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毒几种检测方法的比较(一)

合集下载

梅毒初筛三种方法检测的应用比较

梅毒初筛三种方法检测的应用比较

梅毒初筛三种方法检测的应用比较目的为了了解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在初筛试验中的应用和价值。

方法采用RPR,ELISA,免疫层析法三种方法同时对5394例检测对象检验,以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作为验证试验。

分别统计RPR,ELISA,免疫层析法三种方法的测试。

结果阳性率分别为4.2%,5.2%,5.5%。

结论ELISA法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性,为三种方法中筛查梅毒感染的最好方法。

标签:梅毒螺旋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TP)感染引起的一种性传播感染疾病。

因其症状隐匿,治疗常常被延误,导致更广泛的流行和传播。

TP侵入人体后,经过2~3w 的潜伏期,即发生皮肤损害。

TP人工培养迄今没有被解决。

直接镜检简便,但是明感度偏低。

我们必须采取措施制止梅毒的蔓延,复发梅毒,随着机体免疫的消长,进入梅毒晚期,对机体损害很大,尤其是皮肤黏膜,骨骼,心血管系统[1]。

在梅毒快速诊断方面,初筛试验以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胶体金免疫层析法为主。

为了了解的应用以上3种方法的价值,我们将这3种方法进行检验。

先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2年~2013年度在我中心进行自愿咨询及监测项目的体检,年龄在18~55岁。

1.2方法和试剂静脉采取的血清,同天进行检测。

血清在我中心同时经过TRUST检测和梅毒螺免疫吸附试验和胶体金初筛阳性者,再经过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检测血清梅毒复检。

TRUST上海荣盛生物药业有限公司,ELISA法北京万泰有限公司,胶体金法北京万泰有限公司。

复检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检测血清梅毒TPPA试剂则由日本富士珠式会社。

仪器为酶标仪Thermo MultiScan和洗板机Thermo Cell Wash。

2 结果ELISA,胶体金,RPR结果比较。

梅毒螺旋体三种血清学实验方法的比较

梅毒螺旋体三种血清学实验方法的比较

梅毒螺旋体三种血清学实验方法的比较摘要】目的:比较三种血清梅毒抗体检测方法的性能及检测价值。

因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是公认的最佳梅毒确认方法,所以我们以TPPA方法作为参照,进行比较。

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作同步检测,用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作参照对比。

结果:160例标本,以TPPA作为参照,ELISA法假阳性仅2例,TRUST法假阳性有7例,另有假阴性9例。

结论:ELISA法检测血清中梅毒抗体灵敏度和特异性均明显高于TRUST,与TPPA法无显著差异,但两种方法各有其优点,在方法学上呈互补性,将两种方法结合更有利于提高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关键词】梅毒抗体;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中图分类号】R965.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8-284-011.材料和方法:1.1标本来源:我院2015—2016年门诊疑为梅毒的患者标本和母婴阻断及输血手术前的梅毒,160例,其中女性62例,男性98例。

1.2 试剂:TRUST试剂盒由上海荣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ELISA试剂盒为北京万泰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产品;TPPA试剂盒为日本富士株式会社产品。

1.3 实验方法:采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同步进行检测,以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作参照。

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是由心磷脂+胆固醇+卵磷脂组成的复合抗原,吸附于甲苯胺红上,检测血清中非特异性抗体。

使用试剂,用旋转仪振摇,室温保持20—24,每分钟转摇100次,8分钟观察结果。

TRUST试验是一种非特异性血清试验。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为双抗原夹心法,使用试剂,比色用全自动酶标仪比色。

ELISA法检测梅毒螺旋体是将基因重组表达的梅毒膜特异性抗原包被在微孔板上,用双抗原夹心法测定梅毒特异性抗体,主要检测梅毒螺旋体IgG和IgM抗体。

梅毒螺旋体特异抗体测定-凝集、印迹法

梅毒螺旋体特异抗体测定-凝集、印迹法

梅毒是一种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性传播疾病,通过性行为传播,也可以通过母婴传播。

梅毒螺旋体特异抗体测定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检测方法,用于诊断患者是否感染了梅毒螺旋体。

主要有凝集法和印迹法两种。

1.凝集法凝集法是一种常规的梅毒螺旋体特异抗体测定方法。

它利用患者血清中的梅毒螺旋体特异抗体与抗原结合形成可见凝集的原理,进行梅毒的诊断。

这种方法简单、快速,但需要有经验的医务人员进行操作和解读结果,凝集法在一些医疗机构仍然被广泛应用。

2.印迹法印迹法是一种新兴的梅毒螺旋体特异抗体测定方法。

它利用患者血清中的抗原与梅毒螺旋体特异抗体之间的特异性反应,通过免疫印迹技术进行定量化测定。

印迹法具有灵敏度高、准确度好的特点,能够有效地检测梅毒感染,有望成为未来梅毒诊断的主流方法之一。

3.比较凝集法和印迹法在梅毒螺旋体特异抗体测定中各有优劣。

凝集法操作简单,成本低,适用于部分基层医疗机构。

但凝集法的灵敏度和特异性相对较低,容易受到操作人员的经验水平和环境条件的影响。

相比之下,印迹法的准确度更高,可以减少假阳性和假阴性结果的发生,同时还可以进行定量分析,有助于监测患者的治疗效果。

但印迹法的成本较高,需要更为专业的设备和技术支持。

结论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梅毒螺旋体特异抗体测定方法也在不断优化和更新。

凝集法和印迹法各有优劣,可以根据不同的临床需求和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未来,随着印迹法技术的进步和成本的降低,相信印迹法将会成为梅毒螺旋体特异抗体测定的主流方法,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更为准确、快速的支持。

梅毒是一种性传播疾病,由梅毒螺旋体引起,主要通过性行为传播,也可以通过母婴传播。

梅毒在临床上通常分为早期梅毒、中期梅毒和晚期梅毒三个阶段。

早期梅毒症状不明显或类似于其他疾病,因此诊断较为困难。

但在患者感染梅毒后,身体会产生梅毒螺旋体特异抗体,因此梅毒螺旋体特异抗体测定成为了一种常见的临床检测方法,用于诊断患者是否感染了梅毒螺旋体。

凝集法和印迹法是目前常用的梅毒螺旋体特异抗体测定方法。

TPPA、TP—AbELISA、TRUST三种方法检测血清梅毒结果分析

TPPA、TP—AbELISA、TRUST三种方法检测血清梅毒结果分析

TPPA、TP—AbELISA、TRUST三种方法检测血清梅毒结果分析目的分析TPPA、TP-Ab(ELISA)、TRUST三种方法检测血清梅毒的结果。

方法采用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Ab)、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来对比检测150例临床确诊的梅毒阳性血清标本和70例正常血清标本。

结果TP-Ab、TPPA检测方面的灵敏性、特异性显著高于TRUST检测方法,P<0.05。

结论TPPA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可以将其作为梅毒确证实验;TP-Ab(ELISA)法的灵敏度、特异性与TPPA法比较接近,是现阶段对梅毒抗体进行检测的首选方法;TRUST法的特异性较差,可以将其当成TP-Ab(ELISA)法的补充。

标签:TPPA;TP-Ab(ELISA);TRUST;检测;血清梅毒梅毒作为慢性全身性性传播疾病,主要是因为梅毒螺旋体感染导致的,梅毒的病程较长,临床表现复杂,表现为多样性,会对患者的全身各个器官造成损害;疾病早期主要对黏膜和皮肤造成侵犯,疾病后期则会对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等器官造成侵犯。

现阶段因为人们滥用抗生素药物,导致部分梅毒患者表现为隐性感染,缺乏临床表现,因此在临床诊断中容易出现误诊和漏诊的情况[1]。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全球输血不安全是导致没有有效筛选传染性因子的主要原因。

所以采用高灵敏度、强特异性的筛选方式,对安全输血非常重要。

本研究主要分析了TPPA、TP-Ab(ELISA)、TRUST三种方法检测血清梅毒的结果,现将情况做如下分析。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1.1标本选择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月经我院临床确诊的梅毒感染输血患者输血前的标本150例,并选择同期非梅毒感染输血患者的血清标本70例,对血清进行分离后再进行检测。

1.1.2试剂和方法TPPA试剂盒选择富士瑞必欧株式会社所提供的;TP-Ab 试剂盒则是由珠海丽珠试剂有限公司提供;TRUST试剂盒则是由上海荣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所提供;选择SUNRISE酶标仪、新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提供的XK-96型梅毒旋转振荡器和HydroFLex洗板机。

梅毒检测不同方法的比较(一)

梅毒检测不同方法的比较(一)

梅毒检测不同方法的比较(一)【摘要】目的:对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方法的有效性进行综合分析,选择适合采供血机构筛查梅毒的方法。

方法:用TRUST、方法对献血者进行梅毒筛查,阳性标本用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方法确证。

结果:TRUST方法灵敏度为39.02%,假阳性率为3.03%,漏检率为60.98%;ELISA方法灵敏度为98.73%,假阳性率为20.59%,漏检率为1.22%。

结论:TRUST、ELISA两种试剂作为献血员筛查梅毒的首选组合方案,更有利于血液质量安全。

【关键词】梅毒;检测;TRUST;ELISA;TPPA ComparisonoftheDifferentMethodsExamingTreponemaAbstract:ObjectiveToselectthebestscreeningmethodsuitingforblooddonorsbyassessingthevalidityofTRUST,ELISAandTPPA.MethodsTRUSTandELISAwereusedtoscreenpatientswithsyphilisfromblooddonors,andTPPAwasusedtoconfirmedpositiveresultsdetectedbyELISAorTRUST.ResultsThesensitivity,falsepositiverateandfalsenegativerateofTRUSTwere39.02%, 3.03%,and60.98%respectively.Thesensitivity,falsepositiverateandfalsenegativerateofELISAwere98.73%,20.59%and1.22%.ConclusionThecombinationofTRUSTandELISAisthefirstchoicetoscreenpatients withsyphilisfromblooddonors.Moreoverthisscreeningcontributestobloodsafety.Keywords:Treponema;Examing;TRUST;ELISA;TPPAWHO认为全球输血不安全因素之一是传染性因子未有效筛检,因此选用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的筛检方法和试剂对安全输血意义重大。

梅毒三种检测方法的比较

梅毒三种检测方法的比较

梅毒三种检测方法的比较目的应用3种不同的血清学方法测定血清标本梅毒抗体并评价检测结果。

方法将180份门诊皮肤科及住院患者输血前筛查已确诊为梅毒阳性血清标本分别使用CHEMCLIN600型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法、TP-ELISA法、RPR法测定,观察三者的敏感度及特异性。

结果180例血清标本中,CHMCLIN600法检测阳性179例,阳性率为99.44%;TP-ELISA法检测176例,阳性率为97.78%;RPR法检测阳性121例,阳性率为62.22%。

结论CHEMCLIN600法检测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具有操作简便,结果易于保存,敏感度优于TP-ELISA及RPR 法等特点,越来越广泛地得到临床的认可和应用。

标签:全自动化学发光仪;梅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梅毒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感染引起的一种慢性全身性传播疾病,主要通过性传播。

本病表现极为复杂,几乎可侵犯全身各器官,造成多器官损害。

目前,检测梅毒的血清学检测方法有很多种[1]。

现临床上常用的实验室检测方法有梅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梅毒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CHEMCLIN600全自动化学发光法等。

为了解这些方法准确性和特异性,现对近期我院180份门诊皮肤科及住院患者输血前筛查已确诊为梅毒阳性血清标本检测的结果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①标本:本院近期门诊皮肤科及住院患者输血前筛查梅毒阳性共180份血清标本。

其中男性107例,女性73例。

一期梅毒98例,二期梅毒65例,三期17例。

年龄为18~60;②试剂:RPR试剂盒为由上海科华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产品,TP-ELISA试剂盒为英科新创(厦门)科技有限公司产品,CHEMCLIN600试剂盒为北京科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产品。

1.2方法试验操作步骤及结果判断严格按试剂盒说明书执行。

2 结果三种方法检测结果见表1,由表1可以看出,180例血清标本中,CHEMCLIN600法检出阳性179例,占99.44%;TP-ELISA法检出阳性176例,占97.78%;RPR法检出阳性121例,占62.22%。

四种不同方法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比较

四种不同方法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比较

四种不同方法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的比较硕士研究生:王雨新指导老师:张卓然教授专业名称:病原生物学摘要梅毒(syphilis)是危害人类健康较为严重的性传播疾病之一,近年来在我国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梅毒的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对控制其蔓延至关重要。

病原学检测结果的敏感性和准确性,可直接影响梅毒的治疗与预防。

至今还未建立梅毒螺旋体的培养方法,直接检测病原体很困难,血清学检测在梅毒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具有决定性意义。

梅毒病原体是梅毒螺旋体(treponemalpallidum,TP),其含有表面抗原,能刺激机体产生两类抗体,一类为非特异性抗体;另一类为抗螺旋体的特异性抗体。

血清学试验包括非特异性试验和特异性试验。

非特异性试验是以类脂质为抗原的实验方法,其中较为常用的是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反应素试验(toluidineredunheatedsel'Limregaintest,TRUST);特异性试验是以梅毒螺旋体本身或非致病的螺旋体为抗原,以检查病人血清中抗螺旋体的特异性抗体,目前应用的方法有:(1)梅毒螺旋体血球凝集试验(treponemalpallidumhemagglutinationassay,TPHA);(2)梅毒螺旋体酶联免疫吸附实验(treponemalpallidum-enzymelinkedimmnosorbentassay,TP—ELISA);(3)荧光密螺旋体抗体吸收试验(fluoresenttreponemalantibody.absorptiontest,FTA.ABS)等。

通过对这几种方法的研究,寻求一种敏感性高、特异性强且更为简单快速的方法,用于输血前和对梅毒早诊断、早治疗的最佳方法。

1.研究对象和方法确诊为梅毒的患者79例,I期梅毒27例,II期梅毒24例,潜伏·1‘梅毒28例;非梅毒对照组98例,抗核抗体(ANA)阳性患者22例,妊娠妇女26例,孕期为26.28周,健康对照组50例。

梅毒检测方法

梅毒检测方法

梅毒检测方法梅毒是一种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性传播疾病,早期可能没有明显症状,但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并发症。

因此,及时进行梅毒的检测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梅毒检测方法,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预防梅毒。

一、血清学试验。

血清学试验是目前最常用的梅毒检测方法之一,包括非梅毒螺旋体试验(非梅试)和梅毒螺旋体试验(梅试)。

非梅试通常用于筛查,而梅试则用于确诊。

这两种试验都是通过检测患者血清中的抗梅毒螺旋体抗体来进行的。

虽然血清学试验的准确性较高,但有时也会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的情况,因此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和其他检测方法来综合判断。

二、直接检测法。

直接检测法包括暗视野显微镜检查和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

暗视野显微镜检查是通过在显微镜下观察患者的疹子或溃疡样病变,直接检测梅毒螺旋体的存在。

而PCR检测则是通过扩增患者体液中的梅毒螺旋体DNA片段来进行检测。

这两种方法都能够直接检测梅毒螺旋体的存在,准确性较高,但需要专业设备和技术支持。

三、快速血浆反应试验。

快速血浆反应试验(RPR)和螺旋体血浆试验(TPPA)是两种常用的快速梅毒检测方法。

RPR是一种非特异性试验,通过检测患者血浆中的非特异性抗体来进行初步筛查,如果结果阳性,则需要进行TPPA等特异性试验来确认。

TPPA是一种特异性试验,能够检测患者血浆中的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用于确诊。

这两种试验都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是常用的快速检测方法。

总结。

梅毒的检测方法多种多样,每种方法都有其特点和适用范围。

在进行梅毒检测时,应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检测条件,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检测。

同时,应注意避免假阳性或假阴性的情况,可以结合多种方法进行综合判断。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梅毒的检测方法,及时发现并治疗梅毒,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梅毒几种检测方法的比较(一)
【摘要】安全的血源,是输血安全的保证。

大多数采供血机构采用的非特异性的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或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法,检测灵敏度低、特异性差,对输血安全影响很大。

为选择合适的梅毒检测方法,本文探讨各种检测方法的原理及优劣,从而总结出适合用于献血者梅毒筛查的方法。

【关键词】梅毒;检测;血站筛查
非特异性的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或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法,是目前血站筛查梅毒的常用方法。

传染期的梅毒献血者,试验结果可能为阴性,献血者献血后造成梅毒传播;检测易出现生物学假阳性,部分假阳性的献血者被淘汰。

因此梅毒的检测方法对输血安全非常重要。

梅毒螺旋体侵入机体可产生两种抗体:特异性抗体与非特异性抗体。

目前用于梅毒检验的方法就是检测这两种抗体。

1梅毒螺旋体非特异性血清学试验
1.1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抗原以胆固醇晶粒为载体,包被上心磷脂和卵磷脂,构成VDRL 抗原颗粒。

再把抗原颗粒结合到活性炭上,当抗原与血清中反应素以一定的比例相互作用时,出现凝集,凝集颗粒呈黑色。

1.2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抗原以胆固醇晶粒为载体,包被上心磷脂和卵磷脂,构成VDRL抗原颗粒。

再把抗原颗粒结合到甲基胺红上,当抗原与血清中反应素以一定的比例相互作用时,出现凝集,凝集颗粒呈红色。

2梅毒螺旋体特异性血清学试验
2.1荧光密螺旋体抗体吸收试验(FTA-ABS):首先将梅毒螺旋体Nichols株抗原直接涂在载玻片上,然后将密螺旋体无毒株Reiter株制成吸收剂加至待测血清标本中,吸收掉血清中的非特异性抗体。

再将吸收后的血清加到玻片的抗原膜上,再加荧光素标记的抗人IgG,最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结果。

2.2梅毒螺旋体血细胞凝集试验(TPHA):将梅毒螺旋体Nichols株经超声破碎后,得到可溶性抗原成分,致敏红细胞。

用无毒株Reiter株制成吸收剂与血清反应,吸收掉血清中的非特异性抗体。

特异性的抗体(血清通常用作1∶80以上稀释)就可使致敏的红细胞发生凝集作用。

2.3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用梅毒螺旋体致敏明胶颗粒替代TPHA试验中致敏的红细胞,明胶颗粒为洋红色,致敏颗粒与人血清或血浆中的梅毒螺旋体抗体结合,产生可见的凝集反应,具有较高的敏感性。

2.4梅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在体外表达得到了梅毒螺旋体的相应特异基因工程抗原,采用基因工程梅毒螺旋体抗原以双抗原夹心法检测梅毒抗体。

2.5梅毒胶体金层析法(TP-CG):根据双抗原夹心免疫层析原理,在硝酸纤维素膜上包被TP 重组抗原,在玻璃纤维上吸附胶体金标记TP重组抗原,样品中的TP抗体首选与金标抗原结合形成复合物,顺膜渗透至包被反应区,与包被TP抗原结合,形成由胶体金抗原-TP抗体-抗原组成的紫红色反应带。

2.6梅毒蛋白印迹(TP-WB)首先将将梅毒螺旋体Nichols株菌体细胞用SDS破碎,再使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将将梅毒螺旋体各种抗原成分分开形成不同区带,经电转印可将这些条带转移至硝酸纤维素膜上作为抗原,最后采用酶标技术检测病人血清中的相应特异抗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