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蚜虫防治.pptx
大豆蚜虫防治措施

含氧 量 就会 减 少 , 的呼 吸受 到影 响 。 系 发 育 不 良 , 菜 中 根 根 蔬 营养 成 分 含 量 减 少 , 味 不 浓 , 香 品质 下 降 , 以后 容 易 腐 烂 , 不 耐 贮 藏 。所 以 在严 寒 冬 季 应 少 量 灌 水 或采 用 地 膜 下灌 水 。但 也 不 能 控 水 过 度 . 蔬 菜 需 水 量 较 多 . 果 在 生 长 发 育 过 程 因 如 中 缺少 水 分 , 株 萎 蔫 , 孔 关 闭 . 化作 用停 止 , 质部 分 植 气 同 木 发达 纤 维增 多 , 苦味 增 加 , 果 严 重 缺 水 , 株 就 会 枯 死 。 据 如 植 测 定 .多数 蔬 菜 作 物 对 土壤 含水 量 以 田期 问 持水 量 的 6 %~ 0
光 温 室 内 空 气相 对 湿 度 的 变 化 与 温 室 的 温 度 成 反 相 关 . 白 即
对 湿 度 要 求 不 那 么严 格 , 般 要 求 土 壤 水 分适 中 , 气 相 对 一 空
湿 度 要求 在 6 %~ 0 0 7 %有 利其 生长 。
一
、
土壤 湿 度
பைடு நூலகம்
天 随 着 太 阳 辐射 增 强 室 内 温 度 升 高 而 降 低 ; 间和 阴 、 天 , 夜 雨 随 着 室 内 温 度降 低 而 升 高 。 因 此 在 阴 、 天 , 之 温 度 较低 , 雨 加
el
薄r i H光温室对湿度有哪些要求 C
包卫 民
日光 温 室 内 的 湿 度 应 包 括 土 壤 湿 度 和 空 气湿 度 两 方 面 。
斯
迪
( 辽 市 气 象局 ) 通 滞 留在 温 室 内 . 容 易 形 成 空 气 湿 度 过 大 的 状 态 . 别 是 在 很 特
大豆病虫害防治92页PPT

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 走到底 ,决不 回头。 ——左
•
26、我们像鹰一样,生来就是自由的 ,但是 为了生 存,我 们不得 不为自 己编织 一个笼 子,然 后把自 己关在 里面。 ——博 莱索
•
27、法律如果不讲道理,即使延续时 间再长 ,也还 是没有 制约力 的。— —爱·科 克
•
28、好法律是由坏风俗创造出来的。 ——马 克罗维 乌斯
•
29、在一切能够接受法律支配的人类 的状态 中,哪
•
30、风俗可以造就法律,也可以废除 法律。 ——塞·约翰逊
大豆病虫害防治
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不 善于度 过。—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
大豆病虫害课件

大豆胞囊线虫病
症 状 主要为害大豆根部,苗期及成株期均可发病,植株明显矮化,叶片 变黄,重者停止生长,以至枯死,故有“火龙秧子”之称。
根部症状表现为主根和侧根发育不良,但须根发育好而且须根增 多,根上长有0.5毫米大小黄白色颗粒。被害株根部根瘤少或无。
大豆胞囊线虫病
发生规律
①在通气良好的土壤和瘠薄岗地、坡地等土壤中
大豆根潜蝇
防治方法
1、农业措施:轮作倒茬,秋季深翻。 2、药剂拌种:35%多克福悬浮种0%乐果乳油按种子量的0.7%
拌种。 3、苗期喷药:成虫发生盛期用80%敌敌畏乳油1000
倍液或40%乐果乳油1000倍液 ,也可将两者混合施用,
每公顷喷药液400kg。
可产卵10~30粒,怕光,晚间或阴天活动。可发生多代。 防治措施 ①农业防治:清除豆田内、外杂草,消灭寄主上的虫源; 干旱期灌水。 ②药剂防治:每公顷用3%啶虫脒可湿性粉剂100~150g, 兑水225~300kg,均匀喷雾,或每公顷用10%吡虫啉可湿性 粉剂450~600g,兑水225~300kg,均匀喷雾 。
茎杆,严重影响大豆
生长,地上部叶片自 下向上变黄。 应在大豆三叶期以 前防治,每公顷可用 3%莫比朗乳油250~ 400ml叶面喷雾,连续 防治2~3次。
香草小卷叶蛾
大豆田化学除草
大豆田化学除草
大豆田化学除草
大豆田化学除草
单剂:精异丙甲草胺(金都尔)、异丙
苗前封闭除草
甲草胺(都尔)、异丙草胺(乐丰宝)、异 恶草松(广灭灵、田得济)、噻吩磺隆 (宝收)、90%乙草胺(禾耐斯)、丙炔氟 草胺(速收)。 混剂:大豆欢、逢时、天欢等。
生活习性 一年发生10余代,最适为害温度29 ℃ ~30℃,最适湿 度在35%~55%之间。干旱少雨年份发生重。
大豆病虫害防治92页PPT

31、只有永远躺在泥坑里的人,才不会再掉进坑里。——黑格尔 32、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 33、希望是人生的乳母。——科策布 3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3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
大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病虫害防治
16、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把它走 完。 17、一般情况下)不想三年以后的事, 只想现 在的事 。现在 有成就 ,以后 才能更 辉煌。
18、敢于向黑暗宣战的人,心里必须 充满光 明。 19、学习的关键--重复。
20、懦弱的人只会裹足不前,莽撞的 人只能 引为烧 身,只 有真正 勇敢的 人才能 所向披 靡。
大豆病虫害高清图谱

展示霜霉病和食心虫并发时大豆叶片 上出现的褪绿和枯黄症状,以及食心 虫在荚内的蛀食状。
锈病与蚜虫并发
展示锈病和蚜虫并发时大豆叶片上出 现的黄褐色疱斑和叶片变形,以及蚜 虫在叶片上的为害状。
04
防治措施与建议
农业防治措施
轮作换茬
通过合理安排大豆与其它作物的 轮作,降低土壤中病虫害的积累,
减轻病虫害的发生。
病虫害的传播速度快,如果不及时防治,容易造成大面积的损失。
高清图谱的目的和意义
高清图谱是大豆病虫害防治的重要工具之一,通过高清图谱可以快速识 别病虫害的类型和症状。
高清图谱的优点在于能够提供高清晰度、高分辨率的图片,使人们能够 更加直观地了解病虫害的特征和细节。
高清图谱的意义在于能够帮助农民和专业技术人员更好地了解和防治大 豆病虫害,提高防治效果和减少农药使用量,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
提高大豆品质
病虫害不仅影响大豆的产量,还会降低大豆的品质,如蛋白质含量、 油分含量等,影响大豆的加工和食用价值。
维护生态平衡
病虫害防治有助于维护生态平衡,减少因病虫害蔓延而对环境造成 的负面影响。
高清图谱在防治中的作用与价值
直观识别病虫害
高清图谱能够直观地展示大豆病虫害的特征和症状,帮助 农民快速识别病虫害类型,为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提供依 据。
豆芫菁
取食大豆叶片,形成缺刻 或孔洞。
蛴螬
咬食大豆根部,造成植株 枯萎。
病虫害并发症状及影响
并发症状
病害和虫害常常同时发生,相互 促进,加重危害。
影响
造成大豆产量和质量下降,影响 经济效益和生态平衡。
03
高清图谱展示
病害高清图谱展示
总结词
详细展示大豆病害的发病症状 、病原菌形态及侵染过程,帮
大豆蚜虫病的防治措施

大豆蚜虫病的防治措施大豆蚜虫是大豆的主要害虫之一,以成虫和若虫在豆株的顶叶,嫩叶和嫩茎上刺吸汁液。
严重时布满茎叶,也可侵害嫩荚,造成植株矮小,结果枝和结荚数减少,千粒重降低,苗期发生严重时可使整株死亡,大发年如不及时防治,轻则减产20-30%,重则减产50%以上,我国主要大豆产区都有分布,而以东北三省、河南、山东等省的部分地区危害较重。
大豆蚜虫以刺吸式口器吸食汁液,使豆叶被害处叶绿素消失,形成鲜黄色的不规则形的黄斑,而后黄斑逐渐扩大,并变成为褐色。
受害严重的植株,茎叶卷缩、发黄、植株矮小,分枝和结荚减少,从而影响大豆产量。
一、发生规律。
大豆蚜虫分有翅胎生雌蚜(体长0.9-1.6毫米)和无翅胎生雌蚜(体长1.52-1.95毫米)。
有翅蚜能迁飞,使危害范围扩大。
大豆蚜虫危害盛期在6月底、7月初。
一般6月中下旬开始在大豆田出现,持续高温,干旱少雨,容易使蚜虫大量发生,越干旱危害越重。
大豆蚜一年发生18代。
在北方以卵在蚜腋或枝条隙缝里越冬,次年春季4月间平均气温约达10℃,鼠李芽鲜露绿,越冬卵开始孵化为干母,干母孤雌胎生繁殖1-2代。
5月中下旬鼠李开花前后又值豆苗出土以后,发生有翅胎生雌蚜,向豆田迁飞,在豆田孤雌胎生繁殖10余代。
6月末至7月初是豆田大豆蚜盛发前期,7月中下旬为盛发期,可使大豆受害成灾,7月末开始,气候和营养条件逐渐对大豆蚜不利,豆株上出现淡黄体小的蚜虫,为蚜量消退标志,8月末至9月初为大豆蚜繁殖后期产生有翅型性母蚜飞回越冬寄主鼠李上,并胎生无翅型产卵成性雌蚜,另一部分在大豆上胎生有翅型雄蚜,飞回越冬寄主,雌雄交配产卵越冬。
大豆蚜在一年中,一般有4次迁飞,相应地在大豆上有几个消长阶段。
如在东北,第一次迁飞出现在大豆幼苗出土期,蚜虫自冬寄主迁到豆田,在田间成零星发生阶段。
第二次迁飞在6月下旬,是大豆蚜在本田扩散蔓延阶段。
蚜虫分布已由点到面,但虫口密度尚不大,是豆蚜在田间盛发前期,如能在第二次迁飞前治蚜,能有效控制危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翅蚜 有翅蚜
二、发生规律
大豆蚜虫具有早期点片发生和后期蔓延速度 快的特点。 • 5月下旬,大豆出苗后,从第一寄主鼠李迁飞进入 豆田,开始危害幼苗,由于迁飞株率仅在1%左右 ,所以此时仅点片发生。 • 6月下旬,大豆开花前,蚜虫便很快蔓延全田。 • 7月中旬,大豆盛花期,条件适宜,大豆蚜虫便迅 速繁殖并群集于植株顶叶及分枝的幼嫩茎叶上危 害,从而造成蚜虫大发生。
• 化学防治:蚜虫发生量大,农业防治和天敌不能控制时
,要在苗期或蚜虫盛发前防治。当有蚜株率达10%或平均 每株有虫3—5头,即应防治。 化学防治注意几点: 1.巧抓防治时机。即在大豆蚜虫点片发生时用药,防止扩 散蔓延; 2.巧定防治部位。大豆蚜虫一般聚集于植物的嫩头、嫩叶 、幼茎和叶背处,施药时应对准大豆蚜虫发生为害部位; 3.巧选、轮换用药。选择有效的农药品种,目前防治大豆 蚜虫效果较好的农药主要有氧化乐果、大功臣、来福灵、 辉丰快克等。大豆蚜虫繁殖能力很强,发生世代多,极易 产生抗药性,因此,不能长期连续施用一种农药。
三、为害特点
• 大豆蚜虫群集于被害植株的幼嫩叶背面、幼茎及生长点等 处刺吸汁液,造成叶背扭曲或皱缩,致使植株生长受阻、 生育推迟,同时还传播大豆花叶病毒病。
• 大豆蚜虫还会在取食处排出大量水分和蜜露,阻碍光合作 用,减少干物质积累,降低产量和品质。
• 大豆蚜虫虫体虽小,但繁殖快,数量多,所以为害大。在 田间植物上,常有有翅蚜与无翅蚜两种形态,有翅蚜可远 距离飞行、扩散蔓延;无翅蚜主要是近距离爬行,繁殖力 强,可进行孤雌生殖。
作物生产技术专业 / 教学资源库
大豆蚜虫防治
大豆蚜虫俗称腻虫,属同翅目蚜科,是豆田
常见的重要害虫之一,严重影响大豆产量。在我 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
一、形态特征
• 无翅孤雌蚜:体长
1.3—1.6mm,长椭圆形 ,黄色至黄绿色,触角短 于躯体,第4、5节末端 及第6节黑色。
• 有翅孤雌蚜:体长
1.2—1.6mm,长椭圆形 ,头、胸黑色,触角长 1.1mm;腹部圆筒状,基 部宽,黄绿色。
大豆蚜虫为害传播 花叶病毒病
大豆蚜虫群集为害造 成植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
,做到生态控制和化学防治相结合,具体措施如 下: • 农业防治:合理轮作,及时铲除田边、沟边、塘 边杂草,减少虫源。 • 物理防治:利用黄板诱杀。 • 生物防治:合理保护和利用蚜虫天敌,大豆蚜虫 天敌主要有瓢虫、草蛉、食蚜虻、花蝽、蚜茧蜂 和蚜霉菌等。大豆田中天敌总量与大豆蚜虫总量 之比在1:80-1:100以内时,不必施药,完全可以 通过天敌来控制蚜虫的为害。
作物生产技术专业 / 教学资源库
谢 谢 /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