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介宾关于失眠的辨证论治思想探析

合集下载

浅析“失眠从痰论治”

浅析“失眠从痰论治”

功 能失调 而致 失眠。 临证 实证 采用宁心安神 ,疏肝清热化痰之法。虚证拟安神定志 ,兼益 气,补养心脾 ,滋 阴降火之法 ,均可取
得一定 的疗效 。
【 关键词 】 失眠 ;痰热;痰湿 ;神 失所养
[ Ab s t r a c t ] I n t h i s p a p e r , f r o m t h e h i s t o r i c a l e v o l u t i o n , p a t h o g e n e s i s , c l i n i c a l t r e a t me n t , me d i c a l r e c o r d s f o r t h e f o u r a s p e c t s o f he t
神 经 系 统疾 病 中 。 中 医从 整 体 观 念 出发 ,辨 证 论 治 ,调 整 人 体
2 病因病机
失眠的病因繁多,多 由情 志所伤 、饮食不节 、病后体弱 、 心虚胆怯等所致。病 性有 虚有 实,虚 多实少 。
2 . 1 实证
情志抑郁,肝气不疏,水运受障,痰浊 随生 ,扰动 心神 ;
载,认为 “胃不和 ”是失眠的病 因之一。《 灵枢・ 邪客篇 》 :“ 夫
邪之客人也 ,或令人 目不瞑 ,不卧出者 ,何气使 然 !……皇帝
日 :此 所 谓 决 渎 壅 塞 , 经 络 大 通 , 阴 阳 和 得 者 也 。 ”这 里 所 言
t r e a t me n t o f i n s o mn i a ro f m s p u t u m. ‘ ‘ Al l d i s e a s e s a r e c a u s e d b y p h l e g m' ’ . P h l e g m h e a t c a u s e s o r g a n s d y s f u n c t i o n d u e t o i n s o n i m a . Cl i n i c a l

辨证治疗顽固性失眠的体会

辨证治疗顽固性失眠的体会

辨证治疗顽固性失眠的体会
林月斌
【期刊名称】《内蒙古中医药》
【年(卷),期】2013(032)025
【摘要】顽固性失眠是临床常见的一种重症睡眠障碍,表现为睡眠时间和(或)睡眠质量不足,并引起身体机能低下的一种综合征。

失眠在中医属“不寐”范畴,系脏腑功能紊乱,阳盛阴衰,阴阳失交所致。

西医治疗多以安眠药,容易导致药物依赖等副作用。

【总页数】2页(P62-63)
【作者】林月斌
【作者单位】厦门市医药研究所门诊部睡眠障碍门诊 36100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56.23
【相关文献】
1.运用痰瘀辨证治疗顽固性失眠
2.辨证治疗顽固性失眠的体会
3.中医药辨证治疗顽固性失眠
4.对顽固性失眠患者进行中医辨证治疗的经验和体会
5.中医辨证治疗顽固性失眠2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健康生活 常见疾病治疗——71不寐

健康生活 常见疾病治疗——71不寐


患者,男性,60岁, 2003年10月10日来 诊,反复心慌心跳有3年余,在西医院诊 断为“心律失常?”,服用西药治疗症 状反复,近3周来心慌心跳加重,伴时有 胸闷胸痛胁痛,面唇紫暗,胖质暗有瘀 点,脉涩且结。
李某,男,60岁,干部,就诊时间:2003.3.13; 主诉:左胸发作性闷痛3年,加剧2天。患者有 “冠心病”3年,每逢春季多发;近2天来,气 候潮湿多雨,患者自觉左胸部发作性闷痛,放 射至左前臂、小指,一天发作2—3次,每次持 续3-5分钟,休息后能缓解,伴头晕、心悸、恶 心欲呕、气短乏力、纳呆便溏、舌淡黯,苔白 厚腻,脉滑。 患者形体肥胖,平素喜吃肥甘厚 味;心电图示“心肌缺血”。
不 病因病机

1.化源不足,心神失养; 2.阴虚火旺,阴不敛阳;
不 病因病机

3.心虚胆怯,心神不安; 4.痰热实火,扰动心神;
不 诊 断
主要症状; 次要症状;
检查;

不 鉴别诊断

不得卧与不寐之区别;


辨证论治 辨证要点-辨虚实; 治疗原则 补虚泻实,调整阴阳;


分证论治 1.心脾两虚 主症:多梦易醒,心悸健忘; 次症:纳少神疲; 舌淡苔白 脉细弱 治法:补养心脾,以生气血; 方药:归脾汤;


2.阴虚火旺 主症:心烦不寐,心悸不安; 次症:口赶烦热; 舌质红少苔; 脉细数; 治法:滋阴降火,养心安神; 方药:黄连阿胶汤;


3.心胆气虚 主症:不寐多梦,易于惊醒; 次症:胆怯易惊,气短倦怠; 舌淡苔白 脉细 治法:益气镇惊,安神定志; 方药:安神定志丸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张介宾辨证论治特点

张介宾辨证论治特点

张介宾辨证论治特点好的,以下是为您生成的一篇说明文:在中医的璀璨星河中,张介宾的辨证论治犹如一颗耀眼的明星,指引着后世医家在医学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今天,就让咱们一同走进张介宾的医学世界,瞧瞧他那独特的辨证论治特点。

想象一下,在一个古色古香的小镇上,有一家小小的医馆。

医馆里,一位白发苍苍却精神矍铄的老者正坐在桌前,为一位满脸忧愁的病人细心诊断。

这位老者,便是咱们今天的主角——张介宾。

张介宾在辨证论治时,特别注重阴阳的平衡。

他就像一位严谨的天平守护者,小心翼翼地衡量着人体阴阳的微妙变化。

他认为,阴阳失调是导致疾病的根本原因。

这就好比一辆马车,阴阳就像是拉车的两匹马,如果一匹马跑得快,一匹马跑得慢,那马车能跑得稳吗?肯定不能!人体也是如此,如果阴阳失衡,各种毛病就都来了。

他还强调了命门学说。

啥是命门?简单来说,命门就像是人体的一个“能源库”,为生命活动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张介宾把命门看得极为重要,认为它是人体的根本所在。

他对待命门,那可是小心翼翼,呵护有加,就像咱们爱护自己最珍贵的宝贝一样。

而且啊,张介宾在诊断时,那叫一个仔细认真!他会观察病人的面色、舌苔,倾听病人的诉说,还会仔细询问病人的饮食起居、情志变化等。

他可不放过任何一个小细节,就像一个精明的侦探,在寻找疾病的蛛丝马迹。

他的眼睛就像鹰一样锐利,能从病人的一举一动中看出端倪。

再说治疗方面,张介宾可是有一套独特的方法。

他善于运用温补之法,就像在寒冷的冬天给人送来温暖的炉火。

但这温补可不是盲目地补,而是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恰到好处地给予温暖和滋养。

有一次,镇上一位身体虚弱的年轻人来找张介宾看病。

这年轻人面色苍白,说话有气无力。

张介宾仔细诊断后,为他开了一副温补的药方。

周围的人都有些担心,这么年轻就用补药,能行吗?可张介宾却信心满满地说:“这就好比一颗缺水的树苗,不及时浇水施肥,怎能茁壮成长?”果不其然,没过多久,这年轻人就恢复了活力,精神抖擞地在镇上跑来跑去。

中医治失眠研究论文

中医治失眠研究论文

中医治失眠争辩论文随着社会的进展,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生活、工作压力增大,失眠已经成为一个影响人类进展的社会问题,在我们身边很多人,被失眠扰乱了正常生活,很多家庭成员也受到干扰,不少人甚至被失眠夺去了生命。

笔者依据近几年治疗此类病例,在此对失眠的病因病机、治疗方法做一些探讨,意在抛砖引玉,求得同道的挂念。

1病因病机失眠亦称不寐,《灵枢·大惑论》称为目不暝,并具体地论述了其病机:“卫气不得于入阴,常留于阳。

留于阳则阳气满,阳气满则阳跷盛;不得入于阴则阴气虚,故目不暝矣”。

《内经》亦有“卫气行于阳则寤,行于阴则寐”。

邪气入侵脏腑迫使卫气行于阳分,不得行于阴分,则阳盛于外阴虚于内而不得眠。

《灵枢·营卫生会篇》特地论述了老年人“不夜暝”的病因病机,“老者之气血衰,其肌肉枯,气道涩,五脏之气相搏,其营气衰少而卫气内伐,昼不精,夜不寐”。

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卷三·大病后不得眠侯》说:“大病之后,脏腑尚虚,营卫不和,故生于冷热。

阴气虚,卫气独行于阳,不入于阴,故不得眠。

若心烦不得眠者,心热也。

若但虚烦,而不得眠者,胆冷也”。

指出脏腑机能失调和营卫不和是不寐的主要病机。

宋·许叔微《普济本事方.卷一》曰:“平人肝不受邪,故卧则魂归于肝,神静而得寐,今肝有邪,魂不得归,是以卧则魂扬若离体也”。

说明肝经血虚,魂不守舍,影响心神担忧而不寐。

明·张介宾《景岳全书·卷十八·不寐》说:“不寐证虽病有不一,然唯知邪正二字则尺之也。

盖寐本乎阴,神其主也,神安则寐,神担忧则不寐,其所以担忧者,一由邪气之扰,一由营气之不足耳,有邪者多实,无邪者皆虚证”。

综观古今医家对不寐的病机生疏,不外乎脏腑、阴阳、气血失衡,营卫失和的缘由却多种多样,大的方面格外感与内伤,致使心、肝、胆、脾、胃、肾等脏腑功能失调,心神担忧而成本病。

由外感病引起者,主要见于各种热病过程;由内伤引起者,则多由于情志不舒、心脾两虚、阴虚火旺、心肾不交、痰热内扰、胃气不和所引起。

张玮教授应用“五脏和则安眠”理论治疗失眠症探析

张玮教授应用“五脏和则安眠”理论治疗失眠症探析

张玮教授应用“五脏和则安眠”理论治疗失眠症探析王慧【摘要】张玮教授治疗失眠症经验丰富,认为失眠症与五脏功能失调密切相关,肝失疏泄、心肾不交、脾失运化、肺失宣肃均是导致失眠症的重要原因.张教授治疗失眠症善于从调理五脏治疗,同时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疗效显著.【期刊名称】《河北中医》【年(卷),期】2018(040)001【总页数】4页(P5-8)【关键词】入睡和睡眠障碍;中医药疗法;名医经验;张玮【作者】王慧【作者单位】上海市浦东新区浦南医院中医科,上海20012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56.23;R741.05在社会节奏日益加快、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失眠已经成为一种十分普遍的现象。

长期失眠可导致患者焦虑、抑郁或恐惧心理,并导致精神活动效率下降,妨碍社会功能。

失眠症逐年上升的发病率越来越引起医疗界的关注,目前针对失眠症的治疗主要还是以西药为主,然而一些西药副作用大,容易出现药物的依赖和滥用,而中医治疗失眠症独具特色和优势,通过标本兼治,能明显改善患者睡眠状况,从而提高其生存质量。

张玮,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上海市中医领军人才,上海市浦东新区名中医,荣获“上海市十佳公共卫生工作者”称号,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张教授在近30余年临床诊治中发现,慢性肝病患者中普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现象,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

经过多年对失眠症的治疗,张教授积累了丰富的临证经验,形成了独特的思维方式。

笔者有幸成为其学术继承人之一,详细梳理了张教授以“五脏和则安眠”为理论,从调理五脏来论治失眠症以及其临床辨证用药经验,介绍如下。

1 五脏与失眠症张教授提出“五脏和则安眠”,五脏功能调和则人能寐,五脏失和则不能寐,故五脏与失眠关系密切。

1.1 肝肝主疏泄,调畅气机,有助于调和营卫之气;肝藏血,能制约肝阳。

肝主疏泄的功能正常,则气机条畅,津血运行通利,阴平阳和,心神有所藏,故能维持睡眠节律正常。

反之,如《辨证录·不寐门》曰:“气郁既久,则肝气不舒,肝气不舒,则肝血必耗,肝血既耗,则木中之血上不能润于心则不寐。

大剂量生半夏治疗失眠验案一则

大剂量生半夏治疗失眠验案一则

大剂量生半夏治疗失眠验案一则以温胆汤、四物汤为基础方,大剂量使用生半夏并成功治愈长期慢性失眠的验案一则,阐述大剂量生半夏在治疗失眠中豁痰定惊、和胃利胆、调和阴阳的重要性。

标签:失眠;大剂量生半夏;痰火扰神失眠,又称入睡和维持睡眠障碍(disorder initating and maintaining sleep,DIMS),是失眠者对睡眠时间和(或)睡眠质量不满意,或睡眠后存在未恢复感,影响日间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1]。

中医称失眠为“不寐”、“不得眠”、“目不瞑”等。

张介宾在《景岳全书》中曰:“不寐证虽病有不一,然惟知邪正二字,则尽之矣。

盖寐本乎阴,神其主也,神安则寐,神不安则不寐”,《景岳全书·卷十八·不寐》引徐东皋语:“痰火扰乱,心神不宁,思虑所伤,炽痰郁而致不眠者多矣。

”其有邪者,多由肝郁化火,痰热内扰,引起心神不安所致,治疗上多以理气化痰、和胃利胆的温胆汤为基础方加减,目前临床上多化裁使用。

1 病案举例患者陈某,女,46岁。

主诉:失眠10余年,加重2月。

患者10多年前因丈夫病逝、抑郁失落后开始失眠,入睡较浅,惊扰易醒,多梦,常年服用谷维素,未经系统治疗。

2月前,因儿子外出打工,夜间忧思难眠,每日睡眠时间不足5小时,甚则彻夜未眠,精神倦怠,症状加重,求治于多家私人诊所,经用地西泮、酸枣仁汤及温胆汤等中西药治疗效果不佳,经朋友介绍,邀余诊治。

初诊:面色萎黄,眼眶深凹,双目无神,纳差,大便稀烂,多噩梦,舌质淡暗边尖红,苔白腻,双脉沉细滑,左寸稍涩,右关弱。

辨证:气血两虚,血瘀痰扰。

处方:生半夏60g,生地10g,熟地10g,赤芍10g,当归10g,川芎10g,黄芪30g,茯苓15g,陈皮8g,枳实8g,竹茹15g,天竺黄15g,白薇8g,生甘草10g。

共4剂,水煎服,生半夏以温开水洗三遍,减其毒性,用冷水先煎15min,再纳入其它药物同煎1.5h,约为250~300ml,每日一剂,日二服,晚饭后及睡前半小时服用。

中医治疗失眠失眠经验方失眠的兼证古人失眠医案

中医治疗失眠失眠经验方失眠的兼证古人失眠医案

中医治疗失眠失眠经验方失眠的兼证古人失眠医案中医治疗失眠失眠,中医称之为不寐。

不寐之证,病因虽多,然阴阳的交通“不得从其道”乃为病之根本,凡气血精津环流不畅,代谢升降失其常度,皆可碍运滞血,瘀血阻络,心失血养,以致寤寐异常。

临床所见不寐患者,每以情志变化,精神刺激为主因,引起肝气郁滞,脾运失常,以致气虚血淤,或气滞血淤,或痰瘀互结,或瘀热扰心,服安神养心药物疗效不显,常以化瘀宁神之法治之而获效。

一、肝火扰心证【临床症状】不寐多梦,甚则彻夜不眠,急躁易怒;头晕头胀,目赤耳鸣,口干而苦,不思饮食,便秘溲赤;舌红苔黄、脉弦而数。

【指导方药】①天麻钩藤饮:天麻、钩藤、生石决明、川牛膝、桑寄生、杜仲、栀子、黄芩、益母草、朱茯神、首乌藤。

②龙胆泻肝汤:龙胆草、泽泻、木通、车前子、当归、柴胡、生地黄、黄芩、栀子。

③调胃承气汤:大黄、芒硝、甘草。

④三黄泻心汤:大黄、黄连、黄芩。

二、痰热扰心证【临床症状】心烦不寐,胸闷脘痞,泛恶嗳气;口苦,头重,目眩;舌偏红,苔黄腻,脉滑数。

【指导方药】①保和丸:山楂、神曲、半夏、茯苓、陈皮、连翘、莱菔子。

②温胆汤:半夏、竹茹、枳实、橘皮、炙甘草、白茯苓。

③栀子豉汤:栀子、淡豆豉。

④礞石滚痰丸:金礞石(煅)、沉香、黄芩、熟大黄。

三、心脾两虚证【临床症状】不易入睡,多梦易醒,心悸健忘,神疲食少;头晕目眩,四肢倦怠,腹胀便溏,面色少华;舌淡苔薄,脉细无力。

【指导方药】①归脾汤:白术、茯神、黄芪、龙眼肉、酸枣仁、人参、木香、炙甘草、当归、远志、大枣、生姜。

②甘麦大枣汤:甘草、小麦、大枣。

③四君子汤: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

④常用安神药:重镇安神药——朱砂、磁石、龙骨;养心安神药——酸枣仁、柏子仁、远志、首乌藤。

四、心肾不交证【临床症状】心烦不寐,入睡困难,心悸多梦;头晕耳鸣,腰膝酸软,潮热盗汗,五心烦热,咽干少津,男子遗精,女子月经不调;舌红少苔,脉细数。

【指导方药】①天王补心丹:酸枣仁、柏子仁、当归、天冬、麦冬、生地黄、人参、丹参、白茯苓、五味子、远志、桔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 医研 究 2 0 1 4年 1月 第2 7卷
第 1期
T C M R e s . J a n u a r y 2 0 1 4 V o 1 . 2 7 N o . 1
.1 1.
养, 抗 御 邪气 之力 不足 。 因此 , 肾脏 精气 的 虚实 和肝 血 的盛 衰对筋 骨 的 荣 衰有 重 要 作 用 。 肾藏 精 , 主 骨 生髓 。肾气 充 盛 , 精髓 充 盈 , 则 骨 骼强 健 坚 固 , 能 耐 受一 定 的外 伤 、 劳损, 抗 御 外 邪 的侵 袭 ; 肝藏血 , 主
经 活络 之法 , 标本 兼治 , 故 而收 到较好 疗效 。因中医
学有 “ 膝 为筋 之府 ” 的说 法 , 故 本 法对 膝 关 节 骨性 关 节炎 的治疗效 果尤 其显 著 。
参考文献 :
“ 人身 之筋 膜 ” 。肝血 充 足 , 则 筋脉 矫 健 , 强 劲有 力 , 可束 骨利关 节 , 抗疲 劳 , 耐劳损 。反 之 , 若 肾气 不足 ,
不 休者 也 , 昼 日行 于 阳 , 夜行 于 阴 , 常从 足 少 阴 之 分 间, 行 于五 藏六府 。今厥气 客 于五藏 六府 , 则卫 气 独
卫 其外 , 行于阳, 不得 入 于阴 , 行于 阳则 阳气盛 , 阳气 盛 则 阳陷 , 不得入 于阴, 阴虚 , 故 目不 瞑。 ’ 黄帝 日: ‘ 善 。治之奈 何 ? ’ 伯高 日 : ‘ 补其 不 足 , 泻 其 有余 , 调 其 虚实 , 以通 其道 , 而 去其 邪 , 饮 以半 夏汤 一剂 , 阴 阳 已通 , 其 卧立 至 。 ” ’ 半夏 汤 ( 即半 夏秫 米汤 ) 是《 黄帝
治 特 色 的 阐述 , 论述 张介宾 关于 失眠的辨证论 治 思想 , 及 其 在 临 床 治 疗 中的 重 要 指 导 作 用 。
《 景 岳全 书 ・ 不寐》 引用 《 灵枢 - 邪客》 的观 点 论 述
了 营卫与失 眠 的关 系 , 日: “ 夫邪 气 之 客 人 也 , 或, 令 人 目不瞑不 卧 出者 , 何 气 使 然 。伯 高 日 : ‘ …… 卫 气 者, 出其悍 气之 疾 , 而 先 行 于 四末 分 肉皮 肤 之 间 , 而
张介宾 在 《 景岳全 书 》 中对 失 眠从 阴 阳失 调 、 营 卫不和、 心 神不 宁 、 胃不 和 、 饮浓 茶 则 不 寐 等 多 角度
3 . 兰 州大 学第二 临床 医学院 , 甘肃 兰州 7 3 0 0 3 0 )
摘 要 失 眠 是 以经 常 不 能 获 得 正 常 睡 眠为 特 征 的 一 类 病 症 。
合睡 眠机 制 , 其 中心环 节 就是 营卫 之 气 的运 行。
通过分析《 景 岳 全 书》 对 失 眠 的发 病 机 制 、 辨证论 治、 辨 证 论
[ 1 ] 北 京 协 和 医院 . 骨科 诊 疗 规 范 [ M] . 北京 : 人 民 卫 生 出 版
社. 2 0 0 3 .
[ 2 ] 管剑龙 , 韩 星海. 中国骨关 节 炎十 年 [ M] . 上海 : 第 二 军
医大学出版社 , 2 0 0 6 .
收稿 日期 : 2 0 1 3— 0 2—1 6 ; 修 回 日期 : 2 0 1 3—1 1—1 5
( 编辑 田 辉 )
文章 编 号 : 1 0 0 1 —6 9 1 0 ( 2 0 1 4 ) O l一 0 0 1 1 — 0 4

学 术 探 讨

张 介 宾 关 于 失 眠 的辨 证 论 治 思 想 探 析
潘 之 , 吕晓武 , 杨桂 兰 , 肖 辉。
( 1 . 甘 肃 中 医学院 , 甘肃 兰州 7 3 0 0 0 0 ; 2 . 兰州 军 区兰州 总 医院 , 甘肃 兰州 7 3 0 0 5 0;
失 眠 即不寐 , 是 以 经 常不 能 获 得 正 常 睡 眠为 特 征 的一 类病 症 。 目前 , 我 国失 眠 的发 病 率在 3 0 % 左
右… , 尤其 在 青 年 人 中发 病 率 逐 年 上 升 , 严 重 危 害
患 者 的健 康 , 并大 大增加 了罹 患其 他疾 病 的危险 , 已 经 成为值 得关 注 的 社会 问题 。从 古 至 今 , 论 及 不 寐 的 文献颇 多 , 其 中明代 张介 宾 的 《 景 岳全 书 》 中对 失
关键词 : 张介宾 ; 《 景岳全书》 ; 失眠 ; 辨证论 治; 思 想/ 分 析
中 图分 类 号 : R 2 5 6 . 2 3 文献 标 志 码 : B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1— 6 9 1 0 . 2 0 1 4 . 0 1 . 0 7
肝血 亏虚 , 筋骨 失养 , 易受 到外 伤或外 邪 的侵袭 而发 病 。此病发 病缓 慢 , 病程 较 长 , 故 治疗 上 本 着 “ 治 病 求本” 的原则 , 采用“ 实 则 泻之 ” 和“ 虚则补之” 治 疗 方 法 。通 过 辨证 论 治 , 以滋 补肝 肾 、 养 血 生精 、 强 筋 健 骨 为主 , 佐 以活血 化 瘀 、 温 经 散寒 、 除 湿 化痰 及 通
眠 的论述 较 为系统 。笔 者通过 阐发 张介 宾治 疗失 眠 的辨 证论 治思 想 , 分 析 了治疗 失眠 的有效 方法 , 以供
商榷 。 ・ 1 发 病 机 制
内经》 仅 有 的十方 之 一 , 专 为不 寐 而 设 , 半 夏 汤 由半
夏、 秫米 二 药 组 成 , 其 意 旨深 厚 。 李 时 珍 《 本 草 纲
目》 记载 : 半夏 能 除 “目不 得 瞑 ” 。现 代 药 理 研 究 表
明: 法半夏 有 良好 的 镇 静 神 经 中 枢 的 作 用 ; 秫 米 性 味甘 凉 , 能 养营 、 益 阴 而 通 利 大 肠 。李 时 珍 日 :
“ 秫, 治阳盛阴虚 , 夜不得 眠, 半 夏汤 ( 即 半 夏 秫 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