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二物理人教版选修3-3课件:本章整合9
合集下载
高中物理选修3-3全套ppt课件

• 7.误差分析 • (1)由于我们是采用间接测量的方式测量分子的直径,实验室中配制的
酒精溶液的浓度、油酸在水面展开的程度、油酸面积的计算都直接影 响测量的准确程度。
• (2)虽然分子直径的数量级应在10-10m。但中学阶段,对于本实验只要 能测出油酸分子直径的数量级在10-10m左右即可认为是成功的。
如果算出一定体积的油酸在水面上形成的单分子油膜的面积, 即可算出油酸分子的大小。用 V 表示一滴油酸酒精溶液中所含 油酸的体积,用 S 表示单分子油膜的面积,用 d 表示分子的直 径,如下图,则:d=VS。
• 3.实验器材
• 盛水的容器,有溶液刻度并能使油滴溶液一滴一滴下落的滴管或注射 器,一个量筒,按一定的比例(一般为1 200)稀释了的油酸溶液,带 有坐标方格的透明有机玻璃盖板(面积略大于容器的上表面积),少量痱 子粉或石膏粉,彩笔。
考点题型设计
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
•
(烟台市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在做“用油
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的实验中,若所用油酸酒精溶液的浓度为每
104mL溶液中含有纯油酸6mL,上述溶液为75滴,把1滴该溶液滴入盛
水的浅盘里,待水面稳定后,将玻璃板放在浅盘上,用笔在玻璃板上
描绘出油酸膜的轮廓形状再把玻璃板放在坐标纸上,其形状和尺寸如
• (3)待测油酸面扩散后又收缩,要在稳定后再画轮廊,扩散后又收缩有 两个原因:第一是水面受油酸滴冲击凹陷后恢复;第二是酒精挥发后 液面收缩。
• (4)利用坐标纸求油膜面积时,以边长1cm的正方形为单位,计算轮廓 内正方形的个数时,大于半个的均算一个。
• (5)当重做实验时,水从盘的一侧边缘倒出,在这侧面会残留油酸,用 少量酒精清洗,并用脱脂棉擦去再用清水冲洗,这样可保持盘的清洁。
高中物理选修3-3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3课件8本章高效整合

玻意 耳定 律
等温 变化
变化 同一气体的 定律 过程 两条图线
图线特点 甲:在p-t图中图线是延长线 通过t轴上-273.15 ℃的直 线.由于同一气体在同一温度 (如0 ℃)下,压强大时,体积 小,所以V1>V2. 乙:在p-T图中图线是延长线 pV 通过原点的倾斜直线,由 T = C C得pV· T,可见体积V大时,图 线的斜率小,所以V1>T2.
必须统一,但不一定是国际单位.
一活塞将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封闭在水平放置的 固定气缸内,开始时气体体积为V0,温度为27 ℃.在活塞上 2 施加压力,将气体体积压缩到 V0,温度升高到57 ℃.设大 3 气压强p0=1.0×105 Pa,活塞与气缸壁的摩擦不计. (1)求此时气体的压强; (2)保持温度不变,缓慢减小施加在活塞上的压力使气 体体积恢复到V0,求此时气体的压强.
1.充气问题 向球、轮胎等容器中充气是一类典型的变质量的气体问
题.只要选择球内原有气体和即将打入的所有气体作为研究对
象,就可以把充气过程中的气体质量变化的问题转化为一定质 量气体的状态变化问题. 2.抽气问题 在从容器内抽气的过程中,容器内气体的质量不断减小,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属于变质量问题.分析时,将每次抽气过程中抽出的气体和剩
盖 | 吕 萨 克 定 律
等压 变化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状态变化过程中的p-T图象如图 所示,在A状态时的体积为V0,试画出该变化过程对应的V-T 图象和p-V图象.
解析:
气体由A→B,温度不变,根据玻意耳定律有
1 p0V0=3p0VB,得VB= V0.由此可知A、B、C三点的状态参 3 量分别为: 1 A:p0,T0,V0;B:3p0,T0, V0;C:3p0,3T0,V0 3 对应的V-T图象如p-V图象分别如图甲、乙所示.
(人教版)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3(全部课件)

2.分子的两种模型 对于固体和液体,分子间距离比较小,可以认为分子是一个个紧挨着的,
3 设分子体积为 V0,则分子直径 d=
6πV0(球模型).对于气体,设每个气体分子
所占空间体积为 V0,分子间距离比较大,处理方法是建立立方体模型,从而可
计算出两气体分子之间的平均距离 d=3 V0.
阿伏加德罗常数
图 7-1-1
(2)计算:如果测出油酸的体积为 V,单分子油膜的面积为 S,则油酸分子的 直径 d=VS.
3.分子大小:除了一些有机物质的大分子外,多数分子大小的数量级为 厚度可认为与油酸分子的直径大小相等.(√) 2.为了便于研究,我们通常把固体和液体分子看作球形.(√) 3.在做用油膜法估测分子大小的实验时,直接用纯油酸溶液更精确些.(×)
3.数据处理 计算方法: (1)一滴油酸溶液的平均体积 V =N滴油酸溶N液的体积. (2)一滴油酸溶液中含纯油酸的体积
纯油酸体积 V= V ×油酸溶液的体积比.(体积比=溶液的体积) (3)油膜的面积 S=n×1 cm2.(n 为有效格数,小方格的边长为 1 cm) (4)分子直径 d=VS.(代入数据时注意单位的统一)
知 识 点
1
学
业
分
层
1 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测 评
知
识
点
2
2020/6/8
学习目标 1.知道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2.理解分子的模型,知道分子直径的数量级.(重点) 3.学会用油膜法估测分子大小的实验.(重点、难点) 4.掌握阿伏加德罗常数,并会进行相关计算、估算.(难点)
知识脉络
2.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 (1)原理:把一滴油酸酒精溶液滴在水面上,使油酸在水面上形成__单__分___子_ 油膜,如把油酸分子简化成球形,则油膜的__厚__度__即为油酸分子的直径,如图 7-1-1 所示.
物理(人教版选修3-3)课件:9.3-饱和汽与饱和汽压

气温超过38 ℃,相对湿度大于50%;
气温超过40 ℃,相对湿度大于30%.
自 主 学 习
名 师 解 疑
分 类 例 析
蒸发和沸腾
【例1】 如图9-3-2所示,在一个大烧杯A内放一个小烧杯B,杯内
都放有水,现对A的底部加热,则 ( ).
图9-3-2
自 主 学 习 名 师 解 疑 分 类 例 析
A.烧杯A中的水比B中的水先沸腾
压强不改变;体积减小时,容器中汽的密度增大,回到液体
中的 1分子数多于从液面飞出的分子数,于是,一部分汽变 成液体,直到汽的密度减小到等于该温度下饱和汽的密度为 止.由于温度跟原来相同,饱和汽密度不变,汽分子热运动 的平均速率也跟原来相同,所以压强也不改变.
自 主 学 习 名 师 解 疑 分 类 例 析
自 主 学 习
名 师 解 疑
分 类 例 析
饱和汽和饱和汽压
【例 2】 如图 9-3-3 所示,一个有活塞的密闭容器内盛有饱和水汽 与少量的水,则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 ).
图9-3-3
自 主 学 习
名 师 解 疑
分 类 例 析
pV A.温度保持不变,慢慢地推进活塞,由 T =C 可知容器内饱和 汽压强会增大 B.温度保持不变,慢慢地推进活塞,容器内压强不变 C.温度保持不变,慢慢地拉出活塞,容器内饱和水汽分子数不 变 D.不移动活塞而将容器放在沸水中,容器内压强不变
项正确、 B项错误.降低温度,饱和汽压减小,若体积不变,
当降低温度时,可使压强减小到降低温度后的饱和汽压,则
C项正确、D项也正确. 答案 ACD
自 主 学 习 名 师 解 疑 分 类 例 析
空气湿度及应用
【例3】 气温为10 ℃时,测得空气的绝对湿度p=800 Pa,则此时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3全册课件

1
• 1 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学习目标
素养提炼
1.知道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 成的.
物理观念:物体是由大量分子 组成的.
2.知道油膜法估测分子直 径的原理、思想和方法.
分子模型:球形模型和立方体 模型.
3.知道分子球形模型和分 子直径的数量级.
科学思维:利用阿伏加德罗常 数这一桥梁估算分子的大小 和质量.
图所示,油膜的__厚___度___即为油酸分子的直径.
V
(2)计算:如果油滴的体积为V,单分子油膜的面积为S,则分子的直径d=___S_____.(忽
略分子间的空隙) 2.分子的大小:除了一些有机物质的大分子外,多数分子大小的数量级为__1_0_-_1_0__m.
[思考] 热学中所说的分子是化学意义上的分子吗? 提示:不是.热学中所说的分子是组成物质微粒的分子、原子或离子的统称.
[解析] (1)实验操作开始之前要先配制油酸酒精溶液,确定每一滴溶液中含有纯 油酸的体积,所以步骤④放在首位.实验操作时要在浅盘放水、撒痱子粉,为 油膜的形成创造条件,然后是滴入油酸、测量油膜的面积,计算油膜的厚度(即 油酸分子直径),所以接下来的步骤是①②⑤③. (2)油酸溶液的体积浓度是3100,一滴溶液的体积是510 cm3=2×10-8 m3, 所以油酸分子的直径为d=2×100-.183×3010 m≈5×10-10 m.
4.知道阿伏加德罗常数及 其意义.
科学探究:油膜法探究分子直 径的大小.
01 课前 自主梳理 02 课堂 合作探究 03课后 巩固提升 04课时 跟踪训练
一、分子的大小
1.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
(1)方法:把一滴油酸酒精溶液滴在水面上,在水面上形成油酸薄
膜,薄膜是由___单___层______的油酸分子组成的,并把油酸分子简化成__球___形_____,如
• 1 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学习目标
素养提炼
1.知道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 成的.
物理观念:物体是由大量分子 组成的.
2.知道油膜法估测分子直 径的原理、思想和方法.
分子模型:球形模型和立方体 模型.
3.知道分子球形模型和分 子直径的数量级.
科学思维:利用阿伏加德罗常 数这一桥梁估算分子的大小 和质量.
图所示,油膜的__厚___度___即为油酸分子的直径.
V
(2)计算:如果油滴的体积为V,单分子油膜的面积为S,则分子的直径d=___S_____.(忽
略分子间的空隙) 2.分子的大小:除了一些有机物质的大分子外,多数分子大小的数量级为__1_0_-_1_0__m.
[思考] 热学中所说的分子是化学意义上的分子吗? 提示:不是.热学中所说的分子是组成物质微粒的分子、原子或离子的统称.
[解析] (1)实验操作开始之前要先配制油酸酒精溶液,确定每一滴溶液中含有纯 油酸的体积,所以步骤④放在首位.实验操作时要在浅盘放水、撒痱子粉,为 油膜的形成创造条件,然后是滴入油酸、测量油膜的面积,计算油膜的厚度(即 油酸分子直径),所以接下来的步骤是①②⑤③. (2)油酸溶液的体积浓度是3100,一滴溶液的体积是510 cm3=2×10-8 m3, 所以油酸分子的直径为d=2×100-.183×3010 m≈5×10-10 m.
4.知道阿伏加德罗常数及 其意义.
科学探究:油膜法探究分子直 径的大小.
01 课前 自主梳理 02 课堂 合作探究 03课后 巩固提升 04课时 跟踪训练
一、分子的大小
1.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
(1)方法:把一滴油酸酒精溶液滴在水面上,在水面上形成油酸薄
膜,薄膜是由___单___层______的油酸分子组成的,并把油酸分子简化成__球___形_____,如
新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3章小结精品课件(共4章)

3.三个基本关系 在这一章中基本概念较多,且相互间关系也较复杂,因此在学习时必须明确以下三 个基本关系: (1)明确布朗运动与分子运动的关系 布朗运动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是固体微粒(不是液体,不是固体分子)的无规则运 动,但它反映的是液体分子运动的无规则性;布朗运动是大量液体分子对固体微粒撞击 的集体行为的结果,个别分子对固体微粒的碰撞不会产生布朗运动;固体微粒越小,液 体分子对它各部分碰撞的不平衡性越明显,液体温度越高,固体微粒周围的液体分子运 动越不规则,对微粒碰撞的不平衡性越明显,所以布朗运动越剧烈.
【例 2】 用长度能放大 600 倍的显微镜观察布朗运动.估计放大后的小颗粒(碳粒) 体积为 0.1×10-9 m3,已知碳的密度是 2.25×103 kg/m3,摩尔质量是 1.2×10-2 kg/mol,阿 伏加德罗常数为 6.0×1023 mol-1,试估算小碳粒中的分子数和碳原子的直径.
【解析】 设小碳粒的边长为 a,放大 600 倍后,其体积 V=(600a)3=0.1×10-9 m3, 而实际体积 V′=a3, 所以小碳粒的质量 m=ρV′=ρ a3,
\
分子力曲线
分子势能曲线
图象
坐标轴
图象的 意义
分子距离 r=r0 时
纵坐标表示分子力,横坐标表示分 纵坐标表示分子势能,横坐标表示
子间距离
分子间距离
横轴上方的曲线表示斥力,为正 横轴上方的曲线表示分子势能,为
值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下方的曲线表示引力,为负 正值;下方的曲线表示分子势能,
值.分子力为引力与斥力的合力 为负值,且正值一定大于负值
B.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一定先减小后增大 C.分子势能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可能先减小后增大 D.在真空、高温条件下,可以利用分子扩散向半导体材料掺入其他元素
高中物理选修3-3全套ppt课件(全一册)

答案:(1)110 (2)8×10-6 (3)7×10-10
点评:油膜法测分子直径,关键是获得一滴油酸酒精溶液, 并由配制浓度求出其中所含纯油酸的体积,再就是用数格子法 (对外围小格“四舍五入”)求出油膜面积,再由公式 d=VS计算 结果。
• (河南南阳市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某同学在“用油膜法估 测分子的大小”的实验中,计算结果明显偏大,可能是由于( )
• 分子体积V0、分子直径d、分子质量m
• 2.宏观量
• 物度ρ体体积V、摩尔体积Vmol、物体的质量M、摩尔质量Mmol、物体的密
3.关系
(1)分子的质量:m=MNmAol=ρVNmA ol
(2)分子的体积:V0=VNmAol=MρNmAol(适用于固体和液体)
(3)
物
体
所
含
的
分
子
数
:
n
=
V Vmol
量级(10-10m)相近。
• (海岳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能根据下列一组数据算出 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是( )
• A.氧气的摩尔质量、氧气分子的质量 • B.水的摩尔质量、水的密度及水分子的直径 • C.氧气的摩尔质量、氧气的密度及氧气分子的直径 • D.水分子的质量和一杯水的质量、体积 • 答案:AB
解析:阿伏加德罗常数 NA=MmA0 =VmA0ρ,NA=ρMVA0(只适用于 固体、液体),所以 A、B 正确,C、D 错误。
探究·应用
•
随着“嫦娥三号”的成功发射,中国探月工程顺利进
行。假设未来在月球建一间实验室,长a=8m,宽b=7m,高c=4m,
实验室里的空气处于标准状态。为了估算出实验室里空气分子的数目,
分子的大小
点评:油膜法测分子直径,关键是获得一滴油酸酒精溶液, 并由配制浓度求出其中所含纯油酸的体积,再就是用数格子法 (对外围小格“四舍五入”)求出油膜面积,再由公式 d=VS计算 结果。
• (河南南阳市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某同学在“用油膜法估 测分子的大小”的实验中,计算结果明显偏大,可能是由于( )
• 分子体积V0、分子直径d、分子质量m
• 2.宏观量
• 物度ρ体体积V、摩尔体积Vmol、物体的质量M、摩尔质量Mmol、物体的密
3.关系
(1)分子的质量:m=MNmAol=ρVNmA ol
(2)分子的体积:V0=VNmAol=MρNmAol(适用于固体和液体)
(3)
物
体
所
含
的
分
子
数
:
n
=
V Vmol
量级(10-10m)相近。
• (海岳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能根据下列一组数据算出 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是( )
• A.氧气的摩尔质量、氧气分子的质量 • B.水的摩尔质量、水的密度及水分子的直径 • C.氧气的摩尔质量、氧气的密度及氧气分子的直径 • D.水分子的质量和一杯水的质量、体积 • 答案:AB
解析:阿伏加德罗常数 NA=MmA0 =VmA0ρ,NA=ρMVA0(只适用于 固体、液体),所以 A、B 正确,C、D 错误。
探究·应用
•
随着“嫦娥三号”的成功发射,中国探月工程顺利进
行。假设未来在月球建一间实验室,长a=8m,宽b=7m,高c=4m,
实验室里的空气处于标准状态。为了估算出实验室里空气分子的数目,
分子的大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一
专题二
专题三
专题三 物态变化过程中的相关计算 1.晶体熔化或凝固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Q=λm。其中λ为晶体的 熔化热,m为晶体的质量。 2.液体在一定的压强和一定的沸点下变成气体吸收的热量Q=Lm。 其中L为汽化热,m为汽化的液体的质量;液体升温吸热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cmΔt。
专题一
专题二
专题三
【例3】 0 ℃的冰和100 ℃的水蒸气混合后, (1)若冰刚好全部熔化,冰和水蒸气的质量比是多少? (2)若得到50 ℃的水,冰和水蒸气的质量比是多少? 〔已知水在100 ℃时的汽化热L=2.25×106 J/kg,冰的熔化热是 λ=3.34×105 J/kg,水的比热容c=4.2×103 J/(kg· ℃) 〕 点拨对于物态变化中的能量变换问题,一是要明确熔化、汽化为 吸热过程,而凝固、液化为放热过程。二是要灵活运用能量守恒定 律。
专题一
专题二
专题三
解析:液体对固体浸润的情况下,在附着层分子的排斥力和表面 层分子的吸引力的共同作用下,液面将上升,不浸润的情况与此相 反,所以选项A正确,选项B错误;毛细现象是指浸润液体在细管中上 升的现象,以及不浸润的液体在细管中下降的现象,在液体和毛细 管材料一定的情况下,管越细,毛细现象越明显。两管发生的都是 毛细现象,所以选项C错误,选项D正确。 答案:AD 题后反思 浸润或不浸润,是指一种液体对某一种固体来说的。 孤立地说某种液体浸润或不浸润都没有意义。同一种液体对不同 的固体,可能浸润,也可能不浸润,例如水对玻璃浸润,而对荷叶就不 浸润。浸润液体在细管中上升,不浸润液体在细管中下降,都属于 毛细现象。
本章整合
有天然规则的几何外形 单晶体 有确定的熔点
微观结构:内部微粒 晶体 按照一定的规则排列, 无天然规则的几何外形 具有空间上的周期性 固体 多晶体 有确定的熔点
物理性质各向异性 物理性质各向同性 无天然规则的几何外形 非晶体 无确定的熔点 物理性质各向同性
微观结构:液体分子间的距离比气体分子间距离小得多; 液体分子的移动比固体分子的移动更容易 宏观性质:有一定体积,没有一定形状,具有流动性 液体 表面张力 现象 浸润和不浸润 毛细现象 液晶 特点:位置无序像液体、排列有序像晶体 应用:液晶显示器 汽化:蒸发、沸腾(吸收热量) 饱和汽:与液体处于动态平衡的蒸汽 概念 饱和汽与饱和汽压 饱和汽压 特点:一定温度下饱和汽压是一定的, 与蒸汽所占体积无关 空气的湿度 物态变化中的能量交换 绝对湿度 相对湿度 关系:相对湿度 =
形成与转化 典型物质
有的物质在不同条件下能够形成不同的晶体,同 一物质可能以晶体和非晶体两种不同的形态出 现,有些非晶体,在一定条件下也可转化为晶体 石英、云母、食盐、硫酸铜 玻璃、蜂蜡、松香
专题一
专题二
专题三
【例1】 关于晶体和非晶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没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一定是非晶体 B.物理性质上表现为各向同性的一定不是晶体 C.晶体熔化有固定的熔点,晶体熔化时分子平均动能不变 D.晶体熔化过程吸收热量,克服分子力做功,晶体内能增加 点拨有无固定熔点是鉴别固体是否为晶体的依据,晶体熔化有固 定的熔点,可从温度及分子力做功来分析能量的变化问题。 解析:多晶体没有规则的几何外形,对物理性质表现出各向同性, 所以选项A、B错误。晶体熔化过程温度不变,吸收热量克服分子 力做功,所以分子平均动能不变而内能增加,选项C、D正确。 答案:CD
绝对湿度 同温度水的饱和汽压
熔化热、汽化热(吸收热量) 能量转化与守恒
专题一
专题二
专题三
专题一 单晶体、多晶体、非晶体的对比分析 分类 晶体 非晶体 比较 单晶体 多晶体
外形 熔点 物理性质 原子排列 规则 确定 各向异性 通常各向同性 有规则 每个晶体的 排列无规则 不规则 不规则 不确定 各向同性 无规则
专题一
专题二
专题三
【例2】 将不同材料做成的两根很细的管子A和B插入同一种液 体中,A管内的液面比管外液面高,B管内的液面比管外液面低,那么 ( ) A.该液体对A管壁是浸润的,对B管壁是不浸润的 B.该液体对B管壁是浸润的,对A管壁是不浸润的 C.A管内发生的是毛细现象,B管内发生的不是毛细现象 D.A管和B管内发生的都是毛细现象 点拨液体对固体浸润的情况下,毛细现象表现为管内液面比管外 液面高;液体对固体不浸润的情况下,毛细现象表现为管内液面比 管外液面低;而且管的内径越细,毛细现象越明显。
专题一
专题二
专题三
专题二 液体的微观结构、宏观性质及常见现象 1.液体的结构接近于固体,有一定体积,具有难压缩、易流动,但 没有一定形状等特点。 2.表面张力是液体表面层各个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的吸引力。它 是由于表面层内分子之间的引力产生的,表面张力使液体表面具有 收缩的趋势。 3.浸润、不浸润现象和液体、固体都有关系,是由附着层内分子 分布性质决定的。 4.毛细现象是表面张力、浸润和不浸润共同作用的结果。若液 体浸润毛细管管壁,则附着层有扩张的趋势,毛细管中液面上升,反 之,下降。
专题一
专题二
专题三
题后反思 (1)一般利用有无固定熔点区分晶体和非晶体,利用有 无天然规则的几何外形和对物理性质表现出的各向同性或各向异 性,区分单晶体和多晶体。 (2)一般从微观角度(如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克服分子力 做功,势能增加)分析分子动能、分子势能的变化,从宏观角度(如吸 热、放热)分析物体内能的变化。
专题一
专题二
专题三
解析:(1)设冰的质量为m1,水蒸气的质量为m2, 则有m1· λ=m2· L+c· m2·Δt
答案:(1)8∶1 (2)9∶2 题后反思 解答本题应明确100 ℃的水蒸气变成100 ℃的水时要 放出热量,100 ℃的水降温至0 ℃的水时也要放出热量;0 ℃的冰熔 化成0 ℃的水时,要吸收热量,只有弄清楚物理过程才能正确列出方 程求解。
������1 ������ + ������· Δ������2 2.25 × 106 + 4.2 × 103 × 50 9 即 = = ≈ 。 5 3 ������2 ������ + ������· Δ������1 3.34 × 10 + 4.2 × 10 × 5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