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毒检验参考

合集下载

梅毒检测的方法及评价

梅毒检测的方法及评价
《 部医》 沈 队药 0 阳


2 7・ 8
梅 毒检 测 的方法 及 评 价
方 秀菊
关键 词

坤 孟冬娅 郭 大文
检 测方 法 方法学评价
梅毒
梅毒检查 已成 为临 床上 检测 的一个 重 要 指标 , 已 现
在 各医院普及 。为使各 医院的检验 工作者 能对各 种检测
方法的结果进行 正确 评估 , 本文 阐述 以下 几种 检测 方 法 的操作注意事项及方法学评价 。
敏度 和特 异性 均较 高 , 异性 抗体 在梅 毒 的潜 伏期 即产 特 生( 约感染后 2周 ) 对 梅毒 的早 期辅 助诊 断较好 。1P— , ] E IA是检验科 的常规 操作技 术 , LS 操作 简便 , 剂价 格 比 试 较便 宜 , 合 血站 献血 者筛查 、 适 医院大 批量 体检 和大 、 中
器上强烈振荡 。混浊或有 沉淀 的血清标 本应先 离心 或过
梅毒螺旋体 在破 坏组织 的过程 中 , 内放 出一种 抗 体
原性心磷脂 , 它能 刺激 机体 产生 反应 素。T U T采用 性 R S
滤 , 清后 再检 测 。试 剂从 冰箱 中取 出后 应 与室 温平 衡 澄 后使用 , 否则一 些弱 阳性 标 本 的检测 会 出现假 阴性 。温
期梅 毒早 期 、 疗后 梅毒 及潜 伏梅 毒往 往 出现假 阴性 治
结果 , 适 于诊断 一 、 不 三期梅 毒 , 潜伏 期梅 毒和神 经梅毒
也不敏感 。在 某些 疾 病 如 疟疾 、 风 、 红 热 、 毒 、 麻 猩 吸 乙 肝、 系统性红斑狼疮 、 结核 、 风湿性 关节炎 、 类 孕妇 可 出现 生物学假 阳性 反应。因此 , 对疾病 的诊 断特异性要 与 T . P P A诊 断结合在一起 。该方法操作 简便 , 试剂价格便宜 , 反

梅毒检验报告单

梅毒检验报告单

梅毒检验报告单根据要求,本篇文章将讨论梅毒检验报告单。

作为一项常见的医学检验,梅毒检验在临床诊断和疾病监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通过对梅毒检验报告单的分析和解读,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梅毒病情及其相关指标。

梅毒是由螺旋体梅毒螺旋体引起的性传播疾病,可累及多个系统和器官。

患者常常在性接触部位出现溃疡,但这种症状可能在短时间内自愈。

因此,梅毒的确诊主要依靠血清学检验。

梅毒检验报告单中通常包含了多个指标,我们将逐一进行分析。

首先,报告单上常出现的一个指标是“TPPA”(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

TPPA是一种间接的免疫荧光试验,用于检测梅毒病原体所引起的抗体。

TPPA的结果通常以“阳性”或“阴性”判定,阳性表示存在梅毒感染的可能性,并需要进一步确认。

最近已经出现了一种新的血清学测试,称为“TP-PA” (梅毒颗粒凝集试验),该试验与TPPA相似,但对低滴度的抗体更敏感。

其次,报告单上还会列出一个名为“VDRL”(梅毒螺旋体非特异性脱氧核糖核酸试验)的指标。

VDRL是一种快速筛查试验,用于检测患者体内的非特异性抗体。

VDRL反应可正常为阴性或弱阳性,但在梅毒感染时,该结果会显著升高。

然而,VDRL的结果可能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如感染、药物治疗或其他自身免疫疾病,因此需要进一步的确认测试。

另外一个重要的指标是“RPR”(梅毒反应素试验),这是一种血清学检验方法,用于筛查梅毒感染。

与VDRL类似,RPR也是一种非特异性试验,根据患者体内的抗体含量变化来判断患者是否感染。

与VDRL不同,其中可能包含硬化性阶段的感染,因此在患者治疗和随访中具有重要价值。

RPR的结果通常以滴度表示,较高的滴度意味着患者感染的可能性更高。

此外,在梅毒检验报告单中,可能还会出现其他指标,如“TPHA”(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血清试验)和“FTA-ABS”(荧光抗体吸附试验)。

这些试验是用于确认患者是否真正感染梅毒的特异性试验。

TPHA和FTA-ABS虽然敏感性和特异性高,但需要特殊的设备和经验操作,因此在一些医疗机构可能不常规使用。

梅毒螺旋体抗体TP检测

梅毒螺旋体抗体TP检测

梅毒螺旋体抗体TP检测一、检验原理: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试剂(乳胶法)采用高度特异性的抗体抗原反应及免疫层析分析技术,试剂含有被预先固定于膜上测试区(T)的梅毒重组抗原和包被在聚酯膜上的梅毒重组抗原乳胶颗粒。

测试时,样本滴入试剂加样处与预包被的乳胶颗粒结合的梅毒重组抗原反应。

然后,混合物随之在毛细效应下向上层析,如果是阳性,乳胶-梅毒重组抗原在层析过程中先与标本中的梅毒抗体结合,随后结合物会被固定在膜上的梅毒重组抗原结合,在测试区内(T)会出现一条红色条带。

这条带是梅毒重组抗原-梅毒抗体-梅毒重组抗原乳胶颗粒的复合物在膜上结合形成的。

如是阴性,则测试区内(T)将没有红色条带。

无论梅毒抗体是否存在于标本血样中,乳胶-生物素在层析过程中都会被固定在膜质控区内上的链霉亲和素结合,在质控区内(C)会出现一条红色条带。

质控区内(C)所显现的红色条带是判定是否有足够标本,层析过程是否正常的标准,同时也作为试剂的内控标准。

二、样本要求:1、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试剂(乳胶法)可用于检测全血、血清和血浆样本。

2、检测用的全血、血清和血浆标本必须收集在一个干净、干燥的容器中。

3、为保证样本组分定,可以采用素、EDTA-,柠酸三销作为抗凝剂。

4、干扰物质为抗坏血酸、血色素、胆红素、草酸、人血清白蛋白、甘油三脂。

5、检测时只能使用未溶血的标本,严重溶血的标本重新采集血样。

6、样本收集后应尽可能马上使用,不能在室温下长时间有放。

指尖、耳垂末梢或静脉标本采集后应尽可能立即使用,抗凝血应在24小时内使用以避免溶血;血清或血浆标本可在2-8℃冷藏存放3天,长期保存需冷冻于冻于-20℃。

冷藏或冷冻样本应在检测前恢复到室温升充分混匀,样本切忌反复冻融。

全血标本不能冷冻保存。

三、检验方法:标本收集全血标本的采集:指尖、耳垂末梢或静脉标本采集后应尽可能立即使用,抗凝血应在24小时内使用以避免溶血。

血清/血浆标本的收集:血清-血浆标本优静脉采血后离心获得,标本再2-8℃可保存3天。

102.梅毒血清学检验

102.梅毒血清学检验

梅毒的血清学试验参考范围:性病研究实验室试验(VDRL)阴性不加热血清反应素试验(USR)阴性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阴性荧光密螺旋体抗体吸收试验(FTA-ABS)阴性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TPHA)1:25以下为阴性梅毒螺旋体制动试验试验标本活动螺旋体数为对照标本的40%为阴性梅毒螺旋体抗体试验(TP-Ab)阴性临床评价:1.梅毒螺旋体也称苍白密螺旋体,是性传播疾病梅毒的病原体。

机体对梅毒螺旋体感染可产生体液和细胞免疫反应,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是诊断梅毒的依据之一。

血清学试验主要有两个类型,一类是VDR L,USR和RPR.属非螺旋体抗原试验,是用正常牛心类脂质作为抗原,测定血清中的反应素,为筛查试验。

另一类是FTA-ABS,TPHA和TPl,属螺旋体抗原试验,是用梅毒螺旋体作为抗原,检测血清中的特异性抗体,为确证试验。

2.非螺旋体抗原试验(VDRL,USR,RPR)敏感性高,其反应素效价与病变活动性有关。

第一期梅毒病灶出现后1~2周即可测出反应素,第二期梅毒病人血清中反应素效价最高,阳性率可达99%,经药物治疗后可转阴。

先天性梅毒80%~100%阳性。

但此类试验特异性不高,常有假阳性反应,在分析结果时应注意结合病史、临床症状及特异性试验作出正确判断。

FTA-ABS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高,在早期梅毒首先出现阳性,病人经药物治疗后反应仍不转阴,故不能用作疗效的评价,常用于梅毒的确定诊断。

TPI是一种经典的特异性较高的梅毒血清学反应,假阳性不到1%,主要用于晚期梅毒及疑难病人的诊断。

TPHA具有敏感、快速、简便等特点,但特异性不及FTA-ABS和TPI。

采取脑脊液标本进行特异性抗体检测,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梅毒具有诊断价值。

3.暗视野检查法对梅毒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此法系采取病灶组织渗出液、淋巴穿刺液或组织悬液制成涂片,在暗视野显微镜下直接检查梅毒螺旋体,主要适用于初期梅毒的检查,有一定局限性。

暗视野检查法一次阴性结果不能否定梅毒的存在,一般连续检查3天阴性才能予以排除。

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TPPA)SOP

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TPPA)SOP

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TPPA)(凝集法)1.目的:标准实验室TPPA检测操作。

2.范围:xxx院xxx 科3 .测定原理:将梅毒螺旋体(Nichols株)的精制菌体成分包被在人工载体明胶粒子上。

这种致敏粒子和样本中的梅毒螺旋体抗体进行反响发生凝集,产生粒子凝集反响(Particle Agglutination Test, PA法)由此可以检测出血清和血浆中的梅毒螺旋体抗体,并且用来测定抗体的效价。

4.标本:采用正确医用技术收集血清/血浆样本,血浆样本推荐使用肝素钠抗凝血浆,枸檄酸钠和EDTA抗凝剂。

样本中的沉淀物和悬浮物,红细胞等其它有形成分可能会影响试验结果,应离心除去, 并确定样本未变质方可使用。

4.3严重溶血或脂血的样本不能用于测定。

样本收集后在室温放置不可超过8小时;如果不在8小时内检测需将样本放置在2-8°C 的冰箱中;假设需48小时以上保存或运输,那么应冻存于・20°C以下,防止反复冻融。

使用前恢复到室温,轻轻摇动混匀。

4.5血清样品即使钝化也不会影响检测结果。

5.试剂:珠海丽珠试剂股份提供的试剂。

试剂盒在2°C-10°C储存,防止冷冻,防止强光照射,有效期12个月。

试剂盒开启使用后,冷冻枯燥品配好后,2C—10°C保存可使用7日,使用前必须做对照试验。

5.3试剂组成5.溶解液(液体):用于调制致敏粒子和未致敏粒子。

5.血清稀释液(液体):用于样品的稀释。

5.致敏粒子(冷冻枯燥):调制浓度为1%的梅毒螺旋体(Nichols株)致敏明胶粒子。

5.未致敏粒子(冷冻枯燥)经单宁酸处理调制浓度为1%的明胶粒子。

5.阳性对照血清(液体)用抗梅毒螺旋体(Nichols株)家兔免疫血清调制成抗体效价为1: 320(最终稀释倍数)。

6.临床标本测定6.1试剂的调制6.1. 1溶解液(液体):按照测定操作规那么使用。

血清稀释液(液体):按照测定操作规那么使用。

三种梅毒血清学检验方法在梅毒检测中的应用

三种梅毒血清学检验方法在梅毒检测中的应用

三种梅毒血清学检验方法在梅毒检测中的应用梅毒是一种由梅毒螺旋体细菌引起的性传播疾病,其主要途径是性接触。

梅毒的早期症状可能很轻微,甚至不易察觉,但如果不及时治疗,梅毒会逐渐发展为严重的并发症,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生命健康。

及早检测和治疗梅毒至关重要。

而血清学检验方法是目前梅毒检测的主要手段之一,三种常用的梅毒血清学检验方法包括血浆螺旋体抗体试验(RPR)、螺旋体特异性抗体试验(FTA-ABS)和改良螺旋体暗视野试验(MHA-TP)。

本文将对三种梅毒血清学检验方法在梅毒检测中的应用进行介绍和分析。

一、血浆螺旋体抗体试验(RPR)血浆螺旋体抗体试验(RPR)是目前常用的梅毒血清学检验方法之一,它可以快速检测出患者体内的非特异性抗体反应。

RPR检测的原理是利用碳颗粒结合胶体金技术测定患者血清或血浆中的非特异性抗体反应,通过观察血清样品和RPR抗原之间的物质交互作用来判断患者是否感染了梅毒螺旋体。

RPR检测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敏感度高和结果快速的特点,因此在临床检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梅毒的初期感染阶段,患者体内可能已经产生了非特异性抗体反应,因此RPR检测方法对于早期患者的检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RPR检测结果还可以用于监测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疾病的进展情况。

但需要注意的是,RPR检测方法可能会出现假阳性反应,因此在诊断过程中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和其他检测结果来综合判断。

血浆螺旋体抗体试验(RPR)在梅毒检测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二、螺旋体特异性抗体试验(FTA-ABS)虽然FTA-ABS检测方法比RPR检测方法更为特异和敏感,但其检测过程相对复杂,需要使用荧光染色和免疫分析等高级技术,因此成本较高。

由于FTA-ABS检测方法只能检测出患者体内的特异性抗体反应,不能用于监测治疗效果和疾病进展情况。

尽管如此,螺旋体特异性抗体试验(FTA-ABS)在梅毒检测中仍然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三、改良螺旋体暗视野试验(MHA-TP)与FTA-ABS检测方法相比,MHA-TP检测方法的操作相对简单,成本较低,因此在一些医疗资源相对匮乏的地区仍然是一种常用的检测方法。

梅毒检验试题及答案

梅毒检验试题及答案

梅毒检验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10分)1. 梅毒是由以下哪种细菌引起的?A. 链球菌B. 淋球菌C. 梅毒螺旋体D. 大肠杆菌答案:C2. 梅毒的初期症状通常出现在感染后多久?A. 1-2周B. 1-2个月C. 3-4个月D. 5-6个月答案:B3. 下列哪项不是梅毒的传播途径?A. 性接触B. 血液传播C. 母婴传播D. 食物传播答案:D4. 梅毒的确诊需要以下哪种检查?A. 血液常规检查B. 梅毒血清学试验C. 尿液常规检查D. 粪便常规检查答案:B5. 梅毒的潜伏期通常是指?A. 感染到出现症状的时间B. 感染到治疗的时间C. 治疗到痊愈的时间D. 痊愈到复发的时间答案:A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15分)1. 梅毒的临床表现包括以下哪些?A. 硬下疳B. 皮疹C. 淋巴结肿大D. 口腔黏膜溃疡答案:ABCD2. 梅毒的预防措施包括以下哪些?A. 使用安全套B. 避免不洁性行为C. 定期体检D. 接种疫苗答案:ABC3. 梅毒的分期包括以下哪些?A. 初期梅毒B. 第二期梅毒C. 潜伏期梅毒D. 晚期梅毒答案:ABCD4. 下列哪些是梅毒的常见并发症?A. 神经系统损害B. 心血管疾病C. 眼部损害D. 骨骼损害答案:ACD5. 梅毒的治疗通常包括以下哪些药物?A. 青霉素B. 红霉素C. 四环素D. 阿奇霉素答案:A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梅毒只能通过性接触传播。

(错误)2. 梅毒螺旋体对青霉素敏感。

(正确)3. 梅毒的潜伏期可以长达数年。

(正确)4. 梅毒的初期症状是全身性的。

(错误)5. 梅毒的确诊需要进行血液学检查。

(正确)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 简述梅毒的传播途径。

答案:梅毒的传播途径主要包括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

2. 简述梅毒的分期及其特点。

答案:梅毒分为初期梅毒、第二期梅毒、潜伏期梅毒和晚期梅毒。

初期梅毒以硬下疳为特征;第二期梅毒常出现皮疹和淋巴结肿大;潜伏期梅毒无症状;晚期梅毒则可能出现全身性损害,如心血管、神经系统等。

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检验

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检验
检验技术及仪器的发展和应 用
自动化免疫分析技术
概述
自动化免疫分析技术是一种将免疫反应与自动化仪器分析相结合的技术,可实现梅毒螺旋 体特异性抗体的快速、准确检测。
技术原理
自动化免疫分析技术通过将特异性抗体或抗原包被在微孔板或磁珠上,与待测样本中的梅 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再加入标记物进行信号放大和检测,从而实现对梅 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的定量检测。
原体缺乏检测能力。
03
无法准确量化抗体水平
现有的检测方法只能定性检测抗体,无法准确量化抗体水平,影响对
病情的准确判断。
未来发展趋势和展望
技术创新与优化
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将会有更加灵敏、特异的检测 方法出现,提高检测准确性和可靠性。
多病原体检测
未来研究将致力于开发出能够同时检测多种病原体感染的方法 ,提高检测范围。
免疫荧光技术利用抗原-抗体反应的特异性,使荧 光素标记的抗原与血清中的相应抗体结合,从而 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特异性荧光,以此证明血 清中存在特异性抗体。
血浆反应素试验是检测抗体的金标准,其包括 RPR和TRUST两种方法,RPR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较高,可以用于梅毒初筛和疗效观察,而TRUST 主要用于筛查。
应用
自动化免疫分析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实验室、体检中心、血站等场所,为大量样本的同时 检测提供了便利。
生物芯片技术
概述
生物芯片技术是一种将生物探针(如抗体、抗原、核酸等)高密度固定在玻璃片或硅片上的生物检测技术。
技术原理
生物芯片技术通过将特异性抗体或抗原固定在芯片上,与待测样本中的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再加入标 记物进行信号放大和检测,从而实现对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的快速检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梅毒检验参考梅毒为定性检测,临界值为1,在定标通过,质控通过的情况下,建
议按以下步骤发单:
磁微粒Anti-TP
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比较特殊,其检测标志物有两种,一种为梅毒螺
旋体自身的物质引起机体免疫反应产生的抗体称为梅毒特异性抗体,另一
种为梅毒螺旋体破坏机体细胞后,释放心磷脂等物质,这些物质作为抗原
引起机体免疫反应产生的抗体称为梅毒非特异性抗体,因此梅毒在临床上
的检测与筛查需要同时检测这两种标志物并根据其结果来共同鉴定。

目前常用的梅毒特异性抗体检测方法有酶联免疫(EIA),化学发光(CIA),凝集法(TPPA),荧光吸收法(FTA-ABS)等,梅毒非特异性抗体检测方法有凝集法(RPR/TRUST),性病实验室玻片试验(VDRL)等。

图7为中国
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CDC)2010年发布的梅毒检测流程,用酶联免疫或
化学发光法进行初筛,阴性结果报梅毒阴性,阳性结果进行非特异性抗体
检测,阳性结果报阳性,阴性结果再用TPPA进行确认。

图1 美国CDC梅毒检测流程
图2
CDC梅毒检测流程
例如只进
结果阳性
不代
抗体检测结果的不同组合也代表着不同的意义,表1为检测结果不同组合临床意义汇总。

表1 梅毒特异性与非特异性抗体检测结果临床意义
梅毒螺旋体非特异性抗体检测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检测
临床意义
RPR/VDTL
TPPA
/FTA-ABS
EIA/CIA检测结

--s/co < 未感染/ 初期感染/ 潜伏期
-+s/co ≥晚期梅毒/ 既往感染
+-s/co < 非特异性反应或假阳性
++s/co ≥梅毒感染
安图磁微粒TP为梅毒特异性抗体定性检测试剂,临界值为1,检测结果S/CO<1报梅毒特异性抗体阴性,检测结果S/CO≥1报梅毒特异性抗体阳性,阳性样本需加做非特异性抗体检测。

另外有文献研究显示某些疾病如恶性肿瘤、癌症、心血管疾病、肝炎、自身免疫性疾病、妊娠等,这些疾病患者体内含有某些治疗性抗体、类脂嗜异性抗体、自身抗糖尿病体、类风湿因子、甲胎蛋白等,这些物质会与试剂中的抗原成分非特异结合,从而产生假阳性的结果;或一些特殊人群如孕妇、婴幼儿、老年人等,易产生特异性抗体检测假阳性的结果,因此建议在判定检测结果前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病史、临床信息等进行判断。

各种癌症及肿瘤病人多数表现为高抗体滴度的特点(检测结果S/CO均在6 以上);TRUST滴度较高,易误诊。

而老年人、炎症、孕妇及婴幼儿多数表现为低滴度的特点(检测结果S/CO均在6 以下);TRUST 法检测其滴度多<1:8,可通过此来排除梅毒诊断。

对于临床上出现S/CO低值假阳性,其概率多出现在老年人、孕妇两大人群,对于弱阳性S/CO量值与TPPA符合率关系,可参考雅培的阳性预测值(阈值)S/CO 小于6时,有22%可能为假阳性;
《雅培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梅毒抗体与TPPA的相关性》
文献发表时间: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检验科
内容简述:本实验以 TPPA 为确认试验,将 Architect i2000 检验的梅毒特异性抗体结果与之比较,其中 S/CO <1 的标本 200 份,TPPA 试验结果也为阴性;S/CO≥1 的标本 239 份,其中 TPPA阳性者 171 例,阴性 68 例,表明在 S/CO <1 ,阴性预测值达到 100%。

而 S/CO≥1 的标本中,真阳性率为 71.6%( 171/239 ),假阳性率为 28.5%( 68/239 );将 S/CO 分为 1 ~ 3 , 5 ~7 , 7 ~ 9 ,≥9 共 4 个组时,各组阳性预测值分别为 17%,56%,88%,92%,99%(注:阴性预测值是指真阴性人数占实验结果阴性人数的百分比,表示试验结果阴性者属于非病例的概率,因此,化学发光免疫法否定梅毒患病的概率是 100%。

而阳性预测值是指真阳性人数占试验结果阳性人数的百分比,表示试验结果阳性者属于真病例的概率)。

从表 1 可知,随着S/CO 值的升高,假阳性例数越来越少,阳性预测值越来越高,当 S/CO≥9 , Architect 与 TPPA 的符合率可以达到 99%,也就是说,S/CO≥9 时, Architect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梅毒特异性抗体的真阳性率可达99%,然而当 S/CO <7 时,假阳性仍然高达 22%。

引起假阳性的原因可能与恶性肿瘤、心血管疾病、肝炎、自身免疫性疾病、妊娠等有关,因为这些疾病患者体内含有某些治疗性抗体、类脂嗜异性抗体、自身抗糖尿病体、类风湿因子、甲胎蛋白等,这些物质会与试剂中的抗原成分非特异结合,从而发生假阳性。

因此,当Architect 检测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出现阳性结果时,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病史以及临床表现,再用 TPPA 复检,如果两者均为阳性者才发出阳性报告,这样可大大减少假阳性的发生。

雅培试剂S/CO量值与TPPA(真阳性)的符合程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