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追问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追问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追问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追问

方兴未艾的新一轮课程改革,激励着热衷于教育事业的教师们进行了诸多的开放性教学实践,也进行了大量的教学反思,使得教学实践由“开放”走向了“回归”。有效教学研究的兴起,正是为了在“回归”阶段能够将新课改革推向更为成功之路。问题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是很受青睐的,而要使之有效,又需要进一步的探讨与研究。笔者想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谈问题教学法中的有效追问。

一、有效追问的界定

有效追问是教学过程中教授者(教师)为使学习者(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把握学习内容所作的再一次或更多次的提问,是一种为使学习者更好地达到预期学习目标的问题式教学方法。它可以是建立在教授者已提问题的基础上,也可以是建立在学习者所产生疑问的基础上。

在诸多教学方法中,有效追问占有着独特的位置,也起着其独有的作用,其特性有:

1.有效性。有效,字典里有两种解释:一是能实现预期目的;二是有效果。追问当中的有效就是教授者有成效,学习者有收获,二者应是均有所得。这是与有效教学相一致的,有效教学也就是要让教者行之有效,学者学之有果,否则只能视为无效教学。

2.追问性。问题教学法是指在教学中带着问题意识来组织教学,通过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讨论问题到解决问题等一系列环节,使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掌握正确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水平。追问是提问的一种方式,也是问题教学法的一种,它是在对话教学模式中产生的一种在原有问题基础上再次提问的教学方法。问是为了答,问是手段,答是目的。

3.灵活性。追问不同于一般的提问,因为它是对原有问题的再一次提问或更多次的提问,不能主要靠预设,而是要根据学习者的实际情况灵活多变。它可以看作是对教授者原有问题的补充,也可以看作是对学习者所产生疑问的解读。

二、追问如何做到有效

与有效追问对应的自然是无效追问,无效追问存在着这么几个特征:一是简单化,问题太浅显易懂,学生不用思索或不用怎么思索就能解决;二是选择化,例如“是不是”、“对不对”、“好不好”这样的问题,学生知道不是一就是二,没有价值;三是模糊化,问题无明确目标、无明确范围,学生不知所云,一头雾水;四是偏难化,问题难度过大、超大,不是学生现有能力所能解决的。

由此可见,要使追问做到有效,必须改变日常教学过程当中常常容易犯的这些毛病,力争做到这么几点:

1.目标适中。打枪要切中目标,说话要切中要害,追问亦是如此。在追问过程中,一定要做到目标明确,切不可含糊其辞,否则有限时间的课堂教学会因无明确目标的追问导致兜圈子现象或放羊现象,造成不必要的时间消耗和浪费。

2.难易适度。追问同样要讲究难易程度。太容易,则等于白问;太偏难,则等于不问。追问一定要符合学生回答问题能力的实际,否则根本不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要么停滞不前,要么失去学习的信心与兴趣。

3.内容适量。追问的内容并非多多益善,不可像连珠炮似的一发而不可收拾,要让学生把握得了,接受得了。适量的追问有利于学生理解能力、学习能力的提高。

4.方法适当。方法往往能决定做事的成败,要使课堂教学中的追问成功,就得讲究一定的方法,最好是步步前进,层层深入,这样能帮助学生由浅入深地把握好学习内容。

5.时机适合。追问是动态的,这是由其灵活性所决定的,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把握好追问的时机很重要,超前则没到火候,滞后则又冷却了。追问应当是在教师抛出问题后,学生有待思考,又把握不准的时候;或者学生发现了疑问,急于寻求帮助解答的时候。

三、有效追问的类型及运用

实际上,有效追问,在课堂教学当中十分常见,应用也非常广泛,甚至有可能早就被我们运用过了,而没有引起我们的注意。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案例,简要谈谈其类型与运用。

(一)类比追问

案例1:在上《藤野先生》一课时,有同学提出第一段中的“清国留学生”

为什么要打上引号,我就顺便问了一句,第二段中的“中国留学生会馆里”为什么要用“中国留学生”并且没加上引号。让大家思索了一会儿后,有学生很快就作出了回答:清国留学生打上引号是反语、讽刺,证明鲁迅是非常痛恨清朝的那些纨绔子弟的,中国留学生则包括了留学日本的学生当中还是有像鲁迅自己一样的有志之士。

从这一段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类比追问是把相似或相近的两个问题(内容)放在一起,将一个问题作为另一个问题的铺垫或桥梁,从而帮助学生依靠自己的能力解决问题。这个追问是产生在学生发生疑问的基础上,老师的问起到了辅助性的疏导作用,能让学生茅塞顿开、豁然开朗。

(二)对比追问

案例2:同样是上《藤野先生》一文,在问及鲁迅在仙台受到仙台医专职员的优待一节与刻画藤野先生有什么联系时,我让学生将匿名信事件一节对照起来理解。同学们很快就理解了,鲁迅写仙台医专职员对他的优待是正面衬托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的,而日本“爱国青年”的匿名信事件是从反面衬托藤野先生的高贵品质的。

由此可见,对比追问实际上是把相对或相反的两个问题(内容)放在一起,在对比过程中,寻找异同,使问题迎刃而解。在这个案例里,老师的追问起到了推动作用,通过对比追问,将学生不理解的问题放到了一块儿,学生也就很容易理解了正衬和反衬,从而较好地把握了学习内容。

(三)即时追问

案例3:

师:这里面有一句:“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大家说说,谁在“叹惋”?

(一会儿后。)

生1:我认为是渔人。

师:理由呢?

生1:因为渔人看到了外面复杂的世界,而他进到桃花源以后,看到的却是一片平静的景象,他为桃花源里的人没有经历战乱没有看到外面多彩的世界而“叹惋”。

生2:我认为是桃花源里的人。——因为桃花源里的人生活得非常安定,现在却听到了外面乱七八糟的生活环境,所以他们感到“叹惋”。再说,这句话中

的“此人”就是指渔人,是他讲给桃花源里的人听的,桃花源里的人听了以后才会这样反应。

生3:(不等老师作评点)我认为应该是桃花源里的人和渔人。

师:刚才的两个同学讲得很有道理,你又提出了一种新的看法,那你能不能向大家详细地解释一下,你为什么这么认为?

生3:因为“皆叹惋”的“皆”是“都”的意思,说明包括了桃花源里的人和渔人。还有,桃花源里的人生活得那么好,却听到外面是那么乱,所以惊讶;而渔人生活在战乱当中,却碰到了这么一个好地方,所以也感到惊讶。

本案例是笔者教授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一节。有些问题,本来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学生回答问题往往喜欢只说其然,而不说其所以然,在学生说出“结果”的时候,教师即时追问原因,使学生明白回答问题并不是张嘴就来的,而是要有理有据,必须落实到文本上。这种追问起到了回拉的作用,因此往往能收到很好的效果,学生说出了最令人满意的答案。可见,即时追问,就是要抓住时机,让学生既要回答出其然,也要回答出其所以然。

(四)预设追问

案例4:

师:谁来朗读一下?

生:……道狭草木长(cháng),夕露沾我衣……

众生:读错了,读错了。注释里面有,读zhǎng。

师:你为什么读cháng?

生:我知道注释里念zhǎng,但我觉得读cháng显得更优美,草长得长,才显得路很窄。

师:大家的意见呢?是不是有疑问?

生:我也觉得读cháng好,读cháng是形容词,读zhǎng是动词,这里用形容词肯定好一些。

师:我也觉得读cháng好,草木长就是说明草木长得茂盛,大家只要夏天去过田间小路,就会发现长长的草会把小路覆盖住,路面显得很窄很窄,这样读更有意境。而且从词性来看,形容词显得柔美,动词太生硬。看来他提出来读cháng,比书上的注释还要好。

这是教授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中的一节。“道狭草木长”中的“长”基本上每一届学生都会在这里出现问题,因此笔者也每次都预设好,等候追问,

颇有一点守株待兔的意思。那么,对预设追问的理解也就不言而喻了,就是在学生最易犯错或发现疑问的地方,预先准备问题,当问题出现后,顺势追问学生,以期达到加深理解的目的。古诗文中字音字义的疏通本是极枯燥的内容,学生在学习时都不那么乐于接受,自然也不那么会引起人的兴趣,这时进行一定的追问,能起到激趣的作用,也让学生的思维迸发出火花。

(五)层进追问

案例5:

师:“通过这几个同学的问答,我们就不难知道,‘记’是一种文体,是用来记载、描写事物的。既然‘记’是一种记事的文体,那么它同样要具备哪些要素?”

学生齐答:“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师:“对。现在请大家快速浏览全文,然后完成一张表格。”

当有个同学回答“人物”一栏时,他只说了人物的名字,我赶忙追问:“不要只说人物的名字,请简要介绍一下。”这位同学在文中找出了相关的语句并读了出来。我又问:“姐姐几岁开始演出?”“5岁。”大家齐答。“妹妹呢?”“8岁。”“有什么感想?”这一下,同学们不由得发出了一片赞叹声。

这个案例是关于《观舞记》的,在理顺“记”的同时,为了让学生理解卡拉玛姐妹精湛的舞艺,笔者先要求学生回答“人物”时不要只停留在说人物名字上,接着又问了两个几近小儿科的问题,通过数字的相减,学生一下子体会到了卡拉玛姐妹那令人销魂的舞蹈,也是来自刻苦的长时间磨练。这种问法就是将问题一步步推进,由浅层带入深层,使学生水到渠成地完成对所学内容的解读。

关于有效追问的类型,肯定不止这一些,有待进一步总结和探讨,在运用过程中也不能死搬硬套,关键在于课堂教学中灵活把握。

有效追问虽是有效教学当中的一个很细小的教学方法,但在教学过程中却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只要我们理解了什么是有效追问,在课堂教学中使追问行之有效,充分发挥其作用,我们的语文课堂肯定又会增添一股活跃的气氛,我们的新课改又会增加一缕灿烂的阳光。希望本文能给语文老师们一些启示。当然,由于笔者的水平有限,文章当中肯定存在着不完善甚或是遗漏的地方,希望能得到更多一线语文教师的批评和指正。另,本文沿用或引用了一些研究者的部分观点,如果没有吸收他们的研究成果,笔者是完不成此文的,故在此借机一并表示

谢意。

刘红霞,周金平,语文教师,现居浙江杭州。本文编校:舒坦

[1] 2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