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科技大学化学反应工程2020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陕西科技大学化学反应工程2020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化学反应工程》复习考试大纲

课程名称:化学反应工程

Chemical reaction engineering

适用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学、制药工程、生化工程

课程性质、目的、任务和要求:

课程性质:化学反应工程是化工类及相关专业的主干课程,属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和学位课,在整个教学体系中承担着从基础课到专业课过渡的桥梁作用。化学反应工程是一门研究化学反应的工程问题的科学。化学反应工程运用化学热力学和化学动力学的知识,结合反应器中流体流动、混合、传热和传质的传递过程,进行反应过程的解析、反应技术的开发、反应器的分析与设计,研究反应过程动态特性,实现反应过程的最佳化,从而提高化学反应的工程和工艺水平。因为化学反应过程是化工工艺的核心过程,反应器是化工工艺过程的核心设备,化学反应工程在化工类及相关专业的课程中处于核心地位。

课程任务:完成如下教学内容①化学反应工程的概念、特点、基本内容、发展及其应用;②化学反应动力学;③立项反应器;④非理想流动反应器;⑤多项催化反应动力学;⑥多项反应过程的传递现象及其反应器;⑦动力学参数的求算;⑧实验室常用反应器。

课程目的:经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化学反应器的原理、反应器的构造、性能和操作,强化、设计和开发新的化学反应器。训练其运用基本理论和方法考察、解释、分析和处理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要求如下:

⑴掌握不同类型的化学反应动力学和模型方程。

⑵掌握理想反应器的基本假设和设计计算。

⑶掌握实际反应器中物料流动的复杂性及其模拟方法。

⑷掌握气固催化反应器的结构、催化剂的结构和物性参数,固体颗粒与流体间的传质与传热的气固催化反应总速率方程

⑸掌握气液反应宏观动力学、气液反应的表观反应速率方程、气液反应器的型式及设计方程

⑹掌握三相反应宏观动力学、滴流床反应器设计与计算。

1

陕西科技大学试题纸

陕西科技大学试题课程化学反应工程(A卷)班级 学号姓名 一、(15分)某液相反应伴随着不希望的副反应发生 dC dt C C 2A B 2.00.2 k A B Q k2 +Q dC dt k C C 1A B 0.6 1.2 A B P k1 +P 其中:P为目的产物,Q为副产物。 1、(10分)从有利于目的产物生成的观点,将下列接触方式按从优到劣的顺序重新进行排列,并简述其理由。 2、(5分)若k 1 =k 2 ,C A0 =C B0 。试写出P瞬时选择性S P 的计算式 二、假定气-固相催化反应为由以下基元步骤组成 A A S S k k k k A A A B D σσ σσ ??→ +←?? ??→ ++ ←?? ①若A吸附为速率控制步骤,试推导反应速率方程 ②若该反应在等温平推流反应器中进行,操作压力为0.1MPa,反应物A、B的 加料比符合化学计量系数,催化剂床层压强降可以忽略,试求当A转化率为 0.8时,各组分的分压。

三、实验测得体积为31.0m 反应器的停留时间分布统计特征值为: 22 t 0.5s t 1.0s σ== ① 拟采用多釜串联模型描述该反应器,试求模型参数。 ② 若用轴向扩散模型描述该反应器,试求模型参数 ③ 在两个反应器中,进行A 的液相反应 3B A 3 D A 2A B r 0.5C mol m s A D r 2.0C mol m s →=→= 反应条件下,纯A 进料,进料得体积为31.0m ,试求A 的转化率和B 的收率。 四、在直径为0.5m 固定床反应器中等温进行一级不可逆气-固催化反应A P →。原料液的流量为30.5m ,假定反应物在反应器中呈平推流,反应温度下的本征反应速率常数为332.010m s -??。若采用直径为5mm φ的球形催化剂,内扩散有效扩散系数-621.010m ?,催化剂颗粒密度为331.810kg m ?,催化剂床层高度为3.0m ,堆积密度为331.010kg m ?,外扩散的影响可以忽略。 试计算:①催化剂的内扩散有效因子 ②反应器出口处A 的转化率 ③以A 的浓度A C 为纵坐标,径向距离r 为横坐标,绘制出催化剂颗粒内 的浓度分布示意图。 附公式:x x x x e e tanhx e e ---=+ 五、气体A 与液体B ,可按拟一级反应对待,已知下列情况,,,L AL k k D 和α值。 试求两种情况下β和η值,并进行讨论。

口述历史采访实践探析——以陕西科技大学口述实践为例

口述历史采访实践探析——以陕西科技大学口述实践为例 作者:郑勇王娟李江瑞 来源:《办公室业务(下半月)》 2020年第3期 文/陕西科技大学图书馆郑勇王娟李江瑞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口述历史发展迅猛,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及参与,越来越多的高 校开始了口述历史工作。本文以陕西科技大学开展口述历史的实践,对口述历史的过程、方法 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旨在为其他高校开展口述历史工作提供借鉴。 【关键词】口述历史;采访;高校 口述历史的发展现状:早在1948年,美国的哥伦比亚大学就设有“哥伦比亚口述历史研究处”,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现代口述史学的起步。从此以后,美国的口述历史研究不断发展 壮大。仅1960年至1966年,全美就建立起了专门研究口述历史的机构90个。受其影响,法国、德国等欧洲一些国家也开始口述历史研究工作。 中国的口述历史研究在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起步,90年代有进一步的发展,但研究人员 不多,其特定内涵及研究规范都不明确。2004年下半年,中华口述历史研究会宣告成立,从此 中国的口述历史研究就有了一个交流探讨的平台。研究人员也空前扩大,历史学者、档案工作者、新闻工作者、文学研究者等都涉猎口述历史研究。2013年,崔永元成立了口述历史研究中 心机构,以他从事新闻工作所涉及到的材料为基础,建立了一个相当大的影像库,目前保存了4000人次百万分钟的口述资料。这些资料抢救性地保存了大量珍贵的文献资料。 一、口述历史的意义 (一)校史研究的需要。陕西科技大学于1958年在北京建校,时名北京轻工业学院,1970年整体搬迁到陕西咸阳,更名为西北轻工业学院,2002年更名为陕西科技大学,2006年主体东移西安未央区。在6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我校历经“三次创业、两次搬迁、一次划转”的奋斗与辉煌,秉承以“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求实创新、锐意进取的科学精神和扎根西部、服务社会的奉献精神”为内涵的“三创两迁”精神。为了传承先辈们披肝沥胆、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的精神,保存创业初期及发展中老一代人经历和口述,我们开展了口述历史工作。 (二)档案人的责任感。档案上来讲,可以弥补档案资料的不足,丰富档案馆的馆藏,促 进了档案资源的开发,从多元视角记录档案,为纸质档案增加佐证。 (三)大学精神及文化传承的需要。口述采访声像资料,可以在受访者同辈及相近年龄段 的人群中产生共鸣,同时让后代人对前辈的创业及奋斗历史有了更直观的了解,成为校园文化 资源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大学精神与文化传承的需要。 二、口述历史实践 我校于2016年10月开始口述历史工作,目前共采访人员36人。这项工作由档案馆、宣传部、离退休处联合开展此项工作,前期由档案馆确定拟采访人员,离退休处确定被采访人的居 住地点及身体状况,宣传部的人员拍照、摄像。首次采访的主题为“西迁记忆”,主要采访1958年建校及1970年从北京搬迁到咸阳的老教授、老领导、老同志,以口述的形式记录当年

陕西科技大学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化工原理 --课程设计 目录 1.任务书 (3) 2.设计说明……………………4-8

3.工艺计算.....................9-174.设备的结构计算............18-245.课程设计说明及汇总......25-266.设计评论 (26) 7.参考文献 (27) 8.附页………………………23-24 任务书 一.设计题目:二次蒸汽冷凝器 二.设计原始数据: (1)质量流量:Wh=(2000+20*28)*1.3=3328kg/h 真空度:275.6mmHg

(2)冷却水 进口温度:20℃ 出口温度:自定(26℃) 当地大气压:750mmHg 三.设计要求: (1)工艺设计:确定设备的主要工艺尺寸,如:管径、管长、管子数目、管程数目等,计算K0。 (2)结构设计:确定管板、壳体、封头的结构和尺寸;确定连接方式、管板的列管的排列方式、管法兰、接管法兰、接管等组件的结构。 (3)绘制列管式换热器的装配图及编写课程设计说明书四.设计时间: 2010年12月20日~2010年12月25日 设计学生:常小龙指导教师:李磊 设计说明 一、设计目的 课程设计是化工原理课程教学中综合性和实际性

较强的教学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是使学生体察工程实际问题复杂性的初次尝试。通过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要求学生能综合运用本课程和前修课程的基本知识,进行融会贯通的独立思考,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指定的化工设计任务,从而得到化工设计的主要程序和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课程设计,还可以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高度负责的工作作风。二、该设备的作用及在生产中的应用 换热器是实现传热过程的基本设备。而此设备是比较典型的传热设备,它在工业中的应用十分广泛。例如:在炼油厂中作为加热或冷却用的换热器、蒸馏操作中蒸馏釜和冷凝器、化工厂蒸发设备的加热室等。 三、工艺流程示意图

2015年云南昆明理工大学化学反应工程考研真题A卷

2015年云南昆明理工大学化学反应工程考研真题A卷 一、判断题(正确的请打√,错的打×,全打一种符号的不得分,每题1.5分,共15分) 1.1 化学反应中任意反应组分均可作关键组分。 1.2 工业上一氧化碳与水蒸气生成二氧化碳和氢气的反应为均相反应。 1.3 间歇过程与连续过程的反应速率表示方法相同。 1.4 变容反应过程中反应混合物的体积和摩尔数均随反应率而变。 1.5 停留时间的分布函数与无因次停留时间的分布函数相等。 1.6 反应器中存在沟流时,其停留时间分布密度函数曲线存在滞后。 1.7 间歇反应器的优化可以平均生产强度最大为目标函数。 1.8 对绝热操作的CSTR,传热温差为反应器进出物料的温差。 1.9 催化剂的催化作用是通过改变反应前后的性质以降低反应活化能来实现的。 1.10 改变温度对外扩散速率的影响并不大。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2.1 化学反应器按操作方式可分为()、()和()。 2.2 写出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式(),其值应()。 2.3 当进口体积流量与标准状态下的体积流量相同时,空间时间τ=()/S V。 2.4 闭式系统是指在系统进口处(),在出口处()的系统。 2.5 平推流的无因次平均停留时间=()。 2.6 不可逆反应、可逆吸热反应、可逆放热反应等温操作时的最佳温度分别应选择()、 ()和()。 2.7 化学吸附按组分可分为()和()。 2.8 理想吸附和真实吸附的相同处是()。 三、简答题(每题12分,共48分) 3.1图1和图2对应的是什么反应,两图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处? 图1 opt 3.2 什么是返混?为什么要消除返混?如何消除? 3.3 写出间歇反应器理论体积和实际体积的计算式,并说明式中符号的意义。 3.4 写出球形催化剂颗粒上等温一级可逆反应A B各步骤对反应都有影响时的宏观反应速率方 程,及各控制步骤下的反应速率式。 四、推导题(4.1:10分,4.2:4分,4.3:10分,共24分) 4.1由下列机理式导出动力学方程式:

陕西科技大学物化试题(下)(工科) 2017清考

课程物理化学(工科)学期2017-3补考 班级学号姓名 一.填空(16) 1. 电解槽中放有AB电解质溶液,已知A+离子的运动速率是B_离子运动速率的1.5倍,该溶液 中B_的迁移数t- = 2. 亚稳状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硅胶的胶团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憎液胶体的特征有__________________ ___.制备方法有______________。 5. 胶体的动力性质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弱电解质的极限摩尔电导率可用_______________ 求得。 7. 浓度为b的Na3PO4溶液,正负离子活度系数分别为γ+,γ-,则平均活度系数 γ±=__________,平均活度a±=__________, 离子强度I=______. 8. 复杂反应速率方程近似处理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二.判断(14) 1. 质量作用定律对任何反应都适用() 2.界面层中某组分的浓度处处是均匀的。() 3. 弱电解质的电离度在极限时,电离度也能等于1. ( ) 4. 吸附是一自发过程,其吸附量都为正值。() 5. 胶体聚沉的价数规则是,反粒子价数越高,聚沉值越高。() 6. A + B == C + 3D 不可能是基元反应。() 7.表面活性剂具有润湿、起泡等作用,则其相反作用就不具有。() 二、表面化学(12) 25o C时刮300cm2的肥皂溶液的表面,其中肥皂的含量为4.013×10-5mol,溶液本体内等量溶

化学反应工程复习题

浙江大学 《化学反应工程》 复试习题库汇总

一、填空题: 1.所谓“三传一反”是化学反应工程学的基础,其中“三传”是指质量传递、热量传递 和动量传递,“一反”是指反应动力学。 2.各种操作因素对于复杂反应的影响虽然各不相同,但通常温度升高有利于活化能高 的反应的选择性,反应物浓度升高有利于反应级数大的反应的选择性。 3.测定非理想流动的停留时间分布函数时,两种最常见的示踪物输入方法为脉冲示踪法 和阶跃示踪法。 4.在均相反应动力学中,利用实验数据求取化学反应速度方程式的两种最主要的方法为 积分法和微分法。 5.多级混合模型的唯一模型参数为串联的全混区的个数N ,轴向扩散模型的唯一模 型参数为Pe(或Ez / uL)。 6.工业催化剂性能优劣的三种最主要的性质是活性、选择性和稳定性。 7.平推流反应器的E函数表达式为 , () 0, t t E t t t ?∞= ? =? ≠ ?? ,其无因次方差2θσ= 0 ,而全混流反应器的无因次方差2θσ= 1 。 8.某反应速率常数的单位为m3 / (mol? hr ),该反应为 2 级反应。 9.对于反应22 A B R +→,各物质反应速率之间的关系为(-r A):(-r B):r R=1:2:2 。 10.平推流反应器和全混流反应器中平推流更适合于目的产物是中间产物的串联反 应。 11.某反应的计量方程为A R S →+,则其反应速率表达式不能确定。 12.物质A按一级不可逆反应在一间歇反应器中分解,在67℃时转化50%需要30 min, 而 在80 ℃时达到同样的转化率仅需20秒,该反应的活化能为 3.46×105(J / mol ) 。 13.反应级数不可能(可能/不可能)大于3。 14.对于单一反应,在相同的处理量和最终转化率条件下,选择反应器时主要考虑反应器 的大小;而对于复合反应,选择反应器时主要考虑的则是目的产物的收率;15.完全混合反应器(全混流反应器)内物料的温度和浓度均一,并且等于 (大于/小于/等于)反应器出口物料的温度和浓度。

2016年昆明理工大学831化学反应工程考研真题硕士研究生专业课考试试题

昆明理工大学201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试题(A卷) 考试科目代码:831 考试科目名称:化学反应工程 考生答题须知 1.所有题目(包括填空、选择、图表等类型题目)答题答案必须做在考点发给的答题纸上,做在本试题册上无效。 请考生务必在答题纸上写清题号。 2.评卷时不评阅本试题册,答题如有做在本试题册上而影响成绩的,后果由考生自己负责。 3.答题时一律使用蓝、黑色墨水笔或圆珠笔作答(画图可用铅笔),用其它笔答题不给分。 4.答题时不准使用涂改液等具有明显标记的涂改用品。 一、判断题(正确的请打√,错的打×,全打一种符号的不得分,每题1.5分,共15分) 1.1 化学反应工程主要研究单体反应器的优化问题。 1.2 绝热反应属于变温反应。 1.3 当温度一定时,主副反应级数相等的平行反应,浓度增加,反应的瞬时选择性增加。 1.4 化学反应速率是瞬时反应速率。 1.5 流体粒子在系统进口处有进有出,在出口处有出无进的系统称为闭式系统。 1.6 返混存在总是对化学反应带来不利的影响。 1.7 间歇反应器设计的关键在于计算所需的反应时间。 1.8 当循环管式反应器的循环比β→∞时,浓度c A1(进口浓度)=c A0(进料浓度)。 1.9 真实吸附的活化能与覆盖率呈线性减少的关系。 1.10 对反应级数n>0的反应,n越高,Da越高,外扩散效率因子越小,外扩散影响越大。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2.1 化学反应按选择性可分为()和()。N2+3H22NH3按相数及类别分为()反应。 2.2 写出n级反应以反应率X A表示的速率方程式()。 对可逆放热反应,温度一定,反应率增加,速率();反应率一定,温度增加,速率()。 2.3 停留时间分布的实验测定方法有()、()和()。 2.4 等温反应、绝热吸热反应、绝热放热反应的绝热温升分别为()、()、()。 2.5 催化剂颗粒的密度有()、()和()三种。 三、简答题(每题12分,共48分) 3.1 写出阿累尼乌斯公式,说明反应速率常数k的单位与哪些因素有关以及速率常数k的计算方法。 3.2 在实际反应器里存在哪些非理想流动现象?并说出它们的E(θ)曲线具有什么特征? 3.3 绘制半间歇槽式反应器反应物和产物的浓度分布图,并分析图形形成的原因。 3.4 为什么要消除外扩散影响?如何通过实验判断外扩散已消除? 第 1 页共3页

宿舍安全人机工程学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 (安全人机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寝室桌椅的安全人机优化设计 班级:2012级安管1班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老师:刘艳宾 重庆安全技术职业院学院

目录 人体参数———————————————————————3 4 5 电脑桌高度的确定——————————————————— 5 6 电脑桌材质和颜色选择——————————————————7 电脑桌标准尺寸—————————————————————8 宿舍电脑桌分析————————————————————9 10 电脑桌设计———————————————————————11 座椅设计理念——————————————————————12 座椅结构————————————————————————13 座椅建模————————————————————————14 座椅渲染效果——————————————————————15 结束语—————————————————————————16 参考文献—————————————————————16

学生公寓电脑桌的人机学分析与设计 摘要:通过对大学生寝室电脑桌的尺寸,外形进行分析,结合安全人机工程学中的有关知识,以及人的主要尺寸,对大学生电脑桌进行评估及改进。 关键词:安全人机工程学人体参数舒适安全 人体的主要参数: 表1 人体测量尺寸主要参数如下(CM): 项目百分位 数 男(尺 寸) 女(尺 寸) 尺寸平 均值 坐高50 908 855 881.5 坐姿眼高50 798 739 768.5 坐姿肘高50 263 + 413 251 + 382 654.5 小腿加足高50 坐姿大腿厚 度 95 151 151 151 坐姿膝高95 532 493 512.5 电脑桌的整体要求: 桌面的高度、键盘的抽屉、走线等要符合自己实际情况和工作习惯。 电脑桌的高度应该适中,根据安全人机工程学的知识可知,电脑桌的高度应以第5百分位至第95百分位的人体尺

陕西科技大学化工原理上考试试卷汇总集

陕西科技大学试题纸 课程化工原理班级 学号姓名 1、离心泵的工作点是 改变工作点的可用措施、 2、理想流体与非理想流体的根本区别是,空 气的粘度随温度的升高而,水的粘度随温度的降低而。 3、连续性方程式u1d12=u2d22适用于下列种情况 a、理想流体 b、任何流体 c、不可压缩流体 d、不可压缩理想流体 4、离心泵的叶片形状采用叶片,β 90o 5、理想流体在图示的管道里流动,则有 a、p A> p B b、p A= p B c、p A< p B 6、绝对压强为2m水柱,则其真空度为 mmHg。 7、流体在并联管路中流动时,各支管的相等。 8孔板流量计安装时,孔板的扩大口应对着流动的游方向。 9、试比较离心泵的下列参数若当输送比水的密度小的液体时则泵的压头 H ,流量Q ,功率N ,效率η。(增加、 减少或不变) 10、离心泵的特性曲线有、 。 11、离心泵通常用调节流量,而往复泵用调节流量。 12、厚度不同的三种材料构成三层平壁,各层接触良好,已知b1>b2>b3,导 热系数λ1<λ2<λ3,在稳定传热过程中,各层的热阻R1 R2 R3; 各层导热速率Q1 Q2 Q3。

二、如图:阀门两侧装有U型压差 计,已知流体和指示液的密度分别 为ρ,ρ0指示液读数为R,管道中 流体速度为u,试推导: 1、计算阀门阻力的表达式; 2、计算阀门阻力系数ζ的表达式 三、如图:有一 用水吸收混合 其中氨的常压 逆流吸收塔,水 由水池用离心 泵送至塔顶经 喷头喷出。泵入 口和出口均为 Φ89×3.5mm, 以无缝钢管管 中流量为40m3 /h,池中水深 2m,池底至塔顶 喷头入口处的 垂直距离为 20m。管子的摩擦系数为λ=0.03,入口管长为20m,出口管长为32m(包括管件、阀门等所有阻力当量长度)喷头入口处的压强为120Kpa(表压),设泵的效率为65%,试求泵所需的功率,Kw。(水的密度取1000kg/m3)。 四、水以17m3/h的流量经一水平 扩大管段,小管内径d1=40mm, 大管内径d2=80mm,如图所示的 倒U型压差计上指示液的读数R 为170mm。求水流经1,2界面间 扩大管段的阻力损失为多少 J/kg。 五、某炉壁由内向外依次为耐火 砖、保温砖、和普通建筑砖等, 耐火砖:λ1= 1.4w/ (m〃℃),b1=220mm;保温砖λ2 =0.15w/(m〃℃),b2=120mm; 建筑砖λ3=0.8w/(m〃℃),b3=230mm。已测得炉壁内外表面的温度为900℃和60℃,求单位面积的热损失和各层接触面的温度。

2018年云南昆明理工大学高等化学反应工程考研真题

2018年云南昆明理工大学高等化学反应工程考研真题 一、判断题(10分,每题1分) ( ) 1.1 在恒容的间歇反应器中,A 的消失速率表示为–r A =dC A /dt 。 ( ) 1.2 对反应级数小于0的等温反应,达到相同的转化率时,PFR 的体积小于CSTR 的体积。 ( ) 1.3 反应2SO 2+ O 22SO 3的有限反应物是SO 2。 ( ) 1.4 若反应器距离一定,随膨胀率ε增加,转化率增加。 ( ) 1.5 在恒定体积的间歇反应器内进行一级反应,lnC A0/C A 与时间呈线性关系。 ( ) 1.6 对于连串反应A →B(目的产物)→C, 如果PFR 太长,则很难得到主产物B 。 ( ) 1.7 在带换热器的CSTR 中进行吸热反应,有T>T a2>T a1。 ( ) 1.8 如果停留时间τ增加,生热曲线向下移动。 ( ) 1.9 最大混合模型的离散度J 等于1。 ( ) 1.10 在空管中,Peclet 数的特征长度是管径。 二、填空题(15分,每空1分) 2.1 在系统体积V 内积累的任一化学组分j 的通用摩尔衡算方程为( )。 2.2 写出空间时间的定义式( )。 2.3 根据反应的分子性定义,反应92U 238→90Th 234+2He 4 为( )反应。 2.4 0级反应速率常数的单位为( )。 2.5 B 被缓慢地加入含有A 的反应器中,此类半间歇反应器的实例有( )、( )和( )。 2.6 复合反应的类型有( )、( )、( )和( )。 2.7 进口温度增加,放热反应的绝热平衡转化率( )。 2.8 微观混合的两种极限是( )和( )。 2.9 在密闭体系边界条件下,无因次平均停留时间( )。 三、简答题(32分,每题8分) 3.1 写出CSTR 的设计方程,说明其推导过程作的假设。 3.2 说明微反应器的特点和应用。 3.3 对平行反应:A+B → D 111β αB A D C C k r = A+B → U 222βαB A U C C k r = 当α1<α2 和 β1>β2,说明S D/U 最大时,反应器和条件的选择。

人机工程学剪刀设计

人机工程学中剪刀设计研究 摘要:本文从人的生理特征出发,根据人机工程学的相关原理,分析了手工剪刀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解决的方法。 关键词:人机工程学、手工剪刀、裁缝剪刀。 图一图二 正文: 一、工具与人机工程学 应用人机工程学原理进行手工工具设计的意义和作用手工工具例如榔头、钳子、剪刀、扳手等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和某些特定的工作中经常要用到的一些工具,它们的主要的作用区域是手、腕、臂以及上肢部分,如果设计不当,给使用者带来的累积损伤疾病(指由于不断重复使用身体某部分而导致的肌肉、骨髓的疾病)是十分严重的。在美国,与工作有关的上肢损伤(WUEDS)( 劳动统计部(BLS)定义为累计损伤疾病) 占到所有与工作有关的肌骨损伤的11%,上肢累积的损伤疾病占职业疾病的比例超过60%,其中与手部工具有关的损伤超过26 万例,相关的医疗费用高达 4 亿美元。通过应用人机工程学原理对手工工具的使用方式、使用状态以及造成累计损伤疾病原因的分析,一方面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安全性、减少疲劳和压力,增加工作的满意度和改善生活的质量。为了更好地研究手工工具与人的上肢间的关系,我们先引入一些人机工程学的概念。人体的上肢系统主要包括:肩、大臂、小臂、腕、手和骨、肌肉、腱、韧带、神经,为了更好地描绘关节的运动,1988 年Putz Anderson 提出了如下一些术语:(1)曲腕桡向偏差(radial deviation):手沿大拇指方向腕部弯曲;尺骨偏差:(ulnar deviation):手沿小指方向腕部弯曲。(2)关节弯曲、伸展弯曲:减小相邻骨之间角度的运动;伸展:增大相邻骨之间的运动。下面我们以手工剪刀为例进行具体的分析。2. 手工剪刀的种类手工剪刀是指长度在20c m 以内,单手使用的剪刀。它通常应用于剪纸、剪毛发、剪树枝等生活或工作活动中。之所以限制手工剪刀的长度在20c m 以内,是根据G B10000-88 的标准,95% 的男子(18-60 岁)手长小于196cm,95% 的女子(18-60 岁)手长小于183c m。因此,20c m 可以保证绝大多数人的使用要求。

2019年云南昆明理工大学化学反应工程考研真题A卷

2019年云南昆明理工大学化学反应工程考研真题A 卷 一、判断题(正确的请打√,错的打×,全打一种符号的不得分,每题1.5分,共15分) 1.1 化学反应可按反应的特性和反应过程的条件进行分类。 1.2 化学反应工程主要研究整个生产过程的优化。 1.3 在转化率一定时,可逆吸热反应随温度的升高,反应速率增加。 1.4 符号r AS 是指反应区为面积的反应速率。 1.5 闭式系统是指在进口处和出口处有进有出的系统。 1.6 早混合和晚混合是指混合时的浓度水平不同。 1.7 绝热反应器的温差是指反应温度与冷却介质的温度之差。 1.8 循环管式反应器实现全混流的最小循环比受反应速率的影响较大。 1.9 固体表面上的吸附现象可分为理想吸附和真实吸附两种。 1.10 在影响床层压降的诸因素中,尤以流速的影响最为敏感。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2.1 变温化学反应可分为( )和( )两种。稳态下热量衡算式中( )项不考虑。 2.2 影响反应速率常数k 单位的因素有( )、( )和( )。 2.3 停留时间分布函数F(τ)的基本性质是( )、( )和( )。 2.4 间歇反应器两种最优反应时间是( )和 ( )。 ( )级反应的反应时间t 与c A0无关。 2.5 单个颗粒的相当直径有( )、( )和( )。 三、简答题(每题12分,共48分) 3.1 反应L(主产物) A 1k ?→?、M A 2k ?→?和反应M L(主产物)A 21k k ?→??→?分别为什么反应?它们具有什么样的浓度特征?应如何选择反应器,说明选择的理由。 3.2 图1是什么反应器,其流型符合哪种理想流动模型?说明该理想流动模型的特点和停 留时间分布的数字特征。当无因次停留时间θ=0.5时,停留时间分布函数F(θ)=? 停留时间分布密度函数E(θ)=? 3.3 绘出自催化反应的反应速率的倒数随转化率变化的关系图,说明在不同转化率时反应 器的选择情况。 3.4 在进行气固相催化反应的化学动力学测定前一般要先消除内扩散的影响,试说明: (1) 消除内扩散影响的重要性;(2) 如何消除内扩散的影响。 四、推导题(4.1:10分,4.2:5分,4.3:9分,共24分) 4.1 由下列机理式导出动力学方程式: (Ⅰ) E+σE σ,(Ⅱ) F+2σ2F 0.5σ,(Ⅲ) E σ + 2F 0.5σG σ+H σ+σ, (Ⅳ) G σG+σ,(Ⅴ) H σH+σ 4.2 由动力学方程式导出机理式:) 1()1(2 21F F G G E E H G G S F E F E S p K p K p K p p K k p p K K k r +++-= 图1(Re >105)

陕西科技大学期末考试复习题第五期

陕西科技大学期末考试复习题 ——第五期 陕西科技大学编 机电过控系审

第一篇工业化学基础 陕西科技大学试题纸 课程工业化学基础班级 学号姓名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总分 得分 阅卷人 一,填空,25分,每题1分 1、合成氨原料气中的硫分为无机硫H2S和有机硫CS 2、COS、硫醇、噻吩、硫醚等。 2、气体脱硫方法按脱硫剂的形态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干法脱硫,一类是湿法脱硫。湿法脱硫可分为物理吸收法、化学吸收法与直接氧化法三类。 3、煤气发生炉可根据使用气化剂和煤气热值不同,一般可以分为空气煤气、混合煤气、水 煤气、半水煤气。 4、热能回收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余热副产蒸汽,一种是加热锅炉给水。 5、煤的气化是指利用煤或半焦与气化剂进行多相反应产生碳的氧化物、氢气、甲烷的过程。 6、对于移动床气化炉而言,炉内料层可分为六个层带,自上而下分别为空气层、干燥层、 干馏层、还原层、氧化层、灰渣层。 7、合成氨过程中,要求半水煤气的组成满足:n(CO+H2)/n(N2)=3.1-3.2。 8、根据自控水平及维护炉内工作状况稳定的原则,一般循环时间为2.5-3min。 9、在间歇制气过程中,要求在正常生产条件下,吹出物量不应超过总入炉燃料量的4%,一般生产1 m3的半水煤气,约消耗0.95-1.05m3的空气。 10、烃类蒸汽转化催化剂中,活性组分是镍,但其以氧化镍形式存在于催化剂中,因此在使用时必须先用氢气或一氧化碳进行还原。 ,11、目前常用于合成氨原料气精制的方法有铜氨液洗涤法、甲烷化法和液氮洗涤法。 12、铜洗工艺流程由吸收和再生两部分组成。 13、氨合成塔通常由外筒和内件两部分组成。 14、目前常用合成塔塔形有冷管式和冷激式。 15、提高压力、降低温度和减少惰性气体,平衡氨含量随之提高。 16、合成氨温度控制的关键是催化床层热点温度和入口温度的控制。 17.硫铁矿的焙烧,主要是矿石中的二硫化铁与空气中的氧反应,生成二氧化硫炉气。 18.硫铁矿焙烧,当空气过剩量大时,最后生成红棕色的固态物质三氧化二铁;当空气过剩量小时,则生成黑色固态物质四氧化三铁。 19.影响硫铁矿焙烧速率的因素有温度、矿料的粒度和氧的浓度。 20.沸腾焙烧炉的炉内空间可分为空气室、沸腾层和上部燃烧空间三部分。 21.二氧化硫催化氧化器通常采用多段换热的形式,段间换热主要有间接换热式和 冷激式两种。间接换热又分为内部间接换热和外部间接换热。

陕西科技大学化工原理考试试卷04-052A

陕西科技大学试题纸 课程化工原理(A卷) 班级 学号姓名 一、填空选择(45分) 1、以下单元操作中涉及动量传递的是。 A萃取B蒸发C沉降D吸收 2、某设备内的绝对压强为400mmHg(当地大气压为100kpa),则其真空度为 kgf/cm2;若另一设备的绝对压强为950mmHg,则其表压强为 Pa。 3、液体在等径管中作稳定流动,液体由于流动而有摩擦阻力损失,流体的流速沿管长。(增大,减少,不变) 4、当20℃的甘油(ρ=1261kg/m3,μ=1499mPa.s,在内径为100mm的管内流动时,若体积流量为30m3/h,则雷诺数Re为,流体的流动型态为。 5、流体在圆形直管中作滞流流动时,若平均流速增大一倍,则其能量损失为原来损失的________倍;在圆形直管中完全湍流流动时,若平均流速增大一倍,则其能量损失为原来损失的________倍。 6、用孔板流量计测量流体流量时,随流量的增加,孔板前后的压差值将 _____________,改用转子流量计,转子前后压差值将_____________。 7、如附图所示,管中水的流向为A→B, 则 p A与p B的关系是。 (A) p A>p B(B) p A>p B+ρgh (C) p A>p B-ρgh (D) p A<p B 8、离心泵的主要部件有、、和轴封装置等;其特性曲线有。 9、离心泵用来输送常温的水,已知泵的性能为:Q=0.05 m3/s时H=20m ;管路特性为Qe =0.05m3/s时,He=18m,则在该流量下,消耗在调节阀门上的压头增值ΔH= m;有效功率增值ΔNe= kw。 10、离心泵的允许吸上真空度越大,则其抗汽蚀能力。

SUST陕西科技大学 英文介绍

About SUST Under the direct administration of Education Department of Shaanxi Province, Shaan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s one of the multi-disciplinary key public universities specializing in science,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 Founded in Beijing in 1958, when Beijing Institute of Light Industry was named and when it was under the administration of State Ministry of Light Industry, the University was the first institution of higher learning in light industry. The University was renamed Northwest Institute of Light Industry since moved to Xianyang City in Shaanxi Province in 1970 and was identified as one of 88 key universities by State Council in 1978. Approved in 2002 by Ministry of Education, the University was renamed Shaan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in 2007, it was moved to the new campus in Xi’an, Shaanxi Province, one of world-renowned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ancient capitals. Located in the north of Xi’an, SUST covers an area of 134 hectares. About 2.6km from Xi’an Xianyang In ternational Airport and about 3 km from Xi’an station of high-speed railway, SUST enjoys a unique geographical location. For more than 50 years, SUST has trained more than 60,000 highly qualified specialists, among whom there are executives, technical personnel, teachers or researchers in major universities and research institutions or businessmen in various fields. SUST provides study opportunities in seven major disciplines, including engineering, science, management, literature, law, medicine and economics, among which there are 51 undergraduate majors, 16 doctoral and 66 master degree of professional expertise. Besides, SUST is entitled with the right to recommend exemption from taking an examination by graduate students, recommend exemption from a separate entrance examination by postgraduates, confer Master Degree of Engineering,MBA,Master of Arts and other Master Degrees for persons with equivalent study experiences. Currently, there are 1700 teachers, 21,400 full-time undergraduate students and 1,800 graduate students. SUST has 15 colleges, 1 department, 2 teaching departments, more than 30 research institutes, more than 40 laboratories, offices and some other facilities, such as libraries, student dormitory, canteen, gymnasium, swimming pool. There are 6 provincial key disciplines, 16 provincial and ministerial key laboratories and engineering centers. SUST has seven nation-level famous program specialties, namely Leather Chemistry and Engineering, Pulp and Paper Engineering, Applied Chemistry, Mechanical Design and Theory, Materials, Packaging Engineering and Materials Physics and Chemistry. The SUST motto is “Striving for Integrity, Striving for Knowledge.” SUST greatly values this mission and puts it into practice everyday. SUST has been

天津大学反应工程复试资料最全

天津大学反应工程复试资料最全 2014年3月27日星期四 各位学弟学妹你们好,我知道当你们在耐心看这文章的时候肯定是希望找到天津大学研究生考试复试反应工程的相关资料。作为过来人,我这次就把我搜寻好久的也是最全面的资料上传,节省学弟学妹们搜索的时间!! 需要注明的是:敢说是最全的资料,确实有点夸大,但是我的资料绝对足够你们应付复试的笔试环节了!我的资料来源于百度、论坛以及从天大过来人中购买的! 注意:对于报考化学工程专业的学生,可以百度查询“天津大学化工考研面试环节题库”(不是百分百的准,但是面试之前最好要背下来!!!) 第一份资料: 2013天大化学工程复试科目反应工程试题完整回忆 (8分)一、某气固相催化反应A+B→R的反应步骤如下:A+σ==Aσ;Aσ+B→R +σ。其中第二步为速率控制步骤,试推导该反应的动力学方程。 (8分)二、已知反应:A→P r P=k1c A;A→Q r Q=k2c A2。若P为目的产物,

采取哪种反应器为好?操作方式如何?说明你的理由。 (16分)三、某闭式反应器的停留时间分布密度函数如下: E(t) = 0 t<2.46 h = e2.46-t t ≥2.46 h 拟在该反应器中进行如下一级连串不可逆反应:A →P →Q 。反应速率常数分别为k 1= 0.4h-1, k 2=0.1h-1。A 的初始浓度为1kmol/m 3。 反应器的平均停留时间t - 以及无因次方差σ θ2; (1)计算出口转化率; (2)估算P 的收率。[个人想法:因返混较小,可用PFR 估算之] (15分)四、某气固催化反应固定床于常压恒温条件下进行如下一级不可逆反应:A →P 。已知:反应温度T=773.15K ,速率常数kw=0.5 m3/(kg ·h),催化剂颗粒密度1200 kg/m3,颗粒直径为0.6 cm ,A 的摩尔质量为60 g/mol ,有效扩散系数De=3.5×10-3 cm2/s 。 (1) 求内扩散有效因子η; (2) 如果生产要求P 的产量为20吨/天,A 的转化率达90%,试计算催化剂的用量。 (18分)五、某间歇釜在绝热条件下进行如下液相反应:A+B →P r P =k 10exp (-E 1/RT )c A ;A →Q r Q =k 20exp (-E 2/RT )c A 2。各反应的反应热均为-40 kJ/mol ,反应液的平均比热为1600 kJ/(m 3·K )。已知反应的初始温度为80℃,反应物的初始浓度c A0=c B0=2 kmol/m 3,c P0=c Q0=0。

陕西科技大学实习报告格式

生产实习(专业实践)报告 实习时间:201 3 年 2 月 25 日至 3 月 13 日 专业名称:材料化学 学号: 201002010124 姓名:万科新 指导老师:孔新刚 实习地点:山东淄博

生产实习(专业实践)报告格式、内容要求 一、生产实习(专业实践)报告包括内容 (一)封面; (二)正文: 实习报告正文内容必须包含下面四个方面: (1)实习目的:言简意赅,点明主题。 (2)实习单位及岗位介绍:要求详略得当、重点突出,重点应放在实习岗位的介绍。 (3)实习安排:简单介绍整个实习过程的总体安排。 (4)实习内容及过程:这是重点,篇幅不少于2000字。要求内容详实、层次清楚;侧重实际动手能力和技能的培养、锻炼和提高,但切忌日记或记帐式的简单罗列。 (5)实习总结及体会:这是精华,篇幅不少于500字。要求条理清楚、逻辑性强;着重写出对实习内容的总结、体会和感受,特别是自己所学的专业理论与实践的差距和今后应努力的方向。 二、生产实习(专业实践)版面及编写标准 (一)生产实习(专业实践)报告书写格式必须符合科技文件书写格式与要求,文字部分不少于3500字,单位标注统一正确,用A4纸单面打印,与封面在左侧装订成册。 (二)生产实习(专业实践)报告的版面要求 1、在页面设置中设置如下: (1)页边距:上:2.8厘米、下:2.2厘米,左:2.8厘米、右:2.2厘米;纸张纵向。 (2)纸张:A4; (3)版式:页眉、页脚均为:1.5厘米; (4)文档网格:字符-----每行36;行----每页32。 2、生产实习(专业实践)报告设有页眉及页码。页眉为“陕西科技大学生产实习(专业实践)报告”,页码设在页脚处。页眉、页码均为小5号宋体、居中。 3、生产实习(专业实践)打印、排版规范 一级标题为四号黑体,左起打印,段前段后各0.5行,二级标题为小四号黑体,左起打印,段前段后各0.5行,三级及以下标题为五号黑体,左起打印。其它文中部分字体为五号宋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