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无线专网在配电自动化业务中的应用
配电自动化230MHz无线局域网安全技术研究

配电自动化230MHz无线局域网安全技术研究
陈立志;张维忠;张树华;魏继俊;龚静;顾焕之
【期刊名称】《数字通信世界》
【年(卷),期】2016(0)10
【摘要】针对目前电力行业无线公网不安全的问题,本文提出以230MHz无线局域网来建设电力无线专网,利用国网的国密安全体系,该网络具有高安全性等特点,对智能电网通信系统建设具有很好的参考意义.
【总页数】2页(P330-331)
【作者】陈立志;张维忠;张树华;魏继俊;龚静;顾焕之
【作者单位】国网新疆电力公司,乌鲁木齐 830011;国网新疆昌吉供电公司,昌吉831100;北京智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92;国网新疆昌吉供电公司,昌吉 831100;国网新疆昌吉供电公司,昌吉 831100;国网新疆昌吉供电公司,昌吉 8311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N914.34
【相关文献】
1.无线局域网安全技术研究 [J], 李晓辉
2.1.8G 230MHz混合组网安全技术研究 [J], 潘静;张树华;王进燕;易玲;练海晴;曹洁;孙卫军
3.230MHz频段使用载波聚合技术在县域配电网数据监控及配电自动化的应用与分析 [J], 马晓勇
4.配网自动化230MHz无线局域网安全技术的相关思考 [J], 姜以浩;刘强;赵媛媛
5.230MHz无线负荷控制信道在配电自动化中的应用 [J], 程仲元;许苏军;吴继臣;张宝栋;黄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配网自动化在调度业务中的应用

配网自动化在调度业务中的应用摘要:鉴于现阶段我国诸多地区电力公司所构建的配网存在一些不足,导致配网调度容易出现问题的情况。
本文将立足于配电自动化,概述配网自动化建设,进而探讨配网自动化建设如何深度优化配网调度业务,保证供电良好。
关键词:配网自动化;调度业务;应用分析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居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智能电器产品应用越来越多,相应的用电需求不断加大,这在一定程度加大了供电压力,配网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故障,导致大面积区域停电。
对此,应当进一步优化配网调度,即积极构建配网自动化,通过配网调度自动化系统良好运行,切实有效隔离故障,最终实现电网自愈,保证配网运行状态良好,持续供电,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用电需求。
一、如今配网自动化在调度业务中存在的问题(一)管理模式更新较慢对现阶段配网调度运行实际情况予以深入的分析,尤其是自动化管理方面,不难发现当前所运用的三种管理模式,多少均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调控中心与变电站管理模式的应用,虽然能够调控中心和变电站予以共同管理,以此来维护配网调度良好运行,但需要配备较多的运行维护人员,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自动化管理成本,并且增加了运行维护工作量及工作负担,自动化程度不高;调控中心、集控站和变电站管理模式的实施,可对以上三方面予以共同管理,但需要设置多个集控站,以便灵活地调控电网,又因为调控站系统、调度站系统是相互独立的,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来构建以上两个系统,并且为了保证各个系统均能持续、安全、稳定的运行,需要加强日常维护,导致该项工作变得十分复杂。
监管中心管理模式的实施,则需要建立规模较大的建管中心,并设置一些运维基站,以便监控中心对变电站予以实时监控,了解变电站设备使用情况,由运维基站负责实施针对性的巡查与检修,但因变电站数量较多且规模较大,监管难度较大,难以做到实时跟踪[1]。
所以,要想保障配网调度运行良好,应积极更新自动化管理模式,不仅能够有效地管理和监控配网调度运行,还能够有效节约资金、降低劳动力消耗。
配电自动化及配电终端配置模式

配电自动化及配电终端配置模式1. 配电自动化建设1.1 配电自动化的概念配电自动化以一次网架和设备为基础,以配电自动化系统为核心,以现代电子通信技术及网络技术为手段,实现配电系统的监控、保护和管理的自动化,是提高配电网可靠性水平、实现配电网科学高效管理的重要途径。
配电网自动化是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电网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包括配电网运行和生产管理自动化,配电自动化的功能如下图所示。
1.2 配电自动化的结构实现配电网运行监控和保护的系统称为配电自动化系统。
配电自动化系统主要由通信网络、配电自动化主站和配电终端组成,必要时增设配电子站。
(1)配电主站配电自动化主站是配电自动化系统的核心,其主要功能是实现人机互动,进行数据存储/处理,完成故障处理和高级分析应用功能。
按照配电自动化系统最终实现的功能,配电主站有简易型、实用型、标准型、集成型和智能型五种建成模式;按照实时信息接入量,可以建成大型主站、中型主站和小型主站。
不同主站类型供电可靠性分析见表1。
主站建设要坚持实用化原则,充分考虑系统开放性、可靠性、可拓展性和安全性要求。
表1 不同主站类型供电可靠性分析类型功能配置故障处理方式配电网供电可靠性分析简易型故障指示,也可实现故障判断隔离人工现场巡视,也可通过开关之间的时序配合自动化程度较低,可靠性较差实用型基本的配电SCADA功能就地型,由出口断路器/ 重合器与分段器配合减少故障定位时间和恢复供电时间,较简易型有很大提高标准型完整的配电SCADA、FA功能集中型,由FTU、通信网和主/子站共同完成故障切除、恢复供电速度快,较实用模型有所提高集成型网络拓扑、状态估计、潮流分析、负荷预测、无功优化等集中型,由FTU、通信网和主/子站共同完成实现配电网的综合运行和管理,可靠性同标准型智能型配网自愈,配电网经济优化运行集中型加智能分布型,由主/子站、FTU和通信网共同完成通过故障模拟、故障后网络自愈等功能,大大提高了网络抗打击能力和供电可靠性(2)配电子站配电子站作为配电自动化系统的选配部分,其功能是作为通信网络的中间层,优化系统结构、减轻主站数据处理负担、提高信息传输效率。
配电自动化终端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案

配电自动化终端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案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科技得到了飞速发展,自动化技术在配电网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配电自动化的深化应用不仅缩短了配电网故障停电时间,提升了运行管理水平,还可以改善供电质量。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往往存在配电自动化终端在线率低、频繁死机、开关误动作等问题,严重影响了配电自动化系统的正常使用,解决这些问题已经成为供电企业的首要任务。
关键词:配电自动化终端;运维管理;方案引言配电自动化的控制终端不仅具备数据收集及数据传递功能,而且能够满足配电网故障实时检测与自动监控需求。
总地来说,控制终端的运行状况和系统流畅度直接影响到整个配电系统。
文章主要分析了配电自动化控制终端的基本职能及其常见的故障问题,希望以此来强化控制终端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1配电自动化终端的常见故障分析1.1主要站点和副站点的协作配电网络的自动化系统总体上是一个层次的。
因此,该系统的主要作用是对配电系统的故障进行监测和报告。
在此过程中,主站和副站均能够准确的对故障发生的位置进行确认,同时对没有发生故障的区域开展自动隔离,对故障发生位置进行功能恢复。
其实,在实际工作中,对于故障位置的确认和故障功能的修复是相对独立的两份工作。
除此之外,因为主站的独立处理、子站处理主站作为备用、子站独立处理、子站分离主站恢复、以及对故障处理的急迫需要,子站需要在各终端收集发生故障的信息以及与其相关的隔离信息,同时还需要收集恢复电源的地区信息。
1.2配电自动化系统发生了误报其实,一旦有漏洞,系统就会自动判定,并及时地进行补缺;当断路器的电源开关出现故障时,很可能会出现定位错误,在这种情况下,首先要将故障电流记录下来,然后判断电流是否合格、是否存在漏报情况,同时还需要根据故障开展后续工作或及时报警。
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绝大多数会把终端故障和事故跳闸视为启动故障的先决条件,而终端错误则是故障的起始点。
1.3通信中断若发生遥控台与厂站发生中断,需向遥控台报告,并将其视为漏报,以进行一系列的故障定位等工作,否则无法进行故障部位的定位。
配电自动化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

配电自动化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摘要:配电自动化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配电自动化技术不仅可以提高电网的运行效率和响应速度,还可以减少人为误操作和人力资源的浪费,降低电力系统的故障率和停电时间。
随着智能电网的不断发展和完善,配电自动化技术在电力行业的应用将愈发广泛。
我们相信,配电自动化技术的不断突破与创新将进一步推动智能电网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更加可靠、高效和安全的电力供应。
关键词:配电自动化技术;智能电网;应用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电力供应质量和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
为了满足这一需求,智能电网的发展成为当今电力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而在智能电网中,配电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配电自动化技术通过使用高级的信息与通信技术,将传统的配电系统转变为更加智能、高效和可靠的系统,实现了电力网络的远程控制、自动化操作和故障检测等功能。
本文将探讨配电自动化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并探索其对电力系统的优化和升级所带来的好处。
1配电自动化技术配电自动化技术是指将先进的信息与通信技术应用于配电系统中,通过远程监控、自动化操作和故障检测等功能,实现电力网络的智能化、高效化和可靠化。
配电自动化技术包括智能终端设备、数字化保护装置、远动终端单元和配电自动化系统等。
智能终端设备可以监测和采集电能信息,并与配电自动化系统实现数据交互;数字化保护装置能够实时监测和控制配电系统,提供精确快速的保护和自动化控制;远动终端单元可实现远程操作和监测,提高配电系统的远程控制能力。
通过配电自动化技术,可以实现远程监测和控制、自动化操作、故障检测和恢复等功能,提高配电系统的可靠性和效率,减少停电时间和人为误操作,为用户提供更加可靠和高质量的电力供应。
2配电自动化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意义2.1提高配电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配电自动化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对提高配电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的配电系统往往依赖于人工操作和监测,存在操作繁琐、响应慢等问题,难以及时发现和处理故障。
配网自动化终端功能及应用31161.pptx

配变终端设备(TTU)
TTU监测并记录配电变压器运行工况,根据低压侧三相电压、电流采样 值,每隔1~2分钟计算一次电压有效值、电流有效值、有功功率、无功 功率、功率因数、有功电能、无功电能等运行参数,记录并保存一段时 间(一周或一个月)和典型日上述数组的整点值,电压、电流的最大值、 最小值及其出现时间,供电中断时间及恢复时间,记录数据保存在装置 的不挥发内存中,在装置断电时记录内容不丢失。配网主站通过通信系 统定时读取TTU测量值及历史记录,及时发现变压器过负荷及停电等运 行问题,根据记录数据,统计分析电压合格率、供电可靠性以及负荷特 性,并为负荷预测、配电网规划及事故分析提供基础数据。如不具备通 信条件,使用掌上电脑每隔一周或一个月到现场读取记录,事后转存到 配网主站或其它分析系统。
纲要
概述 配电自动化系统架构 配电终端功能及性能指标 几种主要的通信方式介绍 实际应用方案 新的技术
什么是配网自动化
利用现代电子、计算机、通信及网络技 术将配电网在线数据及离线数据、配电 网数据和用户数据、电网结构和地理图 形进行信息集成,构成完整的自动化系 统,实现配电网及其设备正常运行及事 故状态下的的监测、保护、控制、用电 负荷配电管理的现代化。
机械性能 工作条件:装置能承受严酷等级为1级的振动响应、冲击响应检验; 运输条件:装置能承受严酷等级为1级的振动耐久、冲击耐久及碰撞检验。
智能电源模块
双电源输入
AC/DC
DC24V/48V
DC/DC
DC5V
蓄电池充电管理
DC24V
主电源模块
主电源模块支持双路电源输入,支持交、直流供电方式。正常情况下,应为 交流供电方式,一旦交流电源中断,装置在无扰动情况下自动切换到直流供电 方式;当交流电源恢复供电时,装置自动切回交流供电方式。主电源模块能实 现对供电电源的状态监视,并能将电源供电状况以遥信方式上报到上级系统。
TD-LTE技术在电力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应用分析 王天峰 白菁 金涛

TD-LTE技术在电力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应用分析王天峰白菁金涛摘要:随着智能配电网在我国的大力发展,新型电力无线通信系统成为了电力通信系统中的研究热点。
对于TD-LTE技术来说,不仅在电力无限通讯系统中得到了重要应用,也帮助工作人员总结了电力无限通讯系统中存在的不足,并根据实际问题寻求解决措施,通过TD-LTE技术的应用,有效改变了我国电力通信系统利用率较低的局面。
关键词:TD-LTE技术;智能电网;无线通电现阶段,智能配电网在国家得到全面的发展推广,新型电力无线通信系统成为相关行业的重点研究内容,其中TD-LTE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在研究TD-LTE 技术的同时也要看到电力无线通信系统中存在的不足,利用TD-LTE技术解决智能电网中新型业务存在的问题,推动国家智能电网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为国家的人民带来更好的服务,继而提升TD-LTE技术在电力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1TD-LTE电力无线通信系统的应用意义TD-LTE是一种新型的无线宽带技术,该宽带技术在研发过程中运用到很多无线通信技术,比如说多输入技术、多输出技术等,通过利用这些较为先进的通信技术,让TD-LTE技术的数据吞吐效率有所提升,同时将电网的覆盖面大幅度提升,阔大了电信用户在线数量。
TD-LTE技术是无线电网专网系统中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其自身带有良好的频谱利用率,这种频谱利用率在工作过程中提高了电网数据业务,并使工作效率得到很大提升。
在该技术中,使用双分工的工作模式,节约了大量的宽带资源,并且满足了电网业务中,人们对智能化工作要求。
另外,在TD-LTE技术应用过程中,扁平化组网模式是重要的应用形式,在使用过程中,扁平化组网模式通过减少网元层次,来提升电力通信数据传输效率,更好满足用户的实际需求。
随着TD-LTE技术的不断优化和创新,不断满足了电力无线宽带网络的技术要求,成功将应急通信模式和智能配电网络相结合,为我国智能电网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
浅谈EPON技术在配网自动化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条件下 ( 如 电磁干扰 、高温和机械负载等 )正常工作 。近
年来 ,工业 以太网技术 已开始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领域。
用户提供优 质服务 ,提高 配电可靠性 ,降低运行 费用 ,减
轻运行人 员劳动强度 ,配 网 自动化系统在智能 电网建设 中 受到 了高度的重视。 作 为配 网建设重要 的基础 平台 ,配 网 自动化通 信系统 是实 现配网 自动化有效运行 的前提 ,它负责配 网 自动化终
域 的以太 网技术 ,在配 网 自 动化 通信 系统应用 中 ,可通 过
3 0
载波机及相关设备或者在台变 ( 区 )、电能表增设采集 器 、集 中器等 即可 。主要 缺点是受谐波干扰大 、 通信 规划
技术 、微功率无线技术 、无线公 网技术。 目前 ,使 用 较 为广 泛 的 为公 网通 用 分 组 无 线 服 务
( G P R S)技术 。G P R S 技术通过租用运 营商的无线 资源应
1 配 网自动化通信 网现状分析
目前 ,常见 的配 电网 自动化通信技术如下 :
1 . 1 光通信接入网技术
通过光纤组 网连接 实现配网通信 。工业 以太 网可 以在极端
作 为发展低碳经 济的重要载体 和有 效途径之一 ,智 能 电 网在2 0 1 0 年被写入政府工作 报告 ,标志着智能 电网得 到 了党和 国家的高度重视 。配 电作为电力系统 的一个 重要 环 节 ,直接决 定着 电力消费者对 于电能质量 的体验 ,为了向
2 0 1 3 年第2 5 期 ( 总第2 6 8 期 )
两 熟 搏
( C u m N O . 2 5 . 2 0 1 3 u l a t i v e t y N O. 2 6 8)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dvances in Energy and Power Engineering 电力与能源进展, 2017, 5(6), 123-126Published Online December 2017 in Hans. /journal/aepehttps:///10.12677/aepe.2017.56019Power Wireless Private NetworkTechnology and Its Applicationin Distribution AutomationMing Wang1, Yujin Li21China Energy Engineering Group Tianjin Electric Power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Tianjin2State Grid Tianjin Chengnan Electric Power Supply Company, TianjinReceived: Nov. 10th, 2017; accepted: Nov. 23rd, 2017; published: Dec. 6th, 2017AbstractAs a new generation of broadb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solutions,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power wireless network technology based on TD-LTE system, and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requirements of distribution automation, proposed the application in distri-bution automation.KeywordsTD-LTE, Electric Power Communication, Distribution Automation电力无线专网在配电自动化业务中的应用王明1,李玉进21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天津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天津2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城南供电分公司,天津收稿日期:2017年11月10日;录用日期:2017年11月23日;发布日期:2017年12月6日摘要作为新一代宽带无线通信的技术方案,本文对基于TD-LTE系统的电力无线专网技术进行了介绍,并针对配电自动化业务的特点及其通信需求,提出了电力无线专网在配电自动化业务中的通信接入方案。
王明,李玉进关键词TD-LTE,电力通信,配电自动化Copyright © 2017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licenses/by/4.0/1. 引言配电网直接面向用户,是保证供电可靠性与电能质量、提高电网运行效率和创新服务的关键环节,是坚强智能电网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
与传统配电网相比,智能配电网能够及时检测出已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故障并进行相应的纠正性操作,从而实现自愈与不间断供电;具有更好的安全性,提供更高的电能质量,满足用户需求。
配电自动化是实现智能配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以一次网架和设备为基础,以配电自动化系统为核心,综合利用多种通信方式,实现对配电系统的监测与控制,并通过与相关应用系统的信息集成,实现配电系统的科学管理,其业务特点有以下几点:业务功能:实现对配电网运行的自动化监视与控制,具备配电SCADA、馈线自动化、电网分析应用及与相关应用系统互联等功能。
通信系统:主要传输数据业务,包括终端上传主站(上行方向)的遥测、遥信信息采集业务以及主站下发终端(下行方向)的常规总召、线路故障定位(定线、定段)隔离、恢复时的遥控命令,上行流量大、下行流量小,主站为地市集中部署。
终端环境:现场侧配电设备及通信设备大多运行在户外,终端应能在恶劣气候下正常工作,少数设备运行在环网柜或地下配电室弱信号环境,终端应能够稳定运行。
通信终端应能抵抗电磁干扰,且不干扰附近其他通信设备。
配电自动化业务通信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通信可靠性要求配电终端月平均在线率≥ 95%;遥控使用率≥ 90%;遥控成功率≥ 98%;遥信动作正确率≥ 95%。
对通信系统可靠性需求较高的区域,网架结构应采取冗余配置。
2) 业务上下行峰值速率要求单个配电终端接入速率要求为光纤专网≥ 19.2 kbps,其它方式≥ 2.4 kbps。
3) 业务容忍最大时延要求遥测(模拟量由终端传递到配电子站/主站单方向):<30 s;遥信(状态量由终端传递到配电子站/主站单方向):<60 s;遥控(命令由配电子站/主站传递到终端单方向):<2 s。
2. TD-LTE技术的特点及优势TD-LTE采用了先进移动通信技术,包括正交频分复用(OFDMA)、自适应调制与解调技术、智能多天线技术(MIMO)、波束赋形技术、分布式发射与分级式接收技术、自适应重传机制(HARQ)、发射功率自动控制技术[1]。
利用这些技术,TD-LTE可以很好的满足电力系统无线覆盖面积广、终端数量多、速率传输时延小、上行速率高、高安全性等关键要求,非常适合与配电自动化业务应用,具体有以下优势:王明,李玉进1) TD-LTE适合电力行业大容量、低时延的要求配电网中存在着终端分布较广且数量巨大,巨大的网络容量是传统GPRS、CDMA、TD-SCDMA等较难满足的,相对目前系统容量较大的HSPA + 技术,TD-LTE的网络容量是其5~10倍。
并且,随着TD-LTE技术的不断演进,未来网络升级潜力巨大。
TD-LTE具有毫秒级低时延,可充分保障电力业务的实时双向通信,持续开发新的电力宽带业务应用。
2) TD-LTE适合电力行业高安全性要求配电通信网络都有高度安全需求,电力专网不同于公共网络,其网络运营环境更加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影响。
同时,专网对设备级、网络级、业务级的安全都有极为严格的规定,而TD-LTE是多种技术融合演进的结果,其双向鉴权、UTRAN加密、信令完整性保护等技术保障通信网络安全可靠,采取措施确保不同安全等级的业务之间相互隔离,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在上述技术安全性的特点外,还在设备自恢复、业务QoS自保障等方面得到了提升。
这也为TD-LTE解决电力专网安全问题奠定了基础。
3) TD-LTE适合电力行业业务灵活性的要求TD-LTE具备上下行时隙灵活配置特征,适应电力业务特点,可根据业务的不同优先级来进行带宽分配,保证高优先级业务(如配电自动化等)业务等级,低时延、系统扁平化设计的特点可以更好解决电力专网业务应用的诸多难题,同时灵活的频谱适配能力(1.4, 3, 5, 10, 15, 20 MHz),利于电力行业频谱申请。
3. 配电自动化业务电力无线专网接入方案配电网覆盖范围广,通信网应根据配电站的分布进行网络规划,采用TD-LTE 技术搭建电力无线专网,保障配电网络各业务的服务质量,保证通信的可靠性。
除将现有无线公网通信终端替换为LTE通信终端外,还需根据相关安全防护要求,在配电自动化主站侧设立安全接入区,在主站侧新增无线专网专用前置机,并配置相应安全装置。
具体配电自动化业务接入方案如下:配电自动化主站层:新增安全接入区(含正反向隔离、前置机、安全接入网关)及无线专网采集交换机,并与配电终端作对应的路由策略[2]。
通信网层:新增CPE终端,用于配电自动化终端的接入,需对应业务终端IP规划做相应的IP地址配置,LTE回传网利用SDH专线,LTE核心网通过开通SDH专线无线专网采集交换机相连。
配电终端层:按业务部门提供的IP地址规划修改相应终端IP地址、网关及路由。
其中,业务部门分配的终端地址需连续网段。
安全防护层面:电力系统相关文件要求配电自动化系统通过公共无线网络接入内网需增加安全接入区[3]。
无线专网接入方式参照公共无线网络接入方式,主站新增安全接入区(含正反向隔离、前置机、安全接入网关)。
安全接入区内部设置正反向隔离,设置安全接入网关,保障主站安全;终端需具备安全芯片,芯片与安全接入网关之间双向身份认证,并对上下行的控制命令及业务数据加密传输。
如图1所示,利用电力公司自有物业建设无线基站,在配电站点内配置无线终端(CPE),将智能配电网业务通过TD-LTE无线专网上传至变电站,利用现状电力通信光传输网络上传至调度主站的核心网设备,实现与配电自动化主站系统的互联。
4. 结束语从现阶段无线宽带接入技术的发展来看,基于TD-LTE的无线专网技术在智能配电网建设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是对目前以光纤通信为主的智能配电网通信网络一种有效补充。
随着国家产业政策的倾斜、频谱资源政策的支持及产业链的快速发展,TD-LTE系统将逐步发展为我国中低压智能配电网通信王明,李玉进Figure 1. The construction plan of power wireless private network technology’ application in distribution automation 图1. 配电自动化业务无线专网接入建设方案图网的可靠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References)[1]孙建平, 林长锥. 基于TD-LTE的智能配电网终端通信技术研究[J]. 电力系统通信, 2012, 33(7): 80-83.[2]辛培哲, 李隽, 王玉东, 等. 智能配、用点网通信技术及组网方案[J]. 电力建设, 2011, 32(1): 22-26.[3]电监安全[2006]34号. 配电二次系统安全防护方案[S]. 2006.知网检索的两种方式:1. 打开知网页面/kns/brief/result.aspx?dbPrefix=WWJD下拉列表框选择:[ISSN],输入期刊ISSN:2328-0514,即可查询2. 打开知网首页/左侧“国际文献总库”进入,输入文章标题,即可查询投稿请点击:/Submission.aspx期刊邮箱:ae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