核方式:考试实习:3周计3学分 平时成绩: 20%(实验报告、提问、测验、课堂讨论及作业) 1.课程内容 测绘学基础是测绘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平台基础课。该分支学科领域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小区域控制测量、地形图测绘与基本测绘环节的工程与技术,即:应用各类测绘仪器进行各种空间地理数据的采集包括点位坐标与直线方位测定与测设、地形图数字化测绘等外业工作和运用测量误差与平差理论进行数据处理计算、计算机地图成图等内业工作。授课内容主要包括地球椭球与坐标系、地图分幅、空间点位平面坐标与高程及直线方位测定与测设、误差理论与直接平差、大比例尺地形图数字成图等基本理论与方法。 2.课程特色 测绘学基础为测绘学科主干课程,为学生进一步学习以“3S”为代表的大地测量学、摄影测量学、工程测量学等专业理论与技术奠定基础。同时,该课程本身也是测绘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地形测量学(Topographical Surveying)。该门课程具有理论、工程和技术并重、实践性强等特点,其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是衡量测绘学科教育水准的关键要素,实施多样化课堂教学,注重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以达到国家级精品课的要求为建设目标。 3.课程体系 第一章绪论Chapter 1 Introductory 内容:⑴了解测绘学科的起源、发展沿革与分支学科的研究领域;⑵测绘学的任务与作用。 重点:大地测量学与地形测量学的研究领域和工作内容。 难点:无。 §1-1测绘学的定义DEFINITION OF GEOMATICS 研究测定和推算地面点的几何位置、地球形状及地球重力场,据此测量地球表面自然形态和人工设施的几何分布,并结合某些社会信息和自然信息的地球分布,编制全球和局部地区各种比例尺的地图和专题地图

计算机操作系统期末复习总结

第一章操作系统引论 1.操作系统定义:操作系统是配置在计算机硬件上的第一层软件,是对硬件功能的首次扩充。 2.操作系统的基本类型:批处理系统,分时系统,实时系统 3.脱机技术:主机与IO设备脱离的技术 4.多道程序技术:在内存中同时有多个程序并存的技术 5.操作系统的基本特性:并发性,共享性,异步性,虚拟技术 6.操作系统的五大功能:处理机管理功能,存储器管理功能,设备管理功能,文件管理功能,用户交流界面(人机接口) 第二章进程管理 1.进程的概念:进程是进程实体的运行过程,是系统进行资源分配和调度的一个独立单位。 2.状态转换图 3.进程控制块PCB,在进程的整个生命周期中,系统总是通过PCB对进程进行控制,因此PCB是进程存在的唯一标志。 4.原语是由若干条指令组成的,用于完成一定功能的一个过程。它与一般过程的区别在于:它们是“原子操作”。所谓原子操作,是指一个操作中的所有动作要么全做,要么全不做。 5.进程同步的主要任务是对多个相关进程在执行持续上进行协调,已使并发执行的诸进程之间能有效的共享资源和互相合作,从而使程序执行具有可再现性。 6.临界资源、临界区、信号的概念、同步、互斥问题的解决方法 临界资源:Critical Resouce 诸进程间应采取互斥方式,实现对这种资源的共享,如打印机,磁带机等。

临界区:人们把在每个进程中访问临界资源的那段代码称为临界区(critical section) 信号: 同步合作直接 互斥竞争间接 7.进程通信的三种类型:共享存储器系统、消息传递系统、管道通信系统 8.线程的概念和两种类型: 线程:被称为轻型进程或进程元,通常一个进程拥有若干个线程。 两种类型:用户级线程和内核支持线程 第三章处理机调度与死锁 1.调度三个层次:高级调度,中级调度,低级调度 2.调度算法: FCFS先来先服务 SPF段作业优先调度 RR时间片轮转法 3.死锁的概念,在多个进程在运行过程中因为争夺资源而造成的一种僵局,当进程处于这种僵局状态时,若无外力作用,他们都将无法再向前推进。 4.死锁的原因和条件 原因:资源不足(根本原因),进程推进顺序非法 必要条件:互斥条件、请求和保持条件、不剥夺条件,环路等待条件。 5.死锁解决的三种方案:摒弃“请求和保持”条件、摒弃“不剥夺”条件、摒弃“环路等待”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

1.8086CPU由哪两部分构成?它们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由执行部件EU以及总线接口部件BIU组成。 执行部件的功能是负责指令的执行。总线接口部件负责cpu 与存储器、I/O设备之间的数据(信息)交换。 2.叙述8086的指令队列的功能,指令队列怎样加快处理器速度? 在执行部件执行指令的同时,取下一条或下几条指令放到缓冲器上,一条指令执行完成之后立即译码执行下一条指令,避免了CPU取指令期间,运算器等待的问题,由于取指令和执行指令同时进行,提高了CPU的运行效率。 3.(a)8086有多少条地址线?(b)这些地址线允许8086能直接访问多少个存储器地址? (c)在这些地址空间里,8086可在任一给定的时刻用四个段来工作,每个段包含多少个 字节? 共有20条地址线。数据总线是16位. 1M。64k。 4.8086CPU使用的存储器为什么要分段?怎样分段? 8086系统内的地址寄存器均是16位,只能寻址64KB;将1MB存储器分成逻辑段,每段不超过64KB空间,以便CPU操作。 5.8086与8088CPU微处理器之间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1)8086的外部数据总线有16位,8088的外部数据总线只有8位;(2)8086指令队列深度为6个字节,8088指令队列深度为4个字节;(3)因为8086的外部数据总线为16位,所以8086每个周期可以存取两个字节,因为8088的外部数据总线为8位,所以8088每个周期可以存取一个字节;4)个别引脚信号的含义稍有不同。 6.(a)8086CPU中有哪些寄存器?其英文代号和中文名称?(b)标志寄存器有哪些标志 位?各在什么情况下置位? 共14个寄存器:通用寄存器组:AX(AH, AL) 累加器; BX(BH, BL) 基址寄存器; CX(CH, CL) 计数寄存器; DX(DH, DL) 数据//’寄存器;专用寄存器组:BP基数指针寄存器; SP 堆栈指针寄存器; SI 源变址寄存器;DI目的变址寄存器;FR:标志寄存器;IP:指令指针寄存

重庆交通大学测绘工程测量学考试习题

思考题与练习题 1. 学习“测量学”的目的是什么?答:测量学是测绘学科中一门技术基础课,也是土木工程,交通工程,测绘工程和土地管理等专业的一门必修课,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是为了掌握地形图测绘,地形图应用和工程建筑施工放样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2. 如何表示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答:首先,需要测定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及于此密切相关的地球重力场,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一个统一的空间坐标系统,用以表示地表任一点在地球坐标系统中的准确集合位置;其次,测定一系列地图控制点的空间坐标,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详细的地表形态的测绘工作。 地球的形状为椭球体,地球大小的具体计算方法为:地球的半径为 R=6371KM,所以地球的体积为4/3* n *R=1.083*10的12次方立方千米 3. 有哪些坐标系可以确定地面点位?城市和工程测量中常用哪种坐标系?答:在测量工作中,一般将点的空间位置用球面或平面位置和高程来表示,它们分别属于大地坐标系、平面直角坐标系和高程系统。在卫星测量中,用到三维空间直角坐标系。 答:在城市和工程测量中常用地区平面直角坐标系。 4. 进行建筑坐标和城市坐标的换算,需要已知哪些数值? 答:需要已测定建筑坐标系的原点在城市坐标系中的坐标(x0,y0 )和建筑 坐标系的纵轴在城市坐标系中的坐标方位角,就可以进行换算了。 5. 有哪几种方法可以表示两点间的平面位置关系?答:两种办法。分别是直角坐标表示法和极坐标表示法。 6. 何谓极坐标法测定点位? 答:在坐标轴中通过已知的2个点位的坐标增量来求第3个位置的点位的方 法,叫极坐标法测定点位 7. 何谓绝对高程(海拔)? 何谓相对高程(假定高程)?何为标高?答: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锤距离称为绝对高程。在局部地区,有时需要假定一个高程起算面,地面点到该水准面的垂直距离称为相对高程。建筑工地常以主建筑地面层的设计地坪为高度的零点,其他部位的高度均相对于地 坪而言,称为标高。

工程测量学重点

第一章 1、工程测量定义: 工程测量学是研究各种工程在规划设计、施工建设和运营管理阶段所进行的各种测量工作的学科。 2、工程测量学科地位: 学科交叉、学科综合、学科细分。 测绘学的二级学科:大地测量学:几何大地测量、物理大地测量、空间大地测量、海洋大地测量、工程测量学(矿山测量);摄影测量学与遥感;地图制图学;地理信息系统;不动产测绘(房地产测绘、地籍测绘)。(非重点) 3、按服务对象分工程测量主要内容包括哪些? 建筑工程测量、水利工程测量、线路工程测量、桥隧工程测量、地下工程的测量海洋工程测量、军事工程测量、三维工业测量,以及矿山测量、城市测量等。(非重点) 4、陆行乘车,水行乘船。。。,这段描述的含义。 这里所记录的就是当时的工程勘测情景,准绳和规矩就是当时所用的测量工具,准是可揆(kui)平的水准器,绳是丈量距离的工具,规是画圆的器具,矩则是一种可定平,可测长度、高度、深度和画圆、画矩形的通用测量仪器。 5、“广义工程测量学”的概念: “一切不属于地球测量,不属于国家地图集范畴的地形测量和不属于官方的测量,都属于工程测量”。 第二章 1、工程测量各阶段的任务是什么。 规划设计阶段的测量工作:测绘地形图和纵、横断面图 施工建设阶段的测量工作:按设计要求将设计的建构筑物位置、形状、大小及高程在实地标定出来,以便进行施工;工程质量监理 运营管理阶段的测量工作:竣工测量以及变形监测与维修养护。 2、测量监理的工作任务是什么 ?在正式施工开始时,对控制网进行全面复测、检查 ?验收承包人的施工定线 ?验收承包人测定的原始地面高程 ?对桥梁施工还需进行桥梁下、上部结构的施工放样的检测 ?对每层路基的厚度、平整度、宽度、纵横坡度进行抽查,检查施工单位的内业资料是否真实 ?审批承包人提交的施工图 第三章 1、按范围和用途,测量控制网分哪几类,作用 分为全球控制网、国家控制网、工程控制网 全球控制网用于确定、研究地球的形状、大小及其运动变化,确定和研究地球的板块运动等。

操作系统重点知识总结

第一章引论 1、操作系统定义(P1) 操作系统是配置在计算机硬件上的第一层软件,是对硬件系统的首次扩充。 是一组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资源、合理地对各类作业进行调度以及方便用户使用的程序的集合。 2、操作系统的作用(P2) 1. OS作为用户与计算机硬件系统之间的接口 2. OS作为计算机系统资源的管理者 3. OS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 3、推动操作系统发展的主要动力(P4) 1.不断提高计算机资源的利用率 2.方便用户 3.器件的不断更新迭代 4.计算机体系结构的不断发展4、多道批处理系统的特征及优缺点(P8) 特征:多道性、无序性、调度性 优点: 1. 资源利用率高 2. 系统吞吐量大 缺点: 1. 平均周转时间长 2. 无交互能力(单道、多道都是) 5、分时系统和实时系统特征的比较(P12) 1. 多路性(实时系统的多路性主要表现在系统周期性地对多路信息的采集、以及对多个对象或多个执行机制进行控制。分时系统中的多路性则和用户有关,时多时少。) 2. 独立性 3. 及时性:(实时系统对及时

性的要求更严格,实时控制系统以控制对象要求的开始截止时间或完成截止时间来确定。) 4. 交互性:实时系统的交互性仅限于访问某些专用服务程序。 5. 可靠性:实时系统对可靠性的要求更高,否则经济损失及后果无法预料。 6、操作系统的基本特征(P14) (并发、共享、虚拟和异步其中并发特征是操作系统最重要的特征是其他特征的前提) 1.并发性 2. 共享性(互斥共享方式、同时访问方式) 3. 虚拟性(时分复用技术(虚拟处理机技术、虚拟设备技术)、空分复用技术(虚拟磁盘技术、虚拟存储器技术)) 4. 异步性(进程的异步性:进程是以人们不可预知的速度向前推进的) 7、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P18) 1. 处理机管理功能(进程控制(1、进程互斥方式:进程或者线程在对临界资源进行访问时,应采取互斥方式;2、进程同步方式:相互合作去完成共同任务的诸进程货线程)、进程通信、调度(作业调度、进程调度)) 2. 存储器管理功能(内存分配、内存保护、地址映射、内存扩充) 3. 设备管理功能(缓冲管理、设备分配、设备处理) 4. 文件管理功能(文件存储空间的管理、目录管理、文件的读/写管理和保护) 5. 用户接口(命令接口(联机用户接口、脱机用户接口)、程序接口、图形接口)

微机原理期末复习总结

一、基本知识 1、微机的三总线是什么? 答:它们是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 2、8086 CPU启动时对RESET要求?8086/8088 CPU复位时有何操作? 答:复位信号维高电平有效。8086/8088 要求复位信号至少维持 4 个时钟周期的高电平才有效。复位信号来到后,CPU 便结束当前操作,并对处理器标志寄存器,IP,DS,SS,ES 及指令队列清零,而将cs 设置为FFFFH, 当复位信号变成地电平时,CPU 从FFFF0H 开始执行程序 3、中断向量是是什么?堆栈指针的作用是是什么?什么是堆栈? 答:中断向量是中断处理子程序的入口地址,每个中断类型对应一个中断向量。堆栈指针的作用是指示栈顶指针的地址,堆栈指以先进后出方式工作的一块存储区域,用于保存断点地址、PSW 等重要信息。 4、累加器暂时的是什么?ALU 能完成什么运算? 答:累加器的同容是ALU 每次运行结果的暂存储器。在CPU 中起着存放中间结果的作用。ALU 称为算术逻辑部件,它能完成算术运算的加减法及逻辑运算的“与”、“或”、“比较”等运算功能。 5、8086 CPU EU、BIU的功能是什么? 答:EU(执行部件)的功能是负责指令的执行,将指令译码并利用内部的寄存器和ALU对数据进行所需的处理BIU(总线接口部件)的功能是负责与存储器、I/O 端口传送数据。 6、CPU响应可屏蔽中断的条件? 答:CPU 承认INTR 中断请求,必须满足以下 4 个条件: 1 )一条指令执行结束。CPU 在一条指令执行的最后一个时钟周期对请求进行检测, 当满足我们要叙述的4 个条件时,本指令结束,即可响应。 2 )CPU 处于开中断状态。只有在CPU 的IF=1 ,即处于开中断时,CPU 才有可能响应可屏蔽中断请求。 3 )没有发生复位(RESET ),保持(HOLD )和非屏蔽中断请求(NMI )。在复 位或保持时,CPU 不工作,不可能响应中断请求;而NMI 的优先级比INTR 高,CPU 响应NMI 而不响应INTR 。 4 )开中断指令(STI )、中断返回指令(IRET )执行完,还需要执行一条指令才 能响应INTR 请求。另外,一些前缀指令,如LOCK、REP 等,将它们后面的指令看作一个总体,直到这种指令执行完,方可响应INTR 请求。 7、8086 CPU的地址加法器的作用是什么? 答:8086 可用20 位地址寻址1M 字节的内存空间,但8086 内部所有的寄存器都是16 位的,所以需要由一个附加的机构来根据16 位寄存器提供的信息计算出20 位的物理地址,这个机构就是20 位的地址加法器。 8、如何选择8253、 8255A 控制字? 答:将地址总线中的A1、A0都置1 9、DAC精度是什么? 答:分辨率指最小输出电压(对应的输入数字量只有最低有效位为“1 ”)与最大输出电压(对应的输入数字量所有有效位全为“1 ”)之比。如N 位D/A 转换器,其分辨率为1/ (2--N —1 )。在实际使用中,表示分辨率大小的方法也用输入数字量的位数来表示。 10、DAC0830双缓冲方式是什么?

郑州大学06级工程测量期末考试试题B卷及答案

附件1 2006级测量学课程试题(B卷)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 分数 合分人:复查人: 分数评卷人一、名词解释:(每题 4 分,共12 分) 1、竖直角 2、直线定向 3、等高线 分数评卷人二、填空题:(每空 1 分,共20 分) 1、测量的三项基本工作是、、的观测。 2、DS3水准仪在一个测站时的基本操作顺序为、 、、、。 3、工程测量中,常用的衡量测量精度的评价指标有、 、。 4、安置经纬仪包括、两项内容。 5、导线测量中,导线可布设成三种形式,分别为、 、。 6、建筑工地上常用施工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形式有、 。 7、光学经纬仪内有两块度盘,分别为、。

分数评卷人三、单选题:(每题 1 分,共20 分) (说明:将认为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写在每小题后面的括号内) 1、水准测量时,要求前后视距离相等,这样做不能消除的影响是() A 地球曲率影响 B 水准尺倾斜误差 C 大气折光影响 D 视准轴与水准管轴不平行的残留误差 2、根据“先控制后碎部”的测量工作原则,测绘地形图时应先在测区布设 ()A矩形控制网B平面及高程控制网 C城市控制网D国家控制网 3、M点的高斯平面直角坐标为X m=3276000米,Y m=1443800米,该点所处六 度分带的带号是() A 1带 B 3带 C 14带 D 32带 4、圆水准器气泡居中时,水准仪竖轴应处于() A 水平状态 B 铅垂状态 C 和LL轴垂直 D 和视准轴垂直 5、水准器微倾螺旋的用处是() A 使物像清晰 B 使视准轴水平 C 使圆水准器铅垂D使竖轴铅垂 6、经纬仪观测某一点的竖角,如果α左=α右,则说明() A 有竖盘指标差 B 没有竖盘指标差 C 有竖盘偏心差 D 没有竖盘偏心差 7、纬仪水平度盘调平用() A 微倾螺旋 B 脚螺旋 C 微动螺旋 D 轴座固定螺旋 8、通过经纬仪竖轴的同一竖直面内不同高度的点在水平度盘上的 读数是()A点位越高,读数越大B不确定 C点位越高,读数越小D相同

工程测量学试题及答案

1、提高点位平面放样精度的措施有很多,请列举三种措施盘左盘右分中法、归化法放样,采用高精度的全站仪; 2、线路断链分为长链和短链两种类型,产生线路断链的基本原因主要有外业断链和内业 断链; 3、隧道贯通误差分为横向贯通误差,纵向贯通误差,高程贯通误差; 4、隧道洞内控制测量一般采用单导线、导线环、交叉导线(4、主副导线)等导线形式。1.导线控制点补测和位移方法可采用(交合法,导线测量法),位移和补测的导线点的高程 可用(水准测量)和(三角高程测量)的方法进行测定 2。当路基填挖到一定的高度和深度后,会出现导线点之间或导线点与线路中线之间不通视的情况,可以选择通视条件好的地势(自由设站)测站,测站坐标可以按(交合法)或 (导线测量法)确定。 3。隧道洞内施工时以(隧道中心)为依据进行的,因此需要根据(隧道中线)控制隧道掘进方向。 4。路基横断面的超高方式:(线路中线,分隔带边缘线,线路内测)等。 5。曲线隧道洞内施工时需要注意(线路中线)与隧道结构中心线的不同,因此需要根据(隧道结构中心 线)控制隧道掘进方向。 6。要建立路基三维模型,需要从(线路平面中心线,线路纵断面,线路横断面)等三个角度去建立。根据设计资料提供的(路基横断面、设计纵断面)等资料,并采用(线性插值)的方法可以绘制任意路基横断面设计线,再利用全站仪(对边测量)测量方法可以得到该路基横断面。 7。导线控制点的补测和位移方法可采用(交会法、导线法),移位和补测的导线点的高程 可用(水准测 量和三角高程测量)的方法进行测定。 8。当路基填挖到一定高度和深度后,会出现导线点之间或导线点与线路中线点之间不通视情况,可以选 择通视条件良好的地势(自由设站)测站,测站坐标可以按(交会法或导线法)方法确定。9。列出两种提高桥涵结构物平面点位放样精度的方法有(角度分中法放样、归化法放样)10。路基施工施工时,列出三种电位高程放样的方法(水准放样法、GPS 高程放样法、三 角高程放样法) 简答题 1。简述全站仪进行横断面地面线复测的方法: 自由设站,采集横断面地面线特征点三维坐标,路基横断面自动带帽。 2。简述线路断链产生的原因与处理方法: 路段分区段设计,线路改线。 3。简述计算机软件在路桥施工测量技术中作用和地位: 内业计算简单化,规范化,高效率,减少错误发生,内业计算的发展方向。 4。简述全站仪确定线路横断面方向的方法: (1)计算给定桩号的中桩坐标及距离为2 米的边桩坐标(2)将全站仪架设在横断面附近的某一控制点上(3)坐标放样法放样出中边桩,根据放样的中边桩可以确定横断面的方向

操作系统重点知识总结

《操作系统》重点知识总结 请注意:考试范围是前6章所有讲授过内容,下面所谓重点只想起到复习引领作用。 第一章引论 1、操作系统定义操作系统是一组控制和管理计算机软件和硬件合理进行作业调度方便 用户管理的程序的集合 2、操作系统的目标有效性、方便性、可扩充性、开放性、 3、推动操作系统发展的主要动力不断提高计算机资源的利用率、方便用户、器件的不 断更新和换代、计算机体系结构的不断发展 4、多道批处理系统的特征及优缺点用户所提交的作业都先存放在外存上并排成一个队 列,称为后备队列。然后作业调度程序按一定的算法从后备队列中选择若干个作业调入内存,使他们共享cpu和系统内存。优点:资源利用率高、系统吞吐量打缺点:平均周转时间长、无交互能力 5、操作系统的基本特征并发性(最重要的特征)、共享性、虚拟性、异步性 6、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设别管理功能、文件管理功能、存储器管理功能、处理机管理 功能 7、O S的用户接口包括什么?用户接口、程序接口(由一组系统调用组成) 第二章进程管理 1、程序顺序执行时的特征顺序性、封闭性、可再现性 2、程序并发执行的特征间断性、失去封闭性、不可再现性 3、进程及其特征进程是资源调度和分配的基本单位,是能够独立运行的活动实体。 由一组机器指令、数据、堆栈等组成。特征:结构特征、动态性、并发性、独 立性、异步性 4、进程的基本状态及其转换p38 5、引入挂起状态的原因终端用户请求、父进程请求、负荷调节需要、操作系统 的需要 6、具有挂起状态的进程状态及其转换p39 7、进程控制块及其作用进程数据块是一种数据结构,是进程实体的一部分,是操 作系统中最重要的记录型数据结构。作用:使在一个多道程序环境下不能独立运 行的程序成为一个能够独立运行的基本单位,能够与其他进程并发执行 8、进程之间的两种制约关系直接相互制约关系、间接相互制约关系 9、临界资源是指每次只能被一个进程访问的资源 10、临界区是指每次进程中访问临界资源的那段代码 11、同步机构应遵循的规则空闲让进、忙则等待、有限等待、让权等待 12、利用信号量实现前驱关系p55/ppt 13、经典同步算法p58/ppt 14、进程通信的类型共享存储器系统、消息传递系统、管道通信系统 15、线程的定义是一种比进程更小,能够独立运行的基本单位用来提高系统内

微机原理期末总结

第一章微机原理概述 主要内容: 1.数制的转换 2.原码、反码、补码、移码间的转换 典型习题: 复习PPT上两种题型弄懂做法即可 第二章微型计算机系统的微处理器 主要内容: 1.8086CPU的组成结构,要记牢EU和BIU的各组成部分名称和缩写 2.各寄存器组的作用 3.逻辑地址的表示方法和物理地址的计算方法 4.标志寄存器各位的含义 5.了解最大模式和最小模式下的一些要求 典型习题: 复习PPT上两种基本类型的习题即可,令需注意基础知识的记忆,可结合课后习题及答案进行记忆 第三章8086/8088指令系统 主要内容: 1.各种寻址方式的特点

2.上课老师要求的各条指令的用法 典型习题: 熟练掌握PPT上的题型,另需注意课后习题的判断题部分,大致了解一下可能的指令用错的情况。 第四章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主要内容: 1.熟悉各种程序机构和伪指令含义 2.通过各种例子掌握基本的程序结构,尤其是开头和结尾部分的书写规范 典型习题: 以课本例题为主 第五章(了解 第六章半导体存储器 主要内容: 1.历来考试的考点和取分点,位与字节含义的区分。 2.存储容量和线路计算方法 3.线路译码方法 4.简单设计,前三项的综合 典型习题: 以PPT上习题为主。

第七章微型计算机和外设间的数据传输(了解基本概念,对照答案熟读一遍课后习题即可 第八章中断系统 主要内容: 1.中断的基本概念的判断 2.8086中断系统基本概念和相应计算 3.8259A的特点和编程知识 典型习题: 熟读课本各例题,弄清每句含义,再通读实验时的程序代码,自己体会分析一遍即可。 第九章微型计算机常用接口技术 主要内容: 1.熟练掌握8255A知识与应用 2.了解通信相关知识 典型习题: 通第八章 小结: 参照以往考试经验,考试中小题部分每张都会涉及而且较为固定,大家自己感觉重点的地方肯定是会考到的。大题部分虽然每年都再变,但有几项肯定要考的,一定

控制测量学期末考试题五及答案

控制测量学试题五及答案 控制测量学试卷(A) 一.填空题(20分) 1、控制网一般分为:(1)和 (2)两大类。(1)类解决控制点的坐标 ,(2)类解决控制点的高程。 2、导线网由于通视方向少,在布网时受障碍物限制较少,又由于边角同测,其横向位移小于,纵向位移小 于,又低于测边网和三角网,尤其在城镇地区应用更具优越性。 3、控制测量的作业流程分别为:收集资料、、图上选点、、造标埋石、、计算。 4、设想静止平均海水面向陆地延伸所包含的形体 是。 5、四等工程测量三角网中,测角中误差为,三角形闭合差 为。 6、在进行水平方向值观测时,2个方向采用测回法观测;当观测方向超过3时应采用 7、我国采用的高程系统为高程系统,在直接观测高程中加上改正数ε和改正数 λ,就得正常高高程。 8、二等水准测量中,视线离地面最低高度为 m,基辅分划读数较差为。 9、四等水准可以采用“后—后—前—前”的观测程序,而精密水准必须要采 用的观测程序。 10、以大地水准面为基准面的高程系统称为。 二. 选择题(20分) 1、因瓦水准尺的“基辅差”一般为。

A 351050; B 315500; C 301550 ; D 305150 。 2、水准仪i角误差是指水平视线(视准轴)与水准管轴之间。 A 在垂直面上投影的交角; B 在水平面上投影的交角; C 在空间的交角。 3、导线测量中横向误差主要是由引起的。 A 大气折光; B 测距误差; C 测角误差; D 地球曲率。 4、已知椭球面上某点的大地坐标(L,B),求该点在高斯投影面上的直角坐标 (x,y),叫做。 A 坐标正算; B 坐标反算; C 高斯正算; D高斯反算。 5、在三角测量中,最弱边是指。 A 边长最短的边; B 边长最长的边; C 相对精度最低的边; D 边长中误差最大的边。 6、经纬仪观测水平角时,采用盘左、盘右取平均可消除的影响。 A 竖直度盘指标差; B 水平度盘中心差; C 水平度盘分划误差; D 照准部旋转引起底部位移误差。 7、DJ2是用来代表光学经纬仪的,其中2是指。 A 我国第二种类型的经纬仪; B 经纬仪的型号; C 该型号仪器水平方向观测一测回的中误差; D 厂家的代码。 8、水准线路设置成偶数站可以消除的影响。 A i角误差; B 仪器下沉误差; C 标尺零点差; D 大气折光差。 9、经纬仪观测竖直角时,采用盘左、盘右取平均可消除的影响。 A 水平度盘分划误差; B 水平度盘中心差; C竖直度盘指标差; D 照准部旋转引起底部位移误差。

厦门理工操作系统期末复习总结

第一章 1.软件部分大致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 件两类,系统软件是用来管理计算机本 身及应用软;应用软件用来完成用户所 要求的时间任务。 2.多道批处理系统的特征: 1)多道性2)无序性3)调度性 3.多道批处理系统的优缺点: 1资源利用率高2系统吞吐量大 缺点: 1平均周转时间长2无交互能力 4.分时系统的特性: 1多路性2独立性3及时性4交互性 5.操作系统的特征: 1并发2共享3虚拟4异步性 6.操作系统的功能: 1用户接口2处理机管理3存储管理 4设备管理5文件管理 第二章 1.系统调用概述:系统调用是应用程序请 求操作系统内核完成某功能时的一种过 程调用,但它是一种特殊的过程调用, 与一般过程的调用有如下的方面的明显 差别 1).运行在不同的系统状态。 在一般的过程调用中,调用程 序和被调用程序都运行在相 同的状态:核心态或用户态。 系统调用与一般调用的最大 区别就在于:调用程序(用户 程序)运行在用户态,而被调 用程序运行在核心态。 2)通过软中断进入。第三章 1.程序顺序执行时具有3个基本特征: 1顺序性2封闭性3可再现性 2.程序并发执行时具有3个特征: 1间断性2失去封闭性3不可再现性 3.进程的定义: 1进程是程序的一次执行 2进程是可以和别的计算并发执行的计 算 3进程可定义为一个数据结构以及能在 其上执行的一个程序 4进程是一个程序及其数据在处理机上 顺序执行时所发生的活动 5进程是一个程序在数据集上运行的过 程,它是系统进行资源分配和调度的一 个独立单位 国内对进程的定义:进程是程序的 运行过程,是系统进行资源分配和调 度的一个独立单位。 4.进程的特征: 1动态性2并发性3独立性 4异步性5结构特征 5.什么是进程控制块? 进程控制块(PCB)作为进程实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包含了进程的所有描 述信息和管理控制信息,是系统对进程 实施管理的唯一依据和系统能够感知到 进程存在的唯一标识。进程控制块与进 程之间存在一一对应关系。 进程控制块的数据结构通常是一个记录,包含的主要内容由以下4部分组成: 1进程描述信息2进程调度信息 3进程上下文4进程控制信息 6.进程的基本状态 1就绪状态2执行状态3阻塞状态 7.进程基本状态的转换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期末考试复习资料总结

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样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从编程结构上,8086CPU分为两部分,即_执行部件EU _和总线接口部件BIU。 2.CPU 在指令的最后一个时钟周期检测INTR引脚,若测得INTR有效且IF为___1___,则CPU在结束当前指令后响应可屏蔽中断请求。 3.根据功能,8086的标志可以分为两类,即控制和状态 _标志。4.在8086中,一条指令的物理地址是由段基址*16和段内偏移量相加得到的。 5. ADC0809能把模拟量转换为8位的数字量,可切换转换 8路模拟信号。 6.从工作原理上来区分,A/D转换的方法有计数式、双积分式、逐渐逼近式等多种。

7.类型码为__2____的中断所对应的中断向量存放在0000H:0008H开始的4个连续单元中,若从低地址到高地址这4个单元的内容分别为80 __、70___、_60___ 、_ 50 ___,则相应的中断服务程序入口地址为5060H:7080H。8.中断控制器8259A中的中断屏蔽寄存器IMR的作用是_屏蔽掉某个中断输入请求_____。 9.对于共阴极的7段数码管,如果要使用某一段发光,则需要在对应的输入脚上输入___高_____电平。 10.8086中有16根引脚是地址和数据复用的。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8086处理器有20条地址线.可寻址访问的内存空间为?() A.1K B. 1M C.640K D.64K 2.由8086处理器组成的PC机的数据线是?() A.8条单向线 B.16条单向线C. 16条双向线 D.8条双向线

3.8086处理器的一个典型总线周期需要个T状态。() A.1 B.2 C.3 D.4 4.要管理64级可屏蔽中断,需要级联的8259A芯片数为几片?() A.4片 B.8片 C.10片 D.9片 5.在8086/8088系统中,内存中采用分段结构,段与段之间是() A.分开的 B.连续的 C.重叠的D.都可以 6.8086 CPU内标志寄存器中的控制标志位占几位?() A.9位 B.6位 C.3位 D.16位 7.可编程定时器/计数器8253的6种工作方式中,只可用硬件启动的是哪几种? () A.方式2、5 B.方式1、2 C.方式1、5 D.方式3、1 8.8253计数器的最大计数初值是多少?() A.65535 B.FF00H C.0000H D.FFFFH

工程测量学考试试题与答案

工程测量学考试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测量的基本工作有()、()和()。 2、平面控制测量包括()、()和()。 3、水平面、()和()是测量的基准面和基准线。 4、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有踏勘进点、()、()、()和()。 5、闭合导线计算步骤有角度闭合差的计算和调整、()、()()和() 6、测量学的任务是测图、()和()。 7、水准路线分为闭合水准路线、()和()。 二、名词解释(每个2分,共10分) 1、水准面: 2、地形图: 3、水平角: 4、方位角: 5、相对误差: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1、测量工作必须遵守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的原则。() 2、平面控制测量分为水准测量和导线测量。() 3、水准面与大地水准面的特性相同。() 4、观测竖直角时经纬仪不需要对中。() 5、水准仪能测岀高差和平距。()

6、等高线可以通过各种地物。() 7、地形图是采用地物符号和地貌符号表示的 8、视距测量不能测定仪器至立尺点间的平距和高差。() 9、直线定线和直线定向方法是不相同。() 10、采用经纬仪重转法(正倒镜取中法)来延长直线可以消除仪器的竖轴倾斜误差和横 轴倾斜误差的影响。()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 1、简述经纬测图法的方法步骤。 2、简述测量平面直角坐标系与数学平面直角坐标系的不同点: 五、计算题(共50分) 1、已知XA=300.000m ,YA=300.000m ;AB 边方位向91 ° 06' 16 AP 边长为D=85.365m, B =42 ° 32' 2求P 点的坐标。(10 分) 2、见下图所示,已知BM点高程80。368m ,需要测设P的高程为79。80m ,求岀前视应读数b应,并说明测设方法。 3、试完成下表水平角测量计算(10分) 4用钢尺往、返丈量A、B两点的水平距离,其结果为179.965米和180.025米,计算AB两点的水平距离DAB和丈量结果的精度(相对误差)K。(10分) 5 .下图为一条等外闭合水准路线,已知数据和观测结果注于图上,试进行高差闭合差的调整

工程测量学考试必备

工程测量学定义: 定义一:工程测量学是研究各种工程在规划设计、施工建设和运营管理阶段所进行的各种测量工作的学科。特点:比较大众化,易于理解。定义二:工程测量学主要研究在工程、工业和城市建设以及资源开发各个阶段所进行的地形和有关信息的采集和处理,施工放样、设备安装、变形监测分析和预报等的理论、方法和技术,以及研究对测量和工程有关的信息进行管理和使用的学科,它是测绘学在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中的直接应用。定义二较定义一更具体、准确,且范围更大。定义三:工程测量学是研究地球空间(包括地面、地下、水下、空中)中具体几何实体的测量描绘和抽象几何实体的测设实现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的一门应用性学科。定义三更加概括、抽象和科学。定义二、三除建筑工程外,机器设备乃至其它几何实体都是工程测量学的研究对象,且都上升到了理论、方法和技术,强调工程测量学所研究的是与几何实体相联系的测量、测设的理论、方法和技术。 2:工程测量按工程建设的规划设计、施工建设和运营管理三个阶段分为“工程勘测”、“施工测量”和“安全监测” 1)规划设计阶:主要是提供各种比例尺的地形图,另外还要为工程地质勘探,水文地质勘探以及水文测验等进行测量。对于重要的工程区的稳定性监测。 任何一项工程都必须按照自然条件和预期目的进行选址和规划设计。在此阶段的测量工作,主要是提供各种比例尺的地形图供规划设计人员进行规划设计。我国公路路规划设计的程序,一般要经过方案研究、初测、初步设计、定测,施工设计等过程。勘测工作分为初测和定测两个阶段进行。 桥梁规划设计阶段的测量工作:√桥位平面和高程控制测量√桥址定线测量√断面测量√桥位地形测量√流向测量√船筏走行线测量√钻孔定位 2)建设施工阶段:建立施工控制网,工程建筑物定线放样,施工质量控制,开挖与建筑方量测绘,工程竣工测量、变形观测以及设备的安装测量等。 工程施工阶段的测量工作主要是按设计要求将设计的建构筑物位置、形状、大小及高程在实地标定出来,以便进行施工;另一方面作为施工质量的监督,还需进行工程质量监理。 主要的测量工作有:施工控制网的建立,施工放样,竣工测量。3)运营管理阶段:工程建筑物的变形观测,包括水平位移、沉陷、倾斜以及摆动等定期或持续监测。建立工程进管理、维护信息系统。工程运营管理阶段测量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工程建筑物的变形观测。在工程建筑物运营期间,为了监视其安全和稳定的情况,了解其设计是

微机原理期末复习总结

微机原理期末复习总结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一、基本知识 1、微机的三总线是什么 答:它们是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 2、8086 CPU启动时对RESET要求8086/8088 CPU复位时有何操作 答:复位信号维高电平有效。8086/8088 要求复位信号至少维持4 个时钟周期的高电平才有效。复位信号来到后,CPU 便结束当前操作,并对处理器标志寄存器,IP,DS,SS,ES 及指令队列清零,而将cs 设置为FFFFH, 当复位信号变成地电平时,CPU 从FFFF0H 开始执行程序 3、中断向量是是什么堆栈指针的作用是是什么什么是堆栈 答:中断向量是中断处理子程序的入口地址,每个中断类型对应一个中断向量。堆栈指针的作用是指示栈顶指针的地址,堆栈指以先进后出方式工作的一块存储区域,用于保存断点地址、PSW 等重要信息。 4、累加器暂时的是什么ALU 能完成什么运算 答:累加器的同容是ALU 每次运行结果的暂存储器。在CPU 中起着存放中间结果的作用。ALU 称为算术逻辑部件,它能完成算术运算的加减法及逻辑运算的“与”、“或”、“比较”等运算功能。 5、8086 CPU EU、BIU的功能是什么 答:EU(执行部件)的功能是负责指令的执行,将指令译码并利用内部的寄存器和ALU对数据进行所需的处理BIU(总线接口部件)的功能是负责与存储器、I/O端口传送数据。 6、CPU响应可屏蔽中断的条件 答:CPU 承认INTR 中断请求,必须满足以下4 个条件: 1 )一条指令执行结束。CPU 在一条指令执行的最后一个时钟周期对请求进行检测,当满足我们要叙述的 4 个条件时,本指令结束,即可响应。 2 )CPU 处于开中断状态。只有在CPU 的IF=1 ,即处于开中断时,CPU 才有可能响应可屏蔽中断请求。 3 )没有发生复位(RESET ),保持(HOLD )和非屏蔽中断请求(NMI )。在复位或保持时,CPU 不 工作,不可能响应中断请求;而NMI 的优先级比INTR 高,CPU 响应NMI 而不响应INTR 。 4 )开中断指令(STI )、中断返回指令(IRET )执行完,还需要执行一条指令才能响应INTR 请求。另 外,一些前缀指令,如LOCK、REP 等,将它们后面的指令看作一个总体,直到这种指令执行完,方可响应INTR 请求。 7、8086 CPU的地址加法器的作用是什么 答:8086 可用20 位地址寻址1M 字节的内存空间,但8086 内部所有的寄存器都是16 位的,所以需要由一个附加的机构来根据16 位寄存器提供的信息计算出20 位的物理地址,这个机构就是20 位的地址加法器。 8、如何选择8253、 8255A 控制字 答:将地址总线中的A1、A0都置1 9、DAC精度是什么

工程测量学考试题

2.水平角:地面上某点到两目标点的方向线垂直投影到水平面上所成的夹角 面内的水平线之间的夹角 根据起始点坐标和起始边的方位角,推算各边的坐标方位角从而求出各导线点的坐标。 工程测量学主要研究在工程、工业和城市建设以及资源开发各个阶段所进行的地形和有关信息的采集和处理,施工放样,设备安装,变形监测分析和预报的理论方法技术,以及研究对测量和工程有关的信息局域性管理和使用的学科。 将设计图纸上工程建筑物的平面位置和高程,用一定的测量仪器和方法测设到实地上去的测量工作称为施工放样(也称施工放线)。 求的设计平面的过程。 变化特征的工作。 和用途,采集行政,经济,法律和工程手段对土地利用状况进行调整,综合整治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改善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的过程。

使用测量仪器根据设计图纸和厂区的测量基准,测定设备安装的标高基准点和中心线,并在安装过程中检测和复验在装设备的偏差和精度,保证将设备安装在正确位置上的工作。 假想用剖切面剖开物体后,仅画出该剖切面与物体接触部分的正投影,所得的图形称为断面图。 地的中心为基准使两边对称的一条线。 有些道路从直线到圆曲线需要一段过渡,这段过渡曲线称缓和曲线 答:工程控制网的类型:一般可分为三类,1)测图控制网;2)施工控制网;3)变形监测网。 工程控制网的特点:1)工程控制网等级多;2)各等级控制网的平均边长较相应等级的国家网的边长短,即点的密度大;3)各等级控制网均可以作为首级控制;4)三、四等三角网起算边的相对中误差,按首级网和加密网分别对待。这样,独立建网时,起始边精度与电磁波测距精度相适应;在上一级网的基础上加密建网时,可以利用上一级网的最弱边作为起始边。 答:全站仪主要应用于地面大型建筑物和地下隧道施工等精度工程测量或变形监测领域。GPS主要在工程上是做控制用的,平面控制测量都离不开它,目前GPS可以用在土建,交通,地籍测绘,海洋测绘,国际资源,城市规划,空间测量

工程测量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工程测量学考试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 1分,共 20分) 1、测量的基本工作有()、()和()。 2、平面控制测量包括()、()和()。 3、水平面、()和()是测量的基准面和基准线。 4、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有踏勘进点、()、()、()和()。 5、闭合导线计算步骤有角度闭合差的计算和调整、()、()()和()。 6、测量学的任务是测图、()和()。 7、水准路线分为闭合水准路线、()和()。 二、名词解释(每个 2分,共 10分) 1、水准面: 2、地形图: 3、水平角: 4、方位角: 5、相对误差: 三、判断题(每题 1分,共 10分) 1、测量工作必须遵守“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的原则。() 2、平面控制测量分为水准测量和导线测量。() 3、水准面与大地水准面的特性相同。() 4、观测竖直角时经纬仪不需要对中。() 5、水准仪能测出高差和平距。() 6、等高线可以通过各种地物。() 7、地形图是采用地物符号和地貌符号表示的。() 8、视距测量不能测定仪器至立尺点间的平距和高差。() 9、直线定线和直线定向方法是不相同。() 10、采用经纬仪重转法(正倒镜取中法)来延长直线可以消除仪器的竖轴倾斜误差和横轴倾斜误差的影响。() 四、简答题(每题 5分,共 10分) 1、简述经纬测图法的方法步骤。 2、简述测量平面直角坐标系与数学平面直角坐标系的不同点: 五、计算题(共 50分) 1、已知 XA=300.000m,YA=300.000m;AB 边方位向91°06' 16”,AP 边长为 D=85.365m,β=42°32' 26”, 求P 点的坐标。(10分) 2、见下图所示,已知 BM 点高程 80。368m ,需要测设 P 的高程为 79。80m ,求出前视应读数b 应,并说明测设方法。 3、试完成下表水平角测量计算(10分) 4用钢尺往、返丈量 A、B 两点的水平距离,其结果为179.965米和180.025米,计算AB两点的水平距离DAB 和丈量结果的精度(相对误差)K 。(10分) 5.下图为一条等外闭合水准路线,已知数据和观测结果注于图上,试进行高差闭合差的调整和高程计算。(10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