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与财务知识分析规划

合集下载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现存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现存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JRYJJ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现存资源的无序开发,水质总体下降,基础设施和金融服务业不完善等问题。

提出以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来构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建议:提高环保意识和普及生态文化,发展生态产业、改善水资源、完善基础服务设施,提高金融支撑力度等以提升鄱阳湖的生态产业群。

[关键词]生态经济;生态产业;可持续发展;鄱阳湖[中图分类号]F 8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169X (2010)09-0039-03黄素平(1966-),女,江西赣州人,经济师,江西师范大学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中小企业成长;虞建清(1985-),男,江西上饶人,江西师范大学财政金融学院硕士生,研究方向为生态经济、产业集群。

(江西南昌330022)■黄素平,虞建清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现存的问题及对策建议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我国十大生态功能保护区之一,承担着调洪蓄水、调节气候、降解污染等多种生态功能,拥有丰富的鱼类、鸟类等物种资源。

国务院于2009年12月12日正式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标志着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

这是江西发展史上的重大里程碑,对实现江西中部崛起、探索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新模式、树立科学发展观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生态经济是生态学与经济学交叉形成的一门具有边缘性质的交叉学科,它与传统经济一样也把区域经济发展作为系统的目标之一,强调系统中经济结构的优化、资源的合理配置、物质循环利用、能量的清洁高效利用,价值有效增值及信息的完整传递等功能过程,以实现系统的最大投入产出水平,满足人类需求的最终目的[1]。

生态经济研究的不仅仅是资源的有效配置,生态经济研究的是环境的承载能力内资源可持续的有效配置。

生态经济目的在对社会经济规律和自然生态规律的客观认识基础上,有效协调经济发展和生态发展、经济平衡和生态平衡、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为人类创造更为先进的经济基础和更高水平的生态基础。

一、现存的问题(一)生态经济宣传力度不够。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绿色屏障建设
构建生态走廊、加强植树 造林、强化水土保持。———全 省森林覆盖率达63%目标
血吸虫病防治
加强综合治理、控制传染源、 加强血防机构能力建设
三、规 划 特 色
2.环境友好型产业发展
按照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要求,改造 Nhomakorabea升传 统产业,发展生态经济,努力构建以生态农业、新 型工业和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环境友好型产业体系。
生态建设和 环境保护 环境友好型 产业大发展 重大基础 设施建设
4.战略任务
构建生态 文明社会
深化改革 开放 促进区域 协调发展
5.主要目标
分两个阶段推进: 2009年~2015年为先行先试、强基固本阶段, 主要奋斗目标是: 生态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生态产业体系初步形成; 生态文明社会初步构建。 2016年~2020年为深入推进、全面发展阶段。
三、规 划 特 色
1.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是以湖体保护、滨湖控制、生态廊道建设 为重点,用工程建设的方式,旨在提高环境容 量和生态功能,增强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理念:可持续的长远发展规划理念
污染防治 湿地保护 工程建设 血吸虫病防治 绿色屏障
湿地保护
自然保护区建设
污染防治
污水处理点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总体规划研读
目 录
1 2
规 划 背 景
主 要 内 容 规 划 特 色
3
4
规划实施影响
一、规 划 背 景
经济飞速发展 而生态。。。。。
一、规 划 背 景
二、主 要 内 容 1.位置范围
鄱阳湖位于长江中 下游南岸,江西省北部, 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 也是四大淡水湖中唯一 没有富营养化的湖泊, 具有世界影响的重要湿 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的范围就是以鄱阳湖为 中心,包括周围的南昌、 景徳镇、鹰潭等38个县 市区。

从财税角度看如何支持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

从财税角度看如何支持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

从财税角度看如何支持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2008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期间,江西省代表团专门召开新闻发布会,推出建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构想,决定以鄱阳湖为核心,以环鄱阳湖城市圈为依托,建设高层次的生态经济圈。

本文拟从财税角度探讨如何支持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

一、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意义1、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具有江西特色的发展之路鄱阳湖古称“彭蠡”,位于江西省北部。

在丰水季节,鄱阳湖的湖面面积可达4000多平方公里。

如果算上上游的五大河流域,鄱阳湖的流域面积占到了江西省国土面积的97%。

鄱阳湖的保护治理和环鄱阳湖的经济开发,关系到江西未来的发展,关系到4300万江西人民子孙后代的福祉。

作为中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在四大淡水湖中污染相对较轻,是我国四大淡水湖中惟一没有出现大规模富氧化的湖泊,这是江西的亮点。

江西最大的优势之一就是自然生态,倡导建立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加强环鄱阳湖地区的环境保护治理和经济开发,必将对江西省的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

2、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有助于争取国家政策的倾斜鄱阳湖是国际重要湿地,是长江干流重要的调蓄性湖泊,在中国长江流域中发挥着巨大的调蓄洪水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等特殊生态功能,是中国最大的“大陆之肾”,是我国十大生态功能保护区之一,是中国唯一的世界生命湖泊网成员,也是世界自然基金会划定的全球重要生态区之一,对维系区域和国家生态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该地区基础设施完善,经济发展水平、工业基础、城市化水平加快发展,经济联系较为密切,环鄱阳湖地区目前已经具备了建设生态经济区的条件。

当前国务院正在会同各个地区和各个部门制定国土主体功能区的划分工作。

在将国土划分为东部、西部、中部、东北等等之后,中国将对每一平方公里国土面积做出更加细致的划分。

江西省现在提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目前的契机就是国家正在进行这项工作。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处于京九经济带和长江经济带的结合部,完全符合中央关于加快发展沿干线铁路经济带和沿长江经济带的战略设想,不仅具有率先崛起的可能,而且可促进两大经济带加快形成。

鄱阳湖生态经济工业可持续发展的SWOT分析

鄱阳湖生态经济工业可持续发展的SWOT分析

发展鄱阳湖生态旅游对江西经济发展的作用鄱阳湖做为我国唯一一个没有富营养化的湖泊对江西乃至对全国都是一笔无穷的财富,充分发掘生态旅游给江西带来的不仅仅是财政上的收入,鄱阳湖产业分布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新型工业产业空间布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新型工业产业空间布局的目标为:以新型工业化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环湖地区中心城市和重点县市为支撑,以工业园区为平台,以交通干线为脉络,以增强产业集聚度和关联度为重点,形成一批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分工合理、配套完善的产业集群和块状经济。

具体而言,分为“六大发展区”(图3)。

4.2. 1 装备制造、石油化工产业发展区指昌九工业走廊沿线区域。

充分发挥南昌、九江的区位优势和经济发展优势,推动南昌与九江进行相向互动、集聚优质资源、拓展产业空间、优化产业结构,集中力量进行高强度、高品位开发,把区域内的24个开发区(工业园区)建设成为走廊地区经济发展的带动区、工业发展的主战场、全省推进新型工业化的示范区,从而成江西工业的脊梁和最重要区域增长极。

4. 2. 2 陶瓷产业发展区指景德镇区域。

以重振世界瓷都为目标,充分发挥自身特色产业的优势,大力推动区域科技创新,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着力整合陶瓷产业,加强陶瓷产品的科研、生产和流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陶瓷、特种陶瓷,建设国家陶瓷新技术研发基地、陶瓷生产基地铜产业发展区指鹰潭市区域。

以打造成世界级新铜都为目标,以江铜集团为依托,推进产业技术升级,提高工业的整体素质和综合竞争力,延伸产业链,深化国际、国内合作,着力建设全国一流、世界知名的铜冶炼基地、铜产品加工基地、铜产业循环基地。

4.2. 4 医药、食品产业发展区指抚州至南昌之间的两块区域。

按照“融入南昌城市群,对接海峡西岸经济区,联结江浙粤和港澳台”的发展取向,改造和提升机械、纺织、医药等传统产业,积极发展生物制药、生物燃料高新技术产业,大力推粮食、畜禽、果蔬等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层次,逐步形成能发挥地方优势、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中的困境与财政政策选择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中的困境与财政政策选择
●地方财经
《财政研究》2012 年第 12 期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中的困境与财政政策选择
课题组
内容提要:鄱阳湖作为世界重要湿地、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泊,对维系区域和国家生态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以鄱阳 湖生态经济区 13 个县为样本,分析了当前鄱阳湖经济区经济 社 会 发 展 中 面 临 的 困 境 ,提 出 了 促 进 鄱 阳 湖 区 生 态 建 设 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财政政策选择。 关键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生态建设 经济社会发展 财政政策选择
自纳入国家战略实施以来, 鄱阳湖生 态经济区生态与经济协同共融效应逐渐显 现 , 经 济 总 量 和 发 展 水 平 显 著 提 升 ,2010 年经济区生产总值达 5558 亿元,占全省的 58.9% ,2011 年 达 6600 亿 元 , 同 比 增 长 12.8%,约占全省 GDP 总量的 57%,成为江
西省 GDP 过万亿元的新的增长极。 生态经 济区建设深入推进, 重大生态工程建设成 效 显 著 ,300 个 重 大 项 目 累 计 完 成 投 资 近 5000 亿 元 ,创 建 国 家 级 生 态 镇 40 个 、生 态 村 9 个 ,20 个 工 业 园 成 为 首 批 省 级 生 态 工 业园区;生态环境保护进一步加强,节能减 排扎实推进,生态优势巩固提升。
与此同时, 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诸 多困难和问题, 亟待各级政府采取有效措 施加以解决, 特别是科学运用财政政策手 段,以促进鄱阳湖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中 面临的困境
通过对环鄱阳湖 13 个县(市)的调研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发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过程中所面临 的困境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生态与经济协同发展意识有待进 一步加深。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3.1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可持续发展成本管理现状(一)资源与环境1、水面资源。

全区水域面积1000万亩左右,其中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成本研究所指的鄱阳湖区包括:彭泽、湖口、都昌、九江、星子、德安(含共青城)、永修、鄱阳、余干、万年、乐平、余江、进贤、南昌、新建县,瑞昌、丰城市及庐山区,共18个县(市、区)外湖增殖捕捞面积400万亩。

目前开发利用于水产养殖的面积为250万亩。

2、草洲资源。

目前草洲面积为200 余万亩,湖区年产鲜草20亿公斤以上。

干草可消化蛋白质接近稻谷含量,草洲饲草牧用价值很高。

3、低洼田资源。

湖区有宜渔低洼田300多万亩,农(渔)业开发潜力巨大。

目前已开发用于渔业的为 15.41万亩,利用率为5%左右。

4、渔业资源。

据调查统计,鄱阳湖有鱼类122种、豚类2种、已鉴定的贝类87种、水生维管束植物102种、浮游生物266种。

5、总体生态环境。

目前,鄱阳湖水质总体情况良好,绝大部分达到地表水Ⅱ类标准,局部水域少数指标超过渔业水质标准。

(二)发展现状与主要经验1、水产业发展现状及主要经验湖区历来是我国、我省重要的水产品产地。

2004年,全区水产养殖面积达到251万亩,占全省的46.1%,水产品总产量为72.99万吨,占全省的46.69 %;渔业产值达到61.63亿元,占全省渔业总产值的43.06%。

主要发展经验:一是清晰的渔业发展思路,明确的主攻方向,是湖区渔业快速发展的关键。

目前,湖区半数以上的县有自己的特色品种和主导产业。

二是大力推进“一条鱼一个产业”、“一县一品、数县一板块”的产业化发展是湖区渔业快速发展的较好模式。

目前渔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超过30%的县(市、区)达到6个,超过20%的达到12个。

三是调整产业结构是不断适应市场需求、增强产业发展素质的有效手段。

2004年,湖区特种水产品产量22.16万吨,占全区水产品总量的30.36%;特种产值32.45亿元,占湖区渔业总产值的52.65%。

江西构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财税政策分析

江西构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财税政策分析

营运奖 励 资金 。 过安 排专 项资 金建 立 通 激励机制, 对境 内赣 江 、 河 、 江 、 抚 信 饶 河 和 修 河等 五 大 河 流 和 东 江 源 头 生态 环 境 保 护 给 予 奖 励 ,0 8省 财 政 投 入 20 05亿 元 ,0 9年 、0 0年 分 别 在 上 年 . 20 21
造 以 及 昌 吉 赣 客 运 专 线 的 建 设 ; 一 个 5 0亿 . 于 设 备 制 造 、 电 产 业 、 冶 用 光 铜

规 划 区 建 设 财 税 支 持 概 况
规 划 区 位 于 江 西 省 北 部 ,包 括 南
造 林 资金 、 .8亿 元 公 益 林 补 偿 资 金 、 37 O5亿 元 乡镇 区域 垃圾 无 害 化填 埋场 建 .
誊鬻 震 0■
地 方 财 政
与 自然 和 谐 共 生 , 年 来 , 西 各 级 政 近 江
的 基 础 上 增 加 3 o 万 元 、4 0万 元 . O0 20
府 充分 利用 财税 杠杆 与 宏 观调 控作 用 , 从环 境 保护 、 础 设施 建行 和 生态 产业 基
人 手 . 快 推 动 规 划 区 项 目 建 设 , 进 加 促
21 0 0年 。江 西 省 发挥 融 资 平 台 优 势 , 过 依 托 信 用担 保 公 司 , 通 担保 融 资 1 0亿 元 推 动区 内重 大 基础 没施建 设 。 4 资 金按 照 “ 四 五 ” 行 分 配 : 个 5 五 进 一 0 亿 元 用于新 型 城镇 化建设 , 污水 处理 设
施 管 网 配 套 、 许 经 营 权 出 让 、 施 运 特 设
赶 超 、 色 崛起 ” 绿 的新 引擎 , 提升 经 济 是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

规划范围包括南昌、景德镇、鹰潭3市,以及九江、新余、抚州、宜春、上饶、吉安的部分县(市、区),共38个县(市、区),国土面积5.12万平方公里,2008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948亿元,年末总人口2006.6万人。

第一章发展背景第一节现实基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以江西省30%的国土面积,承载了全省近50%的人口,创造了60%以上的经济总量,具有良好的发展基础。

第三节战略意义有利于探索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新路子。

有利于探索大湖流域综合开发的新模式。

有利于构建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实施的新支点。

有利于树立我国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新形象。

第二章总体要求第一节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促进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为主线,以体制创新和科技进步为动力,转变发展方式,创新发展途径,加快发展步伐,努力把鄱阳湖地区建设成为全国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统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经济示范区。

坚持生态优先,促进绿色发展。

坚持科学布局,促进协调发展。

坚持改革开放,促进跨越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和谐发展。

第二节发展定位——全国大湖流域综合开发示范区。

长江中下游水生态安全保障区——加快中部崛起重要带动区。

国际生态经济合作重要平台。

第三节主要目标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分阶段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2009年~2015年为先行先试、强基固本阶段,主要任务是创新体制机制,夯实发展基础,壮大生态经济实力,初步形成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新模式;2016年~2020年为深入推进、全面发展阶段,主要任务是构建保障有力的生态安全体系,形成先进高效的生态产业集群,建设生态宜居的新型城市群,为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打下良好基础。

2009~2015年重点规划期的主要奋斗目标是:生态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生态产业体系初步形成。

生态文明社会初步构建。

第四节功能分区——湖体核心保护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