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生物处理技术

污水生物处理技术
污水生物处理技术

污水生物处理技术

污水生物处理技术主要是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除去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一种方法,亦称废水生物化学处理法,简称废水生化法,分需氧生物处理法和厌氧生物处理法两种。

原理

利用微生物的吸附降解等作用

分类

好氧处理技术和厌氧处理技术

具体方法

〖HTK〗活性污泥法〖HT〗等

简介

编辑

包括好氧处理技术和厌氧处理技术

好氧处理包括:稳定塘(氧化塘),土地处理,生物滤池,生物转盘,氧化沟工艺,活性污泥工艺等

厌氧处理包括:UASB、厌氧接触法、升流式厌氧污泥床、档板式厌氧法、厌氧生物滤池、厌氧膨胀床和流化床,

以及第三代厌氧工艺EGSB和IC厌氧反应器等

废水生物处理法

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stewater

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除去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一种方法,亦称废水生物化学处理法,简称废水生化法,分需氧生物处理法和厌氧生物处理法两种。需氧生物处理法利用需氧微生物在有氧条件下将废水中复杂的有机物分解的方法。生活污水中的典型有机物是碳水化合物、合成洗涤剂、脂肪、蛋白质及其分解产物如尿素、甘氨酸、脂肪酸等。这些有机物可按生物体系中所含元素量的多寡顺序表示为COHNS。在废水需氧生物处理中全部反应可用以下两式表示:

微生物细胞+COHNS+O2─→ 较多的细胞+CO2+H2O+NH3

生物体系中这些反应有赖于生物体系中的酶来加速。酶按其催化反应分为:氧化还原酶:在细胞内催化有机物的氧化还原反应,促进电子转移,使其与氧化合或脱氢。可分为氧化酶和还原酶。氧化酶可活化分子氧,作为受氢体而形成水或过氧化氢。还原酶包括各种脱氢酶,可活化基质上的氢,并由辅酶将氢传给被还原的物质,使基质氧化,受氢体还原。水解酶:对有机物的加水分解反应起催化作用。水解反应是在细胞外产生的最基本的反应,能将复杂的高分子有机物分解为小分子,使之易于透过细胞壁。如将蛋白质分解为氨基酸,将脂肪分解为脂肪酸和甘油,将复杂的多糖分解为单糖等。此外还有脱氨基、脱羧基、磷酸化和脱磷酸等酶。许多酶只有在一些称为辅酶和活化剂的特殊物质存在时才能进行催化反应,钾、钙、镁、锌、钴、锰、氯化物、磷酸盐离子在许多种酶的催化反应中是不可缺少的辅酶或活化剂。在需氧生物处理过程中,污水中的有机物在微生物酶的催化作用下被氧化降解,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大的有机物分子降解为构成单元──单糖、氨基酸或甘油和脂肪酸。在第二阶段中,第一阶段的产物部分地被氧化为下列物质中的一种或几种:二氧化碳、水、乙酰基辅酶A、α-酮戊二酸(或称α-氧化戊二酸)或草醋酸(又称草酰乙酸)。第三阶段(即三羧酸循环,是有机物氧化的最终阶段)是乙酰基辅酶A、α-酮戊二酸和草醋酸被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有机物在氧化降解的各个阶段,都释放出一定的能量。在有机物降解的同时,还发生微生物原生质的合成反应。在第一阶段中由被作用物分解成的构成单元可以合成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再进一步合成细胞原生质。合成能量是微生物在有机物的氧化过程中获得的。厌氧生物处理法主要用于处理污水中的沉淀污泥,因而又称〖HTK〗污泥消化〖HT〗,也用于处理高浓度的有机废水。这种方法是在厌氧细菌或兼性细菌的作用下将污泥中的有机物分解,最后产生甲烷和二氧化碳等气体,这些气体是有经济价值的能源。中国大量建设的沼气池就是具体应用这种方法的典型实例。消化后的污泥比原生污泥容易脱水,所含致病菌大大减少,臭味显著减弱,肥分变成速效的,体积缩小,易于处置。城市污水沉淀污泥和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完全厌氧消化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见图)。在第一阶段,污泥中的固态有机化合物借助于从厌氧菌分泌出的细胞外水解酶得到溶解,并通过细胞壁进入细胞中进行代谢的生化反应。在水解酶的催化下,将复杂的多糖类水解为单糖类,将蛋白质水解为缩氨酸和氨基酸,并将脂肪水解为甘油和脂肪酸。第二阶段是在产酸菌的作用下将第一阶段的产物进一步降解为比较简单的挥发性有机酸等,如乙酸、丙酸、丁酸等挥发性有机酸,以及醇类、醛类等;同时生成二氧化碳和新的微生物细胞。

第一、二阶段又称为液化过程。第三阶段是在甲烷菌的作用下将第二阶段产生的挥发酸

转化成甲烷和二氧化碳,因此又称为气化过程,其反应可用下式表示:

一些有机酸或醇的气化过程举例如下:乙酸:

CH3COOH─→CO2+CH4

丙酸:

4CH3CH2COOH+2H2O─→5CO2+7CH4

甲醇:

4CH3OH─→CO2+3CH4+2H2O

乙醇:

2CH3CH2OH+CO2─→2CH3COOH+CH4

为了使厌氧消化过程正常进行,必须将温度、pH值、氧化还原电势等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以维持甲烷菌的正常活动,保证及时地和完全地将第二阶段产生的挥发酸转化成甲烷。

生物化学反应的速度直接受温度的影响。进行厌氧消化的微生物有两类:中温消化菌和高温消化菌。前者的适应温度范围为17~43℃,最佳温度为32~35℃;后者则在50~55℃具有最佳反应速度。

近年来,厌氧消化处理法发展到应用于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如屠宰场废水、肉类加工废水、制糖工业废水、酒精工业废水、罐头工业废水、亚硫酸盐制浆废水等,比采用需氧生物处理法节省费用。

利用生物法处理废水的具体方法有〖HTK〗活性污泥法〖HT〗、〖HTK〗生物膜法〖HT〗、〖HTK〗氧化塘法〖HT〗、〖HTK〗土地处理系统〖HT〗和污泥消化等。〖HT〗

ao生物接触氧化污水处理工艺介绍

A/O生物接触氧化污水处理工艺介绍 A/O生物接触氧化工艺,操作简单,运转费用低,处理效果好,运行稳定,是目前较为成熟的生活污水处理工艺,能有效地确保污水达标排放。 1、工艺流程 见下图: 经处理后的餐饮污水 2、工艺说明 污水由排水系统收集后,进入污水处理站的格栅井,去除颗粒杂物后,进入调节池,进行均质均量,调节池中设置预曝气系统,再经液位控制仪传递信号,由提升泵送至初沉池沉淀,废水自流至A级生物接触氧化池,进行酸化水解和硝化反硝化,降低有机物浓度,去除部分氨氮,然后入流O级生物接触氧化池进行好氧生化反应,在此绝大部分有机污染物通过生物氧化、吸附得以降解,出水自流至二沉池进行固液分离后,沉淀池上清液流入消毒池,经投加氯片接触溶解,杀灭水中有害菌种后达标外排。 由格栅截留下的杂物定期装入小车倾倒至垃圾场,二沉池中的污泥部分回流至A级生物处理池,另一部分污泥至污泥池进行污泥消化后定期抽吸外运,污泥池上清液回流至调节池再处理。 3、工艺设施 (1)格栅井 设置目的: 在生活污水进入调节池前设置一道格栅,用以去除生活污水中的软性缠绕物、较大固颗粒杂物及飘浮物,从而保护后续工作水泵使用寿命并降低系统处理工作负荷。 设置特点: 格栅井设置钢筋砼结构,格栅采用手动机械框式。 (2)调节池 设置目的: 生活污水经格栅处理后进入调节池进行水量、水质的调节均化,保证后续生化处理系统水量、水质的均衡、稳定,并设置预曝气系统,用于充氧搅拌,以防止污水中悬浮颗粒沉淀而发臭,又对污水中有机物起到一定的降解功效,提高整个系统的抗冲击性能和处理效果。 设计特点:

调节池设计为钢筋砼结构。 (3)调节池提升水泵 设置目的: 调节池内设置潜污泵,经均量,均质的污水提升至后级处理。 设计特点: 潜污泵设置二台,液位控制,水泵采用无堵塞撕裂杂物泵。 (4)沉淀池 设置目的: 进行固液分离去除生化池中剥落下来的生物膜和悬浮污泥,使污水真正净化。 设计特点: 设计为竖流式沉淀池,其污泥降解效果好。 采用三角堰出水,使出水效果稳定。 污泥采用气提法定时排泥至污泥池,并设污泥气提回流装置,部分污泥回流至A级生物处理池进行硝化和反硝化,也减少了污泥的生成,也利于污水中氨氮的去除。 该池设计为A3钢结构。 (5)A级生物处理池(缺氧池) 设置目的: 将污水进一步混合,充分利用池内高效生物弹性填料作为细菌载体,靠兼氧微生物将污水中难溶解有机物转化为可溶解性有机物,将大分子有机物水解成小分子有机物,以利于后道O级生物处理池进一步氧化分解,同时通过回流的硝炭氮在硝化菌的作用下,可进行部分硝化和反硝化,去除氨氮。 设计特点: 内置高效生物弹性填料,又具有水解酸化功能,同时可调节成为O级生物氧化池,以增加生化停留时间,提高处理效率。 该池设计为A3钢结构。 (6)O级生物处理池(生物接触氧化池) 设置目的: 该池为本污水处理的核心部分,分二段,前一段在较高的有机负荷下,通过附着于填料上的大量不同种属的微生物群落共同参与下的生化降解和吸附作用,去除污水中的各种有机物质,使污水中的有机物含量大幅度降低。后段在有机负荷较低的情况下,通过硝化菌的作用,在氧量充足的条件下降解污水中的氨氮,同时也使污水中的COD值降低到更低的水平,使污水得以净化。 设计特点: 该池由池体、填料、布水装置和充氧曝气系统等部分组成。 该池以生物膜法为主,兼有活性污泥法的特点。 池中填料采用弹性立体组合填料,该填料具有比表面积大,使用寿命长,易挂膜耐腐蚀不结团堵塞。填料在水中自由舒展,对水中气泡作多层次切割,更相对增加了曝气效果,填料成笼式安装,拆卸、检修方便。 该池分二级,使水质降解成梯度,达到良好的处理效果,同时设计采用相应导流紊流措施,使整体设计更趋合理化。 池中曝气管路选用优质ABS管,耐腐蚀。不堵塞,氧利用率高。 该池设计为A3钢结构。 (7)沉淀池 设置目的: 进行固液分离去除生化池中剥落下来的生物膜和悬浮污泥,使污水真正净化。 设计特点: 设计为竖流式沉淀池,其污泥降解效果好。

城市生活污水处理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探讨

城市生活污水处理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探讨 发表时间:2017-10-24T16:37:57.503Z 来源:《防护工程》2017年第15期作者:巴享1 郭翔2 [导读] 社会环境的日渐恶化,给城市带来了较大的压力。为了能够实现城市的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战略被提了出来。 1.广东熙霖节能环保工程咨询服务有限公司广东东莞 523128; 2.岭南园林股份有限公司广东东莞 523128 摘要:在城市环境建设的发展过程中,重点的影响因素就是污水的处理方面,有效的改善处理城市中生活污水的方法,对于保障居民的生活环境、运用到安全的水资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阶段,社会各界仍然没有足够的重视处理城市污水,使得城市中污水处理厂没有高效的规划方案,处理污水的流程与基本设施也不够科学,在这样的情况下,处理污水厂就不能合理的运行,甚至影响到城市环境以及正常使用水,水资源也不能得到良好的保护。下文对相关问题进行阐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生活污水;技术现状;趋势 中图分类号:X703 文献标识码:A 社会环境的日渐恶化,给城市带来了较大的压力。为了能够实现城市的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战略被提了出来。特别是城市生活污水的处理上,强化城市生活污水的技术处理,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污水处理事业成为城市水资源治理的重点,同时也是城市化进程的重要内容,它不仅直接关系着人们的生活用水问题,更与城市的环境治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本文将深入研究了城市污水处理技术的现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分析我国城市污水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以期改善我国的城市污水处理工作。 1 城市生活污水的现状 当前我国的许多河流都或大或小受到污染,对于我国的七大水系,从受污染程度来看辽河水系最为严重,其次是海河水系、淮河水系、黄河水系、松花江水系、珠江水系、长江水系。对当前我国的地表水资源质量进行实地考察,能够看出符合《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的Ⅰ、Ⅱ类标准只占32.2%(河段统计),符合Ⅲ类标准的占28.9%,属于Ⅳ、Ⅴ类标准的占38.9%,通过调查能够看出当前我国地表水资源的污染情况还是非常严峻的。 城市生活污水作为受污染的水资源,其主要组成成分包括淀粉、蛋白质、纤维素以及矿物油等杂质,这些杂质具有的特点就是有机物含量较多,适合细菌生长和防治。对于城市生活污水的处理工作如果没有做到位,即使通过进行二级生化处理或者一级生化处理,还是会出现氮、磷超标的问题。如果将这类性质的污水排放到河流中去,会有可能造成水资源富营养化,使得细菌大量繁殖出现赤潮的情况。当前我国城市生活污水的处理技术也存在一些问题,当前的污水处理技术还不能完全的将生活污水处理成无污染的水资源。这些生活污水一旦被动物或者人类引用,将会出现中毒现象,这就要求建立一个严格的污水处理系统,确保城市生活污水处理效率得到提高,保证水资源的安全。 2 生活污水常用处理技术 2.1 序批式活性泥法 序批式活性泥法(Sequencing batch type activated sludge process)简称SBR法,此法水中大量的微生物充分分解水中的污染物。反应池不仅能发挥曝气池所拥有的作用,也有沉淀池具有的沉淀功能,而且序批式活性泥法处理污水时没有污泥回流装置。主要步骤如下图所示。 如上图所示的步骤,就可以做到污水处理,达到排放标准,这是一个运行操作周期,各个步骤循序渐进,非常有条理。SBR法的优点在于设备使用量少、占地面积小、经济成本低,处理污水效果好(尤其是脱氮除磷效果)。 2.2 膜生物反应器(MBR) 膜生物反应器(MembraneBio-Reactor)是膜分离技术与生物技术有机结合的新型废水处理技术,是进行污水处理及回用的一体化设备。主要工艺:它利用膜分离设备将生化反应池中的活性污泥和大分子有机物质截留住,省掉二沉池。活性污泥浓度因此大大提高,水力停留时间(HRT)和污泥停留时间(SRT)可以分别控制,而难降解的物质在反应器中不断反应、降解。因此,膜生物反应器工艺通过膜分离技术大大强化了生物反应器的功能。 2.3 氧化沟处理技术 工艺核心为气动氧化沟系统,在气动循环供氧装置配套下,仅用一台低功率的风机即可带动整个水体回流循环并复氧,使水体中的污染因子与生物反应器充分接触,并且稀释了原水,降低了水体中溶解氧的消耗,提高了缓冲能力与抗冲击负荷,延时了曝气效应。气动生态氧化沟是一种体现生态和谐、节能减排的循环经济。该技术适用于有机工业废水及城镇污水治理,彻底解决了传统污水治理成本高、设备多、管理难等问题,更突破了传统工艺的治理极限,具有出水水质稳定性好、效率高、耗能低、管理简单、工艺简单、美观经济等特点,而且也有着良好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因此值得广泛推广与应用。 2.4 厌氧-缺氧-好氧活性污泥法 厌氧-缺氧-好氧活性污泥法(Anaerobic-Anoxic-Oxic)简称为AAO工艺,在好氧区,污水中的氨氮在硝化菌作用下发生硝化反应,转化成硝态氮,同时噬磷菌超量吸收污水中的磷。在混合液回流到缺氧区后,硝态氮通过反硝化菌的反硝化作用转化为氮气从污水中释放出来,达到了脱氮目的。在厌氧区噬磷菌将一部分磷释放出来,用于自身的繁殖。最终,在好氧区噬磷菌超量吸收的磷会通过剩余污泥排放去除掉。上述各过程均伴随着对有机物的降解吸收作用。污水经生物池内各类微生物的处理后,与活性污泥一起流入二沉池,实现泥水分离。该工艺可用于二级污水处理或三级污水处理,以及中水回用,具有良好的脱氮除磷效果。应用非常普遍,此技术对去除磷氮有着非常好的作用,所以,有磷氮的污水进行处理时一般都用这种方法,其主要依据活性污泥微生物在完成硝化、反硝化和生物除磷过程,在不同区域划分缺氧区、好氧区和厌氧区。 2.5 生物膜处理技术 生物膜法主要的作用是从废水中去除溶解性有机污染物,这种方法可以将是微生物附着在介质的上面,然后通过一些反应,产生生物膜,将污水与生物膜进行充分的解除,这样污染物就会发生化学反应,被转换成对环境有利的物质,例如,水、二氧化碳等,我国经济发展的同时,各种技术都在不断的更新,而新兴的生物膜法被广泛的流行起来,更多企业使用其处理城市污水,这样就可以提高企业在市场

微生物处理污水方法资料

1、流离生物床(FSBB) “流离”是近年出现的有机废水处理新技术,填料为表面经过特殊处理的碎石球的集合体(流离球)。污水在流动中存在着球体外流速快,球体内流速慢的场所,污水中漂浮物集中在流速慢的地方产生流离。经过无数次流离作用,使污水中的固形物和有机物胶体与水分离。 填料:由聚乙烯外壳和填料组成,直径100mm。其中厌氧流离球填料使用化学改性火山岩,池内填充比例40%,粒径15mm~25mm;曝气流离球填料使用化学涂层的碎石块,池内填充比例70%,粒径12mm~20mm。 驯化:(1)驯化阶段:采用逐渐提高合成污水浓度的方式对种污泥进行预驯化,氨氮与COD 最终达到垃圾渗滤液进水水质浓度;(2)实际垃圾渗滤液生化处理阶段:垃圾渗滤液分别经过厌氧流离生化池、曝气流离生化池生化处理之后进入中间水池。 驯化具体步骤如下:取垃圾渗滤液和自来水一齐注入均质池,CODcr控制范围为1000~1200mg/L,搅拌机混合搅拌约30min。水泵启动,加入接种污泥,控制MLSS范围7800~9620mg/L。注满厌氧池和曝气池,控制MLSS为3560~4560mg/L。厌氧池面的水由进水泵送入十字形布水器,形成内循环搅拌,至CODcr值低于2000mg/L时,关闭进水泵。静置2h后再次启动进水泵,向厌氧池中注入约1/3进水量以及适量的种泥,同样由进水泵进行内循环。直至填料和从池底排放出的污泥呈现致密的橙黑色,至此厌氧流离生化池启动成功。启动回转式鼓风机对曝气池进行闷曝,溶解氧浓度应控制在2~4mg/L间。检测CODcr低至500mg/L时,采用低负荷间歇法,通过进水泵向均质池中适当进水和接种污泥,日进水时间相对增长,直到填料上呈橙黄色膜,说明生物膜培养完成。此时,厌氧池和曝气池均停止接种污泥,按设计量20%的进水量持续向均质池输注垃圾渗滤液,检测CODcr低至500mg/L后,进水量提升至设计量的30%~40%,反复运作,直到达成设计处理量。再按同等比例增加进水浓度,直至到达垃圾

利用微生物技术处理废水

利用微生物技术处理废 水 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

利用微生物技术处理废水 摘要随着工业的发展,污水成分已愈来愈复杂。某些难降解的有机物质和有毒物质,需要运用微生物的方法进行处理,污水具备微生物生长和繁殖的条件,因而微生物能从污水中获取养分,同时降解和利用有害物质,从而使污水得到净化。废水生物处理是利用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对废水中呈溶解态或胶体状态的有机污染物降解作用,从而使废水得到净化的一种处理方法。废水生物处理技术以其消耗少、效率高、成本低、工艺操作管理方便可靠和无二次污染等显着优点而备受人们的青睐。 关键词污水生物处理好氧生物处理厌氧生物处理水质 1. 污水生物处理的特征 污水与污水生物处理? 污水中的污染物质成分极其复杂,一般生活污水的主要成分是代谢废物和食物残渣,工业废水可能含有较多的金属、酚类、甲醛等化学物质。此外污水中还含有大量非病原微生物和少量病原菌及病毒。污水的生物处理就是以污水中的混合微生物群体作为工作主体,对污水中的各种有机污染物进行吸收、转化,同时通过扩散、吸附、凝聚、氧化分解、沉淀等作用,以去除水中的污染物。因此,污水生物处理实际上是水体自净的强化,不同的是,在去除了污水中的污染物后,必须将微生物从出水中分离出来,这种分离主要是通过微生物本身的絮凝和原生动物、轮虫等的吞食作用完成的。 生化需氧量及生物处理的应用? 在污水处理中,通常是以有机物在氧化过程中所消耗的氧量这一综合性指标来表示有机污染物的浓度,如生化需氧量(BOD)和化学需氧量(COD)。生化需氧量是指在特定的温度和时间(通常这5 d、20℃下,微生物分解污水中有机物所消耗的氧量,称为BOD5。BOD5约占生化需氧总量的2/3,故采用BOD5来表示污水中可降解有机物的浓度是比较合适的。但污水中有机物并不是都能较快降解的,在工业废水中,可以结合COD等指标表示有机污染物的浓度。

生物制药厂废水处理方案毕业设计

1000m3/d生物制药厂废水处理方案 引言 水是人类的生命之源,它孕育和滋养了地球上的一切生物。与我们人类密切相关的是淡水。但是,水环境中的淡水资源却很少,仅占总量的2.53%。因此,保护和珍惜水资源,是整个社会的共同职责。在我国,淡水资源人均不超过2545立方米,不到世界人均的1/4,因此我们更应该保护和珍惜水资源。 20世纪以来,医药工业的迅速发展,给人类文明带来了飞跃。与此同时,在其生产过程中所排放出来的废水对环境的污染也日益加剧,给人类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威胁。据文献报道,医药废水成分复杂、浓度和盐分高、色度和毒性大,往往含有种类繁多的有机污染物质,这些物质中有不少属于难生化降解的物质,可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存留于环境中。采用传统的处理工艺很难达标排放。对于这些种类繁多、成分复杂的有机废水的处理,仍然是目前国内外水处理的难点和热点。 结合某生物制药厂污水特点,通过调查收集资料和查阅文献,以SBR法处理该制药厂所排放的污水,处理后可以达标排放,有利于当地水环境的良性循环。 第一章概论 1.1设计任务及依据 1.1.1设计任务

本设计方案的编制范围是某生物制药厂废水处理工艺,处理能力为1000 ,内容包括处理工艺的确定、各构筑物的设计计算、设备选型、平面布置、高程计算、经济技术分析。完成绘制处理工艺流程组图、各构筑物设计计算图、处理工艺组合平面布置及高程布置图。 1.1.2设计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水污染防治法》 (2)《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3)《给水排水工程结构设计规范》(GBJ69-84) (4)《毕业设计任务书》 (5)《毕业设计大纲》 1.2 设计要求 1.2.1设计原则 (1)必须确保污水厂处理后达到排放要求。 (2)污水处理厂采用的各项设计参数必须可靠。在设计中一定要遵守现行的设计规范,保证必要的安全系数。对新工艺、新技术、新结构和新材料的采用积极慎重的态度。 (3)污水处理厂设计必须符合经济的要求。 (4)污水厂设计应当力求技术合理。在经济合理的原则下,必须根据需要,尽可能采用先进的工艺、机械和自控技术,但要确保安全可靠。

第二节 生物处理工艺在废水处理中的地位

第二节生物处理工艺在废水处理中的地位 一、有机污染物在废水中的存在形式及其主要去除方法 1、颗粒状有机物(>1μm): 可以采用机械沉淀法进行去除的颗粒物; 2、胶体状有机物(1nm~100nm): 不能采用机械沉淀法进行去除的较小的有机颗粒物; 3、溶解性有机物(<1nm): 以分散的分子状态存在于水中的有机物 4、生物法处理的主要对象: 废水中呈胶体状和溶解状态的有机物;废水中溶解状态的营养元素N和P。 二、废水处理程度的分级 废水处理程度的分级:一级处理——预处理或前处理;二级处理——生物处理;三级处理——深度处理 1、一级处理: 去除效果:E BOD≈ 30%, E SS≈ 50%; 主要功能:①去除颗粒状有机物,减轻后续生物处理的负担;②调节水量、水质、水温等,有利于后续的生物处理。 主要方法:物化法,如:沉砂、沉淀、气浮、除油、中和、调节、加热或冷却等 2、二级处理: 去除效果:E BOD≈ 85~90%,E SS≈ 90%; 主要功能:大量去除胶体状和溶解状有机物,保证出水达标排放; 主要方法:各种形式的生物处理工艺 3、三级处理: 主要目的:①去除二级处理出水中残存的SS、有机物,或脱色、杀菌, ②脱氮、除磷——防止水体富营养化;方法: 主要方法:①物化法——超滤、混凝、活性炭吸附、臭氧氧化、加氯消毒等; ②生物法——生物法脱氮除磷,等 早期,在国内还将脱氮除磷作为深度处理看待,认为在我国水环境中主要的污染物还只是有机物,对氮、磷引起的污染的严重性还认识不足;但近年来,随着国内多个大型湖泊富营养化问题和近海海域赤潮现象的日益增多,对于控制废水中的氮、磷的排放逐渐有了新的认识,因此,在新的排放标准中,也将氮、磷指标列入,并且在很多新建污水厂的设计和运行上对于氮、磷的控制都有了明确要求,因此生物脱氮除磷已经逐渐转变为二级处理的范畴,不再作为三级处理来要求了。 三、我国水环境中有机物污染的严重状况

浅谈城市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

浅谈城市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 发表时间:2018-05-31T15:04:46.050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10期作者:杨林黄诗雨 [导读] 摘要:由于我国近几年经济飞速发展,科学技术也在不断进步,使得城市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从而导致城市的生活污水和废物的排放量大大增加,造成生活污水污染物的成分也越来越复杂,这样就加重了周围环境以及水资源的污染程度。 深圳市深港产学研环保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518071 摘要:由于我国近几年经济飞速发展,科学技术也在不断进步,使得城市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从而导致城市的生活污水和废物的排放量大大增加,造成生活污水污染物的成分也越来越复杂,这样就加重了周围环境以及水资源的污染程度。因此,要想保护好城市环境,要想使城市生活污水达标排放,要想进行科学有效的控制与处理,就需要对城市生活污水技术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分析,由此来解决城市生活污水的处理技术问题。 关键字: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现状;发展趋势 在我国传统的城市生活中,大家都认为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不会在乎水资源的重复利用或者节约用水等,但是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部分的城市现在已经陷入了水资源短缺的困境之中。其实水资源本身具有可重复使用和可回收的特征,将城市生活的污水通过科学有效的方法进行处理再进行重复利用,这样不仅可以有效缓解城市用水紧张的情况,同时也可以对城市的水资源在一定程度上起到补充的作用。所以,加强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在城市发展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1、城市生活污水现状的分析说明 1.1通过城市生活污水对环境造成的危害问题,科学家对此情况做的实验研究表明,在不同种类型的生活污水中,所占杂质比例最大的物质有蛋白质、脂肪等等有机物,这些物质如果不经过科学的处理而直接排放到生活中,不仅可以促使海水赤潮、蓝藻的现象爆发,还会使水资源产生毒性,水质恶化,同时当人们使用此种水的时候可能会出现中毒现象,从而威胁到人们的身体健康,降低身体的免疫力,并且最后还会影响我国城市经济健康稳定的发展。 1.2城市生活污水的处理问题还出现在处理的技术设计方面。当今社会,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使用水资源的方式方法和对水资源的消耗量的增多,对城市生活水污染的成分越来越复杂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特别是在不同的季节下,在不同的生活环境中,对城市生活水污染的成分不断变化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同时在一定程度上,给城市生活水污染处理技术的设计方面增加了难度,从而阻碍了我国城市生活水污染处理的正常进行。 1.3我国的城市生活水污染处理与可持续发展要求不一致。对于我国城市生活水污染处理工作的开展,主要采用的污水处理方法是通过延时曝气工艺技术,这种延时曝气工艺技术的使用不仅制约了水资源处理效率的提高,与此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水资源的再生产利用率。在污水处理的实际过程中,也没有对含氮或者含磷的物质进行科学的回收处理,所以常常出现城市生活水污染未达标排放的情况,这样就使城市生活水污染处理排放工作的开展不能满足国家可持续发展的策略需求。 2、城市生活水污染处理的难点 我国城市生活污水主要来自于居民的家用生活污水,相对于那些企业的工业废水来说,生活中制造的污水比工厂制造的污水浓度低。而在城市的家庭生活中,使用不同的生活用水设施产生的污水的成分和质量是各不相同的。因此,目前我国城市生活污水处理主要面临的问题有以下几点: 2.1城市污水的污染度超负荷并且难以评估 现如今,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呈现多样化,人们对生活中水的需求也越来越高,这样就造成了城市水污染成分的复杂性,城市生活水污染的污染负荷以及季节性的变化都是很难控制的,都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因此,就给城市生活水污染处理的方案选择与设计带来了许多的不便。 2.2城市生活水污染处理受社会因素和自然因素的影响 在很多城市的水污染处理技术方面大多采用实验法研究,但是就目前情况来看实际的操作过程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很大。不仅如此,在不同地区,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人为的一些因素对城市生活污水的处理技术也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再加上大自然环境的不断变化,城市污水处理就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 3、城市污水处理通常采用的处理技术 3.1采用膜分离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现,膜分离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到城市生活污水处理中了,并且在一定技术上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进展,那些经过二次处理的生活污水已经可以重复使用。当然此项技术也并不是非常完美,它也存在一定的问题,问题主要在于难以控制的膜污染。膜污染顾名思义就是经过多次处理后多次使用而使得膜的过滤能力下降。怎样对膜污染进行防治呢?就目前的情况来说,有专门对滤液的处理工作,有对处理环境做一定程度的改善以及会在一段时间内对膜进行定时处理。通过上面这些工作主要可以实现两方面问题,第一是可以及时处理掉残留在膜上的大颗粒杂质,第二是可以在对膜污染的处理过程中降低膜污染的程度。虽然这些工作可以解决一些问题,但是这种工作方法消耗比较大,并且耗时费力,所以探究一种创新型的低消耗和高处理的方法势在必行。 3.2对一级处理进行强化 就此项水污染处理技术来说,它有许多其他技术没有的特点,包括费用消耗比较低,对投资的需求也不高,污染的负荷还可以得到及时的控制,所以这项技术是城市生活水污染处理中发展速度最快的一项技术。不仅如此,此项技术操作起来还是比较简单灵活的,并且水污染的处理结果也是相对稳定的,所以很快就在一些中小城市中备受欢迎并且广泛使用。可以将此项技术系统的分为两大部分,其一是一级处理工艺,其二是生物强化处理工艺,在这项技术中,CEPT的处理有着很大的成效。但是,就这项处理技术来说,也面临着一些严重的考验,就是污水处理起来的难度比较大,处理的相关费用支出比较大,并且在这样的技术中,絮凝剂的使用会给环境带来一定的污染。怎样避免这个问题,也是污水处理技术手段的重中之重。 3.3生物处理技术中的厌氧法处理 这种厌氧法在污水处理中有很多优点,比如在发生反应时的体积较小,需要耗费的能量不多,操作过程简单灵活,所以,这种污水处理的方法在城市中广泛使用,与此同时这种处理方法也伴随着一些问题,因为在城市生活水污染中污染物的浓度并不是很高。所以,人们

微生物技术在含聚污水深度处理中的应用及改进

微生物技术在含聚污水深度处理中的应用及改进 发表时间:2018-06-07T15:36:22.737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11期作者:刘善举郑翔鹏管仁户 [导读] 摘要:油田含聚污水成分日趋复杂,普通污水处理工艺已不能适应水质的处理要求。 山东美泉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山东济南 250000 摘要:油田含聚污水成分日趋复杂,普通污水处理工艺已不能适应水质的处理要求。通过微生物自身的生命过程—氧化、还原、合成,把含聚污水中复杂的有机物降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可达到净化含聚污水的目的。该技术在基础理论、成本分析以及功能建设方面有很大的进展,但是用于处理污水是否可行却受到研究学者的争议。文章从我国污水处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入手,分析了微生物污水处理技术的适用性和应用现状。 关键词:微生物技术;含聚污水;处理;引言 1导言 近几年,微生物技术的应用逐步广泛,在城市污水处理中,采取微生物技术,实现了环境保护,同时提高了污水处理的效率,更重要的降低了污水处理的复杂性,充分发挥了微生物技术的作用和实践性。在具体应用上,由于微生物种类繁多,处理方法和技术的选择必须要根据污水的性质、污染程度等多个因素制定,从而保证污水处理的高效性。 2微生物技术处理油田含聚污水现状 2.1基本原理 在有氧的条件及适宜的环境中,含聚污水中的溶解性有机物透过细菌的细胞壁被细菌吸收,固体和胶体等不溶性有机物先附着在细菌体外,由细菌所分泌的特殊酶分解成可溶性物质,再渗入细胞体内,从而使细菌通过自身的生命过程——氧化、还原、合成,把复杂的有机物降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即在适宜的条件下微生物以有机物为营养,实现生命的新陈代谢,达到净化废水的目的,因此对环境没有二次污染。 2.2技术特点 微生物处理技术具有投资少、运行费用低、无二次污染等特点,已在国内外污水处理项目中得到应用。油田采出水具有高含盐、含油、含悬浮物,有机物成分复杂,可生化性差等特点,一般微生物难以生长(特别是含聚合物的油田采出水),需要有针对性地选配相应的微生物菌群,才能对污水中有机物及油等进行有效的生物降解。在微生物反应池中投加高效联合菌群,并赋予联合菌群合适的生长环境和适当的停留时间,这些菌群有着很高的繁殖率,通过水合、活化、繁殖、分解使其能够在生物群中很快稳定下来,形成优势菌群,同时在不断的竞争中又提高了生物群抗毒性冲击的性能,对有机物、油及悬浮物有很好的降解效果。 3微生物电化学技术需要解决的问题 3.1微生物电化学技术的放大研究 过去几年,随着电流密度的增加,微生物电化学技术的功率密度也逐步增加。但是,由于反应器大小的增加,微生物电化学技术性能却出现了衰减。因此,要想将微生物电化学技术作为未来的污水处理手段,微生物电化学技术的放大研究是必然的。研究学者发现,面比电阻加大是微生物电化学技术性能出现衰减的主要原因,采取减小电极与电路接触电阻大小,增加电极导电性可以阻止微生物电化学技术性能衰减现象的出现。 3.2寻求成本和运行的稳定性 微生物电化学技术污泥产率较低,而且能量自给自足,所以运行成本比较低,但是反过来构筑成本却非常高,构筑成本高主要是由于必要的电极结构材料贵,我们可以通过减少填充密度降低构筑成本,同时也会造成微生物电化学技术处理能力的降低。研究学者表示,研制成本较低的材料是降低构筑成本的关键因素,在未来的技术发展中应该主要关注。 使用寿命的长短也可以影响构筑成本,因此,提高微生物电化学技术是使用寿命十分重要。目前来看,电极材料在污水环境下被不同程度的破坏、腐蚀都会影响微生物电化学技术的使用寿命。 4微生物技术在含聚污水深度处理中的应用及改进 4.1吸附技术 吸附技术在污水中,利用微生物的细胞体、分泌物等,粘结悬浮在污水中的物质,共同构成了絮凝体,絮凝体的表层,覆盖着大量的多糖,本身具有很强的吸附功能。我国城市污水处理中,微生物吸附技术,主要采用了白腐真菌、酵母菌,辅助吸收污水中的铅、铬等物质,避免此类有毒物质随意排放。除此以外,微生物吸附中,研究了脱硫杆菌,在微弱电流的环境中,吸附污水中的铜离子,案例表明,脱硫杆菌去除铜离子的效率,基本在97%以上,净化了排放水源,杜绝发生再次污染。吸附技术中,要积极研究生物吸附剂,提高污水吸附的水平,由此保障城市污水处理的效率。微生物技术按照吸附功能划分,还有一类是活性污泥吸附,微生物在有氧的条件下,经过长时间曝气,转载活性污泥,活性污泥为微生物提供基础载体,其净化的流程如图1,吸附城市污水中的有机物,还能提供氧化、分解的作用,活性污泥沉淀到二沉池内,完成沉降,污水则顺利排出,活性污泥随着污水不断的排出,重复利用到吸附净化上,体现出了节约的思想。 图1活性污泥吸附工作的流程图 4.2微生物絮凝技术 微生物在生长和代谢过程中会产生一些功能性多糖和糖蛋白等具有絮凝功能的高分子有机物,可用于污水污泥的处理,有些微生物本身也是高效的絮凝剂,上世纪八十年代从红平红球菌得到的NOC-1,使其研究最详尽、效果最好的生物絮凝剂。 絮凝技术主要可以应用于:①农业污水处理,农业废水中BOD含量较多,因而处理难度较高,传统处理技术难以奏效,而微生物絮凝剂对TN和TOC的去除率达到45%和75%,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处理效果;②废水脱色处理,可溶性色素的去除一直是废水处理的难点,絮

探析新型污水处理工艺曝气生物滤池(2021新版)

探析新型污水处理工艺曝气生物滤池(2021新版) Safety work has only a starting point and no end. Only the leadership can really pay attention to it, measures are implemented, and assessments are in place.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005

探析新型污水处理工艺曝气生物滤池 (2021新版) 摘要:介绍一种新型生物膜法污水处理工艺——曝气生物滤池,着重该工艺原理、特点、形式、工艺组合流程和存在问题。 关键词:污水处理生物膜法曝气生物滤池BAF 在污水生物处理工艺的发展和应用中,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一直占据主导地位。随着新型滤料的开发和配套技术的不断完善,与活性污泥法平行发展起来的生物膜工艺技术得以快速发展,并研究开发出各式各样的生物膜工艺技术,其中曝气生物滤池应用范围最广,最具发展前景。 曝气生物滤池(BiologicalAeratedFilter,简称BAF)是20世纪80年代末在欧美发展来的一种新型的污水处理技术,它是由滴滤池发展而来并借鉴了快滤池形式,在一个反应器内同时完成了生物氧

化和固液分离的功能,不需设置二沉池。世界上首座曝气生物滤池于1981年诞生于法国。随着环境对出水水质要求的提高,该技术在全世界城市污水处理中获得了广泛的推广应用,目前,在全球已有数百座大小各异的污水处理厂采用了BAF技术,并取得了良好的处理效果。 一、工艺原理 曝气生物滤池是借鉴污水处理接触氧化法和给水快滤池的设计思路,将生物降解与吸附过滤两种处理过程合并在同一单元反应器中,以滤池中填装的粒状填料(如陶粒、焦炭、石英砂、活性炭等)为载体,在滤池内部进行曝气,使滤料表面生长着大量生物膜,当污水流经时,利用滤料表面上所附生物膜中高浓度的活性微生物的强氧化分解作用和滤料粒径较小的特点,充分发挥微生物的生物代谢、生物絮凝、生物膜和填料的物理吸附和截留作用以及反应器内沿水流方向食物链的分级捕食作用,实现污染物的高效清除,同时利用反应器内好氧、缺氧区域的存在,实现脱氮除磷的功能。 二、工艺特点

制药废水处理方案

目录 第一章概述 (2) 第二章设计依据、范围及原则 (3) 第三章设计规模与目标 (4) 第四章处理工艺流程设计 (5) 第五章主要构(建)筑物说明及报价 (10) 第六章主要设备及报价 (14) 第七章运行费用 (15) 第八章服务承诺 (16)

第一章概述 制药行业是我国传统支柱产业。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制药企业迅速发展。制药行业是工业废水的来源之一。制药废水包括四种类型的废水,即有机合成药物废水、无机合成药物废水、抗生素废水和草药生产废水。这些废水具有浓度高、色度深、含难降解和对生物产生抑制作用的毒性物质以及间歇排放的特点。多数厂家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对水体环境造成严重危害。 近年以来,我们从各种制药废水污染的环境中探索出高效降解制药废水中污染物的方法,并将它们实践于治理制药废水的项目。XX制药厂位于西高新,主要生产中药药剂,其废水排放量在3吨/小时左右,废水来源主要是设备清洗废水和原料浸泡清洗废水,废水不含对生物有毒的物质,主要成分为糖类、淀粉、纤维素和乳酸菌等有机物。此种废水如不加以处理,会对水体和周围环境造成一定污染。 XX制药厂在全厂奋力进取,不断跨越发展的同时,对环境保护高度重视,加强终端处理,严格达标排放,以顺应环保法规要求,体现企业的社会责任,为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水环境作出应有的贡献。 我公司工程部应业主要求,编制了本设计方案。

第二章设计依据、范围及原则 一、设计依据 1、《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2、《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J15-88; 3、工程建设的有关文件与设计资料及说明。 二、设计范围 废水处理站内从废水进口至出口的工艺流程与处理设备。 三、设计原则 1、设计方案严格执行有关环境保护的规定,污水处理后必须保证出水指标均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二级标准。 2、采用经济合理的处理工艺,保证处理效果,并节省投资和运行管理费用。 3、设备选型兼顾通用性和先进性,处理稳定可靠、效率高、管理方便、维护维修工作量小、价格适中。 4、尽量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合理控制噪声、气味,妥善处理废弃物,避免二次污染。 5、工程建设完成后,力争达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的最佳统一。

利用微生物技术处理废水

利用微生物技术处理废水 摘要随着工业的发展,污水成分已愈来愈复杂。某些难降解的有机物质和有毒物质,需要运用微生物的方法进行处理,污水具备微生物生长和繁殖的条件,因而微生物能从污水中获取养分,同时降解和利用有害物质,从而使污水得到净化。废水生物处理是利用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对废水中呈溶解态或胶体状态的有机污染物降解作用,从而使废水得到净化的一种处理方法。废水生物处理技术以其消耗少、效率高、成本低、工艺操作管理方便可靠和无二次污染等显著优点而备受人们的青睐。 关键词污水生物处理好氧生物处理厌氧生物处理水质 1. 污水生物处理的特征 1.1 污水与污水生物处理 污水中的污染物质成分极其复杂,一般生活污水的主要成分是代谢废物和食物残渣,工业废水可能含有较多的金属、酚类、甲醛等化学物质。此外污水中还含有大量非病原微生物和少量病原菌及病毒。污水的生物处理就是以污水中的混合微生物群体作为工作主体,对污水中的各种有机污染物进行吸收、转化,同时通过扩散、吸附、凝聚、氧化分解、沉淀等作用,以去除水中的污染物。因此,污水生物处理实际上是水体自净的强化,不同的是,在去除了污水中的污染物后,必须将微生物从出水中分离出来,这种分离主要是通过微生物本身的絮凝和原生动物、轮虫等的吞食作用完成的。 1.2 生化需氧量及生物处理的应用 在污水处理中,通常是以有机物在氧化过程中所消耗的氧量这一综合性指标来表示有机污染物的浓度,如生化需氧量(BOD)和化学需氧量(COD)。生化需氧量是指在特定的温度和时间(通常这5 d、20℃下,微生物分解污水中有机物所消耗的氧量,称为BOD5。BOD5约占生化需氧总量的2/3,故采用BOD5来表示污水中可降解有机物的浓度是比较合适的。但污水中有机物并不是都能较快降解的,在工业废水中,可以结合COD等指标表示有机污染物的浓度。 只有BOD高的废水才适宜采用生物处理,COD很高但BOD不高的废水不宜采用生物处理。对于有毒的废水,只要毒物能降解,就可用生物法处理,关键是控制毒物浓度和驯化

污水处理技术及其发展趋势探究分析 刘雪琴

污水处理技术及其发展趋势探究分析刘雪琴 发表时间:2018-06-15T15:11:44.767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12期作者:刘雪琴[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人口的不断增加,现代工业的不断发展,城市污染问题逐渐严重,水污染的问题逐渐会影响到我国为来的发展。 博天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湖北武汉 430060 摘要:随着我国人口的不断增加,现代工业的不断发展,城市污染问题逐渐严重,水污染的问题逐渐会影响到我国为来的发展。所以,相关部门要加强对城市污水处理工作的重视,采用新技术,新设备,利用合理科学的解决对策解决污水处理的相关问题,为城市污水处理工作创造良好条件,进而促进我国城市污水处理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环境工程;污水处理技术;运用引言 相关部门应创新相关机制同时加强相关制度的建设,并充分认识到城市污水处理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性,遵循科学指导、执行正常的建设程序,从而促使城市污水处理工艺不断提高,同时降低处理污水时的能源消耗,为相关人员的管理工作提供便利,继而提高环境工程城市水污染治理水平。 1污水治理的意义由于我国淡水资源所占的比例远远低于世界的平均水平,再加上我国普遍存在水资源浪费严重的现象,使得我国水资源呈紧张之势,严重阻碍了城市的发展。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如何有效处理城市中的污水、避免对环境造成破坏已成为当今社会需要思考和关注的重点问题。在环境工程中,有效处理城市水污染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只有有效解决污水处理这一问题,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城市水环境的不断恶化,才可以为城市的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因此城市污水处理工作是一项具有现实意义的工程项目。 2当前污水处理技术概述及其运用 2.1污水的物理处理方法 对于污水的物理处理方法指的是将污水当中体积比较大的悬浮物通过筛滤的方式将其从污水当中分离出来,这一方法属于污水处理的最初的步骤。此外,不仅可以对滤筛装置进行利用之外,还可以对沉淀、气浮以及离心等方法加以利用,从而对污水当中的悬浮物进行有效地处理。在这些方法当中,对气浮法进行利用是其中一种效果较为良好的方法,尤其是在对含有污水隔油的应用当中应用效果较好。 2.2污水的生化处理方法 2.2.1活性污泥法 所谓的活性污泥法采用的是利用连续的方式向污水当中通入空气,在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好氧微生物就会得到大量的繁殖,从而形成污泥絮凝剂物体,生存在上面的以菌胶团为主的微生物群,在氧化能力与吸附能力方面较强,可以对污水进行有效地处理。当前这种方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应用效果方面也较好。而且在不断地研究之后也寻找到了其他的方式,当前对于活性污泥的应用也越来越多。通过对传统的活性污泥法进行改善,从而得到新的污水处理方法,例如CASS法、AB法、Unitank法等等。当前,CASS法是最先进的、国际公认的污水处理工艺,其在SBR法的基础上,将反应池沿着长度方向进行划分,使其分成前后两个部分,依据生物反应的动力学原理以及对水利条件加以利用,从而研究出一种较为新型的污水处理工艺,一般情况下在工业废水比较多的污水处理工作当中进行应用。 2.2.2厌氧生物处理技术 所谓的厌氧生物处理技术,指的是在厌氧的条件之下,兼性厌氧和厌氧微生物将有机物消化为甲烷和二氧化碳的方法。在这种技术当中,其生物处理的水平在不断的提高,当前比较新颖的方法主要有A2/O法。其中A2/O法属于一种比较常用的脱磷除氮工艺,在这一工艺当中,其对各种化学元素的特点加以利用然后对其进行有效地处理,其优点是运行稳定、生化效率高、流程简单等等,但是其缺点是工作量大、有污泥回流情况,并且在节能性方面比较差。 2.3污水的化学处理方法 在污水处理的过程中,其主要是利用相关的化学反应阅历将化学物质投入到污水当中,使得污染物得以消除或者是分离,例如,对酸碱处理法加以利用,能够有效地实现污水当中物质的中和,对强氧化剂加以利用,从而使得污水当中的污染物得以有效地分离,或者是可以对电解法加以利用,从而使得污水实现氧化还原反应,也能够实现水质净化的目的。 3城市环境工程污水治理发展趋势 3.1 膜处理技术的拓展性应用 城市生活污水处理技术在应用中得到不断的发展和改进,对膜处理技术进行合理的应用,则能够对膜的隔离作用进行充分的利用。在反渗透的处理形式中,对城市生活污水里含有的颗粒状物质、胶体物质以及污染物等实施分离。膜处理技术在城市生活污水处理中的使用能够实现对污染物的吸附、沉着和沉淀等,对城市生活污水处理起到技术控制的作用,并且能够在膜处理中进一步强化对搅动技术和混凝技术的使用,减少和控制城市生活污水的消耗,提升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的效率。例如德国北威州对膜技术的应用研究中,在北运河的污水厂投入使用,在防止膜结垢时,采用的运行方式使对膜组件的部分实施大气泡曝气,强烈紊动的气流中,能够防止膜表面的沉积。在运行中对其进行约400s 的过滤,反复清洗30s,在这种交替处理时,对其进行化学清洗,使用酸清洗无机物的絮凝剂,使用碱性清洗剂防止蛋白质结构,对于油污可使用表面活性剂处理。 3.2 冶金工业废水处理 在城市生活污水处理中使用一级处理工艺,主要包括机械处理工段,如格栅、沉砂池、初沉池等构筑物的污水处理,以去除粗大颗粒的杂质为主,既能满足出水要求,也能够减少城市生活污水处理中的成本和相关费用的投入,投资效益较高,并且能够对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的负荷进行消减,随着现代化城市生活的发展,城市生活污水中含有的杂质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加,在城市生活污水处理中应用一级处理工艺,具有稳定可靠和操作简单等优势。一级处理工艺使用灵活,在城市生活污水处理中,CEPT 的处理效果较好。例如国外关于工业废水处理,针对有用物质的回收和循环利用进行考虑,在工业过程的自利用中,对有机物进行回收后,可作为原料或者新的产品使用。电镀冶金中,由于重金属络合物含量高,且难以去除,但不是游离基础离子,也不是游离有机物,氧化、回收难度高,可以设计电化学,用CO2 作为光阳极、釉钢作为阴极,去除络合物效果好。把EDTA 这种配位体的氧化使铜能够游离出来,在阴极的表面沉结大量的铜,使铜得到回收。

制药废水现状及处理介绍

1 制药工业概述 1.1 分类 根据生产工艺的特点,制药工业可以分为发酵类、化学合成类、混装制剂类、生物工程类、提取类、中药类。 1.1.1 发酵类 1)定义 发酵类制药指通过微生物发酵的方法产生抗生素或其他的活性成分,然后经过分离、纯化、精制等工序生产出药物的过程。 2)分类及其代表性药物 发酵类药物主要包括抗生素、维生素、氨基酸和其他类,其代表性药物如下表所示: 1.1.2 化学合成类 1)定义 化学合成类制药指采用一个化学反应或者一系列化学反应生产药物活性成分的过程,包括完全合成制药和半合成(主要原料来自提取或生物制药方法生产

的中间体)之制药。 2)分类及其代表性药物 其主要品种有合成抗菌药(如喹诺酮类、磺胺类等)、解热镇痛药和非甾体抗炎药、麻醉药、镇静催眠药(如巴比妥类、苯并氮杂卓类、氨基甲酸酯类等)、抗癫痫药、抗精神失常药、镇痛药和镇咳祛痰药、中枢兴奋药和利尿药、拟肾上腺素药、心脑血管系统药物、解痉药及肌肉松弛药、抗过敏药和抗溃疡药、寄生虫病防治药物、抗病毒药和抗真菌药、抗肿瘤药、甾体药物、代谢类药物等约近千个品种。 1.1.3 混装制剂类 1)定义 混装制剂类制药是指用药物活性成分和辅料通过混合、加工和配制,制成各种剂型药物的过程。 2)分类及其代表性药物

1.1.4 生物工程类 1)定义 生物工程类制药指利用微生物、寄生虫、动物毒素、生物组织等,采用现代生物技术方法(主要是基因工程技术等)进行生产,作为治疗、诊断等用途的多肽和蛋白质类药物、疫苗等药品的过程 2)分类及其代表性药物 主要包括括基因工程药物、基因工程疫苗、克隆工程制备药物等。根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已经批准上市的基因工程药物和疫苗如下表所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