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群和群落复习PPT课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一定时间(时间限定)
生殖隔离
3.同种生物(物种限定)
4.全部个体(个体范围)
地球上全部的人是同一物种,
所有的水稻是同一物种。
5
概念: 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
种群密度
调查方法: 样方法、标志重捕法


出生率
概念: 单位时间内新产生或死亡的个体 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特 死亡率 意义: 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重要因素
第四章 种群和群落
1
【考纲要求】
1. 种群的特征(Ⅰ 2.种群数量的变化(Ⅱ 3.群落的结构特征(Ⅰ 4.群落的演替(Ⅰ) 5.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实验)
2
一、种群的概念:
概念:
种群密度
调查方法:
二、种群特征
概念: 出生率 死亡率 意义:
迁入率 概念: 迁出率 意义:
概念: 年龄组成 类型:
年龄组成
预测变化方向
影响数量变动
种群密度
性别比例
决定密度大小
出生率、死亡率 迁入率、迁出率
外界环境
7
二、调查种群密度的常用方法
• 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估算法
一、样方法
对象:植物,昆虫的卵,活动能力弱的动物 原则:随机取样 注意:样方的大小和样方的多少 方法: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
二、标志重捕法
对象: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
16
二、种群数量的波动和下降
种群的数量是 经常变化的。 种群数量的变 化包括增长、 波动、稳定和 下降、消亡等
17
K值和K/2值的应用
K/2 K值
K/2
K值 K值
18
• 如图为理想状态下和自然环境中某生物的种群数量
变化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①阴影部分表示环境中影响种群增长的阻力淘汰个 体数 ②a为"J"型曲线,b为"S"型曲线 ③阴影部分的个体数量表示通过生存斗争被淘汰的 个体数 ④K值为环境容纳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个 体
A

AB
寄生
A B
B
时间
数量坐标图
能量关系图
25
Go
四.生物群落的结构
㈠.垂直结构
1.定义:在垂直方向 上,生物群落具有明
显的分层现象。2.平
坦地面上的植物分层
分布主要与光照强度
有关。3.高山植物群
征 (
迁入率 概念:单数位目时占间该内种迁群入个或体迁总出数的的个比体率
数 迁出率 意义: 决定种群大小种群密度的重要因素

概念: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的比例
) 年龄组成 类型: 增长型、稳定型、衰退型
意义:可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性别比例 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的比例
6
6.种群特征间的相互关系
均匀型
随机型
集群型
12
第二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
一、构建种群增长数学模型的方法:
模型假设:
理想条件下
建立模型: 实验或观察:
Nt=N0 λt或“J”形曲
线 现实条件下:高斯实验
检查修正:
“S”形曲线
13
(1)“J”型增长曲
理线想条件:
•食物(养料)
•空间条件充裕 •气候适宜 •没有敌害
Nt=N0t
第二年的数量
a
b
19
5、不同类型生物的存活率
I型:接近于生理寿命时死亡率升高。如:人等大型哺乳动物 II型:种群各年龄期死亡率基本相似。如:鸟类,啮齿动物 III型:幼体死亡率很高。如:鱼类、两栖类等
20
第3节 群落的结构 一.生物群落的概念
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 种群的集合(全部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 叫做群落.二.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3)注意事项:
①标志不能过分醒目。
②标志物和标志方法必须对动物的身体不会产生伤害。
③标志符号必须能够维持一定的时间,在调查研究期
间不能消失。
(4)计算公式
个体总N数 再次捕获个n 体 初次捕获标M志 重 数捕的标志11个 m 体
种群的空间特征
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 或空间布局叫做种群的空间特征或分布型。种群的 空间分布一般可概括为三种基本类型:随机分布、 均匀分布和集群分布。
一般生态需求越接近的 不同物种间竞争越激烈。
⑵例子:牛与羊、农作物与杂草、大草履虫
与双小核草履虫。

A个
体 数
体 数
B
A
B
AC
时间
时间
B
竞争能力不同
竞争能力相同
数量坐标图
能量关系图 24
3.寄生: ⑴特点:对寄主有害,对寄生生 物有利,如果分开,则寄生生物 难以单独生存,而寄主会生活得 更好。
⑵例子:蛔虫与人、菟丝子与大 豆、噬菌体与细菌。
= 第一年的数量
增长率= -1 保持不变
14
(2)“S”型增长曲线
环境条件有限 种群密度
增长率=0
种内斗争 捕食者
出生率 死亡率
增长率随着种群密 度的增加而按一定 的比例下降
增长率 15
思考: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都 能在“K”维持稳定吗?
• 在自然界中,影响种群数量的因素很多, 如气候、食物、天敌、传染病等。因此, 大多数种群的数量总是在波动着,在不利 的条件下,种群数量还会急剧下降,甚至 消亡。
意义:
性别比例
3
判断:下列各项是不是一个种群?
× 1.一个池塘中全部的鱼。 √ 2.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鲫鱼。 √ 3.一个城镇的全部居民。 √ 4、一亩农田中的全部水稻。 × 5、一个草原上全部的老绵羊。
4
• 种群: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 个体。
理解种群概念要抓住四点:
1.一定区域(空间限定)
㈠.物种丰富度 ㈡.优势种
㈢.种间关系
㈣.空间结构
㈤.群落的演替
21
三、种间关系 豆科植物和菌瘤根
㈠.种间互助
互利共生:
⑴特点:两物种相互依赖,彼 此有利,如果彼此分开,则双 方或者一方不能独立生存。在 数量上两种生物呈现出“同生 共死”的同步性变化。
⑵例子:大豆与根瘤菌、地衣。
数 量
个 体 数



A B
时间



A


B
22
㈡.种间斗争
1.捕食: ⑴特点: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
捕食
物为食,数量上呈现出“先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增加者先减少,后增加者后
减少”的不同步性变化。
⑵例子:羊和草、狼与兔、青蛙与昆虫。

体 数
A
B
A
B
时间
数量坐标图
能量关系图
23
2.竞争:
大象和狮子抢夺水源
⑴特点:两种生物在数量上呈 现出“你死我活”的变化。
8
计算种群密度方法: 取样调查法 五点取样法
植物:样方法 等距取样法
9
记数方法:
——蒲公英
——其他植物
注意:方框内+相邻两边(左、上)及其夹角上的个体 10
标志重捕法
(1)前提条件:标志个体与未标志个体在重捕时被
捕的概率相等。在调查期内没有新的出生和死亡,没
有迁入和迁出。 (2)适用范围: 活动能力强和范围大的动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