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佛教绘画艺术欣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宗教艺术鉴赏

院系:文学院汉语言文学

班级:中文三班

姓名:温彦磊

学号:20093610332

中国佛教绘画艺术欣赏

从汉代白马寺的建立到南朝四百八十寺,到现在成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教以其独特的思想内涵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使人们解脱苦与难期盼来世的幸福,给精神空虚者带去福音,净化了无数的恶。人们对佛教是崇拜的,人们将对佛的信仰转入现实中去,依靠绘画和雕塑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寄托。而其中绘画传达出无限的神韵和各种的故事以及涅磐的精神,使人们对其十分喜爱。

中国佛教绘画的历史

根据佛经和佛教传记中的记载,当佛在世时,佛教寺院中已经有了佛教绘画。《根本说一切又部毗奈耶杂事》卷十七云:“给孤长者施园之后,作如是念:‘若不彩画,便不端严。佛若许者,我欲装饰。’即往白佛。佛言:‘随意当画。’闻佛听己,集诸彩色,并唤画工。便言:‘此是彩色,可画寺中。’可见佛像的绘画历史悠久。佛教画像大约在公元一世纪汉明帝时从西北地区的丝绸之路传入中土。今天存在的佛教画像有拜城县绘有佛本生故事的克孜尔名屋壁画,以及库车县木吐喇千佛洞,森木塞姆千佛洞等。佛教的画像沿丝绸之路东来而至甘肃的敦煌鸣沙山莫高窟,永靖炳灵寺石窟,天水麦积山石窟,安西榆林石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四川广元石窟等。据传在明帝永平初年遣使付大月氏,至永平十一年,斜沙门东还洛阳,以白马驮经,以白毡裹释迦立像,在洛阳建立白马寺,并在寺中壁上作千佛万骑三匝绕塔图。这是中国自作佛像画最早的记载。

为了便于人们的供奉,中国佛教画像采取了石刻雕塑造像的主体形态。魏晋南北朝是佛教造像走向繁盛的时期,著名的佛教三大石刻龙门石窟,云冈石窟,敦煌石窟均始建于公元四五世纪,是以北魏为代表的佛教造像的杰作。佛教壁画发展到隋唐时代最为辉煌。今存隋唐佛教壁画以麦积山的石窟与敦煌莫高窟为代表。敦煌所存的唐代壁画尤为富丽美艳,人物造型往往以当时的贵官贵嫔为典范,端庄华贵。这些壁画表现得题材是佛经经变故事,净化土变相以及佛菩萨像等。而中国的石窟往往是精美的壁画与雕塑并存。

中国的佛画创始人三国时期的曹不兴,他见到康僧会所设佛像,便加以模仿描绘。到东晋时,其弟子卫协,时称“画圣”绘有“七佛图”其后又有顾恺之,吴道子等著名的佛教画家。五代以前,佛教图画都庄严妙好,从行容仪范中体现佛,菩萨清净端严,慈悲静穆的道德品质。宋代以后,文人画流行,于是佛教画像分为俩种流派:其一继承隋唐规矩,不失尺度;其二则不拘绳墨,以古朴奇异为高。中国的雕塑随着绘画而改变,当时的绘画风格体现当时的雕塑风貌,而俩者的区别在于,雕塑更加的宏大成为集群的模式,更有庄严肃穆感。佛教绘画的分类

佛教绘画分为佛像与佛图两类。佛像又分为七类;一佛类,二菩萨类,三明王类,四罗汉类,五天龙八部类,六高僧类,七曼陀罗类。佛图也可以分为六类:一佛传类,二本生类,三经变类,四故事类,五山寺类,六杂谈类。此外还有水路画,是由像和图组合成的佛画。佛画的目的大约可分为三类:第一是备佛教徒供养敬奉之用;第

二是备寺院殿堂庄严之用;第三是供人欣赏之用。由于佛像的目的不同,其内容也各不相同。佛教徒供养用的佛像:一是尊像,即一尊或多尊的佛菩萨像,庄严妙好,或坐或立;二是经变画,根据佛经所叙述的佛国庄严,绘画成图,如极乐净土变,药师佛净土变,灵山净土变等;三是曼陀罗画,以画一佛或一菩萨为中心,周围层层环绕着菩萨天神等。显示殿堂庄严用的佛画,可以是佛,菩萨,天龙鬼神的形象画。也可以是佛传图或经变图。画家写意以供人们欣赏的佛画,便是画在手卷,册页,屏风上得各种题材的佛画,不拘于佛教的形式,不拘于佛教的法则,可以由画家任意逞现其技巧。

另外佛教从古至今宣扬的是佛身之美,“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所谓的三十二相是佛陀容貌的显著特征,“八十种好”是佛陀容貌的细微特征。如《大智度论》卷四描述了佛陀的“三十二相”:足下安平立相;足下二轮相,脚心有轮宝的肉纹;长指相;足跟广平像;手足指缦网相,手足指间如蹼状;手足柔软相;足付高满相等。而据《大般若经》卷三百八十一记载,“八十种好”主要讲佛陀的头,面,口,眼,足等的长相奇特美好。如第一好,佛的指甲狭长薄润,光洁明净,如花色赤铜;第三好,手足指头圆而细长柔软,不见骨节;第二十八好,唇色红润光泽,上下相称;第五十七好,面形长宽匀称,皎洁如秋月;第七十一好,声音不高不低,应众生意,和悦与言;第八十种好,手足及胸,皆有吉祥喜旋之相。他们将人间形容世间男女最好的词语都用在佛陀身上,当然各个时代的美学理念也不尽相同,这三十二相,八十种好里的某些形容美貌之词在我们今天看来不是美的,有

的甚至觉得很丑,当然佛陀的面像亦有佛陀的威严,整体给人的是一种肃穆信仰之感。

佛教名画分析

佛教传入中国后由于接受从西域传过来的印度等地造像风格的影响,使中国早期的佛像艺术与我国文化艺术的特质相融合,佛教造型比较古朴粗犷,布纹厚重有力,神情崇高而庄严。南北朝之后随着佛教的传播,中国的绘画风格又受其影响,以其传统手法融入外来的风格都发生了较大变化。而到了隋代佛教兴盛,佛像先继承北朝的风格后,又转入写实的优美造型发展,以其丰腴敦实,典雅端庄为要特质。为唐代辉煌佛教艺术奠定承先启后的根基。敦煌莫高窟里的壁画尤为有特点反映了唐代的辉煌的气势。下面以盛唐的敦煌菩萨之五里观音图为例进行赏析。

在佛教中中一般习惯对于印度的弘扬佛法,建立宗教的大德法师都成为菩萨。菩萨相又可以分为四类:第一类是总的用形象来表达菩萨修行阶次的画像;第二类是佛经中具体提出名号的菩萨画像;第三类是观世音菩萨相;第四类是包括菩萨旁边所供养的画像,如乐音菩萨,献花菩萨,献香菩萨等。在这里敦煌菩萨之五为观音菩萨,也就是其中的第三类。中国的佛像崇尚圆满,观音菩萨也不例外。这幅壁画眉毛细长,眼睛狭长,唇红而不露齿耳朵长而圆润,下颚圆而又弧度,不是自然发髻取自唐代的发型厚重而又饱满并带有蓝色的佩饰。在头后面有圆的法轮烘托,法轮中心为土黄色的圆,周围饰以类似莲花的火焰图案,象征着圆满周遍无缺。佛教中以圆为美,因为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