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古代历史比较

中外古代历史比较
中外古代历史比较

中外古代历史比较二轮复习教学案

二、分析比较

1、在古代东西方政治文明的两种不同类型,试以历史史实说明。(一)、古代中国:君主专制制度

表现:A、以王权为核心的分封宗法制(BC2070~BC221)

王位世袭制、宗法制(嫡长子继承制)、分封制

B、以皇权为核心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BC221~1912)

①建立:秦朝②演变:汉——元③强化:明清

(二)、古代世界:公民集体民主制

A、雅典民主政治

B、古罗马法律制度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与西方近代科技相比,中国古代科技发展有何特点?并进一步分析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而是在西方产生的原因

答案:

①中国古代科技重应用(天文历法、医学、手工业生产的需要产生中国古代科技),西方近代自然科学重理论;

②在研究方法上,中国主要是采用传统的典籍整理与经验总结,而西方则重实验,重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探索

③中国古代科技推动了传统农业经济的发展,西方天文学的成就标志着近代科学的产生,也为反封建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有力冲击了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

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而是在西方产生的原因

中国:

(1)诞生的土壤: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固有的分散性和狭隘性,不可能使科学应用到较大的规模

(2)封建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闭关锁国"政策,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及与工商业有关的科技的发展

(3)明清统治者实行文化专制,使知识分子埋头书本,脱离实际生产,缺乏对自然科学的研究(4)中国封建教育以儒学为主要内容,很少涉及生产和科学知识。以培养封建官吏为目的,不利于培养研究自然科学的人才.

阻碍中国近代科学出现的根本原因:日趋腐朽的封建制度.

4、比较中国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与西方智者学派的异同,认识东西方思想发展的起源。

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有些人生来就注定应该服从,另有些人生来就注定要统治;……男子生来就是上等的,女子则是下等的,前者治人,后者治于人。

──古希腊著名思想家亚里士多德材料二: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中国古代思想家孟子

材料三: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中国古代思想家孔子

材料四:(希腊)神话中认为女人是罪恶的根源的观念,无疑是希腊人占主导地位的心理写照,而且因为男性掌握了言论和明辨是非的权利,他们可以站在高傲的优势地位,从符合其地位和维护其利益的角度出发,进行其价值取向的评判。……在当时社会中,女性的地位明显低于男性,且这种差距已经成为了一种命定的原则……

——刘杨:《古希腊女神与女人的两种角色》,《历史教学》,2004年3期思考:东西方这几位思想家,为什么在这些问题上的观点竟如此相似?你能进行分析、对比和评价吗?从中你如何感悟人类社会发展的共性与特性?

思路引领:亚里士多德和孔子所处的时代特征是什么?他们代表哪个阶级的利益?

答案提示:亚里士多德和孔子都主张人生来就分为统治者和被统治者;都对妇女有偏见,蔑视女性的社会地位。他们都生活在其国家奴隶制走向衰落时期,都站在统治阶级立场,代表着奴隶主贵族的利益。唯物史观认为,一定时期的文化是该时期政治和经济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反映。东西方这两位思想家在这些问题上的观点竟如此相似就是一个例证。因此,探究文化现象,一定要深入分析当时的政治和经济条件,才能真正揭示文化现象发生的社会根源。正因为如此,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有许多共性与特性。

6、17-18世纪,中国正处于明清之际。这一时期中国思想界也出现了反封建的民主思想。请比较这一时期中西方反封建思想的不同之处。

中国明清时期的民主思想:

(1)尚未突破封建思想的束缚,没有提出资本主义性质的新政权方案;

(2)对以后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法国的启蒙思想:

(1)彻底批判封建制度与封建神学,要求建立资产阶级专政

(2)为即将到来的法国大革命做了充分的思想动员

三、练兵平台

1、西方人讲上帝,中国古人讲“理”学,两者最大的共同点是

A、相信人之外神的力量

B、用以约束人类欲望的无度膨胀

C、宗教信仰

D、今天都被人们所抛弃

2、中国古代一直奉行重农抑商政策,但仍然经常出现资财雄厚的大商人,商品经济仍然发展繁荣。这是因为

A.商人反对重农抑商政策B.政府对重农抑商政策的执行不力

C.整个社会生产不断进步D.重农抑商政策不合国情无法推行

3、古希腊、罗马的政治机构中,有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元老院、执政官,而我国西周出现宗法制和分封制,就其实质而言

A.地域决定政治B.维护奴隶主贵族统治

C.统治阶级维护其统治的方式不同而已D.经济模式决定政治手段

4、有西方学者认为“近代世界赖以建立的种种发明与发现有可能有一半来源于中国”。传人欧洲并对“近代世界”产生深刻影响的宋代的科技成就是:

A.地动仪

B.造纸术

C.雕版印刷术

D.罗盘针

5、下列体现人民在民主政体下的权力或思想,其中是雅典民主政治创造的有() ①20 (碎年克里在家乡波士顿投票选举总统②美国总统有权否决国会立法,国会又可以推翻总统的否决;美国国会有权弹幼总统;美国法官终身制,但国会有权弹勃法官③2002 年3 月上旬,英国国会即将就有关伊拉克问题进行辩论④举手表决成为我国人大代表行使职权的主要方式之一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

6、今天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是人民代表大会,下列哪个机构是与其权力相似

A .公民大会

B .十将军委员会

C .陪审法院

D .五百人会议

2020年高考历史专题复习中外历史事件对照大事年表(完整版)

China 时 间 World 商农业: 商周时代实行井田制,土地名义上为国家所有 陶瓷业:商代中期到东汉晚期:陶发展到瓷的过渡阶段商业:初步发展前160 0到前104 6 西周(周武王) 商业:流通骨贝和铜贝前 104 6 到 前 771 春秋(前770-前476) 战国(前475年到前221年)农业: 春秋战国时期,农业发达地区:牛耕技术和铁制工具(井田制瓦解的原因)雅典: 前8世纪左右,希腊人在各地先后建立城邦 前6世纪初工商业的发展造就了雅典新型的工商业者阶层 前594梭伦当选为执政官,开始

战国: 李冰主持的都江堰工程郑国主持的郑国渠工程 商鞅变法,废除了井田制,确立了土地私有制 冶铁业: 春秋晚期中国最早的人工冶炼铁器 炼钢和淬火工艺有所发展 商业: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富足的巨商和繁荣的商业中心; 战国时期,出现“市井”的商业区 前 770 到 前 221 民主改革以缓和社会矛盾 前509罗马共和国建立 前506克利斯提尼改革 罗马: 前449元老院颁布《十二铜表法》 前443-前429伯里克利执政时 期,希腊民主政治的“黄金时代 罗马建国-前3世纪中叶罗马公 民法 前230-前221秦相继攻灭东方六国,建立了秦王朝; 前215将军蒙恬率军北击匈奴,收回河套地区,修筑长城和直道,加强了北部边防市的发展:明码标价 前221到前206 西汉农业:前27屋大维首创元首制,罗马帝

汉代牛耕普及全国,出现了曲柄锄、大镰、耧车; 关中农民创造了“井渠”;出现了新的农业 生产组织形式—豪强地主控制下的田庄 冶铁业:冶铁开始使用煤炭作 燃料;铁业官营制度 手工业:汉武帝时代官营手工业(“工官”工场,(“东西织室”设“三服官”) 商业:商运活跃市的发展:进行集中贸易的“市”有专门的管理机构,管理严格 前 202 年 到 前 8 年 国建立 公元1世纪基督教产生 东汉农业: 东汉初,南阳太守杜诗创造出水力鼓风装置—水排;耦犁——牛挽犁;王景治黄河; 陶瓷业:青瓷器 商业:以繁荣的“市”为重要标志的全国性的商业中心已经形成25年到220年

世界古代史上

第一章人类的史前时代 重点知识:腊玛古猿正在形成中的人旧石器时代 血缘家族新石器时代的农业革命的影响对偶婚 史前时代人类的婚姻关系的发展演变过程 第一节人类的起源 从猿到人的过程: 1、攀树的猿群 2、正在形成中的人 腊玛古猿:腊玛古猿可能是最早的从猿到人过渡期间的生物。生活于距今1400—700万年。其化石最早发现于印度,身高一米左右,具有人的一些特征。 正在形成中的人:正在形成中的人是指从猿到人过渡时期的生物,正在形成中的人在使用天然工具过程中学会制造工具,使人类的发展进入到完全形成的人阶段。目前可以确定的从猿到人过渡期间的生物是南方古猿。 3、完全形成的人 第二节旧石器时代的采集狩猎者 1、旧石器时代:旧石器时代的生产工具以打制石器为主,也使用木器、骨器、角器。它又可以分为早、中、晚三期。年代大约300万年前一直延续到15000年。 2、血缘家族:血缘家族这种社会组织是19世纪美国学者摩尔根根据夏威夷人的亲属称谓提出的设想。在血缘家族中婚姻按班辈划分,所有的兄弟姊妹,包括从兄弟姊妹之间都可以互为夫妻,而亲子之间的婚姻则被禁止。一个血缘家族就是一个集体、一个公社。其存在的时间大致相当于旧石器时代的早期和中期。 第三节新石器时代的农业革命 1、新石器时代的农业革命的影响: 新石器时代的农业革命对于以后人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使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转变为食物的生产者,获得食物方式的转变,改变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第二,农业革命促使人类生活方式发生根本性变化。农业生产的周期性劳动使人类由迁徙生活逐渐转为定居生活。 第三,农业革命为之后一系列社会变革创造了物质基础。农耕和畜牧业产生后,产品增多,人口不断增加,进而促成新的社会分工和物品的交换,有些人甚至能积累财富。 2、新石器时代的特征:(了解) 第一、社会生产力有了巨大进步。陶器的广泛使用和磨光石器的流行,是工具制造和生产力发展的新标志。 第二、随着农业革命发生,人类转入较稳定的定居生活后,出现了聚居的村落并开始建造始于较长时间居住的房屋。 第三、新石器时代是母系氏族公社的全盛时期,但婚姻形式由普那路亚婚转为对偶婚。 3、对偶婚:人类由群婚向个体婚制过渡的婚姻形态。对偶婚制下,人们组成对偶家庭,可以较长时间住在一起,但结合并不牢固,婚姻容易解除。对偶家庭也不是独立的经济单位。对偶婚制有两个阶段:望门居和居妇家制。 第四节文明的产生 社会大分工(了解):

《高考中外历史大事年表》高中历史高考复习资料整理

高考中外历史大事年表
兰溪一中 童和刚
中 国 时 间 世 界
1488 1492 1498 1517 1519-1522 1553 1624 1640 1644 1662 1683 1684 1687 1688 1689 1765 1775 1776 1782 1781 1787 1789 1792 1804 1807 1814 1815 1836-1848 1839 1840 1842 1848 1851-1864 1856-1860 葡萄牙人迪亚士发现好望角 哥伦布在西班牙支持下发现美洲 葡萄牙人达·伽马发现到印度的新航路 马丁·路德揭开宗教改革运动序幕 麦哲伦在西班牙支持下进行环球航行
葡萄牙侵占澳门 荷兰侵占台湾 明朝灭亡;清军入关 郑成功收复台湾 清派施琅统一台湾 清设立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
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
牛顿发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英国光荣革命,标志革命结束 英国颁布《权利法案》 ,确立君主立宪制 珍妮纺纱机发明,揭开工业革命序幕 来克星顿枪声—美国独立战争爆发 《独立宣言》发表,标志美国建国 瓦特改良蒸汽机 约克镇战役—美国独立战争胜利 美国制定 1787 年宪法 美联邦政府成立;法国大革命爆发; 颁布《人权宣言》 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 拿破仑颁布《拿破仑法典》; 拿破仑称帝,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美国富尔顿制成汽船 英国史蒂芬孙发明火车; 拿破仑第一次下台 滑铁卢战役失败,拿破仑再次下台 英国宪章运动 英国完成工业革命 《共产党宣言》发表,马克思主义诞生
林则徐领导虎门销烟 鸦片战争爆发 中英《南京条约》签订 太平天国运动 第二次鸦片战争

2019高考历史复习:中外历史事件对照大事年表

China 时间 World 商农业: 商周时代实行井田制,土地名义上为国家所有 陶瓷业:商代中期到东汉晚期:陶发展到瓷的过渡阶段 商业:初步发展前1600到前1046 西周(周武王) 商业:流通骨贝和铜贝 前1046到前771 春秋(前770-前476) 战国(前475年到前221年) 农业: 春秋战国时期,农业发达地区:牛耕技术和铁制工具(井田制瓦解的原因)战国: 李冰主持的都江堰工程 郑国主持的郑国渠工程 商鞅变法,废除了井田制,确立了土地 私有制 冶铁业: 春秋晚期中国最早的人工冶炼铁器 炼钢和淬火工艺有所发展 商业: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富足的巨商和繁荣的商业中心; 战国时期,出现“市井”的商业区 前 770 到前 221 雅典: 前8世纪左右,希腊人在各地先后建立城邦 前6世纪初工商业的发展造就了雅典新型 的工商业者阶层 前594梭伦当选为执政官,开始民主改革以 缓和社会矛盾 前509罗马共和国建立 前506克利斯提尼改革 罗马: 前449元老院颁布《十二铜表法》 前443-前429伯里克利执政时期,希腊民 主政治的“黄金时代 罗马建国-前3世纪中叶罗马公民法 前230-前221秦相继攻灭东方六国,建立了秦王朝; 前215将军蒙恬率军北击匈奴,收回河套地区,修筑长城和直道,加强了北部边防市的发展:明码标价 前221到前206 西汉农业: 汉代牛耕普及全国,出现了曲柄锄、大镰、耧车; 关中农民创造了“井渠”;出现了新的农业 生产组织形式—豪强地主控制下的田庄 冶铁业:冶铁开始使用煤炭作燃料;铁 业官营制度 手工业:汉武帝时代官营手工业(“工 前 202 前27屋大维首创元首制,罗马帝国建立 公元1世纪基督教产生

历史年表(中外对照版)

历史年表(中外对照版) .国史大事国史朝代西元世界史分期世界大事备注 史前时代 前1500000年 前10000年 旧石器时代 新石器时代 埃及历法之始 黄帝前3000年上金字塔时代(前3000-2500) 夏禹治水夏(前2183) 前2000年1 巴比伦法典(前2100) 商代青铜器 甲骨文 商(前1751) 前1000年+ 周公制礼作乐 封建制度 井田制度 西周(前1111) 前900年+ 前800年 东周(前770) 前700年古建立罗马城(前753) 前600年 孔子(前551-479) 前500年佛陀诞生(前557-477) 前400年 孟子(前372-289) 屈原(343-277) 前300年 万里长城秦(前221) 前200年时 张骞通西域(前136-126) (前119-115) 佛教初传中国(前2)

西汉(前206) 前100年罗马并希腊(前150) 蔡愔求经(65) 张衡(78-139)造地动仪 蔡伦造纸(105) 新(9年) 西元元年罗马帝国始(前27) 耶稣诞生(前4年) 东汉(25年) 100年 三国(220年) 200年 西晋(265年) 300年日尔曼大迁徙 五胡乱华(311) 北朝(386-581) 东晋(317年) 400年代罗马定基督教为国教(379-395) 西罗马帝国亡(476) 南朝(420-589) 南北朝(420年) 500年中穆罕默德(570-623) 隋朝(589年) 600年 玄奘取经(596-664) 唐朝(618年) 700年 800年古 辽兴起(916) 五代十国(907年) 900年 北宋(960年) 1000年I十字军东征(1096-1099) 金兴起(1115) 南宋(1127年) 1100年时 成吉思汗兴起(1206) 蒙古西征(1218-1224) (1237-1242) (1252-1258) 元(1279年) 1200年VII十字军东征(1248-1254) 明(1368年) 1300年 郑和下西洋(1405-1433) 1400年代哥伦布进入西印度群岛(1492) 李时珍本草纲目(1518-1593) 1500年近麦哲伦绕航世界(1519-1522) 宗教改革(1517) 清(1644年) 1600年宗教战争 1700年工业革命(1769) 美国独立革命(1776) 法国大革命(1789)

历史世界古代史

世界古代史 距今二三百万年前古猿进化成“完全形成的人”,称为“猿人” 距今约25万年前形成早期智人 距今5万年前形成晚期智人 公元前3500年左右古埃及人发明了象形文字,使用了3000年才被取代 公元前3000年左右古代两河流域居民创造使用了一种独特的楔形文字 公元前2000年左右爱琴海中的克里特岛出现了奴隶制国家,楔形文字成为西亚地区通用文字 公元前19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兴起 公元前18世纪汉谟拉比统一两河流域,建立了强大的中央集权制国家 公元前1595年古巴比伦王国灭亡 公元前1500年左右希腊半岛的迈锡尼出现了奴隶制国家 公元前8世纪希腊地区兴起了众多奴隶制城邦, 至前6世纪其中以斯巴达和雅典最为著名 公元前6世纪新巴比伦王国兴起。印度出现反对婆罗门统治的社会思潮,佛教顺应这一潮流在印度兴起 公元前594年雅典进行了著名的梭伦改革,开启民主政治的道路 公元前510年罗马建立奴隶制共和国 公元前5世纪希腊戏剧非常繁荣 公元前492年至波斯入侵希腊,以雅典和斯巴达为首的希腊城邦奋起抗敌,希腊与波斯公元前449年的战争爆发,史称“希波战争” 公元前334年至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率军东侵波斯。次年,在伊苏斯之战击败波斯皇帝公元前323年亲率的波斯主力军,取得了决定性胜利 公元前301年亚历山大帝国分裂,在地中海东部形成马其顿王国、塞琉古王国、托勒密王国等国家 公元前3世纪罗马统一意大利半岛,同迦太基展开布匿战争。印度阿育王统治,佛教被宣布为国教,成为国王维护统治的工具 公元前3世纪末罗马发动了征服地中海东部的战争 公元前2世纪开始佛教向印度境外传播,先后传入中国、朝鲜、日本以及东南亚各国,成为一种世界性宗教 公元前2世纪末罗马取得地中海的霸权,成为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公元前45年凯撒夺得罗马最高权力成为独裁者,罗马共和国名存实亡 公元前30年地中海东部被置于罗马的统治之下 公元前27年屋大维实行元首制,独揽政治、军事、司法和宗教大权,罗马进入帝国时期 公元1世纪前后基督教在罗马帝国境内的巴勒斯坦、小亚细亚地区兴起,并迅速传播到欧洲和北非,成为流行的宗教 公元3世纪日本出现奴隶制国家 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罗马帝国和西罗马帝国 公元5世纪大和国统一日本 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西欧奴隶制社会结束 5世纪末日耳曼人兴起,西欧进入封建社会。 公元6世纪阿拉伯氏族制度解体,奴隶制度逐渐发展起来

世界古代史复习题

世界古代史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一考古队从非洲出发,从西向东去考察四大文明古国的发源地,其考察顺序是A ①尼罗河流域②印度河流域③黄河流域④两河流域 A、①④②③ B、①③④② C、①②④③ D、③②①④ 2、古代埃及人相信“灵魂不死”,死后还会在“冥世”生活。最能反映出这一思想的历史现象是C A、编制太阳历 B、发明象形文字 C、制作木乃伊 D、修建卡尔纳克神庙 3、2004年8月,奥运会的圣火在希腊雅典点燃,这里曾是C A、东方文明发源地 B、游牧文明发源地 C、西方文明发源地 D、大河流域农业文明发源地 4、“如今有个趋势,人们怀念她的民主制度,并将其视为所有现代民主制度的源头。”(英国历史学家约翰·索利语)这里的“她”是指B A、斯巴达 B、雅典 C、罗马帝国 D、西罗马帝国 5、下列国家中,不属于地跨欧亚非三洲大帝国的是D A、波斯帝国 B、亚历山大帝国 C、罗马帝国 D、古埃及帝国 8、下列战争与马拉松长跑运动项目起源有关的是B A、远征特洛伊 B、希波战争 C、亚历山大大帝东征 D、罗马帝国的扩张 9、同学们都知道辛巴达航海、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阿拉丁神灯等脍炙人口的故事,它们均出自一部民间故事集。这部故事集是 A A、《一千零一夜》 B、《伊利亚特》 C、《被缚的普罗米修斯》 D、《奥底赛》 10、动荡不安的伊拉克是当今世界关注的焦点,伊拉克所在的两河流域是世界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下列哪一文明成果出自该地区C A、金字塔 B、佛教 C、楔形文字 D、《荷马史诗》 10、阿基米德的名言“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动整个地球”,下面的哪项理论或成就能体现这句话的内涵。A A、杠杆定律 B、浮力定律 C、运动三大定律 D、螺旋式水车

古代中国和希腊文化比较

古希腊科学技术与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特点比较 古希腊科学技术 (1) 非功利性 我国在科学技术和文化发展中一贯主张“经世致用”,仅仅将科学技术视为改善生活状况的一种工具和手段,即使在今天我们也把“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放在一个非常突出的位置。与此相反,古希腊科学技术体系则具有鲜明的“为科学而科学”的非功利性色彩,这一特点在古希腊前后期是一以贯之的。文艺复兴后西方的科学技术发展部分地继承了古希腊的这一传统。 欧几里得是希腊化时期的数学巨人,正是他总结了当时的数学成就并使之体系化,在此基础上编写了几何学的经典著作《几何原本》。关于欧几里得,有一则流传甚广的故事。说的是有一位青年向欧几里得学习几何学,刚学了一个命题,就问欧几里得学了几何学有什么用处,欧几里得不满地对仆人说:“给这个学生三个钱币,让他走,他居然想从几何学中得到好处。”这则故事具有象征意义,这说明整个古希腊一直十分强调科学的非功利性。 (2)理论性强,体系完整 古希腊科学技术模式的最主要特点是善于运用逻辑思维和演绎的方法进行科学研究,成功地将数学运用在几个科学领域,进行定量分析,重视事物的抽象与一般,在此基础上确立了一系列科学概念和原理、命题。古希腊这种逻辑数理型科技模式的一个明显优点就是容易透过现象把握到事物的本质,通过杂乱无章的表面现象发现事物的内在规律。正因为如此,古希腊才能在自然哲学、数学等诸多科学领域取得辉煌的成就。 我国古代除墨学有关于逻辑学的只言片语外,没有建立起自己的逻辑学体系,学术发展与民族心理相互影响,使我国古代对逻辑推理、抽象思维未予重视,而只是突出发展了形象、直观思维的方面;而古希腊则开创了逻辑学,在亚里士多德时期就已经建立起庞大的逻辑学体系,亚里士多德还被西方称为“逻辑之父”。因此在整个古希腊时期,科学家善于运用逻辑思维方法来考虑问题。 中国特点是: (1)与封建社会同兴衰; 从封建社会开始,我国就形成了政府功能强大而社会功能弱小的特殊社会结构,在社会资源配置过程中,政府和各级官吏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这使我国逐步形成了“官本位”的思想观念,在以后二千年的封建社会中这一观念得到了进一步强化,甚至现在都能看到它的痕迹,为官者无论政治地位还是经济、社会地位都高高在上。与此同时,我国在长期的封建社会里始终没有形成尊重科学、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氛围,全体公民被划分为“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医、六工、七猎、八民、九儒、十丐”,知识分子位居九等,仅在乞丐之上。由于官和儒的巨大反差,导致厚官轻儒的“官本位”观念产生,知识分子中则形成了“学而优则仕”的思维定势,能否做官、官大官小成为判断为学是否成功的唯一标准,这对读书人选择奋斗目标起了非常不好的导向作用。而在古希腊乃至整个近、现代的西方,尽管同样存在官民差别,但并未形成象中国如此严重的“官本位”观念,有成就的科学家同样能够赢得社会的尊重。

中国历史朝代公元对照简表及中外历史大事年表

中国历史朝代公元对照简表

中国历史重要大事年表 原始社会 约170万年前元谋人生活在云南元谋一带 约80万年前蓝田人生活在陕西蓝田一带 约20——70万年前北京人生活在北京周口店一带 约18000年前山顶洞人开始氏族公社的生活 约5000——7000年前河姆渡半坡母系氏族公社 约4000——5000年前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父系氏族公社 约4000多年前传说中的黄帝尧舜禹时期 奴隶社会 夏(约公元前21世纪到约公元前16世纪) 约公元前21世纪禹传子启夏朝建立 商(约公元前16世纪到约公元前11世纪) 约公元前16世纪商汤灭夏商朝建立 约公元前14世纪商王盘庚迁都殷 西周(约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771年) 约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灭商西周开始 公元前841年国人暴动共和元年我国历史开始有明确纪年 公元前771年犬攻入镐京西周结束 春秋(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东周开始 封建社会 战国(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 公元前356年商鞅开始变法 秦(公元前221年到公元前206年) 公元前221年秦统一秦始皇确立郡县制统一货币度量衡和文字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爆发 公元前207年巨鹿之战 公元前206年刘邦攻入咸阳秦亡 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楚汉之争 西汉(公元前202年到公元8年) 公元前202年西汉建立 公元前138年119年张骞两次出使西域 公元8年王莽夺取西汉政权改国号新 17 18年绿林赤眉起义爆发 东汉(25年到220年) 25年东汉建立 73年班超出使西域 105年蔡伦改进造纸术 184年张角领导黄巾起义

世界历史古代史和近代史知识要点

世界历史古代史和近代史知识要点 世界古代史知识点 一个祖先——非洲的南方古猿就是人类的直系祖先。 一个黑暗时代——教会的统治 1. 教会统治的确立——丕平献土:756年,法兰克国王矮子丕平为报答教皇对他的支持,把用武力夺取的意大利中部一片领土献给教皇,形成了罗马教皇国,史称“丕平献土”。 2. 教会的统治的表现:(1)政治上:罗马教皇被视为上帝在人间的最高代表,有权废立国王,地位至高无上。(2)经济上:教会是西欧最大的封建主,占有西欧三分之一以上的土地,不但剥削领地上的农民,还要向全体居民征收什一税。(3)思想文化上:教会是西欧最顽固的封建精神堡垒,垄断教育,宣扬《圣经》是一切知识的顶峰,反对学习基督教神学以外的知识,禁绝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3.教会统治的影响:教会的统治,严重影响了西欧社会的进步,历史上把教会统治的时代称为“黑暗时代”。 一兴一衰——西欧城市的兴起和拜占廷帝国的衰落 1、西欧城市的兴起 (1)时间:11世纪 (2)形成原因:随着西欧生产力的提高,手工业逐渐发展起来。逐渐形成了新的工商业城市。 (3)琅城起义:琅城起义是城市争取自治权,反封建主斗争的典型。 (4)代表城市:意大利——威尼斯、热那亚、佛罗伦萨。法国——巴黎、马赛,英国的伦敦等。 (5) 西欧城市兴起的历史意义:瓦解西欧封建制度和孕育近现代西方文明起着重要作用。 2、拜占廷帝国的衰落 1.原因:(1)封闭保守,故步自封,不吸收先进文明的成果。(根本原因)(2)皇帝查士丁尼频频用兵,民穷财尽。(3)内忧外患,领土被蚕食,国家四分五裂。 2.灭亡: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攻陷君士坦丁堡,灭掉古老帝国。 3.启示:开放宽容促进文明繁荣,保守狭隘致使文明衰落。 两个文明发源地: 1、大河文明(东方文明)----人类早期文明的产生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 (1)亚非文明都与大河有关,埃及---尼罗河、西亚----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印度----恒河和印度河、中国----长江与黄河。 (2)原因:这些大河流域土地肥美、灌溉便利、宜于农耕,使这些地区最早出现农业,进而出现国家,出现奴隶制文明。 2、海洋文明(西方文明)——古代希腊 爱琴文明:克里特和迈锡尼文明称爱琴文明。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 最著名的城邦:斯巴达和雅典。 全面繁荣:时间:公元前5世纪。表现:①政治上:奴隶制度充分发展起来,奴隶成了社会的主要生产者。②经济上:奴隶制经济繁荣,雅典工商贸易兴盛,是当时地中海地区最大的商贸中心,是最繁荣的城邦,被称为“全希腊的学校”。 两个等级制度: 1、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 (1)内容:把古代印度居民从高到低分成四个等级:婆罗门----宗教祭祀;刹帝利----国王、武士,掌管军、政大权;吠舍------平民,以农、牧、工、商为职业,多数人无政治权利;首陀罗---被征

九年级上册历史世界古代史试题含答案

九年级历史试题古代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非洲最古老的文明产生于() A.古代中国 B.古代埃及 C.古代印度 D.古代希腊 2.金字塔是古代埃及国王的() A.宫殿 B.陵墓 C.行宫 D.祭祀殿堂 3.从西北方向侵入古代印度,征服当地居民的是() A.雅利安人 B.波斯人 C.埃及人 D.希伯拉人 4.汉谟拉比法典维护的是() A.自由人的利益 B.地主阶级的利益 C.奴隶和平民的利益 D.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5.公元前18世纪,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 A.古代埃及 B.古代希腊 C.古代印度 D.两河流域 6.最早建立伊斯兰教政教合一的国家是在。() A.麦加 B.巴格达 C.伊斯坦布尔 D.麦地那 7.在世界范围内最早进入封建社会的是() A.中国 B.罗马 C.日本 D.朝鲜 8.伊斯兰教信仰的神是() A.佛 B.耶稣 C.宇宙 D.真主“安拉” 9.被称为宗教圣地的是() A.巴勒斯坦地区 B.小亚细亚地区 C.耶路撒冷 D.麦加城 10.发明楔形文字的是两河流域的() A.阿卡德人 B.希伯来人 C.腓尼基人 D.苏美尔人 二、归纳列举题(共15分) 11.根据提示写出对应的人物。(4分)

(1)统一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国王—— (2)佛教的创始人—— (3)基督教的创始人—— (4)伊斯兰教的创始人—— 12.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7分) (1)拥有金字塔的国度—— (2)世界上现存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3)古代印度的等级制度—— (4)古埃及人创造的文字—— (5)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创造的文字—— (6)基督教的诞生地点—— (7)创立了伊斯兰教的城市—— 13.列举世界四大古代文明区域的名称。(4分) 三、材料分析题(共35分) 1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法典条文共282条,刻在一块巨大石柱上。法典宣扬“君权神授”。它还规定:奴隶可以买卖,可用来抵债;如果奴隶主胆敢对主人说:“你不是我的主人”,他的耳朵就要被割掉;、、、、、、、奴隶可以被任意杀死,凶手只需赔偿奴隶主的财产损失,无需偿命;等等 材料二见下图 请回答: (1)材料一所说的法典指的是什么法典?此法典是由哪个国家谁制定的?(3分) (2)从材料一看,法典主要是为了维护哪个阶级的利益?此法典在世界文明发展历史上具有怎样的地位?(2分) (3)材料二中建筑的名称是什么?它是古代哪个国家的建筑?(2分) (4)材料二建筑的用途是什么?它象征着什么?(2)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伊斯兰教在麦加的科里希特族的男女间传播开来,科里希特贵族把那批属于自己管辖的伊斯兰教徒关在监牢里,并尽量引诱他们脱离伊斯兰教。 材料二穆罕默德命令他的信徒行动起来,并准备出征所需的一切东西,后来,他告诉他们要进军麦加,并命令他们认真准备。 (1)伊斯兰教是在什么时间由谁在那里创立的?(2分) (2)材料一说明伊斯兰教开始在麦加传播的时候遭遇怎样?麦加的科里希特贵族为什么那样对待伊斯兰教徒?(2分)

中外历史大事年表 数轴 (彩字版)

中外历史大事年表 (中国史约三四百万年前~21世纪初世界史约三四百万年前~20世纪初箭头上方为中国史,下方为世界史) (中国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 B.C.356 后金改清

热月政变 雾月政变 法兰西第一 发明蒸汽船 拿破仑帝国 旅行者号机车 西属拉丁美 英国宪章运动 拿破仑夺取 帝国 灭亡 诞生 洲独立 政权

六十~九十年代 洋务运动 左宗棠进 《申报》创刊 军新疆 唐胥铁路 新疆设立行省 公车上书 《万国公报》 中日甲午战争 《马关条约》 戊戌变法 大生纱厂 八国联军侵华 十九世纪九十年代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4.12四一二政变 .8.1南昌起义 .1国民党一大 .7广州国民政府 .4.18南京国民政 .8.7八七会议 .7.23中共 召开 国民革命军 府成立 建立井冈山农村 .5.4五四运动 一大召开 .5黄埔军校 出师北伐 .7.15七一五政变 革命根据地 中、美参加 .11同盟国战败 协约国作战 德国投降,一战结束

.4.21~6.2渡江战役 中共七大召开.9.12~11.2 .4.23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发表《论联合政府》辽沈战役.4海军成立.9 第一届政协筹备建国 .8.15日本投降.6 .6 .11.6~1949.1.10 淮海战役.10.1开国大典 土改结束 《土地改革法》朝鲜《停战协议》 抗美援朝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开始《中…国宪法》三大改造完成 镇压反革命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第一届全国人万隆会议中共八大召开大跃进运动 解放军进军西藏西藏和平解放第一个五年计划民代表大会召开提出“求同存异”陈镜开首破世界记录人民公社化 文化大革命开始.9.13九一三事件(林彪) 尼克松访华 ~1961三年困难时期战略导弹部队人造卫星26届联大恢复中《中美联合公报》 容国团世界冠军原子弹、导弹成立“东方红一号”国联合国合法席位中日建交

中国古代史论述题

第一部分 1夏朝是怎样灭亡的? (1)夏朝最末的一代国君名桀,暴虐无道。又筑倾宫、瑶台,生活更加奢侈腐朽。对广大劳动人民的剥削和压迫亦更加残酷,阶级矛盾日益尖锐。(2)这时东方的商族日益强大,商族首领汤率兵伐夏,约在公元前16世纪,夏为商所灭,桀被放逐而死。 2商代青铜器共分为哪几大类? 商代青铜器可分为四大类:一是礼器,这一类器物纹饰瑰丽浑厚,典雅质朴,制作最为精细。著名的司毋戊鼎就属于这一类。二是饮食器,常见的有鼎、鬲、簋等,其中酒器尤多,证明商代奴录主贵族确是嗜酒成风。三是生产工具,有斧、锛、刀、锯等,多是手工业工具,农具很少,当时农业奴隶使用的农具多是木器、石器、骨器和蚌器。四是兵器,有戈、矛、钺、刀、箭镞等,其中青铜箭镞的数量是很大的,这在世界其他古代国家中是少见的,因为箭镞在射出后不能收回,如果不是青铜业发展到相当高度,就不可能用大量青铜铸造箭镞。此外还有乐器和车马器等。 3简述西周井田制。 井田制度是奴隶社会的经济基础,所谓“井田制”有三种含义:一是土地所有制。周天子名义上是全国土地的所有者,他以共主的身份,把土地分封给诸侯,诸侯又将封地内的土地分封给卿大夫以至于士。各级贵族世代承袭受封的土地,所受之田,不经王室或公室的特许不准随意买卖或转让,这种土地占有制是奴隶制国家土地所有制。二是田地的形式。井田一般经过精心的疆理,整治为十分方正大小相连的方块田,田块之间有纵横交错的大小沟渠和道路,每一方块田为一百亩,做为耕作单位,称为一田,纵横相连的九田合称一井。三是经营方式也就是剥削方式,耕作井田的奴隶称为庶人或庶民,周天子在封授土地的同时把这种耕作奴隶成批地赐与臣下,以周天下为首的各级奴隶主贵族驱迫大批农业奴隶在井田上进行集体耕作,农业奴隶不仅为奴隶主贵族种田,还要服各种力役。 4略述“百家争鸣”发生的社会背景。 春秋、战国新旧阶级之间,各阶级、阶层之间,由于处于向封建地主制过渡的时期,斗争复杂而又激烈。当时的学者或思想家,都企图按照本阶级(层)或本集团的利益和要求,对宇宙对社会对万事万物做出解释,或提出主张,于是出现了一个思想领域里的“百家争鸣”的局面。 5简述刘秀的用人政策及其目的。 刘秀实行了“退功臣而进文吏”的用人政策。东汉初年,刘秀认为他的功臣多是戎马出身,不熟悉封建的典章制度,不懂得如何治理国家,可是他们往往又自恃功高,不听命令,或不遵守法纪。为了表彰他们的功勋,刘秀封其中功劳最大的360多人为列侯,给予他们尊崇的地位,但却解除了他们的实权。刘秀很重视隐居山林、不仕王莽的士人。他认为这些人既熟悉封建制度,懂得治理国家;又情操高尚,不与时浮沉。所以就多方访求,重礼征聘。刘秀实行这一政策,其目的是为了能“总揽权纲”,加强中央集权。 6简述《史记》的内容及其意义。 《史记》上起黄帝,下迄“当代”(武帝时),全书为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共130篇,52.65万字。以人物传记为主,辅之以编年和纪事,体例严整,内容丰富,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中外历史事件对照大事年表(完整版)-文档资料

China 时间World 商农业: 商周时代实行井田制,土地名义上为国家所有 陶瓷业:商代中期到东汉晚期:陶发展到瓷的过渡阶段 商业:初步发展前1600到前1046 西周(周武王) 商业:流通骨贝和铜贝 前1046到前771 春秋(前770-前476) 战国(前475年到前221年) 农业: 春秋战国时期,农业发达地区:牛耕技术和铁制工具(井田制瓦解的原因)战国: 李冰主持的都江堰工程 郑国主持的郑国渠工程 商鞅变法,废除了井田制,确立了土地 私有制 冶铁业: 春秋晚期中国最早的人工冶炼铁器 炼钢和淬火工艺有所发展 商业: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富足的巨商和繁荣的商业中心; 战国时期,出现“市井”的商业区 前 770 到前 221 雅典: 前8世纪左右,希腊人在各地先后建立城邦 前6世纪初工商业的发展造就了雅典新型 的工商业者阶层 前594梭伦当选为执政官,开始民主改革以 缓和社会矛盾 前509罗马共和国建立 前506克利斯提尼改革 罗马: 前449元老院颁布《十二铜表法》 前443-前429伯里克利执政时期,希腊民主 政治的“黄金时代 罗马建国-前3世纪中叶罗马公民法 前230-前221秦相继攻灭东方六国,建立了秦王朝; 前215将军蒙恬率军北击匈奴,收回河套地区,修筑长城和直道,加强了北部边防市的发展:明码标价 前221到前206 西汉农业: 汉代牛耕普及全国,出现了曲柄锄、大镰、耧车; 关中农民创造了“井渠”;出现了新的农业 生产组织形式—豪强地主控制下的田庄 冶铁业:冶铁开始使用煤炭作燃料;铁 业官营制度 手工业:汉武帝时代官营手工业(“工 前 202 前27屋大维首创元首制,罗马帝国建立 公元1世纪基督教产生

历史 古代中西政治制度比较研究

古代中西政治制度比较研究 ——中央集权制度与古希腊民主制度的比较 袁怡梦 摘要:文明古国的发展离不开其政治制度的不断完善,古代中西政治制度之间存在差异也存在关联,既存在长处也有不足。探寻和比较古代中西的政治制度,有利于我们从更理性的角度去反观历史,明晰制度存在异同的根本,并取长补短,对共同促进本国政治制度的完善与发展具有启迪意义。 关键词:地理环境经济条件社会条件思想教育 Abstract:The development of ancient civilizations depends on the improvement of their political systems. There are many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se systems. By comparing these systems, we can review our history more rationally, expounds the existence of thes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and complement each other. It has enlightening significance to the improvement of our nation’s systems. Keywords: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economic condition social conditions ideological eduction 一、古代中西政治制度的简介 ?古代中国 中央集权制度,中国古代的政体---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中央集权制度,集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朝议制度和郡县制为一体。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在统一六国以后就着手建立和健全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以巩固其对全国的统治,中央集权制度中囊括了封建专制主义。此后,这种政治体制在中国延续了2000多年,并在历代帝王的不断完善中加强其影响力,期间也有衰弱的时候。但随着行省制、三省六部制等的出现,以及宰相的废除及军机处的设立,到明清时期达到其鼎盛。 封建专制主义是一种决策方式,主要特征是皇帝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利于一身,从决策到行使军,政,财大权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而中央集权是相对与地方分权而言,其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一切受控与中央。专制主义体现的是君臣关系;而中央集权处理的是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古代希腊 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特征是全体公民是统治者,参与政治,集体掌握国家最高权力;公民集体内部相对平等;法律至上。 公元前六世纪初梭伦改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随后公元前六世纪末,克里斯提尼继续改革确立了雅典民主,公元前五世纪的伯利克里改革则使之趋于完善,雅典民主政治达到顶峰。 古希腊民主思想是拒绝一个存在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社会,它认为一个理想的城邦应该是所有公民都积极参与社会政治生活。它重视公民的个体自由和责任感;铸就了希腊人渴求知识、乐于探究的民族性格,其民主氛围创造的空间,使古代希腊在众多文化领域取得了辉煌成就;雅典民主的理论与实践为近现代西方政治制度奠定了最初的基础。 二、地理环境和经济条件对古代中西制度的影响 ?古代中国 古代中国发祥于中原地区,地处大河流域,平原辽阔,土地肥沃,最适合发展农

(完整版)世界古代史名词解释及试题剖析

世界史之古代史 一、名词解释 (一)古代埃及 1、《莱登草纸》 古埃及的一部纸草文献,原名《伊浦味箴言》(《一个埃及贤人的训诫》),在埃及萨卡拉墓地出土。因该文献原件藏于荷兰莱登博物馆,故名。该文献记载了一次奴隶、贫民大起义。一般认为,这此起义发生在古埃及第一中间期(或第二中间期)。《箴言》内容多重复,其中最重要的部分,是《记国中的灾难》的第一篇和第二篇,记述了一次大起义的详情。它所记载的起义是我们所知的世界历史上第一次奴隶、贫民大起义,沉重打击了奴隶主的反对统治。 2、埃及学 埃及学是以古代埃及的相形文字为基础来研究埃及历史和文化的学科。它是由法国学者商博良于1822年9月29日创立的。 3、卡叠什之战(卡跌什之战) 公元前1288年(或公元前1296年),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二世与赫梯国王牟瓦塔尔为了争夺对叙利亚的统治权及树立在西亚的霸权发生战争。是年,埃及军队在法老率领下进攻叙利亚,在叙利亚的奥仑特河畔卡叠什中赫梯军队埋伏。埃及军队惨败。公元前1283年,赫梯新王哈吐什尔同拉美西斯二世缔结和约(即银板合约),从而结束了两国之间的争霸战争。 4、阿蒙霍特普四世改革 BC1329—1362年,因统治阶级内部发生激烈的法老与阿蒙祭司集团存在的矛盾,新兴军事贵族与旧贵族之间的矛盾,地方实习贵族和以法老为主的中央政权存在的矛盾,法老靠以中小奴隶主为核心的新兴军事贵族的支持,进行了阿蒙霍特普四世宗教改革。改革取消了对阿蒙神的信任,并且法老将其名字改为“阿顿霍特普四世”。改革提出的一神信仰在历史上是第一次。 5、纳尔迈调色板 纳尔迈调色板发现于希拉康波里。纳尔迈是希拉康波里的国王,他在正反两面两次出现,分别戴上下埃及的王冠,反映了那尔迈进行了大规模的征服活动。根据考古学研究,一般把那尔迈称为第一王朝的第一位国王。纳尔迈的活动开创了埃及统一的局面。 6、吐特摩斯三世 古埃及十八王朝的法老,曾17次出兵叙利亚和巴勒斯坦,最远到达幼发拉底河西岸,还出兵利比亚和努比亚,大肆掳掠土地、奴隶和财富。两河流域、小亚细亚等地各奴隶制国家纷纷向埃及纳贡。他建立了空前强大的地跨西亚北非的军事帝国,因此而被誉为古代世界的拿破仑。

中国古代史上最有韵味的十个名字

中国古代史上最有韵味的十个名字 1、刘过,字改之。 《左传》宣公二年有之:“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刘过以此为名,遂字改之。过素善陆游、辛弃疾、陈亮,有《龙洲集》、《龙洲词》,乃南宋一大豪放词人,又善饮酒,佳话存焉。 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蚀。以过为名,可谓能谦冲自守矣;改之为字,可谓能磨砺日新矣。金庸取其意旨,作一杨过,亦字改之,得以流布天下;其名主人反寂寂无闻于当世,颇可叹也。 2、杜如晦,字克明 《诗》风雨篇有之:“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所谓望眼欲穿,感极而悲者也;末了则云:“既见君子,云胡不喜”,云开雾散、柳暗花明之意在矣。一篇之中,三致志焉。 《尚书》尧典篇云:“克明俊德,以亲九族。”克明者,犹能明、自明,言人能使大德明于外也。如晦在克明之先,必待俊德而始明,足以为圣贤良相之名。 杜如晦为贞观名臣,惜其天年不永,四载而卒,空留“房谋杜断”之名,岂不惜哉!助文皇成盛世大业,亦成其“克明”之字矣。 3、纳兰成德,字容若 纳兰词名满天下,不知其名字从何典故?君子有CR之美,亦有成己之愿,“成德”盖成己CR之德矣。容者,盛大之状;若者,香草之名。则容若乃“香草盛集”之谓也。《楚辞》多以香草美人暗喻君子,君子必成己CR之德,此纳兰名字之解乎? 成德本姓叶赫那拉,译为“纳兰”,遂使唇齿生香。纳兰容若,亦可解为纳幽兰而容香草,君子有慕兰之德、好洁之癖,此解无不可。然则成德为避康熙朝太子之讳,改名性德,虽文辞可观,失其本意也。今人多不知若为香草之名,以若为若许、若此之谓,虽仍可通,失其美人香草之本意矣。 4、申时行,字汝默 时行有二义,其一为时兴、风行之谓,其二为伤寒之谓,大抵患伤寒者多在春秋换季之时,病状无少长皆相似,且往往流行,故谓之时行。 汝默者,清静默然之谓也。清人张廷玉有云:“万言万当,不如一默”,此亦申氏所以教时行也。 时行者必风行天下,而汝当默然自守,无与时俱进,无随时而行;此名此字,意味深长。又时行为病,瘟疫行天下,书生唯一默而已。晚明风气,大抵如此,若不入于朋党,则归守

中外历史大事年表

中外历史大事年表
1
中 外 历 史 大 事 年 表
(中国史 约三四百万年前~21 世纪初 世界史 约三四百万年前~20 世纪初 箭头上方为中国史,下方为世界史)
元谋人
北京人
山顶洞人
禹建立夏朝
商朝建立
约三四百万年前距今约 170 万年距今约 70 万~20 万年 距今约 1 万年 公元前 3500 年左右
约公元前 2070 年 约公元前 1894 年 约公元前 1600 年
人类出现
埃及和两河流域出 现了早期国家
古巴比伦王国 建立
中央集权制度形成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分封制与宗法制出现(中国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 西周建立 B.C.770 春秋开始
公元前 1046 年 公元前 8 世纪 公元前 6 世纪 公元前 509 年
B.C.356
战国开始
商鞅开始变法
秦朝
公元前 221~207
西汉
公元前 202 年
公元前 475 年 公元前 334 年
斯巴达和雅典城 邦建立
佛教产生
罗马共和国建立
亚历山大开始 东征
A.D.25 东汉 公元前 27 年 公元 1 世纪
三国鼎立
220~280 年
建立西晋 建立东晋
265 317 395 476
建立隋朝
581 710
罗马帝国时代 开始
基督教
罗马帝国分裂
西罗马帝国 灭亡
伊斯兰教产生
后金改清 建立唐朝
618 646
北宋建立 南宋建立
960 1127
建立元朝
1271
建立明朝
1368 14~16 世纪 1492
建立清朝
1519~1522 1636 1640
清军入关
1644
日本大化改新 开始
文艺复兴
新航路开辟
麦哲伦环球 航行
英国资产阶 级革命
1649
1660
1688
1689
1765
1769
1773
1774
1775
1776
处死查理 一世
斯图亚特 王朝复辟
光荣革命 《权利法案》 珍妮纺纱机 水力纺纱机
波士顿倾 茶事件
第一届大陆 .4.19 来克星 .7.4 《独立宣言》 会议 顿枪声 美国建国
1777
1781
1783
1785
1787
1789 .7.14 攻占巴士
1791
1792
萨拉托加 北美独立战争 英国承认美国 瓦特改良蒸汽 大捷 结束 独立 命爆发) 机
美国制订宪法 (确立联邦制)
《人权宣言》
法兰西第一共 和国建立
底狱(法国大革

世界古代历史知识结构图

尼罗河——金字塔(权利象征、胡夫金字塔最大、 ) 两河流域——《汉谟拉比法典》——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印度河——种姓制度(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四个等级) 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摇篮(海洋文明) 伯利克里时代,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 公民大会(全体成年男性公民) 罗马共和国(公元前509年)通过三次布匿战争成为地中海霸主。 罗马帝国——屋大维公元前27年 罗马共和国时期,继承了古希腊的民主制,后来,由于战争的需要,古代罗马实行的是军事独裁统治。 西罗马帝国(公元476年灭亡) 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1453年被奥斯曼土耳其灭亡 东罗马帝国灭亡带来 启示:固步自封导致落后挨打, 开放交流促进文明发展 琅城起义(例子)——市民阶级形成——为资本主义发展准备了条件 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 经济上:①“班田收授法”,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为国家公民; ②租庸调制,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 影响:大化改新使日本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13世纪时——马可波罗来华——《马可波罗行纪》 阿拉伯数字——印度人发明——阿拉伯人传播 佛教——古代印度——前6世纪——乔答摩·悉达多——《金刚经》——西汉时期传入中国 基督教——巴勒斯坦——1世纪——耶稣——《圣经》 伊斯兰教——阿拉伯半岛——7世纪初——穆罕默德——《古兰经》 大河流域的农耕文明 古埃及 世界古代历史 古巴比伦 古印度雅典民主政治 欧洲 文明 罗马帝国的分裂(公元395年) 欧洲城市的兴起 大化改新 罗马帝国的兴衰 措施 文明的交流 三大宗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