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成人感觉神经传导相关影响因素及正常值范围研究_党静霞

合集下载

健康人群心电图Q波参数正常范围的调查

健康人群心电图Q波参数正常范围的调查

参考文献(9条) 1.Macfarlane P W;Lawrie T D V The normal electrocardiogram and vectorcardiogram 1989 2.Willems J L;Arnaud P;van Bemme L A reference data base for multilead electrocardiographic computer measurement programs 1987 3.van Bemmel J H;Kors J A;van Herpen G Methodo-logy of the modular ECG analysis system MEANS 1990 4.Mirvis D M Chronic myocardial infarction 1993 5.Chen C Y;Chiang B N;Macfarlane P W Normal limits of the electrocardiogram in a Chinese population [外文期刊] 1989 6.WAGNER G S;Freye C J;Palmeri S T Evaluation of a QRS scoring system for estimating myocardial infarct size I Specificity and Observer agreement 1982 7.CHOU T C Myocardial infarction myocardial injury and myocardial ischemia 1996 8.Willems J L;Abreu-Lima C;Arnaud P The diagnostic performance of computer programs for the interpretation of electrocardiograms 1991 9.Wu J;Kors J A;Rijnbeek P R Normal limits of the electrocardiogram in Chinese subjects[外文期刊] 2003(1)

sdann正常范围及意义

sdann正常范围及意义

sdann正常范围及意义
sdann正常范围及意义是:127±35ms之间。

24小时SDNN的正常值范围是102-180ms,SDNN是反映心率变异度的指标,心率变异度是反映人体神经体液调节对心脏、心血管疾病的影响信息,标准的心率变异度分析方法有两大类,其中24小时心电图分析的指标可以用SDNN、SDANN反映。

SDNN的正常值是141±39ms,而SDANN的正常值范围是127±35ms,也可以通过5分钟记录心室频谱分析LF值和HF值,进行心率变异度的分析,但更常用的还是24小时动态心电图,用于判断心血管疾病预后以及心律失常和猝死的发生。

心率变异度指标从侧面可以反映交感神经、迷走神经的张力,在心率变异度降低时,可以体现出迷走神经张力过高;心率变异度过高时,则是反映交感神经调节增强的情况。

如果存在心律失常,在心率变异度增加时,可以增加患者的猝死风险。

《电项针对AD模型大鼠胆碱能神经元及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

《电项针对AD模型大鼠胆碱能神经元及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

《电项针对AD模型大鼠胆碱能神经元及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一、引言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慢性神经退行性疾病,以记忆丧失、认知功能下降等为主要特征。

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但胆碱能神经元和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异常已被认为是其关键因素之一。

因此,探讨针对AD模型大鼠的电项刺激对于改善胆碱能神经元和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研究电项刺激对AD模型大鼠的胆碱能神经元及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以期为AD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二、材料与方法1. 实验动物与模型制备本实验选用AD模型大鼠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特定方法制备AD模型。

同时设置正常组大鼠作为对照。

2. 电项刺激方法采用特定参数的电项刺激对AD模型大鼠进行刺激,分别设置不同的刺激时间和强度,观察其对胆碱能神经元及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

3. 检测指标通过生物化学和免疫组化等方法,检测大鼠脑组织中胆碱能神经元及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含量和分布情况。

三、结果1. 电项刺激对胆碱能神经元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电项刺激能够显著增加AD模型大鼠脑组织中胆碱能神经元的数量和活性。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大鼠的胆碱能神经元在电项刺激后表现出更高的活性和更广泛的分布。

2. 电项刺激对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电项刺激还能显著改变AD模型大鼠脑组织中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含量和分布。

具体表现为,在电项刺激后,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等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含量有所增加,而乙酰胆碱等递质的分布也有所改善。

四、讨论电项刺激作为一种非侵入性的治疗方法,在改善AD模型大鼠的胆碱能神经元和单胺类神经递质方面表现出显著的效果。

这可能与电项刺激能够促进神经元的再生和修复、改善神经递质的传递和代谢等有关。

此外,电项刺激还可能通过调节神经递质的释放和再摄取等过程,进一步影响神经元的兴奋性和功能。

然而,电项刺激的具体作用机制仍需进一步研究。

此外,本实验仅探讨了电项刺激对AD模型大鼠的短期影响,其长期效果和安全性还需进一步观察和评估。

优秀蹦床运动员脑电超慢涨落参数特征的研究

优秀蹦床运动员脑电超慢涨落参数特征的研究

优秀蹦床运动员脑电超慢涨落参数特征的研究王琳【摘要】利用脑电超慢涨落技术(SET)对16名优秀蹦床运动员及16名同龄对照组被试的脑电超慢涨落参数的特征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发现:(1)与同龄普通人相比,蹦床运动员的全脑乙酰胆碱(Ach)、多巴胺(DA)的平均测试值水平显著高于同龄对照组普通人,而5羟色氨(5 -HT)的平均测试值水平则显著低于普通人,这三种神经递质差异在于右侧的顶区尤为明显.(2)优秀蹦床运动员右侧中央回的去甲肾上腺素(NE)、兴奋介质( EXC)两种神经递质显著高于同龄对照组被试,这表明蹦床运动员在处理复杂、精细动作的能力明显高于同龄对照组被试;(3)运动员组双侧枕区抑制介质(INH)显著低于对照组被试,表明蹦床运动员在多年的专项训练后,枕叶视觉中枢敏感度与精确程度与同龄组被试有显著的差异.【期刊名称】《成都体育学院学报》【年(卷),期】2012(038)008【总页数】4页(P49-52)【关键词】脑电超慢涨落图;中枢神经递质;蹦床运动员;脑机能【作者】王琳【作者单位】中北大学体育与艺术学院,山西太原03005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804.2优秀的蹦床运动员要具有相当精细的空间位置感觉和敏感的本体感觉以及完成动作相关肌群的控制能力。

因此,蹦床运动对脑机能的要求甚高,脑机能的水平决定运动员个体在蹦床项目上的成就和发展。

许多研究已经证实了脑电信号能够反映运动员的生理状态,也能反映出运动员的脑机能状态[1-3]。

梅磊(1989)通过从脑波非平衡涨落过程中提取深层次信息,建立了脑电超慢涨落图技术(SET)[4]。

目前,SET技术在航空航天、临床医学、心理学及运动心理学等研究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以往对运动员中枢神经机能的测定方法主要有主观评定法和客观评定法两种[5]。

主观评定法根据运动员的身体感受症状、神经感受症状来判断疲劳的程度,主要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来进行。

主观评定法的评分标准不易统一、且易受主观因素的影响。

不同浓度的钾离子对神经干动作电位传导速度的影响2

不同浓度的钾离子对神经干动作电位传导速度的影响2

注意事项
• 4神经干应与所有电极密切接触,尤其要注 意与中间接地电极的接触。任氏液过多时, 应用棉球或滤纸片吸掉,防治电极间短路。 • 5神经标本屏蔽盒用前应清洗干净,尤其是 刺激电极和记录电极,用后应清洗,否则 残留盐溶液会导致电极腐蚀和导线生锈。 • 6测量过程中补滴的任氏液钾离子浓度应与 测量前浸泡神经的任氏液钾离子浓度相同, 从而保证实验结果的严密性。
实验步骤和观察项目
• 一蟾蜍坐骨神经腓神经标本的制备 • 二仪器的连接与调试 • 三观察项目
观察项目
• 1找到神经的最适刺激强度,单击“开始”, 此时在显示屏上可见到两个动作电位的图 形。 • 2单击窗口“测量”,建立光标,从刺激伪 迹前沿到第一个动作电位的起始转折处, 在右侧窗口读出“t2”。再次移动光标,从 刺激伪迹前沿到第二个动作电位的起始转 折处,在右侧窗口读出“t1”。
观察项目
• 3量出r1到r3的距离用d表示,t1到t2为动 作电位从r1传导到r3所消耗的时间。神经 兴奋传导的速度用v表示,则v=d/(t1-t2)= m/s • 4把剥制好的坐骨神经干置于任氏液中平衡 两分钟,测量每根坐骨神经处理前的动作 电位,然后将标本随机分为9组分别放在不 同的溶液中浸泡。第一组为对照组,用标 准的任氏液浸泡其他组分别用不同钾离子 浓度的任氏液或甘露醇溶液浸泡。一分钟 后记录处理后的动作电位传导速度
高浓度钾离子溶液的作用机制
• 邻旁未兴奋部位膜的兴奋性 • 当细胞外高钾离子浓度时,邻旁未兴奋部 位膜细胞内外钾离子浓度差减小,静息电 位减小,从而静息电位与阈电位差距减小, 造成其兴奋性升高,故传导速度加快。 • 综上,由于0期去极化的速度和幅度是主 要影响因素,因此,当细胞外钾离子浓度 升高时,动作电位的传导速度减慢。

ii神经干动作电位及其传导速度的测定

ii神经干动作电位及其传导速度的测定

神经干动作电位及其传导速度的测定摘要:目的学习并掌握坐骨神经干标本的制备方法,观察神经干复合动作电位的波形、幅度、潜伏期及时程,并初步掌握电生理实验的方法,学习和掌握神经干动作电位传导速度测定的原理和方法。

方法制备蛙的坐骨神经标本,在原有实验设计的基础上,就记录距离、损伤阻滞对神经干复合动作电位的波形、幅度、潜伏期及时程的影响,传导速度的计算方法等问题进行深入分析。

结果增大两记录电极距离,在一定范围内第一相峰值逐渐升高,持续时间延长,第二相峰值逐渐减小,电位持续时间逐渐延长;记录电极间用镊子夹伤神经干,动作电位的波形第二相消失形成单相动作电位。

结论讨论分析该实验结果能更好地理解神经干复合动作电位的原理,牢固掌握基本的电生理知识关键词:动作电位;刺激伪迹;双相电位;单相电位;神经干神经干在受到有效刺激后,可以产生动作位,标志着神经发生兴奋。

如果在神经干另一端引导传来的兴奋冲动,可以引导出双相的动作电位,如在两个引导电极之间将神经麻醉或损坏,则引导出的动作电位即为单相动作电位。

神经细胞的动作电位是以“全或无”方式发生的。

坐骨神经干是由很多不同类型的神经纤维组成的,所以,神经干的动作电位是复合动作电位。

复合动作电位的幅值在一定刺激强度下是随刺激强度的变化而变化的。

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1.1.1 实验动物蛙1.1.2器材和药品蛙类手术器械1套,刺激电极,引导电极,神经屏蔽盒,棉球,培养皿,小烧杯,滴管,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任氏液。

1.2方法1.2.1 坐骨神经干标本制备1.2.1.1破坏脑与脊髓取蛙一只,用自来水冲洗干净,左手持蛙,用食指下压其吻部,拇指按压在其骶髂关节下方,使其头尽量前俯,右手持探针沿两眼之间中线向后方轻划,至触及头颈部正中的凹陷处,即为枕骨大孔的位置。

用探针在凹陷处垂直刺入枕骨大孔,再将其针尖转向前刺入颅腔,左右搅动探针,彻底捣毁脑组织;然后缓慢地把探针退至枕骨大孔处,将其转向后方,与脊柱平行捻动探针使其刺入整个椎管,彻底捣毁脊髓。

新标准下正常人眼对比敏感度的研究

新标准下正常人眼对比敏感度的研究

新标准下正常人眼对比敏感度的研究李军;汤欣;邢晓杰【摘要】目的:探讨新标准下不同年龄正常人眼对比敏感度(CSF)的变化.方法:使用新标准设计下的OPEC 6500视力测量仪对100例受试者,共200眼行单眼昼、昼眩光、夜和夜眩光4种状态下及空间频率为1.5、3、6、12和18 cpd的CSF进行测定.受试者分为青、中和老年3个年龄组,比较不同年龄组、不同状态下、不同空间频率的CSF.结果:单眼昼状态下的1.5和3 cpd,单眼夜状态下的12和18 cpd,单眼夜眩光下的6、12和18 cpd刺激时,各年龄组CSF值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空间频率刺激下,3个年龄组的CSF值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新测试标准,正常人单眼在昼、昼眩光、夜和夜眩光4种状态下,多数空间频率CSF均随年龄增加而下降.【期刊名称】《天津医药》【年(卷),期】2010(038)007【总页数】3页(P590-592)【关键词】对比敏感度;视觉;视力试验;成年人【作者】李军;汤欣;邢晓杰【作者单位】300020,天津医科大学眼科临床学院、天津市眼科医院;300020,天津医科大学眼科临床学院、天津市眼科医院;300020,天津医科大学眼科临床学院、天津市眼科医院【正文语种】中文近年来,对于白内障和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assisted in-situ keratomi leusis,LASIK)术后患者视觉质量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和广泛。

人们对于白内障和LASIK术后患者对比敏感度(contrast sensitivity,CSF)的研究开始较早,但对于在何种空间频率及照度下进行测试,始终没有统一、规范的标准,限制和阻碍了CSF研究的发展。

最近美国国立标准学会(American National Standards Institute,ANSI)提出了CSF检测的统一、规范标准[1]。

浅析正常人心率的变异性

浅析正常人心率的变异性

浅析正常人心率的变异性发表时间:2013-07-16T15:00:49.577Z 来源:《世界临床医学》2013年第2期供稿作者:宋小琴[导读] 统计学处理本研究所用参数均以 x±s 表示,组间各数据进行 t 检验,以P<0.05 为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

宋小琴(湖北省电力职工医院湖北武汉430079 )摘要:对健康人进行心率变异性分析,探讨其发生机制及临床意义,方法;全部受检者记录三通道24 小时的动态心电图,用人机对话方式检出24 小时窦性心律进行心率变异的时域分析和频域分析。

结果:健康人心率变异有明显的昼夜变化规律,且随着年龄的增加,心率变异呈下降趋势,中老年人的心率变异显著低于年轻人。

结论:心率变异分析能有效地评价心脏植物神经功能状态。

关键词:心血管病学心率变异性时域分析频域分析正文: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描述心脏节律变化,通常指窦性心律不齐的程度。

影响HRV 的因素为影响交感和迷走神经相互平衡的因素。

因此,HRV 分析可用以间接评价体内自主神经系统对心血管系统的生理调节。

被认为是判断多种心血管疾病预后的一个相对独立性较强,且与心源性猝死等相关较好的指标。

本文对100 例健康人进行了HRV分析,旨在讨论其生理机制及临床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100 例正常健康人,男性58 例,女性42 例,年龄 20-65 岁之间。

受检者均无心血管病史,糖尿病及其它系统疾病史。

1.2 研究方法及观察指标全部受检者记录三通道(CM5,CM1, Mavf)24 小时动态心电图,采用人机对话方式检出24 小时窦性心律进行HRV 的时域分析和频域分析。

时域分析指标是SDNN, PNN50,R-MSSD,MSD;频域指标为:LF(0.02-0.15Hz),HF(0.15-0.48 Hz),TF(0.48-0.52Hz),LF/HF。

1.3 统计学处理本研究所用参数均以 x±s 表示,组间各数据进行 t 检验,以P<0.05 为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PCNA表达的阳性率为(4410?6109)%,PCNA指数为(7617?11118),较非侵袭性组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认为PCNA表达水平与肿瘤的侵袭能力相关。本研究与上述研究结果一致,表明PCNA能够反映肿瘤的侵袭能力。ER、PTTG和PCNA与肿瘤的侵袭性密切相关,对肿瘤的发生、发展有重要作用,可作为临床判定腺瘤侵袭性分子标志和预后的判断指标,为泌乳素腺瘤的综合治疗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1] BurdmanJA,PauniM,HerediaSerenoGM,etal1Estrogenreceptorsinhumanpituitarytumors[J]1HormMetabRes,2008,40(8):524-5271[2] KreutzerJ,FahlbuschR1Diagnosisandtreatmentofpituitarytumors[J]1CurrentOpinioninNeurology,2004,17(6):693-7031[3] YuR,MelmedS1Pituitarytumortransforminggene:anupdate[J]1FrontHormRes,2004,32(2):175-1851[4] 萨姆布鲁克J,费里奇EF,曼尼阿蒂斯J1分子克隆实验指南[M]1第2版1北京: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889-8981

[5] 魏新亭,李玉斌,宋来君1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组织抑制因子在垂体腺瘤中的表达[J]1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7,10(1):15-171[6] 佟晓光,杨树源,张建宁1垂体泌乳素腺瘤中ER基因表达与肿瘤增殖活性的关系[J]1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01,6(2):90-941[7] Talan-HranilovicJ,GnjidicZ,SajikoT,etal1Comparativeim-munohistochemicalanalysisofestrogenreceptorandchromogra-nin-Areactivityinplurihormonalhumanprolactinomas[J]1ActaMedCroatica,2000,54(1):59-631[8] PeiL,MelmedS1Isolationandcharacterizationofapituitarytumortransformationgene(PTTG)[J]1MolecularEndocrin-gology,1997,11(10):433-4411[9] ZhangX,HorwitzG,HeaneyA,etal1Pituitarytumortrans-forminggene(PTTG)expressioninpituitaryadenomas[J]1ClinEndocrinolMetab,1999,84(2):761-7671[10] TellaJ,HerculanoM,DelceloR1Pituitaryadenomas:relationshipbetweeninvasivenessandproliferativecellnuclearindex[J]1ArqNeuropsiquiatr,2000,58(11):1055-10591[11] 李伟,傅震1垂体腺瘤中PCNA蛋白表达的研究[J]1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01,14(3):136-1401(收稿2009-01-20)

基金项目:陕西省科技攻关项目(2006K15)G3)作者简介:党静霞,女,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临床神经电生理和周围神经病的研究

健康成人感觉神经传导相关影响因素及正常值范围研究党静霞 刘 洁 陆文惠 李正仪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西安 710061

=摘要> 目的 研究影响健康成人感觉神经传导的相关因素,并建立正常值范围。方法 对213例正常成人的正中神经腕-示指、尺神经腕-小指和腓肠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进行测定,分析其感觉传导各参数,结果按照不同年龄、性别、身高和体质量,分别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体质量、身高对感觉神经传导各参数影响不大;年龄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主要影响正中神经感觉传导各参数、尺神经和腓肠神经感觉传导波幅,而这种影响在40岁前后最明显;性别仅对某些感觉神经传导参数有影响。结论 年龄和性别是影响感觉神经传导的主要因素,正常参考值的建立应参考年龄和性别。=关键词> 感觉神经电位;感觉神经传导;反向法=中图分类号> R3381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5110(2009)05-0004-04

Theinfluencefactorsandnormalvaluesofsensorynerveconductioninhealthyadults DangJingxia,LiuJie,Lu

Wenhui,etal1DepartmentofNeurology,FirstAffiliatedHospitalofXi.anJiaotongUniversity,Xi.an710061,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investigatetheinfluencefactorsandnormalvaluesofsensorynerveconduction(SNC)inhealthyadults1Methods Twohundredandthirteennormalsubjectswererecruited,SNCstudieswerecarriedoutonmediannervewristtoindexfinger,ulnarnervewristtolittlefingerandsuralnerve1Thelatency,amplitudeandconductionvelocityofSNCparameterswereanalyzed1Thedatacollectedweretabulatedandanalyzedbasedondifferentagegroups,sex,weightandheight1Results HeightandweighthadnoeffectontheSNCparameters1However,agehadasignificanteffectontheSNCparameters,mainlyonmediansensoryparametersandamplitudeofulnarandsuralsensorynerve1Theeffectofagewasmoreobviousaround40yearsold;GenderaffectedsomeoftheSNCparameters1Conclusion AgeandgenderwereimportantfactorswhenestablishingthenormativerangesofSNC1=Keywords> Sensorynerveactionpotential;Sensorynerveconduction;Antidromictechnique

#4#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9年3月第12卷第5期 ChineseJournalofPracticalNervousDiseasesMar12009,Vol112No15 神经传导检测对诊断嵌压性单神经损害和各种原因引起的周围神经损害至关重要,而建立一个在正规检测技术操作下的神经传导正常值范围是确保诊断准确的前提。目前国内有关神经传导相关影响因素和正常范围研究的报道较少,而国外研究的比较多[1-3],但多数研究的是运动神经传导,而对感觉神经传导各参数的研究报道较少。很多早期的周围神经损害首先影响的是感觉神经,但由于缺乏一个有效的参考值范围,使得临床上部分早期的单神经或周围神经损害被漏诊。为此,我们设计了本研究课题,其目的是在严格控制的技术检测方法下,采用大样本,研究影响成人感觉神经传导(sensorynerveconduction,SNC)各参数的生理学影响因素,并建立正常值参考范围。1 材料与方法111 研究对象 健康成人213例,女127例,男86例,年龄18~75岁,平均4718岁。年龄分组:<20岁、20~29岁、30~39岁、40~49岁、50~59岁、60~69岁、>70岁。体质量分组:<45kg、45~54kg、55~64kg、65~74kg、75~84kg、>85kg。身高分组:<150cm、150~159cm、160~169cm、170~179cm、>180cm。均无引起四肢麻木的内科及神经系统疾病和长期饮酒、用药史,经一名神经内科医生进行神经系统检查,结果正常,随机血糖正常。112 仪器及参数 采用丹麦产Key-pointnet肌电及诱发电位仪,室温保持26e~30e。采用环状电极检测正中和尺神经从腕-示指和腕-小指的感觉传导。采用表面电极检测腓肠神经感觉传导。感觉传导采用的参数:刺激频率1Hz,刺激强度10~30mA,刺激时程011ms,带通10Hz~5kHz,扫描时间1ms/格,灵敏度10~20LV/格。地线放在刺激电极和记录电极之间。113 检查方法 所有检查均为经过专门检测方法培训的临床医生,在有经验的肌电图医生指导下完成。所检测的肢体均为非优势侧肢体。所有的感觉神经传导均采用反向法检测。在测定正中神经腕-示指、尺神经腕-小指的感觉传导时,用环状电极作为记录电极,分别放在示指和小指上,参考电极放在记录电极远端,记录电极和参考电极间距离为3cm,刺激电极分别位于腕横纹正中、腕横纹尺侧来刺激正中和尺神经。刺激电极和记录电极之间的距离分别为:腕到示指14cm,腕到小指12cm。在测定腓肠神经感觉传导时,用表面电极作记录和参考电极,记录电极放置在外踝正下方,参考电极放置在记录电极远端3cm处,放置电极前先用磨砂膏清洁局部皮肤。刺激电极放置于小腿后方中线稍靠外侧,距离记录电极14cm处。获取波形时,逐渐增加刺激量,当感觉神经电位(sensorynerveactionpotential,SNAP)波幅不再增加时即可,如果感觉神经电位起始点不清楚或基线不稳时,可以轻微转动刺激电极或采用叠加技术,直至起始点清楚为止。114 电位测量方法 主要研究参数为正中、尺和腓肠神经感觉神经电位的潜伏时、波幅和传导速度。潜伏时测定:对于双相波者,取起始潜伏时,其测量从刺激伪迹开始,到基线刚开始转折处,波幅为起始点到负向波峰间的距离。对于三相波者,取正向波峰潜伏时,其测量从刺激伪迹开始,到第一个小的正向波的波峰。波幅为第一个正相波峰到负向波峰间的距离。115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31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11511 正态分布检测:利用SPSS1310先进行正态分布检查,当P<0105时,统计数据符合正态分布,可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分析;当P>0105时,统计数据不符合正态分布,可采用非参数检验进一步分析。经处理后,除尺神经感觉电位波幅不符合正态分布外(P=012),其余数据均符合正态分布。11512 统计数据分组:对统计数据按性别、年龄、身高和体质量进行分组。对年龄分组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ANOVA)和聚类分析后发现部分检测参数在40岁前后有显著差别,故又将年龄按照40岁上下分2组进一步分析。11513 单因素方差分析:对符合正态分布的数据进行此项分析。同时对年龄、体质量、身高分组间的差别进行PostHoc多值比较以确定各分组是否有显著差别。11514 多独立样本中位数检测分析:由于尺神经感觉传导波幅不符合正态分布,故采用此项分析。11515 正常值确定:由于正中神经和腓肠神经感觉传导各参数,尺神经感觉传导潜伏时,尺神经感觉传导速度均符合正态分布,故可以计算均值、标准差,以检出率按95%可信区间,确定其正常值范围(󰀁x?1196s)。对于尺神经感觉传导波幅由于不符合正态分布,无法给出定量的正常检测值,但可以中位数作为诊断的基本参照,结合临床作出正确的诊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