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珍稀动物》教案

合集下载

幼儿园大班优质教案《珍稀动物》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优质教案《珍稀动物》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优质教案《珍稀动物》含反思《珍稀动物》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教材《可爱动物》章节中《珍稀动物》一课。

内容主要包括:介绍几种我国珍稀动物外形特征、生活习性以及保护它们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解几种我国珍稀动物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和保护它们重要性。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观察、表达、合作能力,提高幼儿对动物保护意识。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热爱,培养幼儿关爱动物、保护环境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掌握几种我国珍稀动物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和保护它们重要性。

难点:如何引导幼儿观察、表达和合作,提高幼儿对动物保护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图片、视频、黑板、磁性动物贴图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张森林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图片中动物,进而引出本节课主题——珍稀动物。

2. 例题讲解(10分钟)(1)展示PPT,介绍大熊猫、金丝猴、朱鹮、扬子鳄等珍稀动物外形特征、生活习性。

(2)讲解保护珍稀动物重要性,引导幼儿关爱动物、保护环境。

3. 随堂练习(10分钟)(1)分发图片,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图片中珍稀动物名字。

(2)分组讨论:如何保护珍稀动物?4. 课堂小结(5分钟)5. 游戏环节(5分钟)“动物贴图”游戏:教师说出某种珍稀动物特征,幼儿将对应磁性动物贴图贴在黑板上。

6. 课堂展示(10分钟)让幼儿用画纸、彩笔等学具,画出自己喜欢珍稀动物。

六、板书设计1. 《珍稀动物》2. 内容:(1)几种我国珍稀动物:大熊猫、金丝猴、朱鹮、扬子鳄(2)保护珍稀动物:关爱动物、保护环境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画你最喜欢珍稀动物。

2. 答案:无固定答案,要求幼儿充分发挥想象力,画出自己喜欢珍稀动物。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丰富教学手段,让幼儿解我国珍稀动物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和保护它们重要性。

小学四年级教案 我国的珍稀动物-名师

小学四年级教案 我国的珍稀动物-名师

我国的珍稀动物【学习目标】1.认识我国的珍稀动物。

2.知道人类的哪些行为会影响动物的生存,学会保护珍稀动物。

3.了解普氏原羚的生存状况及国家对普氏原羚所做的保护措施。

【学习重点】认识我国的珍稀动物。

【学习难点】知道人类的哪些行为会影响动物的生存,学会保护珍稀动物。

【学习过程】一、知识广场1._________是我国特有的淡水鲸。

它的吻部狭长,眼睛很小。

背鳍三角形,主要以_________为食。

2.________是指动物的野生群体数目已降到濒临灭绝的程度,而且危险因素依然存在,如________、________等;_______是指动物的野生群体数量明显下降,需要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________是指动物自定名以来,记录的数目就有限。

3.近些年来,由于_________、_________等原因,普氏原羚的_________不断缩小,生活的草场严重退化,生存状况不容乐观。

二、判断大厅1.大熊猫是我国独有的珍稀动物,深受各国人们的喜爱。

()2.中华秋沙鸭是我国的珍稀动物,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及其支流、相连的湖泊。

()3.中华鲟仅生活在我国的珠江、长江。

()4.白鳍豚属于濒危动物。

()5.人类砍伐森林不会对动物产生影响。

()6.我国的野生动物种类很多,不需要保护它们。

()7.环境污染不会影响野生动物的生存。

()8.为了保护大熊猫,我们应该将生活在四川、陕西等地的大熊猫迁出,移入动物园中进行统一的保护和管理。

()三、选择乐园1.下列不属于珍稀动物的是()。

A.扬子鳄B.金丝猴C.奶牛2.为了保护普氏原羚,青海湖国家自然保护区采取的措施不包括()A.成立野生动物救助中心,对病残普氏原羚展开救助B.向周边农牧民宣讲保护普氏原羚的重要性C.修缮保护区内的带刺围栏,增加围栏高度3.下列行为不会使动物的生存受到威胁的是()。

A.乱砍滥伐B.建立自然保护区C.使用鹿角、象牙制作的装饰物4.下列情形会对白鳍豚生命造成威胁的是()。

幼儿园科学活动《保护珍稀动物》教案

幼儿园科学活动《保护珍稀动物》教案

幼儿园科学活动《保护珍稀动物》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珍稀动物的概念,知道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有哪些。

2. 培养幼儿保护动物、爱护环境的意识。

3. 提高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及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认识珍稀动物:大熊猫、金丝猴、朱鹮、丹顶鹤、扬子鳄等。

2. 了解珍稀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3. 学习保护珍稀动物的方法。

三、教学方法1. 图片展示法:展示珍稀动物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认识。

2. 故事讲解法:通过讲解珍稀动物的故事,让幼儿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3. 游戏互动法:设计相关的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会保护珍稀动物。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珍稀动物的图片、故事课件等。

2. 准备与珍稀动物相关的游戏道具。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教师展示珍稀动物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些动物叫什么名字吗?它们有什么特点?”2. 讲解:教师讲解珍稀动物的故事,让幼儿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3. 互动: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对珍稀动物的了解和保护方法。

4. 游戏:教师组织幼儿进行与珍稀动物相关的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会保护珍稀动物。

5. 总结:教师总结本次活动,强调保护珍稀动物的重要性,并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参与保护动物的行动。

六、教学延伸1. 家庭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查找更多关于珍稀动物的信息,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和特点,并讨论保护珍稀动物的方法。

2. 社会实践:组织幼儿参观动物园或野生动物保护区,让幼儿亲身感受珍稀动物的生活环境,提高保护动物的意识。

七、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珍稀动物的认识和保护意识的提高。

2. 关注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评估他们运用保护方法的能力。

3. 收集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庭中对珍稀动物保护行动的参与情况。

八、教学注意事项1. 确保教学内容适合幼儿的认知水平,避免过于复杂的概念。

2. 注重教学过程中的互动与参与,激发幼儿的兴趣和积极性。

幼儿园大班教案《珍稀动物》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案《珍稀动物》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案《珍稀动物》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教材《我们的地球》,具体章节为《珍稀动物》。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了解珍稀动物的定义,认识我国一些珍稀动物,如大熊猫、金丝猴、朱鹮等;学习保护珍稀动物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保护珍稀动物。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珍稀动物的概念,认识到保护珍稀动物的重要性。

2. 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关爱动物的情感。

3. 提高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合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掌握珍稀动物的概念,认识我国一些珍稀动物,了解保护珍稀动物的重要性。

难点:如何引导幼儿理解保护珍稀动物的方法和实际行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图片、视频、黑板、粉笔。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棒。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大熊猫、金丝猴等珍稀动物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字,进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珍稀动物。

2. 讲解珍稀动物的概念(10分钟)结合PPT,讲解珍稀动物的定义,让幼儿了解什么是珍稀动物。

3. 认识我国珍稀动物(10分钟)通过展示图片和视频,让幼儿认识我国一些珍稀动物,如大熊猫、金丝猴、朱鹮等。

4. 互动环节(5分钟)邀请幼儿上台,说出自己了解的珍稀动物以及它们的特点,增强幼儿的表达能力。

5. 例题讲解(10分钟)通过一道例题,讲解如何保护珍稀动物,让幼儿了解保护珍稀动物的方法。

6.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进行讨论,每组设计一个保护珍稀动物的宣传海报,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合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1. 珍稀动物的概念2. 我国珍稀动物大熊猫金丝猴朱鹮3. 保护珍稀动物的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幅你最喜欢的珍稀动物,并写出它的特点和需要保护的原因。

答案示例:画的动物:大熊猫特点:黑白相间,以竹子为主食,生活在四川、陕西等地。

保护原因:大熊猫是我国国宝,数量稀少,需要我们共同努力保护。

2. 课后与家长一起查阅资料,了解其他国家的珍稀动物。

冀教版生物七上第四节《我国的珍稀动物》word教案二

冀教版生物七上第四节《我国的珍稀动物》word教案二

第四节我国的珍稀动物教材分析本节教材的地位:《我国的珍稀动物》是《第三章多种多样的动物》的最后一节,是在学生对一些常见的动物已有了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再进一步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和阅读教材中所给的几种珍稀动物的资料,使学生认识我国常见的珍稀动物及它们的生存状况,更主要的是通过对这些资料的分析,找出珍稀动物濒危的主要原因。

教材以学生喜爱的图文并茂的形式出现,让学生通过小组学习,掌握如何查阅资料和分析资料、得出结论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并培养学生相互合作、共享资料的意识。

在此基础上,了解一些对珍稀动物的保护措施,提高保护自然环境,珍爱动物的意识,并能主动地向社会、向朋友宣传珍爱动物的重要性,以此来提高全民珍爱动物的意识,保护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

重点:造成珍稀野生动物濒危和灭绝的原因。

难点:对资料的分析得出正确结论。

学生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年龄在12~13岁之间,他们大部分十分活泼、大胆,而且具有了一定的独立性。

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对科普类的读物十分感兴趣,他们有的阅读过《十万个为什么》、有的阅读过《动物趣谈》、还有的阅读过《动物之最》等等;他们收看过许多有关动物的电视节目,如人与自然、动物世界、探索时代等;有些学生还去过北京动物园,亲眼目睹过许多真实的动物。

通过以上途径,学生对一些珍稀动物已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所以他们对本课的学习积极性较高。

另外,七年级的学生对色彩鲜艳的图片、视听结合的录像画面、亲身经历过的事等感兴趣,能激发他们探究的积极性。

但七年级的学生搜集材料、分析材料的能力还较低,课前,教师需指导学生如何查阅资料;上课时教师需列出阅读提纲,帮助学生提高分析材料的能力;课后需要教师再结合教材进一步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

设计理念生物科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应以观察、实验、分析、归纳、自学探究为基础,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积极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我国珍稀的动植物》的说课稿(推荐5篇)

《我国珍稀的动植物》的说课稿(推荐5篇)

《我国珍稀的动植物》的说课稿(推荐5篇)第一篇:《我国珍稀的动植物》的说课稿尊敬的各位专家、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以人教版小学自然《我国珍稀的动植物》为蓝本,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思想,以培养自主探究能力为目的而设计的一节信息技术与科学学科整合课。

下面我从以下五方面对本节课进行分析:一、教学分析1、教材简介:小学科学课的研究对象主要有三大领域:生命世界、物质世界、地球与宇宙。

《我国珍稀的动植物》所讲的内容属于生命世界这一领域。

教材内容分为两部分:1、认识几种我国特有的珍稀动植物。

2、让学生认识动植物珍稀的原因、保护的意义及如何保护。

2、学情分析学习本课之前,学生观察过身边动植物,知道动植物与环境关系、动植物与动植物之间关系,从电视等媒体中了解一些我国珍稀的动植物。

学生喜爱动植物,但不知道保护,因此学习本课有重要意义。

二、、教学目标设计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我确定本节课教学目标如下:知识目标认识我国几种珍稀的动植物,以及保护珍稀动植物的意义。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收集信息、获取信息和交流信息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应用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观察、查找、收集和交流信息,体验网上科学探究的乐趣;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勇于探索的精神,通过了解有关我国珍稀动植物情况,激发学生保护珍稀动植物的情感;教学重点:了解我国特有的珍稀动植物,教给学生自我学习、自我获取新知的方法教学难点:认识保护珍稀动植物的意义三、教学手段:六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初步具备一定的收集信息能力,能比较好的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再加上教材文本较枯燥,信息量少,靠单纯的讲授,看书调动不了学生学习积极性,所以这一类课型我选择网络环境下自主探究四、教学过程设计:我设计如下教学流程:(一)运用信息技术,巧设情境,点击兴奋点1.在这一环节中,我运用媒体播放一段我国珍稀动植物录像,把学生带入动植物王国,同时配以音乐,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引出本节课探究主题:1、我国珍稀动植物有哪些,分布在哪?目前状况如何2、为什么变得珍稀?3、稀少原因?4、保护的意义?5、如何保护?……………(二)自主探究在这一环节中,我整合了网上资源,制作了<我国珍稀的动植物>网页,在网页里,有大量珍稀动植物资料,集图片,文字,视频,声音于一体,内容丰富,每个学生一台电脑,对感兴趣的问题进行小组个性化探究学习。

珍稀动物教案及反思

珍稀动物教案及反思

湘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2.5《珍稀动物》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性目标列举我国主要的珍稀动物,举例说明我国珍稀动物的生存状况和濒危或灭绝的主要原因。

技能性目标尝试课内外图文资料及其他信息的搜集。

情感性目标关注我国珍稀动物资源状况,增强保护珍惜、濒危动物的自觉性。

【教学重难点】列举我国主要的珍稀动物,举例说明我国珍稀动物的生存状况和濒危或灭绝的主要原因。

【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了解已经灭绝的动物图片,了解濒危野生动物的图片。

野生动物是生物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宝贵财富。

看了这些可爱的动物将离我们远去你有何感想?我们应该怎样去保护它们?二、探究竟1.全班同学分成小组,通过查阅有关我国珍稀濒危动物的资料,并记录在表中2.认识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到图书馆认识大熊猫、东北虎、臧羚起源进化、金丝猴起源进化、扬子鳄起源进化、褐马鸡、朱鹮、白鳍豚的起源进化、分类、发现过程、分布、形态特征、生活习性、生存环境、食性、生长繁殖、濒危现状、保护价值、保护措施、保护区。

学生阅读课本的介绍。

分析他们数目稀少的原因,想一想,应该怎样保护他们。

三、知识链:教师:阅读知识链的资料,分析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濒危或灭绝的原因是什么?学生:(阅读课本资料,回答问题)1.由于自然条件的变化使某些野生动物不能适应环境。

2.物种的退化危及野生动物的繁衍和生存。

3.城市的扩建,农村耕地的扩大、道路的铺设和森林、草原的大面积破坏,使野生动物栖息的环境越来越小。

4.环境污染破坏了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

5.掠夺性狩猎更加剧了某些物种的灭绝。

四、实际应用教师:针对这些原因,大家讨论一下该如何保护它们?学生:(讨论回答)1.建立自然保护区。

2.提高人们对野生动物重要性的认识,严厉打击偷猎犯罪活动。

3.采用先进的科技手段饲养和繁殖珍惜动物。

4.减少环境污染,还珍惜动物一个适宜的生活环境。

教师:同学们想一想珍稀动物与人类有什么关系呢?学生:(略)教师:珍稀动物与人类有着密切的关系,野生动物是生物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宝贵财富。

小学科学15我国的珍稀动物(教案)青岛版科学四年级上册

小学科学15我国的珍稀动物(教案)青岛版科学四年级上册

小学科学15我国的珍稀动物(教案)青岛版科学四年级上册【教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我国的珍稀动物一、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的珍稀动物有哪些,并了解它们的特点和保护意义。

2.培养学生保护动物和生物多样性的意识。

3.通过讲解和展示的方式,激发学生对珍稀动物的兴趣。

二、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和投影仪。

2.图书馆或网络上有关我国珍稀动物的图书资料。

3.珍稀动物的照片和简单的介绍。

三、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通过投影仪播放一段视频或展示一些图片,让学生观察动物的图片,引起他们对珍稀动物的兴趣。

Step 2:呈现(15分钟)教师通过投影仪展示一些我国的珍稀动物的图片,并简单介绍它们的特点和分布情况。

例如:1.大熊猫:大熊猫是我国的国宝,以其可爱的外表和濒临灭绝的珍稀身份而闻名于世。

大熊猫生活在中国西南部的山区,以竹子为食。

2.金丝猴:金丝猴是我国特有的珍稀猴类动物,它们生活在长江以南的高山和深林中。

金丝猴的毛色金黄,悬挂在树上活动。

3.华南虎:华南虎是我国特有的一种虎类动物,也是世界上最稀有的虎之一。

目前,华南虎仅在中国南方的云南、广西等地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分布。

4.北极狐:北极狐是我国北方的特有珍稀动物。

它们有着雪白的毛皮,生活在寒冷的北极地区,是极地动物之一。

Step 3:讨论与交流(15分钟)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交流对这些珍稀动物的了解和想法。

引导学生提出有关保护珍稀动物的问题并进行讨论。

例如:1.这些珍稀动物为什么会濒临灭绝?2.我们应该如何保护这些珍稀动物?3.你有什么想法来帮助保护珍稀动物?Step 4:知识拓展(15分钟)引导学生利用图书馆或网络资源,进一步了解有关我国珍稀动物的资料。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制作简单的海报或展板,介绍自己选择的珍稀动物,包括它们的特点、分布情况以及保护对策。

Step 5:分享与展示(20分钟)让每个小组轮流向全班分享他们制作的海报或展板。

通过展示,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和认识我国的珍稀动物,同时也培养他们的展示和表达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 4
第十节 我国的珍稀动物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我国几种珍稀的动物,以及保护珍稀动物的意义。
2.向学生进行保护珍稀动物的教育。
3.关注我国的动物资源状况,增强保护珍稀、濒危动物的自觉性。
二、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挂图——我国珍稀的动物。
学生准备 每人搜集一两种珍稀动物的图片或资料。
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检查学生搜集的我国珍稀动物的资料或图片,对搜集资料多的同学予以表
扬。
2.讲述:我国动物种类很多,其中有些是非常珍贵稀少的动物。这节课,我们
来认识一些我国珍稀的动物。(板书课题)
学习新课
1.指导学生认识我国几种珍稀的动物
(1)认识大熊猫
①出示大熊猫的挂图。
②谈话:这是什么动物?
③观察:大熊猫是什么样的?
④谈话:关于大熊猫,你知道哪些事?
⑤讲述:大熊猫又叫猫熊。
它是我国特有的哺乳动物,为世界各国人民所喜爱。大熊猫体胖,长约1.5
米,身体像熊,脸像猫,所以人们称它熊猫。大熊猫生活在2000米~4000米高
山的竹林中,以竹子和某些小动物为食。大熊猫生长在四川、陕西、甘肃的少数
地方,目前只有1000只左右。熊猫是国家一类保护动物。1980年,四川卧龙自
然保护区被确定为世界熊猫研究中心,专门对熊猫进行观察和研究。
(2)认识朱鹮
①出示朱鹮的挂图或投影片。
2 / 4

②谈话:你认识这种鸟吗?
③观察:朱鹮是什么样的?
④谈话:关于朱鹮,你知道哪些事?
⑤讲述:朱鹮是目前世界上最稀少的鸟之一。
雄鸟体长80厘米,雌鸟稍小些。全身羽毛白色,飞羽粉红色。头顶、额、
眼周、下嘴、脚部有朱红色,故叫朱鹮。生活在沼泽、山区溪流旁,栖息于树上。
以蟹、蛙、小鱼、田螺为食。在1981年5月以前,全世界仅发现有5只这种鸟,
号称“国际保护鸟”。1981年5月,我国科学工作者在陕西省洋县又发现了7
只朱鹮。后来,又孵出了6只小朱鹮,使朱鹮的总数上升到18只。朱鹮是我国
一类保护动物,也是国际上一级濒危动物。现在我国已在陕西建立了“朱鹮群体
观察站”,观察和记录朱鹮的全部生活情况。
(3)按上述方法,指导学生认识其他几种珍稀的动物——扬子鳄、金丝猴、白头
叶猴、羚牛、白鳍豚、黑颈鹤等。(这几种动物的形态详见参考资料。)
(4)提问:
①现在你知道我国有哪些珍稀的动物?
②为什么称它们为珍稀的动物?(有的数量极少,有的仅在我国有。)
2.指导学生认识保护珍稀动物的意义
(1)谈话:你知道这些动物为什么会这样稀少吗?
(2)讲解:这些动物所以这样稀少,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自然环境的
变化,例如由于温度、湿度等变化,大片竹林死亡,熊猫的食物没有了,就会造
成熊猫大量的死亡。另一方面是人的乱捕乱杀、胡乱砍伐。由于以上两方面原
因,它们的数量正在逐渐减少,有的已经濒临灭亡。
(3)讨论: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应该怎么办?
3.指导学生认识如何保护珍稀动物
(1)讨论:怎样保护珍稀动物呢?
(2)讲述:为了保护珍稀的动物,国家颁布了法律,对捕杀珍稀动物,要进行法
律制裁。为了保护珍稀的动物,国家还建立了自然保护区。在自然保护区里,不
准狩猎和采伐,不准破坏自然环境,使珍稀动物能很好地生存、繁殖。通过以上
措施,我国的珍稀动物已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保护,有的种类数量有所增加。但
3 / 4

是,破坏珍稀动物的事情还时有发生,我们必须大力宣传保护珍稀动物的意义,
使每个人都懂得并认真做到。
(3)讨论:假如我们这个地方飞来一只受伤的珍稀鸟,应该怎么办?
布置作业
调查:
1.当地有哪些珍稀的动植物?
2.当地有没有自然保护区?
3.当地重点保护的是哪些珍稀的动植物?
四、参考资料
1.保护野生动物资源。
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气候多样,有着丰富的野生动物资源。例如:
陆栖脊椎动物1800多种,其中爬行类300多种,鸟类1100多种,兽类400多种,
占世界陆栖脊椎动物种类的10%。淡水鱼已见记载的近600种,海产鱼1500多
种,也占世界鱼类种数的10%左右。此外,还有许多世界特有的珍稀动物,如
动物中的大熊猫、金丝猴、扬子鳄、白鳍豚,由于我们过去对合理利用野生动植
物资源缺乏认识,使我国在这方面的宝贵资源遭到了严重的破坏。由于滥捕乱杀
而基本绝灭的鸟兽就有野马、高鼻羚羊、白头叶猴、白鹤、黄腹角雉等近10种;
长臂猿、坡鹿、虎、白鳍豚、儒艮、扬子鳄、象等20种野生动物也正处在绝灭
的边缘 野生生物的灭绝也是普遍的国际问题。据近两千年来记录的统计,有110
多种兽类和130多种鸟类,已经从地球上消失
了。
2.我国部分珍稀动物简介
(1) 大熊猫:亦称猫熊。哺乳动物。体肥胖,形似熊,长约1.5米,肩高约66
厘米。眼周、耳、前后肢和肩部黑色,其余均为白色。生活在2000米~4000
米高山的竹林中,喜食竹子,有时也吃小动物。善于爬树,性孤独,不群栖。
仅产于我国四川、陕西、甘肃的少数地方,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国家一
类保护动物。
(2) 朱鹮:鸟类。雄鸟体长近80厘米,雌鸟稍小。羽毛多是白色,有的部位粉
红色,颈部有若干延长而下垂的柳叶形羽毛,额、眼周、头顶、嘴基部、跗
4 / 4

蹠及裸露的下胫为红色。生活于沼泽、山区溪流附近,栖于高大乔木上,以
蟹、蛙、小鱼、田螺、甲虫等为食。我国一类保护动物。
(3) 金丝猴:亦称仰鼻猴。哺乳动物。体长约70厘米,尾长与体长相等或更长
些。背部有发亮的长毛,脸两侧、胸及后腿毛赤色。生活于2500米~3000
米高山密林中,群栖,以野果、嫩芽、竹笋为食。分布于四川、甘肃和陕西
南部。我国一类保护动物。
(4) 白头叶猴:哺乳动物。体长约50厘米,头小,尾较体长,四肢细长。头白,
有毛冠,体背的毛较腹面长而密。生活于热带、亚热带阔叶林中,群栖树上,
很少下地,以野果、叶、花等为食。产于我国云南、广西南部及越南北部。
我国一类保护动物。(此外还有黑叶猴,也是一类保护动物。)
(5) 羚牛:亦称扭角羚。哺乳动物。长1.7米~2.2米,肩高1米~1.3米,重
可达350公斤。尾较短,雌雄均有短角。全身棕黄色或深棕色,眼周黑色。
一般栖于3000米~4000米高地,夜出觅食,吃青草、树枝、竹笋等。分布
于我国四川、云南、陕西、甘肃等地。我国一类保护动物。
(6) 白鳍豚:又称白暨豚。哺乳动物。体长1.5米~2.5米,头圆,嘴长,约30
厘米。体背面淡蓝灰色,腹面白色,鳍白色。生活在我国长江中下游、洞庭
湖、钱塘江中。我国特产动物,国家一类保护动物。
(7) 黑颈鹤:鸟类。大型涉禽,体长约1.4米。头、颈及飞羽均黑色,尾羽亦黑
色,体羽灰白色,外观黑白分明,易于识别。主要栖息在生长较高水草的沼
泽地,以鱼、蛙、螺、虾等为食,在青海、四川西部3500米~5000米的高
山沼泽繁殖,迁徙四川、贵州、云南等地越冬。鹤类中唯一的高山种,我国
一类保护动物。
(8) 扬子鳄:爬行动物。长2米余,背面角质鳞有六横列。背部暗褐色,有黄斑
和黄条;腹面灰色,有黄色小斑和横条;尾部有灰黑相间的环纹。前肢五指,
无蹼;后肢四指,有蹼。穴居池塘、沼泽底部,以鱼、蛙、小鸟及鼠类为食,
冬季蛰居穴中。分布于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等地。我国特有,一类保护
动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