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常用梅毒检测方法的评价

实验室常用梅毒检测方法的评价
实验室常用梅毒检测方法的评价

?622?

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

JournalofHenanMedicalCollegeforStaffandWorkersV01.20No.6Dec.2008实验室常用梅毒检测方法的评价

孟德娣,房功思

(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医学技术系,安徽合肥230601)

[关键词]梅毒;RPR;TPHA;TRUST;ELISA;订A—ABS;PCR

[中图分类号]R37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9276(2008)06—0622-03

梅毒是一种经典的通过性和母婴传播的疾病,其传染性强,感染后可以引起全身各组织、器官的损害,危害较大。近年来,梅毒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在梅毒诊断中,由于抗体效价或方法特异性等原因使诊断结果常出现偏差,因此,高效的梅毒实验室诊断已成为大势所趋,对控制梅毒蔓延意义重大。临床实验室合理、有效地选用检测方法,避免错诊、误诊、漏诊是非常必要的。

目前梅毒的检测多采用血清学试验,本文仅对我国实验室常用的梅毒螺旋体检测方法回顾、总结如下。

1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

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是一种常用的梅毒血清学筛选试验,检查的是人体内的反应素。该试验原理是用未经处理的活性炭颗粒(直径3—5am)吸附VDRL抗原…(0.03%心拟脂、0.21%卵磷脂、0.9%胆固醇,用无水乙醇配制)。此颗粒如与待检血清中反应素结合,便形成黑色凝集块,可肉眼观察结果,也可将标本倍比稀释(1:2、1:4—1:32)进行半定量试验,对疗效和判断是否再感染有一定价值。该试验操作简便、快速,可用肉眼判断结果,不需特殊器材,易于推广,可广泛应用于普查、筛选。但是反应素试验特异性不强。梅毒螺旋体破坏组织可使机体产生反应素,而其他破坏机体的过程也可产生反应素,所以患者RPR试验阳性,不一定感染梅毒螺旋体。人体某些生理或病理状态,如怀孕、病毒性肝炎、上呼吸道感染、肺结核、肺炎、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类风湿性关节炎、SLE(系统性红斑狼疮)、风湿性心脏病、干燥综合征、慢性肾炎和海洛因成瘾等,RPR都可以呈假阳性;同时,由于梅毒感染者下疳出现最初几天内血清反应素抗体效价较低,RPR试验可能呈阴性结果口】。因此,RPR一般只作为初筛手段,不能单独据其结果诊断梅毒感染,而应对患者进行全面检查,密切随访,并采用其他试验进行确定。

2甲苯胺红不加热试验(TRUST)

TRUST试验同样是检测梅毒患者血清中存在着的反应素。TRUST试验采用VDRL抗原重悬于特制的甲苯胺红溶液中,当待测血清中存在反应素时,即与其发生凝集反应,出现肉眼可见的粉红色凝块。TRUST法成本低廉、快速、直观,作为梅毒的初筛试验,TRUST试验在一般的中小型及基层医院被广泛使用。但TRUST法为人工操作、判读,易受到室温及技术操作等因素影响,结果的判断方面主观性较强,易出现漏判和错判,同时存在与RPR同样的特异性低、敏感度不高的缺点,尤其对早期和治疗期梅毒可呈阴性反应,且其结果不易保存、查阅,故只作为一项梅毒感染的筛选试验p1。

3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TPHA)

TPHA试验是一种检测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的特异的、灵敏的被动血凝试验。试验血球为用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原包被经过醛化和鞣化的鸡红细胞,对照血球为未用上述抗原包被的经过醛化和鞣化的鸡红细胞,如果是阳性标本,当和致敏的鸡红细胞混合后,抗体和抗原的结合会引起致敏血球的凝集,在血凝板底部形成凝集块,如为阴性标本,则血细胞在孔底形成致密的沉淀。TPHA检测目标物为梅毒特异性抗体,是目前公认的梅毒诊断试验,主要用于筛检阳性标本的确诊H1。但TPHA试剂价格较高,操作较繁琐费时,不利临床快速诊断,同时因该特异性抗体存在时间过长,患者即便经过正规抗梅毒治疗,仍可出现阳性结果,甚至可终生检出阳性.故该法对梅毒治疗效果无判定价值¨-。

收稿日期:2008—06—10

作者简介:孟德娣(1979一).女,安徽省合肥市人.学士,助教.现从事临床检验技术教学和科研工作。万方数据

第6期孟德娣。等实验室常用梅毒检测方法的评价

?623?

4梅毒螺旋体ELISA试验(ELISA)

梅毒螺旋体ELISA试验是随着近年梅毒螺旋体基因工程的研制成功而发展起来的一种血清学检测方法,是利用重组梅毒螺旋体TP47、TmPA抗原包被微孔板和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TP47、TmPA抗原夹心法检测血清中的梅毒特异性抗体¨J,该试验使用基因工程方法制备重组抗原代替以往使用的野生型梅毒螺旋体抗原,易于纯化,极大提高了试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目前,虽然梅毒ELISA试验的临床应用依然存在争议¨。91,但ELISA法具有诸多其他检测方法不可比拟的优点,仍然得到广泛的使用。ELISA试剂廉价,试验方法操作简便,敏感性、特异性高,稳定性好,不受溶血和纤维蛋白影响,可自动化进行,结果清晰,并可与全自动免疫分析系统结合进行加样检测与分析,采用电脑软件处理、保存、传输数据,使检测更客观准确,数据管理更规范化,是目前梅毒血清学诊断试验的首选方法。需注意的是ELISA法检测时,如果血清中梅毒抗体浓度过高。会产生钩状效应¨…。对于大型采供血机构来说,进行大量血液样本筛查.可利用ELISA和TRUST两种方法的互补来提高梅毒的检出率和准确性,保证血液质量,同时也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不必要的血液资源浪费,以及消除假阳性给无偿献血者造成的精神压力…】。

5荧光密螺旋体抗体吸附试验(FTA—ASS)

FTA—ABS试验以完整形态的Nichol梅毒螺旋体作为抗原,空气中干燥,丙酮固定,加上经吸收剂(用非致病性密螺旋体Reiter株提取制备而成)处理过的病人血清(去除非特异性蛋白,提高特异性),再加入荧光素一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标记的抗人免疫球蛋白,与血清梅毒螺旋体抗体结合¨“。在荧光显微镜下,螺旋体均匀地发出中等或高强度的苹果绿色荧光为阳性,均匀地发出弱苹果绿色荧光为弱阳性,呈微弱黄色光或观察不到荧光为阴性。FTA—ABS试验虽然操作过程复杂,但具有高度特异性和敏感性,在第一期梅毒前几天即可测出特异性抗体,是目前诊断梅毒的金标准。但是它有一些局限性,是客观检测但难以标准化,在合并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时FTA—ABS有假阳性‘131。

6PCR法

PCR法是较新的方法,它能对生殖器溃疡进行早期鉴别诊断,区分梅毒、生殖器疱疹及软下疳¨“。虽然上述血清学实验室诊断是梅毒诊断的主要方法,但其对I期梅毒、伴艾滋病梅毒、神经梅毒等敏感性低,不能区分母体梅毒与胎传梅毒¨5。,不能判断传染性。PCR法在I期梅毒的诊断中灵敏性高于血清学方法,其原因是机体感染梅毒后须3—4周才产生抗体¨“。梅毒螺旋体现在还不能人工培养,检测TP主要有暗视野或直接荧光染色(DFA)镜检,PCR试验在此情况下显示其独特的优越性。但当前诊断梅毒的PCR仍存在引物的非特异性、对血清/全血、CSF等敏感性低等缺点Ⅲ1。而且当皮损开始愈合、分泌物减少、血清学试验阳性反应时,采用PCR方法就不合适¨“。另外,PCR方法易受标本中的组织和细胞碎片等物质抑制,导致PCR假阴性结果‘193。

除上述几种常用方法外,梅毒快速检测试纸条也逐步在各实验室得到了认可和应用。快速检测试纸条虽克服了检测时间长、试剂昂贵等缺陷,但国内暂时未有详细报道其灵敏性和特异性效果,因此不可用于确诊试验旧”22。。

采用RPR、TRUST进行初筛,初筛阳性者根据具体情况和实验室条件采用ELISA、FTA—ABS、TPHA、PCR等方法进行确认试验是目前而言简便、行之有效的诊断策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梅毒螺旋体的诊断方法日新月异,可选用方法除以上外。还有许多可借鉴的技术,如胶体金免疫层析法(GI—CA)、免疫印迹试验等。各种方法都有独特的优点和缺点,检验人员应从具体情况出发,因地制宜,发展和完善梅毒诊断方法,指导临床及时治疗梅毒患者,对控制梅毒的蔓延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KarstenR.OHazier,DavidL.Cox,AndMarcDecaffmeyerctal;

TP0453,ACon?eeMedOuterMembraneProteinOfTreponemaPal?lidum。EnhancesMembranePermeability[M1.JournalOfBacteri-

ology,Sept,2005.

[2]程艳杰.王广杰。王旭.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检测方法的实验室评价[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6,29(3):272.

[3]赵华。代渝.雷丽明.4种梅毒血清学试验检测方法的比较【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6,20(4):229—230.

[4]凌聪.三种梅毒螺旋体检测方法的临床评价[J].河北医学,2008。14(3):291—293.

[5]秦雪梅.检测梅毒四种方法的比较[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06,10(5):49—51.

[6]WesleyC。VanVoorhis,AndLukehartSA.etal;Serodiagn∞isOfSyphilis:Antibodies

ToRecombinant

Tp0453,Tp92,AndGpd

Pr?reinsAreSensitiveAndSpecificlndiea?tot8OfInfectionByTrepo-

万方数据

?624?

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

JournalofHenanMedicalCollegeforStaffandWorkersV01.20No.6Dec.2008

nemaPallidum[M].JClinMicmbiol,2003.

[7]周洪伟。林松.三种方法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的比较【J】.徽

生物学杂志,2005.25(3):99—100.

[8】程艳杰,王广杰等.梅毒螺旋体血清学检测方法的实验室评价[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5,19(8):503—504.

[9]王传发.TPHA及ELISA法检测梅毒特异性抗体能力的比较[J】.实用医技杂志,2005,12(5):127—128.

[10]邓晓琴,杨茂,向艳玲,等.ELISA法梅毒检测的钩状效应及其分析【J].中国输血杂志,2006.19:(3)220—221.

【11]韩增林,王玉青.孙海峰.无偿献血推广采用ELISA法检测梅毒指标意义研究【J].中华医学实践杂志,2005.5.4(5):53.[12]LorenzoGiaeani.KarinHevner,ArturoCenturion?Laral.GeneOr-ganizationandTranscriptionalAnalysisOfTheTprj-Tpri,Tprg,

and

Tpd

LociInTreponemaPallidumStrainsNicholsandSee81—4[M】;JBacteriol;2005.

[13】E船,lestoneS1.TurnerAJL.Serologicaldiagnosisofsyphilis[J】.CommunicableDiseaseandPublicHealth[J】.2000,3(3):158

—162.

[14]YoungH,MoyesA.SeagarL,eta1.Novelrecombinant—antigenenzymeimmune-oassayforsemlagicaldiagnosisofsphilis[J].JClinMicrobiol,1998,36(4):913—917.[15】BurstainJM.GrimprelE,LukehartSA,cta1.SensitivedetectionofTneponemapallidumbyusingthepolymerasechain

reaction[J】.JClinMicrobiolv.1991.29:62—69.

[16】曾铁兵。吴移谋.黄树杰等.PCR扩增梅毒螺旋体polA基因及其在一期梅毒诊断中的应用.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2003,3(31):12.

【17】BrownDL.FrankJE.Diagnosisandmanagementofsyphilis[J].AmFnmPhysician。2003,68(2):283—290.

【18]谢春英.聚合酶联反应在梅毒诊断中的应用【J】.上海医学检验杂志,1997.i2(3):159.

[19】彭晓炅。李建标,林万明.梅毒诊断的研究进展.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1996.17(1):15.

[20]叶顺章.张木有.性传播疾病实验诊断手册[M].广州:广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

[21]周冰.梅毒螺旋体抗体快速检测试纸条应用评价[J].临床医学杂志,2001.21(10):57.

[22]GDettei.Evaluationofwesternimmuobiologytechniqueinthe吣?roiogicaldiagnosisofhumansyphiliticinfections[J].RyrJEpi?demion,1988,1122.

[责任编校:赵唯贤]

非侵入性产前基因诊断研究进展

李璨1’2,曾昭书2,郑红2

(1.郑州市中心医院妇产科,河南郑州450007;2.郑州大学基础医学院,河南郑州450052)

[关键词]产前诊断;分子遗传;孕妇外周血;胎儿细胞

[中圈分类号]R39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9276(2008)06—0624-04

产前诊断是指对胎儿进行先天性缺陷和遗传性疾病的诊断,包括相应筛查,其项目包括遗传咨询、医学影像、生化免疫、细胞遗传和分子遗传等。目前进行产前分子遗传诊断主要是用侵人性的取样方法,如羊膜腔穿刺术、胎儿脐血穿刺等,其采样途径、诊断方法对胎儿构成影响,可能造成自然流产、胎儿损伤、羊水持续渗漏感染及栓塞等严重后果…。但是,自八十年代以来发展起来的从孕妇的宫颈涂片、尿液、血液中分离胎儿的细胞或遗传物质进行诊断的方法,其采样途径对胎儿不构成影响,故属于非侵人性产前诊断技术,且可将诊断时间提前至孕4—5周,因此目前获得较多关注¨1。本文就孕妇外周血中获取胎儿细胞诊断胎儿分子遗传状况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1母体中存在的胎儿细胞

妊娠的机制非常复杂。妊娠期间。母体与胎儿之间时刻发生着物质交换,胎儿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得发育所必需的营养和O:,其代谢废物则通过胎盘进入母体血液中。在此过程中,胎儿的一些成分如滋养细胞、可溶性DNA片段等也不可避免的进入到母体血液中,可以反映胎儿的遗传状况,这是非侵入性产前基因诊断的生理基础。Schmorl在1893年就已报道在死于子痫的孕妇肺循环中发现滋养叶细胞;Walknowska在1969年报道了在怀男性胎儿的孕妇血循环中发现了核型为46,XY的淋巴细胞,提示这种细胞来自男性胎儿。

新近研究表明,存在于母血循环中的胎儿细胞主要有四类:胎儿滋养细胞、胎儿淋巴细胞、胎儿有

收稿日期:2008—07—10

作者简介:李臻(1977一).女,河南省郑州市人,硕士,主治医师.从事优生优育技术、妇科肿瘤防治及科研工作。万方数据

梅毒实验室测试题

梅毒实验室测试题 一、单选题 梅毒螺旋体镜检可采用的染色方法: 1 、 A 革兰染色 2 、 3、 4、 5、 6、 7、 9、 10、 11、 12、 C 镀银染色 非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可采用的方法: A TPPA B ELISA C RPR TPPA 只能检测到: A IgA D FTA-ABS B igG C IgG+IgM+IgA 等混合抗体 梅毒螺旋体镜检一般不采用下列标本: A 皮肤溃疡组织液 C 血液 D IgM RPR 检测不能采用下列标本: A 血清 C 全血 ELISA 检测不能采用下列标本: A 血清 C 全血 梅毒螺旋体病原学检测方法不包括: A 暗视野显微镜检查 C 培养基培养 RPR/TRUST 检测用水平旋转仪的转速是: A ( 100 土 2)转 / 分 C ( 120± 2)转 / 分 RPR/TRUST 佥测用水平旋转仪的旋转直径是: A 25 ± 2mm C 20 ± 2mm B 18 D 30 RPR/TRUS 试验在水平旋转仪上旋转反应时间 5分钟 10分钟 D 12 TRUST 式验时每个反应孔滴加的抗原量 是: B 30 D 17 前带现象主要出现在下列哪一种方法中: 美兰染色 伊红染色 羊水 脑脊液 血浆 脑脊液 血浆 脑脊液 镀银染色 核酸检测 (100 ± 10)转 / 分 (120± 10)转 / 分 ± 2mm ± 2mm 分钟 分钟 (11 (11

A ELISA C TPPA D FTA-ABS RPR 试验时每个反应孔滴加的抗原量是: A 50 卩l B 30 C25 卩 l D 17 下列哪项方法不是检测非梅毒螺旋体抗体: A RPR B ELISA C VDRL D TRUST TPPA 式验结果判读孔的血清稀释倍数是: A 1:20 B 1:40 C 1:80 D 1:160 ELISA 法采用的抗原是: A 重组抗原 B C 超声裂解梅毒螺旋体 D TPPA 法采用的抗原是: A 重组抗原 B C 超声裂解梅毒螺旋体 D RPR 法采用的抗原是: A 重组抗原 B C 超声裂解梅毒螺旋体 D 梅毒血清学检测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级别是: A 一级 B C 三级 D 室间质控的主要目的是评价: A 检测方法有效性 B C 检测结果准确性 D 室内质控的主要目的是评价: A 检测方法有效性 B C 检测结果准确性 D RPF 只能检测到: A IgA B IgG C IgG+IgM+IgA 等混合抗体 D IgM 特异性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可采用的方法: A TRUST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完整的梅毒螺旋体 类脂质 完整的梅毒螺旋体 类脂质 完整的梅毒螺旋体 类脂质 二级 四级 检测结果精确性 检测方法可行性 检测结果精确性 检测方法可行性 B RPR B ELISA

梅毒实验室诊断方法

梅毒实验室诊断 梅毒的实验室诊断方法主要有显微镜检查法和血清学检测法。 一、显微镜检查法 (一)暗视野显微镜检查 【基本原理】 梅毒硬下疳、扁平湿疣、黏膜斑等皮损的渗出液涂片,以及淋巴结穿刺液涂片等,在暗视野显微镜下,光线从聚光器的边缘斜射到涂片上的梅毒螺旋体而发出亮光,从而可根据其特殊形态和运动方式进行检测。 【仪器材料】 1.暗视野显微镜。 2.钝刀(刮勺)、载玻片、盖玻片、注射器具、无菌生理盐水。 【标本采集】 1.皮肤黏膜组织液:无菌生理盐水浸湿的棉拭子擦去皮损表面的污物,钝刀轻刮、挤压皮损表层,取渗出液与预先滴加在载玻片上的生理盐水混合后加盖玻片镜检。 2.淋巴液:无菌操作下穿刺淋巴结,注入生理盐水并反复抽吸2~3次,取少量的淋巴液直接滴于载玻片上,加盖玻片镜检。 【操作步骤】 1.加镜油:在暗视野显微镜的聚光器上滴加镜油。 2.聚光:将标本玻片臵载物台上,上升聚光器使镜油接触载玻片底面。 3.镜检:在镜下观察,寻找有特征形态和运动方式的梅毒螺旋体。 【结果判读】 梅毒螺旋体在暗视野显微镜镜下表现为纤细、白色、有折光的螺旋状微生物,长5~20μm,直径小于0.2μm,有6~12个螺旋,具有旋转、蛇行及伸缩等三种特征性的运动方式。暗视野显微镜下发现有上述特征的螺旋体为阳性结果。 【结果报告】 1.阳性:见到上述特征的梅毒螺旋体。 2.阴性:未见到上述特征的梅毒螺旋体。 【临床意义】 1.暗视野显微镜检查阳性,可确诊梅毒。 2.螺旋体检查是诊断早期现症梅毒的最好方法,世界卫生组织指定为性病实验室必备项目之一。 3.如未见到梅毒螺旋体,并不能排除患梅毒的可能性,应复查和血清学检查。 【注意事项】 1.取材时尽量避免出血,以免影响镜下观察。 2.取材后应立即臵暗视野显微镜下观察。 3.镜下观察时应注意与其他螺旋体相鉴别。 (二)镀银染色检查 【基本原理】 梅毒螺旋体具有亲银性,可被银溶液染色,从而可以在镜下观察到梅毒螺旋体。 【仪器材料】 1.显微镜。 2.罗吉氏固定液、鞣酸媒染剂、Fontana氏银溶液。 【标本采集】

四种梅毒螺旋体检测方法的应用分析

四种梅毒螺旋体检测方法的应用分析 周君霞,巫翠云,何林 (海口市人民医院,海南海口570208) [摘要】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梅毒螺旋体血球凝集试验(TPHA)、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分别检测血清中的梅毒螺旋体抗体,荧光定量PCR(FQ—PCR)法检测局部分泌物或渗出物中梅毒DNA。 结果:TRUST、TP-ELISA、TPHA、FQ—PCR法灵敏度分别为84.3%、96.1%、94.1%、97.1%,特异性分别为93.5%、98%、100%、100%。TRUST在一、三期梅毒的阳性率最低(66.7%和50%);FQ—PCR在一期梅毒阳性率最高。提示TP-ELISA可作为输血和手术前检测的一种理想筛查方法;TPHA可作为梅毒确诊方法;TRUST可应用于梅毒治疗疗效监测;早期梅毒的诊断首选FQ-PCR。 【关键词】梅毒螺旋体;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荧光定量PER [中图分类号]R759.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266X(2008)01-0122-02‘ 梅毒是由苍白密螺旋体引起的性传播疾病,流行非常广泛。本研究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梅毒螺旋体血球凝集试验(TPI-IA)、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荧光定量PCR技术(FQ—PCR)等4种检测方法对102例各期梅毒患者的标本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结果及各种方法的优缺点进行分析比较,为选择合适的梅毒检测方法提供参考。 1材料与方法 1.1标本来源102例标本来自2006年10月一2007年10月按2000年中国卫生部防疫司颁布的性病诊断标准确诊的我院梅毒患者,其中一期36例、二期58例、三期8例;对照组100例为来自我院皮肤科和泌尿外科非梅毒患者。 1.2检测方法分别对各期梅毒患者及对照组血清进行TP-ELISA、TPHA、TRUST检测;用消毒棉签取所有被检者局部分泌物、渗出液或局部淋巴结抽出液作FQ—PCR检测。PCR试剂由中山达安基因股份有限公司提供,ELISA、TRUST试剂由厦门英科新创科技有限公司提供,TPHA试剂为英国Omega诊断试剂。MuhiskanMK3酶标仪为热电(上海)仪器有限公司生产。PE5700扩增仪为美国ABI公司生产。 1.3统计学方法计数资料比较用采用,检验,以P≤O.05为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4种检测方法对梅毒患者标本检测的敏感度和特异性比较见表l。4种检测方法对100例对照组标本检测结果:TRUST阳性6例,特异性为93.5%;122TP-ELISA阳性2例,特异性为98%;TPHA和FQ-PCR法未见假阳性,特异性100%。‘ 表14种检测方法的敏感度和特异性比较(%) 注:与其他方法比较,。P<0.05 3讨论 目前临床对梅毒螺旋体感染的诊断方法越来越多,但临床应用不一。人体感染梅毒螺旋体后,血液产生两种抗体,一种是非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是梅毒螺旋体在破坏组织时释放的抗原性物质(心磷脂)刺激机体产生的有抗体性质的反应素(抗心磷脂抗体),如RPR、TRUST、VDRL、USR等,另一种是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包括IgM和IgG,如TPHA、ELISA等,FQ—PCR法则属于分子生物学技术,可直接检测梅毒螺旋体的核酸。 本研究用4种方法对102例梅毒患者和对照组标本进行检测,结果显示TRUST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均低于其他3种方法,这是因为人体感染梅毒4一lo周血清中才可产生一定数量的抗体,而非特异性抗体比特异性抗体晚1周出现,并且在疾病的非活动期和治疗后容易消失。而且TRUST易出现生物学假阳性,可见于多种疾病,如结核、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猩红热等,常导致过激治疗,健康老年人中也可出现假阳性结果…,本次结果也显示假阳性率偏高。但此方法所得的抗体的效价与病情的变化  万方数据

3种梅毒检测方法的比较与分析

3种梅毒检测方法的比较与分析 目的比较分析三种梅毒检测方法,提高梅毒临床诊断符合率。方法收集2012年10月~2013年10月门诊及住院患者共8178例,经梅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筛选出200例血清标本分别用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和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法进行检测,以TPPA检测结果作为确诊。结果以TPPA为标准可得出TP-ELISA的敏感性较高;而TRUST 的敏感性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种方法的特异性均较高,无明显差异(P>0.05)。TP-ELISA适合大规模筛查和临床的诊断,TRUST敏感性较低,不适合于大批量筛查,为提高梅毒的检出率和准确性,建议用TPPA复检和确诊,3种检测方法结合应用能更有效提高梅毒临床诊断符合率。 Abstract:Objective To compare three methods for detection of syphilis,improve the clinical diagnosis of syphilis.Methods A total of 8178 cases of syphilis including outpatients and inpatients were collected from 2012 October to 2013 October,among which 200 serum samples selected by TP-ELISA were detected by TPPA and TRUST methods,the TPPA results as confirmation. Results Can be obtained with the standard of TPPA that the sensitivity of TP-ELISA was higher and TRUST was lower,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Specificity of the two methods was high,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 TP-ELISA method is suitable for large-scale clinical screening and diagnosis,the TRUST method is not suitable for mass screening because of the lower sensitivity,in order to improve the detection rate and accuracy of syphilis,we advice examing and confirming by TPPA. Three kinds of detection methods combined application can more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rates of clinical diagnosis. Key words:Syphilis;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Treponema pallidum gelatin particle agglutination test for syphilis;Methylaminered unheated serum test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感染引起的具有高度传染性和致病性疾病。目前,临床实验室主要采用血清学试验检测梅毒抗体。我们对常用的梅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 3 种方法进行比较,为提高梅毒检测及诊断的准确率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收集2012年10月~2013年10月门诊及住院患者共8178例。 1.2方法①试剂:TP-ELISA试剂为北京万泰生物药业有限公司产品,TPPA 试剂为日本富士瑞必欧株式会社产品,TRUST试剂为上海荣盛生物有限公司产品。②方法:所有血清标本经TP-ELISA筛查后,选取200例标本(阴性和阳性血清标本各100例),分别用TPPA和TRUST检测,TPPA作为确诊试验。实验

梅毒实验室测试题

梅毒实验室测试题 一、单选题 1、梅毒螺旋体镜检可采用的染色方法: A 革兰染色 B 美兰染色 C 镀银染色 D 伊红染色 2、非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可采用的方法: A TPPA B ELISA C RPR D FTA-ABS 3、TPPA只能检测到: A IgA B IgG C IgG+IgM+IgA等混合抗体 D IgM 4、梅毒螺旋体镜检一般不采用下列标本: A 皮肤溃疡组织液 B 羊水 C 血液 D 脑脊液 5、RPR检测不能采用下列标本: A 血清 B 血浆 C 全血 D 脑脊液 6、ELISA检测不能采用下列标本: A 血清 B 血浆 C 全血 D 脑脊液 7、梅毒螺旋体病原学检测方法不包括: A 暗视野显微镜检查 B 镀银染色 C 培养基培养 D 核酸检测 8、RPR/TRUST检测用水平旋转仪的转速是: A (100±2)转/分 B(100±10)转/分 C (120±2)转/分 D (120±10)转/分 9、RPR/TRUST检测用水平旋转仪的旋转直径是: A 25±2mm B 18±2mm C 20±2mm D 30±2mm

10、RPR/TRUST试验在水平旋转仪上旋转反应时间 A 5分钟 B 8分钟 C 10分钟 D 12分钟 11、TRUST试验时每个反应孔滴加的抗原量是: A 50μl B 30μl C 25μl D 17μl 12、前带现象主要出现在下列哪一种方法中: A ELISA B RPR C TPPA D FTA-ABS 13、RPR 试验时每个反应孔滴加的抗原量是: A 50μl B 30μl C 25μl D 17μl 14、下列哪项方法不是检测非梅毒螺旋体抗体: A RPR B ELISA C VDRL D TRUST 15、TPPA试验结果判读孔的血清稀释倍数是: A 1:20 B 1:40 C 1:80 D 1:160 16、ELISA法采用的抗原是: A 重组抗原 B 完整的梅毒螺旋体 C 超声裂解梅毒螺旋体 D 类脂质 17、TPPA法采用的抗原是: A 重组抗原 B 完整的梅毒螺旋体 C 超声裂解梅毒螺旋体 D 类脂质 18、RPR法采用的抗原是: A 重组抗原 B 完整的梅毒螺旋体 C 超声裂解梅毒螺旋体 D 类脂质 19、梅毒血清学检测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级别是: A 一级 B 二级

实验室常用梅毒检测方法的评价

?622? 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 JournalofHenanMedicalCollegeforStaffandWorkersV01.20No.6Dec.2008实验室常用梅毒检测方法的评价 孟德娣,房功思 (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医学技术系,安徽合肥230601) [关键词]梅毒;RPR;TPHA;TRUST;ELISA;订A—ABS;PCR [中图分类号]R37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9276(2008)06—0622-03 梅毒是一种经典的通过性和母婴传播的疾病,其传染性强,感染后可以引起全身各组织、器官的损害,危害较大。近年来,梅毒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在梅毒诊断中,由于抗体效价或方法特异性等原因使诊断结果常出现偏差,因此,高效的梅毒实验室诊断已成为大势所趋,对控制梅毒蔓延意义重大。临床实验室合理、有效地选用检测方法,避免错诊、误诊、漏诊是非常必要的。 目前梅毒的检测多采用血清学试验,本文仅对我国实验室常用的梅毒螺旋体检测方法回顾、总结如下。 1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 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是一种常用的梅毒血清学筛选试验,检查的是人体内的反应素。该试验原理是用未经处理的活性炭颗粒(直径3—5am)吸附VDRL抗原…(0.03%心拟脂、0.21%卵磷脂、0.9%胆固醇,用无水乙醇配制)。此颗粒如与待检血清中反应素结合,便形成黑色凝集块,可肉眼观察结果,也可将标本倍比稀释(1:2、1:4—1:32)进行半定量试验,对疗效和判断是否再感染有一定价值。该试验操作简便、快速,可用肉眼判断结果,不需特殊器材,易于推广,可广泛应用于普查、筛选。但是反应素试验特异性不强。梅毒螺旋体破坏组织可使机体产生反应素,而其他破坏机体的过程也可产生反应素,所以患者RPR试验阳性,不一定感染梅毒螺旋体。人体某些生理或病理状态,如怀孕、病毒性肝炎、上呼吸道感染、肺结核、肺炎、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类风湿性关节炎、SLE(系统性红斑狼疮)、风湿性心脏病、干燥综合征、慢性肾炎和海洛因成瘾等,RPR都可以呈假阳性;同时,由于梅毒感染者下疳出现最初几天内血清反应素抗体效价较低,RPR试验可能呈阴性结果口】。因此,RPR一般只作为初筛手段,不能单独据其结果诊断梅毒感染,而应对患者进行全面检查,密切随访,并采用其他试验进行确定。 2甲苯胺红不加热试验(TRUST) TRUST试验同样是检测梅毒患者血清中存在着的反应素。TRUST试验采用VDRL抗原重悬于特制的甲苯胺红溶液中,当待测血清中存在反应素时,即与其发生凝集反应,出现肉眼可见的粉红色凝块。TRUST法成本低廉、快速、直观,作为梅毒的初筛试验,TRUST试验在一般的中小型及基层医院被广泛使用。但TRUST法为人工操作、判读,易受到室温及技术操作等因素影响,结果的判断方面主观性较强,易出现漏判和错判,同时存在与RPR同样的特异性低、敏感度不高的缺点,尤其对早期和治疗期梅毒可呈阴性反应,且其结果不易保存、查阅,故只作为一项梅毒感染的筛选试验p1。 3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TPHA) TPHA试验是一种检测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的特异的、灵敏的被动血凝试验。试验血球为用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原包被经过醛化和鞣化的鸡红细胞,对照血球为未用上述抗原包被的经过醛化和鞣化的鸡红细胞,如果是阳性标本,当和致敏的鸡红细胞混合后,抗体和抗原的结合会引起致敏血球的凝集,在血凝板底部形成凝集块,如为阴性标本,则血细胞在孔底形成致密的沉淀。TPHA检测目标物为梅毒特异性抗体,是目前公认的梅毒诊断试验,主要用于筛检阳性标本的确诊H1。但TPHA试剂价格较高,操作较繁琐费时,不利临床快速诊断,同时因该特异性抗体存在时间过长,患者即便经过正规抗梅毒治疗,仍可出现阳性结果,甚至可终生检出阳性.故该法对梅毒治疗效果无判定价值¨-。 收稿日期:2008—06—10 作者简介:孟德娣(1979一).女,安徽省合肥市人.学士,助教.现从事临床检验技术教学和科研工作。万方数据

(推荐)梅毒实验室诊断标准

一、梅毒分类诊断标准 (一)一期梅毒的诊断标准。 1、病史:有性接触史或性伴感染史。 2、临床表现:具有符合相应特征的硬下疳、腹股沟淋巴结肿大。 3、实验室检查:硬下疳组织渗出液或淋巴结节穿刺液:TP暗视野检查阳性;或RPR(或TRUST)阳性和TPPA(或TPHA 或TP-ELISA)阳性。 同时符合1、2、3为确诊病例。 同时符合1、2,以及实验室检查RPR(或TRUST)阳性,未做TPPA(或TPHA或TP-ELISA或TP暗视野检查)或结果为阴性的为疑似病例。 (二)二期梅毒的诊断标准 1、病史:有性接触史或性伴感染史或输血史。 2、临床表现:病期2年内,多为无症状性、暗红色、符合相应特征的多形性皮损,尤其掌趾部位的暗红斑或鳞屑性丘疹,也可出现其它损害(关节、眼、内脏等)。 3、实验室检查:皮损如扁平湿疣、湿丘疹、粘膜斑等:TP暗视野检查阳性;或RPR(或TRUST)阳性,同时TPPA(或TPHA或TP-ELISA)阳性。 同时符合1、2、3为确诊病例。 同时符合1、2,以及实验室检查RPR(或TRUST)阳性,

未做TPPA(或TPHA或TP-ELISA)的为疑似病例。

(三)三期梅毒的诊断标准。 1、病史:有性接触史或性伴感染史或输血史或一、二期梅毒史。 2、临床表现:病期2年以上。有如下特征中的任一项表现,包括皮肤黏膜损害如结节梅毒疹、树胶肿,上腭、鼻中隔等穿孔性损害;骨、眼损害,其它内脏损害;神经梅毒;心血管梅毒。 3、实验室检查:RPR(或TRUST)阳性,同时TPPA(或TPHA或TP-ELISA)阳性;或脑脊液检查:WBC≥10×106/L,蛋白>500mg/L,并排除其它引起这些异常的原因。或三期梅毒组织病理变化。 同时符合1、2、3为确诊病例。 同时符合1、2,以及实验室检查RPR(或TRUST)阳性,未做TPPA(或TPHA或TP-ELISA)脑脊液检查或组织病理检查的为疑似病例。 (四)隐性梅毒的诊断标准。 1、病史:有性接触史或性伴感染史。 2、临床表现:无任何梅毒症状与特征。有明确的2年内梅毒接触史或梅毒发病史为早期,病期超过2年或无法判断病期者均为晚期。 3、实验室检查:RPR(或TRUST)阳性(无梅毒史者阳性,滴度

梅毒实验室测试题

(11 梅毒实验室测试题 一、单选题 梅毒螺旋体镜检可采用的染色方法: A 革兰染色 B C 镀银染色 D 非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可采用的方法: A TPPA B ELISA C RPR D FTA-ABS TPPA 只能检测到: A IgA B IgG C IgG+IgM+lgA 等混合抗体 D IgM 梅毒螺旋体镜检一般不采用下列标本: A 皮肤溃疡组织液 B C 血液 D RPR 检测不能采用下列标本: A 血清 B C 全血 D ELISA 检测不能采用下列标本: A 血清 B C 全血 D 梅毒螺旋体病原学检测方法不包括: A 暗视野显微镜检查 B C 培养基培养 D RPR/TRUST 检测用水平旋转仪的转速是: A ( 100± 2)转 / 分 B C ( 120± 2)转 / 分 D RPR/TRUST 佥测用水平旋转仪的旋转直径是: A 25 ± 2mm B 18 C 20 ± 2mm RPR/TRUS 试验在水平旋转仪上旋转反应时间 A 5分钟 B 8 C 10分钟 D 12 TRUST 式验时每个反应孔滴加的抗原量是: A 50 卩 l B 30 C25 卩l D17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美兰染色 伊红染色 羊水 脑脊液 血浆 脑脊液 血浆 脑脊液 镀银染色 核酸检测 (100 ± 10)转 / 分 (120± 10)转 / 分 ± 2mm ± 2mm 分钟 分钟 D 30

前带现象主要出现在下列哪一种方法中: (11

A ELISA B RPR A TRUST B ELISA C TPPA D FTA-ABS 13、 RPR 试验时每个反应孔滴加的抗原量是: A 50 卩 l B 30 3 l C 25 卩 l D 17 3 l 14、 下列哪项方法不是检测非梅毒螺旋体抗体: A RPR B ELISA C VDRL D TRUST 15、 TPPA 式验结果判读孔的血清稀释倍数是: A 1:20 B 1:40 C 1:80 D 1:160 16、 ELISA 法米用的抗原是: A 重组抗原 B 完整的梅毒螺旋体 C 超声裂解梅毒螺旋体 D 类脂质 17、 TPPA 法采用的抗原是: A 重组抗原 B 完整的梅毒螺旋体 C 超声裂解梅毒螺旋体 D 类脂质 18、 RPR 法采用的抗原是: A 重组抗原 B 完整的梅毒螺旋体 C 超声裂解梅毒螺旋体 D 类脂质 19、 梅毒血清学检测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级别是: A 一级 B 二级 C 三级 D 四级 20、 室间质控的主要目的是评价: A 检测方法有效性 B 检测结果精确性 C 检测结果准确性 D 检测方法可行性 21、 室内质控的主要目的是评价: A 检测方法有效性 B 检测结果精确性 C 检测结果准确性 D 检测方法可行性 22、 RPF 只能检测到: A IgA B IgG C IgG+IgM+IgA 等混合抗体 D IgM 23、 特异性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可采用的方法:

梅毒的检测方法

梅毒是艾滋病出现以前最令人生畏的一种性传播疾病,梅毒是一种慢性传染病,梅毒初起时为全身感染,病程缓慢,在发展中向人体各器官组织入侵,梅毒也可潜伏多年甚至终身没有临床表现。梅毒从传染来源可分为后天梅毒(获得性)和先天梅毒。梅毒早期确诊很关键,下面我们介绍一下梅毒的检测方法: 梅毒的检测方法1、暗视野显微镜检 暗视野显微镜检查是一种检查梅毒螺旋体的方法。暗视野,顾名思义即是显微镜下没有明亮的光线,它便于检查苍白的螺旋体。这是一种病原体检查,对早期梅毒的诊断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早期皮肤粘膜损害(一期、二期霉疮)可查到苍白螺旋体。一期梅毒苍白螺旋体多在硬下疳的硬结、溃疡的分泌物和渗出液中存在,肿大的淋巴结穿刺也可检出。二期梅毒苍白螺旋体可在全身血液和组织中检出,但以皮肤检出率最高。早期先天性梅毒,可以通过皮肤或粘膜损害处刮片发现梅毒苍白螺旋体。最近,通过羊膜穿刺术获得孕妇的羊水,以其作暗视野显微镜观察,对先天性梅毒有诊断价值。 梅毒的检测方法2、梅毒血清学检测 梅毒血清学检查对于诊断二期、三期梅毒,以及判定梅毒的发展和痊愈,判断药物的疗效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梅毒血清学检查包括非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和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前者常用于临床筛选及判定治疗的效果,抽血后1小时即可出结果,这样梅毒检测费用也低廉。后者主要是用于判定试验,但是它不能判定治疗效果,一旦患有梅毒,这一试验将终身阳性。 (1)非梅毒螺旋体血清试验:这类试验的抗原分为心磷脂、卵磷脂和胆固醇的混悬液,用来检测抗心磷脂抗体。由于这些试验具有相同的标准化抗原,所以敏感性相似。常用的有三种: ①性病研究实验室玻片试验(VDRL); ②血清不加热的反应素玻片试验(USR); ③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 可用作临床筛选,并可作定量,用于疗效观察。 (2)梅毒螺旋体血清试验: ①荧光螺旋体抗体吸收试验(FTA-ABS); ②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TPHA);

梅毒几种检测方法的比较(一)

梅毒几种检测方法的比较(一) 【摘要】安全的血源,是输血安全的保证。大多数采供血机构采用的非特异性的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或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法,检测灵敏度低、特异性差,对输血安全影响很大。为选择合适的梅毒检测方法,本文探讨各种检测方法的原理及优劣,从而总结出适合用于献血者梅毒筛查的方法。 【关键词】梅毒;检测;血站筛查 非特异性的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或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法,是目前血站筛查梅毒的常用方法。传染期的梅毒献血者,试验结果可能为阴性,献血者献血后造成梅毒传播;检测易出现生物学假阳性,部分假阳性的献血者被淘汰。因此梅毒的检测方法对输血安全非常重要。梅毒螺旋体侵入机体可产生两种抗体:特异性抗体与非特异性抗体。目前用于梅毒检验的方法就是检测这两种抗体。 1梅毒螺旋体非特异性血清学试验 1.1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抗原以胆固醇晶粒为载体,包被上心磷脂和卵磷脂,构成VDRL 抗原颗粒。再把抗原颗粒结合到活性炭上,当抗原与血清中反应素以一定的比例相互作用时,出现凝集,凝集颗粒呈黑色。 1.2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抗原以胆固醇晶粒为载体,包被上心磷脂和卵磷脂,构成VDRL抗原颗粒。再把抗原颗粒结合到甲基胺红上,当抗原与血清中反应素以一定的比例相互作用时,出现凝集,凝集颗粒呈红色。 2梅毒螺旋体特异性血清学试验 2.1荧光密螺旋体抗体吸收试验(FTA-ABS):首先将梅毒螺旋体Nichols株抗原直接涂在载玻片上,然后将密螺旋体无毒株Reiter株制成吸收剂加至待测血清标本中,吸收掉血清中的非特异性抗体。再将吸收后的血清加到玻片的抗原膜上,再加荧光素标记的抗人IgG,最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结果。 2.2梅毒螺旋体血细胞凝集试验(TPHA):将梅毒螺旋体Nichols株经超声破碎后,得到可溶性抗原成分,致敏红细胞。用无毒株Reiter株制成吸收剂与血清反应,吸收掉血清中的非特异性抗体。特异性的抗体(血清通常用作1∶80以上稀释)就可使致敏的红细胞发生凝集作用。 2.3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用梅毒螺旋体致敏明胶颗粒替代TPHA试验中致敏的红细胞,明胶颗粒为洋红色,致敏颗粒与人血清或血浆中的梅毒螺旋体抗体结合,产生可见的凝集反应,具有较高的敏感性。 2.4梅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在体外表达得到了梅毒螺旋体的相应特异基因工程抗原,采用基因工程梅毒螺旋体抗原以双抗原夹心法检测梅毒抗体。 2.5梅毒胶体金层析法(TP-CG):根据双抗原夹心免疫层析原理,在硝酸纤维素膜上包被TP 重组抗原,在玻璃纤维上吸附胶体金标记TP重组抗原,样品中的TP抗体首选与金标抗原结合形成复合物,顺膜渗透至包被反应区,与包被TP抗原结合,形成由胶体金抗原-TP抗体-抗原组成的紫红色反应带。 2.6梅毒蛋白印迹(TP-WB)首先将将梅毒螺旋体Nichols株菌体细胞用SDS破碎,再使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将将梅毒螺旋体各种抗原成分分开形成不同区带,经电转印可将这些条带转移至硝酸纤维素膜上作为抗原,最后采用酶标技术检测病人血清中的相应特异抗体。

早期梅毒实验室检查的现状

早期梅毒实验室检查的现状 (作者: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 邮编:___________ ) 【关键词】早期梅毒实验室检查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苍白螺旋体)感染引起的一种慢性全身性传染性传播疾病,对健康的危害程度仅次于艾滋病,几乎可以引起全身所有组织器官的损害和病变,导致功能障碍。近年来,梅毒在我国的再次流行,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梅毒早期主要侵犯皮肤黏膜,晚期可累及心血管及中枢神经系统等重要器官 [1 ],给身体造成严重的损害,既严重危害了社会健康,又影响了家庭的安定。因此,对梅毒进行早期诊断、早治疗,对控制其蔓延至关重要。敏感性、特异性高的梅毒检测方法对梅毒的诊断最有效。根据梅毒的生物学及免疫学特性,目前国内外所用的梅毒螺旋体的检测方法亦很多,现将主要的 检测方法作一综述。 非特异性梅毒血清学试验的阳性检出率 非特异性梅毒血清学检查方法有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实验(RPR)和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反应素试验(TRUST两种。RPR是20 世纪80年代问世的非特异性梅毒血清学试验,也是目前国内各实验室广泛应用的主要筛查试验。RPR法检测血清中非特异性抗体,所用抗原为标

准的牛心肌脂抗原,主要用于早期梅毒的诊断,王剑等[2]报道RPF 用于早期梅毒检测阳性率为75%- 85%该方法有操作简便、迅速、结果容易判定、不需灭活、不需显微镜、抗原不需新鲜配制等优点,适用于大量标本检测,目前许多血站用此试验对献血者进行梅毒普查。但凡属于密螺旋体属的螺旋体均具有与梅毒螺旋体完全一样的类脂质抗原,其主要成份是心拟脂,可激发机体产生抗体,并与牛心磷脂发生反应,因此易出现生物学假阳性反应,且当抗体含量过高时易出现假阴性反应,即前带现象(prozonephenomnon)[3]。路麒等 :4]通过实验发现温度较低(低于9C)时,RPR勺假阴性率达10.1% 时会有漏检。而TRUST式验所用的抗原是从牛心提取的心磷脂和从鸡蛋黄提取的卵磷脂及胆固醇,与RPR方法比较,TRUST试验是在VDRC 试剂中加了甲苯胺红溶液,阳性呈红色有不同程度的凝块悬于液体中,在白色纸卡上结果清晰易读,简便快速,稳定性好,对非特异性反应素抗体导致的阳性标本,TRUST法的检出率和重复性都强于RPR 法,EbelA等[5]通过实验比较认为TRUST法比RPF效价测定高一个滴度,根据滴度的变化有助于判断梅毒的治疗效果、复发或再感染,这是其他方法不可替代的。缺点是许多因素影响结果,如高脂血症和抗心磷脂抗体阳性的血清均可干扰而出现假阳性结果[6]。黄波等[7] 报道此法对早期梅毒检测出现较高的假阴性(10%。王治萍等]8]通过改进实验方法发现,应用全自动微孔板法改进TRUST实现机械 操作,减少了人为因素及标本差错,可使其敏感度和特异性提高3%

梅毒试题及答案

梅毒试题 科室:姓名:分数: 一、多项选择题: 1、新的性病防治管理办法从什么时候开始施行?() A、2012年8月31日 B、2013年1月1日 C、2012年12月31日 2、根据卫生部下发的性病诊断行业标准,二期梅毒的诊断病例分为:() A、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 B、临床诊断病例和确诊病例 C、确诊病例和阳性检测病例 D、临床诊断病例和疑似病例 3、梅毒血清学检查分为两类:() A、筛查试验和确证试验, B、和TRUST, C、TPPA和TPHA 4、以下哪种情况可以诊断为胎传梅毒?() A、生母为梅毒患者或感染者,婴儿有症状体征,婴儿筛查试验滴度为其生母的4倍或以上,确证试验阳性。 B、生母梅毒筛查试验阳性,经过规范长效青霉素治疗,滴度在1:4;婴儿无症状体征,婴儿筛查试验滴度在1:2,确证试验阳性。 C、生母梅毒筛查试验阳性,经过规范长效青霉素治疗,滴度在1:4;婴儿无症状体征,婴儿筛查试验滴度在1:4;19S-IgM阴性,TPHA阳性。 5、开展性病诊疗业务的医疗机构,应当按照什么原则提供性病治疗服务,优先使用基本药物。() A、安全 B、有效 C、经济 D、方便 6、开展性病诊疗业务的医疗机构应当为性病就诊者提供哪些服务?() A、性病健康教育宣传 B、咨询检测 C、干预 D、以上都不对 7、梅毒治疗原则是:() A、及时治疗 B、及早治疗 C、规则而足量的治疗 D、治疗后随访足够的时间。 8、梅毒传染过程分为() A、一期 B、二期 C、三期 D、四期 9、梅毒确诊诊断需符合()。 A、有流行病学史、初筛阳性 B、初筛阳性 C、有流行病学史、初筛阳性、确认试验 D、确认试题阳性 10、下列性病中被列乙类传染病管理的有() A、淋病 B、梅毒 C、尖锐湿疣 D、性病性淋巴肉芽肿

性病三类人员测试题库(试题版)培训讲学

性病三类人员测试题库(试题版)

梅毒预防、诊疗和实验室专业试题库 梅毒预防与疫情管理测试题 一、单选题 1、根据国家规定,梅毒病例报告实行以下哪项制度? A 阳性报告制度 B 接诊报告制度 C 诊断报告制度 D 首诊医生报告制度 2、根据国家要求,梅毒报告病例应符合以下哪项? A 符合国家诊断标准的首诊病例 B 符合国家诊断标准的复 诊病例 C 符合国家诊断标准的复发病例 D 具有临床症状的病例 3、当一个病人同时患有梅毒、淋病和尖锐湿疣3种性病时,应如何填写《传 染病报告卡》? A 所有性病只填一张报卡,病种只选梅毒 B梅毒填一张报卡,其它 性病填另外一张卡 C 淋病填写一张报卡,其它性病填另外一张卡 D每一种性病填一张报卡 4、梅毒病例报告由首诊医生负责报告,是指以下哪项? A 由接诊医生做出诊断后报告 B 由第一次对病人做出诊断的医生报告 C 由会诊医生报告 D 病人就诊前在其他医院已诊断,但在本医院为初诊,由诊断医生报告 5、当医生填写梅毒病例《传染病报告卡》时不慎出现差错,需要对报卡进行 修改,以下哪项是正确的?

A 报卡可以任意修改 B 报卡修改后,应有修改医生签名 C 由防保医生修改,修改时不需要询问填卡医生 D 报卡不能修改 6、关于梅毒病例《传染病报告卡》的填写,最佳选项是以下哪项? A 使用签字笔填写 B 报卡填写应正确、完 整,无缺项 C 应由首诊医生填写,并签名 D 以上均对 7、根据卫生部颁布的诊断标准,梅毒分期分类为以下哪项? A 早期梅毒、晚期梅毒 B 一期、二期、三期、隐 性、胎传梅毒 C 显性梅毒、隐性梅毒 D 后天梅毒、先天梅毒 8、关于梅毒病例报告的时限要求,以下哪项是正确的? A梅毒病例诊断后,应在24小时内报告 B梅毒病例诊断后,应在3个工作日报告 C梅毒病例检测阳性后,应在24小时内报告 D梅毒病例检测阳性后,应在3个工作日报告 9、关于梅毒转诊病例的报告要求,以下哪项是正确的? A 由原转诊医生报告 B由接转诊的医生在明确 为首诊病例后报告 C 原转诊医生和接转诊医生均要报告 D均不报告 10、关于梅毒会诊病例的报告要求,以下哪项是正确的?

梅毒的检测方法

梅毒的检测方法 1、暗视野显微镜检暗视野显微镜检查是一种检查梅毒螺旋体的方法。暗视野,顾名思义即是显微镜下没有明亮的光线,它便于检查苍白的螺旋体。这是一种病原体检查,对早期梅毒的诊断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早期皮肤粘膜损害(一期、二期霉疮)可查到苍白螺旋体。一期梅毒苍白螺旋体多在硬下疳的硬结、溃疡的分泌物和渗出液中存在,肿大的淋巴结穿刺也可检出。二期梅毒苍白螺旋体可在全身血液和组织中检出,但以皮肤检出率最高。早期先天性梅毒,可以通过皮肤或粘膜损害处刮片发现梅毒苍白螺旋体。最近,通过羊膜穿刺术获得孕妇的羊水,以其作暗视野显微镜观察,对先天性梅毒有诊断价值。 2、梅毒血清学检测梅毒血清学检查对于诊断二期、三期梅毒,以及判定梅毒的发展和痊愈,判断药物的疗效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梅毒血清学检查包括非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和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前者常用于临床筛选及判定治疗的效果,抽血后1小时即可出结果,费用也低廉。后者主要是用于判定试验,但是它不能判定治疗效果,一旦患有梅毒,这一试验将终身阳性。(1)非梅毒螺旋体血清试验这类试验的抗原分为心磷脂、卵磷脂和胆固醇的混悬液,用来检测抗心磷脂抗体。由于这些试验具有相同的标准化抗原,所以敏感性相似。常用的有三种:①性病研究实验室

玻片试验(VDRL);②血清不加热的反应素玻片试验(USR); ③血浆反应素target=_blank>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 验(RPR)。可用作临床筛选,并可作定量,用于疗效观察。 (2)梅毒螺旋体血清试验包括有:①荧光螺旋体抗体吸收试验(FTA-ABS);②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TPHA);③梅毒螺旋体制动试验(TPI)等。这类试验特异性高,主要用于诊断试验。3、梅毒螺旋体IgM抗体检测梅毒螺旋体IgM抗体检测是近年来才有的新的诊断梅毒的方法。IgM抗体是一种免疫球蛋白,用它来诊断梅毒具有敏感性高,能早期诊断,能判定胎儿是否感染梅毒螺旋体等优点。特异性IgM 类抗体的产生是感染梅毒和其他细菌或病毒后机体首先出 现的体液免疫应答,一般在感染的早期呈阳性,随着疾病发展而增加,IgG抗体随后才慢慢上升。经有效治疗后IgM抗体消失,IgG抗体则持续存在,TP-IgM阳性的一期梅毒病人经过青霉素治疗后,约2~4周TP-IgM消失。二期梅毒 TP-IgM阳性病人经过青霉素治疗后,2~8个月之内IgM消失。此外,TP-IgM的检测对诊断新生儿的先天性梅毒意义很大,因为IgM抗体分子较大,其母体IgM抗体不能通过胎盘,如果TP-IgM阳性则表示婴儿已被感染。4、分子生物学检测近年来分子生物学发展迅速,PCR技术广泛用于临床,所谓PCR即多聚酶链式反应,即从选择的材料扩增选择的螺旋体DNA序列,从而使经选择的螺旋体DNA拷

2015~2016年雨花台区女性性工作人员的梅毒和艾滋病实验室检测结果分析

2015~2016年雨花台区女性性工作人员的梅毒和艾滋病实验室检测 结果分析 摘要目的了解雨花台区2015~2016年辖区娱乐场所女性性工作人员的艾滋病(AIDS)、梅毒感染状况。方法826名雨花台区2015~2016年辖区娱乐场所女性性工作人员,均进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初筛检测及梅毒特异性抗体和非特异性抗体检测,并进行分析。结果826名女性性工作人员HIV抗体初筛检测阳性人数为0。2015年梅毒检测人数为354名,阳性人数为4名,阳性率为1.1%,既往感染人数为16名,既往感染率为4.5%;2016年梅毒检测人数为472名,阳性人数为8名,阳性率1.7%,既往感染人数22名,既往感染率为4.7%。826名女性性工作人员中年龄最小25岁,最大46岁。其中25~40岁处于性活跃期612名,梅毒阳性人数为7名,阳性率为1.1%;>40岁为214名,梅毒阳性人数为5名,阳性率为2.3%。经现场工作人员的咨询调查和临床症状核实,可以确定826名女性性工作人员感染艾滋病人数为0,罹患现症梅毒12名,阳性率为1.5%,既往梅毒感染38名,既往感染率为4.6%。结论本区女性性工作人员艾滋病感染率处于下降趋势,梅毒感染率上升,必须加强宣传教育,在高危人群中倡导提高安全套的使用率。 关键词艾滋病;梅毒;女性性工作人员 艾滋病、梅毒近几年在我国随着感染者和临床患者的逐渐增加,防控形势越来越严峻。为充分了解艾滋病、梅毒在不同人群中的感染情况,尽早发现感染者,以制定更科学、更实效的防控政策,本区疾控中心在2015~2016年对辖区内的娱乐场所826名女性性工作人员提供咨询,进行艾滋病、梅毒的免费检测,为本区的疫情防控提供依据。现将检测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2015~2016年本区共有826名娱乐场所服务的女性性工作人员接受调查和免费检测。 1. 2 调查方法本区艾防工作人员到各娱乐场所按照保密、不评判、知情同意、自愿的原则对女性性工作人员进行面对面调查,填写真实个人信息,采集其静脉血5 ml,尽快送实验室分离血清检测HIV抗体和梅毒非特异性抗体和特异性抗体。 1. 3 试剂艾滋病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筛查试剂是珠海丽珠试剂股份有限公司及英科新创(厦门)科技有限公司生产,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及ELISA试剂是北京万泰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试剂均由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供,均在有效期内使用。 1. 4 检测方法HIV-1/2抗体筛查用ELISA,梅毒非特异性抗体检测用

梅毒实验室检测汇总

张国军(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实验诊断中心) 写在课前的话 梅毒是一种慢性、系统性疾病。学员通过本课件的学习,要熟悉梅毒的定义、传播途径及临床分期;掌握不同时期梅毒的治疗方法;掌握梅毒实验室检测方法和梅毒免疫学反应;掌握梅毒血清学实验的原理、特点及各自优缺点;掌握先天性梅毒和神经梅毒的诊断方法。 一.梅毒概况及临床分期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一种慢性、系统性性传播疾病。人体受感染后,螺旋 体很快播散到全身,可侵犯全身各组织与器官,临床表现多样,且时隐时显,病程较长。梅毒早期主要侵犯皮肤及粘膜,晚期除侵犯皮肤、粘膜外,还可侵犯心脏血管系 统及中枢神经系统等全身各个系统;另一方面,梅毒又可多年无症状而呈潜伏状态。 主要传播途径:性接触传染是最主要的传播方式;其次是垂直传播。随着梅毒在人 群中流行率升高,母婴垂直传播发生率日益上升,并伴随着包括诊断、治疗、阻断等 在内的一系列问题;第三,输血传播。输血传播曾经是梅毒重要的传播方式。但随着 血液筛查的广泛开展及输血的减少,梅毒经输血传播已很少发生。但近年来,由于艾 滋病的流行,梅毒仍然是输血安全的威胁。 临床分期:一期梅毒:主要表现为单个、无痛性的硬下疳,通常在感染梅毒螺旋 体后3 - 4 周出现;二期梅毒:一期梅毒不经治疗,梅毒螺旋体在几周到几个月后会 播散到血液中,引起二期梅毒。二期梅毒的临床表现多样,常见发热、淋巴结病、弥 漫性皮疹、生殖道或会阴湿疣等。一、二期梅毒统称为早期梅毒; 三期或晚期梅毒:在最初感染的数年至十数年后发生,可累及任何器官,常见梅 毒瘤性梅毒、心血管梅毒以及神经梅毒。隐性梅毒:无症状但梅毒血清学试验呈阳性。 分为早期隐性梅毒(病程一般在一年以内)和晚期隐性梅毒(病程一般在一年以上)。 二.梅毒的治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