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公共关系的发展历程

现代公共关系的发展历程
现代公共关系的发展历程

现代公共关系的发展历程

摘要:现代意义上的公共关系起源于美国,在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开始出现有组织的公共关系活动,随后逐步完善,形成了一门独立的社会职业。在现代公共关系思想发展的过程中主要经历了四个不同的阶段:巴纳姆时期,艾维?李时

期,伯内斯时期以及“双向对称模式”时期。

关键词:现代公共关系;发展;时期

The Developme nt of Moder n Public Relati ons

Abstract : Public relations in the modern sense originated from the United States. From the end of the 19th cen tury to the begi nning of the 20th cen tury, orga ni zed public relations activities began to appear, and then gradually improved to form an in depe ndent social occupati on. In the process of the developme nt of moder n public relations thought, it mainly experieneed four different stages: Barnum period, Ivy Lee period, Bernes period and "two-way symmetry mode" period.

Key words : moder n public relatio ns; developme nt; period

目录一、........................................................... 巴纳姆时期1二、......................................................... 艾维?李时期1三、........................................................... 伯内斯时期2四、................................................. “双向对称模式”时期

2五、................................................................. 小结3

参考文献 (4)

自现代意义上的公共关系在美国产生,距今已有百年历史。而在现代公共关系的发展过程中,主要经历了巴纳姆时期、艾维?李时期、伯内斯时期以及“双向对称模式”时期等四个阶段。

一、巴纳姆时期

十九世纪三十年代,伴随着经济、科技的繁荣发展,以及日趋民主的政治,美国以报纸为媒介的大众传播事业开始迅速发展,政府部门抑或各界巨头都就报纸这一社会舆论工具开展了激烈竞争。

而其中,巴纳姆则是当时最具有代表性的“报刊宣传”运动的推动者。巴纳姆认为,“凡宣传皆好事”,于是,他为了雇主的利益不惜编造离奇的故事,例如他所编造的“海斯神话”。他不择手段欺骗公众,使公众受到愚弄,产生了与公共关系的宗旨背道而驰的结果。由此,历史上也将巴纳姆时期称为“公众受愚弄” 的时期,并认为这一阶段是公共关系发展史上最黑暗的时期。

在该时期中,巴纳姆这类将新闻媒介视为异己,利用新闻媒介愚弄公众的现象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强烈不满,随后,报刊杂志开始揭露实业界中所谓“强盗大王”的各类恶劣丑闻,形成了美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扒粪运动”。

二、艾维?李时期

艾维?李所代表的一批有正义感的记者揭露了“报刊宣传”编造的谎言以及

其愚弄公众的真相,提出了“说真话”的主张,并且认为,“公众必须被告知”

他提出了关于工商业应把自己的利益同公众的利益联系起来,而不是对立起来的

概念;要与最高决策者和管理人员打交道,并且只有在管理人员积极支持和亲自处理的情况下才实施计划;与新闻媒介保持公开的畅通的信息交流;强调工商业具有人情味的重要性,并把公共工作做到雇佣、顾客及其邻居中去。他开设了公关史上第一家公共关系事务所,标志了公共关系职业化的起点,被称为“公共关系之父”。

当然,艾维?李的公共关系思想还只是初步的,他的工作中也存在着不足之处:他注重经验,忽视理论;他注重直觉,忽视调查。在开展公共关系咨询和实施的过程中有实践经验,但缺乏科学的预测,理性的总结以及系统的理论指导,由

此,“只有艺术而无科学”成为了他最大的局限。

三、伯内斯时期

伯内斯是心理学泰斗弗洛伊德的侄子,其思想深受弗洛伊德的影响,一生致力于将社会科学理论应用于公共关系研究,并将公共关系学从新闻传播领域中分离出来,使其成为一门独立、完整的应用学科。

伯内斯提出了“投公众所好”的主张,他认为,以公众为中心,了解公众的喜好,掌握公众对组织的期待与要求的态度,确定公众的价值观念应该是公共关系的基础工作;一切以公众的态度为出发点,按照公众的意愿进行宣传,才能做好公共关系工作。由于伯内斯在从事公共关系的研究与实务过程中,以一定的科学理论为指导,所以,促进了公共关系正规化、科学化,提高了公共关系的理论水平。

伯内斯以其不懈努力,为现代公共关系的发展做出了一系列重要的贡献:公共关系职业化;公共关系工作摆脱了新闻界附属的地位,开始独立自主的发展;初步建立了现代公共关系的理论体系;强调了舆论及通过投其所好的公共宣传来引导公共舆论的重要作用;主张获得公众的谅解与合作应当成为公共关系的基本信条;等等。

四、“双向对称模式”时期

美国学者卡特利普和森特先后出版了《有效公共关系》、《公共关系咨询》、《当代公共关系导论》等著作。在1952年出版的《有效公共关系》中,提出了“双向对称”的公共关系模式,该理论强调“双向沟通吧,双向平衡,公众参与”。“双向对称”的基本思想是:一方面把组织的想法和信息向公众进行传播和解释,利益方面又要把公众的想法和信息想组织进行传播和解释,目的是实现组织和公众结成一种双向沟通和对称和谐的关系,从而产生对称平衡的良好环境。

卡特利普和森特的《有效公共关系》一书,被誉为公共关系的“圣经”和“现代公共关系思想的基础”。“双向对称”模式超越了原来的“单向沟通”模式,科学地界定了公共关系“传播沟通”上双向互动特征,从而把“公共关系传播”与

“宣传”、“广告传播”严格区分开来,因为后两者的沟通属性为典型的“单向传播”。“双向对称”模式迄今仍然属于现代公共关系活动采用的基本模式。

五、小结

现代公共关系历经以上四个阶段迅速发展,不断完善,最终成为了一门科学、完善且独立社会学科。相信公共关系学绝不会满足于已有的理论,相反,伴随着科学、经济的发展,以及世界化格局的日益增强,其相关理论必定会逐步完善,形成更加适用于当下时代背景以及具体国情的新理念。

参考文献

姜亦炜(2009).公共关系的起源与发展探究.中共乐山市委党校报,02:82-85.

居延安(2013).公共关系学(第五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卢山冰(2003).公共关系理论发展百年综述.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02:168-173.

孟建(2010).走向世界的中国公共关系一一对中国公共关系发展问题的若干思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02:58-61.

王枫云(2006).从新公共管理到新公共服务一一西方公共行政理论的最新发展.行政论坛,01:91-93.

卫五名(2002).中国公共关系发展探析.暨南大学.

谢昕,王小增(2005).基于公共行政理念的政府公共关系发展历程探析?湖北社会科学,09:14-16.

我国公关行业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分析

目录: 一.中国公关业二十年的简要回顾--------------------------3 二.中国公关行业现状 三.中国公关关系问题 ㈠步入了庸俗关系的误区----------------------------------------------------------------4㈡步入了选美误区-------------------------------------------------------------------------5 ㈢步入纯粹社交误区----------------------------------------------------------------------5㈣我国公关业的行业竞争无序----------------------------------------------------------5㈤我国公关业的高层次专业人才缺乏-------------------------------------------------5㈥我国公关业的行业法律体系不健全-------------------------------------------------5㈦我国公关业的品牌管理能力弱-------------------------------------------------------6 四.针对我国公关行业存在问题的对策分析 ㈠改善行业空间环境,防范行业竞争-------------------------------------------------6㈡整合公关行业资源,完善公关行业管理方法和方式----------------------------6㈢制定科学的人才策略,促进人才教育,合理聘用、使用和留住专业人-------6㈣合理聘用并使用本土化公关专业人才-----------------------------------------------6㈤留住专业公关人才-----------------------------------------------------------------------6㈥健全和完善我国公关业法律体系-----------------------------------------------------6㈦树立品牌理念-----------------------------------------------------------------------------7五.参考文献 --------------------------------------------8

我国公共关系的发展历程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中国公共关系的发展阶段,重要事件及其特点 新闻传播学院 播音与主持艺术 刘星酉 2008106135

中国与公共关系的最初的接触 早在20世纪60年代,我国台湾和香港地区经济迅速发展时期,现代公共关系便已经传入台湾和香港并得到较快的发展。特别是在香港地区,一些跨国公司在其分公司内部设立公共关系机构,聘用受过专业训练的人员从事公共关系工作,他们开展的公共关系活动一般具有比较高的水平。此后,企业、酒店和宾馆纷纷设立了自己的公共关系部门,社会上涌现出一批公共关系专业公司,公共关系从业人员迅速增加,公共关系以其独特的社会作用在香港产生了良好的影响。公共关系在港台地区的健康发展,为其传入中国大陆创造了良好的条件。随着改革的春风吹遍大江南北,尤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确立,公共关系这种新兴的职业开始被中国的企业所接受。 公共关系在中国大陆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两个阶段: (1)1981-1991:萌芽和普及阶段 国门的打开和经济建设的需要使得现代公共关系这一新生事物得到迅速传播。在此期间,出现了第一个企业公关部、第一家专业公关公司、第一个地方公关组织以及第一份公关刊物。 (2) 1991-2001:专业和职业发展阶段 市场经济的建立和体制的逐步完善,促使公共关系向专业化、职业化方向发展。1991年4月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CIPRA)成立以后,遵循"指导、协调、服务、监督"的八字方针,借鉴国际成功经验,积极推进中国公关业的职业化、专业化和规范化发展。设立了两年一届的中国最佳公共关系案例大赛,举办两年一次的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大会,进行年度行业调查和行业工作研讨会,在全国范围开展公关从业人员的职业资格认证工作。这些工作极大地推动了本地公关公司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专业人员加入我们这一行业。随着社会公众对公共关系认知的提高,中国公关市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公共关系在中国大陆的发展以一些重大的公关事件的发生为里程碑: 1984年4月28日,北京长城饭店在其美籍公关部经理的策划下,把美国总统访华的答谢宴从人民大会堂的宴会厅搬到了刚刚开业的北京长城饭店。来自全世界各地的500余名记者把里根连同长城饭店一起推销到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1984年,广州的白云山制药厂率先挂出了国内第一块国有企业公共关系部的招牌。白云制药厂的声明也随着其赞助的足球赛事和收购的歌舞团的南征北战而威名四播。 1984年,全球最早成立(1927年)的世界第二大公关公司伟达公关(Hill & Knowlton) 在北京设立了办事处。该公司亚洲地区经理认为在中国首都没有公共关系机构是不可想象的。 1985年1月,深圳总工会举办了我国有史以来的第一家公关培训班。公关的左右开始为企业所重视,成为了企业战略的组成部分。 1985年8月,世界上最大的公关公司博雅合资新华社下属的中国新闻发展公司成立了中国第一家公关公司-中国环球公共关系公司。 1985年9月,深圳大学首先设立了公共关系专业,开设公关的必修和选修课程。从此公关进入高等学府的讲堂。到1987年,国家教委正式把公共关系列入行政管理、工业经济、新闻学等专业的必修课。

世界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doc

第一讲 世界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 1.“工艺美术”运动(英国,19世纪60年代开始,现代设计的开端) 2.“新艺术”运动(法国,19世纪末开始,承上启下) 3.“装饰艺术”运动(装饰运动在20世纪初的最后尝试) 4.“现代主义设计”运动(20世纪20年代开始,20世纪设计的核心) 5.“国际主义设计”运动(二战后兴起,20世纪50——70年代风行,是现 代主义设计在战后的发展) 6.设计多元化格局(20世纪60年代以来) 第二讲 现代设计的萌芽与工艺美术运动 本讲主要内容: 一、工艺美术运动的概念、风格、意义及其影响 二、1851年英国世界博览会与“水晶宫” 三、威廉·莫里斯(Willian Morris) 一、工艺美术运动的风格、概念、意义及其影响 1、工艺美术运动的概念 工艺美术运动是19世纪60年代起源于英国的一场设计运动,其起因是工业革命以来,随着工业化的兴起,设计产品的工业化批量生产,造成了设计水准的下降,设计上艺术与技术分离的局面。这场运动的契机是1851年在伦敦水晶宫中举行的世界博览会,这场运动的理论指导是约翰·拉斯金(John Ruskin),运动的主要奠基人是威廉·莫里斯(Willian Morris),这场运动的风格影响到其他欧洲国家和美国,在20世纪开始失去势头,但是对于精致、合理的设计,对于手工艺的完好保存迄今还有相当强的作用。 2、“工艺美术”运动风格 (一)强调手工艺,明确反对机械化生产。 (二)在装饰上反对矫揉造作的维多利亚风格,提倡哥特式风格和其他的中世纪风格,讲究简单、朴实无华和良好功能。 (三)装饰上推崇自然主义、东方装饰和东方艺术特点。 (四)主张诚实的、诚恳的设计,反对设计上的哗众取宠、华而不实趋向。 3、工艺美术运动的意义及其影响 (一)工艺美术运动从英国开始,范围扩展到美国和斯堪的纳维亚国家(瑞典、芬兰、丹麦、挪威、冰岛),其设计风格涉及到平面设计、家具设计、陶 瓷设计、建筑设计、纺织品设计等方方面面。 (二)工艺美术运动强调设计为大众服务,反对精英主义设计,体现了知识分子的理想主义情感,强调技术与艺术的结合,情调协作精神,都具有积极意义。但是,工艺美术运动对于工业化的反对,对于机械的否定,对于大批量生产的否定,使它不可能成领导潮流的主流风格。同时,它又过分注重装饰,增加了生产费用,使它的设计不可能真正为平民大众所享有。因此,

公共关系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世界范围内新技术革命的兴起和经济、政治以及文化活的一体化程度不断提高,公共关系会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 首先来说,公共关系的职业化会越来越高。许多企业都成立了公关部,用来解决各种突发的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公共关系这种职业的作用会越来越突出。因此也就会越来越职业化。 第二,规模日趋扩大。职业化的提高会导致更多的人去参与它。因此导致它的规模越来越大,但是同时对公共关系人员的素质和能力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 第三,理论的科学化和系统化。现代公共关系学作为一门新的学科,虽然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发展理论已日臻成熟和完善。但是随着社会各个学科邻域的发展,公共关系学也会更加系统化和科学化,更一步的增强公共关系理论对现代社会的实际指导作用。 第四,技术手段也会日益现代化。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理论的科学化和系统化。公共关系的工作手段也在不断发展,现代公共关系人员运用各种高科技产品进行工作,大大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2010中国公关市场发展判断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公关一直在摸爬滚打中发展。从本质上看,中国公关的主 旋律都是在探索,这也注定了中国公关的青涩。它就像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虽然已经 不再童真和顽皮,心智的成熟却在模棱两可之间。从2010年开始,中国公关市场将进 入青春期。就像生活中的年轻人一样,公关公司也将出现三种走向:一小部分成为社会 精英;一部分将迷失自我,成为社会秩序的破坏者和“问题分子”;而绝大部分公司仍然 不能逃脱碌碌无为的命运。所以,2010年会是一个分水岭,这一年将会让公关市场的 格局感更明显。 与此同时,真正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关之路,也将从2010年开始。这一年,中国公 关将开始书写新的传奇。在此前的20余年间,中国公关始终在“全盘西化”和“本土 创造”之间左奔右突。虽然也趟出了一条“中国式公关”的生存之道,但却缺乏方向感, 更难以确立其“先进生产力”的本质属性。2010年,中国公关承担如此使命的时机到 了。 2010年,中国公关必须正视技术革命。互联网的纵深发展、三网合一的紧密推进、

公共关系的起源与发展

第二章公共关系的起源与发展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公共关系的产生与发展的历史过程,把握国内外公共关系的现状,剖析公共关系形成和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认识公共关系的社会历史必然性,更好瞻望公共关系的未来发展。 学习方法:以识记为主,领会公共关系作为一门职业和学科在世界范围内产生发展的历史轨迹,把握公共关系发生与发展的三个历史阶段,尤其需要通过阅读,了解公共关系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以及公共关系在中国的未来走势。 第一节公共关系的起源 公共关系作为一种职业和学科,最早产生于美国。但公共关系作为一种客观的社会现象。作为人类一种朴素的思想意识观念,作为人类一种不自觉的社会活动却早已问世

了。 一、古代时期-----公共关系思想的萌芽 1.考古学家发现,远在公元前1800年伊拉克原一种农业公告,很有点像现代社会某些农业组织公共关系部的宣传资料。 2.在古希腊,社会对于沟通技术非常重视.有些深谙沟通学问的第一流演说家常常被推为首领。 古罗马独裁者儒略·凯撒的纪实著作(高卢战记)被公共关系同业工会主席李利·比诺称为“第一流的公共关系著作”。 希腊人认为,较强的修辞能力是参与政治过程的基本条件之一,因为政治家与公众之间的桥梁是靠修辞来架筑的。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经典著作《修辞学》被西方公共关系学界认为是最早问世的公共关系学的理论书籍。 3.在我国古代的政治活动、外交活动和军事活动中,亦有许多类似于公共关系活动的成功范例。

1)古代的游说活动 2)古代帝王对民意的重视 3)古代商业经济领域的诚信原则“和” 4)古代军事领域“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这仅仅是“类似”而已,公共关系其源头并不在古代,而在近代的美国。美国19世纪中叶风行的报刊宣传活动,可以说是公共关系的发端时期,其代表人物是巴纳姆(Phines T.Barnum)。 二、巴纳姆时期------现代公共关系的发端19世纪中叶在美风行的报刊宣传活动,被认为是现代公共关系业的“前身”。 “报刊宣传活动”,是指一个组织为了自身的目的和利益,雇佣报刊宣传员在报刊上进行宣传活动,以制造舆论,扩大影响。 当时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巴纳姆。巴纳姆的信条是“凡宣传皆好事”。 当时,这种把新闻媒介视为异己,或利用

公共关系现状

《公共关系学》课程期中考查论文

摘要 (2) 关键词 (2) 一、我国公关的历史渊源 (2) 1、我国古代公共关系的历史拾遗 (2) 2、我国古代公关分析 (3) 3、我国古代公关思想对现代公关的影响 (3) 二、公关的界定 (4) 三、我国公关的现状 (4) 1、我国公关的可喜现状 (4) 2、我国公关可忧的现状 (5) 2.1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公关市场供需不平衡 (5) 2.4从理论研究、教育上来说 (6) 参考文献 (7)

摘要 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冲击着我们的生活,互联网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在此影响之下,作为舶来品的公关,是应中国的改革开放诞生,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在它的中国化也就是与本土文化融合的过程中,经历了怎样的历程?由此而带来的现状如何?笔者将从公共关系学的历史渊源、改革开放后的再引进出发,加上充分考虑全球化、网络信息化的影响的情况下,对公共关系的现状进行粗浅的分析。 关键词:公共关系、发展现状 一、我国公关的历史渊源 其实,在中国,公共关系自古有之,只是系统的、理论化的公共关系学是改革开放后伴随着许多新兴学科传进来的。这里,笔者从历史中找寻一些片段,试图寻找公共关系在我国的萌芽或者说渊源,“饮水思源”,以此加深对其现状的认识。 1、我国古代公共关系的历史拾遗 讲一个故事:大约公元前450年左右,也就是在春秋早期,鲁国的著名机械制造家公输般,正夜以继日,为楚国制造新的攻城器械,准备攻打宋国。楚国可是春秋五霸之一,而宋国却是小国,战争一旦打响,结果可想而知。这时,旅居宋国的墨子挺身而出,通过锋利巧妙的言辞,发动了一场公关战,最终止楚攻宋。这可以说是我国最具代表性的公关记录了1。 我们回顾一下历史会发现很多公共案例: ?①盘庚迁都 ?②周武王的《誓师词》,列举了商纣王的三条罪状“仁义之师” ?③周朝“采诗”:体察民情 ?④卧薪尝胆的越王勾践,运用“激励的理论”来搞好内部公共关系 ?⑤苏秦联纵抗秦 ?⑥张骞西域之行

现代设计色彩的发展与未来发展趋势

现代设计色彩的发展与未来发展趋势 中国现代色彩设计的发展历程,自20世纪初期至今的几近一百时间内,从理论建构到教学实践,概括起来大约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一是色彩设计的启蒙期;二是色彩设计的发展期;三是色彩设计的繁荣期。 中国设计色彩的启蒙期是中国色彩设计发展进程中历史最为漫长的一个阶段。到上个世纪80年代为止,其大约历经了半个多世纪的演变过程。这个时期的色彩设计内容主要为《装饰色彩》或《图案色彩》等。在学术著作实践当中,从写生色彩客观对象或从传统色彩中获取色彩创作素材和灵感。在特定的历史阶段,《装饰色彩》对于培养色彩应用者认识色彩、应用色彩的确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中,某些思想观念及应用方法至今应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进入21世纪后,国内各个艺术高校在继续保持自身色彩发展的主体地位同时,也做出许多“跨越式”发展的举措。其中,一个重要举措就是突破了将色彩艺术设计仅仅停留在以往设计艺术基础课程,同时,解构与模糊了传统意义上的专业划分模式,而是以全新的思维方式及市场需求对色彩给予专业界定。 任何形式的艺术、艺术设计作品如想达到高超的水准,都需要它们的作者具备良好的基础,这也是设计色彩发展这

一概念作用于艺术创作、艺术设计的普遍意义。但如果将这一普遍意义无限地作用于各种不同的领域和时期,那就大为不妥了。时代在改变,设计色彩的概念本身也在变,那些靠身体力行和技能支撑的设计色彩形式已经或正在逐渐被那些倚靠观念创意和新材料建立起来新的艺术形式所取代。过去的基础不能服务于今天的创作和设计,今天的艺术和设计需要新的基础来适应。 目前在我们国家各美术及设计院校所采用的设计色彩方式大多都是前苏联美术教育体系与法国印象主义光色理论相结合的综合体。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这套体系的确起到了相当有益的作用。它建立了西方艺术形式在中国的位置,打破了中国传统设计色彩一成不变的模式,使中国的古老文化得以发展。但这毕竟是一种源干过去时代的“旧基础”模式,尽管它是前人在艺术实践中总结的经验,尽管它也曾哺育出很多的杰出人物,但任何设计色彩如果被作为“经验”固定下来,并以一种“科学”的方式传授给后人,那么这种方式本身就是旧的方式,就应该结束。过去我国几十年的设计色彩发展史已经证明:陈旧落后的设计色彩已越来越难以胜任当今社会艺术、设计形式发展的需要。今天的艺术、艺术设计院校已不再是传统技能的传授之地,而是新思想、新观念的诞生交流场所。所有的基础训练课程都应以如何摆脱旧的基础训练模式和如何来引导启发学生创造性思维为中

中国历史人物大全

中国历史人物大全历史人物大全 汉赋四大家: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衡- 唐诗四大家:李白、杜甫、白居易、元稹- 北宋文坛四大家:王安石、欧阳修、苏东坡、黄庭坚- 苏门四学士:黄庭坚、张耒、晃无咎、秦观- 宋代程门四大弟子:谢良佐、游酢、杨时、吕大临- 南宋四大画家: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 南宋诗坛四大家:杨万里、陆游、范成大、尤袤-

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 元代儒林四杰:黄晋、虞集、柳贯、揭俊斯- 元代山水画四大家:黄公望、吴镇、倪瓒、王蒙- 元代诗坛四大家:虞集、杨载、范椁、揭俟斯- 元代吴中四杰:高启、张羽、徐贲、杨基- 柯记》;- 四大名花:山东菏泽的牡丹、福建漳州的水仙、浙江杭州的菊花、云南的山茶花民间文学四大传说:牛郎织女、孟姜女寻夫、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 四大古都:西安、北京、南京、洛阳-

古代四库全书:经、史、子、集- 三皇:伏羲、神农、黄帝- 五帝:黄帝、少昊、颛顼、喾、尧- 商纣四诸侯:东伯侯姜桓楚、南伯侯鄂崇禹、西伯侯姬昌、北伯侯崇侯虎- - 国学三圣:孔子、老子、墨子- 二桃杀三士(中间的三士,不是二桃):张远山公孙接、田开疆- 中国四大美女:貂蝉、西施、王昭君、杨贵妃-

吴越三王:勾践、范蠡、文种- 山东三圣:史圣左丘明、商圣范蠡、武圣孙膑- 鬼谷二高徒:孙膑、庞涓- 战国四公子:平原君赵胜、孟尝君田文、信陵君魏无忌、春申君黄歇- 印、济南王刘辟光、菑川王刘贤、胶东王刘雄渠- 冠军二侯:卫清、霍去病- 许氏二龙:许虔、许劭- 云台二十八将:邓禹、吴汉、贾复、耿弇、寇恂、岑彭、冯异、朱祜、祭遵、景丹、盖延、铫期、耿纯、臧宫、马武、

中国公共关系现状及问题浅析

中国公共关系现状及问题浅析 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浪潮冲击着我们的新生活,全球公关事业的蓬勃发展给中国公关事业带来了更大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更严峻的挑战。公关选择了正在发展中的中国,中国也选择了公关。公关,作为一种舶来品,他的导入和传播需要一个与本土文化融合的过程。 20 多年的风雨催新花,中国的公关事业取得了骄人的成就。它经历了公关实务、公关传播与教务,公关理论研究、公关组织建设的递进式发展,成为了一种大众文化,中国公共关系的发展需要有自己的特色,任重而道远。 近20年来我国内地公共关系事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我国当代的公共关系最初发端于宾馆、饭店和旅游业。这些旅游宾馆业卓有成效的公共关系活动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显示出巨大的促进作用,因而公共关系也被一些国营大中型企业所重视和采用,并在实际中显示出相当大的威力。目前,本土化的公关公司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中国公关市场已初步形成,并继续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国际公关公诉纷纷抢滩中国的公关市场,与中资公司联营或建立办事机构和业务点,着对中国公关市场的专业化,职业化,国际化起到了积极作用。 虽然我国公共关系事业正在迅猛发展,但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行业增长迅速,地区间存在差距。一直以来,北京、上海、广州都是中国公关市场重心。地区差距使中国公关行业发展不平衡。大量事实表明,最近几年的中国地区差别,即沿海省份与其他边远地区的差别非但没有缩小,反而在扩大。目前中国已经是世界上地区差距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这些差距不仅表现在GDP 增长上,也表现在社会发展上,而且地区差距与贫富差距、城乡差距相互交叉、重叠。虽然二三级城市公关市场已经启动,但地区差别使中国的公关市场无法平衡发展,中西部地区的行业滞后现象还将长期存在。公关高级专业人才和高级管理人才的严重缺乏是制约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随着新公司不断涌现,人才流动加剧,总监和客户经理成为市场最紧缺的两种人才。现代公共关系在中国实在是一个非常年轻的行业,与国际公关巨头相比,本地公关公司的劣势明显本地公关公司近几年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与国际公关公司相比,占尽天时、地利、人和,但其劣势也显而易见:实力较弱,知名度低,业务经验不足众多中资本地公关公司底子薄,知名度低,而与他们竞争的国际公关巨头却实力非凡。在公开竞标中国际公关公司主要以业务经验、服务品质和服务资源取胜,而本地公关公司则过分依赖执行力量。 那么如何解决我国公共关系事业存在的问题呢?首先,克服传统文化心态对公关发展的阻碍,继续在全民中普及公共关系知识。中国拥有五千年文明史,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每一个中国人引以自豪的民族精髓,但其中一些思想却正对公共关系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崇尚气节、讲求情操是中华民族的浩然之风,但气节观念常演化为“自我中心论”,容易导致自我封闭,对公关的发展极为不利。国人思想中普遍存在的“贵和持中”的思想,会抑制公平竞争, 抹煞公关的个性和创意。然后,建立完善的公关职业培训体系,加快职业化进程。建立完善的公关职业培训体系,是当务之急,也是中国公关业走上职业化的必由之路。公共关系教育应注重培养高级公关人才。高级公关人才的匮乏已成为制约中国公关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新时代需要高素质复合型公关人才,他们应具有复合型的知识结构, 既是公关领域的“专才”, 又是社会科学领域的“通才”。高级公关人才的培养,主要依托正规高等教育,这也是中国今后公共关系教育的主要发展方向。基于公关教育重知识、轻技能的现实,急需建立一套完善的专业公关业务培训机制和培训课程体系,以弥补当前公关教育和研究的不足。 展望未来,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公共关系的作用将会被人们更加熟知和重视,中国的公共关系行业也必将真正走向成熟。

论我国公关现状及发展趋势

论我国公关现状及发展趋势 摘要:中国公关从无到有、从言微到力沉、从被误解到被重视已经成为中国社会乃至世界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伴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地不断加快,中国公关也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本文从我国近年来的公关事业成就出发,浅析了我国现阶段公关事业存在的诸如地域差异、人才匮乏等各种问题,并有针对性的对问题提出了一些对策及解决方案并从七个方面较为详细地阐述了中国公关的发展变化趋势。 关键词:公关现状发展趋势市场 一、我国公关现状 (一)我国内地公关事业的发展成就 我国当代的公共关系最初发端于宾馆、饭店和旅游业。这些旅游宾馆业卓有成效的公共关系活动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显示出巨大的促进作用,因而公共关系也被一些国营大中型企业所重视和采用,并在实际中显示出相当大的威力。 目前,全国的各级公关公司组织超过150家,专业公关公司上千家,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来本土化的公关公司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平均年增长率超过30%,中国公关市场已初步形成,并继续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国际公

关公司纷纷抢滩中国的公关市场,与中资公司联营或建立办事机构和业务点,针对中国公关市场的专业化,职业化,国际化起到了积极作用。中国大陆公共关系服务市场(不包括港澳台地区)耐用消费品(汽车、家电)、IT(包括计算机软硬件及其外设)、通讯(包括手机等通讯类产品)、快速消费品、医疗保健等领域为当前主要服务领域。新闻传播、活动执行、企业传播、营销传播和咨询顾问为公共关系公司最主要的服务产品,而奥运公关、网络公关、事件营销、CSR项目和体育传播则成为新的服务手段。公关公司的成长中,实施品牌战略、形象管理和化解危机等方面创造了不少成功的案例,推动了公共关系实务的发展。 一个行业能够健康可持续发展,是走专业化和规范化道路的结果,而要实施专业化,就要不断进行理论研究和学术探讨,要总结经验,开拓新的领域。公共关系业迫切需要高素质的公共关系专业人才,这也为公共关系高等教育提供了契机。目前全国所有的综合性大学和重点理工大学都已开设了公共关系课程,有的大学还设立了公共关系专业,进行公共关系的研究生学位教育。 (二)我国公共关系事业存在的问题 1.行业增长迅速,地区间存在差距。 一直以来,北京、上海、广州都是中国公关市场重心。据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CIPRA) 估计,以上三个市场占据市场份额达60 %以上;其中北京市场占主导地位, 中国公关行业排名前10 位的国际公关公司,在华业务总部绝大多数设在北京,而且90 %以上的公司在上海、广州设立了分公司或办事处。由于许多外企在华总部的迁入,APEC 会议的举办,以及成功申办2010 年世博会,上海市场成为另一个亮点。但地区差距使中国公关行业发展不平衡大量事实表明,最近几年的中国地区差别,即沿海省份与其他边远地区的差别非但没有缩小,反而在扩大。目前中国已经是世界上地区差距最严重的

公共关系发展的历史

一、阐述公共关系发展的历史。(论述、1页) 公共关系是人类社会进步发展的必然产物,它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现象是有着悠久历史的。 古代西方的类公关。外国古代利用各种艺术形式、宣传工具、演讲和人际交往等手段去影响公众的观点和行为,可以追溯到人类文明的初期。古代埃及、巴比伦、波斯、古希腊、古罗马,统治者就一方面利用武力、一方面用舆论手段来控制社会,处理与民众的关系。这可以算是早期公共关系的萌芽。 主要代表是古希腊和古罗马。注重具体方法技术研究,如演讲,修辞,逻辑,旨在说服他人。亚里斯多德的修辞学强调怎样用语音来影响听众的艺术。 中国是文明古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中蕴藏着深刻而丰富的公共关系思想与活动,可追溯到有文字记载的远古时代。 春秋战国,诸子百家争鸣。孔子、孟子、老子、鬼谷子、韩非子、董仲舒王安石等安邦治国方案及政治活动中体现了古代公共关系思想。如老子提倡“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小国寡民思想;墨子主张“兼爱”、“非攻”的与人为善的交往原则;兵家认为“攻城为下,攻心为上”的原则;法家以“性恶论”应用法、术、权、势来管制民众;纵横家则提倡“远近交攻,纵横捭阖”的思想;儒家孔子提出“仁政”忠恕之道、信义为重,孟子提出“君轻民重”、君王应体恤民情。古代公共关系重视民心所向,调节施政措施;守信用,重信誉;重视人际关系,强调人和的重要作用。 纵观中西方古代的公共关系,都带有浓厚的功利性;盲目的,被动的进行原始状态的公共关系,本能的自发行为,没有明确的公共关系意识;与其他活动交织在一起没有分化出来;主要发生在政治领域,不涉及经济。 有许多相似之处,也有诸多不同,但在社会的长期不断发展中,都为现代的公共关系积淀了一定的经验。19世纪中期,公共关系开始由原始向现代、由朦胧向清晰、由零星向系统、由感性向理性的历史性转变。到了20世纪,现代意义上的公共关系开始在美国出现。 现代公共关系的发展大体经历了菲尼斯·巴纳姆时期、艾维·李时期、爱德华·博内斯时期以及斯科特·卡特李普和弗兰克·杰弗金斯时期,基本走向成熟。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向全世界延伸,公共关系发展职业化、行业化,理论规范化、国际化,主体多元化,全方位发展。1955年国际公共关系协会在英国伦敦成立,总部在日内瓦。80年代进入中国大陆,这些年全国逐渐开始公关教育,为中国培养了大批公关人才。随着中国与世界的交往日益密切,国家对公共关系变得更加重视。尤其是社会与信息高速发展,国家更需要掌握公关主动权。

美国的现代设计发展历程

美国的现代设计发展历程 内容提要:本文通过浅谈美国从新艺术运动时期到后现代的设计发展过程,来了解美国在不断创新过程中高速发展的设计对世界产生的影响越来越深远。 关键词:美国设计艺术发展 一、新艺术运动在美国 1、背景 当19世纪后半叶欧洲各国的设计师还在喋喋不休地争论机械化生产是否适宜艺术设计的时候,立国不久以后走资本主义道路的美国却是以最实干和实际的态度积极接纳了机械化大生产方式,默默地从事与机械化生产相适应的企业产品设计,因此,这一时期美国的机械化发展速度很快。同时又由于自身的文化艺术底蕴不深,传统艺术对于现代的影响不大等原因,使美国社会所出现的机械化生产与艺术设计之间的矛盾不如西欧的法国,德国,英国等明显和激烈,但毕竟在机械化生产迅速发展的19世纪后半叶,它与艺术设计之间存在矛盾也是客观存在的。虽说工艺美术运动对美国设计的影响还小,但新艺术运动在美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其影响涉及到当时应用美术领域的各个方面以及建筑领域,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2、发展 在应用美术领域中,受新艺术运动影响的著名设计师是威尔·布拉德利,他堪称新艺术图形设计代表。而从事日用器皿设计的主要是蒂夫尼,尤其擅长于玻璃设计。在新艺术运动没有影响到美国之前,蒂夫尼进行玻璃设计的原型主要来源于欧洲,但在19世纪最后十年里,他的作品成为欧洲玻璃设计的模式。蒂夫尼在玻璃设计领域所取得的成就是独一无二的。在建筑设计领域,在新艺术运动传入美国以前,美国已形成了著名的"芝加哥学派",这个学派主张建筑功能第一,"形式永远服从功能的需要,这是不变的法则","功能不变,形式也不变"。其代表人物有建筑师伯纳姆,詹尼,艾德勒,霍拉伯特和路易斯·沙利文等。通过这些建筑师的工作,从芝加哥开始,美国兴起了建造摩天大楼的热潮。 二、装饰艺术运动美国 1、背景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最大的城市是纽约,表演艺术,特别是音乐剧、歌舞、爵士乐等得到蓬勃发展。好莱坞的电影业发展到一定的高度。美国的通俗文化繁荣,设计与公众文化联系密切。受到埃及、玛雅文化的影响,形成美国的装饰艺术风格。虽然主要表现在建筑室内设计领域,但在家具设计、陶瓷设计以及图形设计方面也有不俗的表现。30年代还形成著名的好莱坞风格。

第5课_先进模范人物的涌现__中国现代史下册

第5课先进模范人物的涌现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王进喜、邓稼先、焦裕录的事迹,学习其艰苦创业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以历史唯物主义评价人物; 2、要求学生自己总结先进模范人物的优秀品质,口头表达能力。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习模范人物的艰苦创业、廉洁奉公、科学求真的伟大精神,增强社会主义理想; 2、将先进人物的伟大精神内化为成长的动力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使命感;【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王进喜、邓稼先、焦裕录的事迹 难点:如何学习王进喜、邓稼先、焦裕录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由大庆油田大会战,李四光驳斥中国贫油论导引开头 二、学习与探究新课 (一)铁人王进喜 (1)铁人王进喜有何先进事迹?列举两件-----------、--------------; (2)大庆油田大会战的来历---------------,1959年在黑龙江发现油田; (3)什麽是铁人精神?----------------,结合第29页思考与讨论; 回答:顽强奋斗、公而忘私、艰苦创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埋头苦干、不计名利; (4)教师拓展之一:为什麽说我国非常需要这种铁人精神? 因为我们在一穷二百的基础上搞建设,科技落后,西方国家制裁我们,我们部能指望别国支援,得靠自己吃苦! (二)两弹元勋邓稼先 (1)邓稼先参与设计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后又按照邓—于方案,制成了氢弹;被国家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2)邓稼先有何先进事迹?列举两件-------------------------、----------------------------; 回答:从美国放弃优厚待遇,毅然回国服务;在最危险的时侯捡原子弹碎片,身体辐射伤害! (3)两弹一星精神就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科学精神

近现代中国经济的发展历程

近现代中国经济的发展历程 近代中国的经济举步维艰,1929年至1933年间资本主义国家普遍陷入经济危机,为转嫁危机,西方各国采用货币、倾销等政策向中国倾销商品,严重影响了中国工商业的发展尤其1931至1934年间,中国工商业经历了艰难的发展过程,主要表现在:对外贸易的严重入超,银行钱庄挤兑风潮频发,丝织业停产倒闭,制茶行业举步维艰等方面,致使中国经济出现了严重的衰退。国民政府面对困境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希望通过改革,达到减轻经济危机对中国经济影响的目的,这些措施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币制的改革,但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工商业发展的困境。我国的经济发展经历了曲折的道路,终于获得了今天的成果,中国的国际地位也得到很大的提升。当然,中国现在仍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中国的经济发展仍然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与机遇。 一、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1、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1842年五口通商以后,西方商品输人与日俱增,尤其是洋纱洋布的输入,摧毁了东南沿海地区中国传统的家庭手工棉纺织业,造成纺与织、织与耕的分离。传统的小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其后,随着更多的通商口岸的开放,洋纱洋布得以倾销,进而为机器棉纱纺织业的产生和发展准备了一定的原料和产品市场;陷入破产与失业的农民和手工业者,则为近代机器工业提供了劳动力市场。传统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瓦解只是发生在沿海局部地区,内地广阔的农村封建生产关系基本没变。另外,在东南沿海地区,棉纺等中国传统的手工业部门也同时受到打击和排挤,这些部门的资本主义萌芽受到遏制。? 2、近代机器工业的出现? 19世纪40年代外国资本的近代机器工业在中国出现。60年代开始的洋务运动,标志着中国工业近代化的开始。鸦片战争后,外国商人为了贸易和航运的需要,在通商口岸私自创办了一批船舶维修厂、砖茶厂和机器缫丝厂等。外国企业在中国的开办,给中国带来了先进的机器与技术,打开了中国人的眼界,从而为中国资本主义机器工业的产生起了诱导的作用。自19世纪60年代始,李鸿章、左宗棠等洋务派大官僚,先后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金陵机器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机器局等军事工业,清政府各省当局大多也创办了自己的军火生产机构。这些军事工业从外国购进设备生产船舰、枪炮、弹药,将大机器工业引入了中国。洋务派在这一时期所创办的上海机器织布局、汉阳铁厂等民用工业,也都属于使用机器生产的近代企业。除制造业外,洋务派大官僚李鸿章等人创办了上海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天津电报总局,修筑了铁路,从而建立了中国自己的近代采矿、航运、铁路和通讯事业。 二、民国时期我国的经济状况? 中国民国时期,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社会长期处于各种予盾的激烈斗争之中,社会经济在动荡、曲折中缓慢前进。民国时期中国社会经济曲折发展的历程,各种经济势力此消彼长的现象改革开放前后我国的经济状况。民国时期,在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封建地主经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经济,是阻碍中国近代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在民

中国公关发展史

中国公共关系发展史 20131324243 新闻二班张榕麟 "公共关系"(Public Relations,简称PR)一词最早出现于1807年美国的《韦氏新九版大学辞典》. 所谓公共关系,指的是社会组织与共同构成其生存环境,影响其生存与发展的那部分公众的一种社会关系,具体来说就是社会组织为了生存发展,通过传播沟通,塑造形象,平衡利益,协调关系,优化社会心理环境,影响公众的科学与艺术.公共关系作为一种特殊的管理功能,以帮助组织建立并维系与公众间的双向沟通,了解,接纳及合作为目的,参与处理组织面临的各种问题与纠纷;帮助组织了解公众舆论并做出反映,促进公众了解组织和事实真相;帮助组织随时掌握并有效利用变化的形势,预测发展趋势,使之成为组织的预警系统.公共关系以使用有效,合适的传播技能和研究方法来为组织和公众利益服务. 中国公共关系经历了20年的发展,尽管有起有落,但主流是健康而强劲的,这为公共关系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公共关系在新时期发挥更大的作用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中国公共关系的发展阶段 中国的公共关系与中国的改革开放更是同步而生,同步而长.大体可以分为3个阶段. ⑴拿来主义时期(80年代初——1986年) 拿来主义时期.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公关部挂牌,公关从业人员出现. 早在60年代的中国台湾与香港,较早地接受了公共关系思想的洗礼.80年代初,中国大陆出现公共关系,主要是在沿海改革开放最早的深圳特区的一些外商独资或中外合资企业中率先出现的,这些公司在运作过程中设立了公共关系部,招聘培养了一大批公关从业人员,开始了早期的公共关系业务.接着,中国早期的公关从业人员在这些或洋或中的公关部里开始出现,一个崭新的职业群体开始浮出水面. B,国际著名公关公司抢先登陆中国市场.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我们的经济发展开始吸引了全世界关注的目光.国际公关界摩拳擦掌冲入中国市场,捷足先登的是世界上最早诞生(1927年)也是当今世界第二大公关公司的伟达公关(Hill & Knowlton).1984年率先在我们的首都北京设立了办事处. 1985年8月,世界上最大的公共关系公司博雅也向中国投来了深情的目光,与中国新华社下属的中国新闻发展公司展联手成立了中国第一家公共关系公司——诞生于北京的中国环球公共关系公司.这些国际著名公关公司带来的新思路,新的国际操作规范都极大地催发了我们本地公关公司的出现和成长. ⑵自主发展时期(1986年——1993年) 到80年代中期的中国,公共关系作为拿来的事业经过本土的消化吸收已有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和逐渐被社会接受与认知的氛围,进而有效地促进了公共关系事业的职业化,公共关系

世界现代设计简史

一、艺术与手工艺时期的设计 英国设计师威廉?莫里斯掀起“艺术与手工艺运动”。(红屋,韦布设计外观和内部) 莫里斯主张复兴传统手工艺和回归中世纪或文艺复兴早期淳朴、自然的工艺风格。 “拉斐尔前派兄弟会”——莫里斯/福特?布朗/爱德华?伯恩?琼斯/但丁?罗塞蒂/菲利普?韦布 莫里斯书籍设计 1894年《闪耀平原的故事》 莫里斯领导的“艺术与手工运动”不仅影响到欧洲其他国家,还影响到了大洋彼岸的美国。发行了一本著名刊物——《工作室》 这一时期英国家具设计的代表人物是查尔斯?沃赛/巴里?斯柯特; 艺术与手工艺运动风格特征:1吸收中世纪手工艺和日本装饰元素,大量采用动植物纹饰,主张“师法自然”,形成清新活泼、富有生机的艺术效果;2注重材料的选择,发挥各种材料的额优势,注重材质肌理的表现;3设计较为朴实、大方、实用,具有温馨浪漫的气质;4表现出知识分子阶层高度理想化的社会改良思想,具有社会化,民主化和大众化倾向。 艺术与手工艺运动贡献与局限; 艺术与手工艺运动在莫里斯和拉斯金等人的领导下,提出了“艺术与技术结合”的原则,主张艺术家应当从事产品设计,反对“为了艺术而艺术”。这对于近现代设计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局限:1从审美的角度反对工业化时代生活用品的机械生产及其造型样式将手工艺推向了工业化的对立面;2反对机械化大批量生产,主张艺术家变成手工艺人,造成其工业设计革命的进程被大大延迟了。 二新艺术运动 新艺术运动产生于法国,产生背景与英国艺术与手工艺运动十分相似:1都是对矫饰的维多利亚风格和过度装饰的反对;2都对大工业生产持谨慎的观望态度,3都热爱自然的装饰主题,并且都受到象征注意和唯美主义的影响。新艺术运动与英国艺术与手工艺运动的区别:1后者主要受中世纪手工艺与哥特风的影响,将其作为发展的重要参考与借鉴;2新艺术运动则放弃了这些传统风格,强调自然题材以及超越自然的更抽象的线条和更丰富的色彩。 萨穆尔?宾巴黎“新艺术之家”(起源)(运动中心主要在巴黎南锡) 三大设计组织:新艺术之家、现代之家、六人集团。 “二十人小组”由奥塔克?茅斯创建于1884年,1894年改名为“自由美学社”,成为第一个向比利时国内介绍威廉?莫里斯思想的设计团体。 维克多?霍塔设计了建筑史上第一幢具有新艺术风格的建筑,塔赛尔旅馆。索维旅馆、人民之家、霍塔公寓,霍塔公寓为巅峰之作,也是新艺术建筑史上的一块历程碑。圣家族教堂,安东尼?高迪最重要的建筑作品 装饰艺术运动的特点:1与欧洲的现代主要运动几乎同时产生和发展,其材料的使用和形式特点都受现代注意运动很大的影响,两者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2它在意识形态上又不具备现代主义运动的民主色彩和社会主义意识。 装饰艺术运动与现代主义运动相比较的特点: 装饰艺术运动虽然在造型、色彩和装饰上有新的、现代的内容,但其最根本的服务对象依然是上层社会,是少数的资产阶级权贵。现代主义运动强调设计的社会功能,强调设计的民主化,为大众服务,是左倾的,理想主义的。因此,这是两个不同概念的范畴,它们有各自的发展规律,设计立场也大相径庭。 装饰艺术运动与新艺术运动相比较的特点: 从思想和意识形态方面看,新艺术运动是对矫饰的维多利亚艺术风格的反对,强调自风格的装饰,强调手工艺的美,否定机械化时代的特征。装饰艺术运动恰恰要反对古典主义的自然的,单纯手工艺的趋向,主张机械化的美。“装饰运动”风格也是对“新艺术”风格的一种反动,具有更加积极地时代意义。它良好的解决了艺术趣味同工业生产利益之间的冲突,同时强调了实用的主张。无论是建筑、室内装饰还是产品设计,都向着造型简单、装饰单纯、反传统的方向不断发展。“新建筑运动”遵循以下六项原则:1强调建筑的功能;2主张新型建筑材料的运用;3突出建筑材料设计中的经济原则;4为了有效地控制建筑造价,反对多余的装饰;5在具体设计上,对使用空间的考虑是最重要的;6建筑设计的基础是逻辑性和科学性而不是视觉美的装饰性。“新建筑的五项原则”:1室内空间不受限制;2平屋顶;3宽大连续的玻璃窗;4简单的立面;5底层架空结构。 “风格派”的代表作品:里特维德的红蓝椅子、施罗德住宅,蒙德里安的非对称性绘画,杜斯伯格的奥贝咖啡馆以及乌德的维森霍夫单元住宅群。 沃尔特、达尔文、提古被誉为“工业设计之父”。 雷蒙德、罗维1937设计火车头,1954为可口可乐设计玻璃瓶,1940、1944设计了“幸运”香烟包装。 “人机工学”即人机工程学的简称,是20世纪上半叶发展起来的一门独立学科。 同现代主义相比,后现代主义设计还表现的如下特征:1隐喻的和装饰的设计;2想象的和情感的设计;3仪式化的特征;4呼唤真实的生活;5有爱心的设计;6有卖点的设计;

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历程

导论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历程 教学要求: 1、历史分期与各时期的总体特点; 2、各时期的主要文学现象和文学成就。 教学方法:讲授法 课时安排:课时 教具使用:多媒体课室 教学过程: ★一、中国现代文学及其历史分期 P1 (一)中国现代文学史 借用钱理群的话说:现代文学“仅是一个时间概念”,指从1917年的文学革命到1949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历史时期的文学所发生发展的历史。 (二)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分期 最新的分法,是用“三个十年”把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历史分为三个大的阶段: 第一个十年:五四时期,1917—1927年(20年代) 第二个十年:1928—1937年6月(30年代) 第三个十年:1937年7月—1949年9月(40年代) 二、现代文学的第一个十年 (一)前五四文学时期 1898年戊戌变法:梁启超、康有为 梁启超:创办《清议报》,开始“诗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 严复:翻译英国赫胥黎《天演论》,宣传达尔文的进化论; 林纾:开拓“汉译小说”,翻译了近180种西方名著。 (二)新文化运动 P3 序幕:1915年9月15日陈独秀主办《新青年》 主要内容:“拥护德先生”、“拥护赛先生”、“打倒孔家店”,是思想革命

和文学革命的统一。思想革命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文学革命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三)文学革命的兴起及胡适、陈独秀文学革命主张的评价 1、文学革命的兴起及其原因 1917年1月1日,胡适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一文。同年2月1日,陈独秀发表了《文学革命论》一文,正式举起了文学革命大旗。在胡、陈旗帜下,钱玄同、刘半农等也纷纷撰文表示支持和赞同,并不断补充和丰富文学革命的内容,一场破旧立新的文学革命,在中国文坛上逐步兴起。 文学革命兴起的原因是:适应当时以民主和科学为旗帜的思想启蒙运动的要求而兴起的,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发展的必然结果;适应中国文学前进发展的要求而兴起的,是晚清文学改良运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外国文学的启蒙和影响。 2、胡适、陈独秀文学革命主张的评价 ①胡适的文学主张对中国现代文学的诞生有着开创性的作用。关于文学内容、社会作用的重视与提倡,所持的“历史进化的文学观”,对控制当时文坛的陈腐的封建旧文学,形成了很大冲击。特别是白话文学的主张,有力地促进了语言的现代化变迁。但主张多为形式上的点滴改良,且有较大的妥协性。 ②陈独秀的文学主张从彻底的反封建的民主主义立场出发,不仅反对旧文学的语言形式,更反对旧文学的反动思想内容,从而鲜明地举起了文学革命大旗。主张文学革命的态度较之胡适,也要坚决和激进的多。但在否定了封建旧文学后,建立什么样的新文学,回答却欠具体。从西方汲取来的文学观念,本身也存在着某些矛盾和混乱。 ▲3、文学革命的实质 (1)文学语言的革命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中的“八事”:一曰,须言之有物;二曰,不摹仿古人;三曰,须讲求文法;四曰,不作无病之呻吟;五曰,务去滥调套语;六曰,不用典;七曰,不讲对仗;八曰,不避俗字俗语。 (2)文学观念的革命P4 人的文学、平民的文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