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生物地球上生命的起源知识点

合集下载

生物七年级知识点下册

生物七年级知识点下册

生物七年级知识点下册生物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物体内、生物间的关系的一门科学。

在七年级的生物下册中,我们学习了许多关于生物的基础知识,以及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实际应用。

下面我们来一起回顾生物七年级知识点下册:一、细胞和生命的起源1.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两类。

细胞包括质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和内质网等。

2.生命的起源:原核生命在地球上的出现要早于真核生命。

古地球上的原始环境为生命的出现提供了条件。

二、物质的运输与代谢1.物质的运输:体内物质通过细胞膜、内质网、高尔基体等器官进行运输。

常见的物质运输方式有扩散、渗透、运动、转运等。

2.代谢:是指有机体对自然界中的物质进行反应转化的过程。

代谢包括两个部分:合成、分解。

常见的有机体代谢过程有呼吸作用、光合作用、发酵和分解作用等。

三、继承与变异1.基因:是生物中传递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

一条染色体上会有多个基因,基因一般包括基因型和表型两种形式。

2.遗传:是指生物遗传信息在遗传过程中的表现。

常见遗传方式有显性遗传和隐性遗传两种。

3.变异:是指基因在繁殖中出现的突变和重组现象。

变异可以带来种类的繁多和物种的多样性。

四、生物间的关系1.共生:是指生物之间相互依存、共存和相互合作的关系。

常见有共生现象的物种有蚂蚁和蜜蜂、草与牛羊等。

2.食物链:反映了不同物种之间的营养关系。

食物链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三种生物构成。

3.生态环境:是指生物生存和繁衍的自然环境。

生态环境包括自然灾害、人为干扰等一系列因素。

五、健康常识1.心血管健康:注意饮食营养均衡,学会控制体重和保持适当的运动量。

2.口腔健康:注意口腔卫生,定期刷牙漱口,并避免烟和酒等有损口腔健康的物质。

3.环保意识:保护环境、勤俭节约、垃圾分类等都是我们需要具备的环保意识。

以上是生物七年级知识点下册的概述,也是我们在学习生物时需要掌握的基本知识。

希望同学们能够把握好每个知识点,同时也能将生物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让生物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美好。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知识清单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知识清单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知识清单一、关于生命起源的早期假说1、神创论这是一种古老且广泛存在于不同文化中的观点。

认为生命是由超自然的神灵或神明创造的。

在许多宗教和神话中,都有关于神灵创造世界和生命的详细描述。

然而,神创论缺乏科学证据的支持,无法通过可观测和可重复的实验来验证。

2、自然发生论这种假说认为生命可以从非生命物质中自然产生。

例如,认为腐肉可以生蛆,枯草可以化萤。

但随着科学的发展,通过一系列的实验,如意大利生物学家雷迪的腐肉实验,证明了蛆是由蝇的卵孵化而来,而非腐肉自然生成。

二、现代科学对生命起源的研究1、化学起源说目前被广泛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说之一。

认为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无机物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变化,逐渐形成了有机小分子物质,如氨基酸、核苷酸等。

这些有机小分子在一定条件下进一步组合形成有机大分子,如蛋白质、核酸等。

原始地球的环境极为恶劣,充满了高温、高压、闪电、紫外线等强烈的能量形式。

在这种环境中,简单的无机分子,如甲烷、氨气、氢气和水蒸气等,有可能发生化学反应,形成有机小分子。

例如,米勒实验模拟了原始地球的大气成分和环境条件,成功合成了多种氨基酸。

有机大分子在海洋等环境中逐渐聚集,形成团聚体或微球体。

这些原始的“细胞前体”可能具有一定的边界,可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并表现出简单的“代谢”和“生长”特性。

2、宇宙胚种说该假说认为,地球上最初的生命种子来自于宇宙空间。

一些微小的生命颗粒,如孢子或细菌,可能通过彗星、小行星等天体的撞击,被带到地球上。

支持宇宙胚种说的证据包括在一些陨石中发现了有机化合物,以及在太空环境中检测到了微生物存在的可能性。

然而,这一假说也面临着许多挑战,例如生命如何在宇宙空间的极端条件下存活和传播等问题。

三、生命起源的必要条件1、适宜的环境包括相对稳定的温度、一定的大气压、液态水的存在等。

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使得表面温度既不过高也不过低,能够维持液态水的存在。

水被认为是生命必需的溶剂,对于许多生物化学反应至关重要。

七年级生物课文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生物课文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生物课文知识点总结生物课是学习自然科学的一门重要课程,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

七年级生物课的内容主要涵盖生命起源、细胞结构和功能、遗传基础、生态系统等方面。

在学习这门课程时,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知识点,下面我将对七年级生物课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生命起源1.生命起源的科学解释:生命起源是指生物形成的过程。

它是由于各类有机物在特定条件下进行化学反应而形成的。

2.地球生命起源的条件:温度适宜、水分充足、氧气含量低、有机物质丰富。

这些条件在早期地球上的环境非常适宜生物的起源。

3.生物的起源形式:主要有自然起源和人工培育两种形式。

自然起源是指生物通过自然界的条件条件而诞生,如生物的起源于大自然;人工培育是指智慧人类通过培育和操纵的方式来调整生物,如塑造树形生物。

二、细胞结构和功能1.细胞的基本组成:细胞包括细胞膜、胞质(细胞器和细胞液)和细胞核三部分。

2.细胞器的功能:细胞器是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包括线粒体、高尔基体、内质网、叶绿体等,它们各自具有特定的生物功能,如能量转换、物质合成、受光作用等。

3.细胞分裂的类型:主要有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两种类型。

有丝分裂是有一个复杂而准确的程序,通过这个程序细胞可以完成一系列的生长和分裂过程。

减数分裂是有两个特殊的细胞进行的分裂,分裂出来的细胞基因对数减半。

三、遗传基础1.基因的定义和概念:基因是指生命体中可以决定某一性状的遗传因子。

基因由DNA分子组成,每个基因决定了一个性状。

2.遗传的基本规则:主要有孟德尔法则、显隐性法则、分离组合法则三种。

孟德尔法则是指在遗传过程中,性状以随机的方式进行分离和组合;显隐性法则是指一对基因中,一个隐性,一个显性;分离组合法则是指遗传过程中基因会发生配对和交换的现象。

3.红细胞基因的突变:红细胞基因突变是指红细胞中重要的一种疾病,如地中海贫血病,它是由于红细胞中的基因发生突变,使人体生产的血红蛋白无法正常运输氧气到细胞中去,产生一系列的身体症状。

生命的起源知识点总结

生命的起源知识点总结

生命的起源知识点总结一、生命起源的假说。

1. 神创论。

- 观点:认为生命是由神创造的。

例如,西方的上帝创造万物,包括人类;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女娲造人等。

这种观点缺乏科学依据,更多是基于宗教信仰和神话传说。

2. 自然发生论。

- 观点:古代人们认为生命是由非生命物质直接产生的。

如“腐草化萤”“腐肉生蛆”等说法。

- 局限性:17世纪,意大利医生雷迪通过实验证明了腐肉不能直接生蛆,蛆是由苍蝇产卵产生的,从而对自然发生论提出了质疑。

后来,巴斯德的鹅颈瓶实验彻底否定了自然发生论,他证明了微生物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由原来已经存在的微生物产生的。

3. 宇生说。

- 观点: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来自宇宙空间。

例如,陨石中发现了有机小分子物质,这可能表明生命的种子可能来自于其他星球。

- 证据:科学家在一些陨石中检测到了氨基酸等有机小分子,这些有机小分子是构成生命的基础物质。

宇生说并不能解释生命起源的全部过程,它只是提供了一种关于生命起源的可能途径。

4. 化学起源说。

二、化学起源说的主要内容。

1. 从无机小分子生成有机小分子。

- 原始地球条件:地球大约形成于46亿年前,当时的地球是一个由岩浆构成的炽热球体。

随着地球的冷却,原始大气逐渐形成,原始大气的成分主要有甲烷(CH ₄)、氨(NH₃)、水蒸气(H₂O)、氢气(H₂)等,这些气体在宇宙射线、紫外线、闪电等的作用下,可能合成了一些有机小分子物质,如氨基酸、核苷酸等。

- 实验证据:1953年,美国学者米勒等人,模拟原始地球的条件和大气成分,将甲烷、氨、氢气、水蒸气等气体泵入一个密封的装置中,通过火花放电(模拟闪电),合成了多种氨基酸。

这一实验有力地支持了化学起源说中从无机小分子物质生成有机小分子物质的阶段。

2. 从有机小分子物质生成有机大分子物质。

- 过程:有机小分子物质(如氨基酸、核苷酸等)在原始海洋中,经过长期的积累和相互作用,可能通过缩合或聚合反应,形成了原始的蛋白质分子和核酸分子等有机大分子物质。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知识清单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知识清单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知识清单生命的起源一直是人类探索的重要课题之一,它充满了神秘和未知。

接下来,让我们一同走进这个奇妙的领域,了解地球上生命起源的相关知识。

一、关于生命的定义生命是一个复杂而又独特的现象。

通常来说,生命具有一系列特征,如能够进行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繁殖、对环境作出反应等。

然而,要给生命下一个确切且完美的定义并非易事,因为生命的表现形式极其多样。

二、地球早期的环境条件在探讨生命的起源之前,有必要先了解地球早期的环境状况。

1、地球的形成大约 46 亿年前,地球在太阳系中逐渐形成。

当时的地球是一个炽热的、充满火山活动和陨石撞击的星球。

2、大气组成早期地球的大气主要由氢气、氦气、甲烷、氨气和水蒸气等组成,缺乏氧气。

3、海洋的形成随着地球逐渐冷却,水蒸气凝结形成降雨,汇聚成原始海洋。

三、生命起源的假说对于生命的起源,科学家们提出了多种假说。

1、神创论这是一种古老的观点,认为生命是由超自然的力量创造的。

但在现代科学的视角下,缺乏实证支持。

2、自然发生说认为生命可以从无生命的物质中自然产生。

然而,巴斯德的实验否定了这一观点。

3、宇生说主张地球上最初的生命或构成生命的有机物来自于宇宙空间。

一些陨石中发现的有机化合物为这一假说提供了一定的证据。

4、化学起源说目前被广泛接受的是化学起源说。

该假说认为,在地球早期的环境中,通过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反应,逐渐从无机小分子生成有机小分子,再形成有机大分子,最终形成原始生命。

四、从无机小分子到有机小分子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如高温、雷电等,无机小分子,如甲烷、氨气、氢气和水蒸气等,有可能发生化学反应,形成氨基酸、核苷酸等有机小分子。

五、从有机小分子到有机大分子有机小分子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进一步聚合形成有机大分子,如蛋白质、核酸等。

六、从有机大分子到原始生命这是生命起源中最为关键和复杂的阶段。

有机大分子逐渐组合形成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多分子体系,最终出现能够自我复制和新陈代谢的原始生命。

初中生物重点知识点汇总

初中生物重点知识点汇总

初中生物重点知识点汇总初中生物重点知识点生物的进化第一节地球上生命的起源1. 原始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过程如下:无机物→小分子有机物→大分子有机物→原始生命。

2.原始大气中与现在大气明显的区别是没有氧气。

4.地球上生命的生存需要物质和能量。

5.米勒的实验:米勒将原始大气中的成分充入烧瓶中,通过火花放电,制成了一些有机物。

(1)原料:甲烷、水蒸气、氢、氨等。

(2)产物(证据):氨基酸。

(3)结论:原始地球上能形成简单有机物。

6. 原始大气在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自然条件的作用条件下,形成简单有机物。

随着雨水进入湖泊和河流,最终汇集到原始的海洋中。

7. 原始生命诞生于原始海洋。

原始海洋中所含的有机物,不断地相互作用,经过极其漫长的岁月,大约在地球形成以后10亿年左右,才逐渐形成了原始的生命。

8.原始地球条件: 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原始海洋、无氧气。

9.蛋白质、核酸是生命中重要的物质。

第二节生物进化的历程1.比较法:根据一定的标准,把彼此有某种联系的事物加以对照,确定它们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2.化石:是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由于种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系形成的。

3. 生物进化的历程:(1)即比较不同类型动物的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顺序,从而判断动物的脊椎动物进化的顺序是:鱼类→两栖类→爬行类→哺乳类。

(2)通过对始祖鸟与现代鸟和爬行动物的形态和解剖特征的比较,说明鸟类起源于古代爬行类,始祖鸟是爬行动物向鸟类进化的中间过渡类型。

(3)利用组成生物体的一些重要物质的差异性来比较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的方法,表明人和黑猩猩的亲缘关系最近。

4.科学家们通过对不同年代化石的纵向比较,以及对现存生物种类的横向比较等方法,推断出了生物进化的大致过程。

5.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

6. 掌握P55生物进化的大致过程图。

第三节生物进化的原因1. 100年以后,桦尺蠖由浅色占多数变成深色占多数,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浅色的桦尺蠖在黑色树干上易被捕捉,深色的易幸存下来,繁衍后代。

七年级生物第1课知识点

七年级生物第1课知识点

七年级生物第1课知识点生物学是一个宏大的学科,而在七年级的生物学课程中,我们将学习生命起源、细胞以及基因等知识点。

以下是七年级生物第一课的知识点:一、生命的起源生命的起源是一个长期的研究领域。

科学家们认为,所有的现代生命形式都可以追溯到最早的细胞生命。

这个漫长的过程涉及到多个因素,包括化学反应、自我组织、进化等等。

二、细胞的组成所有生命形式都由一个或多个细胞组成。

细胞是最基本的生物单位,它们是生命的基础。

细胞由膜、细胞核、质体、线粒体和其他物质组成。

不同类型的细胞有不同的形状和结构,例如:人类细胞、植物细胞、原生动物细胞等等。

三、基因基因是生物体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

它们存在于染色体中,控制着生命的所有过程。

每个基因都对应着一个特定的蛋白质,这些蛋白质被称为基因表达产物。

基因的变异是生物进化的驱动力之一,也可能导致疾病和疾病的治疗。

四、DNADNA 是脱氧核糖核酸的缩写,是所有生命形式的基本遗传物质。

它包含了生命的所有信息,包括基因序列、蛋白质序列等等。

DNA 的结构是一个螺旋状的双重螺旋结构,由核苷酸组成。

五、细胞分裂细胞分裂是细胞生命周期中最重要的过程之一。

它发生在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两个阶段。

有丝分裂是指细胞核的分裂和细胞分裂,无丝分裂是指原核生物的细胞分裂。

六、基因组基因组是生物体内的全部基因序列。

在人类身体中,大约有20,000-25,000个基因组成基因组。

基因组可以分为线性核糖体和环状核糖体两种形式。

不同生物有不同数量和类型的染色体和基因。

以上是七年级生物第一课的知识点。

了解这些基本概念和现象是理解更复杂的生命过程的必要前提。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课件(共26张PPT)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课件(共26张PPT)
特点:具有原始的新陈代谢和繁殖能力
有机大分子物质
场所:
原始生命
作业:
课本第55页 练习1 判断题 练习3 对于老子“天下万物生于有, 有生于无”,谈谈你的看法?
同学们: 下节课再见!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激励学生学习的名言格言 220、每一个成功者都有一个开始。勇于开始,才能找到成功的路。 221、世界会向那些有目标和远见的人让路(冯两努——香港著名推销商) 222、绊脚石乃是进身之阶。 223、销售世界上第一号的产品——不是汽车,而是自己。在你成功地把自己推销给别人之前,你必须百分之百的把自己推销给自己。 224、即使爬到最高的山上,一次也只能脚踏实地地迈一步。 225、积极思考造成积极人生,消极思考造成消极人生。 226、人之所以有一张嘴,而有两只耳朵,原因是听的要比说的多一倍。 227、别想一下造出大海,必须先由小河川开始。 228、有事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归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229、以诚感人者,人亦诚而应。 230、积极的人在每一次忧患中都看到一个机会,而消极的人则在每个机会都看到某种忧患。 231、出门走好路,出口说好话,出手做好事。 232、旁观者的姓名永远爬不到比赛的计分板上。 233、怠惰是贫穷的制造厂。 234、莫找借口失败,只找理由成功。(不为失败找理由,要为成功找方法) 235、如果我们想要更多的玫瑰花,就必须种植更多的玫瑰树。 236、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与别人共处逆境时,别人失去了信心,他却下决心实现自己的目标。 237、世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 238、回避现实的人,未来将更不理想。 239、当你感到悲哀痛苦时,最好是去学些什么东西。学习会使你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240、伟人所达到并保持着的高处,并不是一飞就到的,而是他们在同伴们都睡着的时候,一步步艰辛地向上爬 241、世界上那些最容易的事情中,拖延时间最不费力。 242、坚韧是成功的一大要素,只要在门上敲得够久、够大声,终会把人唤醒的。 243、人之所以能,是相信能。 244、没有口水与汗水,就没有成功的泪水。 245、一个有信念者所开发出的力量,大于99个只有兴趣者。 246、环境不会改变,解决之道在于改变自己。 247、两粒种子,一片森林。 248、每一发奋努力的背后,必有加倍的赏赐。 249、如果你希望成功,以恒心为良友,以经验为参谋,以小心为兄弟,以希望为哨兵。 250、大多数人想要改造这个世界,但却罕有人想改造自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一生物地球上生命的起源知识点
初一生物地球上生命的起源知识点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1、人类的原始祖先:森林古猿。

2、地质学研究表明:地球大约是在46亿年前形成的。

原始大气层包括:水蒸气、氢气、氨、甲烷、二氧化碳、硫化氢等。

3、1953年,美国青年米勒,用原始大气合成了氨基酸。

4、1969年,人们发现了坠落在澳大利亚启逊镇的陨石中含有并
非来自于地球的氨基酸。

天文学家在星际空间发现了数十种有机物。

5、细胞=核酸+蛋白质(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最小单位)
8、原始海洋就像一盆稀薄的热汤,大约在地球形成以后的10亿年左右,才逐渐形成了原始的生命。

从上面的讲解中,我们知道地球上生命的原始祖先,人类的演变过程。

初一生物上册知识点:种子的萌发
对于生物学中种子的萌发的知识,下面是我们为你讲解的知识点。

种子的萌发
1、种子萌发需要环境(外界)条件: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完全淹没在水中的种子不能萌发是因为没有充足的空气),适宜
的温度和自身条件:胚是完整的,活得,度过休眠期的。

大多数种
子萌发不需要光,探究是否需要光时一定提供适宜的各种外界条件
和自身条件。

发芽率达到90%以上的种子才能播种。

2、种子萌发时最先发育突破种皮的是胚根发育成根,然后是胚
芽发育成茎和叶,胚轴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分,萌发需要的营养
物质来自胚乳(玉米)或子叶(菜豆),所以贫瘠的土壤和肥沃的
土壤中的种子同时萌发。

早春地膜覆盖是为了提高土壤温度使种子
早萌发。

种子植物
1、种子的主要部分是胚,胚是新植物体的`幼体,在玉米种子的剖面滴加碘液,变蓝的是胚乳,因为胚乳内有淀粉,淀粉遇碘变蓝色。

2、将胚的各个部分(胚芽,胚轴,胚根)都连在一起的是胚轴。

3、我们吃的大米主要是胚乳,大米不能萌发时因为无胚。

4、被子植物(桃树)与裸子植物(松树)的主要区别是种子外
是否有果皮包被,也就是胚珠外是否有子房壁包被。

通过上面对生物中种子植物知识的讲解学习,相信同学们对上面的内容已经能很好的掌握了吧,预祝同学们考试成功。

初一生物上册知识点:绿色植物
下面是对生物中绿色植物的知识点讲解,希望同学们认真学习下面的内容知识哦。

绿色植物
苔藓植物:大多生活在阴湿的陆地上,植株矮小,有茎、叶、假根,无输导组织。

如:墙藓、葫芦藓。

作为检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
示植物。

蕨类植物:生活在阴湿的陆地上,有根、茎、叶,有输导组织,如卷柏、贯众、满江红。

形成煤
裸子植物:生活在干旱的陆地上,有茎、叶、种子,结构复杂。

如:油松、云杉、银杏、苏铁、侧柏。

被子植物(绿色开花植物):比裸子植物更加适应陆地生活,有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如:玉米、小麦、毛白杨、。

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这三类植物靠孢子繁殖后代所以称为孢子植物;
裸子植物、被子植物靠种子繁殖后代,所以称为种子植物。

2"春水绿如染"中的"绿"指藻类植物。

鱼缸内壁的绿膜指藻类植物。

3"苔痕上阶绿"和"应怜履齿印苍苔"都指苔藓植物,大树一侧树皮上的绿色植物是苔藓植物
上面对生物学中绿色植物知识点的讲解学习,同学们都能很好的掌握了吧,希望上面的知识给同学们的学习很好的帮助。

初一生物上册知识点:单细胞生物
关于单细胞生物的知识点学习,希望同学们很好的掌握下面的讲解内容。

单细胞生物
1、单细胞生物:草履虫、酵母菌、、衣藻、眼虫、变形虫
2、草履虫的结构见课本70页图
3、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有利也有害
初中生物知识点: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的知识同学们还熟悉吧,下面我们来学习哦。

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1、生物的由小长大是由于:细胞的分裂和细胞的生长
2、细胞的分裂(1)染色体进行复制(2)细胞核分成等同的两个细胞核(3)细胞质分成两份(4)植物细胞:在原细胞中间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
动物细胞:细胞膜逐渐内陷,便形成两个新细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