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高分子化学潘祖仁答案(第五版)...doc

(完整版)高分子化学潘祖仁答案(第五版)...doc
(完整版)高分子化学潘祖仁答案(第五版)...doc

第一章绪论

思考题

1.举例说明单体、单体单元、结构单元、重复单元、链节等名词的含义,以及

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区别。

答:合成聚合物的原料称做单体,如加聚中的乙烯、氯乙烯、苯乙烯,缩聚中的

己二胺和己二酸、乙二醇和对苯二甲酸等。

在聚合过程中,单体往往转变成结构单元的形式,进入大分子链,高分子由许多结构单元重复键接而成。在烯类加聚物中,单体单元、结构单元、重复单元相同,与单体的元素组成也相同,但电子结构却有变化。在缩聚物中,不采用单体单

元术语,因为缩聚时部分原子缩合成低分子副产物析出,结构单元的元素组成不再与单体相同。如果用 2 种单体缩聚成缩聚物,则由 2 种结构单元构成重复单元。

聚合物是指由许多简单的结构单元通过共价键重复键接而成的分子量高达

104-106的同系物的混合物。

聚合度是衡量聚合物分子大小的指标。以重复单元数为基准,即聚合物大分子链上所含重复单元数目的平均值,以 DP 表示;以结构单元数为基准,即聚合

物大分子链上所含结构单元数目的平均值,以X

n表示。

2.举例说明低聚物、齐聚物、聚合物、高聚物、高分子、大分子诸名词的的含

义,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和区别。

答:合成高分子多半是由许多结构单元重复键接而成的聚合物。聚合物( polymer)可以看作是高分子( macromolecule)的同义词,也曾使用 large or big molecule 的术语。从另一角度考虑,大分子可以看作 1 条大分子链,而聚合物则是许多大分子的聚集体。根据分子量或聚合度大小的不同,聚合物中又有低聚物和高聚物之分,但两者并无严格的界限,一般低聚物的分子量在几千以下,而高聚物的分子量总要在万以上。多数场合,聚合物就代表高聚物,不再标明“高”字。

齐聚物指聚合度只有几 ~几十的聚合物,属于低聚物的范畴。低聚物的含义

更广泛一些。

3.写出聚氯乙烯、聚苯乙烯、涤纶、尼龙 -66、聚丁二烯和天然橡胶的结构式

(重复单元)。选择其常用

分子量,计算聚合度。

聚合物结构式(重复单元)

聚氯乙烯-[-CH 2 n

CHCl-]-

聚苯乙烯-[-CH 2CH(C6 H5)-] n

涤纶-[-OCH 2 2 6 4 n

CH O?OCC H CO-]

尼龙 66(聚酰胺 -66)-[-NH(CH 2 6 2 4

CO-] n

) NH?CO(CH )

聚丁二烯-[-CH 2 2

-] n

CH=CHCH

天然橡胶-[CH 2 3 2 n

CH=C(CH )CH -] 聚合物分子量 /万结构单元分DP=n 特征

子量 /万

塑料800~2400 足够的聚合度,才能达聚氯乙烯5~15 62.5 960~2900 到一定强度,弱极性要聚苯乙烯10~30 104 (962~2885) 求较高聚合度。

纤维极性,低聚合度就有足涤纶 1.8~2.3 60+132=19 94~120 够的强度

聚酰胺 -66 1.2~1.8 2 53~80

114+112=2

26

橡胶非极性,高分子量才赋顺 -聚丁二烯25~30 54 4600~5600 予高弹性和强度

(4630-5556)

天然橡胶20~40 68 2900~5900

(2941-5882)

4.举例说明和区别:缩聚、聚加成和逐步聚合,加聚、开环聚合和连锁聚合。答:按单体 -聚合物组成结构变化,可将聚合反应分成缩聚、加聚、开环聚合三

大类;而按机理,可分成逐步聚合和连锁聚合两类。

1)缩聚、聚加成和逐步聚合

缩聚是官能团单体间多次缩合反应的结果,除了缩聚物为主产物外,还有低分子副产物产生,缩聚物和单体的元素组成并不相同。

逐步聚合是无活性中心,单体中不同官能团之间相互反应而逐步增长,每步反应的速率和活化能大致相同。大部分缩聚属于逐步聚合机理,但两者不是同义词。

聚加成反应是含活泼氢功能基的亲核化合物与含亲电不饱和功能基的亲电化合

物之间的聚合。属于非缩聚的逐步聚合。

2)加聚、开环聚合和连锁聚合

加聚是烯类单体加成聚合的结果,无副产物产生,加聚物与单体的元素组成相同。连锁聚合由链转移、增长、终止等基元反应组成,其活化能和速率常数各不相同。多数烯类单体的加聚反应属于连锁聚合机理。

环状单体 -键断裂后而聚合成线形聚合物的反应称作开环聚合。 近年来,开环聚合有了较大的发展, 可另列一类, 与缩聚和加聚并列。 开环聚合物与单体组成相同,无副产物产生,类似加聚;多数开环聚合物属于杂链聚合物,类似缩聚物。

5. 写出下列单体的聚合反应式,以及单体、聚合物的名称。

a. CH 2=CHF

b. CH =C(CH )

c. HO(CH 2)5COOH

d. CH 2 -CH 2

2

3 2

| |

e. NH 2(CH 2)6NH + HOOC(CH 2)4COOH CH 2 -O

答:

序号 单体

聚合物

a

CH 2=CHF 氟乙烯

-[-CH 2-CHF-]- n 聚氟乙烯

b

CH =C(CH

3 ) 异丁烯

-[-CH -C(CH ) -]-

聚异丁烯

2

2

2

3 2 n

c

HO(CH 2)5COOH -羟基 -[-O(CH 2)5CO-]- n 聚己内酯

己酸

d

CH 2CH 2 CH 2O 丁氧环

2

22

O-]- n

-[-CH CH CH

└— -—— ──┘

聚氧三亚甲基

e

NH 2(CH 2)6NH 己二胺 +

2 6

2 4

CO-]- n

-[-NH(CH ) NHCO(CH

)

HOOC(CH 2)4COOH 己二 聚己二酰己二胺 (聚酰胺 -66,尼

龙 66)

6. 按分子式写出聚合物和单体名称以及聚合反应式。属于加聚、缩聚还是开环

聚合,连锁聚合还是逐步聚合?

— —

a. [CH 2=C(CH

3)2]

n

b. [NH(CH 2)6NHCO(CH 2)4CO] n

— —

答: c. [NH(CH 2)5CO]n

d. [CH 2 C(CH 3)=CHCH 2]n

序号

单体

聚合物 加聚、缩聚或 连锁、逐步聚

开环聚合

合 a CH 2=C(CH 3)2 异丁烯 聚异丁烯 加聚

连锁 b

NH 2(CH 2)6NH 2 己二胺、 聚已二酰己二 缩聚

逐步

2 4

己 胺,尼龙 66 HOOC(CH ) COOH

二酸

c

2 5

尼龙 6 开环 逐步(水或酸

NH(CH ) CO 己内酰胺

└———— ┘

作催化剂)或 连锁(碱作催

化剂)

d

CH 2=C(CH 3)-CH=CH 2 聚异戊二烯

加聚

连锁

异戊二烯

7.写出下列聚合物的单体分子式和常用的聚合反应式:聚丙烯腈、天然橡胶、丁苯橡胶、聚甲醛、聚苯醚、聚四氟乙烯、聚二甲基硅氧烷。

答:聚丙烯腈:丙烯腈 CH2=CHCN→

天然橡胶:异戊二烯 CH2=C(CH3)-CH=CH 2→

丁苯橡胶:丁二烯 +苯乙烯 CH2=CH-CH=CH 2 +CH2=CH-C6H5→

聚甲醛:甲醛 CH2O

CH3 CH3

OH +O2 O n

聚苯醚: 2, 6 二甲基苯酚CH 3 CH3

聚四氟乙烯:四氟乙烯 CF2 2→2

=CF

CH3 CH3

Cl-Si-Cl H 2O

O-Si n -HCl

聚二甲基硅氧烷:二甲基硅氧烷CH 3 CH 3

8.举例说明和区别线形结构和体形结构、热塑性聚合物和热固性聚合物、非晶态聚合物和结晶聚合物。

答:线形和支链大分子依靠分子间力聚集成聚合物,聚合物受热时,克服了分子间力,塑化或熔融;冷却后,又凝聚成固态聚合物。受热塑化和冷却固化可以反复可逆进行,这种热行为特称做热塑性。但大分子间力过大(强氢键)的线形聚合物,如纤维素,在热分解温度以下,不能塑化,也就不具备热塑性。带有潜在官能团的线形或支链大分子受热后,在塑化的同时,交联成体形聚合物,冷却后固化。以后受热不能再塑化变形,这一热行为特称做热固性。但已经交联的聚合物不能在称做热固性。

聚氯乙烯,生橡胶,硝化纤维:线形,热塑性

纤维素:线形,不能塑化,热分解

酚醛塑料模制品,硬橡皮:交联,已经固化,不再塑化

9.举例说明橡胶、纤维、塑料的结构 -性能特征和主要差别。

答:现举纤维、橡胶、塑料几例及其聚合度、热转变温度、分子特性、聚集态、机械性能等主要特征列于下表。

聚合物聚合度Tg/ Tm/ 分子特聚集态机械性能

℃℃性

纤涤纶90~120 69 258 极性晶态高强高模量

维尼龙50~80 50 265 强极性晶态高强高模量-66

橡顺丁橡~5000 -108 - 非极性高弹态低强高弹性

胶胶

硅橡胶5000~1 -123 -40 非极性高弹态低强高弹性

塑聚乙烯1500~1 -125 130 非极性晶态中强低模量

料万

聚氯乙600~16 81 - 极性玻璃态中强中模量

烯00

纤维需要有较高的拉伸强度和高模量,并希望有较高的热转变温度,因此多选用

带有极性基团(尤其是能够形成氢键)而结构简单的高分子,使聚集成晶态,有足

够高的熔点,便于烫熨。强极性或氢键可以造成较大的分子间力,因此,较低的聚

合度或分子量就足以产生较大的强度和模量。

橡胶的性能要求是高弹性,多选用非极性高分子,分子链柔顺,呈非晶型高弹态,特征是分子量或聚合度很高,玻璃化温度很低。

塑料性能要求介于纤维和橡胶之间,种类繁多,从接近纤维的硬塑料(如聚氯乙烯,也可拉成纤维)到接近橡胶的软塑料(如聚乙烯,玻璃化温度极低,类似橡

胶)都有。低密度聚乙烯结构简单,结晶度高,才有较高的熔点( 130℃);较高

的聚合度或分子量才能保证聚乙烯的强度。等规聚丙烯结晶度高,熔点高(175℃),强度也高,已经进入工程塑料的范围。聚氯乙烯含有极性的氯原

子,强度中等;但属于非晶型的玻璃态,玻璃化温度较低。使用范围受到限制。

10.什么叫玻璃化温度?橡胶和塑料的玻璃化温度有何区别?聚合物的熔点有

什么特征?

答:玻璃化温度及熔点是最重要的热转变温度。

玻璃化温度是聚合物从玻璃态到高弹态的热转变温度。受外力作用,玻璃态时的

形变较小,而高弹态时的形变较大,其转折点就是玻璃化温度,可用膨胀计或热

机械曲线仪进行测定。玻璃化温度是非晶态塑料(如聚氯乙烯、聚苯乙烯等)的使

用上限温度,是橡胶(如顺丁橡胶、天然橡胶等)的使用下限温度。引入极性基

团、位阻较大的芳杂环和交联是提高玻璃化温度的三大途径。

熔点是晶态转变成熔体的热转变温度。高分子结构复杂,一般聚合物很难结晶完

全,因此往往有一熔融范围。熔点是晶态聚合物的使用上限温度。规整的微结构、适当极性基团的引入都有利于结晶,如低密度聚乙烯、等规聚丙烯、聚四氟乙烯、聚酰胺 -66 等。

在聚合物合成阶段,除平均分子量和分布外,玻璃化温度和熔点往往是需要表征

的重要参数。

计算题

1.求下列混合物的数均分子量、质均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指数。

a、组分 A :质量 = 10g,分子量 = 30 000;

b、组分 B:质量 = 5g,分子量 = 70 000;

c、组分 C:质量= 1g,分子量= 100 000

解:数均分子量(常用到的公式m n i M i m i )

M n

n i ( m i / M i )

n i

m i m i

M n

( m i / M i )

n i

10 5 1

10 / 30000 5/ 70000 1 /100000

38576

质均分子量

m i M i

w i M i

M w

m i

10 * 30000 5 * 70000 1* 100000

46876

10 5 1

分子量分布指数

M w/ M n=46876/38576= 1.22

2.等质量的聚合物 A 和聚合物 B 共混,计算共混物的M n和M w。

聚合物 A :M n =35,000, M w =90,000;

聚合物 B:M n =15,000, M w =300,000

解:设聚合物 A 和 B 的质量分别为 m,则

m i 2m 2

21000

M n

m m 1 1

n i

M nA M nB 35000 15000

m i M i ( m i (A) M i (A) m i (B) M i (B) ) (m i (A) M i (A) )(m i (B) M i (B) )

M w

m

i

(A )m

i

( B)

m i 2m 1

M wB) 195000

(M wA

2

195000

第 2 章

缩聚与逐步聚合

计算题

1. 通过碱滴定法和红外光谱法,同时测得

21.3 g 聚己二酰己二胺试样中含有

2.50 10-3

mol 羧基。 根据这一数据,计算得数均分子量为

8520。计算时需作什

么假定?如何通过实验来确定的可靠性?如该假定不可靠,怎样由实验来测定正确的值?

解: M n

m i

m i 21.3g ,

3

, M n 21.3 8520

N i N i 2.5 10

2.5 10 3

上述计算时需假设: 聚己二酰己二胺由二元胺和二元酸反应制得,每个大分子链

平均只含一个羧基,且羧基数和胺基数相等。

可以通过测定大分子链端基 -COOH 和-NH 2 的摩尔数以及大分子的摩尔数来验证假设的可靠性,如果大分子的摩尔数等于 -COOH 和-NH 2 的一半时,就可假定此假设的可靠性。

用气相渗透压法可较准确地测定数均分子量,得到大分子的摩尔数;碱滴定

法测得羧基基团数、红外光谱法测得羟基基团数。

2. 羟基酸 HO-(CH 2)4-COOH 进行线形缩聚,测得产物的重均分子量为 18,400

g/mol -1,试计算:a. 羧基已经酯化的百分比; b. 数均聚合度; c. 结构单元数 X n 。

解:对于该均缩聚物,重均分子量 M w 18400 ,结构单元分子量 M 0 100 .

忽略端基分子量,则

X w M w 18400

M 0 184

100

X w 1 p X w - 1

1 p p

0.989,即已酯化羧基的百分数为 98.9%。

X w 1

M w 1 P 18400

M n M n 9251

1 0.989

M n 9251

X n

92.51

M 0 100

3. 等摩尔己二胺和己二酸进行缩聚,反应程度 p 为 0.500、0.800、0.900、0.950、

0.980、0.990、0.995,试求数均聚合度 X n 、DP 和数均分子量 M n ,并作 X n

p

关系图。 解:

p 0.500 0.800 0.900 0.950 0.970 0.980 0.990 0.995

1 2

5

10

20

33.3

50

100

200

X n

p

1

DP=X /2

1

2.5

5

10

16.65

25

50

100

n

M n

244 583 1148 2278 3781 5668 11318 22618

( M 0 =113 ;

M 端基 =18)

X n p 关系图略

4. 等摩尔二元醇和二元酸经外加酸催化缩聚, 试证明从开始到 p=0.98 所需的时间与 p 从 0.98 到 0.99 的时间相近。计算自催化和外加酸催化聚酯化反应时不同反应程度 p 下、 [c]/[c] 0 与时间 t 值的关系,用列表作图来说明。

解: X n

1

k c 0

t

1

1 p

则 p=0.98 时, t 1 49/k c 0 ;p=0.99 时, t 2 99/k c 0 。

t t 2 - t 1 50/k c 0 t 1 ,可见这两段所需的时间相近。

5. 由 1mol 丁二醇和 1mol 己二酸合成 X n 5000 的聚酯,试作下列计算:

a .两基团数相等,忽略端基对 X n 的影响,求终止缩聚的反应程度 p ;

b. 在缩聚过程中,如果有

0.5 mol% 丁二醇脱水成乙烯而损失,求达到同一反应

程度时的 M n 。

c. 如何补偿丁二醇脱水损失,才能获得同一

M n 的缩聚物?

d .假定原始混合物中羧基的总浓度为 2mol ,其中 1.0% 为醋酸,无其它因素影

响两基团数比,求获得同一数均聚合度所需的反应程度 p 。

解:

M n 5000 50 , X n

1 a. 忽略端基时, X n

100

p 0.98

M 0 1 p

b. p 0.98 , r

0.995,

1 r

44.53

, M n X n M 0 44.53 100 4453 X n

1 r

2rp

c. 由 X n

1 r 可知, p 相同时, r 越大,则 X n 越大; r 相同时, p 越大,

r 2rp 1

则 X n 越大。因此, r 减小时,可通过增大 p 以达到 M n 不变。 当 r 减小为 0.995、 M n 不变即 X n 不变时,

1 r 1 0.995

0.982

X n

r 2rp

1 0.995

50p 1

2 0.995 p

d. N A =N( 丁二醇 )=1mol ,N B =N(己二酸 )=(2-2× 1.0%)/2=0.99(mol),N C =N( 醋酸 )= 2×1.0%=0.02(mol),则

f

Na Nb 2 2 N B N C

1.99

N A 2.01 X n

2 2 p f

50 p 0.985

2

2 1.99 p

8. 等摩尔的乙二醇和对苯二甲酸在 280℃下封管内进行缩聚,平衡常数 K=4 ,求最终 X n 。另在排除副产物水的条件下缩聚,欲得 X n 100 ,问体系中残留水

分有多少?

1 K 1 3

解: X n

p 1

1 K X n

p pn w 1 K

100

n w

n w 4 10 4

9. 等摩尔二元醇和二元酸缩聚, 另加醋酸 1.5%(以二元酸计) ,p=0.995 或 0.999

时聚酯的聚合度多少?

解:假设二元醇与二元酸的物质的量各为 n 摩尔,则醋酸为 0.015n 。N a , b ,

=2n N =2n N b ' 0.015 n

r

N a

2n

,

0.985

N b 2N b 2n 2 0.015n

当 p=0.995 时,

1 r

1

0.985

X n

2rp 1 0.985

79.88

1 r

2 0.985 0.995

当 p=0.999 时,

1 r 1

0.985

X n

2rp

1 0.985

116.98

1 r

2 0.985 0.999

10. 尼龙 1010 是根据 1010 盐中过量的癸二酸来控制分子量,如果要求分子量为

20,000,问 1010 盐的酸值应该是多少?(以 mg KOH/g 计)

解:尼龙 1010 盐 NH 3+ 2 103 2 8

-的分子量为 374,聚合物重复

(CH ) NH OOC(CH ) COO

单元的分子量为 338,结构单元的平均分子量 M 0

×

=(374-18 2)/2=169

X n

M n - M 端基

20000 - 202 19798 117.15

M 0

169

169

假设反应程度 p=1,

X n

1 r 1 r

r 2rp

1 r

1 X n -1

0.983

r

X n 1

若癸二酸过量, Na=N(-NH 2),Nb=N(-COOH) ,则 r

Na 0.983

Nb

( N b N a ) M ( KOH ) (1/0.983 1) 56 2

5.18mgKOH / g1010盐

酸值

1

374

N a M

2 1010

11. 己内酰胺在封管内进行开环聚合。按 1 mol 己内酰胺计,加有水 0.0205mol 、

醋酸 0.0205mol ,测得产物的端羧基为 19.8 mmol ,端氨基 2.3mmol 。从端基数据计算数均分子量。

解:倒推法计算

H 2O

HO CO(CH 2)5NH H

HO CO(CH 2)5NH H

x

NH 2(CH 2)5CO

CH 3COOH

HO

CO(CH 2)5NH

COCH 3

y

n 1(-COOH)=n(-NH 2) = 0.0023 H 2 O 剩余量 =0.0205-0.0023=0.0182

n 2(-COOH)=n(-COCH 3)=0.0198-0.0023=0.0175 CH 3COOH 剩余量 =0.0205-0.0175=0.003

M n

m i

(x y)M 结构单元 m 端基 n 单体 M 单体

m 端基

n i

n

COOH

n

COOH

1 113

0.0198 17 0.0023 1 0.0175 43

0.0198

5762.19

12. 等摩尔己二胺和己二酸缩聚, p=0.99 和 0.995,试画出数量分布曲线和质量分布曲线,并计算数均聚合度和重均聚合度,比较两者分子分子量分布的宽度。

解: X n

1 、 X w

1 p 、 X

w

X w 1 p

1 p

1 p X n

13. 邻苯二甲酸酐与甘油或季戊四醇缩聚,两种基团数相等,试求: a. 平均官能度

b. 按 Carothers 法求凝胶点

c. 按统计法求凝胶点

解:设邻苯二甲酸酐、甘油、季戊四醇的物质的量分别为 n 1、n 2、n 3 ,则 2n 1 =3n 2=4n 3,

2 1

3 1

n =2/3n

,n =1/2n

a 、平均官能度:

n 1 2 n 2 3

1)邻苯二甲酸酐 -甘油体系: f

n 1 n 2

2.40

2)邻苯二甲酸酐 -季戊四醇体系: f

n 1

2 n

3 4

n 1 n 3

2.67

b 、 Carothers 法:

2 2 0.833

1)邻苯二甲酸酐 -甘油体系: p c

2.4

f

2)邻苯二甲酸酐 -季戊四醇体系: p c

2 2 0.749

f

2.67

c 、Flory 统计法:

1)邻苯二甲酸酐 -甘油体系: p c

1

0.703, r 1, 1

r ( f

2)1/ 2

[ r

2)邻苯二甲酸酐 -季戊四醇体系: p c

1

0.577, r 1,1

[r

r ( f

2)1 / 2

注意: p c

1

r ( f 2)1/ 2

[r

公式中:

f 为支化单元(多官能度单体 A f (f>2) )的官能度

..

r 为反应体系中与支化单元所含官能团

(A) 相同的所有官能团与其它官能

Na

团的数目之比,即 r

Nb

为反应体系中支化单元所含的官能团

(A) 与该官能团总数之比,即

Na (A f )

N Af f

A f

Na

N A f A N Af f A

f

本题中 r 1,

1 (Na=Nb ,f A =0)。

16. AA 、 BB 、 A 3 混合体系进行缩聚, N A0 =N B0=3.0, A 3 中 A 基团数占混合物中

A 总数( )的 10% ,试求 p=0.970 时的 X n 以及 X n

200 时的 p 。

解:反应体系中 A 、B 两官能团数起始值为 N A0 =N B0=3.0

其中,单体 A 3 中的

A 官能团数占体系中

A 总数的

( ),则

A 3 中

A 基

10%

团数为 0.3,分子数为 0.1,AA (即 A 2)中的

A 官能团起始值

,其

分子数 =2.7/2=1.35,且单体 BB( 即 B 2 的分子数 =3.0-0.3=2.7

) =3.0/2=1.5

N A f A N B f B N C f C

3 3

2.034

f

N B

N C

1.35 1.5 0.1

N A

2

X n

2 p f

当 p=0.970 时, X n

2 74 ;

2 0.97 2.034

当 X n 200 时,

2

200

p

0.973

2.034 p

2

18. 制备醇酸树脂的配方为 1.21mol 季戊四醇、 0.50mol 邻苯二甲酸酐、 0.49mol 丙三羧酸 [C 3H 5(COOH) 3] ,问能否不产生凝胶而反应完全?

解:由 N(-OH)=1.21 ×4=4.84(mol),N(-COOH)=0.50 ×2+0.49×3=2.47(mol),可

知醇过量。

则:

2 2.47 2.245

f

0.50

1.21 0.49

2

p c

0.89 f

f >2 ,反应最终将产生凝胶, 只有当控制反应程度小于 0.89 时才不会产生凝

胶。

第三章

自由基聚合

思考题

2. 下列烯类单体适于何种机理聚合?自由基聚合、阳离子聚合还是阴离子聚合?并说明原因。 CH 2

=CHCl CH =CCl 2

CH 2

=CHCN

CH 2

=C(CN) 2 CH 2

=CHCH 3

2

CH 2

=C(CH )

CH 2 =CHC 6 H 5

CF =CF

2

CH =C(CN)COOR

3 2

2

2

CH 2=C(CH 3)-CH=CH 2

答: CH 2=CHCl :适合自由基聚合, Cl 原子是吸电子基团,也有共轭效应,但均

较弱。

CH 2=CCl 2:自由基及阴离子聚合,两个吸电子基团。

CH 2=CHCN :自由基及阴离子聚合, CN 为吸电子基团。

CH 2=C(CN)2:阴离子聚合,两个吸电子基团( CN )。

CH 2=CHCH 3:配位聚合,甲基( CH 3)供电性弱。

CH 2=CHC 6H 5:三种机理均可,共轭体系。

CF 2=CF 2:自由基聚合,对称结构,但氟原子半径小。

CH 2=C(CN)COOR :阴离子聚合,取代基为两个吸电子基(

CN 及 COOR )

CH 2=C(CH 3)-CH=CH 2:三种机理均可,共轭体系。

3. 下列单体能否进行自由基聚合,并说明原因。 CH 2=C(C 6H 5)2 ClCH=CHCl

CH 2=C(CH 3)C 2H 5

CH 3CH=CHCH 3

CH 2=CHOCOCH 3

CH 2=C(CH 3)COOCH 3

CH 3 CH=CHCOOCH 3

CF 2=CFCl

答: CH 2=C(C 6H 5)2:不能,两个苯基取代基位阻大小。

ClCH=CHCl :不能,对称结构。

CH 2=C(CH 3)C 2H 5:不能,二个推电子基,只能进行阳离子聚合。

CH 3CH=CHCH 3:不能,结构对称。

CH 2=CHOCOCH 3:醋酸乙烯酯,能,吸电子基团。

CH 2=C(CH 3)COOCH 3:甲基丙烯酸甲酯,能。

CH 3CH=CHCOOCH 3 :不能, 1,2 双取代,位阻效应。

CF 2=CFCl :能,结构不对称, F 原子小。

计算题

1. 甲基丙烯酸甲酯进行聚合, 试由 H 和 S 来计算 77℃、127℃、177℃、227℃时的平衡单体浓度,从热力学上判断聚合能否正常进行。

解:由 教材 P64 上 表 3-3 中查 得: 甲基 丙烯 酸甲 酯 H =-56.5kJ/mol ,

S =-117.2J/mol K

平衡单体浓度: ln[ M ] e

1 ( H S )

R T

T=77℃=350.15K , ln[ M ] e 4.94*10 -3

mol/L T=127℃=400.15K , ln[ M ] e 0.0558mol/L T=177℃=450.15K , ln[ M ] e 0.368mol/L

T=227℃=500.15K , ln[ M ] e 1.664mol/L

从热力学上判断,甲基丙烯酸甲酯在 77℃、 127℃、 177℃下可以聚合,在227℃上难以聚合。因为在 227℃时平衡单体浓度较大。

2. 60℃过氧化二碳酸二环己酯在某溶剂中分解,用碘量法测定不同时间的残

留引发剂浓度,数据如下,试计算分解速率常数 (s -1)和半衰期 (h)。

时间 /h

0 0.2 0.7 1.2 1.7

DCPD 浓度 /(mol ?L -1)

0.0754

0.0660 0.048

0.0334 0.0288

4

解:过氧化二碳酸二环己酯的分解反应为一级反应, 引发剂浓度变化与反应时间的关系为:

ln

[ I ] 0 k d t

[ I ]

通过以 ln

[ I ]

对 t 作图,利用最小二乘法进行回归得一条直线 y

0.589x ,斜率

[ I ]

为 -k d 。

得到: k d -1

-4 -1

=0.589h =1.636*10

s

半衰期: t 1 / 2

0.693

1.176h

k d

3. 在甲苯中不同温度下测定偶氮二异丁腈的分解速率常数,数据如下,求分解活化能。再求 40℃和 80℃下的半衰期,判断在这两温度下聚合是否有效。

温度 /℃ 50 60.5 69.5

分解速率常数

2.64 10-

6

1.16 10

-

5

3.78 10-

5

/s

-1

解:分解速率常数、温度和活化能之间存在下列关系:

k d Ae E / RT

ln k d ln A E d / RT ,以 ln k d 对 1/ T 作图,斜率为 E d / R ,截距为 ln A 。

采用最小二乘分法进行回归,得: ln k d

33.936 15116 / T

E d / R15116

E d=8.314*15116=125674.4=125.7kJ/mol

当t=40℃ =313.15K 时

k d exp( 15116 / 313.15 33.936) 5.95 * 10 7

t 1/ 2

ln 2

323.6h 5.95 * 10 7

当t=80℃ =353.15K 时

k d exp( 15116 / 353.15 33.936) 1.41 * 10 4

t 1/ 2

ln 2

1.36 h 1.41* 10 4

以此可见,在 40℃下聚合时引发剂的半衰期太长,聚合无效,而在 80℃下聚合是

有效的。

6.苯乙烯溶液浓度 0.20 mol ?L -1, 过氧类引发剂浓度为 4.0 10-3mol?L -1, 在 60℃下聚合,如引发剂半衰期 44h, 引发剂效率 f=0.80,k p=145 L ?(mol?s)-1,k t=

7.0 107

L ?(mol?s)-1, 欲达到 50%转化率,需多长时间?

解: k d 0.693 4.375 * 10 6 s 1 0.01575h 1

t1 / 2

当引发剂浓度随时间不变时:

ln 1 1 k p(

fk

d )1 / 2 [ I ]1 / 2 t C k t

ln

1

145 * (

0.8* 4.375 * 10 6 1/ 2

(4.0 * 10

3

)

1 / 2

t 1 0.50 7.0 * 10 7)

t

0.693

94hr 145 * 2.236 * 10 7 * 0.0632

t

1/ 2 44h,[ I ]随转化率而变

ln

1 fk d 1 / 2

(1 e k d t / 2 ) 1 C

2k p ( )[ I ] 0

k t

t 170.8hr

7. 过氧化二苯甲酰引发某单体聚合的动力学方程为:R p=k P[M]( fk d /k t)1/2[I] 1/2,假定各基元反应的速率常数和 f 都与转化率无关, [M] 0=2 mol ?L -1, [I]=0.01 mol?L -1,极限转化率为 10% 。若保持聚合时间不变,欲将最终转化率从10%提高到 20%,试求:

(1) [M] 0增加或降低多少倍?( 2) [I] 0增加或降低多少倍? [I] 0改变后,聚合速率和聚合度有何变化?( 3)如果热引发或光引发聚合,应该增加或降低聚合

温度? E d、E p、E t分别为 124、 32 和 8 kJ ?mol -1。

解:(题意有修改)

低转化率下聚合动力学方程:

fk d 1 / 2

R p k p [ M ] [ I ]1 / 2

k t

ln [ M ]0 fk d 1/ 2

k p [ I ] 1/ 2 t [ M ] k t

1/ 2

fk d k k p

k t

[ M ]0

* [ I ] 1/ 2 ln 1 1 / 2

kt

ln

[ M ]

* [ I ] (1 C )

( 1)当聚合时间固定时, C 与单体初始浓度无关,故当聚合时间一定时,改变[ M ]0 不改变转化率。

( 2)当其它条件一定时,改变[ I ] 0,则有:

ln 1 / ln 1 [ I ]101/2 /[ I ]102/2

1 C1 1 C 2

[ I ]20%

4.51 ,即引发剂浓度增加到 4.51 倍时,聚合转化率可以从 10%增加到[ I ]10%

20%。

由于聚合速率 R p [ I ]10/ 2,故[ I ]0增加到 4.51 倍时,R p增加 2.12 倍。

聚合度 X n [I ]0 1/ 2,故 [ I ] 0增加到4.51倍时,X n下降到原来0.471。即聚合度下降到原来的 1/2.12。

( 3)引发剂引发时,体系的总活化能为:

E E p E t E d

90kJ / mol 2 2

热引发聚合的活化能与引发剂引发的活化能相比,相当或稍大,温度对聚合速率的影响与引发剂引发相当,要使聚合速率增大,需增加聚合温度。

光引发聚合时,反应的活化能如下:

E E p E t

28kJ / mol 2

上式中无 E d 项,聚合活化能很低,温度对聚合速率的影响很小,甚至在较低的 温度下也能聚合,所以无需增加聚合温度。

9. 以过氧化二苯甲酰为引发剂, 在 60℃进行苯乙烯聚合动力学研究, 数据如下: a. 60℃苯乙烯的密度为

0.887 g?cm -3 ;b. 引发剂用量为单体重的

0.109% ; c.

R p =0.255 10-4 mol?(L ?s)-1; d.聚合度 =2460;e. f=0.80; f. 自由基寿命 =0.82 s 。

试求 k d 、k p 、k t ,建立三常数的数量级概念, 比较 [M] 和[M ?]的大小,比较 R I 、 R p 、 R t 的大小。

解: [ M ] 0.887* 1000

8.529mol / L

104

[ I ] 0.887 * 1000* 0.109% 3.995* 10 3 mol / L 242

R p

, X n

C / 2 D

R t

偶合终止: C=0.77,歧化终止: D=0.23。

X n 2460, 2460(0.77 / 2

0.23) 1512.9

R

p

0.255 * 10

R t

1512.9

R i

R t

1.6855 * 10

4 1.685

5 * 10 8 mol / L.s

8

[ M ? ] R t 1.6855 * 10 8 * 0.82 1.382 * 10 8 mol / L [ M ] >> [ M ? ]

k d

R i 1.6855 * 10 8 2.64 * 10 6 S 1

2 f [ I ]

2 * 0.8* 3.995 * 10 3

R p

0.255* 10 4

2.163* 102 (mol / l .s)

k p

[ M ][ M

? ] 8.529* 1.382 * 10 8

k t

R t

1.6855* 10

8

4.41* 10 7

2[ M ? ] 2 2 * (1.382* 10 8 )2 (l / mol.s)

可见, k t p ,但 [M]>>[M?] ,因此 p t ;所以可以得到高分子量的聚合物。

>>k R >>R R d

10

-8

k d

10

-6

[M]

8.53

p

-5

p

2

·

1.382× R 10

k 10

[M ]

R t

10

-8

k t

10

7

10

-8

12. 以过氧化特丁基作引发剂, 60℃时苯乙烯在苯中进行溶液聚合, 苯乙烯浓度为

1.0 mol?L -1,过氧化物浓度为 0.01mol?L -1

,初期引发速率和聚合速率分别为

4.0 10-11 和 1.5 10-7 mol?(L ?s) -1。苯乙烯 -苯为理想体系,计算 (fk d )、初期聚合 度、初期动力学链长和聚合度,求由过氧化物分解所产生的自由基平均要转移 几次,分子量分布宽度如何?

计算时采用下列数据:

C M =8.0 10-5,C I =3.2 10-4,C S =2.3 10-6

,60℃下苯乙烯密度为 0.887 g?ml -1,苯 的密度 0.839 g?ml -1

。 解: [M]=1.0mol/L[I]=0.01mol/L

R

4.0 * 10 11 mol /( L.s)

i

R i 2 fk d [ I ]

fk d

R i 4.0 * 10 11 2 * 10 9

2[ I ] 2 * 0.01

R p 1.5 * 10 7 mol /( L.s)

(1

104

) * 839

[ S]

887

9.50mol / L

78

R p

3750

R i

60℃,苯乙烯偶合终止占 77%,歧化终止占 23%。若无链转移,

( X n )0

3750

6097.56

C / 2 D

0.77 / 2 0.23

若同时发生单体、引发剂和溶剂转移,则按下式计算:

1 1 C M

C I [ I ] C S [ S]

X n ( X n ) 0

[ M ] [ M ]

1 8.0 * 10 5 3.

2 * 10 4

0.01 2.3 * 10 6

9.5

6097.56 1.0 1.0 2.69 * 10 4 X n 3717

过氧化物分解产生的自 由基平均转移次数

R trm R trI R trS

R i

k trm [ M ][ M ? ]k trS [ S][ M ?] k trI [ I ][ M ? ]

R i

过氧化物分解产生的自 由基平均转移次数

R p [ S] R i (C m

C S

[M ]

(C m C S [ S] C I

[ M ]

[ I ]

C

I

[ M ]

)

[ I ] )

[ M ] 3750(8.0 10 5 3.2 10 4

0.01

2.3 10 6

9.5

) 0.394

1.0

1.0

13. 按上题制得的聚苯乙烯分子量很高,常加入正丁硫醇( C S =21)调节,问加多少才能制得分子量为 8.5 万的聚苯乙烯?加入正丁硫醇后,聚合速率有何变化?

(该题虽不是作业,但因为与 12 题有关,所以也附上答案)

60℃,某单体由某引发剂引发本体聚合, [M]=8.3 mol?L -1,聚合速率与数均聚合度有如下关系:

R p / 0.50

1.0

2.0

5.0

10

15

mol?(L?s)-1

X n

8350

5550

3330

1317

592

358

解: ( X n ) 0

3717

X n 8.5 * 104

817.3

104

1

1

[ S]

817.3 3717

21

1

[ S] 4.545 * 10 5 mol / L

15. 用过氧化二苯甲酰作引发剂,苯乙烯在 60℃下进行本体聚合,试计算链引发、向引发剂转移、向单体转移三部分在聚合度倒数中所占的百分比。对聚合有何影响?

计算时用下列数据: [I]=0.04 mol ?L -1,f =0.8;k d =2.0 10-6s -1,k p =176 L ?(mol ?s)-1,

k t =3.6 107 L ?(mol ?s)-1, (60℃)=0.887 g?mL -1, C I =0.05; C M =0.85 10-4

。 解: [I]=0.04mol/L[M]=0.887*1000/104=8.53mol/L

k p [ M ] 1

176* 8.53

494.5

2( fkdkt)

1 / 2

[ I ]

1 / 2

2 * (0.8 * 2.0 * 10 6

* 3.6 * 10 7 * 0.04)

1 / 2

1 C /

2 D

0.85 * 10 4

0.05 *

0.04

1.5635 * 10 3

X n

494.5

8.53

偶合终止: C=0.77,歧化终止: D=0.23

( 1

)0

X n

1

79.57%

X n

C M

1

5.43%

X n

C I

1

15%

X n

高分子化学(第五版)潘祖仁版课后习题答案 (2)讲解

第一章绪论 思考题 1. 举例说明单体、单体单元、结构单元、重复单元、链节等名词的含义,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区别。答:合成聚合物的原料称做单体,如加聚中的乙烯、氯乙烯、苯乙烯,缩聚中的己二胺和己二酸、乙二醇和对苯二甲酸等。 在聚合过程中,单体往往转变成结构单元的形式,进入大分子链,高分子由许多结构单元重复键接而成。在烯类加聚物中,单体单元、结构单元、重复单元相同,与单体的元素组成也相同,但电子结构却有变化。在缩聚物中,不采用单体单元术语,因为缩聚时部分原子缩合成低分子副产物析出,结构单元的元素组成不再与单体相同。如果用2种单体缩聚成缩聚物,则由2种结构单元构成重复单元。 聚合物是指由许多简单的结构单元通过共价键重复键接而成的分子量高达104-106的同系物的混合物。 聚合度是衡量聚合物分子大小的指标。以重复单元数为基准,即聚合物大分子链上所含重复单元数目的平 X表示。均值,以DP表示;以结构单元数为基准,即聚合物大分子链上所含结构单元数目的平均值,以n 2. 举例说明低聚物、齐聚物、聚合物、高聚物、高分子、大分子诸名词的的含义,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和区别。 答:合成高分子多半是由许多结构单元重复键接而成的聚合物。聚合物(polymer)可以看作是高分子(macromolecule)的同义词,也曾使用large or big molecule的术语。 从另一角度考虑,大分子可以看作1条大分子链,而聚合物则是许多大分子的聚集体。 根据分子量或聚合度大小的不同,聚合物中又有低聚物和高聚物之分,但两者并无严格的界限,一般低聚物的分子量在几千以下,而高聚物的分子量总要在万以上。多数场合,聚合物就代表高聚物,不再标明“高”字。 齐聚物指聚合度只有几~几十的聚合物,属于低聚物的范畴。低聚物的含义更广泛一些。 3. 写出聚氯乙烯、聚苯乙烯、涤纶、尼龙-66、聚丁二烯和天然橡胶的结构式(重复单元)。选择其常用分子量,计算聚合度。 聚合物结构式(重复单元) 聚氯乙烯-[-CH2CHCl-]- n 聚苯乙烯-[-CH2CH(C6H5)-]n 涤纶-[-OCH2CH2O?OCC6H4CO-]n 尼龙66(聚酰胺-66)-[-NH(CH2)6NH?CO(CH2)4CO-]n 聚丁二烯-[-CH2CH=CHCH2 -]n 天然橡胶-[CH2CH=C(CH3)CH2-]n 聚合物分子量/万结构单元分子 DP=n 特征 量/万

高分子化学试卷4答案

《高分子化学》模拟试题(四)答案 一、名词解释(共15分,每小题3 分,) 1.聚合物的无规热降解:对于一般聚合物而言,其使用温度的最高极限为150℃,如超过150℃可能发生降解反应。聚合物在热的作用下大分子链发生任意断裂,使聚合度降低,形成低聚体,但单体收率很低(一般小于3%),这种热降解称为无规降解。⒉缩合反应和缩聚反应:缩合反应——含有一个官能团的化合物,在官能团之间发生反应,缩去一个小分子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可逆平衡反应。缩聚反应——而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官能团的化合物,在官能团之间发生反应,在缩去小分子的同时,生成高聚物的可逆平衡反应。 2.. 乳化剂的临界胶束浓度CMC:乳化剂能够形成胶束的最低浓度,称为临界胶束浓度,记作CMC。 3.凝胶点:体型缩聚反应进行到一定程度时,体系黏度将急剧增大,迅速转变成不溶、不熔、具有交联网状结构的弹性凝胶的过程,即出现凝胶化现象。此时的反应程度叫凝胶点。 4.共聚合和共聚物:两种或两种以上单体混合物,经引发聚合后,形成的聚合物其大分子链中,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单体单元的聚合过程,称为共聚合反应,。大分子链中,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单体单元的聚合物,称为共聚物 5.聚醚型聚氨酯:以二异氰酸酯和端羟基聚醚为原料,经逐步加成聚合反应形成的大分子链中含有氨基甲酸酯基和聚醚链段的一类聚氨酯。 二、填空题(共20分,每空1分) ⒈阴离子聚合的单体有丙烯腈、偏二腈基乙烯、偏二氯乙烯和甲基丙烯酸甲酯等。 ⒉聚合物降解的原因有热降解、化学降解、机械降解和聚合物的老化四种。

⒊ 乳化剂有 阴离子型 、 阳离子型 、 两性 和 非离子型 四种。 ⒋ 阳离子聚合的引发体系有 含氢酸 、 Lewis 和 有机金属化合物 等。 ⒌ 逐步聚合反应包括 缩聚 和 逐步加成聚合 两类。 ⒍ 聚合物聚合度变大的化学反应有 扩链反应 、 交联反应 和 接枝反应 等。 三、简答题(共20分,每题5分,简答下列各题) ⒈ 写出下列常用引发剂的结构式和分解反应式: ⑴ 偶氮二异庚腈 ⑵ 氢过氧化异丙苯 并说明这些引发剂的引发活性和使用场合。 解:⑴ 偶氮二异庚腈(2分) 油溶液性、高活性,适用于本体聚合、悬浮聚合和溶液聚合。 ⑵ 氢过氧化异丙苯 水溶性、低活性,适用于乳液聚合和水溶液聚合。 ⒉ 何谓竞聚率?说明其物理意义?如何根据竞聚率值判断两单体的相对活性?如何根据竞聚率值判断两单体是否为理想恒比共聚? 竞聚率系单体均聚链增长速率常数和共聚链增长速率常数之比。即 21 22212111,k k r k k r == 它表征两单体的相对活性,可根据r 值,判断两单体能否共聚和共聚类型;r 值越大该 2CH 3 CH CH 2 C + N CH 3CH 3CN CH 3 CH CH 2 C N N C CH 2 CH CH 3 CH 3CH 3CH 3CH 3 CN CN HOO C HO + C O CH 3CH 3 CH 3CH 3

高分子化学试题库

1 高分子化学试题库 一、基本概念题 聚合物的化学反应天然聚合物或由单体经聚合反应合成的聚合物为一级聚合物,若其侧基或端基为反应性基团,则在适当的条件下可发生化学反应,从而形成新的聚合物(为二级聚合物),由一级聚合物变为二级聚合物的化学反应,谓之。 缩聚反应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官能团的低分子化合物,在官能团之间发生反应, 缩去小分子的同时生成高聚物的可逆平衡反应,谓之。 乳化作用某些物质能降低水的表面张力,能形成胶束,胶束中能增溶单体,对单体液滴有保护作用,能使单体和水组成的分散体系成为稳定的难以分层的乳液,这种作用谓之。 动力学链长一个活性中心,从引发开始到真正终止为止,所消耗的单体数目,谓之。 引发剂半衰期引发剂浓度分解至起始浓度的一半所需的时间,谓之。 离子交换树脂离子交换树脂是指具有反应性基团的轻度交联的体型无规聚合物,利用其反应性基团实现离子交换反应的一种高分子试剂。 界面缩聚反应将两种单体分别溶于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中,形成两种单体溶液,在两种溶液的界面处进行缩聚反应,并很快形成聚合物的这种缩聚称为界面缩聚。 阴离子聚合增长活性中心是带负电荷的阴离子的连锁聚合,谓之。 平均聚合度平均一个大分子链上所具有的结构单元数目,谓之。 阻聚剂某些物质能与初级自由基和链自由基作用生成非自由基物质,或生成不能再引发单体的低活性自由基,使聚合速率为0, 这种作用称为阻聚作用。具有阻聚作用的物质,称为阻聚剂。 平衡缩聚:缩聚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正反应的速率与逆反应的速率相等,反应达到平衡,平衡时生成物的浓度的乘积与反应物浓度的乘积之比是个常数(称为平稳常数),用K表示。该种缩聚反应谓之。 无定型聚合物:如果聚合物的一次结构是复杂的,二次结构则为无规线团,无规线团聚集在一起形成的聚合物谓之。 反应程度P:已参加反应的官能团的物质的量(单位为mol)占起始官能团的物质的量的百分比,称为反应程度,记作P。 杂链聚合物:大分子主链中除碳原子外,还有O、S、N、P、S i和苯环等杂原子的聚合物。交替共聚物:共聚物大分子链中两种单体单元严格相间排列的共聚物。 体型缩聚的凝胶点Pc:体型缩聚中出现凝胶时的反应程度叫凝胶点,或称临界反应程度,记作Pc 。 引发剂的引发效率f:引发剂分解产生初级自由基,但初级自由基不一定都能引发单体形成单体自由基,用于引发单体形成单体自由基的百分率,称为引发剂的引发效率,记作f,(f <1=。 向大分子转移常数Cp:链自由基可能向已形成的大分子发生转移反应。转移结果,链自由基形成一个大分子,而原来的大分子变为一个链自由基。Cp=ktr,p/kp,它表征链自由基向大分子转移速率常数与增长速率常数之比。 逐步加成聚合反应:形成大分子的方式如同连锁聚合那样是通过单体反复加成而进行的,而动力学过程如同缩聚那样是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逐步增大,聚合物的结构酷似缩聚物。 聚合度变大的化学反应:聚合物的扩链、嵌段、交联和接枝使聚合物聚合度增大,称为聚合度变大的化学反应。 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稳定化法: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达到要求时,加入官能团封锁剂,使缩聚物两端官能团失去再反应的能力,从而达到控制缩聚物相对分子质量的目的的方法。乳化

高分子化学第五版资料

名词解释: 1、溶胶效应→当转化率达到一定数值时,由于粘度的增加而导致聚合速度迅速增大的现象叫做凝胶效应 2、凝胶点→多官能团单体聚合到某一程度,开始交联,气泡也难以上升,出现凝胶化现象,这时所对应的反应程度叫做凝胶点 3、半衰期→引发剂分解至其实浓度一般所需要的时间 4、引发剂效率→引发聚合的引发剂占引发剂分解或者消耗总量的分数 5、自由基寿命→自由基从产生到终止所经历的时间 5、动力学连场→每一个单体从链引发到链终止所消耗的单体分子数 6、均聚物→有一种单体引发聚合的聚合物 7、官能度→一分子物质能参与反应的官能团数目 8、立构规整度→立构规整聚合物占总聚合物的百分数 填空: 1、聚合反应按聚合机理可分为逐步聚合和连锁聚合,按单体结构变化可分为缩聚反应、加聚反应和开环聚合。其中属于连锁反应的又分为自由基聚合、阴离子聚合和阳离子聚合。连锁反应的基元反应包含链引发、链增长、(链转移)、链终止。 2、聚合物按主链结构可分为碳链聚合物、杂链聚合物、半有机聚合物、(无机聚合物)。 3、有机合成材料包含橡胶、纤维、树脂三大类。 4、著名的化学家 Carothers 提出了凝胶点理论,Ziegler-Natta 发现了金属络合催化体系。 5、甲苯和甲醛进行共聚的时候甲苯的聚合度为 3 。 6、共聚中影响聚合度的因素有反应程度、平衡常数和集团数比,如果集团数比不相同时一 般通过控制集团数比来控制预聚合度 7、线型缩聚通过外加酸催化时平均聚合度和时间的关系为X k ' Ct 1 8、逐步聚合的实施方法有:溶液聚合、熔融聚合、界面聚合和固相聚合,其中酯交换法合 成聚氨酯和涤纶聚酯的合成时用熔融聚合的方法,光气法合成聚氨酯应当用界面聚合。 9、自由基聚合从微观角度看其聚合特点是:慢引发、快增长、速终止。故其控速步骤是链 引发阶段。 10、聚合反应中所应用的引发剂可分为偶氮类、有机过氧类和无机过氧类三种。 fk 11、自由基聚合中聚合速率与引发剂浓度之间的关系为:R k k I M,此关系 成立的前提是做出了聚合度比较大、等活性理论和稳态假设三个假定。 ln 2 12、自由基聚合反应中一引发剂的分解速率常数为k d,则这个引发剂的半衰期t1/2= ,一 k 般选取引发剂的时候,其半衰期应在聚合温度下达到 10h 左右。 13、自由基共聚会生成交替共聚、无规共聚、嵌段共聚和接枝共聚四中类型聚合物。 14、自由基共聚中影响单体竞聚率的因素有溶剂、温度、压力等。对竞聚率的测定方法有曲线拟合法、直接交叉法和截距斜率法三种。 15、聚合反应中常用的聚合方法有溶液聚合、本体聚合、乳液聚合和悬浮聚合四种,其中乳液聚合的组成有:单体、水溶性引发剂、水、乳化剂;悬浮聚合的组成包含:单体、油溶性引发剂、水和分散剂。四类聚合方法中在能提高聚合速率的同时提高聚合度的是乳液聚合。

高分子化学第五章答案

思考题聚合方法(过程)中有许多名称,如本体聚合、溶液聚合和悬浮聚合,均相聚合和非均相聚合,沉淀聚合和淤浆聚合,试说明它们相互问的区别和关系。 答聚合方法有不同的分类方法,如下表: 溶液聚合是单体和引发剂溶于适当溶剂中的聚合。悬浮聚合一般是单体以液滴状悬浮在水中的聚合,体系主要由单体、水、油溶性引发剂、分散剂四部分组成。 按聚合体系的溶解性进行分类,聚合反应可以分成均相聚合和非均相聚合。当单体、溶剂、聚合物之间具有很好的相溶性时,聚合为均相聚合;当单体、溶剂、聚合物之间相溶性不好而产生相分离的聚合,则为非均相聚合。 聚合初始,本体聚合和溶液聚合多属于均相体系,悬浮聚合和乳液聚合属于非均相聚合;如单体和聚合物完全互溶,则该本体聚合为均相聚合;当单体对聚合物的溶解性不好,聚合物从单体中析出,此时的本体聚合则成为非均相的沉淀聚合;溶液聚合中,聚合物不溶于溶剂从而沉析出来,就成为沉淀聚合,有时称作淤浆聚合。 思考题本体法制备有机玻璃板和通用级聚苯乙烯,比较过程特征,说明如何解决传热问题、保证产品品质。 答间歇本体聚合是制备有机玻璃板的主要方法。为解决聚合过程中的散热困难、避免体积收缩和气泡产生,保证产品品质,将聚合分成预聚合、聚合和高温后处理三个阶段来控制。①预聚合。在90-95℃下进行,预聚至10%~20%转化率,自动加速效应刚开始较弱,反应容易控制,但体积已经部分收缩,体系有一定的黏度,便于灌模。②聚合。将预聚物灌入无机玻璃平板模,在(40-50℃)下聚合至转化率90%。低温(40~50℃)聚合的目的在于避免或减弱自动加速效应和气泡的产生(MMA的沸点为100℃),在无机玻璃平板模中聚合的目的在于增加散热面。③高温后处理。转化率达90%以后,在高于PMMA的玻璃化温度的条件(100~120℃)下,使残留单体充分聚合,通用级聚苯乙烯可以采用本体聚合法生产。其散热问题可由预聚和聚合两段来克服。苯乙烯是聚苯乙烯的良溶剂,聚苯乙烯本体聚合时出现自动加速较晚。因此预聚时聚合温度为80~90℃,转化率控制在30%~35%,此时未出现自动加速效应,该阶段的聚合温度和转化率均较低,体系黏度较低,有利于聚合热的排除。后聚合阶段可在聚合塔中完成,塔顶温度为100℃,塔底温度为200℃,从塔顶至塔底温度逐渐升高,目的在于逐渐提高单体转化率,尽量使单体完全转化,减少残余单体,最终转化率在99%以上。 思考题溶液聚合多用离子聚合和配位聚合,而较少用自由基聚合,为什么? 答离子聚合和配位聚合的引发剂容易被水、醇、二氧化碳等含氧化合物所破坏,因此不得不采用有机溶剂进行溶液聚合。 溶液聚合可以降低聚合体系的黏度,改善混合和传热、温度易控、减弱凝胶效应,可避免局部过热。但是溶液聚合也有很多缺点:①单体浓度较低,聚合速度慢,设备生产能力低;②单体浓度低,加上向溶剂的链转移反应,使聚合物的分子量较低;③溶剂分离回收费高,难以除尽聚合物中的残留溶剂。因此溶液聚合多用于聚合物溶液直接使用的场合。 思考题悬浮聚合和微悬浮聚合在分散剂选用、产品颗粒特性上有何不同?

高分子化学试卷库(01A)答案

一、基本概念题(共15分,每题3分) ⒈聚合物的化学反应 天然聚合物或由单体经聚合反应合成的聚合物为一级聚合物,若其侧基或端基为反应性基团,则在适当的条件下可发生化学反应,从而形成新的聚合物(为二级聚合物),由一级聚合物变为二级聚合物的化学反应。 ⒉缩聚反应 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官能团的低分子化合物,在官能团之间发生反应, 缩去小分子的同时生成高聚物的可逆平衡反应。 ⒊乳化作用 某些物质能降低水的表面张力,能形成胶束,胶束中能增溶单体,对单体液滴有保护作用,能使单体和水组成的分散体系成为稳定的难以分层的乳液,这种作用谓之。 ⒋动力学链长 一个活性中心,从引发开始到真正终止为止,所消耗的单体数目。 ⒌引发剂半衰期 引发剂浓度分解至起始浓度的一半所需的时间。 二、填空题(共20分,每空1分) ⒈自由聚合的方法有本体聚合、悬浮聚合、溶液聚合和乳液聚合。 ⒉逐步聚合的方法有熔融缩聚、溶液缩聚、界面缩聚和固相缩聚等。 ⒊聚氨酯大分子中有氨基甲酸酯基、异氰酸酯基、脲基甲酸酯基 和缩二脲基等基团。 ⒋聚合反应按反应机理可分为连锁聚合、逐步聚合、开环聚合 和聚合物的化学反应。 ⒌聚合物按大分子主链的化学组成可分碳链聚合物、杂链聚合物、元素有 机聚合物和无机聚合物。 三、简答题(共20分每题5分)

⒈ 乳液聚合的特点是什么? ⑴ 以水为介质价廉安全,乳液聚合中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可以很高,但体系的粘度可以很低,故有利于传热,搅拌和物料输送,便于连续操作。 ⑵ 聚合物胶乳可以作为粘合剂、涂料或表面处理剂等直接利用。 ⑶ 用于固体聚合物时需要加电解质破乳、水洗和干燥等工序,工艺过程较复杂,生产成本较悬浮聚合高。 ⑷ 乳液聚合体系中基本上消除了自动加速成现象;乳液聚合的聚合速率可以很高,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也很高。 ⑸ 产品中的乳化剂难以除净,影响聚合物的电性能。 ⒉ 乙烯进行自由基聚合时,为什么得到低密度PE ?写出产生长支链和短支链有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原因 :乙烯高温、高压自由基聚合时,聚乙烯链自由基向聚乙烯大分子的转移反应不能忽略,链转移的结果使聚乙烯大分子产生长支链和C 2~C 4短支链。 有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分子间转移生成长支链: ~~~CH 2 CH 2 + ~~~CH 2 CH 2~~~ ~~~CH 2 CH 3 + ~~~CH 2 CH ~~~ CH 2 CH + m CH 2 CH 2 CH 2 CH CH 2CH 2 CH 2 CH 2 终止 CH 2 CH CH 2CH 2CH 2CH 2 (支化PE)

最新高分子化学期末重点试题及答案

1、使自由基聚合反应速率最快的聚合方式是(C )。 A.热引发聚合 B.光聚合 C.光敏聚合 D. 热聚合 答案( C ) 2、在自由基聚合反应中,链自由基的( D )是过氧类引发剂引发剂效率降低 的主要原因 A.屏蔽效应 B.自加速效应 C.共轭效应 D.诱导效应 3、MMA(Q=0.74)与( C )最容易发生共聚 A. St(1.00 ) B. VC(0.044 ) C. AN ( 0.6 ) D. B( 2.39) 4、异戊二烯配位聚合理论上可制得( 6 )种立体规整聚合物。 A. 6 B. 4 C. 5 D.3 1、丁二烯配位聚合可制得(B )种立体规整聚合物。 A. 6 B. 4 C. 5 D.3 5、是阻聚剂并可用于测定引发反应速率的是( B ) A.对苯二酚 B.DPPH C.AIBN D.双酚A 3、丁二烯(e=-1.05)与(D )最容易发生交替共聚 A.苯乙烯(-0.8) B.氯乙烯(0.20) C.丙烯腈(0.6) D.马来酸酐(2.25) 4、不需要引发剂的聚合方法是(D )。 A.热引发聚合 B.光聚合 C.光敏聚合 D. 热聚合 5、常用于保护单体的试剂是( D ) A. BPO B.FeCl3 C.AIBN D. 对苯二酚 1、某一聚合反应,单体转化率随反应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它属于(连锁)聚合 反应。 2、BPO在高分子合成中是(引发剂)剂,对苯二酚加在单体中用作(阻聚剂)。 3、氧在低温时是(阻聚剂 )、在高温时是(引发剂)。 4、常用的逐步聚合反应方法有(熔融)缩聚、( 溶液) 缩聚、(界面 ) 缩聚。 5、链转移剂能使聚合物的分子量(降低 ) 7、梯形结构聚合物有较高的(热 )稳定性。 8、聚乙烯、聚苯乙烯、聚氯乙烯和聚丙烯的结构分别是(-[CH2CH2]n- )、(-[CH2CH(C6H5)]n- )、(-[CH2CHCl]n- )和(-[CH2CHCH3]n- )。 9、腈纶的化学名称是(聚丙烯腈)。 精品文档

高分子化学试题及答案汇总

一、名词解释 1、热塑性聚合物:聚合物大分子之间以物理力聚而成,加热时可熔融,并能溶于适当溶剂中。热塑性聚合物受热时可塑化,冷却时则固化成型,并且可以如此反复进行。 2、热固性聚合物:许多线性或支链形大分子由化学键连接而成的交联体形聚合物,许多大分子键合在一起,已无单个大分子可言。这类聚合物受热不软化,也不易被溶剂所溶胀。 3、官能度:一分子聚合反应原料中能参与反应的官能团数称为官能度。 4、自动加速现象:聚合中期随着聚合的进行,聚合速率逐渐增加,出现自动加速现象,自动加速现象主要是体系粘度增加所引起的。 5、动力学链长:每个活性种从引发阶段到终止阶段所消耗的单体分子数定义为动力学链长,动力学链在链转移反应中不终止。 6、胶束成核:在经典的乳液聚合体系中,由于胶束的表面积大,更有利捕捉水相中的初级自由基和短链自由基,自由基进入胶束,引发其中单体聚合,形成活性种,这就是所谓的胶束成核。 7、笼蔽效应:在溶液聚合反应中,浓度较低的引发剂分子及其分解出的初级自由基始终处于含大量溶剂分子的高黏度聚合物溶液的包围之中,一部分初级自由基无法与单本分子接触而更容易发生向引发剂或溶剂的转移反应,从而使引发剂效率降低。 8、引发剂效率:引发聚合部分引发剂占引发剂分解消耗总量的分率称为引发剂效率。 9、活性聚合:当单体转化率达到100%时,聚合仍不终止,形成具有反应活性聚合物(活性聚合物)的聚合叫活性聚合。 10、竞聚率:是均聚和共聚链增长速率常数之比,r1=k11/k12,r2=k22/k21,竞聚率用来直观地表征两种单体的共聚倾向。 11、阻聚剂:能够使每一自由基都终止,形成非自由基物质,或形成活性低、不足以再引发的自由基的试剂,它能使聚合完全停止。 12、凝胶点:多官能团单体聚合到某一程度,开始交联,粘度突增,气泡也难上升,出现了所谓凝胶,这时的反应程度称做凝胶点。 13、反应程度:参加反应的官能团数占起始官能团数的分率。 14、半衰期:物质分解至起始浓度(计时起点浓度)一半时所需的时间。 二、填空题 1.尼龙66的重复单元是-NH(CH2)6NHCO(CH2)4 CO- 。 2.过氧化苯甲酰可作为的自由基聚合的引发剂。 3.自由基聚合中双基终止包括岐化终止和偶合终止。 4.聚氯乙烯的自由基聚合过程中控制聚合度的方法是控制反应温度。 5.苯醌可以作为自由基聚合以及阳离子聚合的阻聚剂。 6.竞聚率是指单体均聚和共聚的链增长速率常数之比(或r1=k11/k12, r2=k22/k21) 。 7.邻苯二甲酸和甘油的摩尔比为1.50 : 0.98,缩聚体系的平均官能度为 2.37 ;邻苯二甲酸酐与等物质量 的甘油缩聚,体系的平均官能度为 2 (精确到小数点后2位)。 8、聚合物的化学反应中,交联和支化反应会使分子量变大而聚合物的热降解会使分子量变小。 9、己内酰胺以NaOH作引发剂制备尼龙-6 的聚合机理是阴离子聚合。 10.一对单体共聚时,r1=1,r2=1,其共聚行为是理想共聚。 11.两对单体可以共聚的是①Q和e值相近②Q值相近而e值相差大; 12在高分子合成中,容易制得有实用价值的嵌段共聚物的是阴离子活性聚合 13、乳液聚合的第二个阶段结束的标志是单体液滴的消失; 14、自由基聚合实施方法中,使聚合物分子量和聚合速率同时提高,可采用乳液聚合聚合方法。 6、自基聚合的特点:慢引发,快增长,速终止; 7、引发剂效率小于1的原因是( 诱导分解)和(笼壁效应)。 8、聚合方法分为两大类,大多数乙烯基单体发生连锁聚合,大多数非乙烯基单体发生逐步聚合。 9、玻璃化温度是无定形聚合物的使用上限温度;玻璃化温度是橡胶使用的下限温度;熔点是结晶聚合物的使用上限温度。 10、链锁聚合反应一般由链引发、链增长、链终止等基元反应组成。(顺序错不扣分) 11、根据自由基聚合机理,自由基聚合体系内往往由单体和聚合物两部分组成。

高分子化学(第五版)潘祖仁版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 绪论 计算题 1. 求下列混合物的数均分子量、质均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指数。 a 、组分A :质量 = 10g ,分子量 = 30 000; b 、组分B :质量 = 5g ,分子量 = 70 000; c 、组分C :质量 = 1g ,分子量 = 100 000 解:数均分子量 38576 100000 /170000/530000/101 510) /(=++++= = =≡∑∑∑∑∑i i i i i i i n M m m n M n n m M 质均分子量 10300005700001100000 46876 1051 i i w i i i m M M w M m = =?+?+?= =++∑∑∑ 分子量分布指数 w M /n M =46876/38576 = 第2章 缩聚与逐步聚合 计算题 2. 羟基酸HO-(CH 2)4-COOH 进行线形缩聚,测得产物的质均分子量为18,400 g/mol -1,试计算:a. 羧基已经醌化的百分比 b. 数均聚合度 c. 结构单元数n X 解:已知100,184000==M M w 根据 p p X M M X w w w -+= = 110和得:p=,故已酯化羧基百分数为%。 9251,1=+=n n w M P M M 51.92100 92510=== M M X n n

8. 等摩尔的乙二醇和对苯二甲酸在280℃下封管内进行缩聚,平衡常数K=4,求最终n X 。另在排除副产 物水的条件下缩聚,欲得 100=n X ,问体系中残留水分有多少 解: 3111 =+=-= K p X n L mol n n K pn K p X w w w n /10*410011 4-==≈=-= 9. 等摩尔二元醇和二元酸缩聚,另加醋酸%,p=或时聚酯的聚合度多少 解:假设二元醇与二元酸的摩尔数各为1mol ,则醋酸的摩尔数为。N a =2mol ,N b =2mol ,015.0' =b N mol 985.0015 .0*222 2, =+= += b b a N N N r 当p=时, 88.79995 .0*985.0*2985.01985 .01211=-++=-++= rp r r X n 当p=时, 98.116999 .0*985.0*2985.01985 .01211=-++=-++= rp r r X n 14题 18. 制备醇酸树脂的配方为 季戊四醇、邻苯二甲酸酐、丙三羧酸[C 3H 5(COOH )3],问能否不产生凝胶而

高分子化学第五章答案

第五章聚合方法 思考题聚合方法(过程)中有许多名称,如本体聚合、溶液聚合和悬浮聚合,均相聚合和非均相聚合,沉淀聚合和淤浆聚合,试说明它们相互问的区别和关系。 答聚合方法有不同的分类方法,如下表: $ 按聚合体系中反应物的相态考虑,本体聚合是单体加有(或不加)少量引发剂的聚合。溶液聚合是单体和引发剂溶于适当溶剂中的聚合。悬浮聚合一般是单体以液滴状悬浮在水中的聚合,体系主要由单体、水、油溶性引发剂、分散剂四部分组成。 按聚合体系的溶解性进行分类,聚合反应可以分成均相聚合和非均相聚合。当单体、溶剂、聚合物之间具有很好的相溶性时,聚合为均相聚合;当单体、溶剂、聚合物之间相溶性不好而产生相分离的聚合,则为非均相聚合。 聚合初始,本体聚合和溶液聚合多属于均相体系,悬浮聚合和乳液聚合属于非均相聚合;如单体和聚合物完全互溶,则该本体聚合为均相聚合;当单体对聚合物的溶解性不好,聚合物从单体中析出,此时的本体聚合则成为非均相的沉淀聚合;溶液聚合中,聚合物不溶于溶剂从而沉析出来,就成为沉淀聚合,有时称作淤浆聚合。 思考题本体法制备有机玻璃板和通用级聚苯乙烯,比较过程特征,说明如何解决传热问题、保证产品品质。 答间歇本体聚合是制备有机玻璃板的主要方法。为解决聚合过程中的散热困难、避免体积收缩和气泡产生,保证产品品质,将聚合分成预聚合、聚合和高温后处理三个阶段来控制。①预聚合。在90-95℃下进行,预聚至10%~20%转化率,自动加速效应刚开始较弱,反应容易控制,但体积已经部分收缩,体系有一定的黏度,便于灌模。②聚合。将预聚物灌入无机玻璃平板模,在(40-50℃)下聚合至转化率90%。低温(40~50℃)聚合的目的在于避免或减弱自动加速效应和气泡的产生(MMA的沸点为100℃),在无机玻璃平板模中聚合的目的在于增加散热面。③高温后处理。转化率达90%以后,在高于PMMA的玻璃化温度的条件(100~120℃)下,使残留单体充分聚合,通用级聚苯乙烯可以采用本体聚合法生产。其散热问题可由预聚和聚合两段来克服。苯乙烯是聚苯乙烯的良溶剂,聚苯乙烯本体聚合时出现自动加速较晚。因此预聚时聚合温度为80~90℃,转化率控制在30%~35%,此时未出现自动加速效应,该阶段的聚合温度和转化率均较低,体系黏度较低,有利于聚合热的排除。后聚合阶段可在聚合塔中完成,塔顶温度为100℃,塔底温度为200℃,从塔顶至塔底温度逐渐升高,目的在于逐渐提高单体转化率,尽量使单体完全转化,减少残余单体,最终转化率在99%以上。 思考题溶液聚合多用离子聚合和配位聚合,而较少用自由基聚合,为什么] 答离子聚合和配位聚合的引发剂容易被水、醇、二氧化碳等含氧化合物所破坏,因此不得不采用有机溶剂进行溶液聚合。 溶液聚合可以降低聚合体系的黏度,改善混合和传热、温度易控、减弱凝胶效应,可

高分子化学复习题——高分子化学试卷库合集

高分子化学试题库 一、基本概念题 ⒈聚合物的化学反应天然聚合物或由单体经聚合反应合成的聚合物为一级 聚合物,若其侧基或端基为反应性基团,则在适当的条件下可发生化学反应,从 而形成新的聚合物(为二级聚合物),由一级聚合物变为二级聚合物的化学反应, 谓之。 ⒉缩聚反应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官能团的低分子化合物,在官能团之间发生 反应, 缩去小分子的同时生成高聚物的可逆平衡反应,谓之。 ⒊乳化作用某些物质能降低水的表面力,能形成胶束,胶束中能增溶单体, 对单体液滴有保护作用,能使单体和水组成的分散体系成为稳定的难以分层 的乳液,这种作用谓之。 ⒋动力学链长一个活性中心,从引发开始到真正终止为止,所消耗的单体数 目,谓之。 ⒌引发剂半衰期引发剂浓度分解至起始浓度的一半所需的时间,谓之。 6、离子交换树脂离子交换树脂是指具有反应性基团的轻度交联的体型无规聚 合物,利用其反应性基团实现离子交换反应的一种高分子试剂。 7、界面缩聚反应将两种单体分别溶于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中,形成两种单体溶液,在两种溶液的界面处进行缩聚反应,并很快形成聚合物的这种缩聚称为界面缩聚。 8、阴离子聚合增长活性中心是带负电荷的阴离子的连锁聚合,谓之。 9、平均聚合度平均一个大分子链上所具有的结构单元数目,谓之。 10、阻聚剂某些物质能与初级自由基和链自由基作用生成非自由基物质,或生成不能再引发单体的低活性自由基,使聚合速率为0, 这种作用称为阻聚作用。具有阻聚作用的物质,称为阻聚剂。 11. 平衡缩聚:缩聚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正反应的速率与逆反应的速率相等, 反应达到平衡,平衡时生成物的浓度的乘积与反应物浓度的乘积之比是个常 数(称为平稳常数),用K表示。该种缩聚反应谓之。 12. 无定型聚合物:如果聚合物的一次结构是复杂的,二次结构则为无规线团, 无规线团聚集在一起形成的聚合物谓之。 13. 反应程度P:已参加反应的官能团的物质的量(单位为mol)占起始官能 团的物质的量的百分比,称为反应程度,记作P。 14. 杂链聚合物:大分子主链中除碳原子外,还有O、S、N、P、S i和苯环 等杂原子的聚合物。 15. 交替共聚物:共聚物大分子链中两种单体单元严格相间排列的共聚物。 16、体型缩聚的凝胶点P c:体型缩聚中出现凝胶时的反应程度叫凝胶点,或称临界 反应程度,记作P c。 17、引发剂的引发效率f:引发剂分解产生初级自由基,但初级自由基不一定都能 引发单体形成单体自由基,用于引发单体形成单体自由基的百分率,称为引发剂的 引发效率,记作f,(f <1=。 18、向大分子转移常数C p:链自由基可能向已形成的大分子发生转移反应。转移 结果,链自由基形成一个大分子,而原来的大分子变为一个链自由基。C p=k tr,p/k p, 它表征链自由基向大分子转移速率常数与增长速率常数之比。

高分子化学试卷及答案C

齐齐哈尔大学试卷 考试科目:高分子化学试卷编号:C 适用对象:高分子材料051-053使用学期:2007—2008—1 第三学期 课程编码:01313001 共6道大题总分100分共3 页 考生须知: 1)姓名必须写在装订线左侧,其它位置一律作废。 2)请先检查是否缺页,如缺页应向监考教师声明,否则后果由考生负责。 3)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可不抄题,但要标清题号。 4)用兰色或黑色的钢笔、圆珠笔答题。 监考须知:请将两份题签放在上层随答题纸一起装订。 一、单项选择题(总分20分,每小题2分) 1.目前使用的全同聚丙烯是丙烯经___________聚合得到的。 A 阳离子聚合 B 自由基聚合 C 配位聚合 D 阴离子聚合 2.聚氨酯通常是由两种单体反应获得,它们是_______。 A 己二胺-己二酸二甲酯 B 三聚氰胺-甲醛 C 己二醇-二异氰酸酯 D 己二胺-二异氰酸酯 3.合成线型酚醛预聚物的催化剂应选用_______。 A 草酸 B 正丁基锂 C 氢氧化钙 D 过氧化氢 4.在己二酸和己二醇缩聚反应中加入0.4%的对甲苯磺酸起到的作用为_____。 A 链转移剂 B 提高聚合速率 C 控制分子量 D 提高反应程度 5. 1.8mol邻苯二甲酸酐,1mol丙三醇,0.1mol的1,2-丙二醇组成缩聚体系。用Carothers 方程计算出该缩聚体系的凝胶点约等于______。 A 1.0 B 0.96 C 0.85

D 0.91 6.下列哪个聚合物最容易解聚成单体 A PE B PVC C PAN D PMMA 7. 下列哪个单体相对活性较大 A 苯乙烯 B 丙烯腈 C 氯乙烯 D 醋酸乙烯酯 8.自由基聚合体系中出现自动加速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 A 单体浓度降低 B 引发剂浓度降低 C 体系温度升高 D 体系粘度增大 9.对于自由基聚合,在其他条件保持不变的前提下升高聚合温度,得到的聚合物的分子量将______。 A 减小 B 增大 C 不变 D 说不准 10.涤纶树脂的醇解是______反应。 A 功能化 B 聚合度相似转变 C 化学降解 D 改善性能 二、聚合物制备反应方程式(总分10分,每小题2分) 1.顺丁橡胶 2. Nylon-1010 3. nCH2=CHOR 4.有机玻璃 5.聚醋酸乙烯酯 三、判断题(总分20分,每小题2分) 1.n-C4H9Li + CH2=CHCl能进行聚合反应对吗? 2.Fe2++H2O2+ CH2=CHCOOCH3能进行聚合反应对吗? 3.Na +CH2=CHOR 能进行聚合反应对吗? 4.CH2=CH-CH3能进行自由基聚合,对吗?

高分子化学第五章答案

第五章聚合方法 思考题5、1聚合方法(过程)中有许多名称,如本体聚合、溶液聚合与悬浮聚合,均相聚合与非均相聚合,沉淀聚合与淤浆聚合,试说明它们相互问的区别与关系。 答聚合方法有不同的分类方法,如下表: 液聚合就是单体与引发剂溶于适当溶剂中的聚合。悬浮聚合一般就是单体以液滴状悬浮在水中的聚合,体系主要由单体、水、油溶性引发剂、分散剂四部分组成。 按聚合体系的溶解性进行分类,聚合反应可以分成均相聚合与非均相聚合。当单体、溶剂、聚合物之间具有很好的相溶性时,聚合为均相聚合;当单体、溶剂、聚合物之间相溶性不好而产生相分离的聚合,则为非均相聚合。 聚合初始,本体聚合与溶液聚合多属于均相体系,悬浮聚合与乳液聚合属于非均相聚合;如单体与聚合物完全互溶,则该本体聚合为均相聚合;当单体对聚合物的溶解性不好,聚合物从单体中析出,此时的本体聚合则成为非均相的沉淀聚合;溶液聚合中,聚合物不溶于溶剂从而沉析出来,就成为沉淀聚合,有时称作淤浆聚合。 思考题5、2本体法制备有机玻璃板与通用级聚苯乙烯,比较过程特征,说明如何解决传热问题、保证产品品质。 答间歇本体聚合就是制备有机玻璃板的主要方法。为解决聚合过程中的散热困难、避免体积收缩与气泡产生,保证产品品质,将聚合分成预聚合、聚合与高温后处理三个阶段来控制。①预聚合。在90-95℃下进行,预聚至10%~20%转化率,自动加速效应刚开始较弱,反应容易控制,但体积已经部分收缩,体系有一定的黏度,便于灌模。②聚合。将预聚物灌入无机玻璃平板模,在(40-50℃)下聚合至转化率90%。低温(40~50℃)聚合的目的在于避免或减弱自动加速效应与气泡的产生(MMA的沸点为100℃),在无机玻璃平板模中聚合的目的在于增加散热面。③高温后处理。转化率达90%以后,在高于PMMA的玻璃化温度的条件(100~120℃)下,使残留单体充分聚合,通用级聚苯乙烯可以采用本体聚合法生产。其散热问题可由预聚与聚合两段来克服。苯乙烯就是聚苯乙烯的良溶剂,聚苯乙烯本体聚合时出现自动加速较晚。因此预聚时聚合温度为80~90℃,转化率控制在30%~35%,此时未出现自动加速效应,该阶段的聚合温度与转化率均较低,体系黏度较低,有利于聚合热的排除。后聚合阶段可在聚合塔中完成,塔顶温度为100℃,塔底温度为200℃,从塔顶至塔底温度逐渐升高,目的在于逐渐提高单体转化率,尽量使单体完全转化,减少残余单体,最终转化率在99%以上。 思考题5、3溶液聚合多用离子聚合与配位聚合,而较少用自由基聚合,为什么? 答离子聚合与配位聚合的引发剂容易被水、醇、二氧化碳等含氧化合物所破坏,因此不得不采用有机溶剂进行溶液聚合。 溶液聚合可以降低聚合体系的黏度,改善混合与传热、温度易控、减弱凝胶效应,可避免局部过热。但就是溶液聚合也有很多缺点:①单体浓度较低,聚合速度慢,设备生产能力低;②单体浓度低,加上向溶剂的链转移反应,使聚合物的分子量较低;③溶剂分离回收费高,难以除尽聚合物中的残留溶剂。因此溶液聚合多用于聚合物溶液直接使用的场合。 思考题5、4悬浮聚合与微悬浮聚合在分散剂选用、产品颗粒特性上有何不同? 答悬浮聚合常用的分散剂有无机粉末或水溶性的高分子,其中无机粉末包括碳酸镁、磷酸钙等,其作用机理就是吸附在液滴或颗粒表面,起机械隔离的作用。要求聚合物粒子透明时,多采用无机粉末作为分散剂。水溶性有机高分子包括明胶、纤维素衍生物(如羟丙基纤维

高分子化学试题及答案

高分子化学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对于尼龙-66正确的是:() A . 重复单元=结构单元 B . 结构单元=单体单元 C. DP = D. = 2n 2.乳液聚合物的粒径大小为() A. 1~10μm B. 0.01~5mm C. 0.5~1.0mm D. 0.05~0.15μm 3.聚氯乙烯和聚丙烯的英文缩写符号分别是:() A . PVC PP B . PET PS C. PET PE D. PVC PU 4.聚合物SBR的组成:() A . 乙烯和丙烯的共聚物 B . 乙烯和醋酸丙烯的共聚物 C. 丙烯腈和1,3-丁二烯的共聚物 D. 苯乙烯和1,3-丁二烯的共聚物 5.四氢呋喃可以进行下列哪种聚合() A . 自由基聚合 B . 阴离子聚合 C. 阳离子聚合 D. 配位聚合 6.下列属于自由基聚合的引发剂的是() A . Na + 萘 B . + 水 C. n-C4H9Li D. (C6H5CO)2O2 7. 聚1,3-丁二烯有几种立体异构体,属于几何异构体有几种,聚丙烯有几种立体异构体,属于光学异构体有几种()A. 4 4 3 3 B. 4 2 3 3 C. 4 4 3 0 D. 4 2 3 0 8. 自动加速效应是自由基聚合特有的现象,他不会导致() A. 聚合速率增加 B. 爆聚现象 C. 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变窄 D. 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增加 9.若聚合反应温度对聚合速率和分子量影响均较小,是因为() A. 聚合热小 B. 引发剂分解活化能低 C. 反应是放热反应 D. 引发剂分解活化能高 10.本体聚合至一定转化率时会出现自动加速现象,这时体系中的自由基浓度[M·]和自由基寿命τ的变化为()A. [M·]增加,τ延长 B. [M·]增加,τ缩短 C. [M·]减少,τ延长 D. [M·]减少,τ缩短 二、填空题 1. 无定形高聚物的物理状态及力学性质随温度而变,其中T g是;T f是,而在结晶高聚物中T m 是。 2. 聚合物的一次结构是与结构单元有关的结构它包括、和。 3. 本体聚合应选择引发剂、乳液聚合应选择引发剂。 4. 聚合物聚合度变大的化学反应有、和等。 5. 凡能获得立体规整性聚合物的聚合反应,都称为。采用Ziegler-Natta引发剂所得的聚合物通常是,也可以是。 6. 等摩尔的二元醇和二元酸在一定温度下,于封管中进行均相聚合,已知该温度下的平衡

高分子化学第五章答案

第五章聚合方法 思考题 5.1聚合方法(过程)中有许多名称,如本体聚合、溶液聚合和悬浮聚合,均相聚合和非均相聚合,沉淀聚合和淤浆聚合,试说明它们相互问的区别和关系。 答聚合方法有不同的分类方法,如下表: 按聚合体系中反应物的相态考虑,本体聚合是单体加有(或不加)少量引发剂的聚合。溶液聚合是单体和引发剂溶于适当溶剂中的聚合。悬浮聚合一般是单体以液滴状悬浮在水中的聚合,体系主要由单体、水、油溶性引发剂、分散剂四部分组成。 按聚合体系的溶解性进行分类,聚合反应可以分成均相聚合和非均相聚合。当单体、溶剂、聚合物之间具有很好的相溶性时,聚合为均相聚合;当单体、溶剂、聚合物之间相溶性不好而产生相分离的聚合,则为非均相聚合。 聚合初始,本体聚合和溶液聚合多属于均相体系,悬浮聚合和乳液聚合属于非均相聚合;如单体和聚合物完全互溶,则该本体聚合为均相聚合;当单体对聚合物的溶解性不好,聚合物从单体中析出,此时的本体聚合则成为非均相的沉淀聚合;溶液聚合中,聚合物不溶于溶剂从而沉析出来,就成为沉淀聚合,有时称作淤浆聚合。 思考题5.2本体法制备有机玻璃板和通用级聚苯乙烯,比较过程特征,说明如何解决传热问题、保证产品品质。 答间歇本体聚合是制备有机玻璃板的主要方法。为解决聚合过程中的散热困难、避免体积收缩和气泡产生,保证产品品质,将聚合分成预聚合、聚合和高温后处理三个阶段来控制。①预聚合。在90-95℃下进行,预聚至10%~20%转化率,自动加速效应刚开始较弱,反应容易控制,但体积已经部分收缩,体系有一定的黏度,便于灌模。②聚合。将预聚物灌入无机玻璃平板模,在(40-50℃)下聚合至转化率90%。低温(40~50℃)聚合的目的在于避免或减弱自动加速效应和气泡的产生(MMA的沸点为100℃),在无机玻璃平板模中聚合的目的在于增加散热面。③高温后处理。转化率达90%以后,在高于PMMA的玻璃化温度的条件(100~120℃)下,使残留单体充分聚合,通用级聚苯乙烯可以采用本体聚合法生产。其散热问题可由预聚和聚合两段来克服。苯乙烯是聚苯乙烯的良溶剂,聚苯乙烯本体聚合时出现自动加速较晚。因此预聚时聚合温度为80~90℃,转化率控制在30%~35%,此时未出现自动加速效应,该阶段的聚合温度和转化率均较低,体系黏度较低,有利于聚合热的排除。后聚合阶段可在聚合塔中完成,塔顶温度为100℃,塔底温度为200℃,从塔顶至塔底温度逐渐升高,目的在于逐渐提高单体转化率,尽量使单体完全转化,减少残余单体,最终转化率在99%以上。 思考题5.3溶液聚合多用离子聚合和配位聚合,而较少用自由基聚合,为什么? 答离子聚合和配位聚合的引发剂容易被水、醇、二氧化碳等含氧化合物所破坏,因此不得不采用有机溶剂进行溶液聚合。 溶液聚合可以降低聚合体系的黏度,改善混合和传热、温度易控、减弱凝胶效应,可避免局部过热。但是溶液聚合也有很多缺点:①单体浓度较低,聚合速度慢,设备生产能力低;②单体浓度低,加上向溶剂的链转移反应,使聚合物的分子量较低;③溶剂分离回收费高,难以除尽聚合物中的残留溶剂。因此溶液聚合多用于聚合物溶液直接使用的场合。

高分子化学试卷库(01B)答案

《高分子化学》试题答案 试题编号:01 (B) 课程代号:2040301 课程学时:56 一、基本概念(共14分,5. 2 分,其余3分) ⒈聚合物的无规降解 聚合物在热的作用下,大分子链发生任意断裂,使聚合度降低,形成低聚体,但单体收率很低(一般小于3%),这种热降解称为无规降解。 ⒉体型缩聚反应 缩聚反应体系中只要有一种单体是含有两个以上官能团的化合物,缩聚反应将向着三个方向发展生成体型缩聚物,生成体型缩聚物的缩聚反应谓之。 ⒊乳化剂 能降低水的表面张力,对单体液滴起保护作用,能形成胶束,增溶单体,能使单体和水体系成为一种非常稳定的难以分层的乳液的物质。 ⒋自由基共聚合反应 两种或两种以上单体混合物,经引发聚合后,形成的聚合物其大分子链中,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单体单元的聚合过程,称为自由基共聚合反应,简称自由基共聚。 ⒌引发剂 含有弱键的化合物在热的作用下共价键均裂,产生自由基的物质。 二、填空题(共20分,每空1分) ⒈自由聚合的单体有乙烯、氯乙烯、醋酸乙烯和甲基丙烯酸甲酯等。 ⒉单体可分为乙烯及其衍生物、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官能团的小分子化合物和环状化合物三大类。 ⒊表征乳化剂性能的指标是临界胶束浓度、亲水亲油平衡值和三相平衡点。

⒋ 阴离子聚合的引发体系有 碱金属 、 碱金属配合物 和 强碱 等。 ⒌ 某些聚合物按主链中含有的特征基团可命名为 聚酯 、聚酰胺 、聚氨酯 和 聚醚等。 ⒍ 根据共聚物大分子链中单体单元的排列顺序,共聚物分为 无规共聚物 、 交替共聚物 、 嵌段共聚物 和 接枝共聚物 。 三、简答题(共20分,每题5分) ⒈ 乳化剂不参加聚合反应,但它的存在对聚合反应有很大影响,为什么? 乳化剂虽不参加反应,但能形成胶束,参与形成乳胶粒。而乳胶粒是乳液聚合反应的场所。根据乳液聚合动力学方程可知,乳化剂用量大,形成的乳胶粒数N 多,聚合反应速率p R 快,聚合物的平均聚合度n X 大。 ρ 2)(N M c k X p n ?= ⒉ 什么叫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的多分散性? 即使纯粹的聚合物也是由化学组成相同,相对分子质量不同的同系物组成的混合物。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的不均一性,称其为相对分子质量的多分散性。我们所说的聚合物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具有统计平均的意义。 ⒊ 何谓自动加速现象?并解释产生的原因。 在自由基聚合体系中,当达到一定转化率时,聚合体系中出现聚合速率突然加快,聚合物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也随之增大的现象称为自动加速现象。 造成自动加速的原因是随着反应的进行,体系粘度渐增,链自由基由伸展状态变为卷曲状态,溶解性能变差,链段重徘受阻,活性中心被包埋,双基终止困难t k 变小;而此时,单体的扩散未受阻碍,链增长反应不受影响,p k 基本不变,2 1t p ) (/k k 增大,聚合 A N N c k R 210×(M) =3 p p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