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中药最细粉PPT课件
合集下载
中药学ppt课件

特点
中药学强调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注重药物与机体的相互作用, 强调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中药学的历史与发展
古代中药学
起源于古代,通过对各种草药的观察 和实践,逐渐形成了中药学的理论和 实践体系。
现代中药学
在现代医学的影响下,中药学得到了 进一步的发展,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 合,开展了大量的临床和实验研究。
中药制剂的保存与使用方法
保存
中药制剂的保存需要注意防潮、防霉、防虫等问题。一般而言,散剂和丸剂需 要存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膏剂需要存放在阴凉处。
使用方法
使用中药制剂时需要按照说明书或医生的建议进行操作。同时需要注意用药剂 量和时间,以及观察身体反应。如果出现不良反应或过敏反应需要及时停药并 就医。
中药学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中药学概述 • 中药的药理作用与功效 • 中药的采集与炮制 • 中药的制剂与用法 • 中药的药性与配伍禁忌 • 中药的应用与发展前景
中药学概述
01
中药学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
中药学是研究中药的组成、功效 、作用机制等的一门学科,旨在 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和药物研发。
中药配伍的注意事项与实例分析
01
实例分析
02
03
04
如麻黄与桂枝相须相使,能够 增强发汗解表的作用。
石膏与知母相畏相杀,能够减 轻知母的寒性,增强其清热泻
火的作用。
甘草与海藻相恶相反,能够降 低海藻的药效,甚至产生不良
反应。
中药的应用与发展
06
前景
中药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辨证论治
中药在临床治疗中强调个体化和辨证论治,通过望、闻、问、切等多种方式了解患者病 情,从而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中药学强调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注重药物与机体的相互作用, 强调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中药学的历史与发展
古代中药学
起源于古代,通过对各种草药的观察 和实践,逐渐形成了中药学的理论和 实践体系。
现代中药学
在现代医学的影响下,中药学得到了 进一步的发展,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 合,开展了大量的临床和实验研究。
中药制剂的保存与使用方法
保存
中药制剂的保存需要注意防潮、防霉、防虫等问题。一般而言,散剂和丸剂需 要存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膏剂需要存放在阴凉处。
使用方法
使用中药制剂时需要按照说明书或医生的建议进行操作。同时需要注意用药剂 量和时间,以及观察身体反应。如果出现不良反应或过敏反应需要及时停药并 就医。
中药学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中药学概述 • 中药的药理作用与功效 • 中药的采集与炮制 • 中药的制剂与用法 • 中药的药性与配伍禁忌 • 中药的应用与发展前景
中药学概述
01
中药学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
中药学是研究中药的组成、功效 、作用机制等的一门学科,旨在 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和药物研发。
中药配伍的注意事项与实例分析
01
实例分析
02
03
04
如麻黄与桂枝相须相使,能够 增强发汗解表的作用。
石膏与知母相畏相杀,能够减 轻知母的寒性,增强其清热泻
火的作用。
甘草与海藻相恶相反,能够降 低海藻的药效,甚至产生不良
反应。
中药的应用与发展
06
前景
中药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辨证论治
中药在临床治疗中强调个体化和辨证论治,通过望、闻、问、切等多种方式了解患者病 情,从而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中药制剂-ppt课件

ppt课件
10
二、中药材的前处理
鉴别 1.
——药材品质检查
1.药材来源与品种鉴定 2.有效成分或总浸出物的测定 3.含水量测定
2.炮制 药材预处理
3.粉碎
ppt课件
11
3. 粉碎
定义:借助外加机械力将大块固体物质粉碎成
适用程度的操作过程。
粉碎目的:a 促进溶解,增加吸收,改善药效; b 适应某些药剂制备;
加速蒸发措施: 1)加温并搅拌, 2)抽真空 3 )尽量利用平而大蒸发皿 4)空气流通或干燥处进行
ppt课件
29
2.常用蒸发方法与器械
①常压蒸发——适用水浸液,蒸发皿、蒸发锅。 ②减压蒸发——温度低速度快,可防止某些不
耐
热成分的分解,设
备同减压蒸馏。
③多效蒸发 ④薄膜蒸发——蒸发效率高,药物受热时间短。
合
并浸出液
静置24h
滤过即得。
适用范围:非组织结构药材和新鲜药材浸出,对 毒剧药材、成分含量低及贵重药材的 浸取不适用。
ppt课件
16
ppt课件
17
ppt课件
18
(三) 渗漉法: 定义:药材粉末装于渗漉器中,在药粉上连续添加浸
出溶剂使其渗过药粉自下部流出浸出液的一种动态的浸出 方法。
操作:药材粉碎 湿润 装筒 排气 浸渍 渗漉 分别收取初、续漉液 至终点。
剂
水
固体或半固
2)渗漉法
整至规定标准的
)浓度:1g=2~5g
3)浸渍法
体制剂; 2
原药材3)调整含量时用淀
粉、糖粉等作稀释剂 4)供配
制流浸膏及其他制剂用 ppt课件
48
名称 溶媒 制
法
中药药剂-第七讲固体制剂PPT课件

2021
26
第二节 散剂(P83)
一、 概述
(一)定义
散剂(powder)系指一种或多种药物混合制成的粉末 状制剂,分为内服散剂、煮散剂和外用散剂。
(二)散剂特点
(1)粒径小、比表面积大、易分散、起效快;
(2)外用散剂的覆盖面积大,可同时发挥保护和收敛 等作用;
(3)贮存、运输、携带比较方便;
(4)制备工艺简单、剂量易于控制,便于婴儿服用。
2021
27
(三)国家标准有关规定
散剂在生产与贮藏期间均应符合下列有关规定:
1、一般散剂应通过六号筛(100目),煮散剂应通过二 号筛(20目),儿科及外用散剂应通过七号筛(120目 )。
2、散剂应干燥、疏松、混合均匀、色泽一致。如含有 毒、剧药或贵重药时,应采用等积递增法,混合均匀并 过筛。
3、用于深部组织创伤及溃疡面的外用散剂,应在清洁 避菌环境下配制。
2021
17
(2)粒子形状和表面摩擦力:粒子形状越不规则,表面越 粗糙,休止角就越大,流动性也越小。
一般a ≤30通常为自由流动, a ≥40不再自由流动,可产 生聚集。
(3)吸湿性:粉体吸湿性大,休止角也大,在一定范围内 休止角随吸湿量的增大而增大。但吸湿量达到某一值( 12%)后, 休止角又逐渐减小,主要由于孔隙被水充满 而起到润滑作用。
(4)沉降法:可分吸管法、离心法、比浊法、沉降天平法、光 扫描快速粒度测定法等。
(5)比表面积法:气体吸附法和透过法。
2021
6
5、粒度分布
2021
7
(二)粉体的比表面积
指单位重量或容量粉体所具有的表面积。 比表面积的大小与某些性质有密切关系
比表面积越大,吸附能力越强; 中药“燥性”大,与其表面粗糙,比表面积大有关。
《中药药剂学》课件——第四章碎与筛析

1 流能磨 系利用高速弹性流体(空气、蒸气或惰性 气体)使药物的颗粒之间以及颗粒与器壁之间碰 撞产生强烈的粉碎作用。
气流在粉碎室中膨胀产生冷却效应,被粉碎物料 的温度不升高。
适用于抗生素、酶、低熔点等热敏药物的粉碎:粉 碎同时进行了分级,可得均匀微粉-- 5μm
2 振动磨 利用研磨介质在振动磨筒体内作高频振 动产生冲击、摩擦、剪切等作用,将物料粉碎 的一种设备。--贝利微粉机 比球磨机效率高,时间短,可进行超细粉碎。
中药药剂学
(四)粉碎规则与粉碎器械的使用保养 1 、 粉碎规则 1)粉碎后应保持药物的组成和药理作用不变。 2)根据应用的目和药物剂型控制适当的粉碎程度。 3)粉碎过程应注意及时过筛,以免部分药物过度粉碎并
可提高工效。 4)药材必须全部粉碎应用,较难粉碎部分(叶脉、纤维等)
不应随意丢掉,以免成分的含量相对减少或增高。
便于调剂和服用; 加速药材中有效成分的浸出或溶出; 有利于制备多种剂型。
中药药剂学
中药药剂学
三、粉碎的基本原理
1. 粉碎原理 : 1)外界机械力破坏物料分子间内聚力 2)机械能→表面能
中药药剂学
2.物料性质与粉碎难易的关系: 1)极性晶形:具脆性,沿晶体结合面碎裂。较易粉碎
如生石膏 2)非极性晶体:脆性差,粉碎时易变形。
中药药剂学
(一)药筛种类 1)编织筛:筛网由铜丝、铁丝、不锈钢
丝、尼龙丝、马鬃或竹丝编织而成。 编织筛在使用时筛线易移位,故常
将金属筛线在交叉处压扁固定。 2)冲眼筛:在金属板上冲压出圆形或多
角形的筛孔,常用于粉碎过筛联动的 机械中分档。
中药药剂学
(二)药筛的规格 1)筛号:按中国药典,共规定9种筛号
如树脂、树胶等; 2)也适用于富含糖分粘性的药物; 3)可获更细的粉末; 4) 能保留挥发性成分。
气流在粉碎室中膨胀产生冷却效应,被粉碎物料 的温度不升高。
适用于抗生素、酶、低熔点等热敏药物的粉碎:粉 碎同时进行了分级,可得均匀微粉-- 5μm
2 振动磨 利用研磨介质在振动磨筒体内作高频振 动产生冲击、摩擦、剪切等作用,将物料粉碎 的一种设备。--贝利微粉机 比球磨机效率高,时间短,可进行超细粉碎。
中药药剂学
(四)粉碎规则与粉碎器械的使用保养 1 、 粉碎规则 1)粉碎后应保持药物的组成和药理作用不变。 2)根据应用的目和药物剂型控制适当的粉碎程度。 3)粉碎过程应注意及时过筛,以免部分药物过度粉碎并
可提高工效。 4)药材必须全部粉碎应用,较难粉碎部分(叶脉、纤维等)
不应随意丢掉,以免成分的含量相对减少或增高。
便于调剂和服用; 加速药材中有效成分的浸出或溶出; 有利于制备多种剂型。
中药药剂学
中药药剂学
三、粉碎的基本原理
1. 粉碎原理 : 1)外界机械力破坏物料分子间内聚力 2)机械能→表面能
中药药剂学
2.物料性质与粉碎难易的关系: 1)极性晶形:具脆性,沿晶体结合面碎裂。较易粉碎
如生石膏 2)非极性晶体:脆性差,粉碎时易变形。
中药药剂学
(一)药筛种类 1)编织筛:筛网由铜丝、铁丝、不锈钢
丝、尼龙丝、马鬃或竹丝编织而成。 编织筛在使用时筛线易移位,故常
将金属筛线在交叉处压扁固定。 2)冲眼筛:在金属板上冲压出圆形或多
角形的筛孔,常用于粉碎过筛联动的 机械中分档。
中药药剂学
(二)药筛的规格 1)筛号:按中国药典,共规定9种筛号
如树脂、树胶等; 2)也适用于富含糖分粘性的药物; 3)可获更细的粉末; 4) 能保留挥发性成分。
中药培训PPT课件

中药的起源,是我国人民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与医疗实践的结果。
4
中药的性能:
四气
五味
归经
升降沉浮
毒性
5
四气,又称四性,是指寒热 温凉四种药性。
药性寒热温凉,是从药物 作用于机体所发生的反应 概括出来的,是与所治疾 病的寒热性质相对应的。
四气
能够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其药性 属于寒性或凉性,一般具有清热、泻 火、凉血、解毒等作用
慎 用 药: 活血祛瘀药、行气药、攻下药、温里药中的部分药。 牛膝、川芎、红花、桃仁、姜黄、牡丹皮、枳实、枳壳、大 黄、芒硝、芦荟、番泻叶、附子、肉桂等。
2.药材的质地 质地柔润的药物(红参、地黄、党参)在潮湿状 况容易生虫。
3.药材的完整度 原药材外表面有保护组织(木栓、角质、 茸毛等)害虫不易侵入。
25
中药虫蛀的防治
1.预防在先:保持干燥通风,温度适宜,药物上架、进斗(装 斗与清斗)前将容器、货位、打扫干净,消除死角隐患。平时 勤查勤晒勤理,防患于未然。克服“蛀药不蛀性,生虫难免”的 错误观念。
28
走 油 指某些含有油质的中药油质溢于中药表面的现
象以及某些含糖药材在受潮、变色、变质后, 表面呈现油样物质的变化, 。
a.极易走油的中药 天冬、麦冬、党参、牛膝、板蓝 根、柏子仁、当归、胡桃仁、使君子、肉豆蔻、枸杞 子、郁李仁、苦杏仁、桃仁、刺猬皮、蜈蚣、乌梢蛇、 蛤蚧等。
b.较易走油的中药 太子参、北沙参、天葵子、九节菖蒲、 巴戟天、防风、白术、知母、桔梗、百部、紫苑、独活、 锁阳、前胡、肉苁蓉、黄精、川芎、玉竹、苍术、火麻仁、 巴豆、黑芝麻、白果、橘核、瓜蒌、莱菔子、豆蔻、砂仁、 金樱子、槐角等。
29
走油的原因:
a.中药的性质:含脂肪油(杏仁、桃仁、柏子仁、郁李 仁),含挥发油(当归、木香、独活、桂皮),含糖分 和粘液质高的(天冬、怀牛膝、党参),药物易走油。
4
中药的性能:
四气
五味
归经
升降沉浮
毒性
5
四气,又称四性,是指寒热 温凉四种药性。
药性寒热温凉,是从药物 作用于机体所发生的反应 概括出来的,是与所治疾 病的寒热性质相对应的。
四气
能够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其药性 属于寒性或凉性,一般具有清热、泻 火、凉血、解毒等作用
慎 用 药: 活血祛瘀药、行气药、攻下药、温里药中的部分药。 牛膝、川芎、红花、桃仁、姜黄、牡丹皮、枳实、枳壳、大 黄、芒硝、芦荟、番泻叶、附子、肉桂等。
2.药材的质地 质地柔润的药物(红参、地黄、党参)在潮湿状 况容易生虫。
3.药材的完整度 原药材外表面有保护组织(木栓、角质、 茸毛等)害虫不易侵入。
25
中药虫蛀的防治
1.预防在先:保持干燥通风,温度适宜,药物上架、进斗(装 斗与清斗)前将容器、货位、打扫干净,消除死角隐患。平时 勤查勤晒勤理,防患于未然。克服“蛀药不蛀性,生虫难免”的 错误观念。
28
走 油 指某些含有油质的中药油质溢于中药表面的现
象以及某些含糖药材在受潮、变色、变质后, 表面呈现油样物质的变化, 。
a.极易走油的中药 天冬、麦冬、党参、牛膝、板蓝 根、柏子仁、当归、胡桃仁、使君子、肉豆蔻、枸杞 子、郁李仁、苦杏仁、桃仁、刺猬皮、蜈蚣、乌梢蛇、 蛤蚧等。
b.较易走油的中药 太子参、北沙参、天葵子、九节菖蒲、 巴戟天、防风、白术、知母、桔梗、百部、紫苑、独活、 锁阳、前胡、肉苁蓉、黄精、川芎、玉竹、苍术、火麻仁、 巴豆、黑芝麻、白果、橘核、瓜蒌、莱菔子、豆蔻、砂仁、 金樱子、槐角等。
29
走油的原因:
a.中药的性质:含脂肪油(杏仁、桃仁、柏子仁、郁李 仁),含挥发油(当归、木香、独活、桂皮),含糖分 和粘液质高的(天冬、怀牛膝、党参),药物易走油。
中药的炮制ppt课件

16
6、矫臭、矫味,以便于服用。 一些药物具有臭气、异味或刺激性,
患者难于接收,经过炮制以利于患者 服用。
• 地龙、紫河车、肉苁蓉:有腥气。 • 乳香、没药:有特殊刺激性气味。 • 海藻:有咸味。
17
三、炮制的方法:
现代的炮制方法在古代炮制经验的基础 上有了很大的发展和改进,根据目前的实 际应用情况,可分为五大类型:修治、水 制、火制、水火共制、其他制法。
4
一般来说,按照药性和治疗要求而有多种 炮制方法,有些药材的炮制还要加适宜的辅 料,并且注意操作技术和适宜的火候。正如 前人所说:“不及则功效难求,太过则性味 反失”。
炮制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药效,而少数 毒性、烈性药物的合理炮制,更是关系到用 药安全的重要措施。
药物炮制法的应用与发展,已有很悠久的 历史,方法多样,内容丰富。
14
• 肉苁蓉之肉质茎富含汁液,春季采者含水
分较少,可半埋于沙中晒干;而秋季采者, 茎中水分较多,需投入盐水湖中,加工为 盐苁蓉,方可避免腐烂变质。
• 桑螵蛸为螳螂之卵鞘,内有虫卵,应蒸后
晒干,杀死虫卵,以防贮存过程中因虫卵 孵化而失效。
15
5、除去杂质和非药用部分,使药材纯 净,保证药材品质和用量准确。 药物在采收、贮存和销售过程中, 往往会带有一些非药用部分及杂质、 砂土甚至变质者,既影响药品质量, 又造成称量不准确,经过修制或特殊 处理,完全可以避免因此造成的不良 影响。
9
有些药物不加辅料,经过炮制也能强 疗效。如:
• 明矾锻为枯矾:增强燥湿收敛作用。 • 槐花炒用:增强止血作用。 • 决明子、莱菔子、杜仲等清炒:利于
有效成分溶出,提高疗效。
• 人参、黄芩等加热处理:防止甙类水
解而避免有效成分含量下降。
6、矫臭、矫味,以便于服用。 一些药物具有臭气、异味或刺激性,
患者难于接收,经过炮制以利于患者 服用。
• 地龙、紫河车、肉苁蓉:有腥气。 • 乳香、没药:有特殊刺激性气味。 • 海藻:有咸味。
17
三、炮制的方法:
现代的炮制方法在古代炮制经验的基础 上有了很大的发展和改进,根据目前的实 际应用情况,可分为五大类型:修治、水 制、火制、水火共制、其他制法。
4
一般来说,按照药性和治疗要求而有多种 炮制方法,有些药材的炮制还要加适宜的辅 料,并且注意操作技术和适宜的火候。正如 前人所说:“不及则功效难求,太过则性味 反失”。
炮制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药效,而少数 毒性、烈性药物的合理炮制,更是关系到用 药安全的重要措施。
药物炮制法的应用与发展,已有很悠久的 历史,方法多样,内容丰富。
14
• 肉苁蓉之肉质茎富含汁液,春季采者含水
分较少,可半埋于沙中晒干;而秋季采者, 茎中水分较多,需投入盐水湖中,加工为 盐苁蓉,方可避免腐烂变质。
• 桑螵蛸为螳螂之卵鞘,内有虫卵,应蒸后
晒干,杀死虫卵,以防贮存过程中因虫卵 孵化而失效。
15
5、除去杂质和非药用部分,使药材纯 净,保证药材品质和用量准确。 药物在采收、贮存和销售过程中, 往往会带有一些非药用部分及杂质、 砂土甚至变质者,既影响药品质量, 又造成称量不准确,经过修制或特殊 处理,完全可以避免因此造成的不良 影响。
9
有些药物不加辅料,经过炮制也能强 疗效。如:
• 明矾锻为枯矾:增强燥湿收敛作用。 • 槐花炒用:增强止血作用。 • 决明子、莱菔子、杜仲等清炒:利于
有效成分溶出,提高疗效。
• 人参、黄芩等加热处理:防止甙类水
解而避免有效成分含量下降。
家庭必备中药ppt课件

人参:每天吃一点,健康延年好福气
人参为五加科多年生 草本,性微温;味甘、 微苦;归心肺脾经大 补元气、补益脾肺、 生津止渴、安神益智 为治虚劳内伤要药
适用于身体虚弱到虚脱或是已经休克的人,或是平 时四肢冰冷、心脉微弱、脾虚食少、肺虚喘咳、津 伤口渴的人
1、中医养生应用
(1)人参能大补元气,可用于治疗大失血和严 重呕吐、腹泻及重大疾病等所致的体虚、气虚 欲脱、脉微欲绝等,也可通过补气之效治疗血 虚、阳痿等。 (2)人参能补肺润肺,可用治肺气不足所致的 呼吸短促、乏力、气喘、脉虚、自汗等症状。
菊花:现代人最佳保肝茶饮
杭
贡
白
菊
菊
《本草纲目》:“菊春生夏茂,秋花冬实,饱经霜露,备受四时 之气,叶枯不落,花槁不谢。其苗可蔬,叶可嚼,花可饵,根 实可药,囊之可枕,酿之可饮,自本至末,罔不有功。”
疗效
菊花性微寒,味甘、 苦,入肺经、肝经, 有散风清热、清肝 明目、解毒消炎的 作用,适用于风热 感冒、头痛眩晕、 目赤肿痛、眼目昏
2、咳喘痰多 本品味甘能补,性平偏温,入 肺经,补益肺气,温肺化痰,止咳平喘,常 可治痰饮证,见形寒咳嗽、痰多气喘者,尤 其对痰湿型或虚寒型疗效较好。可单用或与 党参、五味子、干姜、半夏等益气敛肺、温 阳化饮药同用。
3、虚劳证 本品有补养气血作用,故常可用 治虚劳短气、不思饮食、手足逆冷、或烦躁 口干等症,常与山茱萸、人参、地黄等补虚 药配伍,如紫芝丸。
以本品内服,治扁平疣、青春痘、消 化道肿瘤。
薏苡莲子百合粥:薏苡 50g、去芯莲子30g、百 合20g,先煮烂,再与 大米50g同煮粥,红糖 调味。适用大便溏薄、 下肢湿疹、面部痤疮等。
薏苡粉100g装瓶内,加入米酒 400ml浸泡,一周后可饮用, 每次20ml。能健肤美容,也可 治疗皮肤粗糙、皮肤扁平疣等 症。
中草药PPT课件

中草药介绍
黄袍果实味美,开胃,柔肝缓急,小儿食之良。
药书或言有毒、或言小毒、或言大毒、或言剧毒。实际上,民间过 去多作药用,现在多作蔬菜食用。其刺生时接触汗毛有刺痛感,煮 汤或与鸡蛋煎味道都很可口
清热治肿瘤,也是常用野菜之一,有保肝、健胃、明目之功。
有野生和家种两种,《本经》列为上品,是食之有益于健康的蔬菜, 现在大部分地区不知道食用。上图中为野生种,可通利五脏,根用 以通利肾窍,叶以红糖为引,治疗疮肿外敷有效。
中草药介绍
水芹菜
水芹菜野菜之一。伞形科水芹菜属。药用全草。 性凉,味辛。平肝,解表,透疹。治麻疹初起, 高血压,失眠。如自己采摘,须注意另有一种 毒芹,植株粗壮,一般生长分散,而水芹菜则 在水边或湿地成片生长。
小蓟
小蓟野菜之一。又名:刺儿菜、猫蓟、刺萝卜、刀菜、野 红花等。菊科蓟属。药用全草或根。性凉,味甘。入肝、 脾二经。凉血,祛瘀,止血。治吐血,衄血,尿血,血淋, 便血,血崩,急性传染性肝炎,创伤出血,疔疮,痈毒。 外用:捣敷或煎水洗。 宜忌:脾胃虚寒而无瘀滞者忌服。 选方:1、舌上出血,兼治大衄:鲜叶一握,捣,绞取汁, 以酒半盏调服。如无生汁,只捣干者为末,冷水调下三钱 匕。2、治阴痒:小蓟煎汤,日洗3次。
黄花菜
黄花菜性味甘凉,有止血、消 炎、清热、利湿、消食、明目、 安神等功效功效:养血平肝, 利尿消肿。常吃黄花菜还能滋 润皮肤,增强皮肤的韧性和弹 力,可使皮肤细嫩饱满、润滑 柔软,皱褶减少、色斑消退、
增添美容、
谢 谢 观 看
博 大 精 深
天胡荽
别名:破铜钱、鸡肠菜、盆上芫茜等, 伞形科破铜钱属。药用全草。性寒,味 苦辛。清热,利尿,消肿,解毒。治黄 疸,赤白痢疾,淋病,小便不利,目翳, 喉肿,痈疽疔疮,跌打损伤。选方:一、 治肝炎发黄二、治急性黄疸型肝炎三、 治阳黄黄疸及小儿风热四、治小儿夏季 热,五、治痢疾六、治肾结石七、治小 便不通八、治小儿疳积九、治缠腰蛇 (带状疱疹)十、治耳烂十一、治百日 咳:天胡荽五钱,捣烂和蜜糖开水冲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