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缆试题》word版

《光缆试题》word版
《光缆试题》word版

光缆试题

一、填空:

1、光纤按传输的模式分,可分为多模光纤和单模光纤。

2、光缆通信线路的“三防”保护包括光缆线路的防强电、防雷、防电化学腐蚀。

3、光纤通信是以光波为载频率,以光纤为传输媒质的一种通信方式。

4、光纤的传输特性包括损耗特性和色散特性。

5、光纤通信中目前所采用的三个通信窗口是0.85 μm, 1.31 μm, 1.55 μm。

6、单模光纤的色散可分为材料色散和波导色散,其中,主要受材料色散的影响。

7、面对光缆截面,由领示光纤以红—绿顺时针方向为 A 端;

8、单模光纤连接损耗的产生原因中,影响最大的本征因素是模场直径,当采用熔接法接续时,影响连接损耗的外界因素主要是轴向倾斜,轴心错位,纤芯变形。

9、光缆布放的牵引张力应不超过光缆允许张力的 80% 。瞬间最大张力不超过光缆允许张力的 100% 。

10、当长途线路发生障碍时,遵循“先抢通、后修复”的原则。

11、光缆线路障碍点的测试通常是用 OTDR(光时域反射仪)来实现的。

12、OTDR的学名是光时域反射仪,能测量光纤的总长度、全程损耗、平均损耗及任意两点间的损耗值等参数。

13、光纤的主要材料是二氧化硅,结构从内到外依次是纤芯、包层和涂覆层。其中纤芯是光纤导光的主要部分。

14、在接头盒的内部,通常采用熔接法完成光纤接续。

15、单模光纤连接损耗的产生原因中,影响最大的本征因素是模场直径。

16、光纤故障有两种形式,即光纤中断和损耗增大。

17、处理障碍中介入或更换的光缆,其长度一般不应小于200米,光缆的弯曲半径不小于15倍缆径,

18、光缆线路网构成主要包括骨干网、本地网、接入网。

19、盲区决定OTDR测量精细程度的重要指标

20、光缆的结构分为层绞式、骨架式、束管式和带状式

21、光纤线路损耗测量采取的方法一般是光源、光功率计、光时域反射仪相结合的测量方法。

(22)、要用光源、光功率计来进行尾纤的核对。

(23)、OTDR的工作特性中动态范围决定了OTDR所能测量的最远距离。

(24)、在街道上架空光缆距地面的最小垂直净距为 4.5 米。

(25)、光缆线路接头处一般衰耗要求是接头衰耗≦0.08dbm

(26)、目前通信光缆大多采用充油维护。

(27)、在高压线下方或附挂进行施工时,施工人员的身体距离35kv以上的高压线及电力设施,最小间距保持 4米标准

(28)、架空光缆跨越街道时最低缆线到地面的最小垂直净距为 5.5 米。

(29)、进行光缆敷设时,缆盘放置位置应使出线方向与布放方向一致。

(30)、架空光缆接头预留长度为 8~10 M,应盘成圆圈后用扎线扎在杆上。

二、选择题

1、工程上常用的光纤接头的增强保护措施是 B 。

A、金属套管补强法

B、热可缩管补强法

C、V型槽板补强法

2、干线光缆工程中,绝大多数为光纤;而尾巴光纤都是光纤。(B)

A、紧套,松套

B、松套,紧套

C、紧套,紧套

3、光纤线路损耗,一般不采用 A 测量。

A、剪断法

B、插入法

C、后向法

4、通常,各种色散的大小顺序是 B 。

A.模式色散>>波导色散>材料色散

B.模式色散>>材料色散>波导色散

C.材料色散>>模式色散>波导色散

D.材料色散>>波导色散>模式色散

5、光缆接头,必须有一定长度的光纤,一般完成光纤连接后的余留长度(光缆开剥处到

接头间的长度)一般为 B 厘米。

A、50~100

B、60~100

C、80~120

6、下面 A 选项满足全反射必须满足的条件(n1为纤芯的折射率,n2为包层的折射率)

A、折射率n1必须大于折射率n2;光线向界面的入射角应大于临界角

B、折射率n1必须大于折射率n2;光线向界面的入射角应小于临界角

C、折射率n1必须小于折射率n2;光线向界面的入射角应大于临界角

D、折射率n1必须小于折射率n2;光线向界面的入射角应小于临界角

7、光缆交接箱具备 C 等基本功能。

A、光信号放大、光缆成端固定、尾纤熔接存储

B、光信号放大、光缆成端固定、光路调配

C、光缆成端固定、尾纤熔接存储、光路调配

D、光信号放大、尾纤熔接存储、光路调配

8、下面 C 选项是按照光缆的敷设方式分类的。

A、紧套光缆、松套光缆、束管式光缆和带状多芯单元光缆

B、多模光缆、单模光缆

C、管道光缆、直埋光缆、架空光缆和水底光缆

D、市话光缆、长途光缆、海底光缆和用户光缆

9、偏振模色散是单模光纤特有的一种色散英文缩写是 B 。

A、PCM

B、PMD

C、ADM

D、OADM

10、架空光缆与普通公路平行时,最低缆线到地面的最小垂直净距为

C 米。

A、3.0

B、4.5

C、5.5

11、光在单模光纤中的 C 部分以全反射的方式进行传输。

A、包层

B、涂敷层

C、纤芯

D、二次涂敷层

12、下列色散中,在单模光纤中不存在的是 A 。

A、模式色散

B、材料色散

C、结构色散

D、波导色散

13、下面 D 光纤可应用用于10Gb/s以上速率DWDM传输,是大容量传输,DWDM系统用

光纤的理想选择。

A、G.651多模光纤

B、G.652(非色散位移)

C、G.654光纤(最低衰减单模光纤)

D、G.655(非零色散位移)

14、目前使用的光纤一般是 C 光纤。

A、阶跃型多模光纤

B、渐变型多模光纤

C、阶跃型单模光纤

15、下面波长中,损耗最小的是 C 。

A、0.85 μm

B、1.31 μm

C、1.55 μm

16、光缆弯曲半径应不小于光缆外径的倍,施工过程中应不小于倍。(A)

A、15,20

B、20,15

C、15,15

D、20、20

17、下列OTDR的使用中,说法正确的是 A 。

A、平均时间越长,信噪比越高,曲线越清晰。

B、脉宽越大,功率越大,可测的距离越长,分辨率也越高。

C、脉冲宽度越大,盲区越小。

D、分别从两端测,测出的衰减值是一样的。

18、光缆以牵引方式敷设时,主要牵引力应加在光缆的 C 上。

A、光纤

B、外护层

C、加强构件

D、都可以

19、光缆敷设后应立即进行预回土 C cm,应是细土,不能将砖头、石块或砾石等填入。

A、10

B、20

C、30

D、40

20、单头尾纤又称熔接尾纤,主要用于 B

A、光设备到光缆的连接

B、光缆成端熔接

B、光缆到光缆之间的连接 D、光设备到设备之间的连接

21、以下关于在供电线及高压输电线附近工作说法正确的是(ABCD)

A、在高、低压电力线下方或附近作业,必须严防与电力线接触。在进行架线、紧线和打

拉线等作业,应保证最小空中距离如下: 35千伏以下线路为2.5米;35千伏以上的线路为4米。

B、在通信线路附近有其他线条时,没有辩明清楚该线使用性质时,一律按电力线处理。

不得随意剪断。

C、在拆除跨越电力线的通信线条时,必须事先与供电部门联系停止送电,拉闸断电后,

须设专人看闸,作业前应验证经确属停电后,才能开始工作。

D、开始上杆前,应沿电杆检查架空线条、光(电)缆及其吊线,确知其不与供电线接触,

方可上杆。上杆后,先用试电笔检查该电杆上附挂的线条、光(电)缆、吊线、确知没有电后再进行工作。如发现有电,应立即下杆,并沿线检查与供电线接触之处,妥善处理。

22、以下关于高处作业说法正确的是(ABCD)

A、从事高处作业人员必须定期进行身体检查,患有心脏病,贫血、高血压、癫痢病

以及其他不适于高空作业的人,不得从事高处作业。作业时,施工人员必须佩戴符合要求的安全帽,安全带。

B、上杆前必须认真检查杆根有无折断危险,如发现杆根已折断、腐烂者或不牢固的因

素,应进行加固,否则,切勿攀登。

C、上杆前,应观察周围或附近有无电力线、电力设备或其他影响上杆及杆上作业的障

碍物等情况。

D、在杆上作业时,必须使用安全带。安全带围杆绳放置位置应在距杆梢50厘米以下,

在杆上作业应戴安全帽。

23、以下关于人孔内工作说法正确的是(ABCDE)

A、打开人孔后必须立即通风。下人孔时必须使用小梯,不得踩蹬电缆或电缆托板。

下人孔前必须确知人孔内无有害气体。

B、人孔通风采用排风布或排风扇,排风布在井口上下各不小于一米,并将布面设在

迎风方面。

C、在人孔内抽水时,抽水机的排气管,不得靠近人孔口,应放在人孔的下风方向。

D、在人(手)孔内工作时,必须事先在井口处设置井围、红旗,夜间设红灯,上面设

专人看守。

E、在人(手)孔内工作时,不准在人孔内点燃喷灯。点燃的喷灯不准对着电缆和井壁

放置。在焊电缆时,谨防烧坏其它电缆。

24、通信线路施工维护中常见事故及其原因有(ABC)

A、高坠:在线路施工维护作业过程中由于违反作业规范,从电杆、楼房、窗台及梯

凳上坠落事故。

B、触电:在线路施工维护作业过程中由于忽视作业规范,发生人身触及带电体造成的

人身伤害事故。

C、物体打击:在线路施工维护作业过程中由于不按作业规范进行作业,造成到杆或其

他物体伤害作业人员的事故。

25、维护人员应注意区分:(ABC)等地气的连接情况,避免误操作引起设备的接地悬空

而遭雷击。

A、交直流工作地

B、设备保护地

C、防雷接地

26、以下正确的是(ABCD)

A、夜间作业须有两人以上联合作业,方可实施。

B、发电机严禁在室内使用,,以免发生安全事故。

C、拔出插头时,应该紧握插头,严禁拉扯插头的软线。

D、无电工证人员禁止从事强电力工种的作业。

27、光缆线路工程施工主要工序流程划分为。( C )

A、敷设、接续、准备、测试和竣工验收五个阶段、

B、敷设、接续、测试、准备和竣工验收五个阶段

C、准备、敷设、接续、测试和竣工验收五个阶段

28、OTDR可进行以下测量:( ABCD )

A、光纤长度

B、光纤的传输衰减

C、接头衰减

D、故障定位

29、光功率计测量的单位为( B )

A、db

A、-30dbm,-10dbm

B、-40dbm,-20dbm

31、在OTDR设置中脉宽与距离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B )

A、脉宽越小,发光功率越大,测试的距离越长

B、脉宽越大,发光功率越大,测试的距离越长

32、采用后向散射技术测出光纤损耗的方法,习惯上称后向法,又称为OTDR法。严格地说,

OTDR仪测量光纤的损耗应进行测量。( B )

A、单向、

B、双向

33、用OTDR进行光纤测量可分为三步:参数设置、数据获取和曲线分析。( A )

A、对

B、错

34、用OTDR进行测量时,若曲线主体为不规则形状,斜率起伏较大,弯曲或呈弧状,表明了(A)

A、光纤质量严重劣化,不符合通信要求。

B、光纤质量良好,符合通信要求

35、以下哪些属于光纤清洁工具:( ABC )

A、小棉棒

B、酒精

C、IPA擦拭纸

36、线路抢修的原则是。(A)

A、先抢通后修复

B、先修复后抢通

37、线路维护工作应贯彻 C 的方针,做到精心维护、科学管理,逐步实现线路维护由被

动抢修向主动预防、受控维护转变。

A、“预防为主、应急抢修”

B、“应急防护、应急抢修”

C、“预防为主、防抢结合”

38、故障处理的总原则说法错误的是:。(D)

A、先抢通,后修复;

B、先核心,后边缘;

C、先本端,后对端;

D、先网外,后网内

39、一个接续点的衰耗值应该这样计算(D)

A、看熔接机的估算值

B、用OTDR单项测试

C、OTDR双向测试值相加

D 、OTDR双向测试值相加除于2.

40、用OTDR查找光缆故障点的时候,最合适的波长为(A)

A、1550nm

B、1310nm

C、850nm

三、判断题:

1、光纤的传输损耗系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但随温度的减低而减小。(×)

2、常规单模光纤在1.55μm窗口色散为0,损耗也最小。(×)

3、在布放光缆时,只需考虑其所承受的最大张力。(×)

4、常规单模光纤在1.55μm窗口色散为0,损耗也最小。(×)

5、光纤的光学特性是决定光纤的传输性能的一个重要因素。(√)

6、直埋光缆与埋式电力电缆交越时最小的净距为0.5米。(√)

7、ODF架终端方式的优点主要是调纤十分方便,并可使机房布局更加合理。(√)

8、光纤数值孔径越大越容易耦合。(√)

9、俗称圆头尾纤的是FC系列的光纤连接器。(√)

10、OTDR测光纤长度时,测试范围应设置为光纤全长略长。(√)

11、光缆终端设备类主要包括光纤配线架(ODF)、光缆终端盒、光缆交接箱、综合箱的

ODF单元等等,为便于光纤调度,光纤在这些设备内一般用死接头进行连接。(×)

12、光缆在市话管道中敷设时,应满足光缆的曲率半径和接头位置的要求。(√)

13、瑞利散射将光信号向四面八方散射,我们把其中沿光纤原链路返回OTDR的散射光称

为背向散射光。(√)

14、活动连接器、机械接头和光纤中的断裂点都会引起损耗和反射,我们称把这种反射幅

度较大的事件称之为反射事件。(√)

15、盲区决定了2个可测特征点的靠近程度,盲区有时也被称为OTDR的2点分辨率。对

OTDR来说,盲区越大越好。(×)

16、在脉冲幅度相同的条件下,脉冲宽度越大,脉冲能量就越大,此时OTDR的动态范围

也越大。(√)

17、光缆熔接机是光纤固定接续的专用工具,可自动完成光纤对芯、熔接和推定熔接损耗

等功能。(√)

18、熔接质量好坏是通过熔接处外形良否计算得来的,推定的熔接损耗只能作为熔接质量

好坏的参考值,而不能作为熔接点的正式损耗值。正式损耗值必须通过OTDR测试得出。(√)

19、光缆金属护套对地绝缘是光缆电气特性的一个重要指标,金属护套对地绝缘的好坏,

直接影响光缆的防潮、防腐蚀性能及光缆的使用寿命。(√)

20、造成光缆线路对地绝缘低于2M 的主要原因可归纳为:光缆外护层的破损、光缆端头

残余浸水、接头盒密封不好、接头盒监测引出线装置损伤、施工季节和竣工验收受气候的影响。(√)

四、简答题:每题10分

1、光通信的特点有哪些?

答:(1)光纤传输容量大(2)损耗低、中继距离长(3)抗电磁干扰能力强(4)信道串扰小、保密性好(5)光缆尺寸小、重量轻(6)节省有色金属和原材料。

2、画图说明光纤通信的基本组成?

答:光纤通信3大要素:光发射机、光纤光缆和光接收机,如图所示。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