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我国高血压人群特点看优化联合治疗方案

合集下载

中国基层高血压治疗方案

中国基层高血压治疗方案

摘要:高血压是我国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

基层医疗机构作为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血压的防治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本文针对中国基层高血压患者的特点,提出了一套切实可行的治疗方案,旨在提高基层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一、治疗方案概述1. 诊断与评估(1)病史采集:详细询问患者病史,包括高血压家族史、生活方式、用药史等。

(2)体格检查:测量血压、心率、身高、体重等指标。

(3)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血糖、血脂、肾功能、心电图等。

(4)评估血压分级:根据血压水平将患者分为轻度、中度、重度高血压。

2. 治疗原则(1)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年龄、性别、血压水平、并发症、合并症等因素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2)阶梯式治疗:遵循“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的原则,逐步提高降压药物剂量。

(3)联合用药:针对血压控制不佳的患者,可采用联合用药,降低药物副作用。

(4)长期治疗: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疾病,需长期治疗,保持血压稳定。

3. 药物治疗方案(1)利尿剂:适用于血压升高、水肿、肾功能不全的患者。

(2)β受体阻滞剂:适用于心率较快、心功能不全、心肌梗死后、冠心病、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患者。

(3)钙通道阻滞剂:适用于高血压合并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的患者。

(4)ACEI/ARB:适用于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肾病、冠心病、左心室肥厚、心力衰竭的患者。

(5)α受体阻滞剂:适用于高血压合并前列腺增生、外周血管疾病的患者。

4. 非药物治疗方案(1)生活方式干预:包括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等。

(2)健康教育:普及高血压相关知识,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

(3)家庭血压监测:指导患者正确测量血压,了解血压变化。

二、治疗方案实施1. 诊断与评估基层医疗机构应建立高血压患者档案,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定期随访,及时掌握病情变化。

2. 治疗原则基层医疗机构应遵循个体化、阶梯式、联合用药、长期治疗的治疗原则,为患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高血压的12种联合用药方案,你都知道吗?

高血压的12种联合用药方案,你都知道吗?

高血压的12种联合用药方案,你都知道吗?联合应用降压药是降压治疗的基本方法,为了达到目标血压水平,大部分高血压患者需要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降压药联合使用。

哪些人群需要两种降压药联合使用?通常2级以上高血压患者,或者高于目标血压20/10mmHg的高危人群需要两种降压药联合使用,如果血压高于140/90mmHg也可考虑小剂量联合降压药物治疗。

如不能达标,可能需要3种甚至4种以上的降压药联用。

01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降压药联用,其作用机制应该有互补性,同时具有相加的降压作用,并可抵消相互的不良反应,以下五种用药方案是国内各指南推荐的联合用药方案,其优点介绍如下:1A C E I(普利类)或A RB(沙坦类)+噻嗪类利尿剂这种联合的优点是具有协同作用,同时,A C E I或A R B可致血钾轻微升高,而氢氯噻嗪可致血钾降低,两者联用可抵消相互的不良反应。

2二氢吡啶类C C B(如氨氯地平)+AC E I(普利类)或AR B(沙坦类)C C B具有直接扩张动脉,而A C E I或A R B既可扩张动脉,也可扩张静脉,两者合用具有协同作用。

长期应用C C B可能有踝部水肿的不良反应,A C E I或A R B可抵消这种不良反应,另外,A C E I或A R B可降低交感神经活性,可减轻C C B导致的反射性交感神经张力增加和心率加快的不良反应。

3二氢吡啶类C C B(如氨氯地平)+β-受体阻滞剂(如比索洛尔)C C B有增加心率的作用,恰好抵消β-受体阻滞剂的减慢心率的作用。

另外,C C B的外周扩张血管也可抵消β-受体阻滞剂的外周缩血管作用。

4二氢吡啶类C C B(如氨氯地平)+噻嗪类利尿剂噻嗪类利尿剂可减轻C C B可能导致踝部水肿的不良反应。

5三种降压药联用以这种方案最为常见,即是:A C E I(普利类)或A R B(沙坦类)+二氢吡啶类C C B+噻嗪类利尿剂(如氢氯噻嗪),如还不能达标,可在原药基础上增加剂量,或者联用第四种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保钾利尿剂(如螺内酯)、α-受体阻滞剂(如特拉唑嗪)、或中枢降压药(如可乐定)。

新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来了精选全文完整版

新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来了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新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来了近日,《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发布(中国心血管杂志.2019,24:1),从我国人群高血压流行特点、高血压与心血管风险的关联、诊断评估、治疗手段、防治策略、社区规范化管理等多个方面进行了详细而科学的阐述,为我国高血压规范化管理指明方向。

领衔者说“2018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并未改变高血压定义,建议按危险分层进行管理,初始即可使用联合治疗与单片复方制剂。

希望能够以简单路径实现指南落实的最后一公里,助力实现健康中国2030!”新指南制定领衔者、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刘力生教授表示。

要点1:我国人群高血压患病率民族、地区间存差异我国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仍呈升高趋势,且具有2个比较显著的特点:从南方到北方,高血压患病率递增;不同民族之间高血压患病率存在差异。

我国高血压患者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近年来有明显提高,但总体仍处于较低水平。

高钠、低钾膳食,超重和肥胖是我国人群重要的高血压危险因素。

要点2:卒中仍是最主要并发症血压水平与心血管风险呈连续、独立、直接的正相关关系。

卒中仍是目前我国高血压人群最主要的并发症,冠心病事件也有明显上升,其他并发症包括心衰、左心室肥厚、房颤、终末期肾病。

要点3:诊室血压为常用诊断方法诊室血压是我国目前诊断高血压、进行血压水平分级以及观察降压疗效的常用方法。

有条件者应进行诊室外血压测量,用于诊断白大衣高血压及隐蔽性高血压,评估降压治疗的疗效,辅助难治性高血压的诊治。

动态血压监测可评估24 h血压昼夜节律、体位性低血压、餐后低血压等。

家庭血压监测可辅助调整治疗方案。

基于互联网的远程实时血压监测是血压管理的新模式。

精神高度焦虑的患者,不建议频繁自测血压。

要点4:高血压定义不变按危险分层管理高血压定义: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诊室收缩压(SBP)≥140 mmHg 和(或)舒张压(DBP)≥90 mmHg。

根据血压升高水平,将高血压分为1级、2级和3级。

高血压的12种联合用药方案,胃炎的11种联合用药方案,你知道吗?

高血压的12种联合用药方案,胃炎的11种联合用药方案,你知道吗?

高血压的12种联合用药方案,胃炎的11种联合用药方案,你知道吗?联合应用降压药是降压治疗的基本方法,为了达到目标血压水平,大部分高血压患者需要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降压药联合使用。

高血压的联合用药哪些人群需要两种降压药联合使用?通常2级以上高血压患者,或者高于目标血压20/10mmHg的高危人群需要两种降压药联合使用,如果血压高于140/90mmHg也可考虑小剂量联合降压药物治疗。

如不能达标,可能需要3种甚至4种以上的降压药联用。

01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降压药联用,其作用机制应该有互补性,同时具有相加的降压作用,并可抵消相互的不良反应,以下五种用药方案是国内各指南推荐的联合用药方案,其优点介绍如下:1、ACEI(普利类)或ARB(沙坦类)+噻嗪类利尿剂这种联合的优点是具有协同作用,同时,ACEI或ARB可致血钾轻微升高,而氢氯噻嗪可致血钾降低,两者联用可抵消相互的不良反应。

2、二氢吡啶类CCB(如氨氯地平)+ACEI(普利类)或ARB(沙坦类)CCB具有直接扩张动脉,而ACEI或ARB既可扩张动脉,也可扩张静脉,两者合用具有协同作用。

长期应用CCB可能有踝部水肿的不良反应,ACEI或ARB可抵消这种不良反应,另外,ACEI或ARB可降低交感神经活性,可减轻CCB导致的反射性交感神经张力增加和心率加快的不良反应。

3、二氢吡啶类CCB(如氨氯地平)+β-受体阻滞剂(如比索洛尔)CCB有增加心率的作用,恰好抵消β-受体阻滞剂的减慢心率的作用。

另外,CCB的外周扩张血管也可抵消β-受体阻滞剂的外周缩血管作用。

4、二氢吡啶类CCB(如氨氯地平)+噻嗪类利尿剂噻嗪类利尿剂可减轻CCB可能导致踝部水肿的不良反应。

5、三种降压药联用以这种方案最为常见,即是:ACEI(普利类)或ARB(沙坦类)+二氢吡啶类CCB+噻嗪类利尿剂(如氢氯噻嗪),如还不能达标,可在原药基础上增加剂量,或者联用第四种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保钾利尿剂(如螺内酯)、α-受体阻滞剂(如特拉唑嗪)、或中枢降压药(如可乐定)。

临床老年高血压特点、患者诊断性评估、降压治疗措施及血压控制目标

临床老年高血压特点、患者诊断性评估、降压治疗措施及血压控制目标

临床老年高血压特点、患者诊断性评估、降压治疗措施及血压控制目标半数以上老年人患有高血压,在≥80岁高龄人群中,高血压患病率接近90%,高血压是罹患脑卒中、心梗乃至造成心血管死亡首要危险因素。

老年人群是独特群体,高血压预防、诊断、评估和治疗策略与一般人群显著不同。

特点老年高血压患者有以下特点:➤收缩压升高和脉压增大;➤异常血压波动;➤合并多种疾病;➤假性高血压发生率增加。

患者评估诊断性评估包括:①确定血压水平;②了解心血管危险因素;③明确引起血压升高可逆和/或可治的有无继发性高血压;上述评估,有助于指导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治疗。

评估老年高血压整体危险度,有助于确定降压治疗时机、优化治疗方案并进行心血管风险综合管理。

表1 老年高血压危险分层评估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衰弱和认知功能。

对于高龄高血压患者,制定降压治疗方案前衰弱评估,特别是近1年内非刻意节食情况下体质量下降>5%或有跌倒风险高龄老年高血压患者。

降压治疗1、降压目标年龄≥65岁,血压≥140/90 mmHg,在生活方式干预同时启动降压药物治疗,将血压降至<140/90 mmHg。

年龄≥80岁,血压≥150/90 mmHg,启动降压药物治疗,应将血压降至<150/90 mmHg,耐受性良好进一步将血压降至<140/90 mmHg。

经评估确定为衰弱的高龄高血压,血压≥160/90 mmHg,启动降压药物治疗,收缩压控制目标为<150 mmHg,但尽量不低于130 mmHg。

患者对降压治疗耐受性良好不停止降压治疗。

2、非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是降压治疗基本措施,保持良好生活方式,主要包括:①健康饮食:每日摄盐量应<6 g,老年高血压患者适度限盐;②规律运动:每周不少于5d、每天不低于30 min步行、慢跑和游泳等有氧体育锻炼,老年人不建议剧烈运动;③戒烟限酒,甚至戒酒;④保持理想体质量:维持理想体质量、纠正腹型肥胖有利于控制血压,减少心血管病发病风险,注意避免过快、过度减重;⑤改善睡眠;⑥注意保暖。

高血压联合用药的原则及方案

高血压联合用药的原则及方案

2022—03-16 09 :45对于高血压人群选择药物治疗高血压时,不少的高血压治疗都是首选单一药物进行控制血压,但是对于哪些血压没有办法使用一种降压药物进行控压时,就需要考虑使用两种或者是多种药物进行联合控制,固然,如果一种药物的副作用比较大时,为减少副作用对身体的影响,高血压的哪些事(微信ID:sangaook)也是建议大家可以合理的联合使用药物进行调节,减少药物彼此间的副作用。

下面就介绍高血压联合用药的原则及方案有哪些?高血压是一种多因素参预发病的疾病,单独应用一种降压药,只针对一个因素的治疗,效果较差或者不理想是可以预料的。

联合多种药物的治疗可以达到针对多种因素的作用,降压效果会更好,这在理论上是可以预期的.应该说,联合用药更加符合个体化用药、整体治疗、综合性治疗和合理用药的原则。

联合方案的制定和具体药物的选择应该根据患者的个体特点和危(wei)险分层,包括危险因索、血压水平、血压升高的机制、靶器官的伤害状态、并存疾病、降压药物本身的件能、患者对于具体药物的耐受情况及其经济状况等因素来综合考虑决定。

联合治疗现已成为高血压治疗的趋势。

联合用药的主要目的就在于强化降压治疗、尽快有效达标。

国际上公认有6 种常用降压药物:ACEI 、ARB 、CCB、利尿剂、β 受体阻滞剂和α受体阻滞剂。

六类降压药物中单一种药物部份有效,则可加一个小剂量第二种药,比增大第一个药的剂最更合适,因为这样做可以允许不同的药理作用相叠加,而减少体内平衡代偿对血压下降的限制。

联合治疗时,各药剂量较小,因此也减少了不良反应.一半以上的高血压患者需要服用两种以上的药物才干控制血压。

在联合用药时,应注意选择治疗协同作用和相加作用,不良反应相互抵消,至少不良反应不相加的药物,同时考虑对合并其他疾病有利。

常用有效的药物联合方案是:一、利尿剂+ACEI。

二、利尿剂+ARB。

三、利尿剂+β 受体附断剂。

四、利尿剂+α 受体阻断剂。

五、二氢吡啶类CCB+ACEI。

高血压联合用药方案

高血压联合用药方案
1.起始剂量:根据患者病情和药物说明书,选择合适的起始剂量。
2.药物调整:根据患者血压控制情况,逐步调整药物剂量,直至血压达标。
3.监测频率:治疗初期每1-2周随访1次,血压稳定后每月随访1次。
4.不良反应:密切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如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及时停药并调整治疗方案。
七、患者教育和生活方式干预
1.初诊为高血压,血压水平为1级或2级;
2.已接受单一药物治疗,但血压控制不理想;
3.存在心血管疾病风险因素或靶器官损害;
4.无严重药物禁忌症。
三、联合用药原则
1.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种族、血压水平、心血管风险、合并症及药物耐受性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联合用药方案。
2.逐步调整:从单药治疗开始,根据血压控制情况逐步增加药物种类和剂量,避免过度治疗。
4.鼓励患者定期参加高血压俱乐部活动,加强病友间交流,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七、总结
本方案旨在为高血压患者提供一种合理、有效的联合用药方案,以提高血压控制率,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在实际应用中,需根据患者个体差异,调整药物组合和剂量,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同时,加强对患者的教育与管理,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a.钙通道阻滞剂(CCB):硝苯地平、氨氯地平等;
b.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依那普利赖诺普利等;
c.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厄贝沙坦、氯沙坦等;
d. 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比索洛尔等;
e.利尿剂:氢氯噻嗪、呋塞米等。
2.药物组合
根据患者病情,以下组合可作为参考:
a. CCB + ACEI/ARB:适用于大部分高血压患者,具有较好的降压效果,且能减轻心脏负担,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

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及老年人健康管理医防融合工作实施方案

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及老年人健康管理医防融合工作实施方案

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及老年人健康管理医防融合工作实施方案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及老年人是我国慢性病患者中的重要群体,他们的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为了有效管理这些人群的健康状况,医防融合工作成为一种有效的管理方式。

本文将探讨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及老年人健康管理医防融合工作的具体实施方案。

一、医防融合工作概述医防融合是指将医疗服务和疾病预防控制有机结合,实现疾病的早发现、早治疗和早预防。

在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及老年人健康管理中,医防融合工作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降低患者的病情恶化风险,减轻医疗负担,提高预防保健的效果。

二、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及老年人的特点及管理需求1. 高血压患者: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患者多为中老年人,特点是病情发展缓慢,容易伴随其他慢性病,如心脏病、糖尿病等。

高血压患者需要长期控制血压,定期监测病情,保持血压稳定。

2. 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患者多为中老年人,特点是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抵抗。

糖尿病患者需要定期监测血糖,控制饮食,坚持运动,避免感染和并发症。

3. 老年人:老年人是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主要人群,特点是免疫力下降,易患感染和慢性病。

老年人需要注重自我保健,保持适度运动,规律作息,保持心情愉快。

三、1. 建立健康档案:对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及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包括个人基本信息、病史、诊断结果、用药情况等。

通过档案管理系统,实现医疗服务与疾病预防的有效衔接。

2. 定期健康检查:定期对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及老年人进行健康检查,包括测量血压、血糖、心率、体重等指标。

根据检查结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预防并发症发生。

3. 健康教育:开展针对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及老年人的健康教育活动,包括饮食、运动、药物使用、心理调整等方面。

通过群体教育和个体指导相结合的方式,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4. 健康管理团队:建立多学科协作的健康管理团队,包括医生、护士、营养师、心理咨询师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肾小管尿酸和 钙的重吸收
糖耐量
血尿酸
血钙
一种合理的降压配方:ARB+利尿剂,国际循环,2005,4,14
权威高血压指南均推荐 A+D为联合降压药物组合的优选方案
2010
SPC
ASH
优选联合治疗方案: • ACEI/利尿剂 • ARB/利尿剂 • ACEI/CCB • ARB/CCB
2010 中国高血压 防治指南
序贯治疗方案是采用不同降压机制药物先后轮换治疗,试图依据升压机制找出一 种药物对具体患者进行针对性治疗
认为高血压可能是一种重要的代偿机制,不应该干预
2 1
我国高血压人群基数大,合并其它危险因素 的比例高,更需要优化联合治疗
CONSIDER研究: 5206例中国门诊高血压患者:88.9%的中国门诊高血压患者合并≥1种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
B
C+D C+A A+D C+D C+A+B C+B
血压<160/100mmHg; 或低危患者
C
F C+A
A
A+D C+A+B
D
C+B
F
C+D+A
A+D+α
C+A+D
A+D+α
可再加其它降压药,如可乐定等
注:A:ACEI或ARB;B:β受体阻滞剂;C: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D:噻嗪类利尿剂; α: α受体阻滞剂。 ACEI: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RB: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F:低剂量固定复方制剂。第一步均为 小剂量开始,药物治疗后血压未达标者,可使原药基础上加量或另加一种降压药,如血压达标,则维持用药;第 二步也是如此
非勺型 24h-HR≥70次/分
高危组盐敏感高血压比例可高达70%
• 试验共纳入46例轻到中度高血压患者,摄入常规盐量,根据24小时动态血压信息,将其分为 盐敏感低危组、中危组和高危组,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采用传统盐敏感试验评估盐敏感 指数
Paolo Castiglioni et al. Hypertension. 2011;57:180-185
58%
盐敏感
14 - 16
我国北方
高血压患者 食盐摄入量(g/d)
牟建军, 等.中华高血压杂志. 2010;18(3):201-202.
24小时动态血压可简易判断盐敏感高血压
动态血压血压节律和心率判断盐敏感性
低危组
中危组
勺型 24h-HR>70次/分 或 非勺型 24h-HR<70次/分
高危组
勺型 24h-HR≤70次/分
优选联合治疗方案:
• 二氢吡啶类CCB+ARB • 二氢吡啶类CCB+ACEI • ARB+噻嗪类利尿剂 • ACEI+噻嗪类利尿剂 • 二氢吡啶类CCB+噻嗪类利尿剂 • 二氢吡啶类CCB+β受体阻滞剂
2013
2014
ESH/ESC
优选联合治疗方案:
• CCB+ARB • CCB+ACEI • ARB+噻嗪类利尿剂 • ACEI+噻嗪类利尿剂 • CCB+噻嗪类利尿剂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1, 39(7):579-616.
在优化联合治疗时代, 我国高血压患者应如何选择FDC
我国人群食盐摄入量普遍偏高, 一半以上高血压患者为盐敏感性
我国人群食盐摄入量普遍偏高 我国北方地区高血压患者盐敏感者占58%
WHO标准
6
我国南方
8 - 10
1. 刘军, 等.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3, 41(12): 1050-1054 2. 李镒冲, 等.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2012;46(5):409-413
我国高血压指南推荐, FDC是联合治疗的一线降压方案
确诊高血压
单药60/100mmHg ;或高于目标 血压20/10mmHg的高危患者
JSH
优选联合治疗方案:
• ARB+CCB • ACEI+CCB • ARB+利尿剂 • ACEI+利尿剂 • CCB+利尿剂
A+D更适合高盐摄入/盐敏感高血压患者
9 Yoshimura M et al. Journal of the Renin-Angiotensin-Aldosterone System 2010;11:124-126
对高盐负荷的患者,A+D可实现倍增性的降压疗效
ARB 血 压 降 幅 ARB/CCB
高血压患者比例(%)
合并1个危险因素
合并2个危险因素
合并≥3个危险因素
• CONSIDER研究旨在了解我国门诊高血压患者合并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现况以及血压控制情况,共纳入全国 22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46家医院的5206例高血压患者 • 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吸烟、血脂异常、糖调节受损、肥胖
2010 年我国高血压患病人数已达3.3亿
ARB/利尿剂
A R B
A R B
A R B
增强
C C B
相加效果
Jitsuo Higaki. Therapeutic Research. 2010; 31(1) : 61-68
利 尿 剂
相乘效果
A+D机制互补,降低不良反应
利尿剂 血容量 心输出量 体位性低 血压 肾前性氮 质血症 肾血流量
从我国高血压人群特点看
优化联合治疗方案
高血压领域已步入优化联合治疗时代
优化联合治疗
联合治疗 阶梯治疗 序贯治疗 无需治疗
• • • •

强调起始联合治疗地位,带来更多获益
联合治疗方案则采用不同降压机制的药物2种或3种, 以合适的剂量进行不同组合
阶梯治疗方案以一种固定的模式进行治疗,例如从噻嗪类利尿剂开 始,逐步递增剂量或联合第二阶梯的药物
ARB
• ARB通过改善心输出量,而抵消 利尿剂体位性低血压的副作用。
肾素活性 醛固酮
低血钾
LDL-C
GFR
• ARB改善肾血流量,而抵消利尿 剂因肾小球滤过率 (GFR)下降 而引起的副作用,如血尿酸、血 钙增加 • ARB通过阻断RAS 系统,而抵消 利尿剂因醛固酮增加引起的副作 用,如低血钾等
肥胖等人群更易出现盐敏感性高血压
• 老年患者
• CKD患者
• 肥胖患者
• 糖尿病患者
• 胰岛素抵抗患者 • ……
1. Takashi Uzu et al. Clin Exp Nephrol (2009) 13:300–306. 2. Curr Med Res Opin 2008; 24(4): 1101-1114. 3. Cushman WC, et al. J Clin Hypertens (Greenwich). 2002;4(2):101–10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