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地用电量计算

工地用电量计算
工地用电量计算

现场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一、主要设备用电量

照明用电量

1、办公室2000W

2、宿舍1800W

3、食堂720W

4、浴室厕所120W

5、配电室、仓库240W

小计: 4880W 6、施工现场照明 6000W 二、用电量计算

P=1.10(K1∑P./cos ф+K 2∑P 2+K 3∑P 2+K 4∑P 4) 其中:P=供电设备总需要容量(KVA ) P1—电动机额定功率 K 1取0.6 P2—电焊机额定功率 K 2取0.6

P3—室内照明功率 K 3取0.6 P4—室内照明功率 K 4取1 cos ф——电动机平均功率因数取0.7

则:P=1.10×(0.6×112.8÷0.7+0.6×179+0.8×5+6000×1) =1.10×(96.7+107.4+4+6)=235.5(KVA)

则I=0.5×235.5×1000/ 3×380×0.7=255.6(A) S=I/J

其中:S=导线截面积(mm 2) J=导线经济电信密度取2.6(A/mm 2)

则S=255.6/2.6=98.3(mm2)

故选用120mm2电缆

三、配电系统图

1.配系统图(见图)

四、施工用电安全措施

必须满足《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88)中强制性条款的要求。

1.支线架设

1.1配电箱的电缆线应有套管,电线进出不得混乱。

1.2支线绝缘好,无老化、破损和漏电现象。

1.3支线应沿墙或电杆架空布置,并用绝缘子固定。

1.4穿越道路的电线可采用硬质护套管理地,并作标记。

1.5室外支线应用橡皮线架空,接头不受拉力并符合绝缘要求。2.现场照明

2.1一般场所采用220V电压,危险、潮湿场所和金属容器内的照明及手持照明灯具,应采用符合要求的安全电压。

2.2照明导线应用绝缘子固定。严禁使用化纤或塑料胶质线。导线不行随地拖拉或绑在脚手架上。

2.3照明灯具的金属外壳必须接地或接零,单相回路内的照明开关

箱必须装设漏电保护器。

2.4室外照明灯具距地面不得低于3m,室内距地面不得低于2.4m,碘钨灯固定架设,要保证安全、钠、铊等金属卤化的粉具的安装高度宜在5m以上。灯线不得靠近灯具表面。

3.架空线

3.1架空线必须设在专用电杆上,严禁架设在树木或脚手架上。3.2架空线应装设横担和绝缘子,其规格、线间距离、档距等应符合架空线路要求,其电杆板线离地2.5m以上应加绝缘子。

3.3架空线一般应离地1m以上,机动车道为6m以上。

4.电箱(配电箱、开关箱)。

4.1电箱应有门、锁、色标和统一编号。

4.2电箱内开关电器必须完整无损、接线正确。各类接触装置灵敏可靠,绝缘良好。无积灰、杂物,箱体不得歪斜。

4.3电箱安装高度和绝缘材料等均应符合规定。

4.4电箱内应设置漏电保护器,选用合理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进行分级配合。

4.5配电箱应设总熔丝、分熔丝、分开关。零排、地排齐全,动力与照明分别设置。

4.6配电箱的开关电器应与配电线或开关箱——对应配合,分路设置,确保专路专控。总开关电器与分路开关电器的值、动作整定值相适应。

4.7熔丝应和用电设备的实际负荷相匹配。

4.8金属外壳电箱应作接地或接零保护。

4.9开关箱与用电设备实行“一机一闸一保一漏”制。

4.10同一移动开关箱严禁配有380V和220V两种电压等级。

5.接地接零

5.1接地体可用截面不小于48m2角钢、圆钢或钢管,但不得用螺纹钢。一级两根接地体之间间距不小于2.5m,入上深度不小于2m,接地电阻应符合规定。

5.2橡皮线中黑色或绿/黄双色线作为接地线。与电气设备相连接的接地或接零线截面最小不能小于2.5mm2多股芯线,手持式民用电设备应采用小小于1.5mm2的多股芯线,手持式民用电设备应采用小小于1.5mm2的多股铜芯线。

5.3电杆转角杆、终端杆及总箱、分配电箱必须有重复接地。

6.变配电装置

6.1配电室面积不小于3×3mm2。

6.2配电室必须符合“四防一通”的要求。

6.3配电室应配有安全防护用品和消防器材,并有各类警告标牌。开关应有编号及用图标记。保持室内清洁无杂物。

7.机具设备

7.1塔吊、龙门架和输电线路(垂直、水平方向)应按规定保持距离,并有有效的防护措施,操作室内应使用安全电压照明。

7.2机具设备必须有良好的独立的接地,并形成重复接地,接地电阻应符合规定。

7.3木工圆锯操作必须使用单向电动开关,要有良好的接地保护,并安装漏电保护器。

7.4电焊机应有可靠的防雨措施。配线不得乱拉乱搭,焊把绝缘良好。有良好的接地或接零保护。

计算施工现场用水量

本工程现场用水分为施工用水、施工机械用水、生活用水和消防用水三部分。 一、施工用水量 q1:以高峰期为最大日施工用水量,计算公式为: q1=K1∑Q1N1K2/8×3600 式中:K1未预计的施工用水系数,取1.15 K2用水不均衡系数,取1.5 Q1以砂浆搅拌机8小时内的生产量(每台以30m3计)、瓦工班8小时内的砌筑量(每班以20m3砖砌体计)、混凝土养护8小时内用水(自然养护, 以100m3计)。 N1每立方米砂浆搅拌耗水量取400L/m3计,每立方米砖砌体耗水量以 100L/m3计,每立方米混凝土养护耗水量以200 L/m3计。 q1=1.15×(5×30×400+4×20×100+100×200)×1.5/8×3600=5.27L/S 二、施工机械用水量计算 q2 =K1Q2∑N2K3/8×3600 式中:K1未预计的施工用水系数,取1.15 K3施工机械用水不均衡系数,取2.0 Q2以一台对焊机每天工作8小时计,一个木工房一个台班计,一台锅炉每天工作八小时计。N2每台对焊机耗水量300L/台.h,每个木工房耗水量20L/台班,每台锅炉耗水量1050L/t.h。q2=1.15×(300×8+20×1+1050×8)×1.5/8×3600 =0.65L 三、生活用水 q3:现场高峰人数以1500人计算,每人每天用水20L计算: q3=Q3N3K4/8×3600 =1500×20×1.5/8×3600=1.54L/S 四、消防用水量 q4:根据规定,现场面积在25公顷以内者同时发生火警2次,消防用水定额按10-15L/S 考虑。根据现场总占地面积,q4按10L/S考虑。 现场总用水量:根据规定,当q1+q2+ q3〈q4时,采用q4的原则,现场总用水 量为:q= q4=10L/S 供水管径,按下面公式计算: d=√4q/πV×1000=√4×10/3.14×2.0×1000=0.079m 计算结果,现场供水管径需不小于80mm方可满足现场施工需要。

施工用电负荷计算

施工用电负荷计算 建筑施工现场用电负荷计算时,应考虑:建筑工程及设备安装工程的工作量及施工进度;各阶段投入的用电设备需要的数量;要有充分的预计,用电设备的施工现场的布置情况合理电源的远近;施工现场大大小小的用电设备的容量进行统计。在这些已经掌握的情况下,就可以计算了。 通过对施工用电设备的总负荷计算,依据计算的结果选择变压器的容量及相适应电气配件;对分路电流的计算,确定线路导线的规格、型号;通过对各用电设备组的电流计算,确定分配电箱电源开关的容量及熔断丝的规格、电源线的型号、规格。 对高压用电的施工现场一般用电量较大,在计算它的总用电量时,可以把各用电设备进行分类、分组进行计算,然后相加。 1、在计算施工现场诸多的用电设备时,对各类施工机械的运行、工作特点都要充分考虑进去: (1)有许多用电设备不可能同时运行,如卷扬机、电焊机等; (2)各用电设备不可能同时满载运行,如塔式起重机它不可能同时起吊相同重量的物品; (3)施工机械的种类不同、其运行的特点也不相同,施工现场为高层建筑提供水源的水泵一般就要连续运转,而龙门架与井架却是反复短时间停停开开; (4)各用电设备在运行过程中,都不同程度存在功率的损耗致使设备效率下降; (5)现场配电线路,在输送功率同时也会产生线路功率的损耗,线路越长损耗越大。对线路功率一事不应忽视。 目前符合计算方法常采用需要系数法和二项式法,当不管采用哪种计算方法都需使用在实际中早已测定的有关系数。

2、一般说进行负荷计算时,首先绘制供电系统图,然后按程序进行计算。 (1)单台用电设备:长期运转的用电设备,设备容量就是计算负荷,但对每台电动机及其它需计及效率的单台用电设备的计算负荷为: Pj1=Pe/η (2-1) 式中 P j1—用电设备的有功计算负荷(KW ); Pe —用电设备的设备容量; η—用电设备的效率。 (2)确定用电设备组的计算负荷:确定了各用电组容量设备容量Pe 之后,就应将各用电设备按Kx 分类法分成若干组,进行负荷计算应为: P j2=K x ∑P e Q j2= Pj2tg (2-2) S j2=j22 j22Q P 式中 P j2—用电设备组的有功计算负荷(KW ); Q j2—用电设备组的无功计算负荷(KVAR ); S j2—用电设备组的视在计算负荷(KVA); ∑P e —用电设备组的设备总容量之和,但不包括备用设备容量(KW ); K x —用电设备组的需要系数可查工厂电气设计手册或参考表。 tg —与功率因数表相对应的正切值,可查工厂电气设计手册或参考表 确定。 } }

施工临时供电变压器容量计算方法

施工临时供电变压器容量计算方法一(估算) 施工临时供电变压器容量计算方法一(估算) --参见《袖珍建筑工程造价计算手册》 变压器容量计算公式: P =K0(K1∑P1/ (cos?×η)+K2∑P2+K3∑P3+K4∑P4) P 施工用电变压器总容量(KVA) ∑P1电动机额定功率(KW) ∑P2电焊机(对焊机)额定容量(KVA) ∑P3室照明(包括空调)(KW) ∑P4 室外照明(KW) K1、K2、K3、K4为需要系数,其中: K1:电动机:3~10台取0.7,11~30台取0.6,30台以上取0.5。 K2:电焊机:3~10台取0.6,10台以上取0.5。 K3:室照明:0.8 K4:室外照明:1.0。 cos?:电动机的平均功率因素,取0.75 η:各台电动机平均效率,取0.86

照明用电量可按动力用电总量的10%计算。 有效供电半径一般在500m以。 施工用电量及变压器容量计算书实例(估算之二) 一.编制依据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JGJ46-2005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供电安全规》GB50194--93 《建筑施工现场安全规检查标准》JGJ59-99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GB50217 《简明施工计算手册》第三版(江正荣、朱国梁编著) 二.施工现场用电初步统计 1)计算公式 工地临时供电包括施工及照明用电两个方面,参照《简明施工计算手册》第三版(江正荣、朱国梁编著)计算公式(17-17)如下: P =η(K1∑P1/ cos?+K2∑P2+K3∑P3+K4∑P4) 其中 η─用电不均衡系数,取值1.1; P─计算用电量(kW),即供电设备总需要容量; ΣP1 ──全部电动机额定用电量之和;

用水量计算

一、用水量计算 1.现场施工用水量,按下式计算: 式中q 1——施工用水量(L/s ); K 1——未预计的施工用水系数(1.05~1.15); Q 1——年(季)度工程量或日工程量(以实物计量单位表示); N 1——施工用水定额; T 1——年(季)度有效作业日(d ); t ——每天工作班数(班); K 2——用水不均衡系数(现场施工用水取1.5)。 2.施工机械用水量,按下式计算: 式中q 2——机械用水量(L/s ); K 1——未预计的施工用水系数(1.05~1.15); Q 2——同一种机械台数(台); N 2——施工机械台班用水定额; K 3——施工机械用水不均衡系数(施工机械、运输机械取2.00,动力设备取1.05~1.10)。 3.施工现场生活用水量,按下式计算: 式中q 3——施工现场生活用水量(L/s ); P 1——施工现场高峰昼夜人数(人); N 3——施工现场生活用水定额(一般为20~60L/人·班,主要视当地气候而定); K 4——施工现场用水不均衡系数(施工现场生活用水取1.30~1.50); t ——每天工作班数(班)。 4.生活区生活用水量,按下式计算: 式中q 4——生活区生活用水量(L/s ); P 2——生活区居民人数(人); N 4——生活区昼夜全部生活用水定额,每一居民每昼夜为100~120L ; K 5——生活区用水不均衡系数(生活区生活用水取2.00~2.50); 5.消防用水量(q 5)。最小10 L/s ;施工现场在25ha 以内时,不大于15 L/s 。 6.总用水量(Q )计算: (1)当(q 1+q 2+q 3+q 4)≤q 5时,则Q= q 5+2 1(q 1+q 2+q 3+q 4) (2)当(q 1+q 2+q 3+q 4)>q 5时,则Q= q 1+q 2+q 3+q 4 (3)当工地面积小于5ha 而且q 1+q 2+q 3+q 4)<q 5时,则Q= q 5最后计算出的总用水量,还应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设备和用电负荷计算应用完整实例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负荷计算一、施工现场临时用电设备和用电负荷计算

二、计算用电总量方式 方法一: P=1.05~1.10(k1∑P1/Cosφ+k2∑P2+k3∑P3+k4∑P4) 公式中: P——供电设备总需要容量(KVA)(相当于有功功率Pjs) P1——电动机额定功率(K W) P2——电焊机额定功率(K W) P3——室内照明容量(K W) P4——室外照明容量(K W) Cosφ——电动机平均功率因数(最高为0.75~0.78,一般为0.65~0.75)

K1、K2、K3、K4——需要系数,如下表: 方法二: 各用电设备组的计算负荷: 有功功率: Pjs1=Kx×ΣPe 无功功率: Qjs1=Pjs1×tgφ 视在功率: Sjs1= (P2js1+Q2js1) 1/2=Pjs1/COSφ=Kx×ΣPe/COSφ公式中: Pjs1--用电设备组的有功计算负荷(kw) Qjs1--用电设备组的无功计算负荷(kvar) Sjs1--用电设备组的视在计算负荷(kVA) Kx--用电设备组的需要系数 Pe--换算到Jc(铭牌暂载率)时的设备容量 ②总的负荷计算:

Pjs=Kx×ΣP js1 Qjs=Pjs×tgφ Sjs= (P2js+Q2js) 1/2 公式中: Pjs--各用电设备组的有功计算负荷的总和(kw) Qjs--各用电设备组的无功计算负荷的总和(kvar) Sjs--各用电设备组的视在计算负荷的总和(KVA) Kx--用电设备组的最大负荷不会同时出现的需要系数 三、选择变压器 方法一:W=K×P/COSφ 公式中: W——变压器的容量(K W) P——变压器服务范围内的总用电量(K W) K——功率损失系数,取1.05~1.1 Cosφ——功率因数,一般为0.75 根据计算所得容量,从变压器产品目录中选择。 方法二:Sn≥Sjs(一般为1.15~1.25Sjs) 公式中: Sn--变压器容量(K W) Sjs--各用电设备组的视在计算负荷的总和(KVA) 四、实用例举 丰南区第三中学小学教学楼工程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组织设计(计算部分) 一.编制依据、工程概况、施工现场勘察情况: 该工程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组织设计编制依据。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建筑施工手册》等。

施工现场用水方案

南京市NO.2016G63地块项目临时用水专项方案 项目名称:南京市NO.2016G63地块项目 编制人:徐进 编制单位:上海建工五建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建工五建集团有限公司 2017年4月20日

目录 一、编制依据 ....................................................................................................- 0 - 二、工程概况 ....................................................................................................- 0 - 三、临水概况 ....................................................................................................- 0 - 四、施工临时用水核算......................................................................................- 0 - 1、工程用水量计算...................................................................................- 0 - 2、机械用水量计算...................................................................................- 1 - 3、工地生活用水量计算............................................................................- 1 - 4、消防用水量计算...................................................................................- 2 - 5、施工工地总用水量计算 ........................................................................- 2 - 6、供水管径计算.......................................................................................- 2 - 7、供水管径确定 ......................................................................................- 2 - 8、增压泵功率确定...................................................................................- 3 - 五、临时用水布置 .............................................................................................- 3 - 六、现场用水的保证措施 ..................................................................................- 3 -

施工现场临时用水计算方法

施工现场临时用水计算方法 1. 施工临水总量计算 1) 计算公式: q1=K1Σ(T1.t) ×K2/(8×3600) q1——施工用水量(L/S) K1——未预计的施工用水系数(—) Q1——年(季)度工程量(以实物计量单位表示) N1——施工用水定额 T1——年(季)度有效作业天数 t——每天工作班数 k2——用水不均衡系数 2) 工程实物工程量及计算系数确定 由于工程结构施工阶段相对于装修阶段施工用水量大,故Q1主要以混凝土工程量为计算依据,据统计混凝土实物工作量约为23000立方米,混凝土为(商混)不考虑现场搅拌,混凝土养护用水定额取700升/立方米;拟定结构及前期阶段施工工期为300天;每天按照各工作班计算;因此: K1= Q1=23000立方米 N1=750 升/立方米 T1=120天 t =班 k2= 3) 工程用水计算 q1=K1Σ(T1 .t) ×K2/(8×3600) =×(23000×950)/(120×)×(8×3600)

=S 2. 工人生活区用水 1) 计算公式 q3=(ΣP2N3K4)/(24×3600) q3——生活区生活用水量(L/S) P2——生活区居住人数(拟定500人); N2——生活区生活用水定额(20升/人.班) t——每天工作班数(班) k3——用水步均衡系数(—) 2) 工人生活用水系数确定 生活区生活用水定额其中包括:卫生设施用水定额为25升/人;食堂用水定额为15升/人;洗浴用水定额为30升/人(人数按照出勤人数的30%计算);洗衣用水定额为30升/人;因此: 3) 用水量计算 q3 =(ΣP2N3)K/(24×3600) =(500×25+500×15+500×30%×30+500×30)×(24×3600) =S 3. 总用水量计算: 因为该区域工地面积小于5公顷(约1公顷),如果假设该工地同时发生火灾的次数为一次,则消防用水的定额为10—15L/S,取q4= 10L/S (q4——消防用水施工定额)∵q1+ q2+q3=+=S< q4= 10L/S ∴计算公式:Q= q4 Q= q4 =10L/S 6. 给水主干管管径计算 1) 计算公式 D=√4Q/(π) 其中:D——水管管径(m)

施工用水用电计算

现场施工用水计算 1、现场施工用水量计算: q1=K1*(∑Q1*N1)/(T1*b)*K2/(8*3600) 式中:q1——施工工程用水量(L/s); K1——未预计的施工用水系数,取1.10; Q1——年(季)度工程量(以实物计量单位表示),取值列下表; N1——施工用水定额,取值列下表; T1——年(季)度有效工作日(d),取1d; b——每天工作班数(班)取1; K2——用水不均匀系数,取1.50; 工程施工用水定额列表如下: q1=1.1×(250×900+200×750+5×7500+150×750+30×15000+200 二、施工机械用水量计算 施工机械用水量计算公式: q2=K2*(∑Q2*N2)*K2/(8*3600) 式中:q2——施工机械用水量(L/s); K1——未预计的施工用水系数,取1.10;

Q2——同一种机械台数(台),取值列下表; N2——施工机械台班用水定额,取值列下表; K3——施工机械用水不均匀系数,取1.50; 施工机械用水定额列表如下: 三、工地生活用水量计算 施工工地用水量计算公式: q3=(p1*N3*K4)/(b*8*3600) 式中:q3——施工工地生活用水量(L/s); p1——施工现场高峰期生活人数,取1人; N3——施工工地生活用水定额,取10L/人; K4——施工工地生活用水不均匀系数,取1.30; b——每天工作班数(班),取1。 四、生活区生活用水量计算 生活区生活用水量计算公式: q4=(p2*N4*K5)/(24*3600) 式中:q4——生活区生活用水量(L/s); P2——生活居住人数,取0人; N4——生活区昼夜全部生活用水定额,取100L/人; K5——生活区生活用水不均匀系数,取2.00; 五、消防用水量计算

施工用电量计算

a.施工用电量计算 本工程用电量最多的是电焊机,加上钢筋加工设备和生活用电,明细如下: 根据现行建筑施工手册“施工组织设计与进度管理”的有关规定,总用电量按下式计算。 P=1.05~1.10(K1∑P1/COSФ+K2∑P2+ K3∑P3+ K4∑P2) 式中:K1––––需要系数,电机,取K1=0.7 K2––––需要系数,根据电焊机数量,取K2=0.5 K3–––需要系数,根据生产照明情况,取K3=0.8 K4–––需要系数,根据生活用电情况,取K4=1.0 COSФ––––功率因数,本工程取0.75 电机总功率:∑P1= 25.8kW 电焊机总功率:∑P2= 364kW 生产照明用电量:∑P3= 20kW 生活用电量:∑P4= 20kW 因此,本工程施工高峰期用电量为: P = 1.05×(0.7×25.8/0.75+0.5×270+0.8×20+1.0×20)=204.8 (kw) b.确定变压器 变压器功率计算: 式中P----变压器输出功率(kVA); K----功率损失系数,取1.05

∑Pmax----各施工区最大计算负荷(kW);cos ? ----功率因数,取0.85 P=1.05*204.8/0.85=253(KVA) 由此可见,变压器可选择一台S9-315/10 变压器,其额定容量为P0=315 kVA,能满足要求。 c.确定配电导线 临时用电线路采用三相五线制,TN-S 系统按照黄、绿、红、蓝、双色配线,为保证施工安全,本工程采用重复接地措施。施工用电与生活及办公用电分开。按允许电流方法选择电线。 I=P/(√3*V*cos∮) 式中I--电流值(A);P—功率(W);V—电压(V);? cos --功率因数,此处取0.7 施工用电:I1=204.8*1000/(√3*380*0.7)=444.5A 根据电缆载流量对照表,施工现场可分二路引入,导线截面选择 150 mm2铜芯线作为施工现场的主电源线,架空敷设,以利散热。另一路用VV-1 4*25+1*16 铜芯电缆引到临时生活区和办公区。 弱电管:16人;高低压电缆施工:14人;路灯:16

施工现场临时用水计算方法(精)

6、总用水量计算书 6.1.施工用水按高峰期最大日施工用水量计算:Q1=k1∑q1N1k2/8*3600 其中:k1为未预计的施工用水量系数,取 1.15 K2为用水不均衡系数,取 1.5 q1为单为数量设备、人员等的生产量砂浆搅拌机每八小时生产量按30立方计/台班 瓦工班八小时砌筑量按20立方计/台班混凝土养护八小时内用水(自然养护,按100立方计/台班)N1为单为数量设备、人员等单位时间内生产一定产品的用水量每立方砂浆用水量取400L/立方

每立方砖砌体用水量取100L/立方每立方混凝土养护用水量取200L/立方Q1=1.15*(22*30*400+11*20*100+100*200/8*3600 =18.3L/S (本工程按两台砂浆搅拌机、一组瓦工班计算6.2.机械用水量Q2=k1∑q2N2k3/8*3600 其中K1、K3同上Q2以一台对焊机8小时、一个木工房一个台班计算N2 每台对焊机用水量取300L/台班小时 一个木工房一个台班用水量取20L/台班

Q2=1.15*(300*8*5+20*1.5/8*3600 =0.71L/S (本工程按五台对焊机同时使用、1个木工房同时工作计算6.3.生活用水量Q3= q3N3k4/8*3600 其中K4同上,取 1.5 N3为每人一天用水量,取20L/人天Q3为高峰期施工现场最多人数Q3=1500*20*1.5/8*3600 =1.54L/S

(本工程施工现场高峰期按200人考虑)6.4.消防用水量Q4 根据本工程实际情况按同一时间火灾发生次数为两次计算,用水定额为25L/S 即Q4=25L/S Q1+Q2+Q3=18.3+0.56+1.54=20.43L/S 故本工程施工用水量应取Q4=25L/S 所以, 所需管径D= √4*Q4./ 3.14*V*1000= √4*25./ 3.14*2*1000=0.126 取 D=100mm 施工临水总量计算1 计算公式: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计算(方式)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计算 一、计算用电总量 方法一: P=1.05~1.10(k1∑P1/Cosφ+k2∑P2+ k3∑P3+ k4∑P4)公式中:P——供电设备总需要容量(K V A)(相当于有功功率Pjs) P1——电动机额定功率(KW) P2——电焊机额定功率(KW) P3——室内照明容量(KW) P4——室外照明容量(KW) Cosφ——电动机平均功率因数(最高为0.75~0.78,一般为0.65~0.75) 方法二: ①各用电设备组的计算负荷: 有功功率:P js1=Kx×ΣPe 无功功率:Q js1=P js1×tgφ 视在功率:S js1=(P2 js1 + Q2 js1)1/2 =P js1/COSφ

=Kx×ΣPe /COSφ 公式中:Pjs1--用电设备组的有功计算负荷(kw) Qjs1--用电设备组的无功计算负荷(kvar) Sjs1--用电设备组的视在计算负荷(kVA) Kx--用电设备组的需要系数 Pe--换算到Jc(铭牌暂载率)时的设备容量 ②总的负荷计算: P js=Kx×ΣP js1 Q js=P js×tgφ S js=(P2 js + Q2 js)1/2 公式中:Pjs--各用电设备组的有功计算负荷的总和(kw) Qjs--各用电设备组的无功计算负荷的总和(kvar) Sjs--各用电设备组的视在计算负荷的总和(KVA) Kx--用电设备组的最大负荷不会同时出现的需要系数 二、选择变压器 方法一: W=K×P/COSφ 公式中:W——变压器的容量(KW) P——变压器服务范围内的总用电量(KW) K——功率损失系数,取1.05~1.1 Cosφ——功率因数,一般为0.75 根据计算所得容量,从变压器产品目录中选择。 方法二: Sn≥Sjs(一般为1.15~1.25Sjs)公式中:Sn --变压器容量(KW) Sjs--各用电设备组的视在计算负荷的总和(KVA)

施工现场临时用水计算实例

施工现场临时用水计算实例 拟建小区15层6幢(68558平方),18层5幢(58614平方),同时施工1.施工用水 按高峰期最大日施工用水量计算: Q1=k1∑q1N1k2/8*3600 其中:k1为未预计的施工用水量系数,取1.15 K2为用水不均衡系数,取 1.5 q1为单为数量设备、人员等的生产量 砂浆搅拌机每八小时生产量按30立方计/台班 瓦工班八小时砌筑量按20立方计/台班 混凝土养护八小时内用水(自然养护,按100立方计/台班) N1为单为数量设备、人员等单位时间内生产一定产品的用水量每立方砂浆用水量取400L/立方 每立方砖砌体用水量取100L/立方 每立方混凝土养护用水量取200L/立方 Q1=1.15*(22*30*400+11*20*100+100*200)/8*3600 =18.3L/S (本工程按每幢楼两台砂浆搅拌机、一组瓦工班计算) 2.机械用水量 Q2=k1∑q2N2k3/8*3600 其中K1、K3同上 Q2以一台对焊机8小时、一个木工房一个台班、一台锅炉8小时计算

N2 每台对焊机用水量取300L/台班小时 一个木工房一个台班用水量取20L/台班 一台锅炉8小时用水量取1000L/抬小时 Q2=1.15*(300*8*5+20*5+1000*8)*1.5/8*3600 =0.56L/S (本工程按五台对焊机同时使用、五个木工房同时工作计算) 3.生活用水量 Q3= q3N3k4/8*3600 其中K4同上,取1.5 N3为每人一天用水量,取20L/人天 Q3为高峰期施工现场最多人数 Q3=1500*20*1.5/8*3600 =1.54L/S (本工程施工现场高峰期按15000人考虑) 4.消防用水量Q4 根据本工程实际情况按同一时间火灾发生次数为两次计算,用水定额为25L/S 即Q4=25L/S Q1+Q2+Q3=18.3+0.56+1.54=20.43L/S

施工临时用水计算

施工临时用水计算书计算依据: 1、《建筑施工计算手册》江正荣编著 建筑工地临时供水主要包括:生产用水、生活用水和消防用水三种。 生产用水包括工程施工用水、施工机械用水。 生活用水包括施工现场生活用水和生活区生活用水。 一、工程用水量计算: 工地施工工程用水量可按下式计算: q1=K1·ΣQ1·N1·K2/(T1·b·8·3600) 其中q1──施工工程用水量(L/s); K1──未预见的施工用水系数,取1.1; Q1──年(季)度工程量(以实物计量单位表示),取值如下表; N1──施工用水定额,取值如下表; T1──年(季)度有效工作日(d),取228天; b ──每天工作班数(班),取2; K2──用水不均匀系数,取1.5。 工程施工用水定额列表如下: 经过计算得到q1 =1.1×10485650×1.5/(228×2×8×3600)=1.32L/S。二、生活区用水量计算: 生活区生活用水量计算公式: q4=P2·K4·N5/(24·3600)

其中q4──生活区生活用水量(L/s); P2──生活区居住人数,取20人; N4──生活区昼夜全部生活用水定额,取值如下表; K5──生活区生活用水不均匀系数,取2; 生活区生活用水定额列表如下: 4 三、消防用水量计算: 根据消防范围确定消防用水量q5 =10L/S。 四、施工工地总用水量计算: 施工工地总用水量Q可按以下组合公式计算: 当工地面积大于5万平方米, 当(q1+q2+q3+q4)≤q5时:Q= q5+(q1+q2+q3+q4)/2 当(q1+q2+q3+q4)>q5时:Q=(q1+q2+q3+q4) 在此计算中得:Q =q5+(q1+q2+q3+q4)/2 =10+(1.32+0+0+0.04)/2=10.68L/S; 最后计算出的总用水量,还应增加10%,以补偿不可避免的水管漏水损失。 最后Q还应增加10%,得出Q =10.68+1.07=11.75L/S; 五、供水管径计算: 工地临时网路需用管径,可按下式计算: d=(4Q/1000πν)1/2 其中: d ──配水管直径(m); Q ──施工工地用水量(L/S); ν ──管网中水流速度(m/s),取V=2.5(m/s); 供水管径由计算公式:d=[4×11.75/(3.14×2.5×1000)]0.5=0.077m=77mm 得临时网路需用内径为77mm的供水管。

(完整版)施工用水量计算方法

施工用水量计算方法 一、施工用水设计 根据本工程量、所需劳动人数、施工机械及招标文件等情况,对施工用水作如下设计:1、施工用水量计算 (1)施工用水 按每小时浇筑30m3砼计 其中:q1——施工用水量 Q1——每小时浇筑砼量 N1——施工用水额 K1——未预计的施工用水系数 K2——用水不均衡系数 (2)机械用水 q2=K1 =0.04L/S 其中:q2——机械用水量 Q2——同一种机械台数 N2——施工机械台班用水定额N2=300 K1——用水修正系数K1=1.1 K3——施工机械不均衡系数K3=2.0 (3)现场生活用水 q3= =0.8L/S 其中:q1——施工现场生活用水量 P1——施工现场高峰昼夜人数300人 N3——施工现场生活用水定额N3=60 K4——施工现场用水不均衡系数 K2——用水不均衡系数 b——每天工作班数 (4)消防用水量 Q消=10L/S (5)总用水量 Q=q1+q2+q3=24.9+0.04+0.8=25.74L/S>Q消,故Q总取25.74L/S (6)水源管径计算 D= =0.11 其中:d——配水管直径 Q总——总用水量 V——管内水流速度 2、现场临时给水管布置

从业主提供的水源中,接出一根DN100的水管作为施工现场临时供水主管,即可满足现场的施工及生活和消防用水。楼层给水从结构柱边往上设DN50水管,每层再接出DN25分水管。其余支管均为DN25。 现场临时消防栓设3个,具体位置详附后施工给、排水平面图布置图。 二、现场排污管布置设计 楼上的施工废水用Φ100PVC管从管道井内或从楼梯间有组织地排入地面水沟内,并每隔两层设一根与楼层上临时厕所等污水点相连的污水支管,所有施工废水都经两级沉淀后,才能经排水沟,排至场外的污水井内,地下水和雨水有组织的排入城市雨水井内。

耗电量计算公式大全

电工|电缆|功率|耗电量计算公式大全 发布日期:[2008-8-31] 共阅[163]次 电工|电缆|功率|耗电量计算公式大全 电功率的计算公式 电功率的计算公式,用电压乘以电流,这个公式是电功率的定义式,永远正确,适用于任何情况。 对于纯电阻电路,如电阻丝、灯炮等,可以用“电流的平方乘以电阻”“电压的平方除以电阻”的公式计算,这是由欧姆定律推导出来的。 但对于非纯电阻电路,如电动机等,只能用“电压乘以电流”这一公式,因为对于电动机等,欧姆定律并不适用,也就是说,电压和电流不成正比。这是因为电动机在运转时会产生“反电动势”。 例如,外电压为8伏,电阻为2欧,反电动势为6伏,此时的电流是(8-6)/2=1(安),而不是4安。因此功率是8×1=8(瓦)。 另外说一句焦耳定律,就是电阻发热的那个公式,发热功率为“电流平方乘以电阻”,这也是永远正确的。还拿上面的例子来说,电动机发热的功率是1×1×2=2(瓦),也就是说,电动机的总功率为8瓦,发热功率为2瓦,剩下的6瓦用于做机械功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工常用计算公式 一、利用低压配电盘上的三根有功电度表,电流互感器、电压表、电流表计算一段时间内的平均有功功率、现在功率、无功功率和功率因数。 (一)利用三相有功电度表和电流互感器计算有功功率 式中N——测量的电度表圆盘转数 K——电度表常数(即每kW•h转数) t——测量N转时所需的时间S CT——电流互感器的变交流比 (二)在三相负荷基本平衡和稳定的情况下,利用电压表、电流表的指示数计算视在功率 (三)求出了有功功率和视在功率就可计算无功功率 (四)根据有功功率和现在功率,可计算出功率因数 例1某单位配电盘上装有一块500转/kW•h电度表,三支100/5电流互感器,电压表指示在400V,电流表指示在22A,在三相电压、电流平衡稳定的情况下,测试电度表圆盘转数是60S转了5

施工临时用电负荷计算

临时用电负荷计算 一、负荷计算的目的: 电力负荷:建筑施工现场的供电系 统所需要的电能通常是经过降压变电所从电力系统中获得的。因此,合理的选择 各级变电所中的变压器,主要电气设备以及配电导线等是保证供电系统安全可靠 的重要前提。 电力负荷计算是为确定施工现场供电系统中各个环节电力负荷的大小,以便 正确的选择和复核供电系统中的各个元件(包括变压器、自备发电机、电线、电缆、各种开关、控制设备等)。 负荷计算是否正确合理,影响到电器、导线、电缆是否经济合理。过大则费 用增多,造成浪费;过小则导致过热,引起绝缘老化,甚至引发火灾事故。 建筑施工现场用电负荷变化多,情况复杂,影响计算准确的因素较多,所以, 现场电力负荷计算应力求切合实际,力求合理。 二、负荷计算方法: 计算负荷是按发热条件选择电气设备的一个假定负荷,它所产生的热效 根据计算负荷选择导线及电气设备,在运行中的最高温升不超过导线和电器的温升允许值。 目前施工中常采用的方法是需要系数法,在确定计算负荷计算之前,应首先确定用电设备容量。 1、用电设备容量(Pe)的确定: 设备容量(Pe)是指换算到规定工作制下的设备额定容量(额定功率),它不包括备用设备的额定容量(额定功率)。 建筑供电系统中各用电设备的额定工作条件不同,有的可直接相加,但有的在计算中就不能简单的把铭牌上规定的额定功率直接相加,必须首先把额定功率换算到统一规定的工作制下的功率后才能相加。换算到统一规定的工作制下的额定功率称为“设备容量”,用P e表示。用电设备按工作制可分为三种: (1)长期连续工作制:

长期连续工作制指在规定环境温度下连续运行,设备任何部分的 这类设备的P e值就是其铭牌的额定容量KW,即: P e=P N (2)短时工作制: 短时工作制是指运行时间短而停歇时间长,设备在工作时间内的温升不足以达到稳定温升,而在间歇时间内足以使温升冷却到环境温度。这类用电设备容量P e值就是其铭牌上标明的额定功率值,即: P e=P N (3)反复短时周期工作制: 反复短时工作制指设备以断续方式反复进行工作,工作时间与停 歇时间相互交替重复。这些用电设备容量就是将设备在某一暂载率下的铭牌统一换算到一个标准暂载率下的功率。 ①起重设备电动机组规定统一换算到暂载率Jc25(即统一要求的负 责持续率是25%),其设备容量为: 式中:P e——换算到J C等于25%时,电动机的设备容量; J C——铭牌上的额定负责持续率,以百分值代入公式; P N——电动机铭牌额定功率。 ②电焊机组规定统一换算到Jc100(即统一要求的负责持续率是100%),其设备容量为:

施工总用电量计算

工程技术学院应化楼工程施工总用电量 及确定导线截面计算 一、施工总用电量计算: 1、1#配电箱施工机械、塔吊用电量: ∑p1a=∑p值(千瓦) =5.5+2.2+5.5+3×2+3+4×1.5+2.5+40 =70.7(KW) 2、2#配电箱施工机械用电量: ∑p1b=∑p值(千瓦) =5.5+3+75+3×2+3=92.5(KW) 3、1#配电箱照明用电量: ∑p2a =0.001×(K2 ∑P内+K3∑p外) =0.001×(0.8×2300+1.0×15000) =16.84(KW) 4、2#配电箱照明用电量: ∑p2b =0.001×(K2 ∑P内+K3∑p外) =0.001×0.8×1200 =0.96(KW) 5、1#配电箱施工总用电量:

∑p1a S(KV A)=K(—————.K1 .K2 . ∑p2a .K3) Ycosφ 70.7 =1.05×(————×0.5×0.75+16.84×0.6)=54.29(KW) 0.6 6、2#配电箱施工总用电量: ∑p1a S(KV A)=K(—————.K1 .K2 . ∑p2a .K3) Ycosφ 92.5 ( =1.05×————×0.5×0.75+0.96×0.6=58.39 (KW) 0.6 二、选择电源及确定变压器: 1、变压器由建设单位解决。 2、电源由建设单位配电房直接引入。 3、施工现场分三个配电箱。 三、布置配电线路和确定导线截面: 根据现场电压情况为380V~220V采用技式配电线路,因配电线路短,故不计算电压降: 1、1#配电箱安全电流: 功率(KW)×1000 54.29×1000 I(电流)= ——————————= ————————= 114.17(A)3×380×0.85×0.85 475.52 经计算1#配电箱导线截面选用25mm2

施工临时用电负荷计算

根据用电设备的性质及平面布置方式,可分为以下八大类:

3.2负荷计算: 3.2.1 砼搅拌设备类 此类设备由于工程工序所需,16台混凝土输送泵,平板振动器及插入式振动器按同时使用考虑。 3.2.1.1 HTB-80混凝土输送泵单机功率112KW 共计10台 =0.8 cosφ=0.8 tgθ=0.75 查表可得K X PjS=Kx.Pe=112×0.8=89.6 KW QjS=PjS.tgθ=89.6×0.75=67.2 Kvar IjS=Pjs/√3.Ue.cosφ=170.2 A 3.2.1.2 PZ-50平板振动器单机功率1.5KW 共计4台 =0.8 cosφ=0.8 tgθ=0.75 查表可得 K X PjS=Kx.Pe=0.8×1.5=1.2 KW Qjs=Pjs.tgθ=1.2×0.75=0.9 Kvar Ijs=Pjs/√3.Ue.cosφ=2.3 A 3.2.1.3 Zx-50插入式振动器单机功率1.1KW 共计21台 查表可得 K =0.8 cosφ=0.8 tgθ=0.75 X Pjs=Kx.Pe=0.8×1.1=0.88 KW Qjs=Pjs.tgθ=0.88×0.75=0.66 Kvar Ijs=Pjs/√3.Ue.cosφ=1.7 A 3.2.1.4砼搅拌设备类技术参数合计: Pjs=89.6×10+1.2×4+0.88×21=919.28 KW Qjs=67.2×10+0.9×4+0.66×21=689.46 Kvar IjS= Sjs/√3.Ue=1149.1/1.732×0.38=1745.93 A 3.2.2 钢筋加工类 3.2.2.1钢筋弯曲机单机功率Pe=3 KW 共计10台 =0.7 cosφ=0.7 tgθ=1.02 查表可得K X Pjs=Kx.Pe=0.7×3=2.1 KW Qjs= Pjs.tgθ=2.1×1.02=2.14 Kvar Ijs=Pjs/√3.Ue.cosφ=4.56 A 3.2.2.2钢筋切断机单机功率Pe=4KW 共计10台

施工现场用电量计算

施工现场用电量计算 在施工组织设计的土建部分中,确定了各单元工程的施工方案,选择了所要的机械设备,安排了施工进度,就可以对临时用电量的估算。 一,估算方法一种估算方法是同时考虑施工现场的动力和照明用电,可按照下列公式计算: S=K{(∑P1÷ηcosφ)K1K2+∑P2K3} 公式中各部分的代表含义如下: S:工地总用电量; K:备用系数,一般取K=1.05~1.1; ∑P1:全工地动力设备的额定输出功率总和,KW; ∑P2:全工地照明用电量总和,KW; η:动力设备效率,即各电动机的平均效率,一般取η=0.85; cosφ:功率因素,建筑工地一般取用 0.65; K1:全部动力设备同时使用系数,一般五台一下时取K1=0.6,五台以上时取 K1=0.4~0.5; K2:动力负荷系数,主要考虑没有因性质不同在负荷时的工作情况,一般取 K2=0.75~1; K3:照明设备同时使用系数,一般取K3=0.6~0.9; 另一种方法,如果工地照明用电量很小,为简明计算,可在动力用电量之外再加10%,作为总用电量,这就可以用下面的公式计算: S动=K1(∑P1÷ηcosφ)K2

得出总的用电量之后,再计算工地所需的总电流,其公式为: I=(Sz×1000)÷(1.73×U) 公式中I:表示总电流,A;Sz:表示工地总用电量,KVA;U:表示供电系统的线电压,U=380 二,详细计算方法: (1)工地临时供电包括动力用电与照明用电两种,按下列几点情况计算用电量: 1)全工地使用的电动机械设备、电动工具和照明的用电量; 2)施工总进度计划中施工高峰期间用电机械设备的最高数量; 3)各种电力机械设备在工作中的利用情况。 总用电量按下式计算: P=1.05––1.10(K1ΣP1/cosθ+K2ΣP2 + K3ΣP3 +K4ΣP4) P–––––供电设备总需求容量(KVA); P1–––––电动机额定功率(KW); P2––––电焊机额定容量(KVA); P3–––––室内照明容量(KW); P4–––––室外照明容量(KW); cosθ––––电动机的平均功率因子(在施工现场最高为0.75-0.78;一般为0.65-0.75); K1、K2、K3、K4–––––需要系数; K1(电动机)=0.5-0.7 K2(电焊机)=0.6

施工用电量计算

、施工用电量计算 主体结构施工与装修相比结构施工时用电量比较大,因此按照主体结构施工用电量计算,主体结构施工期间现场用电设备名称及容量参见下表: 表5-5-1 序号设备名称单位数量用电容量(KW)备注 单台容量合计容量 1 23B塔式起重机台5 70 350 固定式 2 36B塔式起重机台1 70 70 固定式 3 钢筋切断机台9 3 27 4 钢筋弯曲机台12 3 36 5 钢筋调直机台3 10 30 6 对焊机台3 90 180 7 电焊机台24 24 576 8 台锯台6 5.5 33 9 压刨机台6 4 24 10 插入式振捣器台30 1.1 33 同时使用台数 11 平板式振捣器台3 2.2 6.6 12 施工电梯台6 49 294 13 蛙式打夯机台24 3 72 14 气泵台6 1.1 6.6 15 设备总用电量1738.2 16 室内照明等50 17 室外照明100 总用电量下式计算: 公式中,1.1为安全系数,ΣP1为设备功率,ΣP2为室内照明设备功率,为室外照明设备功率,K1、K2、K3为需要系数。根据施工经验,ΣP2=50KW,ΣP3=100KW,需用系数取K1 =0.6,K2=0.8,K3=1.0 S总=1.1×(0.6×1738.2+0.8×50+1.0×100)=1182.9(KW) 变压器容量按下式计算 (KV A) 式中,K——功率损失系数,取1.05 ΣP总用电量 COSφ:功率因数,取0.75 W=1.05×1182.9/0.75=1557.2KV A 由以上计算可知,A标段结构施工期间需选择总容量为1600KV A的变压器。 2、临时用电总体布置 从建设单位指定地方引电源至现场附近,设一总配电柜加电表计量。该工程施工现场面积较大,供电距离长,用电设备分散,电缆布设经总配电箱采用放射型方式配出,用电缆直埋方式分三路向用电点供电。由于各路用电容量较大,所以各路均双缆送出。电气布置详见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假如有10家施工队每家280KW书上:S总=同时率xΣP总用电量/COSφ:功率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