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试题库含答案】西湖游记两则练习题(有答案)
《记承天寺夜游》、《西湖游记》对比阅读练习及答案

《记承天寺夜游》、《西湖游记》对比阅读练习及答案
《记承天寺夜游》、《西湖游记》对比阅读练习及答案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
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始极其浓媚。
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
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
——袁宏道《西湖游记》
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2分)
①月色入户。
户:②其实湖光染翠着工。
工: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
①庭下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②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世道哉!
10.这两段文字描写月色的句子分别是什么?同是描写“月色”,两文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2分
8、①门②精巧,精妙
9、①庭院中如水一般清明澄澈,水中水草交错,原来是竹柏的`影子。
②这种乐趣留给僧人和游客享用,怎么能够对俗人说呢?
10.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
前者直接描写与间接描写相结合,通过比喻表现了月光的澄澈透明,又通过描写竹柏的影子来间接表现月光的明亮;
后者则通过对月下景物的描写,间接表现月光的别样趣味。
西湖游记练习

西湖游记练习西湖游记二则习题精选一、给下列加重的字注音。
保叔塔( ) 突兀( ) 棹小舟( ) 花光如颊( ) 为朝烟( ) 为夕岚( ) 石篑数为余言( ) 罗纨之盛( ) 夕舂未下( ) 二、解释下列加重的词。
1.望保叔塔层崖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花光如3.已不觉目酣神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余时为桃花所三、翻译下列句子。
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
四、阅读《西湖二》,回答问题。
1.《西湖二》的作者_________,与其兄宗道、弟中道都是______朝反复古主义运动的“公安派”的代表人物,时称“____________”。
2.解释下列各组加重的词。
①今发春雪甚盛________________ 急湍甚箭________________②西湖最盛,为春为月________________ 今发春雪甚盛________________ ③今发春雪甚盛________________ 与杏桃相次开发________________ 白发汗丈________________④石篑数为余言________________ 余时为桃花所恋________________西湖最深,为春为月________________ 歌吹为风,粉汗为雨________________ 3.给下列多音字注音并解释。
石篑数为余言( )________________ 数舟蒙艟数百( )________________ 计之以数( )______________楚兵数千人为聚者,不可胜数( )________________ 4.翻译下列句子。
①石篑数为余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余时为桃花所恋,竟不忍去湖上。
2015中考《西湖游记》阅读答案

2015中考《西湖游记》阅读答案
《西湖游记》阅读答案主要包括《西湖游记》原文及阅读训练并有附有答案,下面是关于《西湖游记》阅读答案,供同学们参考学习。
西湖游记
从武林门而西,望保俶塔突兀层崖中,则已心飞湖上也。
午刻入昭庆,茶毕,即棹小舟入湖。
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
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
余游西湖始此,时万历丁酉二月十四日也。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从武林门而西( ) 突兀层崖中( ) 即棹小舟入湖( )
2.从文中的哪些词语可以看出作者对西湖向往已久,亟欲一览的迫切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写了哪几种景物?主要用了哪种修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向西高耸的样子划船
2.心飞湖上茶毕,即棹小舟入湖
3.文中写了山色、花光、温风、波纹四种景物,主要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翻译。
西湖同步练习答案_三年级西湖课文练习答案大全

西湖同步练习答案_三年级西湖课文练习答案大全杭州西湖被评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
你学过这篇课文吗?下面我就跟大家聊聊关于西湖同步练习答案吧,期望能帮忙到大家。
西湖同步练习答案一、杭州轻柔明净秀美高雅悠扬掩映如同连绵起伏二、锦绣棉棉花仙境镜镜子拂动佛仿佛远眺逃逃跑如同优优秀怡人抬抬头三、和谐动人时尚古朴四、1. D2. B3. E五、1. 明珠连绵起伏一山绿一山青一山浓一山淡安静硕大的眼镜2. 晃动倒影仙境3. 明月轻风湖水华灯琴声泛舟溶化六、示例:1. 初升的太阳,如同一个大红灯笼挂在天上。
2. 天上的月亮倒映在湖中,犹如一个大玉盘。
3. 雪花落在松树的树顶上,仿佛给松树戴了一顶白帽子。
【拓展提高】八、1. 日月潭简直是人间仙境。
2. 不但……而且……无论……都……3. 清楚立刻安静4. 早晨黄昏晴天雨天九、示例:水光山色落花流水乐山乐水山清水秀细水长流水波不兴碧波荡漾《西湖》课文原文杭州素有“人间天堂”的美称。
西湖,就是镶嵌在这天堂里的一颗明珠。
站在柳丝轻拂的西湖边放眼远眺,只见湖的南北西三面是层层叠叠、连绵起伏的山峦,一山绿,一山青,一山浓,一山淡,真像一幅美丽的(山水画)。
安静的湖面,如同一面硕大的银镜。
一群群白鸥拂过湖面,在阳光下一闪一闪的,好看极了。
围围着西湖的是一圈树木织成的绿色镶边。
十里明湖中,葱绿的孤山显得非常秀美高雅。
孤山东边的白堤和西南的苏堤,就像两条绿色的绸带,轻柔地飘浮在碧水之上。
湖心的三个小岛——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掩映在绿树丛中。
明净的湖水晃动着绿岛和白云的倒影,仿佛仙境一般。
在这如画的西湖边走一走,看一看,怎能不令人心旷神怡呢!月光下的西湖,又是一番景象。
夜幕初垂,明月东升,轻风徐来,湖水荡漾。
岸边的华灯倒映在湖中,犹如很多的银蛇在游动。
远处,不时飘来悠扬的琴声。
人们泛舟湖上,会觉得天上人间,全都溶化在月色里了。
杭州西湖简介西湖,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龙井路1号,杭州市区西部,景区总面积49平方千米,汇水面积为21.22平方千米,湖面面积为6.38平方千米。
九年级上册语文20.西湖游记两则课时作业

课文:西湖游记两则布置人:王丽琴时间:45分钟2. 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视;嗅3.断桥;苏堤;物人艳冶二、chùwùzhàojiázhāolánkuìwánchōng三、1.高耸的样子 2.面颊。
这是说桃花艳丽如少女的颜面。
3.喝足了酒 4.迷住四、远处孤山葱绿,宛若美人的黛眉,岸上春花嫣红,恰似少女的面颊,湖上和风,如同酒香一样醉人,湖中波纹,似白绫一样起伏。
五、1.袁宏道明三袁2.①极、很快②美的季节与时辰大③年花开头发④跟、对被是成为、如3.shuò屡次shù几shù数目shǔ计算4.①石篑屡次跟我说②我当时被桃花的美丽所迷住,竟然不忍心离开湖上③月光下的美景尤其难于用语言来形容。
花的姿态、柳的情调、山的容颜、水的意趣,是一种特殊的情趣。
④怎么能够对那些忙于功名利禄的人述说呢5.①西湖最盛,为春为月。
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
②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
③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始极其浓媚。
④安可为俗士道哉!6.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____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____林升《题临安邸》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____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____白居易《春题湖上》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__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选做作业答案:《龙井题名记》 1.(1)书:信。
(2)比:等到。
(3)濯:洗、洗涤。
(4)谒:拜访。
2.这天晚上,天空晴朗,树林间月光很明亮,(连)头发都能数清。
(意思对即可。
)3.隐显的灯火、蓊郁的草木和悲鸣的急流所组成的夜景出奇优美、幽寂,让作者悦耳,内心拓展作业:略。
九年级语文西湖游记二则同步练习

第22课《西湖游记二则》同步练习一、给下列加重的字注音。
保叔塔( ) 突兀( ) 棹小舟( )花光如颊( ) 为朝烟( ) 为夕岚( )石篑数为余言( ) 罗纨之盛( ) 夕舂未下( )二、解释下列加重的词。
1.望保叔塔突兀层崖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花光如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已不觉目酣神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余时为桃花所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翻译下列句子。
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
四、阅读《西湖二》,回答问题。
西湖二西湖最盛,为春为月。
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
今发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与杏桃相次开发,尤为奇观。
石篑数为余言:“傅金吾园中梅,张功甫家故物也,急往观之。
”余时为桃花所恋,意不忍去湖上。
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绿烟红雾,弥漫二十余里。
歌吹为风,粉汗为雨,罗纨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艳冶极矣。
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
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始极其浓媚。
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
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1.《西湖二》的作者_________,与其兄宗道、弟中道都是______朝反复古主义运动的“公安派”的代表人物,时称“____________”。
2.解释下列各组加重的词。
今发春雪甚盛________________①急湍甚箭________________西湖最盛,为春为月________________②今发春雪甚盛________________今发春雪甚盛________________③与杏桃相次开发________________白发汗丈________________石篑数为余言________________④余时为桃花所恋________________西湖最深,为春为月________________歌吹为风,粉汗为雨________________3.给下列多音字注音并解释。
《西湖》阅读练习及答案

导语:下面是《西湖》阅读练习及答案,欢迎各位同学们过来练习,帮助自己学好课文知识,巩固所学知识。
读短文《西湖》,完成练习。
①杭州素有“人间天堂”的美称。
西湖,就是镶嵌在这天堂里的一颗明珠。
②站在柳丝轻拂的西湖边放眼远眺,只见湖的南北西三面是层层叠叠、连绵起伏的山峦,一山绿,一山青,一山浓,一山淡,真像一幅优美的山水画。
平静的湖面,犹如一面硕大的银镜。
一群群白鸥掠过湖面,在阳光下一闪一闪的,好看极了。
③围绕着西湖的是一圈树木织成的绿色镶边。
十里明湖中,葱绿的孤山显得格外秀美典雅。
孤山东边的白堤和西南的苏堤,就像两条绿色的绸带,轻柔地漂浮在碧水之上。
湖心的三个小岛——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掩映在绿树丛中。
明净的湖水晃动着绿岛和白云的倒影,仿佛仙境一般。
在这如画的西湖边走一走,看一看,怎能不令人心旷神怡呢!④月光下的西湖,又是一番景象。
夜幕初垂,明月东升,轻风徐来,湖水荡漾。
岸边的华灯倒映在湖中,宛如无数的银蛇在游动。
远处,不时飘来悠扬的琴声。
人们泛舟湖上,会觉得天上人间,全都溶化在月色里了。
1.选出“华”字在下列各句中的正确意义。
华:①光彩,光辉;②繁盛; ③精华;④时光。
(1)岸边的华灯倒映在湖中。
( )(2)似水年华,一去不复返。
( )(3)这篇文章充分表现了作者的才华。
( )(4)相信我们的国家会更加繁华。
( )2.找出下面不是比喻的句子,打上“√”。
A.孤山东边的白堤和西南的苏堤,就像两条绿色的绸带,轻柔地漂浮在碧水之上。
( )B.明净的湖水晃动着绿岛和白云的倒影,仿佛仙境一般。
( )C.人们泛舟湖上,会觉得天上人间,全部溶化在月色里了。
( )3.“平静的湖面,犹如一面硕大的银镜。
”读了这个句子,我想起了唐代诗人刘禹锡《望洞庭》里的诗句:4.把下面的句子换一个说法。
西湖的景色怎能不令人心旷神怡呢!5.(1)找出文中的中心句抄写在横线上。
(2)文章第三自然段写了西湖主要景点的景色。
这些景点是:湖边的树木——孤山——( )和——( )——湖心的( ),仿佛仙境一般。
袁宏道西湖游记阅读答案

袁宏道西湖游记阅读答案【篇一:2015年山东省滨州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八)及答案】初中学业考试语文模拟试题(八)(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温馨提示:1、本试卷共8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请用蓝色或黑色钢笔、圆珠笔直接在试卷上作答。
3、答题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并将座号填写在右下角的座号栏内。
一、积累与运用(共3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有错误的一组是(2分)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2分)a.从表面上看,这首词的下半阙好像仍然接着上半阙在写景。
如果真是这样,那就不免堆砌,不免平板了。
b.任何艺术的创作往往是藏峰不露的,“用意三分,下语三分”。
因此,对小说主题的理性评判并不意味着就完成了鉴赏。
c.一个穷困失业、无家可归的流浪汉,为进监狱得以安身而故意犯罪,几次惹是生非都没有达到目的,后来想改斜归正,警察却逮捕了他。
d.许多著名的艺术家都在这座金碧辉煌的艺术殿堂里演出过精彩的节目。
3、依次填人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2分)①诸葛亮七擒孟获,使南方地区各部落打消了反叛之心,彻底了蜀汉②诸葛亮盂获的故事,流传千古,表现了中华民族大家庭交流融合的过程。
③读者在阅读文章时,他们最为的,往往是作者对生活的理解和感受的深度。
④和爱护城市的一草一木,才是一个合格的公民。
a.降伏降服关注关心 b.降伏降服关心关注c.降服降伏关注关心 d.降服降伏关心关注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2分)a.台湾明山书局出版的《中国儿童大百科全书》很有意思,有一种新思路,通过讲故事带出百科知识,令人面目一新。
.....b.刚刚打完这场比赛,队员又赶往下一个赛场,有人趁乘车时间小憩一会儿,以休养生息。
....c,市委大力做好公务员队伍的组织建设,使全市公务员队伍近年来存在的良莠不齐的状况....有了根本性改变。
d.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必须和剔除、针砭传统文化的糟粕同时进行,不能莫衷一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湖游记两则练习题(有答案)
:
篇一:西湖游记两则复习学案
《西湖游记两则》复习学案
复习目标: 1.品味本文清丽简洁的语言,体会意趣盎然的内容 2.积累文言词汇。
3.体会作者轻松喜悦的心情和高雅的情趣温故案一、给下列加横线的字注音。
保叔塔( )突兀( ) 棹小舟( )花光如颊 ) 为朝烟( )
为夕岚 ) 石篑数为余言( )罗纨之盛( ) 夕舂未下( ) 二、解释划横线的词语。
1. 突兀层崖中 2. 即棹小舟入湖 3. 目酣神醉 4. 欲下一语5. .花光如颊6 、始此 7. 夕岚 8.、勒 9、去 10、夕舂 11.受用12、艳冶三、翻译下列句子。
1、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
3、余时为桃花所恋,竟不忍去湖上。
4、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
5. 歌吹为风,粉汗为雨,罗纨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艳冶6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始极其浓媚。
7、安可为俗士道哉! 导学案一、掌握西湖两则的课下注释、文学常识。
二、掌握西湖两则的重点句子翻译三、赏析文章: 1.本文是明代______小品,文章主要采用了______和_____的表达方式,抒发了作者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以及高雅的志趣。
2.《西湖一》描绘西湖全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分别从觉和觉的角度,写出了西湖的美丽景象。
3.《西湖二》第2段写了________至________一带的景物,作者由________
及________,着力渲染了西湖“________”的特点。
知新案一、下面是西湖二和明代作家张岱《西湖七月半》中的一段文字,阅读后回答问题西湖最盛,为春为月。
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
今发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与杏桃相次开发,尤为奇观。
石篑数为余言:“傅金吾园中梅,张功甫家故物也,急往观之。
”余时为桃花所恋,
意不忍去湖上。
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绿烟红雾,弥漫二十余里。
歌吹为风,粉汗为雨,罗纨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艳冶极矣。
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
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始极其浓媚。
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
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 小船轻幌(薄薄的帷慢),净几煖炉,茶铛(小锅)旋煮,素瓷静递,好友佳人,邀月同坐,或匿隐树下,或逃嚣(逃避喧哗)里湖(西湖靠里的部分),看月而人不见其看月之态,亦不作意看月者,看之。
1、比较《西湖七月半》与课文各写了游人在什么时间的什么活动。
突出了游人的什么特点? 2、.用西湖二原文回答下列问题:①文中哪些句子是全文的纲?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②与“西湖最盛”“为月”相照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③与“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相照应的句子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
④运用反问修辞手法,对红男绿女的“杭人”含有讽诮之意的句子是:
二、试用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一诗跟下面一段文字做比较,说说二者的写景方式有什么不同。
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绿烟红雾,弥漫二十余里。
歌吹为风,粉汗为雨,罗纨之盛,
多于堤畔之草,艳冶极矣。
(提示:要比较二者写景方式的不同,首先
要明确两位作者各自的写景目的。
白居易写景是为了表现自己轻松、愉悦的心情;而袁宏道在此处写景是为了说明“西湖最盛,为春”,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