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荷花教案

水墨荷花教案
水墨荷花教案

水墨荷花教案

课题: 水墨荷花

课时:1

课题类型: 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

1.知识与技能:用清水和墨在生宣纸上能调出焦、浓、重、淡、清等深浅不同的墨色;中锋、侧锋是中国画最基本的用笔方法,知道荷花的基本画法。

2.过程与方法:运用中锋和侧锋两种方法画荷花。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中国画的笔墨变化,感受笔墨变化所带来的乐趣,丰富学生的审美感受,激发学生对祖国的传统绘画艺术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焦、浓、重、淡、清等墨色的调和,中锋、侧锋两种用笔方法,荷花的基本画法。

教学难点 : 墨色的调和

教学用具 :多媒体范画毛笔墨汁生宣纸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以《爱莲说》导入主题。

二.引导

1. 出示欣赏画家潘天寿的作品《映日图》提问:画的是什么?

主要用哪些工具完成的?

2.板书课题:水墨荷花 1.初步感受荷花用中国画形式表现的美感。

三.解决重难点

1.引导学生欣赏并分析中国画的墨色变化及用笔方法。

再来欣赏《映日图》,画中景物的墨色有什么不同?墨色的不同变化:焦、浓、重、淡、清提问:大师作品中那些地方使用了焦、浓、重、淡、清的墨色?

教师小结:墨色变化是中国画造型的基本手法之一光有了墨色我们能画出美丽的荷花吗,还要有笔法。毛笔的用笔方法分为中锋、侧锋。比较荷叶与花头的用笔方法有哪些区别?提问:作品中什么地方用了中锋和侧锋的运笔方法?

学生观察,归纳:侧锋------荷叶

中锋-----花头

2.教师小结:中锋、侧锋是国画的两种最基本的用笔方法。

2.进一步感受水墨荷花的笔墨变化表现出的不同情趣。

3.培养学生的观察及概括表达能力。

4.学习荷花的画法,培养分析能力。

5.通过探究使学生明白一幅小品画的构成及荷叶、花头的画法。

3. 小组讨论:荷叶、花头、花茎分别用什么样的用笔和墨色来画呢?

荷叶-----侧锋-----重墨花头----中锋------淡墨花茎----中锋------淡墨叶筋-----中锋-----浓墨 4. 出示荷花小品的名作,一副小品画中都要注意哪些细节?

(1)构图(2)墨色变化(3)笔法运用

5.教师演示荷花小品的画法,提醒学生注意布局及调整用笔方法:

笔中水分控制方法。

一笔画出浓淡层次的调墨方法如何补景注意习惯

四.布置作业:

明确作业要求,用中国画技法画一幅荷花小品画学生尝试画荷,教师巡回指导。(发现好的创意构图及笔墨效果好的作品及时表扬鼓励)提高中国画的表现能力,体会绘画过程的乐趣。

五.评价:组织学生把作品挂起来,引导学生感受笔墨表现的快乐。表扬大家敢于表现、敢于创新,展示个性。(提高学生欣赏能力,感受成功的喜悦。)

1.自评:说说自己运用的那种方法画的荷花?

2.互评:学生们大胆说出自己喜欢哪一幅?说说为什么?

评价建议:(1).运笔(2).墨色(3).画面生动

(通过自评、互评,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课外拓展:自古就有很多描绘荷花的诗句和词语,出淤泥而不染,花中君子,翠盖佳人,亭亭玉立,香远益清等,通过这些词语我们能感受到荷花高尚的品格,我们现在正处于塑造自己性格的时期,所以我们要从画国画荷花开始,学习它的高尚品格,提高自己的内涵修养。做个正直自信的欣荷少年。

(开阔眼界,提高对中国画的兴趣,了解中国画的传统。)

六。小结:通过对荷花基本画法的讲述,学生能根据国画的技法绘制一幅荷花的水墨画,多运笔和墨色的变化有一定的掌握。

水墨荷花_画水墨画作文900字

水墨荷花_画水墨画作文900字今天,新来的美术王老师,教我们画水墨荷花,早早的我就做好了准备。 在上课之前,我就围上围裙,放好接满清水的小桶,把毛笔在调色盘里舔上一圈,再倒入一些墨汁和清水。然后老师摆放好电脑和投影仪,一切准备就绪,等待课堂正式开始。 王老师带着笑声走了进来,对大家说:“欢迎同学们来到美术课堂,谁见过荷花?”同学们的小手纷纷举了起来,争先恐后地都要抢着说。王老师摆了一摆手,让大家先放下手,她走到教室中间对大家说:“荷花有崇高的品质,‘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咱们的家乡云龙湖里就有美丽的荷花,请大家仔细的看和听。”说完老师大步走向黑板,打开了影像设备,一阵美妙的歌声飘进耳朵,随着出现淡淡的荷花和几片荷叶,上空飞来几只轻快的蜻蜓。“你们看这是不是一首诗,‘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真是好美啊!”老师深情地说到,“要是能把它画下来该多好。”同学们都跃跃欲试,老师说:“学画荷花前,先要学会用毛笔画线条,我们先从线条学起吧。” 我拿出纸,用毛笔沾上墨汁后,先用力画了一个又黑又长的粗线,然后又沾上一点水,轻轻画出一条又淡又长的细线。老师拿着一位同学的作品给大家讲解:“这位同学用中锋行笔并沾了水,所以线条才能又细又长,可以用这种方法来画荷叶轮廓、叶茎和叶脉。”老师接着问他:“怎样才能画出粗黑的线条”,同学想了想答道:“让毛笔的头部多沾一些墨汁,用力就能画出来了。”老师点头说:“非常好!”。

王老师又教给我们水墨画中浓、淡、湿、干、焦的墨色变化知识和荷花勾线方法,并给我们看了齐白石的作品。然后老师说道:“下面大家开始学画,我画一笔,你们画一笔。”老师先在右边画了一条弧线,又画一笔弧线与前一笔相连,哦!原来是一个花瓣。一共花了九个,形态各异,美妙绝伦。真漂亮。连接花瓣的是又粗又长的叶茎,遍布花瓣四周的是层层叠叠的荷叶,还有淡淡的流水。 一向画的很好的我,看到自己的作品,差得还很远,心中不免有点失望和不满。旁边的人有的粗粗细细,有的大大小小,有的洇了好大一块……我对自己说:一定要勤劳刻苦的练画。“叮铃铃”下课铃响了,王老师要和我们说拜拜了,我望着画好的水墨荷花心里想:真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我还要学习荷花美好品质,美丽动人,纯洁高尚。

微课程设计与制作水墨荷花

一、主题:水墨荷花 二、教学目标: 1.了解水墨画常识,学会荷花的表现方法; 2.通过水墨荷花的学习,提高学生的笔墨造型能力,培养创新思维; 3.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培养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重点、难点:荷花的用笔用墨方法,绘画中浓淡干湿的 变化带来的画面的不同效果 四、教学对象:八年级学生 五、教学流程: 1、提问:水墨画的绘画工具有哪些?(学生回答) 2、板书课题——《水墨画—荷花》 3.师生共同欣赏潘天寿、王雪涛的荷花作品。 4. 提问荷花的组成部分(叶、茎、花),师生共同讨论荷花的生长规律。 5.教师示范水墨画荷花的作画步骤 (1)画叶:用斗笔侧峰饱蘸水墨,注意笔头深笔肚浅,根据叶子的透视结构画出,趁叶子未干,用浓墨画出叶脉,教师重点强调水分的多少带来的浓淡变化,同时穿插一些构图知识,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国画的笔墨章法知识。 (2)画茎:用羊毫笔中锋画出,用笔苍劲有力,表现出茎的质感,注意茎之间的穿插关系,同时注意前后的浓淡变化,趁湿点出茎上的小刺。 (3)画花:首先给学生讲解花的结构变化,然后用小笔勾勒花瓣,注意花瓣的前后层次变化,根据需要酌情施以色彩。 6、总结 重点强调学生绘画练习中遇到的问题,进一步阐述水墨荷花的画法步骤。 7、作业

意林王雪涛一幅《水墨荷花》 要求:用笔大胆,富于创新意识 8、课后拓展 六、內容设计: 本微课重点学会简单的用笔、用墨来表现荷花的基本姿态和高尚的节操。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要掌握墨色,即浓、淡、干、湿、焦。关注到水分的掌握对墨色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培养学生对水分的掌握能力。在学生的创作过程中,教师应充分激发他们对绘画工具例如笔、墨等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给他们自由想象的空间,体验水墨画的创作乐趣。 7、实施思路: 本节微课以中国画所使用的工具为导入,怎样用水墨的形式来表现荷花呢?整节微课就用于来解决这个问题。在课前欣赏大量的荷花图片以及荷花的大师作品,以及教师的示范,让学生在感受中习得水墨的知识和体验水墨的韵味。

国画大师张大千荷花作品赏析

国画大师张大千荷花作品赏析 张大千(1901-1984)名正权,后改名猨,爰,字季爰,号大千,别号大千居士、下里巴人,斋名大风堂。四川内江人,幼年受擅长绘画的母亲和以画虎著称,自号“虎痴”的二哥张善的熏陶指引,并从名师曾农髯,李梅阉学诗文、书法和绘画。除临摹历代名迹外,又遍游名山大川,以造化为师,经过刻苦钻研, 获得了卓越的成就。 青年时代,即与二哥张善子齐名,二十多岁,曾赴日本留学,学过染织,回国后,一度迷于佛学,曾去宁天童寺“皈依佛门”,想当和尚,据说,他怕在头上烫九个香记,只好等待别了师父弘筏大和尚,回到现实世界来,青年时期就能画一手很好的具有石涛、八大山人画风的作品,几可乱真,所以有“南方石涛”之称。他早年画的《石涛画册》,竟被著名鉴赏家、画家陈半丁作为石涛“真迹”珍藏起来,以夸耀于画友面前,被张大千识破指出,后来传为佳话,足以证明千在二十几岁在摹拟古人传统绘画的功力和成就,已经是惊人了。张大千于1940年后,用了两年半的时间,对于我国敦煌洞窟,逐个整理编号,进行临摹,丰富了绘画技法。1948年适居香港,后又旅居印度、法国、巴西等国。1984年病逝 台湾,享年八十四岁。 张大千是具有世界影响的中国画大师。他在创作上的卓越成就,与他渊博的学术修养,深厚的生活积累以及他广结师友,取长补短是密不可分的。除绘画外,他对诗词、古文、戏剧、音乐以及书法、篆刻,无不涉猎。他于晚年又开创出具有现代新气象的中国水墨画风,其创作范畴庞大复杂的程度,在中国的艺术史上,亦是少见,可谓是承前启后,集大成的画家。他的酣畅淋漓而内涵深厚的传统构成,雄奇瑰丽而富于精致的写真精神,更是独步画坛,堪称一绝。 旅居海外的国画大师张大千先生擅长画花卉。他画的花卉种类很多,如荷花、秋海棠、牡丹、兰花、水仙、梅华等。而他平时画的最多的还是荷花,他自己常说:“赏荷、画荷,一辈子都不会厌倦!” 张大千荷花画主要特点 张大千在花卉画中以荷花画居多。他之所以喜爱画荷花,除其它原因外,他认为“中国画重在笔墨,而画荷是用笔用墨的基本功。”并且还认为画荷与书法有着密切关系。故此,张大千画荷的作品不但年年有,而且不断推出新意。形成驰名中外的“大千荷”。他在三十五岁时作的《金荷》,就被法国政府购藏。对此徐悲鸿曾说:“张大千的荷花,为国人脸上增色”。 张大千在数十年的艺术生涯中,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努力,使“大千荷”中国美术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尤其是晚年创泼墨彩之后,所画荷花不但超越了花卉的属性,更将文人花卉的笔墨范围拓展至另一境地。 他不但爱画荷,也爱种荷。张大千年轻时住在苏州,庭院里那一池荷花成了他写生的好地方,他三十三岁时开始住进北京颐和园,一住就是五年,颐和园池塘

荷花唯美句子

舞。 12、清晨,朝阳初生,荷花又迎来了新的一天。荷花上粘满了 露珠,在阳光映照下,一颗颗的水珠像粒粒透明的珍珠嵌在花瓣上,透亮欲滴。 13、啊!荷花你真美!你的美让所有人陶醉!我们爱你那洁白 无瑕的外表!爱你那坚强不屈的精神!更爱你那种“出污泥而不染”的高风亮节! 14、层层叶子上,点缀着一些荷花,有袅娜开着的,在羞涩地 打着朵儿的。在清幽的月光照耀下,更显出它们洁白如玉,白如雪,粉如脂的本色。 15、翠绿的荷叶丛中,亭亭玉立的荷花,像一个个披着轻沙在 湖上沐浴的仙女,含笑伫立,娇羞欲语;嫩蕊凝珠,盈盈欲滴,清 香阵阵,沁人心脾。 16、微风习习,荷池泛起微波,荷叶和花朵也轻轻地摇曳起来,好象在翩翩起舞,引来几只蜻蜓在荷池上空飞舞,这真是一幅高雅 素洁的风景画呀! 17、瞧那碧绿的荷叶,像一个大圆盘似的,青翠欲滴,大圆盘 上还有几颗晶莹剔透的水珠。微风吹过,水珠在太阳的照射下,闪 闪发光,美丽极了。 18、夕阳缓缓地沉入湖底,而群星又很快出现了,点点星光洒 落在荷花上,又别有一番风味,好似舞女的粉裙上撒了一层银粉, 漂亮的令人不敢直视。 19、白荷,洁白无瑕,倘若你在一个大雾弥漫的早晨来到池塘边,你绝对不会发现一朵白荷,只有一些粉红荷花在雾中若隐若现,真好似一幅泼墨画呀!

20、那荷叶既像一把把倒撑着的伞,又像小女孩旋转的衣裙, 密密麻麻、高高低低地布满整个池面,几乎看不到水。“沙沙沙”,这是荷叶在挤着、闹着。 21、花朵开在绿色的叶子中间,有白色的,有红色的,开始像 一只箭,后来像一个大圆盘,好看极了。它的浓郁的芬芳,随着荷 叶淡淡的清香,飘送得很远。 22、漫天的雨纷然而又广漠,广不可及的灰色中竟有这样一株 红莲!像一堆即将燃起的火,像一罐立刻要倾泼的颜色!我立在池畔,虽不欲捞月,也几成失足。 23、可是看那株莲花,在雨中怎样地唯我而又忘我!当没有阳 光的时候,它自己便是阳光;当没有欢乐的时候,它自己便是欢乐!一株莲花里有那么完美自足的世界。 24、在那绿叶的映衬下,荷花有的舒展怒放,粉红的花瓣,金 黄的花蕊,仿佛在畅怀大笑:有的花苞初绽,像在启口说话:有的 含苞待放,犹如羞涩的姑娘低头不语。 25、荷花不但美丽,还很有用。荷花可以做药,也可以泡茶。 如果你在开水中泡进几片荷花瓣,过了几分钟,芳香四溢的荷花茶 就做好了。喝上一口,让人神清气爽。 26、那绿叶丛中,一枝荷花亭亭玉立,就像一位娇羞的少女, 满脸绯红,含笑迎风。那水灵灵的模样,真让我恨不能上去轻轻地 亲吻一下。那份感觉盈盈阵阵,沁人心脾。 27、夏日是荷花盛开的季节。今年南苑的荷花生长得格外茂盛。你看荷塘深处的碧波中,凌波仙子们在微风中时而隐现,时而上升,她们身着粉裳翠裙飘逸着向人们翩翩起舞。 28、“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一朵朵盛开的荷

水墨荷花的画法

水墨荷花的画法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引导学生巩固学习中国画用笔、用墨、用色的基本技法。 2.鼓励学生尝试、探索中国画荷花的表现技法。 3.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合作能力和对国画的鉴赏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大胆运用中国画用笔、用墨、用色的方法,巧妙表现。 难点:荷花的水墨画法以及荷花的组合变化和画面构图。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环节(2分钟) 导入语:同学们,本节课我们开始学习水墨荷花的画法。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板书课题——水墨荷花的画法。 (二)出示学习目标 过渡语:同学们,请齐读一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1.通过学习,我要进一步巩固中国画用笔、用墨、用色的基本技法。 2.我能大胆尝试、探索中国画荷花的表现技法。 3.我要养成良好的探究能力、合作能力和对国画的鉴赏能力。 二、先学环节(15分钟) 过渡语:请同学们认真观看视频,动脑回答下面几个问题。 (一)出示自学指导 1.画荷花组合时要注意什么? 2.画面如何构图? 3.画荷叶时要注意什么? 过渡语:同学们,老师看到你们自学的都很认真,但结果如何呢?让我们一起检测一下吧! (二)自学检测反馈 1.老师通过随机抽取的方法,请同学起来回答自学指导中的问题。 2.根据已有的绘画知识,尝试练习荷花的画法,要能正确的构图。 (三)质疑问难 1.肯定学生的自学成果。 2.你在自学过程中遇到哪些疑问? 三、后教环节(15分钟) 过渡语:下面就请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学习水墨荷花的画法。 (一)教师精讲点拨

荷花组合——花瓣的勾勒左右不要对称,可一边多一边少,有松有紧。因透视的关系,花瓣的宽窄也要有所不同,要有变化多样的姿态。 画面如何构图——花朵放在作品的醒目之处,用墨色画花梗和叶梗时,要做到花重、叶重,梗也随之而重;花淡、叶淡,梗也随之而淡。梗的变叉应避免出现垂直线和平行线,相交角度也不要过大,要有长短、粗细、浓淡、枯湿的变化。 画荷叶时要注意什么——画荷叶一般要求边缘实、中心虚。叶脐附近不可添满,多留空白。叶的边缘是显露笔触的地方,尽可能不加或少加修饰。 点拨语:荷叶姿态优美,随风摆动。作画时应把握正叶、侧叶、翻叶、卷叶、垂叶等各种形态表现。大笔画叶,注意墨色浓淡干湿变化。有破墨法,即浓破淡,淡破浓法。水线分三级,先内后外。卷叶为荷叶未完全开放时的叶形。这类叶形有一部分展开,还有一部分还卷曲成筒形。画上几片这种叶形,使之有变化,会给画面增加情趣。荷茎(梗)为中空管状物,周生细毛刺。可用中浓墨一笔写就,不可复笔。荷花的花朵较大,花瓣上浓下淡,其色嫩润典雅,又艳丽可人。画白色荷花可用双勾法。荷花谢后,其莲蓬始长大,绿色。可画为点缀。 (二)合作探究 请同学们思考一下画水墨荷花时花头如何处理较为协调(以小组为单位在组内展开讨论)? 小组派代表发言,老师点评、总结。 (三)教师示范指导,讲练结合 过渡语:同学们,我们已经了解了水墨荷花的知识,现在,老师作一下示范,你们在下面认真观察。 教师示范,边画边讲解绘画的一些注意事项,学生观察、学习。 四、训练环节(13分钟) 1.课堂作业 (1)训练本节课学习的水墨荷花画法并完成一幅作业。 (2)画荷花时,要求构图合理,画面整洁。

《水墨画--荷花》教案

《水墨画——荷花》教案 教学类型:实践技能课教学课时:1课时 分析教学对象:初二学生对荷花的生长特点、形态特征一点都不陌生,因为莲塘镇周围有不少的荷塘,所以学生们学习这一课充满热情。 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荷花的生长特点,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指导学生学习简单的泼墨技法,用深浅不同的墨色在宣纸上画水墨荷花。 3.引导学生通过对泼墨画的欣赏和自己的练笔活动,感受泼墨技法中的笔墨情趣和成功的喜悦。领悟中国传统艺术的魅力。 教学重点:认识中国画的墨色层次、用浓墨和淡墨画荷花。 教学难点:一笔画出墨色的浓淡,浓淡自然渗透。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必要的作画工具:大中小毛笔、宣纸、小碟子、报纸、吸水的布,PPT课件。2.学生必备:笔、纸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提问:“我们中国的国花是什么?”,学生们回答:“牡丹”,教师又问:“有谁知道肇庆市的市花”,有些学生们摇头。当学生们知道肇庆市的市花是荷花时,表现出很大的兴趣(因为莲塘镇周围有不少的荷塘,学生对荷花比较熟悉)。“上节课学习的内容是笔情墨趣,相信同学们对水墨画有了一定的了解,这堂课呢我们来学习水墨画荷花”,老师板书课题——《水墨画---荷花》。 2.打开课件。教师让学生欣赏各种品种、形态、生长特点不同的荷花,了解荷花的形态,再次激发学生强烈学习兴趣。教师:“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下荷花,是不是很美呢? 在我们以前学过的语文课本里面是不是有一些描绘荷花的诗句,大家想起来了吗?” 《小池》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爱莲说》节选陶渊明,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水墨荷花教案

水墨荷花教案 课题: 水墨荷花 课时:1 课题类型: 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 1.知识与技能:用清水和墨在生宣纸上能调出焦、浓、重、淡、清等深浅不同的墨色;中锋、侧锋是中国画最基本的用笔方法,知道荷花的基本画法。 2.过程与方法:运用中锋和侧锋两种方法画荷花。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中国画的笔墨变化,感受笔墨变化所带来的乐趣,丰富学生的审美感受,激发学生对祖国的传统绘画艺术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焦、浓、重、淡、清等墨色的调和,中锋、侧锋两种用笔方法,荷花的基本画法。 教学难点 : 墨色的调和 教学用具 :多媒体范画毛笔墨汁生宣纸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以《爱莲说》导入主题。 二.引导 1. 出示欣赏画家潘天寿的作品《映日图》提问:画的是什么? 主要用哪些工具完成的? 2.板书课题:水墨荷花 1.初步感受荷花用中国画形式表现的美感。 三.解决重难点 1.引导学生欣赏并分析中国画的墨色变化及用笔方法。 再来欣赏《映日图》,画中景物的墨色有什么不同?墨色的不同变化:焦、浓、重、淡、清提问:大师作品中那些地方使用了焦、浓、重、淡、清的墨色? 教师小结:墨色变化是中国画造型的基本手法之一光有了墨色我们能画出美丽的荷花吗,还要有笔法。毛笔的用笔方法分为中锋、侧锋。比较荷叶与花头的用笔方法有哪些区别?提问:作品中什么地方用了中锋和侧锋的运笔方法? 学生观察,归纳:侧锋------荷叶

中锋-----花头 2.教师小结:中锋、侧锋是国画的两种最基本的用笔方法。 2.进一步感受水墨荷花的笔墨变化表现出的不同情趣。 3.培养学生的观察及概括表达能力。 4.学习荷花的画法,培养分析能力。 5.通过探究使学生明白一幅小品画的构成及荷叶、花头的画法。 3. 小组讨论:荷叶、花头、花茎分别用什么样的用笔和墨色来画呢? 荷叶-----侧锋-----重墨花头----中锋------淡墨花茎----中锋------淡墨叶筋-----中锋-----浓墨 4. 出示荷花小品的名作,一副小品画中都要注意哪些细节? (1)构图(2)墨色变化(3)笔法运用 5.教师演示荷花小品的画法,提醒学生注意布局及调整用笔方法: 笔中水分控制方法。 一笔画出浓淡层次的调墨方法如何补景注意习惯 四.布置作业: 明确作业要求,用中国画技法画一幅荷花小品画学生尝试画荷,教师巡回指导。(发现好的创意构图及笔墨效果好的作品及时表扬鼓励)提高中国画的表现能力,体会绘画过程的乐趣。 五.评价:组织学生把作品挂起来,引导学生感受笔墨表现的快乐。表扬大家敢于表现、敢于创新,展示个性。(提高学生欣赏能力,感受成功的喜悦。) 1.自评:说说自己运用的那种方法画的荷花? 2.互评:学生们大胆说出自己喜欢哪一幅?说说为什么? 评价建议:(1).运笔(2).墨色(3).画面生动 (通过自评、互评,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课外拓展:自古就有很多描绘荷花的诗句和词语,出淤泥而不染,花中君子,翠盖佳人,亭亭玉立,香远益清等,通过这些词语我们能感受到荷花高尚的品格,我们现在正处于塑造自己性格的时期,所以我们要从画国画荷花开始,学习它的高尚品格,提高自己的内涵修养。做个正直自信的欣荷少年。 (开阔眼界,提高对中国画的兴趣,了解中国画的传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