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智能配药应用管理论文

合集下载

中医药信息化与智能化应用

中医药信息化与智能化应用

中医药信息化与智能化应用近年来,随着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中医药信息化与智能化应用正成为医疗领域的热门话题。

中医药作为中国独特的传统医学形式,其价值与潜力在数字化时代得以进一步发挥与拓展。

本文将探讨中医药信息化与智能化应用的现状、优势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一、中医药信息化应用的现状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普及,中医药信息化应用已经逐渐落地。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中医药资源得以数字化存储和传播,并为中医药的研究与推广提供了新的平台。

目前,各种中医药相关的网站、APP等平台层出不穷,提供了丰富的中医药知识,如中药材的功效、方剂的应用等。

同时,通过中医药电子病历、中医药知识管理系统等信息化工具,医护人员能够更有效地记录、管理和查询患者的中医药治疗情况。

二、中医药信息化应用的优势1. 提升传统医学教育质量:中医药信息化应用为中医药教育提供了全新的形式。

通过在线课程、视频讲座等方式,学生能够更加便捷地获取中医药知识,并与学者进行交流和互动,提升了教育质量和学习效果。

2. 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医药信息化应用为中医药传统知识的保护、传承和创新提供了新途径。

通过数字化的中医药文献数据库和知识图谱构建,可实现对中医药经典文献的整理、分析与挖掘,为中医药研究提供更全面、深入的支持。

3. 优化临床决策和治疗效果:中医药信息化应用为医护人员提供了更准确、全面的临床决策支持。

通过中医药辅助诊疗系统、病案管理系统等工具,医护人员能够更精准地制定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

三、中医药智能化应用的发展方向中医药智能化应用是中医药信息化的延伸和升级,其核心是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手段,使中医药的诊疗更加精确和个性化。

未来,中医药智能化应用有望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进一步发展:1. 中医药辅助诊断: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开发智能化的中医药辅助诊断系统,通过分析患者的症状、体征等信息,提供准确的病因分析和治疗建议。

2. 中医药个性化用药:结合个人基因、体质等特征,利用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算法,推荐针对个体患者的中医药治疗方案,实现个性化的中医药用药。

药房药品管理使用智能化和调剂自动化的方法与效果探讨

药房药品管理使用智能化和调剂自动化的方法与效果探讨

药房药品管理使用智能化和调剂自动化的方法与效果探讨发表时间:2020-12-31T02:09:41.600Z 来源:《医药前沿》2020年26期作者:李虎业[导读] 药房是一个职能部门,是药品流通的中心部门,更是联系医护人员和病人机会最多、工作量居多的关键部门。

(青海省第四人民医院青海西宁 810000)【摘要】目的:探究药房药品管理使用智能化和调剂自动化的方法与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阶段采用药品智能化和调剂自动化方法管理的4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我院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阶段采用常规药品管理和调剂的4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用药偏差率。

结果:观察组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小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药房药品实施智能化管理和调剂自动化管理能够降低用药偏差率。

【关键词】药房;药品智能化;调剂自动化;应用效果【中图分类号】R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20)26-0210-02药房是一个职能部门,是药品流通的中心部门,更是联系医护人员和病人机会最多、工作量居多的关键部门。

在我国大部分医院的药房对于药物调剂仍沿用传统的手工配制方式,而操作方式一般是都是相对来说较为落后。

如若不进行改进和提升将会同时影响到整个医院的整体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1-2]。

本次研究选取我院80例患者实施借鉴国外药品管理设备研究与应用的新成果和先进经验,探讨我院院如何改进现有的管理模式实施药品管理、实现药品智能化管理、药品配送自动化等,取得较为明显的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实施智能化和调剂自动化药品管理的40例患者列为观察组。

在观察组中,男21例,女19例。

年龄23~70岁,平均年龄(46.5±3.1)岁;选取我院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采用药品管理和调剂的40例患者列为对照组;在对照组中,男20例,女20例。

AI在智慧医疗中的药物管理和合理用药

AI在智慧医疗中的药物管理和合理用药

AI在智慧医疗中的药物管理和合理用药智慧医疗的快速发展使得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简称AI)在医疗领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其中,AI在药物管理和合理用药方面的应用引起了广泛关注。

本文将介绍AI在智慧医疗中的药物管理和合理用药的优势,并探讨其未来发展潜力。

一、智慧医疗中的药物管理智慧医疗借助AI技术,可以对药物进行全面、准确的管理。

AI可以通过分析大量的医学文献、临床试验和患者数据,帮助医生和药师更好地了解药物的特性,以及其在不同疾病和患者群体中的应用情况。

首先,AI可以帮助医生和药师进行药物的精准管理。

AI能够对药物的属性、成分、副作用等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记录,为医生开展个性化治疗提供数据支持。

此外,AI还可以对药物的适应症、禁忌症等信息进行智能提醒,减少因错误使用药物而引发的不良反应。

其次,AI可以对药物的库存和销售情况进行实时监测。

通过与医院和药房的系统对接,AI可以实时获取药物的库存情况,并根据销售情况预测未来的需求,从而进行合理的药物配送和管理。

这有助于减少药物的浪费和过度使用,提高药物资源的利用效率。

最后,AI还可以辅助医生和药师进行药物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的监测。

通过监测患者使用药物后的体征、指标和主观感受等数据,AI可以在第一时间发现和警示可能的药物不良反应,并提供相应的处理建议。

此外,AI还可以通过分析患者的同时使用药物情况,预测和避免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减少不必要的风险。

二、智慧医疗中的合理用药合理用药是智慧医疗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而AI可以从多个角度提供对药物的合理应用建议。

首先,AI可以通过对大量临床试验数据和医学文献的分析,提供针对不同疾病和患者的个性化用药方案。

例如,在治疗某种特定疾病时,AI可以通过分析相关研究数据,帮助医生和药师选择最合适的药物、剂量和疗程,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其次,AI可以辅助医生进行药物的预测和优化。

AI可以利用机器学习和大数据分析技术,预测患者的疾病进展和治疗效果,并提供相应的调整建议。

人工智能在中药领域的应用

人工智能在中药领域的应用

人工智能在中药领域的应用人工智能在中药领域的应用,这可是个热门话题啊!大家知道,中药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古老的智慧积累了无数的宝藏。

而现在,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也悄悄地走进了这个古老的领域。

哎呀,真是有点儿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科技与传统的碰撞,简直就像火星撞地球一样!想象一下,以前医生用手捏捏药材,现在则是通过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来选方,这一变化可真是让人眼前一亮。

咱们聊聊中药的配方吧。

传统中药的配方就像是个调酒师,得把各种药材搭配得恰到好处。

可医生也会遇到麻烦,特别是对复杂的疾病,选错药材可就糟糕了。

人工智能这时候就像个超级助手,能通过大数据分析患者的症状、病史,快速找到最佳的配方。

简直就像一位老练的药师,手指一挥,所有药材的优缺点都一目了然。

这样一来,医生们就可以更专注于病人的整体状况,而不是一味地纠结于药材的选择。

再来说说药材的鉴别。

这可是个讲究的活儿,稍有不慎就可能拿错药材。

想想看,一包虫草拿成了枸杞,嘿,这可就麻烦了!不过,人工智能能够通过图像识别技术,对药材进行精准的鉴别。

机器一看,药材的形态、颜色、纹理全都被它揪得一清二楚。

这种技术可比咱们肉眼要靠谱多了,真的是帮了大忙。

就像是给传统的药材鉴定插上了科技的翅膀,飞得更高,更远。

中药的效果如何评估也是个难题。

很多时候,患者吃了药,医生却不知道究竟效果如何。

这时候,人工智能通过分析患者的反馈和病情变化,就能帮助医生快速判断疗效。

就好比一位忠实的朋友,时刻在身边为你提供反馈,让你知道自己到底走在了哪条路上。

这样一来,医生和患者之间的沟通也变得更加顺畅,双方都能更放心。

科技再怎么厉害,也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经验。

老一辈的中医药专家总有他们独特的见解和直觉,这可是几代人积累下来的智慧,咱们不能轻易抛弃。

人工智能就像个新伙伴,可以辅助中医,让这门古老的艺术焕发出新的活力。

毕竟,任何事物都有它的独特之处,传统与现代的结合,往往能碰撞出意想不到的火花。

数据挖掘技术及其在中药配伍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数据挖掘技术及其在中药配伍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数据挖掘技术及其在中药配伍系统中的应用研究一、概述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数据挖掘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中药配伍系统作为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方法和手段也在不断地更新和完善。

本文旨在探讨数据挖掘技术在中药配伍系统中的应用研究,以期为中药配伍学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首先本文将对数据挖掘技术的定义、特点及其在中药配伍学中的应用背景进行概述。

数据挖掘是一种从大量数据中提取有价值信息的过程,它通过模拟人类智能的方式,对数据进行分析、挖掘和归纳,从而发现其中的规律和知识。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数据挖掘技术在中医药学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如药物相互作用、药效评价、方剂优化等方面。

其次本文将介绍数据挖掘技术在中药配伍系统中的应用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外学者已经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对中药配伍系统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研究。

主要涉及的药物相互作用、药效成分、方剂组成等方面的数据分析和挖掘。

通过对这些数据的挖掘和分析,可以揭示中药配伍系统的内在规律和特点,为临床用药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将对数据挖掘技术在中药配伍系统中的应用研究进行展望。

随着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未来数据挖掘技术在中药配伍学中的应用将会更加深入和广泛。

例如可以通过对海量中药方剂数据的挖掘,发现新的有效方剂和治疗方法;通过对药物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揭示中药配伍的科学内涵等。

此外还可以结合其他学科的方法和技术,如生物信息学、网络科学等,进一步拓展数据挖掘技术在中药配伍学中的应用领域。

1. 研究背景和意义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数据挖掘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特别是在中医药领域,数据挖掘技术的应用为中药配伍系统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中药配伍是中医药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性和有效性直接影响到中药的临床疗效。

然而由于中药复方成分复杂、相互作用众多,传统的研究方法难以全面揭示中药配伍系统的内在规律。

因此开展数据挖掘技术及其在中药配伍系统中的应用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AI在智慧医疗中的药物管理和合理用药

AI在智慧医疗中的药物管理和合理用药

AI在智慧医疗中的药物管理和合理用药引言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医疗行业带来了一系列重要的改变与突破。

AI在智慧医疗中的应用广泛,其中之一就是药物管理和合理用药。

通过利用AI在医学数据分析、药物研发、个体化治疗等领域的优势,可以提高药物使用的精确性、安全性和效果,对于患者的健康和医疗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AI在药物管理中的应用1. 数据整合与分析药物管理离不开大量的医疗数据,包括患者的临床资料、疾病诊断、药物处方等。

AI技术可以帮助医护人员整合和分析这些海量的数据,挖掘出更深层次的信息。

通过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算法,AI可以识别潜在的药物相互作用、不良反应风险、药物代谢差异等,并辅助医生进行合理的药物选择和患者治疗方案的制定。

2. 药物研发与优化AI在药物研发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传统药物研发周期长、费用高,而AI技术可以通过对大规模的医学数据库的挖掘,辅助药物分子筛选、作用机制预测等。

此外,AI还可利用深度学习模型对药物-靶点相互作用进行建模,进而提升药物研发效率。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加快新药的研发速度,降低研发成本,促进创新药物的研制。

3. 个体化治疗由于每位患者的生理状况和病情可能存在差异,医生需要根据个体化的信息来制定治疗方案。

AI可以通过整合患者的基因组学、转录组学、代谢组学等个体化信息,为医生提供更精准的治疗建议。

此外,AI还可以监测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期实现更好的治疗效果。

二、AI在合理用药中的应用1. 药物相互作用预警药物相互作用可能导致不良反应的增加,甚至对患者的健康构成威胁。

AI可以通过对大量医疗文献和临床数据的分析,预测潜在的药物相互作用,并及时向医生和患者发出预警,提醒注意合理用药。

2. 个性化剂量调整药物的剂量往往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AI可以利用个体化的信息,如年龄、性别、肝肾功能等,辅助医生确定适当的药物剂量。

中医药信息化与智能化应用

中医药信息化与智能化应用

中医药信息化与智能化应用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医疗行业的进步,中医药信息化与智能化应用也逐渐受到重视。

中医药作为中国传统的医学体系,在信息化与智能化的助力下正迈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本文将从中医药信息化的概念、智能化应用的现状以及对医疗领域的影响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中医药信息化的概念中医药信息化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和信息技术手段对中医药学习、研究、传承和临床等各个方面进行信息化处理和管理的过程。

它的出现不仅提高了中医药的科学化水平,还有效提升了中医药的传播和应用效果。

在实践中,中医药信息化包括中医药数据库、中医药信息系统、中医药网络平台等多个方面。

通过对中医药学术资料的数字化整理和在线存储,使得中医药的知识更易获取,从而促进了中医药教学、科研和临床实践的发展。

二、智能化应用的现状中医药的智能化应用主要包括中医药智能诊断系统、中医药智能辅助治疗系统等。

这些系统通过结合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算等先进技术,能够为中医药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准确、个性化的方案。

中医药智能诊断系统可以通过分析患者的病史、症状和体征等数据,快速给出中医诊断结果,并提供相应的治疗方案。

通过大数据的支持,系统可以根据不同的患者情况进行个性化的辨证施治,提高疗效和患者满意度。

同时,中医药智能辅助治疗系统可以根据患者的情况推荐中药配方或者穴位按摩等治疗方法。

系统会根据患者的反馈和治疗效果进行实时调整,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三、对医疗领域的影响中医药信息化与智能化应用对医疗领域的影响是全面而深远的。

首先,它加速了中医药知识的传播和学习。

通过中医药网络平台和数据库,医生和学者们可以及时分享和交流最新的中医药知识,促进中医药学科的发展。

其次,中医药信息化和智能化的应用提供了更准确、个性化的诊疗方案,为中医药的临床实践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通过智能辅助诊疗系统的支持,中医医生能够更加准确地判断患者的病情,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提高临床效果。

另外,中医药信息化与智能化应用还能够推动中医药与西医药的融合。

探讨中药调配的自动化

探讨中药调配的自动化

探讨中药调配的自动化王世静【摘要】由于中药饮片及中药配方颗粒很容易进行定量包装,能够对其不同的规格进行制作,实现了自动化的调配。

但是对于临床中医辨证施治而言,由于固定包装规格的限制,很难满足中医临床治疗的需要。

而且,在整个中医界尚有很多学者认为中药配方颗粒的临床药效不及传统水煎服的中药效果。

所以,加强研究中药自动化调配,确保临床患者合理安全用药,提升中药房工作效率,改善中药房自动化水平,对于整个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学术价值。

%The automatic dispensing is realized because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ecoction pieces and Chinese medicinal granula are easier to carry out quantitative packing and the different specifications can be made, but in terms of clinical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depending treatment, it is difficult to meet the needs of clinical treat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ue to the restrictions of fixed packing specifications. And in the whol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many scholars suppose that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of Chinese medicinal granule is worse than that of oral dos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ecocted in water, therefore, strengthening the research of automatic dispensing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ensuring rational and safe medication of clinical patients, improving the work efficiency of dispensar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improving the automatic level of dispensar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re of extremely important academic value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whol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enterprise.【期刊名称】《中国卫生产业》【年(卷),期】2016(013)016【总页数】3页(P171-173)【关键词】中药;调配;自动化【作者】王世静【作者单位】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学部中药房,河南郑州 45000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3.6[Abstract]The automatic dispensing is realized because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ecoction pieces and Chinese medicinal granula are easier to carry out quantitative packing and the different specifications can bemade,but in terms of clinical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depending treatment,it is difficult to meet the needs of clinical treat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ue to the restrictions of fixed packing specifications.And in the whol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many scholars suppose that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of Chinesemedicinal granule isworse than that of oral dose of traditional Chinesemedicine decocted in water,therefore,strengthening the research of automatic dispensing of traditional Chinesemedicine,ensuring rational and safemedication of clinical patients,improving the work efficiency of dispensary of traditional Chinesemedicine and improving the automaticlevel of dispensary of traditional Chinesemedicine are of extremely important academic value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whole traditional Chinesemedicine enterprise.[Key words]Traditional Chinesemedicine;Dispensing;Automation近些年,自动化药房在国内获得了高速发展,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与国外技术水平的差距也越来越小,但适合中草药的自动化调配药系统仍然没有取得较大的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智能配药应用管理论文摘要:介绍了新型中药智能配药系统的硬件和软件控制技术。

硬件部分采用OMRON的PLC和基于CPLD的电路板进行控制,软件部分则通过组态软件FIX32与界面编辑软件VB相结合对上位机进行控制和通讯。

本系统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水平,它的研制成功对中药在世界范围内的进一步推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中药智能配药系统PLCCPLDFIX32VB中药智能配药系统(IntelligentDispenseSystemforChineseMedicine)是随着中医院流程系统管理向电子化、网络化的方向发展而产生的。

该系统工作的过程是:首先通过医院内部局域网将在终端电脑上开出的处方传至药房配药主控计算机,然后由主控计算机在查询药品数据库的基础上形成配药指令并下达给配药机器,完成配药过程。

同时,主控计算机在配药机器终端的液晶显示屏上显示患者信息,并驱动打印机输出处方的综合信息,将处方综合信息连同配药机器输出的配好的分帖包装中药一起交付患者使用。

中药智能配药系统的控制系统可分为机电控制系统和上位机软件控制系统,其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

1机电控制系统机电控制系统为分层分布式结构,采用上位机+下位机+集成电路板的技术进行综合控制。

其电路系统结构框图如图2所示。

具体介绍如下:(1)上位机使用PC机,负责管理级和监控调度级的控制。

上位机不采用工控机的原因是因系统对于界面、数据库处理及网络联系等均有较高的要求。

上位机的主要功能是将人机界面输入的二进制编码信息通过RS-232串口传送给下位机,并对下位机的工作状况进行实时监控,完成药方打印和液晶显示。

另外,它与药品管理信息系统之间的信息交互,是通过医院内部的局域网来进行并采用TCP/IP协议实现的。

(2)下位机负责设备级控制。

其功能是接收并解码上位机发送的二进制配药信息,然后根据配药信息选定所需药品,驱动相应集成电路板进行下药控制,并驱动机械手进行定位、取出药品、包装成袋,连同打印药方一起交付患者。

下位机之所以采用PLC而没有选择价格相对低廉的单片机,原因之一是为了满足中药配药机对高速运作的要求,X轴导轨和Y轴导轨均采用伺服电机驱动,而单片机对伺服电机的控制能力相对较差,很难做到精确控制;原因之二是中药智能配药系统对可靠性的要求很高,而单片机的稳定性与PLC相比要差一些,且容易受到外界电磁的干扰。

(3)下药直流电动机的控制采用以ALTERA公司的ACEX1K芯片为核心的集成电路板来完成。

在该芯片中集成了在Max+plusII开发系统中用VHDL语言编写的控制、计数和定时功能。

该电路板的功能是接收从PLC发来的命令和药品质量数,控制电动机的转数,在0.07g/转的精度下完成规定重量的下药。

由于本系统使用了多达420个下药直流电机,因此采用可减少I/O点数及PLC布线的集成电路板。

该系统的所有下药电机由28块集成电路板分别控制,每块集成电路板控制的下药部分相对独立。

这样,检查和维修不受位置限制,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性价比。

1.1PLC控制1.1.1PLC配置本系统PLC配置采用OMRON公司的C200HE型PLC,并在其基础上扩展了一个16点继电器型开关量输出模块C200H-OC225、一个32点晶体管型开关量输出模块C200H-OD215、两个16点开关量输入模块C200H-ID212和一个四轴位置控制模块C200HE-NC413。

各模块的作用为:(1)两个输入模块用来接收配药机器中各种接触器的位置反馈或动作的故障反馈,对其配置无特别要求;(2)两个输出模块发出指令,用来操作配药机器。

继电器型开关量输出模块驱动电流大,但不能频繁动作,因此用来控制所有电磁阀和各种直流电机、步进电机;晶体管型开关量输出模块则正好相反,且其输出为TTL电平,具有可以与其它集成电路接口的优点,用来驱动集成电路完成下药操作。

图3伺服电机控制电路(3)四轴位置控制模块用来控制四轴(X、Y、Z、U)互相独立的两个伺服电机和三个步进电机。

在X、Y轴上分别配置了两个伺服电机,而三个步进电机由于工作时间互相错开,全部配置在U轴上。

另外,X、Y轴上各有左右限位开关和原点接近开关3个,Z轴有原点接近开关1个,这样,共7个接近开关接到C200HENC413上。

该模块以不超过10ms的响应时间从PLC内存取得命令,在500kp/s的高频脉冲下与PLC内存数据建立映射关系,完成通过修改内存数据定位伺服电机和步进电机的位置以及通过内存数据反馈伺服电机和步进电机的位置情况的功能。

1.1.2伺服电机控制电路在本系统中,配置了两个OMRON公司的SMARTSTEPA伺服系统,对X、Y轴完成定位操作,具体控制电路如图3所示。

其中包括四轴位置控制模块C200HE-NC413、通用控制电缆R88A-CPU002S、伺服驱动器R7D-AP04H、伺服电机R7M-A40030-BS1(为带制动器的带键直轴圆柱形电机)。

图中,CN1代表伺服驱动器,CN2代表与伺服电机同轴的分辨率为2000脉冲/转的光学增量型编码器用连接器,它可以完成从驱动器到伺服电机的具有位置反馈和速度反馈的闭环控制。

在伺服电机中,M代表电机本身,E代表编码器,B代表动力制动器。

由于固定脉冲代表固定距离,因此当伺服电机接收到控制系统发出的若干条脉冲指令后,就可以完成预定的定位。

在本系统中,设置电机的分辨率为5000脉冲/转(0.072度/步),伺服电机连接的同轴减速器比例为31,其带动导轨移动的速率为60mm/转。

因此,伺服电机带动导轨移动的速率为20mm/5000脉冲。

伺服电机控制电路的控制原理为:位置控制单元从设备处得到各种控制信号,并根据不同药罐间的距离与20mm/5000脉冲的数据大致算出映射到四轴位置控制模块NC413在PLC中的脉冲数据;然后通过通用控制电缆输出高速脉冲给伺服驱动器,由其驱动伺服电机,使之根据误差反馈自动微调该数据,最终达到精确定位的目的。

图4步进电机控制电路1.1.3步进电机控制电路步进电机驱动器与C200HE-NC413的连线类似于图3中伺服电机驱动器与C200HE-NC413的连线,而步进电机驱动器与步进电机间的连线则如图4所示。

本系统中控制机械手摆动的步进电机采用STONE公司的86BYG250B,驱动器采用STONE公司的混合式步进电机驱动器SH20806C;控制送袋与推袋的两个步进电机采用SANYO公司的103H548,驱动器采用STEP公司的四相混合式步进电机细分驱动器ST4HB03X。

步进电机的控制类型为不具有位置反馈功能的开环控制,控制方法为在确定运动起点与终点的基础上,将位移或角度改变以200脉冲/转(0.18度/步)为分辨率转变为脉冲数,写入映射在NC413中的内存位置,从而控制步进电机完成定位。

1.2系统工作步骤系统中有各种电机、限位、定位用传感器以及与真空气泵连接的电磁阀,可以完成取空药袋、打开空药袋及封装、输送药袋等功能,其工作时序见图5。

图5系统工作时序图1.3PLC程序实现利用OMRON的编程软件CX-Programmer完成梯形图的编写,程序包括如下六个模块:(1)初始化模块,其功能是将PLC的内存单元初始化,进行电气部分的归零操作,目的是为配药系统进行运转做好准备,防止误操作对系统造成不可挽回的破坏;(2)接收模块,其功能是接收上位机界面中输入的二进制编码的信息(包括药品种类、数量、贴数等),存入预先定义的内存单元;(3)发送模块,其功能是将药品种类、数量等按照数据库与伺服电机结构中已定义的方式分别转变为下药直流电机位置和转动圈数,并发送到集成电路板,完成下药操作;(4)反馈模块,其功能是接收来自集成电路板的直流电机转动停止(即规定重量下药动作完成)的反馈信号;(5)控制模块,其功能是在确定下药过程完成后,驱动机械手完成取空药袋、打开空药袋、定位及集药等任务,并驱动药袋封口装置动作,触发直流电动机带动皮带转动,送出药品;(6)故障处理模块,其功能是接收各处传感器反馈的接近或故障信号,随时停止系统的配药动作,以进行故障处理。

此外,在发送模块和控制模块中建立时间联系,使得在一次多贴药配药过程中,下一贴药的下药、取空药袋动作与上一贴药的封口、传输动作并行进行,缩短了配药时间。

2上位机软件控制系统上位机软件控制系统包括药品信息数据库和人机对话界面,前者主要存储医院的药品信息,包括名称、数量、价格、药性、有效期等;后者则与数据库建立连接,可以实现查询、开处方、药品管理、处方管理、打印、液晶显示等功能。

其流程图如图6所示。

2.1工控组态软件FIX32FIX32是美国Intellution公司开发的基于视窗的大型应用软件,包含动态显示、报警、趋势、控制策略、控制网络通信等组件。

在本系统中,应用FIX32编写了主界面和系统运行的动态模拟显示程序。

(1)主界面是上位机与下位机之间的连接桥梁,其功能是与VB编写的界面建立联系,激活配药控制界面和药品管理界面。

(2)系统运行动态模拟显示的实现方式是首先在FIX32的DRAW模式下画出整个配药系统的模拟图,包括静止物体及各种动作显示,设定限位与故障反馈警报;然后在FIX32中对I/O点进行组态,并在数据库中建立各药罐、各动作I/O类型及其在下位机PLC中的地址。

这样,当PLC中的程序开始运行时,相应地址中的模拟量或开关量便发生变化。

这种变化可在配药系统动作的同时显示到动态模拟界面,使动态模拟同步进行。

在配药系统封闭运行的情况下,其作用之一是可以从动态模拟画面中实时观察到系统的运作情况,之二是可在系统发生可反馈性故障时在第一时间得到提示,快速完成对故障的调整。

2.2界面编辑软件VB该部分软件包括取药与加药两个模块,均具有权限控制功能,用户需输入密码,可保证系统的安全性。

VB界面框架图如图7所示。

取药模块的主要任务是与ACCESS数据库取得联系,将需要的药品名、数量、贴数等通过FIX32传入下位机中,完成取药操作。

其中,在数据库中的药品名采用拼音查询,数量与贴数则可多次修改。

同时,VB还要向液晶屏输出患者及处方信息,并完成处方打印。

在取药模块中进行了取药任务优化处理算法的设计,其目的是在医生开药顺序任意的情况下完成最短时间的配药过程。

由于机械手在X、Y轴伺服电机的控制下的匀速行走速度为1m/s,因此时间最短即为行走路线最短,这个问题等价于典型的旅行商(TSP)问题。

在本系统中,420个药罐分为前后两面各14行等距排列,每一面中又分左右两侧各7行,每行15个。

此外,药罐位置每单位Y轴坐标与三个单位X轴坐标相同,且机械手对前后两面的取药由步进电机摆动控制。

经过简单计算可以确定本系统中实际节点应为66个。

采用新的禁忌遗传算法在VB中编程,该算法对多节点系统设置禁忌步长和松弛步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