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杆泵检修规程》word版

《螺杆泵检修规程》word版
《螺杆泵检修规程》word版

空分车间螺杆泵

检修技术规程

(试行)

陕西神木化学工业有限公司空分车间

目录

1.目录 (1)

2.总则 (2)

3.检修周期和检修内容 (3)

4.螺杆泵常见故障、原因及处理方法 (4)

5.主要零部件的检修技术 (5)

6.试车与验收 (8)

一.总则

螺杆泵是依靠螺杆相互啮合空间的容积变化来输送液体的。螺杆泵是一种容积式泵。当螺杆转动时吸入腔一端的密封线连续地向排出腔一端作轴向移动,使吸入腔容积增大,压力降低,液体在压差作用下沿吸入管进入吸入腔。随着螺杆的转动,密封腔内的液体连续而均匀地沿轴向移动到排出腔,由于排出腔一端的容积逐渐缩小,即把液体排出。

螺杆泵的特性是流量和压力脉动较小,噪声不大,使用寿命长,有自吸能力,结构简单紧凑。根据工艺需要可设计成单螺杆、双螺杆、三螺杆、五螺杆。

由于螺杆泵是一种容积泵,它的压力决定于与它连接的管道系统的总阻力。一般来说,为防止管道阻力增大,必须在泵的出口设置安全阀,在泵的入口设置过滤器,以保证泵的安全。

螺杆泵主要由同步齿轮、滚动轴承、泵体、主动螺杆、从动螺杆机械密封等零部件组成。

空分车间使用的螺杆泵有三种,分别是:

1.空压机组润滑油泵

型号:SNH/C2200R46U12.1W21

2.空压机组事故油泵

型号:SNH/C680R46U12.1W21

3.膨胀机组润滑油泵

型号:3GR36×4W2

二.检修周期和检修内容

1.检修周期

检修周期为一年一次。

2.检修内容

1)复查驱动机和泵的对中,如和原始数据差异较大,须重新调整。

2)解体检查泵的转子、轴、轴承磨损情况并进行无损探伤。

3)对泵的零部件进行宏观检查和检验。

4)对转子进行动、静平衡校正。

5)检查螺杆磨损的情况,确保泵的效率。

6)调整各部间隙使之在允许范围之内。

7)检查和更换密封。

8)清理和吹扫泵内脏物。

9)消除泵及辅助部分的跑冒滴漏,检查润滑情况。

10)对整台机泵除垢、喷漆。

三.螺杆泵常见故障、原因及处理方法

四.主要零部件的检修技术

1.轴承的检修

泵运行时如有振动首先解体检查轴承的磨损和几何形状的变化。一般应检修以下内容。

1)轴承的圆度,不能大于轴径的千分之一,超标应该更换。

2)轴径表面粗糙度应达到要求。

3)用红丹研磨轴径和轴承的接触面积不小于60%~90%,表面不应

有径向或轴向划痕。

4)轴承内外圈不应倾斜脱轨,应运转灵活。

5)滚珠轴承的外径与轴承箱的内壁不能接触。

6)径向负荷的滚动轴承外圈与轴承箱内壁接触应采用H/h配合。

7)不承受径向载荷的推力滚动轴承与轴的配合,轴采用k6。其一般

数据如表一。

表一滚动轴承与轴配合表

8.外壳与轴承应紧密接触。

2.联轴器检修

小机泵联轴器主要有刚性联轴器和齿形联轴器。

1)刚性联轴器

刚性联轴器一般用在功率较小的离心泵上,检修时首先拆下联接螺栓和橡皮弹性圈,对温度不高的液体,两联器的平面间隙为2.2~4.2mm,温度较高,应大于前窜量的1.55~2.05mm。联轴器橡胶弹性圈比穿孔直径应小0.15~0.35mm。同时拆装时一定要用专用工具,保持光洁,不允许有碰伤划伤。

2)齿形联轴器

齿形联轴器挠性较好,有自动对中性能。检修时一般按以下方法进行。

(1)检查联轴器齿面啮合情况,其接触面积沿齿高不小于50%,沿齿宽不小70%,齿面不得有严重点蚀、磨损和裂纹。

(2)联轴器外齿圈全圆跳动不大于0.03mm,端面圆跳动不大于

0.02mm。

(3)若须拆下齿圈时,必须用专用工具,不可敲打,以免使轴弯曲或损伤。当回装时,应将齿圈加热到200℃左右再装到轴上。外齿圈与轴的过盈量一般为0.01~0.03mm。

(4)回装中间接筒或其他部件时应按原有标记和数据装配。

(5)用力矩搬手均匀地把螺栓拧紧。

3.静密封部分的检修

静密封部分包括泵体剖分结合面、轴承压盖与轴承箱体的结合面,进出口管的法兰等。如检修不能保证无泄漏,也同样使泵不能运行。上述部位的密封,只要根据介质选准适用的胶粘剂和垫片,即能保证无泄漏。现一般使用的剖分结合面胶粘剂为南大703、南大704。垫片选用NY250耐油橡胶垫片。

4.转子的检修

检修时首先检查螺杆外观并清洗干净,不管是更换备件安装新螺杆,还是清洗旧螺杆,均要做静平衡检查,必要时还要做动平衡。

对于螺杆部分的轴径允许弯曲不大于0.013mm,对于低速轴最大弯曲应小于0.07mm,对高速轴最大弯曲应小于0.04mm。轴套部分与轴的装配采用H/h。

对于转子部分的轴,检修后轴径圆跳动不大于0.013mm,轴套不大于0.02mm,两端轴径不大于0.02mm。

5.机械密封的检修

对机封检修时应先用专用工具正确拆下机封的动、静环,并检查端面磨损情况,凡是装机封的泵的转子,不管功率大小均应做动或静平衡试验。为保证密封面不泄漏,可在钳工平台上把动静面压紧,倒上水做渗漏试验,如果静态水不漏,说明密封面的表面粗糙度和平面度均符合要求。安装时端面垂直度偏差不大于

0.015mm。其部位轴或轴套的径向圆跳动值如表二。

表二轴和轴套的径向圆跳动值

安装后其轴的轴向窜动量不大于0.45mm。

应着重说明的是机械密封按要求装好后,一定要盘车并检查冷却水部分是否可靠,防止启动后泄漏或损坏机封端面。

密封布置均不能有泄漏现象。

五.试车与验收

1.试车前的准备工作

1)检查泵体与电机地脚螺栓及其他连接螺栓的紧固情况。

2)冷却、传热、保温、保冷、冲洗、过滤、除湿、润滑、液封等系

统及工艺管道应连接正确,且无渗漏现象。管道应冲洗干净,保持畅通。

3)将压力表、真空表、电流表、安全阀等安装齐备,各指示仪表应

灵敏、准确。

4)各润滑部位应加入符合技术要求规定的润滑油(脂)。

5)空转电机,检查旋转方向,无误后装上联轴器柱销。

6)检查进、出口阀开关位置是否正确。

7)清除泵周围一切杂物,清理好现场。

2.启动程序

1)盘车两周,注意泵内有无异常声音,转动是否轻便。盘车后随即

装好联轴器防护罩。

2)开启进、出口阀门,启动泵。

3.检查和验收

在试车中要检查运转情况、并符合下列要求:

1)滚动轴承的温升不得超过40℃,最高温度不得超过75℃。

2)压力和电流应符合规范要求。

3)转子及各运动部件不得有异常声响和摩擦现象。

4)各润滑点的润滑油温度、密封液和冷却水的温度,不得超过技术

文件的规定。

5)泵体管道应达到无泄漏要求,机械密封在试车中不允许有泄漏。

6)若以上几项检查全部符合要求,则检修合格。

.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