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红素的发酵生产及功能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番茄红素生物学功能研究进展

番茄红素生物学功能研究进展

食品研究与开发F ood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DOI :10.12161/j.issn.1005-6521.2020.18.033番茄红素生物学功能研究进展朱原,张永英,朱海波,岳利敏,宋紫玥,吴瑞华,刘冠慧*(河北工程大学生命科学与食品工程学院,河北邯郸056038)摘要:番茄红素具有极强的抗氧化性,可作为食品添加剂或保健食品预防人类慢性疾病,其广泛的生物学活性对人类健康具有重要的作用。

该文对番茄红素具有的独特理化性质和抗氧化、降血脂、抗癌、提高机体免疫力的生物学功能进行综述,以期为番茄红素在保健食品的研究与开发方面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番茄红素;抗氧化;降血脂;抗癌;提高机体免疫力Advances in Research on Biological Functions of LycopeneZHU Yuan ,ZHANG Yong-ying ,ZHU Hai-bo ,YUE Li-min ,SONG Zi-yue ,WU Rui-hua ,LIU Guan-hui *(College of Life Sciences and Food Engineering ,Hebei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Handan 056038,Hebei ,China )Abstract :Lycopene has extremely strong antioxidant properties ,can be used as a food additive or health product to prevent chronic diseases in humans.Its extensive biological activit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human health.This article reviewed the unique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of lycopene and the biological functions of antioxidation ,hypolipidemic ,anticancer and immunity enhancement ,in order to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lycopene in health food.Key words :lycopene ;antioxidation ;hypolipidemic ;anticancer ;immunity enhancement引文格式:朱原,张永英,朱海波,等.番茄红素生物学功能研究进展[J].食品研究与开发,2020,41(18):202-207ZHU Yuan ,ZHANG Yongying ,ZHU Haibo ,et al.Advances in Research on Biological Functions of Lycopene [J].Food Re -search and Development ,2020,41(18):202-207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31802150);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C2017402108)作者简介:朱原(1996—),女(满),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食品加工与安全。

番茄红素研究进展

番茄红素研究进展
广 西农 业 科 学 2 1 , 16 : 8 — 9 004( )59 53 G a gi giutrl ce cs u nx A r l a S ine c u
・5 9 ・ 8
番茄红 素研 究进展
陈思呈I, 1 吴建璋 ,李典 鹏
( 1中国科 学院广 西植物研 究所 ,广西桂林 5 10 ;2广西师 范大学生命科 学学院,广 西桂林 406 5 10 ) 404
c rmao r p y t i a e h o tg a h , i h p roma c iu d c r ma o r p y a d df rn i ls a n n oo i t . h o tg a h , h n l y rc r mao r p y h g e r n e l i h o t g a h n i e e t c n i g c lr f q f a mer y L e p n i e a p i d i d r e d i u t e t d e . y o e e w l b p l n wi e l s w t f rh rsu is l e i f h Ke wo d : lc p n ; p y i o h mia p o e is h so o ia f n t n ; e t ci n e h o o y d t r n t n y r s y o e e h sc c e c l r p r e ;p y il gc l u ci s x r t tc n l g ; e e mi ai t o a o o me h d tO
应用领域将会越来越广泛 。 关键词 : 番茄红素 ; 理化性质 ;生理功能 ; 提取工艺 ; 测定方法
中 图分 类 号 : S0 . T 2 23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2 8 6 (0 0 0 — 5 9 0 10 — 1 1 2 1 )6 0 8 — 5

发酵法生产番茄红素的研究进展

发酵法生产番茄红素的研究进展

发酵法生产番茄红素的研究进展柳巧宁;朱丽雯;王义华;李冬生;万端极;汤亚杰【期刊名称】《食品与发酵工业》【年(卷),期】2009(035)006【摘要】番茄红素是由11个共轭双键及2个非共轭碳碳双键构成的高度不饱和直链型烃类化合物,具有预防癌症、防治心血管疾病、缓解骨质疏松症和提高免疫等重要的生理功能.番茄红素的生产方法主要有提取法、化学合成法和微生物发酵法.由于番茄红素含量低,提取法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化学合成法存在收率低、产物不稳定以及合成成本高等缺点;发酵法被认为是生产番茄红素最有潜力的方法,文中对发酵法生产番茄红素的关键技术环节(如菌种选育、发酵工艺优化和分离纯化)的研究进展进行了阐述.【总页数】5页(P157-161)【作者】柳巧宁;朱丽雯;王义华;李冬生;万端极;汤亚杰【作者单位】江西农业大学理学院,江西,南昌,330045;湖北工业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发酵工程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068;湖北工业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工业微生物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068;江西农业大学理学院,江西,南昌,330045;湖北工业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发酵工程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068;湖北工业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工业微生物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068;湖北工业大学,膜技术研究所,湖北,武汉,430068;湖北工业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发酵工程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068;湖北工业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工业微生物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06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2【相关文献】1.发酵法生产番茄红素工艺的研究 [J], 张邦建;王海峰;侯成林2.超临界CO2萃取发酵法生产的番茄红素工艺的研究 [J], 张邦建;王海峰3.发酵法生产番茄红素培养方法的改进及优化 [J], 王航;袁其朋;张黛黛4.发酵法生产番茄红素研究进展 [J], 周义凤;聂波5.发酵法生产制备番茄红素的工艺研究 [J], 王英燕;陈文娜;贾存江;房树标;秦斌;朱正乔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发酵法生产番茄红素工艺的研究

发酵法生产番茄红素工艺的研究

张邦 建 王 海峰
侯 成 林
04 3 ) 10 5
( 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生 物工程系 , 包头
Z N a gj n WA G H if g HA GB n-i a N a e HO hn -i -n UC eg l n
( pr noBooy nier g B oo Lgtn ut V ct nleh i l oeeB o o 0 4 3 ,h a Deat tf i g E g ei , aT u i Id sy oai aT cnc C lg, aT u 1 05C i ) me l n n h r o a l n
a l e d n i s 4 o r , d ig 6 l e fgu be f e ig t me wa 8 h u s a d n i r o l - t c s ,h s s i b ef r n ai n p ro 0 h u s o e t e mo t u t l me t t e id i 1 o r. a e o s 2
生物发酵法生产番茄红素的成本低 、安全及工艺最
关 键词
工 艺
三 孢布拉 氏霉 菌 ;番 茄 红 素 ;发 酵 :流加
简单 ,成为研究的热点。三孢布拉氏霉菌 (l e Ba s k—
larpr) 是 现阶段 唯一能 够实 现番茄 红素 工业 化 e i oa ts
Ab t a t A s d ft e o t z d f r n ai n c n — sr c t y o h p i e e me t t o — u mi o d t n a d fe i g meh d d r g p o u i g y o e e i o n e d n t o u i r d c n lc p n i n b l k se rs o a i d s u s d h e u t s o e y B a e l a t p r s i s e .T e r s l h w d i c s t a h p i m e me t t n c n i o s fr lc p n h tte o t mu fr n ai o d t n o y o e e o i w s t e tmp r t r 8 ℃ ,h gt t g s e d i 7 a :h e e au e i 2 s t e a i i p e 2 0 an s

微生物发酵生产番茄红素的研究进展

微生物发酵生产番茄红素的研究进展
Ke y words : Lycopene Microorganisms Production
番茄红素是存在于自然界中的一种天然色素, 呈红色, 因最早发现于番茄中得名。主要存在于植 物细胞的有色体中, 其中番茄中含量最高, 达 3- 14mg/100g。 而 美 国 学 者 最 近 发 现 秋 橄 榄 浆 果 所 含 的 番 茄 红 素 相 当 于 番 茄 的 1.8 倍[1]。
112: 517~527. 23 Wei F, Gobelman-Werner K, Morroll SM, et al. Genetics, 1999,
153: 1929~1948. 24 Bhattacharyya MK, Gonzales RA, Kraft M, et al. Plant Mol Biol,
66
生物技术通报 Biotechnology Bulletin
2006 年第 4 期
18 Berenyi M, Gichuki S T, Schmidt J, et al. Theor Appl Genet, 2002, 105: 862~869.
19 Labra M, Imazio S, Grassi F, et al. Plant Breed, 2004, 123: 180~ 185.
番茄红素与其他类胡萝卜素一样, 动物自身不 能 合 成 。由 于 番 茄 红 素 没 有 类 似 胡 萝 卜 素 那 样 的 芷 香 环 而 没 有 VA 活 性 , 在 过 去 一 直 不 被 重 视 。然 而 , 近年研究发现其具有优越的生理功能: 在类胡萝卜 素中, 其抗氧化作用最强。其对单线态氧的淬灭作 用 是 β-胡 萝 卜 素 的 2 倍 , 维 生 素 E 的 100 倍 。同 时 还具有防病抗癌, 增强机体免疫力和抗衰老等生理 功 能 , 在 食 品 、化 妆 品 以 及 医 药 领 域 具 有 重 要 用 途 , 具有较高的开发和应用价值。

番茄红素的研究进展

番茄红素的研究进展

番茄红素的研究进展食品工程2010级研究生余学龙21013088摘要:本文介绍了番茄红素的理化性质、生物学活性、生物合成途径、制备方法,并着重论述了相关的人体药物试验及药理作用,表明番茄红素特别是在抗癌和抑制心血管疾病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最后展望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番茄红素理化性质生物学活性合成途径制备人体试验Lycopene: the gold in vegetationAbstract: There were considerable human drug trials conducted and proved to suggest that lycopene especially has anti-carcinogenic and antiatherogenic potential, while the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biological activities, biosynthesis pathway and preparation methods of lycopene were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 as well as the prospects in lycopene research.Key words: lycopene, properties, biological activities, biosynthesis pathway, preparation, human drug trials.1序言1873年Hartsen首次从浆果薯蓣(Tamuscommunis L.)中分离出一种红色晶体。

1913年Schunk发现这种物质和胡萝卜素的不同,将其首次命名为lycopene,使用至今。

其分子式为C40H56,分子量为536.85,纯品为针状深红色晶体,在分子结构上有11个共轭双键和2个非共轭双键组成的直链型碳氢化合物(见图1)。

Blakeslea trispora发酵制备番茄红素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Blakeslea trispora发酵制备番茄红素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Blakeslea trispora发酵制备番茄红素的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与意义番茄红素是一种天然存在于许多水果和蔬菜中的红色色素。

它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强大的抗氧化能力,被认为可以预防和治疗许多慢性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癌症和老年痴呆症等。

但是,由于番茄红素的生产成本较高,限制了其在工业中的广泛应用。

近年来,利用微生物发酵生产番茄红素成为了一种新的制备方法。

其中,Blakeslea trispora是一种常见的产生番茄红素的微生物,已广泛用于该领域的研究中。

因此,本研究旨在通过对Blakeslea trispora的发酵工艺优化和菌株改良,提高番茄红素的生产效率,降低其生产成本,为其在工业上的应用提供技术支持和理论基础。

二、研究内容与方法本研究将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 Blakeslea trispora的选择和优化:通过筛选出产生番茄红素能力强的菌株,优化其生长条件和发酵工艺,以提高菌株的产量和生产效率。

2. 发酵过程中关键因素的优化:通过对影响番茄红素生产的关键因素进行优化,如pH值、温度、氧气含量、营养物质等,提高发酵效果和产量。

3. 菌株改良:通过基因重组和突变等方法,提高菌株对产生番茄红素的适应性和能力。

4. 异位表达番茄红素合成途径相关基因:将番茄红素合成途径相关基因转入Blakeslea trispora,促进其产生番茄红素。

本研究将采用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等技术分析和检测Blakeslea trispora的生长情况、菌株改良程度和番茄红素的生产情况。

三、研究预期结果通过本研究,我们期望实现以下目标:1. 筛选出高产番茄红素能力的Blakeslea trispora菌株。

2. 优化发酵工艺,提高发酵效率和产量。

3. 通过菌株改良,提高菌株对产生番茄红素的适应性和能力。

4. 实现异位表达番茄红素合成途径相关基因,促进其产生番茄红素。

通过以上成果,我们希望可以为Blakeslea trispora发酵制备番茄红素提供一种可行、高效的方法,并为其在工业上的应用提供技术支持和理论基础。

三孢布拉霉生产番茄红素研究进展

三孢布拉霉生产番茄红素研究进展
[ 6 ~ 9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光照、 加热、 氧气均会引起番茄红素的变化。光照和 加热时, 番茄红素由全反式构型转化为顺式构型。与全 反式构型相比, 顺式构型具有更低的熔点, 更低的摩尔消 光系数和最大吸收波长。在氧气中, 番茄红素易形成环 氧化物。为了防止异构化和氧化, 通常加入抗氧化剂和 惰性气体, 放置在棕色试剂瓶中, 置于阴凉处。 番茄红素易溶于油类和某些有机溶剂( 氯仿、 二硫 化碳、 四氢呋喃等) , 可溶于乙醚、 石油醚、 己烷、 丙酮, 不溶于水, 甲醇, 乙醇。
2 3 ] L o p e z N i e t o 等[ 以大豆粉( 4 4 g / L ) 和玉米粉( 1 9 g / L )
分别作碳源、 氮源, 添加物最优添加量为: 0 . 1 g / L异烟 肼、 2 m g / L维生素、 1 0 0 m l / L大豆油, 作为表面活性剂的 T r i t o n X 1 0 0 , 煤油添加对番茄红素的产生带来副作用。 机械搅拌罐中的 p H 、 温度、 搅拌速度和通气率等 对三孢布拉霉生产胡萝卜素的产率, 菌体生物量等都
2 3 ] 会带来影响。L o p e z N i e t o 等[ 研究表明发酵液的初始
报道了用大剂量 1 0 0 g / μ
6 亚硝基胍处理 1× 1 0 / m l 孢子悬液 3 0 m i n , 孢子存活 m l
p H 7 . 5时较利于番茄红素的积累, 但在发酵过程中控 制恒定的 p H 7 . 5 , 对发酵极为不利, 原因为不调节 p H 时, 菌体能产生多种有机酸, 作为自身利用的碳源, 而 H , 影响代谢流向。产生番茄红素的最佳 调节恒定的 p 温度为 2 5 ℃, 较高的温度( 2 8~ 3 0 ℃) 将会增加 β 胡萝 卜素和 γ 胡萝卜素的含量, 降低番茄红素的产量。三 孢布拉霉代谢进入稳定期后开始合成番茄红素, 此时 溶氧不再是番茄红素合成的限制因素。采用较低的搅 1 5 0 r / m i n ) 会使番茄红素的产量降低, 主要是 拌速度( 因为低搅拌速度致使菌体在生长阶段供氧不足, 发酵 液的粘度增加, 菌丝细长。搅拌速度为 3 0 0 r / m i n时, 菌 丝短粗, 番茄红素产量增加, 转速大于 3 0 0 r / m i n时, 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 o u t n o c p n y mir o g n s ,n sfu c in r s a c r g e s r d c i f y o e e b c o r a imsa d i o n t e e r h p o r s . o l t o
Ke y wor ds: c p n ; r n r d c i nf u c i n r s a c r g e s Ly o e ef me tp o u to ; n to e e r h p o r s e o

( u gG o pC , t.e ig1 0 ;. ag o gF  ̄n eme t nC ,t.iy 2 6 0 ) F  ̄n ru o LdB in , 62S n d n u gF r t i o d n i 7 6 0 j 1 0 7 h ao L L
Absr c : y o n i a t a t L c pe e s ki d f u c in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l a u a c l r n si a ma y h soo ia f n to n o f n to a n t r l oo a t , h s t n p y il g c l u c in,
了 明显 的优势 。本 文就 番茄 红 素的生 产方 法及 应
孢 布 拉霉 的筛 选多采 用传 统 的诱变 和原 生质 体融
合 等 方法育 种 。 近几 年 ,随着 番茄 红素合 成途 径 的阐 明和相 关 酶 基 因的克 隆 , 用重 组 D A级 数构 建 的高产 应 N
用概况 进 行简 要综 述 。
有 3 6个 椭 圆型 的孢子 . P A平板 培养 基 上呈 - 在 D
蔓 延生 长状 态 ,难 以将单个 孢 子形成 的菌落分 隔
开。 由于多核 体 的存在 , 其 隐性突 变体 的分 离和 对 优 良形 态 的稳定 遗传 产 生 了相 当 的障碍 。 目前三
主要 有植 物 提 取法 、 学合 成 法 、 生 物 发酵 法 , 化 微 前两种 方 法各有 其 自身 的不 足 ,微生 物发 酵法 则 以低成 本 、 高产 量 . 当前 的番茄 红素 生产 中占据 在
种 功能性 天然 色 素 , 有淬 灭活 性氧 、 除人 体 具 消 自由基 、 防心 脏病 、 预 减缓 动脉粥 样硬化 、 防多 种 预
癌症 、 护心 血管 、 老化 、 护皮肤 等生理 功能l 保 抗 保 】 J 。
近年来 ,番茄 红素 相关 产 品的开 发 已成为 国 际上
功能性 食 品 和新 药 研究 的一 个热 点 。 从 世 界范 围来 看 。番茄 红素 产 品主要 应用 于
食 品添 加剂 、 天然 着 色 剂 、 妆 品等 行 业 , 作 为 化 其
药 品尚未 面世 , 具体 的医用价 值还 在研 发 当 中。 近 来 世 界 粮 农 组 织 fA ) F O 和世 界卫 生组 织 ( O 已 WH 1
将 番茄 红 素正式 列 入食 品添 加剂名 单 .其保 健 功 能在 国际 上 已被 充分 认 可 。 目前 , 番茄 红素 的制 备
第4 0卷第 3 期
21 年 7 01 月
发 酵 科 技 通 讯
番 茄 红 素 的发 酵 生产 及 功 能研 究进 展
赵 兰坤 1 邢 芳 芳 1 张春 宇
(. 丰集 团有 限公 司 , 1 阜 北京 10 7 ;. 0 16 2山东阜 丰发酵 有 限公 司 , 山东临沂 2 6 0 ) 7 6 0
摘 要 : 茄 红 素是 一 种功 能 性 天然 色素 , 具 有抗 氧 化 、 番 防病 抗 癌 、 强机 体 免 疫 力等 生理 功 能 。 增
综 述 了微 生物发 酵 生产法 的研 究进展 , 简要 介 绍 了其研 究进展 。
关键 词 : 番茄 红 素 发 酵 生产 功 能研 究
Th t d n Ly o e ePr d c d b e me t t n a d is eS u y o c p n o u e yF r n ai n o t
Fou c i nRe e c o r s n to s ar h Pr g e s
Zh o L n a a -Ku ’ Xig f n - a g’ Zh n u y 2 m n a g g n a g Ch n u
●●_
发 酵 科 技 通 讯
番 茄红 素基 因工 程 菌 的研 究 已经 展开[ 美 国专利 4 1 。 报 道 将 控 制 番 茄 红 素 合 成 的 基 因 ct ct c I r r r E、 B、 t
番 茄 红 素 (yo e e 1c p n)是 一 种 类 胡 萝 卜素 (aoe o )广泛 存在 于 自然界 中 。番茄 红素作 为 crt i , nd

1 发 酵 法 生 产 番 茄 红 素
11 高 产菌株 的选 育 . 发 酵法 生产 番茄 红素 . 目前研究 较 多 的是 三 孢 布拉 氏霉 菌 ,该菌 株 已被 用 于工业 化 生产番 茄 红 素 ,但在 其代 谢过 程 中番茄 红素 可经 番茄 红素 环化 酶作用 转化 形成 B 胡萝 卜素 , 以在发 酵过 一 所 程 中必须 添 加 合适 的番 茄 红 素环 化 酶 阻断 剂 . 才 可 以积累 大量 的番茄 红素[ 1 2 。三孢 布拉 霉属 于丝 - 3 状 真菌 , 子梗 上长有 一个 孢子 囊 , 孢 每个 孢子囊 内
a t xd t na t c n er n a cn i ni i ai ,ni- a c r, h n ig mmu e bl y n S o .h s a e ito u e b if fr n o o e n a it a d O nT i i p p r nrd c d re y eme t 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