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团队主题活动形式和内容实效性的研究》

《班团队主题活动形式和内容实效性的研究》
《班团队主题活动形式和内容实效性的研究》

《班团队主题活动形式和内容实效性的研究》

中期总结报告

吉林特殊教育实验学校

我校参与的国家级“十一五”课题《班团队主题活动形式和内容

实效性的研究》自立项以来,在上级有关领导的大力支持与指导下,在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以下是我们的研究情况:

一、课题研究的提出:

素质教育进一步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迫切要求必须重视

班团队主题活动。班团队活动是教育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丰

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使青少年学生张扬个性、发展特长、培养良

好的意志、品格。班团队活动为学生共产主义思想品德的形成提供了

实践的机会、条件,使学生树立共产主义理想、道德,加强组织纪律性,并靠实践来运用、检验和巩固,使之完成从之到行的过渡。残疾

孩子的父母为补偿孩子的缺陷,使其在家中拥有优越的地位,使得他

们常常唯我独尊,怕苦怕累。很多学生连最基本的劳动技能都没有学会,不会握扫把,不会拧抹布,甚至不会扣书包带。通过班团队活动,学生熟练地掌握了这些基本生活劳动技能,逐步实现了生活自理,减

轻了家长的负担。

二、课题研究所达到的目标:

本课题主要是对班团队主题活动形式和内容实效性进行研究。班

团队主题活动在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自主活动能力、创新精神等

方面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通过班团队活动使青少年学生张扬个性、发展特长、培养良好的意志、品格。促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促进班集体的建设,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班风、促使学生个性的发展,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提高学生们自我服务的能力和为他人服务的能力。班团队活动对于每个青少年的成长和进步,对于学生集体的组织建设都有着不可忽略的作用。有目的的班团队活动,既实现了班集体的教育目标,又促进了学生集体的发展和完善。特殊教育学校应该高度重视对班团队活动的研究,并充分运用这一行之有效的教育方式来教育和影响残疾孩子,使之成为残而不废、残而有为的人。

三、课题研究的方法:

调查发现法:即在研究中,通过调查分析聋哑学生现状,总结出合乎教育发展规律和聋哑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经验,并上升为理论,而不是用已有的经验去验证。

经验总结法:定期召开经验交流会,形成经验交流文章,科学概括研究成果。

文献研究法:组织教师加强理论学习,尤其是对课题研究有理论支撑和有重要指导作用的文献资料。

行动研究法:研究人员做好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定期召开专题研究会,邀请专家诊断指导。

四、理论依据:

(一)开展班团队活动,能促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1 、班团队活动能使学生在积极的思想状态中接受教育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2、班团队活动能使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机会增多,有助于学生智能的发展,能力的提高。

3、班团队活动有助于增强学生的体质,增进其身心健康。

4、班团队活动有助于美育的实施,陶冶学生美的情趣。

5、班团队活动有助于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培养良好的劳动习惯。

(二)班团队活动能促进班集体的建设,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班风。

l、班团队活动能促进学生集体的形成。

2、班团队活动有助于实现班队的教育目标,能促进学生集体的发展与完善。

(三)班团队活动能促使学生个性的发展,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

1、班团队活动满足了学生交往的需要,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

2、班团队活动可以促进学生主体意识的增强,培养创造精神和独立工作的能力。

3、班团队活动有助于发挥学生的特长,挖掘他们的潜能,并使之发展得更快、更好。

五、课题研究的过程:

为了确保课题研究的顺利展开、提高研究水平,我们在研究过程中主要落实以下工作措施:

1、建立组织机构,落实工作责任。我校不仅把班团队主题活动形式和内容作为研究项目,而且把它作为推进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创建学校特色,实施课程整合的突破口。为加强对课题研究的领导,切实保障研究工作的顺利进行、我们成立了以年级组为单位的课

题小组,分别由韩秀美、刘瑞、孙鹏、贾琳、姜畔和杨雪任组长,开展课题研究工作,负责协调本课题的研究工作。同时,其他课题组成员,具体负责课题方案的设计,教学资源的研发,实施过程的指导,调控,检查,评价等等。

2、加强理论学习,提高研究水平。介于要突破以往的班队会陈旧落于俗套的形式。我们课题小组首先利用班主任例会对教师进行有关于班团队主题活动形式和内容实效性的理论培训。其次,分批指派教师参加省市级班主任培训。我校还请来交警大队和消防大队的警官为全校师生讲解交通安全及消防的相关知识,提升教师在班队会工作中的能力。每学年末,学校都会举办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号召全体教师学习班主任积累的先进经验。

3、结合学生实际开展各项活动。由于我校学生的特殊性,在开展课题研究后,我们课题组成员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关的班队会计划。首先,由以前的每周一次的小型班队会,改为每月一次的主题班队会,班队会的主题有班主任在每学期伊始根据学校的工作计划进行制定。在试行过程中,班主任可以根据本班的特殊性,或者是班级里发生的突发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改进。其次,在主题班队会的基础上,我们有在学校中推行了社会实践活动。这一活动的实施,主要是为了解决特殊学生住宿生较多,知识面较为狭窄,社会经验较少的问题。社会实践活动,同样是每月举行一次,主要是带领学生走出校园,感知周围的环境与社会。在课题研究的不断深入中,我们又将学校制定的德育工作推进表进行了完善,增加了个别生转化工

作和班主任特色工作的体现。作为班队会辅助手段的每周一次的到的早餐活动,也增设了,学期末的回报活动,使主任工作更好地落在实处,体现其实效性。

六、研究成果:

本课题自实施以来已取得以下主要成果:

公开发表的论文:《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拓展共青团活动领域》

《论特殊教育职业学校班主任的角色定位和能力指

向》

《针对聋生自我意识的特征进行思想教育》

《让残缺的花同样美丽》

《冬天里的阳光》

市级优秀课例:《孩子,你为什么离家出走》

《别让近邻远去——保护野生动物》

《法与我们息息相关》

《交通安全常识》

《环保我先行》

其他成果:市级优秀班会2节,市级精神文明建设先进教师1人,市级“实塑”活动先进教师1人,市级教育系统优秀教师1

人。

今后我们的研究方向是认真落实课题第三阶段工作任务,同时为最终结题作准备。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