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版方剂歌诀

第七版方剂歌诀
第七版方剂歌诀

七版方剂歌

1解表剂

1. 1辛温解表

1.麻黄汤

麻黄汤中臣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发汗解表宣肺气,伤寒表实无汗宜。

2.桂枝汤

桂枝芍药等量伍,姜枣甘草微火煮,解肌发表调营卫,中风表虚自汗出。

3. 九味羌活汤

九味羌活防风苍,辛芷芎草苓地黄,发汗祛湿兼清热,分经论治变通良。

4.香苏散

香苏散内草陈皮,疏散风寒又理气,外感风寒兼气滞,寒热无汗胸脘痞。

5.小青龙汤

解表蠲饮小青龙,麻桂姜辛夏草从,芍药五味敛气阴,表寒内饮最有功。

6 .止嗽散

止嗽散用百部菀,白前枯草荆陈研,宣肺疏风止咳痰,姜汤调服不必煎。

7.正柴胡饮

正柴胡饮平散方,芍药防风陈草姜,轻疏风邪解热痛,表寒轻证服之康。

1.2辛凉解表

1. 银翘散

银翘散主上焦疴,竹叶荆蒡豉薄荷,甘桔芦根凉解法,清疏风热煮无过。

2.桑菊饮

桑菊饮中桔杏翘,芦根甘草薄荷饶,清疏肺卫轻宣剂,风温咳嗽服之消。

3.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仲景麻杏甘石汤,辛凉宣肺清热良,邪热壅肺咳喘急,有汗无汗均可尝。

4.柴葛解肌汤

陶氏柴葛解肌汤,邪在三阳热势张,苓芍枯草姜枣芷,羌膏解表清热良。

5.升麻葛根汤

阎氏升麻葛根汤,芍药甘草合成方,麻疹初起出不透,解肌透疹此方良。

1. 3扶正解表

2. 败毒散

人参败毒草苓芎,羌独柴前枳桔共,薄荷少许姜三片,气虚感寒有奇功。

2.参苏饮

参苏饮内用陈皮,枳壳前胡半夏齐,干葛木香甘桔茯,气虚外感最相宜。

3.麻黄细辛附子汤

麻黄细辛附子汤,助阳解表代表方,阳虚外感风寒证,寒重热轻脉沉良。

4.加减葳蕤汤

加减葳蕤用自薇,豆豉生姜桔梗随,草枣薄荷八味共,滋阴发汗功可慰。2泻下剂

2.1寒下

1.大承气汤

大承气汤大黄硝,枳实厚朴先煮好,峻下热结急存阴,阳明腑实重证疗。去硝名为小承气,轻下热结用之效。调胃承气硝黄草,缓下热结此方饶。

2.大黄牡丹汤

金匮大黄牡丹汤,桃仁芒硝瓜子襄。泻热破瘀散结肿,肠痈初起腹痛康,肠痈初起腹按痛,尚未成脓服之消。

3.大陷胸汤

大陷胸汤用硝黄,甘遂为末共成方,专治水热结胸证,泻热逐水效非常。

2.2温下

1. 大黄附子汤

金匮大黄附子汤,细辛散寒止痛良,温下治法代表方,寒积里实服之康。

2.温脾汤

温脾附子大黄硝,当归干姜人参草,攻下寒积温脾阳,阳虚寒积腹痛疗。

2. 3润下

1.麻子仁丸

麻子仁丸脾约治,杏芍大黄枳朴蜜,润肠泻热又行气,胃热肠燥便秘施。

2.济川煎

济川苁蓉归牛膝,枳壳升麻泽泻使,温肾益精润通便,肾虚

精亏便秘宜2.4逐水

十枣汤

十枣非君非汤剂,芫花甘遂合大戟,

攻逐水饮力峻猛,悬饮水肿实证宜。

2. 5攻补兼施

黄龙汤

黄龙汤中枳朴黄,参归甘桔枣硝姜,

攻下热结养气血,阳明腑实气血伤。

3和解剂

3. 1和解少阳

3.小柴胡汤

小柴胡汤和解功,半夏人参甘草从,

更加黄苓生姜枣,少阳为病此方宗。

2.大柴胡汤

大柴胡汤用大黄,枳苓夏芍枣生姜,

少阳阳明同合病,和解攻里效无双。

3.蒿苓清胆汤

蒿苓清胆夏竹茹,碧玉赤苓枳陈辅,

清胆利湿又和胃,少阳湿热痰浊阻。

4.达原饮

达原草果槟厚朴,知母黄苓芍甘佐,

辟秽化浊达膜原,邪伏膜原寒热作。

3. 2调和肝脾

1.四逆散

阳郁厥逆四逆散,等分柴芍枳实甘,

透邪解郁理肝脾,肝郁脾滞力能堪。

2.逍遥散

逍遥散用当归芍,柴苓术草加姜薄,

肝郁血虚脾气弱,调和肝脾功效卓。

3. 痛泻要方

痛泻要方用陈皮,术芍防风共成剂,

肠鸣泄泻腹又痛,治在泻肝与实脾。

3. 3调和肠胃

半夏泻心汤

半夏泻心配苓连,干姜人参草枣全,

辛开苦降除痞满,寒热错杂痞证蠲。

4清热剂

4. 1清气分热

2.白虎汤

白虎膏知粳米甘,清热生津止渴烦,气分热盛四大证,益气生津人参添。

4. 竹叶石膏汤

竹叶石膏参麦冬,半夏粳米甘草从,清补气津又和胃,余热耗伤气津用。

4. 2清营凉血

3.清营汤

清营汤治热传营,身热燥渴眠不宁,犀地银翘玄连竹,丹麦清热更护阴。

2.犀角地黄汤

犀角地黄芍药丹,清热凉血散瘀专,热人血分服之安,蓄血伤络吐衄斑。

4. 3清热解毒

1.黄连解毒汤

黄连解毒柏梔苓,三焦火盛是主因,烦狂火热兼谵妄,吐衄发斑皆可平。

2.凉膈散

凉膈硝黄梔子翘,黄苓甘草薄荷饶,再加竹叶调蜂蜜,上中郁热服之消。

3.普济消毒饮

普济消毒蒡苓连,甘桔蓝根勃翘玄,升柴陈薄僵蚕入,大头瘟毒服之痊。

4.仙方活命饮

仙方活命君银花,归芍乳没陈皂甲,防芷贝粉甘酒煎,阳证痈疡内消法。

4. 4清脏腑热

1.导赤散

导赤木通生地黄,草梢煎加竹叶尝,清心利水又养阴,心经火热移小肠。

2.龙胆泻肝汤

龙胆梔苓酒拌炒,木通泽泻车柴草,当归生地益阴血,肝胆实火湿热消。

3.左金丸

左金连萸六比一,胁痛吞酸悉能医,再加芍药名戊己,专治泄痢痛在脐。

4.苇茎汤

苇茎瓜瓣苡桃仁,清肺化痰逐瘀能,热毒痰瘀致肺痈,脓成未成均胜任。

5.泻白散

泻白桑皮地骨皮,粳米甘草扶肺气,清泻肺热平和剂,热伏肺中喘咳医。

6.清胃散

清胃散中当归连,生地丹皮升麻全,或加石膏泻胃火,能消牙痛与

牙宣。

7.玉女煎

玉女石膏熟地黄,知母麦冬牛膝襄,肾虚胃火相为病,牙痛齿衄宜煎尝。

8.葛根黄苓黄连汤

葛根苓连甘草伍,用时先将葛根煮,内清肠胃外解表,协热下利喘汗除。

9.芍药汤

芍药汤内用槟黄,苓连归桂草木香,重在调气兼行血,里急便脓自然康。

10.白头翁汤

白头翁治热毒痢,黄连黄柏佐秦皮,清热解毒并凉血,赤多自少脓血医。

4.5清虚热

5?青蒿鳖甲汤

青蒿鳖甲知地丹,热自阴来仔细看,夜热早凉无汗出,养阴透热服之安。

2.清骨散

清骨散君银柴胡,胡连秦艽鳖甲辅,地骨青蒿知母草,骨蒸劳热一并除。

3.当归六黄汤

火炎汗出六黄汤,归柏苓连二地黄,倍用黄芪为固表,滋阴清热敛汗强。5祛暑剂1.清络饮

清络祛暑六药鲜,银扁翠衣瓜络添,佐以竹叶荷叶边,暑热伤肺轻证安。

2.香薷散

香薷散中扁豆朴,祛暑解表化湿阻,易豆为花加银翘,新加香薷治阴暑。

3.六一散

滑石甘草六一散,清暑利湿功用专,辰砂黛薄依次加,益元碧玉鸡苏裁。

4. 桂苓甘露散

桂苓甘露滑石膏,寒水猪苓泽术草,清暑化气利水湿,暑湿俱盛重证疗。

5.清暑益气汤

王氏清暑益气汤,暑热气津已两伤。洋参麦斛粳米草,翠衣荷连知竹尝,6温里剂6. 1温中祛寒

4.理中丸

理中干姜参术甘,温中健脾治虚寒,中阳不足痛呕利,丸汤两用腹中暖。

2.小建中汤

小建中汤君饴糖,方含桂枝加芍汤,温中补虚和缓急,虚劳里急腹痛康。

6.吴茱萸汤

吴茱萸汤重用姜,人参大枣共煎尝,厥阴头痛胃寒呕,温中补虚降逆良。

6. 2回阳救逆

1. 四逆汤

四逆汤中附草姜,阳衰寒厥急煎尝,腹痛吐

泻脉沉细,急投此方可回阳。

5. 回阳救急汤

回阳救急用六君,桂附干姜五味群,加麝三厘或胆汁,三阴寒厥建奇勋。

6 . 3温经散寒

2. 当归四逆汤

当归四逆用桂芍,细辛通草甘大枣,养血温经通脉剂,血虚寒厥服之效。

3. 阳和汤

阳和熟地鹿角胶,姜炭肉桂麻芥草,温阳补血散寒滞,阳虚寒凝阴疽疗。7补益剂7.1补气

1.四君子汤

四君子汤中和义,人参苓术甘草比,益气健脾基础剂,脾胃气虚治相宜。相加半夏名异功,或加香砂除胃寒,或加夏陈六君子,补气祛痰阳虚理。

2.参苓自术散

参苓白术扁豆陈,莲草山药砂苡仁,桔梗上浮兼保肺,枣汤调服益脾神。

3.补中益气汤

补中益气芪参术,炙草升柴归陈助,清阳下陷能升举,气虚发热甘温除。

4.生脉散

生脉麦味与人参,保肺清心治暑淫,气少汗多兼口渴,病危脉绝急煎斟。

5.玉屏风散

玉屏组合少而精,芪术防风鼎足形

表虚汗多易感冒,固卫敛汗效特灵。

6.完带汤

完带汤中二术陈,人参甘草车前仁,柴芍淮山黑芥穗,化湿止带此方神。

中医内科方剂歌诀

一、感冒 1、风寒束表证——荆防败毒散、荆防达表汤 荆防败毒散 就就是人参败毒散去人参加荆芥防风人参败毒草苓芎,羌独柴前枳桔同; 薄荷少许姜三片,气虚感寒有奇功。 荆防败毒羌独柴,枳桔前苓芎草协,薄荷少许姜三片,益气解表散湿邪。 荆防达表汤 荆防达表苏芷苓,姜葱神曲橘杏仁,辛温疏表宣肺卫,风寒感冒服康宁。 2、风热犯表证——银翘散、葱豉桔梗汤 银翘散 银翘散主上焦疴,竹叶荆蒡豉薄荷; 甘桔芦根凉解法,清疏风热煮无过。 葱豉桔梗汤 葱豉桔梗加连翘,竹叶山栀薄荷草,疏风解表清肺热,咽痛咳嗽服之效。 3、暑湿伤表证——新加香薷饮、表里双解汤 新加香薷饮(辛温辛凉并用) 香薷饮用扁豆朴,祛暑解表化湿阻; 易豆为花加银翘,新加香薷治阴暑。 表里双解汤 大黄黄芩用酒炒,薄桑银荆加石膏,赤芍再请牡丹皮,表里双解功劳高。 4、气虚感冒证——参苏饮 参苏饮内用陈皮,枳壳前胡半夏齐; 干葛木香甘桔茯,气虚感寒最相宜。 5、阴虚感冒——加减葳蕤汤 玉竹姐为何早操吃葱(玉竹、桔梗、白薇、薄荷、大枣、甘草、豆豉、葱白) 加减葳蕤用白薇,豆豉葱白桔梗随, 草枣薄荷八味共,滋阴发汗功可谓。 二、咳嗽 (一)外感咳嗽 1.风寒袭肺证——三拗汤合止嗽散 三拗汤 三拗汤用麻杏草,宣肺平喘效不低。 止嗽散 止嗽散用百部菀,白前桔草荆陈研。宣肺疏风止咳痰,姜汤调服不必煎。 2、风热犯肺证——桑菊饮 桑菊饮中桔杏翘,芦根甘草薄荷饶; 清疏肺卫轻宣剂,风温咳嗽服之消。 3、风燥伤肺证——桑杏汤、杏苏散 桑杏汤(温燥) 桑杏杀身,智斗贝利(桑杏沙参,栀子、豆豉、浙贝母、梨皮) 桑杏汤中浙贝宜,沙参栀豉与梨皮;干咳鼻涸又身热,清宣凉润燥能祛。 杏苏散(凉燥) 杏苏二陈三,更值钱(二陈:二陈汤;三:姜、草、枣;桔梗、枳实、前胡) 杏苏散内夏陈前,枳桔苓草姜枣研; 轻宣温润治凉燥,咳止痰化病自痊。 (二)内伤咳嗽 4、痰湿蕴肺证——二陈汤平胃散合三子养亲汤

方剂歌诀完整版

方剂歌诀完整版解表剂 辛温解表 : 麻黄汤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发热恶寒头项痛,喘而无汗服之宜。 : 桂枝汤治太阳风,芍药甘草姜枣同,解肌发表调营卫,表虚自汗正宜用。 : 九味羌活用防风,细辛苍芷与川芎,黄芩生地加甘草,发汗祛风力量雄。 : 小小最有功,风寒束表饮停胸,细辛半夏甘和味,麻黄芍药同。 辛凉解表 : 桑菊饮中桔杏翘,芦根甘草薄荷饶,清疏肺卫轻宣剂,风温咳嗽服之消。 : 银翘散主上焦疴,竹叶荆蒡豉薄荷,甘桔芦根凉解法,发热咽痛服之瘥。 : 麻杏甘草石膏汤,四药组合有专长,肺热壅盛气喘急,辛凉疏泄止法良。扶正解表 : 人参败毒草苓芎,羌独柴前枳桔同,生姜薄荷煎汤服,祛寒除湿功效宏。泻下剂 寒下 : 大承气汤用硝黄,配以枳朴泻力强,阳明腑实真阴灼,峻下热结此方良。 ; 大陷胸汤治结胸,甘遂硝黄三味用:心下硬满不可近,泻热逐水建奇功。温下 ; 大黄附子细辛汤,胁下寒凝偏痛方,冷积内停成实证,温下寒实可复康。 ; 温脾附子及干姜,甘草人参及大黄,寒热并进补兼泻:攻下冷积振脾阳。 : 三物备急巴豆研,干姜大黄不需煎,卒然腹痛因寒积,速投此方急救先。润下剂 :

济川煎: 济川归膝肉苁蓉,泽泻升麻枳壳从,便结体虚难下夺,寓通于补法堪宗。逐水剂 : 十枣逐水效堪夸,甘遂大戟与芫花;悬饮潴留胸胁痛,大腹肿满用亦佳。 舟车丸: 舟车黑丑及大黄,遂戟芫花槟木香,表皮陈皮轻粉入,逐水消肿力量强。 : 疏凿饮子泻水方,木通泽泻与槟榔,羌艽苓腹椒商陆,赤豆姜皮退肿良。攻补兼施 新加汤; 新加黄龙用海参,玄麦生地硝黄呈,参归姜草扶正气,攻补兼施法可尊。 : 增液承气玄地冬,更加硝黄力量雄,热结阴亏肠燥结,滋阴泻下法可宗。和解剂 和解少阳 ; 小柴胡汤和解功,半夏人参甘草从,更加黄芩生姜枣,少阳为病此方宗。 蒿苓清胆汤: 蒿苓清胆枳竹茹,苓夏陈皮碧玉须,热重寒轻痰湿重,胸痞呕恶总能除。 柴胡达原饮: 柴胡达原槟朴果,更加苓草枳壳和,青皮桔梗荷叶柄,豁痰胸宽截疟疴。调和肝脾 : 四逆散里用柴胡,芍药枳实甘草须,此是阳郁成厥逆,疏和抑郁厥自除。 : 逍遥散用当归芍,柴苓术草加姜薄,疏肝健脾功最奇,调经再把丹栀入。 : 痛泻要方用陈皮,术芍防风共成剂,肠鸣泄泻腹又痛,治在泻肝又实脾。调和肠胃 ; 半夏泻心配连芩:千姜枣草.人参行,辛苦甘温消虚痞;治在调阳与和阴; 清热剂 清气分热 :

中医妇科常用方剂歌诀

中医妇科常用方剂歌诀。 大补元煎《景岳全书》 大补元煎景岳方,淮山杜仲熟地黄,人参当归枸杞子,枣仁甘草共煎尝。 止带方《世补斋·不谢方》 止带泽泻猪茯苓,茵陈赤芍丹皮寻,车前黄柏牛膝栀,清热利湿止带灵。 少腹逐瘀汤《医林改错》 少腹逐瘀小茴香,延胡没药归芎姜,肉桂蒲黄灵脂芍,治疗经行腹痛强。 艾附暖宫丸《沈氏尊生书》 艾附暖宫四物配,吴萸续断芪肉桂,温经养血暖子宫,止带调经腹痛退。 圣愈汤《兰室秘藏》益气补血圣愈汤,参芪芎归芍地黄,体倦神衰经量多,胎产崩漏气血伤。。 两地汤《傅青主女科》 两地汤中地骨皮,生地玄麦阿胶齐,再加白芍滋阴液,虚热内扰服之宜。寿胎丸《医学衷中 参西录》 寿胎丸中用菟丝, 寄生续断阿胶施, 妊娠中期小腹痛, 固肾安胎此方咨。 完带汤《傅青主女 科》 完带汤中二术陈, 车前甘草和人参, 柴芍淮山黑芥穗, 化湿止带此方金。 固冲汤《医学衷中 参西录》 固冲汤中用术芪, 龙牡芍药茜草施, 倍子海蛸棕榈炭, 崩中漏下总能医。 固阴煎《景岳全书》 固阴煎是景岳方, 山药山萸参草商, 菟丝熟地远志味, 补肾益气服后康。 固本止崩汤《傅青 主女科》 固本止崩熟地黄, 参芪归术炮姜匡, 益气固本并养血, 脾虚崩漏服此方。 固经丸《医学入门》 固经丸用椿根皮, 芩柏龟芍香附依, 滋阴清热起沉疴, 崩中漏下此方宜。 易黄汤《傅青主女 科》 易黄汤中芡白果, 山药车前黄柏合, 带下黄白兼腥臭, 清热燥湿脾胃妥。 定经汤《傅青主女 科》 傅氏女科定经汤, 淮山地芍当归放, 柴苓荆芥菟丝子, 调补肝肾效力彰。 保阴煎《景岳全书》 保阴煎中两地芩, 柏草山药续断行, 经来量多并烦渴, 清热凉血功效灵。 胎元饮《景岳全书》 景岳全书胎元饮, 八珍去芎与茯苓, 加入陈皮杜仲炭, 补血益气安胎灵。 举元煎《景岳全书》 景岳全书举元煎, 参芪炙草升术添, 升阳举陷摄气血, 血崩血脱服之敛。 养精种玉汤《傅青 主女科》 养精种玉女科方, 归萸芍药熟地黄, 血虚不孕经不调, 滋肾养血冲任康。 桂枝茯苓丸《金匮 要略》 桂枝茯苓金匮方, 桃芍丹皮五药藏, 研粉蜜丸可常服, 瘀去癥消体安康。 胶艾汤《金匮要略》 金匮胶艾四物先, 归芍地芎炙草煎, 冲任虚损生崩漏, 调经止血病可痊。 调肝汤《傅青主女 科》 调肝汤中山药草, 芍萸戟归阿胶找, 冲任虚损经量少, 补益肝肾功效好。 清经散《傅青主女 科》 傅氏女科清经散, 芍药丹皮茯苓掺, 蒿地黄柏地骨皮, 血热经多功效赞。 清肝止淋汤《傅青 主女科》 清肝止淋用芍归, 地丹黄柏阿胶随, 牛膝黑豆香附枣, 养血清肝此方最。 温经汤《金匮要略》 温经汤用桂萸芎, 归芍丹皮姜夏冬, 参草阿胶调气血, 暖宫祛瘀在温通。 温经汤《校注妇人 大全良方》 妇人良方温经汤, 川芎牛膝人参当, 桂芍莪术丹皮草, 温经行带效力彰。 膈下逐瘀汤《医林 改错》 膈下逐瘀赤芍丹, 桃仁归芎灵脂甘, 乌药延胡香附壳, 瘀去癥消身康安。

中医内科方剂歌诀

《中医内科学》方剂歌诀 月华丸甘草干姜汤 月华丸方擅滋阴,二冬二地沙贝苓,甘草干姜出金匮,虚寒肺痿诚可贵,山药百部胶三七,獭肝桑菊保肺金。甘草四两姜二两,温肺复气功效倍。 桔梗杏仁煎补肺汤 桔梗杏仁用甘草,银花连翘夏枯草,补肺参芪与熟地,五味紫菀桑白皮,红藤枳壳与贝母,百合麦冬与阿胶。补肺益气且养阴,肺虚喘证病可愈。 沙参麦冬汤加味桔梗汤 沙参麦冬扁豆桑,玉竹花粉甘草襄,加味桔梗重桔梗,苡仁贝母芨橘红,肺胃阴虚燥象见,胃嘈干咳最堪当。银花甘草葶苈子,清肺化痰排脓壅。 沙参清肺汤如金解毒散 沙参清肺用沙参,白芨黄芪太子参,如金解毒景岳创,黄芩黄连黄柏藏,合欢甘草冬瓜子,化痰养阴桔苡仁。山栀桔梗甘草和,解毒清肺消痈方。 保真汤大补元煎 保真参芪术草味,赤白苓芍天麦归,大补元煎景岳方,山药山萸熟地黄,生熟地柴朴骨皮,柏知莲陈姜枣随。参草枸杞归杜仲,真阴方耗此方尝。 驻车丸芎芷石膏汤 千金传下驻车丸,两半归连重一般,芎芷石膏金鉴方,川芎白芷石膏羌,三两阿胶姜一两,阴虚久痢得灵丹。菊花藁本共相配,风热头痛应审详。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通幽汤 麻黄连翘赤小豆,桑白杏草姜枣助,通幽汤中二地俱,桃仁红花归草濡,宣肺解毒消湿肿,湿热兼表黄疸瘳。升麻升清以降浊,噎塞便秘此方需。 通瘀煎桃仁红花煎 景岳全书通瘀煎,活血顺气功效专,桃仁红花括桃红,丹参赤芍归川芎,归尾红花山楂泽,乌青木附香字含。延胡香附青皮地,活血化瘀心络通。 地榆散槐角丸 地榆散方用多验,地榆茜根黄芩连,槐角丸有地榆防,当归黄芩枳壳匡,山栀茯苓六味配,清热化湿凉血专。血热得凉自可止,擅治肠风及脱肛。

生姜甘草汤桑白皮汤 生姜甘草千金方,人参甘草大枣姜,桑白皮汤半夏苏,杏仁贝母芩连栀,补脾助肺生津液,虚寒肺痿服之康。清泄痰热病根除,痰热郁肺喘可治。 黛蛤散加减泻白散 黛蛤青黛蛤壳配,清肝化痰功效倍,泻白桑皮地骨皮,甘草粳米四般宜,咳逆痰粘胸胁胀,验方屡经临床推。参茯青陈五味入,加减泻白方名立。 平喘固本汤秦艽鳖甲散 平喘固本为验方,参味冬虫胡桃香,秦艽鳖甲治风劳,地骨柴胡及青蒿,磁坎苏款夏橘红,补肺纳肾化痰良。当归知母乌梅合,止嗽除蒸敛汗高。 越婢加半夏汤补天大造丸 越婢加夏金匮方,麻黄石膏配生姜,补天大造参芪山,术苓枣志杞龟版,半夏甘草大枣和,痰热郁肺表邪伤。地芍归鹿紫河车,培补阴阳莫大焉。 射干麻黄汤己椒苈黄丸 仲景射干麻黄汤,细辛五味半生姜,己椒苈黄治饮方,腹满便秘尿少当,紫菀冬花大枣入,气逆痰鸣服之康。此因水聚肠间起,前后分消病自康。 香附旋覆花汤神术散 香附旋覆出条辨,覆花香附苏夏添,医学心悟神术散,苍术厚朴陈皮甘,苡仁茯苓陈皮合,和络理气擅化痰。藿香砂仁六味共,和中消导食厥先。 枕中丹柴枳半夏汤 枕中丹出千金方,龟版龙骨远志菖,柴枳半夏用柴胡,枳壳半夏芩蒌辅,或丸或散黄酒下,开心定志又潜阳。桔梗杏仁青皮草,和解清热饮邪除。 清金化痰汤顺气导痰汤 清金化痰统旨方,芩栀桔麦二母桑,验方顺气导痰汤,内括导痰汤全方,瓜蒌橘红草茯苓,清热泻肺痰火宁。生姜木香香附入,理气解郁化痰良。 养心汤二阴煎 养心汤用草芪参,二茯芎归柏子寻,二阴煎中生地冬,元参黄连竹叶通,夏曲远志兼桂味,再加酸枣总宁心。灯芯茯神酸枣草,滋阴降火有神功。 补气运脾汤五汁安中饮 补气运脾有四君,黄芪陈皮砂仁群,韭汁牛乳反胃滋,养营散瘀润肠奇,生姜大枣半夏曲,运脾和胃此方论。五汁安中姜梨藕,三般加入用随宜。

中内方剂歌诀(七年制版)

目录: 感冒 (4) 咳嗽 (4) 哮病 (6) 喘病 (7) 肺痨 (8) 肺胀 (9) 心悸 (10) 胸痹 (11) 不寐 (12) 痫病 (13) 痴呆 (14) 厥证 (14) 胃痛 (15) 痞满 (16) 呕吐 (18) 腹痛 (19) 泄泻 (19) 痢疾 (20) 便秘 (21) 胁痛 (23) 黄疸 (23) 积聚 (25) 鼓胀 (25) 头痛 (26) 眩晕 (27) 中风 (27) 水肿 (29) 淋证 (30) 癃闭 (31)

阳痿* (32) 郁证* (32) 血证 (32) 痰饮 (35) 消渴 (36) 自汗盗汗 (36) 伤发热 (37) 虚劳 (37) 癌病* (38) 痹证 (40) 痉证* (41) 痿证* (42) 腰痛 (43) 【附录】 中医外科学(仅部分容) 方剂学歌诀(七年版) 注:*符篇章不属于课要求! 方剂学容方便于大家对照! 其余方歌如需再自行修改! 一、感冒 1.风寒束表证——荆防败毒散、荆防达表汤 荆防败毒散(人参败毒散去人参加荆芥防风) 人参败毒散 人参败毒茯苓草,枳桔柴前羌独芎;薄荷少许三片,气虚感寒有奇功。 荆防败毒散 荆防败毒羌独柴,枳桔前苓芎草协,薄荷少许三片,益气解表散湿邪。 荆防达表汤

荆防达表芷苓,葱神曲橘杏仁,辛温疏表宣肺卫,风寒感冒服康宁。 2.风热犯表证——银翘散、葱豉桔梗汤 银翘散 银翘散主上焦疴,竹叶荆蒡豉薄荷;甘桔芦根凉解法,清疏风热煮无过。 葱豉桔梗汤 葱豉桔梗加连翘,竹叶山栀薄荷草,疏风解表清肺热,咽痛咳嗽服之效。 3.暑湿伤表证——新加香薷饮、表里双解汤 新加香薷饮(辛温辛凉并用) 香薷饮用扁豆朴,祛暑解表化湿阻;易豆为花加银翘,新加香薷治阴暑。 表里双解汤 大黄黄芩用酒炒,薄桑银荆加石膏,赤芍再请牡丹皮,表里双解功劳高。 4.气虚感冒证——参饮 方歌一 益气解表参饮,枳桔前香二。 方歌二 参饮用皮,枳壳前胡半夏齐;干木香甘桔茯,气虚感寒最相宜。 5.阴虚感冒——加减葳蕤汤 玉竹姐为何早操吃葱(玉竹、桔梗、白薇、薄荷、大枣、甘草、豆豉、葱白)加减葳蕤用白薇,豆豉葱白桔梗随,草枣薄荷八味共,滋阴发汗功可谓。 二、咳嗽 (一)外感咳嗽 1.风寒袭肺证——三拗汤合止嗽散 三拗汤 三拗汤用麻杏草,宣肺平喘效不低。 止嗽散 止嗽散用百部菀,白前桔草荆研。宣肺疏风止咳痰,汤调服不必煎。 2.风热犯肺证——桑菊饮 桑菊饮中桔杏翘,芦根甘草薄荷饶;清疏肺卫轻宣剂,风温咳嗽服之消。3.风燥伤肺证——桑杏汤、杏散 桑杏汤(温燥) 桑杏杀身,智斗贝利(桑杏沙参,栀子、豆豉、浙贝母、梨皮) 桑杏汤中浙贝宜,沙参栀豉与梨皮;干咳鼻涸又身热,清宣凉润燥能祛。 杏散(凉燥)

中医妇科常用方歌 方解

血府逐瘀汤 【方剂歌诀】: 血府当归生地桃,红花甘草壳赤芍,柴胡芎桔牛膝等,血化下行不作劳。 【方解】: 方中桃仁、红花、川芎活血祛瘀为主药;当归、赤芍养血活血,牛膝祛瘀通脉并引血下行,3药助主药以活血祛瘀为辅药;生地黄配当归养血和血,使祛瘀而不伤阴血,柴胡、枳壳、桔梗宽胸中之气滞,治疗气滞兼证,并使气行血亦行,共为方中佐药;甘草协调诸药为使。合而用之,使血行瘀化诸症之 愈。 【配方组成】: 当归9克、生地黄9克、桃仁12克、红花9克、枳壳6克、赤芍6克、川芎5克、柴胡3克、桔梗 5克、牛膝9克、甘草3克。 【使用方法】: 水煎服。 【功效和作用】: 胸中血瘀、血行不畅所致的胸痛、头痛、日久不愈,痛如针刺而有定处,或呃逆日久不止,或内热烦闷、心悸失眠、入暮渐热。舌质暗红、有瘀斑或瘀点,脉涩或弦紧。 【临床应用】: 1.以胸痛、舌暗红、脉涩或弦紧为辩证要点。? 2.血瘀经闭、痛经,可用本方去桔梗加香附、茺蔚子、泽兰等;胁下痞块属血瘀者,本方加郁 金、丹参等;兼有气虚见症加党参。 四物汤 【方剂歌诀】: 四物归地芍与芎,营血虚滞此方宗;妇女经病凭加减,临证之时可变通。 【方解】: 方中以熟地黄滋肾补血,以养胞宫,用为主药;肝肾同源,肾虚则肝血亦虚,故辅以当归补血养肝,和血调经;再以白芍养血和阴、川芎活血行气,畅通之血,使补而不滞,营血调和,均为佐使药。四药合用,具有补血调血的作用,故用于血虚血滞之证,妇女月经不调、痛经尤为多用。 【配方组成】: 熟地黄15克、当归10克、白芍10克、川芎6克。 【使用方法】: 为粗未,每服三钱,水煎,空腹热服。功效:补血调血。 【功效和作用】: 血虚血滞所致的月经不调、痛经,以及一切血虚证而见舌淡、脉细者。 【临床应用】: 1.本方证兼见气虚者,可加党参、黄芪以补血生气,可加桃仁、红花、白芍易赤芍、以活血祛瘀;血虚有寒,加肉桂,炮姜以湿养血脉;血虚有热加黄苓、丹皮、熟地易生地,以清热凉血;欲其行血,则以白芍易赤芍;欲其止血,则去川芎加入阿胶、棕榈炭等。? 2.血虚血滞痛经,而见月经血淡,经行不畅,少腹作痛,可加香附,延胡索以行气解郁调经止

刘渡舟伤寒论方剂歌诀

此编歌括是老一生研究《伤寒论》之精华"他把《伤寒论》方用歌括形式,分门别类!综合归纳,融为一冶,启迪后学"为我们研究!学习!背诵《伤寒论》经典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笔者80年代跟随老学习《伤寒论》时,亲耳聆听恩师教诲,深受其传,现将此编献与诸同道,若能对今天研《伤寒论》有一点帮助,使老的学术思想发扬光大!泽被后世,足矣" 桂枝汤类方歌(二十一首) 一!桂枝汤: 桂枝汤方桂芍草,佐用生和大枣" 啜粥温服取微汗,调和营卫解肌表" 二!桂枝加根汤: 桂加根走经输,项背几几反汗濡" 解肌驱风滋经脉,用治柔痉理不殊" 三!桂枝加附子汤: 桂加附子治有三,风寒肢痛脉迟弦" 汗漏不止恶风甚,肌肤麻木卫阳寒" 四!桂枝去芍药汤: 桂枝去芍意何居,胸满心悸膻中虚" 若见咳逆和短气,桂甘枣治无遗" 五!桂枝去芍加附子汤: 桂枝去芍避阴寒,加附助阳理固然" 脉促无力舌质淡,胸痹治法非等闲" 六!桂枝麻黄各半汤: 桂加麻杏名各半,肌表小邪不得散" 面有热色身亦痒,两方合用发小汗" 七、桂枝二麻黄一汤: 桂二麻一名合方,寒热如疟治法良" 大汗之后表未解,去邪同时正亦匡" 八!桂枝二越婢一汤: 桂加麻膏量要轻,热多寒少脉不丰" 小汗法中兼清热,桂二越一记心中" 九!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 桂枝汤中去桂枝,苓术加来利水湿" 小便不利心下满,颈项强痛热翕翕" 十!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桂加厚朴杏子仁,喘家中风妙如神" 如今肺炎求治法,媲美麻杏说与君" 十一!桂枝加芍药生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 桂枝加参新加汤,增加芍效力彰" 身疼脉沉非表证,血虚营弱汗多伤" 十二!桂枝甘草汤: 桂枝甘草补心虚,两手叉冒已浇漓" 汗多亡液心阳弱,药少力专不须疑" 十三!小建中汤:

中内方剂歌诀全

中内方歌 第一章肺系病证? 第一节感冒1. 荆防达表汤? 荆防败毒散? 荆防败毒羌独柴,枳桔前苓芎草协,薄荷少许姜三片,益气解表散湿邪。? 荆防二活草茯,柴枳桔芎前胡。? 2. 银翘散:银翘荆薄竹叶,芦根蒡豉草桔。? 3. 葱豉桔梗汤? 4. 六君子汤:四君子汤+陈皮,半夏? 5. 新加香薷饮:新加香薷朴银翘,扁豆鲜花一齐熬。署湿口渴汗不出,清热化湿又解表。? 6. 参苏饮:益气解表参苏饮,二陈汤入木枳斟。前胡桔梗姜枣配,尚须加入干葛根。? 7. 参苏枣前葛姜,枳桔二陈木香。? 8. 加减葳蕤汤:加减葳蕤葱豉薇,薄荷桔梗草枣随。滋阴清热且发汗,阴虚风热此能为。?

9. 加减葳蕤薇草,葱豉薄荷桔枣。? 第二节咳嗽? (一)外伤咳嗽? 10. 三拗汤:三拗汤用麻杏草,宣肺平喘效殊高。? 11. 止嗽散:止嗽荆陈苑,桔草部百前。? 12. 桑菊饮:桑菊翘薄,杏芦桔甘。? 13. 桑杏汤:桑杏汤中浙贝宜,沙参豉栀与梨皮。? (二)内伤咳嗽? 14. 二陈平胃散:二陈平胃苍朴缀。? 15. 三子养亲汤:三子养亲汤,苏芥莱菔方。? 16. 清金化痰汤:? 17. 清金化痰栀子芩,知丹贝母瓜蒌仁,桔梗桑白麦陈配,茯苓甘草共合斟。? 18. 黛蛤散:黛蛤青黛蛤壳配,清肝化痰功效倍。? 19. 加减泻白散:加减泻白青陈皮,母芩甘桔骨粳米。? 20. 泻白散:泻白甘草地骨皮,桑皮再加粳米宜。?

21. 沙参麦汤:沙参麦冬桑叶草,玉竹花粉扁豆好。? 第三节哮病? (一)发作期? 22. 射干麻黄汤:射干有黄枣紫菀,夏姜细辛五味款。? 23. 小青龙汤:小青龙汤细麻桂,夏姜芍药草五味。? 24. 定喘汤:定喘三幼桑白皮,半款苏芩白果宜。? 25. 越婢加半夏汤=麻杏石甘汤去杏加姜枣。? 26. 越婢加半夏汤:越婢汤加夏草姜枣,半夏麻黄配石膏。? 27. 小青龙加石膏汤:小青龙汤细麻桂,夏姜芍药草五味+石膏。? 28. 厚朴麻黄汤:厚朴麻黄石膏半,杏仁五味细辛干。? 29. 三子养亲汤:三子养亲汤,苏芥莱菔方。? 30. 平喘固本汤:验方? 31. 回阳急救汤:回阳救急汤桂,四逆六君麝味。? 32. 生脉饮:生脉对,参麦味。? 33. 六君子汤:四君子汤+陈皮,半夏?

河南省中医临床医生应掌握的经典条文方剂

河南省中医临床医生应掌握的经典条文及方剂 常用方剂歌诀 第一章解表剂 辛温解表 1.麻黄汤 方歌:麻黄汤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发热恶寒头项痛,喘而无汗宜服之。 2.桂枝汤 方歌:桂枝汤治太阳风,芍药甘草姜枣同,解肌发表调营卫,表虚有汗此为功。 3.九味羌活汤 方歌:九味羌活用防风,细辛苍芷与川芎,黄芩生地同甘草,分经论治宜变通。 4.香薷饮 方歌:三物香薷豆朴先,散寒化湿功效兼,若益银翘豆易花,新加香薷祛暑煎。 5.小青龙汤 方歌:小青龙汤最有功,风寒束表饮停胸,辛夏甘草和五味,姜桂麻黄芍药同。 6.止嗽散

方歌:止嗽散内用桔梗,紫菀荆芥百部陈,白前甘草共为末,姜汤调服止嗽频。 辛凉解表 7.银翘散 方歌:银翘散主上焦疴,竹叶荆牛豉薄荷,甘桔芦根凉解法,清疏风热煮无过。 8.桑菊饮 方歌:桑菊饮中桔杏翘,芦根甘草薄荷饶,清疏肺胃轻宣剂,风温咳嗽服之消。 9.麻杏石甘汤 方歌:伤寒麻杏甘石汤,身热而喘是妙方,辛凉宣泻能清肺,定喘除热效力彰。 10.柴葛解肌汤 方歌:陶氏柴葛解肌汤,邪在三阳热势张,芩芍桔甘羌活芷,石膏大枣与生姜。 扶正解表 11.败毒散 方歌:人参败毒茯苓甘,枳桔柴前羌独芎,薄荷少许姜三片,时行感冒有奇功。 12.参苏饮 方歌:参苏饮内用陈皮,枳壳前胡半夏齐,干葛木香干桔茯,气虚外感最相宜。 13.再造散

方歌:再造散用参芪甘,桂附羌防芎芍参,细辛煨姜大枣入,阳虚外感服之安。 14.加减葳蕤汤 方歌:加减葳蕤用白薇,豆豉生姜桔梗随,草枣薄荷共八味,滋阴发汗功可慰。 第二章泻下剂 寒下 15.大承气汤 方歌:大承气汤用硝黄,配伍枳朴泻力强,痞满燥实四症见,峻下热结宜此方;去硝名曰小承气,便鞕痞满泻热良,调胃承气硝黄草,便秘口渴急煎尝。 16.大黄牡丹汤 方歌:金匱大黄牡丹汤,桃仁瓜子芒硝襄,肠痈初起腹按痛,苔黄脉数服之康。 17.温脾汤 方歌:温脾参附与干姜,甘草当归硝大黄,寒热并行治寒积,脐腹绞结痛非常。 润下 18.麻子仁丸(又名脾约丸) 方歌:麻子仁丸治脾约,大黄枳朴杏仁芍,胃热津粘便难解,润肠通便功效高。

中医内科学加方剂歌诀汇总

1.1感冒 感冒风邪时毒袭,咳嗽头痛流鼻涕恶寒发热身不适,治重解表宣肺气荆防银翘香薷饮,风寒风热暑湿歧双解汤主寒包火,参苏葳蕤气阴析。 【注释】 ①本病主要病因是风邪和时行病毒。 ②临床以咳嗽、头痛、流涕、鼻塞、喷嚏、恶寒、发热、全身不适为主要证候, ③感冒病变有肺、卫之分,故其治疗着重于解除表证,宣通肺气。 ④香薷饮:新加香薷饮。 ⑥参苏饮、加减葳蕤汤分别治疗气虚及阴虚感冒。 【方歌】 ①荆防败毒散 荆防败毒羌独柴,枳桔前苓芎草协,薄荷少许姜三片,益气解表散湿邪。 ②银翘散 银翘散主上焦疴,竹叶荆牛豉薄荷,甘桔芦根凉解法,清疏风热煮无过。 ③新加香薷饮 新加香薷朴银翘,扁豆鲜花一齐熬,暑湿。渴汗不出,清热化湿又解表。 ④参苏饮 益气解表参苏饮,二陈汤入木枳斟,前胡桔梗姜枣配,尚须加入干葛根。 ⑤加减葳蕤汤 加减葳蕤葱豉薇,薄荷桔梗草枣随,滋阴清热且发汗,阴虚风热此能为。 ⑥双解汤 《医方集解》双解汤,麻黄防风荆芥襄。薄荷黄芩大栀子,连翘石膏桔梗尝。 1.2外感发热 外感发热杂病先,六淫疫毒续复感卫表荆防银翘异,肺胃麻杏白虎辨连朴脾胃湿热证,大承大柴不一般,膀胱八正小柴合,肠道湿热葛芩连。 【注释】 ①本篇指罹患杂病在先,感受六淫疫毒在后之发热。 ②卫分表证属风寒者用荆防败毒散,风热者选银翘散。肺热用麻杏石甘汤,胃热用白虎汤。 ③连朴:王氏连朴饮。腑实用大承气汤,胆热用大柴胡汤。 ④膀胱湿热用八正散合小柴胡汤。葛芩连:葛根芩连汤。 【方歌】 ①荆防败毒散见“内科?感冒”。 ②银翘散见“内科?感冒”。 ③麻杏石甘汤 麻杏石甘汤清凉,主治喘热肺气张,须知阳盛方禁桂,若是无汗量要商。 ④白虎汤 白虎汤清气分热,石膏知母草米协。 ⑤大承气汤 大承气汤用硝黄,配以枳朴泻力强,阳明腑实真阴灼,急下存阴第一方。 ⑥大柴胡汤 大柴胡汤用大黄,枳芩夏芍枣生姜,少阳阳明同合病,和解攻里效无双。 ⑦小柴胡汤 小柴胡汤和解功,半夏人参甘草从,更加黄芩生姜枣,少阳为病此方宗。 ⑧八正散 八正木通与车前,扁蓄大黄栀滑研,草梢瞿麦灯心草,湿热诸淋宜服煎。 ⑨葛根芩连汤 葛根黄芩黄连汤,再加甘草共煎尝,邪陷阳明成热痢,解表清利保安康。 ⑩王氏连朴饮 王氏连朴《经纬》方,厚朴苍术黄连襄,半夏芦根淡豆豉,清热利湿和胃脾。 1.3湿阻 湿阻重闷呆腻濡,外感水湿中土阻,起病较缓病迁延,湿性粘腻不易除,祛湿运脾分主次,湿困脾胃藿香主,湿热王氏连朴饮,香砂脾虚湿滞瘳。 【注释】 ①本病的突出表现是肢体困重,脘腹痞闷,纳食乏味呆腻,舌苔厚腻,脉濡。病因是外感水湿,内困脾胃。 ②本病的治疗原则一为祛湿,二则运脾,但有主次之分。 ③藿香;藿香正气散。 ④香砂:香砂六君子汤。

方剂学歌诀打印版(十一五国 家规划教材)经典珍藏版

方剂学歌诀打印版(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经典 珍藏版 第一章解表剂 辛温解表:麻黄汤歌诀:麻黄汤有杏桂草,发汗平喘主解表,风寒表实用此方,寒热无汗喘咳疗。 桂枝汤歌诀:桂枝白芍草枣姜,调和营卫解肌良,风寒表虚寒热见,汗出脉缓用此方。 九味羌活汤歌诀:九味羌活白芷防,辛苍川芎草二黄,发汗祛湿清里热,药备六经止痛强。 小青龙汤歌诀:小青龙汤麻桂草,干姜辛味半芍药,解表散寒化水饮,表寒内饮康复早。 香苏散歌诀:香苏散有陈皮草,苏叶香附君臣药,外感风寒气郁证,解气解表效果好。 止咳散歌诀:止咳百部紫菀梗,白陈荆草姜汤送,宣利肺气疏风邪,久咳不止此方奉。 辛凉解表:银翘散歌诀:银翘散用荆豉薄,牛竹甘桔芦根合,辛凉透表解热毒,温病表闭疗效可。 桑菊饮歌诀:桑菊饮中桔梗翘,杏仁芦根草薄荷,疏风清热宣肺气,辛凉轻剂偏止咳。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方剂名即是所用药物,教材无方剂歌功用:辛凉宣泄,清肺平喘。 柴葛解肌汤歌诀:柴葛解肌芍桔草,膏芩羌芷加姜枣,解肌清热是功效,三阳合病此方扫。 升麻葛根汤歌诀:升麻葛根四味药,还有赤芍和甘草,解肌透疹是功用,麻疹初起方代表。 扶正解表:败毒散歌诀:败毒二活二胡芎,枳苓参草姜薄梗,益气解表代表方,散寒祛湿又止痛。 参苏饮歌诀:参苏陈半葛木香,前苓梗壳草枣姜,益气解表散风寒,理气化痰止咳强。 麻黄细辛附子汤歌诀:用药如方剂名。功用:助阳解表。 加减葳蕤汤歌诀:加减葳蕤有白薇,姜豉草枣桔薄随,滋阴解表治风热,阴虚外感此方会。 第二章泻下剂 寒下:大承气汤歌诀:大承气汤峻猛方,枳实厚朴硝大黄,伤寒阳明腑实证,痞满燥实通下康。 大黄牡丹汤歌诀:大黄牡丹硝桃冬,泻热破瘀治肠痈,金匮要略书中

方剂歌诀主治版

一.辛温解表 1.麻黄汤 麻黄汤中臣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 发汗解表宣肺气,伤寒表实无汗宜. 2.桂枝汤 桂枝芍药等量伍,姜枣甘草微火煮, 解肌发表调营卫,中风表虚自汗出. 3.九味羌活汤 九味羌活防风苍,辛芷芎草芩地黄, 发汗祛湿兼清热,分经论治变通良. 4.小青龙汤 解表蠲饮小青龙,麻桂姜辛夏草从, 芍药五味敛气阴,表寒内饮最有功. 4.5香苏散 香苏散内草陈皮,外感风寒气滞宜,寒热头痛胸脘闷,解表又能疏气机. 5.止嗽散 止嗽散用百部菀,白前桔草荆陈研, 宣肺疏风止咳痰,姜汤调服不必煎. 5.5 正柴胡饮 正柴胡饮平散方,芍药防风陈草姜,轻疏风邪解热痛,表寒轻证服之康. 二.辛凉解表 6.银翘散 银翘散主上焦疴,竹叶荆蒡豉薄荷, 甘桔芦根凉解法,清疏风热煮无过. 7.桑菊饮 桑菊饮中桔杏翘,芦根甘草薄荷绕, 清疏肺卫轻宣剂,风温咳嗽服之消. 8.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仲景麻杏甘石汤,辛凉宣肺清热良, 邪热壅肺咳喘急,有汗无汗均可尝. 9.柴葛解肌汤 陶氏柴葛解肌汤,邪在三阳热势张, 芩芍桔草姜枣芷,羌膏解表清热良. 9.5升麻葛根汤 局方升麻葛根汤,芍药甘草合成方,麻疹初起出不透,解肌透疹此方良. 三.扶正解表 10.败毒散 人参败毒草苓芎,羌独柴前枳桔共, 薄荷少许姜三片,气虚感寒有奇功. 10.1参苏饮 参苏饮内用陈皮,枳壳前胡半夏齐,干葛木香甘桔茯,气虚外感最相宜. 10.2麻黄附子细辛汤 麻黄附子细辛汤,助阳解表代表方, 阳虚外感风寒证,寒重热轻脉沉良. 10.3 加减葳蕤汤 加减葳蕤用白薇,豆豉生葱桔梗随,草枣薄荷共八味,滋阴发汗此方魁.

四.寒下 11.大承气汤 大承气汤大黄硝,枳实厚朴先煮好, 峻下热结急存阴,阳明腑实重症疗. 去硝名为小承气,轻下热结用之效, 调胃承气硝黄草,缓下热结此方饶. 12.大黄牡丹汤 金匮大黄牡丹汤,桃仁芒硝瓜子襄, 泻热破淤散结肿,肠痈初起腹痛康. 12.5 大陷胸汤 大陷胸汤用硝黄,甘遂为末共成方,专治水热结胸证,泻热逐水效非常. 五.温下 13.温脾汤 温脾附子大黄硝,当归干姜人参草, 攻下寒积温脾阳,阳虚寒积腹痛疗. 13.5 三物备急丸 三物备急巴豆研,干姜大黄不需煎;猝然腹痛因寒积,速投此方急救先. 六.润下 14.麻子仁丸 麻子仁丸脾约治,杏芍大黄枳朴蜜, 润肠泻热又行气,胃热肠燥便秘施. 15.济川煎 济川苁蓉归牛膝,枳壳升麻泽泻齐, 温肾益精润通便,肾虚精亏便秘宜. 七.逐水 16.十枣汤 十枣非君非汤剂,芫花甘遂合大戟, 攻逐水饮力峻猛,悬饮水肿实证宜. 16.5 舟车丸 舟车牵牛及大黄,遂戟芫花槟木香,青皮橘皮清粉入,泻水消胀力量强. 八.攻补兼施 17.黄龙汤 黄龙汤中枳朴黄,参归甘桔枣硝姜, 攻下热结养气血,阳明腑实气血伤. 17.5增液承气汤 增液承气玄地冬,硝黄加入五味共,热结阴亏大便秘,增水行舟肠腑通. 九.和解少阳 18.小柴胡汤 小柴胡汤和解功,半夏人参甘草从, 更加黄芩生姜枣,少阳为病此方宗. 19.大柴胡汤 大柴胡汤用大黄,枳芩夏芍枣生姜, 少阳阳明同合病.和解攻里效无双. 19.5 防风通圣散 防风通圣大黄硝,荆芥麻黄栀芍翘,甘桔芎归膏滑石,薄荷芩术力偏饶,表里交攻阳热盛,外科疡毒总能消. 20.蒿芩清胆汤 蒿芩清胆夏竹茹,碧玉赤苓枳陈辅, 清胆利湿又和胃,少阳湿热痰浊阻.

中医药100首常用方剂歌诀

100首常用方剂歌诀 注:歌诀中黑体字为本方的君药 解表剂 1.1辛温解表 1.麻黄汤 麻黄汤中臣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发汗解表宣肺气,伤寒表实无汗宜。功用: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主治:外感风寒表实证。 2.桂枝汤 桂枝芍药等量伍,姜枣甘草微火煮,解肌发表调营卫,中风表虚自汗出。功用: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主治:外感风寒表虚证。 . 3.九味羌活汤 九味羌活防风苍,辛芷芎草芩地黄,发汗祛湿兼清热,分经论治变通良。功用:发汗祛湿,兼清里热。 主治:外感风寒湿邪,内有蕴热证。 4.小青龙汤 解表蠲饮小青龙,辛姜麻桂夏草从,芍药无味敛气阴,外寒里饮最有功。功用:解表散寒,温肺化饮。 主治:外寒里饮证。 1.2辛凉解表 5.银翘散 银翘散主上焦疴,竹叶荆蒡豉薄荷,甘桔芦根凉解法,清疏风热煮无过。功用:辛凉透表,清热解毒 主治:温病初起 1.3扶正解表 6.败毒散 人参败毒草芩芎,羌独柴前枳桔共,薄荷少许姜三片,气虚感寒有奇功。功用:散寒祛湿,益气解表 主治:气虚,外感风寒湿表证泻下剂 1.1寒下 7.大承气汤 大承气汤大黄硝,枳实厚朴先煮好,峻下热结急存阴,阳明腑实重症疗。去硝名为小承气,轻下热结用之效。调胃承气硝黄草,缓下热结此方饶。功用:峻下热结。 主治:阳明腑实证;热结旁流证;里热实证之热厥,痉病或发狂等。 8.大黄牡丹汤 金匮大黄牡丹汤,桃仁芒硝瓜子襄。功用:泻热破瘀,散结消肿。 主治:肠痈初起,湿热瘀滞证。 1.2温下 9.温脾汤 温脾附子大黄硝,人参干姜当归草,攻下寒积温脾阳,阳虚寒积腹痛疗。功用:攻下冷积,温补脾阳。 主治:阳虚寒积证。 1.3润下 10.麻子仁丸 麻子仁丸脾约治,杏芍大黄枳朴蜜,润肠泻热又行气,胃热肠燥便秘施。功用:润肠泄热,行气通便。 主治:脾约便秘证。 1.4逐水 11.十枣汤 十枣非君非汤剂,甘遂芫花合大戟,功逐水饮力峻厉,悬饮水肿实证宜。功用:攻逐水饮。 主治:悬饮;水肿。

趣味方剂歌诀完美修改版

解表剂 麻黄汤——干妈贵姓——甘草 麻黄 杏仁 桂枝。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外感风寒表实际证 大青龙汤——麻黄汤搞姜枣——甘草 麻黄 杏仁 桂枝 石膏 生姜 大枣 桂枝汤——大勺炒姜汁——大枣 芍药 甘草 生姜 桂枝。解肌发表,调和营卫——外感风寒表虚证 九味羌活汤——防风 细辛 苍术 白芷 川芎 黄芩 生地 甘草 羌活。发汗祛湿,兼清里热——外感风寒湿邪,内有郁 紫苏 陈皮 甘草。疏风散寒,理气和中——外感风寒,气郁不舒证 干姜 五味子 麻黄 甘草 细辛 半夏 桂枝 解表散寒,温肺化饮——外寒里饮证。 射干麻黄汤—姜枣细辛款冬花,紫菀五味加半夏——射干、麻黄、生姜、大枣、细辛、款冬花、紫菀、五味子、半夏。宣肺祛痰,下气止咳——痰饮郁结,气逆喘咳证 止嗽散——止嗽散中用桔梗,紫菀荆芥百部前,陈皮甘草共为末,姜汤调下咳嗽痊——桔梗 紫菀 荆芥 百部 前胡 陈皮 甘草 生姜。宣利肺气、疏风止咳——风邪犯肺证 正柴胡饮——正柴胡饮平散方,芍药防风陈草姜——柴胡 芍药 防风 陈皮 甘草 生姜。 解表散寒——外感风寒轻证 银翘散——猪根金牛斗喝银草更翘——竹叶 芦根 荆芥 牛蒡子 豆豉 薄荷 银花 甘草桔梗 连翘 辛凉透表,清 桑叶 芦根 杏仁 菊花 甘草 桔梗 连翘 辛凉疏表,清肺平喘——外感风邪,邪热壅肺证 柴葛解肌汤——钦差抢劫时,只要姜枣草根——黄芩 柴胡 羌活 桔梗 石膏 白芷 芍药 生姜 大枣 甘草 葛根 解肌清热——外感风寒,郁而化热证 升麻葛根汤——麻哥药草——升麻 葛根 芍药 甘草 解肌透疹——麻疹初起 扶正解表 败毒散——独芎参茯草梗,二虎枳抢姜荷——独活 川芎 人参 茯苓 甘草 桔梗 柴胡 前胡 枳壳 羌活 生姜 薄荷 散寒祛湿,益气解表——气虚外感风寒湿表证 饮用陈皮,枳前半夏姜枣宜,干葛木香甘桔茯,气虚外感此方施——人参 紫苏 陈皮 枳实 前胡 半夏 生姜 大枣 葛根 木香 甘草 桔梗 茯苓 益气解表,理气化痰——气虚外感风寒,内有湿痰证 麻黄附子细辛汤——麻黄 附子 细辛 助阳解表——素体阳虚外感风寒证;暴哑;少阳阳虚外感风寒 加减葳蕤汤——加减葳蕤用白薇,豆豉葱白桔梗随,草枣薄荷共八味——葳蕤 白薇 豆豉 葱白 桔梗 甘草 大枣 薄荷 滋阴解表——素体阳虚,外感风热证

方剂歌诀

方剂歌诀 1解表剂 1.1辛温解表 1.麻黄汤 麻黄汤中臣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发汗解表宣肺气,伤寒表实无汗宜。2.桂枝汤 桂枝芍药等量伍,姜枣甘草微火煮,解肌发表调营卫,中风表虚自汗出。3.九味羌活汤 九味羌活防风苍,辛芷芎草芩地黄,发汗祛湿兼清热,分经论治变通良。4.香苏散 香苏散内草陈皮,疏散风寒又理气,外感风寒兼气滞,寒热无汗胸脘痞。5.小青龙汤 解表蠲饮小青龙,麻桂姜辛夏草从,芍药五味敛气阴,表寒内饮最有功。6.止嗽散 止嗽散用百部菀,白前枯草荆陈研,宣肺疏风止咳痰,姜汤调服不必煎。7.正柴胡饮 正柴胡饮平散方,芍药防风陈草姜,轻疏风邪解热痛,表寒轻证服之康。1.2辛凉解表 1.银翘散 银翘散主上焦疴,竹叶荆蒡豉薄荷,甘桔芦根凉解法,清疏风热煮无过。2.桑菊饮 桑菊饮中桔杏翘,芦根甘草薄荷饶,清疏肺卫轻宣剂,风温咳嗽服之消。3.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仲景麻杏甘石汤,辛凉宣肺清热良,邪热壅肺咳喘急,有汗无汗均可尝。4.柴葛解肌汤 陶氏柴葛解肌汤,邪在三阳热势张,芩芍枯草姜枣芷,羌膏解表清热良。5.升麻葛根汤 阎氏升麻葛根汤,芍药甘草合成方,麻疹初起出不透,解肌透疹此方良。1.3扶正解表 1.败毒散 人参败毒草苓芎,羌独柴前枳桔共,薄荷少许姜三片,气虚感寒有奇功。2.参苏饮 参苏饮内用陈皮,枳壳前胡半夏齐,干葛木香甘桔茯,气虚外感最相宜。3.麻黄细辛附子汤 麻黄细辛附子汤,助阳解表代表方,阳虚外感风寒证,寒重热轻脉沉良。4.加减葳蕤汤 加减葳蕤用白薇,豆豉生姜桔梗随,草枣薄荷八味共,滋阴发汗功可慰。 2泻下剂 2.1寒下 1.大承气汤 大承气汤大黄硝,枳实厚朴先煮好,峻下热结急存阴,阳明腑实重证疗。去硝名为小承气,轻下热结用之效。调胃承气硝黄草,缓下热结此方饶。2.大黄牡丹汤 金匮大黄牡丹汤,桃仁芒硝瓜子襄,泻热破瘀散结肿,肠痈初起腹痛康。肠痈初起腹按痛,尚未成脓服之消。3.大陷胸汤 大陷胸汤用硝黄,甘遂为末共成方,专治水热结胸证,泻热逐水效非常。2.2温下 1.大黄附子汤 金匮大黄附子汤,细辛散寒止痛良,温下治法代表方,寒积里实服之康。2.温脾汤 温脾附子大黄硝,当归干姜人参草,攻下寒积温脾阳,阳虚寒积腹痛疗。2.3润下 1.麻子仁丸 麻子仁丸脾约治,杏芍大黄枳朴蜜,润肠泻热又行气,胃热肠燥便秘施。2.济川煎 济川苁蓉归牛膝,枳壳升麻泽泻使,温肾益精润通便,肾虚精亏便秘宜。2.4逐水 十枣汤 十枣非君非汤剂,芫花甘遂合大戟,攻逐水饮力峻猛,悬饮水肿实证宜。2.5攻补兼施 黄龙汤 黄龙汤中枳朴黄,参归甘桔枣硝姜,

(完整版)方剂学常用方剂歌诀

方剂学常用方剂歌诀 辛温解表 001、麻黄汤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发热恶寒头项痛,喘而无汗服之宜。002、桂枝汤治太阳风,芍药甘草姜枣同,解肌发表调营卫,表虚有汗此为功。003、大青龙汤桂麻黄,杏草石膏姜枣藏,太阳无汗兼烦躁,风寒两解此为良。004、小青龙汤最有功,风寒束表饮停胸,辛夏甘草和五味,姜桂麻黄芍药同。005、九味羌活用防风,细辛苍芷与川芎,黄芩生地同甘草,分经论治宜变通。006、三物香薷豆朴先,散寒化湿功效兼,若益银翘豆易花,新加香薷祛暑煎。 辛凉解表 007、银翘散主上焦疴,竹叶荆牛豉薄荷,甘桔芦根凉解法,清疏风热煮无过。008、桑菊饮中桔杏翘,芦根甘草薄荷绕,清疏肺卫轻宣剂,风温咳嗽服之消。009、伤寒麻杏甘石汤,汗出而喘法度良,辛凉宣泄能清肺,定喘除热效力彰。 扶正解表 010、人参败毒茯苓草,枳桔柴前羌独芎,薄荷少许姜三片,时行感冒有奇功。011、麻黄附子细辛汤,发表温经两法彰,若非表里相兼治,少阴反热曷能康。012、加减葳蕤用白薇,豆豉葱白桔梗随,草枣薄荷八味共,滋阴发汗功可慰。 寒下 013、大承气汤用硝黄,配伍枳朴泻力强,痞满燥实四证见,峻下热结宜此方。014、金匮大黄牡丹汤,桃仁瓜子芒硝囊,肠痈初起腹按痛,苔黄脉数服之康。 温下 015、温脾人参干姜草,附子大黄大剂量,寒热并行治寒积,脐腹绞结痛非常。016、三物备急巴豆研,干姜大黄不需煎,卒然腹痛因寒积,连投此方急救先。 润下 017、麻子仁丸治脾约,大黄枳朴杏仁芍,胃热津枯便难解,润肠通便法高超。 逐水 018、十枣逐水效堪夸,大戟甘遂与芫花,悬饮内停胸胁痛,大腹肿满用无差。019、舟车牵牛与大黄,遂戟芫花槟木香,青皮陈皮轻粉入,泻水消胀力量强。 攻补兼施 020、黄龙枳朴与硝黄,参归甘桔枣生姜,阳明腑实气血弱,攻补兼施效力强。021、增液承气参地冬,硝黄加入五药供,热结阴亏大便秘,增水行舟肠腑通。 和解少阳 022、小柴胡汤和解供,半夏人参甘草从,更用黄芩加姜枣,少阳百病此为宗。023、大柴胡汤用大黄,枳实芩夏白芍将,煎加姜枣表兼里,妙法内攻并外攘。024、蒿芩清胆碧玉需,陈夏赤苓枳竹茹,热重寒轻痰挟湿,胸痞呕恶总能除。025、达原饮用槟朴芩,白芍甘知草果仁,邪伏膜原寒热作,透邪逐秽此方行。

中医内科方剂歌诀-2

一、感冒 1.风寒束表证——荆防败毒散、荆防达表汤 荆防败毒散 就是人参败毒散去人参加荆芥防风人参败毒草苓芎,羌独柴前枳桔同;薄荷少许三片,气虚感寒有奇功。荆防败毒羌独柴,枳桔前苓芎草协,薄荷少许三片,益气解表散湿邪。 荆防达表汤 荆防达表芷苓,葱神曲橘杏仁,辛温疏表宣肺卫,风寒感冒服康宁。 2.风热犯表证——银翘散、葱豉桔梗汤 银翘散 银翘散主上焦疴,竹叶荆蒡豉薄荷;甘桔芦根凉解法,清疏风热煮无过。 葱豉桔梗汤 葱豉桔梗加连翘,竹叶山栀薄荷草,疏风解表清肺热,咽痛咳嗽服之效。 3.暑湿伤表证——新加香薷饮、表里双解汤 新加香薷饮(辛温辛凉并用) 香薷饮用扁豆朴,祛暑解表化湿阻;易豆为花加银翘,新加香薷治阴暑。 表里双解汤 大黄黄芩用酒炒,薄桑银荆加石膏,赤芍再请牡丹皮,表里双解功劳高。 4.气虚感冒证——参饮 参饮用皮,枳壳前胡半夏齐;干木香甘桔茯,气虚感寒最相宜。 5.阴虚感冒——加减葳蕤汤 玉竹姐为何早操吃葱(玉竹、桔梗、白薇、薄荷、大枣、甘草、豆豉、葱白) 加减葳蕤用白薇,豆豉葱白桔梗随,草枣薄荷八味共,滋阴发汗功可谓。 二、咳嗽 (一)外感咳嗽 1.风寒袭肺证——三拗汤合止嗽散 三拗汤 三拗汤用麻杏草,宣肺平喘效不低。 止嗽散 止嗽散用百部菀,白前桔草荆研。宣肺疏风止咳痰,汤调服不必煎。 2.风热犯肺证——桑菊饮 桑菊饮中桔杏翘,芦根甘草薄荷饶;清疏肺卫轻宣剂,风温咳嗽服之消。 3.风燥伤肺证——桑杏汤、杏散 桑杏汤(温燥) 桑杏杀身,智斗贝利(桑杏沙参,栀子、豆豉、浙贝母、梨皮) 桑杏汤中浙贝宜,沙参栀豉与梨皮;干咳鼻涸又身热,清宣凉润燥能祛。 杏散(凉燥) 杏二三,更值钱(二:二汤;三:、草、枣;桔梗、枳实、前胡) 杏散夏前,枳桔苓草枣研;轻宣温润治凉燥,咳止痰化病自痊。 (二)伤咳嗽 4.痰湿蕴肺证——二汤平胃散合三子养亲汤 二平胃散=二+平胃散 二汤用半夏,苓草梅一并存;利气祛痰兼燥湿;湿痰为患此方珍。 平胃散 苍术皮老厚(苍术、皮、甘草、厚朴) 平胃散用朴皮,苍术甘草四味齐,燥湿宽胸消胀满,调胃和中此方宜。 三子养亲汤 三子养亲(来借书)莱芥 5.痰热郁肺证——清金化痰汤

中医方剂歌诀

方剂歌诀 一、解表剂 1、辛温解表 麻黄汤 麻黄汤中用桂枝,杏仁炙草四般施,寒邪伤营头身痛,发热恶寒无汗宜 桂枝汤 桂枝伤寒第一方,风邪伤卫细推详, 汗出恶风脉浮缓,桂枝芍药草枣姜。 九味羌活汤 九味羌活用防风,细辛苍芷与川芎, 黄芩生地及甘草,风寒湿散里热清。 香苏散 香苏散内草陈皮,疏散风寒又理气, 外感风寒兼气滞,寒热无汗胸脘痞。 小青龙汤 小青龙汤姜辛味,麻黄草夏芍药桂,风寒束表内停饮,散寒蠲饮功效最。 加味香苏散 加味香苏陈皮草,荆防艽蔓川芎姜, 恶风身热头项痛,胸脘满闷服之松。 荆防败毒散 荆防败毒羌独柴,枳桔前苓芎草协,薄荷少许姜三片,益气解表散湿邪 参苏饮 益气解表参苏饮,二陈汤入木枳斟,前胡桔梗姜枣配,尚须加入干葛根。 麻黄附子细辛汤 麻黄附子细辛汤,少阴始得用此方,麻辛各二炮附一,发热脉沉效力彰。 2、辛凉解表

银翘散 银翘散主上焦疴,竹叶荆牛豉薄荷,甘桔芦根凉解法,清凉平剂用时多。 桑菊饮 辛凉轻剂桑菊饮,风温犯肺把握紧,杏桔薄翘草芦根,但咳微热即时平。 麻杏石甘汤 麻杏石甘汤清凉,主治喘汗肺热张,须知阳盛方禁桂,若就是无汗量要商。(越婢汤:上方去杏仁加姜枣,因无喘) 升麻葛根汤 升麻葛根汤芍草,解肌透疹功效好,麻疹初起发未透,服之驱邪速出表。 柴葛解肌汤 陶氏柴葛解肌汤,邪在三阳热势张,芩芍桔甘羌活芷,石膏大枣与生姜。 加减葳蕤汤 加减葳蕤葱豉薇,薄荷桔梗草枣随,滋阴清热且发汗,阴虚风热此能为。 二、涌吐剂 瓜蒂散 瓜蒂、赤小豆 盐汤探吐方 极咸盐水服下,使宿食涌出。 三、泻下剂 1、寒下 大承气汤 大承气汤大黄硝,配以枳朴泻力高,先煎后纳定要记,急下存阴功效好。去

(完整版)中医内科病证方剂歌诀(优美排版打印首选)

中医内科病证方剂歌诀 一、感冒 1风寒束表证——荆防败毒散 就是人参败毒散去人参加荆芥防风 人参败毒草苓芎,羌独柴前枳桔供; 薄荷少许姜三片,益气解表有奇功。 2风热犯表证——银翘散 银翘散主上焦疴,竹叶荆牛豉薄荷; 甘桔芦根凉解法,辛凉平剂用时多。 3暑湿伤表证—新加香薷饮(辛温辛凉并用)香薷饮用扁豆朴,祛暑解表化湿阻; 易豆为花加银翘,新加香薷治阴暑。 4气虚感冒证——参苏饮 参苏饮内用陈皮,枳壳前胡半夏宜; 干葛木香甘桔茯,气虚感寒最相宜。 5阴虚感冒——加减葳蕤汤 加减葳蕤用白薇,葱豉薄枣桔甘随, 阴虚外感宜煎服,解表滋阴即可愈。二、咳嗽 (一)外感咳嗽 1风寒袭肺证——三拗汤合止嗽散 三拗汤 三拗汤用麻杏草,宣肺平喘效不低。 止嗽散 止嗽散内用桔梗,紫菀百部陈皮荆; 白前甘草共煎服,外感咳嗽此方功。 2风热犯肺证——桑菊饮 桑菊饮中桔杏翘,杏仁甘草薄荷饶: 芦根为饮轻清剂,风温咳嗽服之消。 3风燥伤肺证——桑杏汤(温燥) 桑杏汤中浙贝宜,沙参栀豉与梨皮; 外感温燥伤肺阴,辛宣凉润此方医。 杏苏散(凉燥) 杏苏散内夏陈前,枳桔甘苓姜枣选; 轻宣温润治凉燥,服后微汗病自痊。(二)内伤咳嗽 4痰湿蕴肺证——二陈汤平胃散合三子养亲汤二陈平胃散=二陈+平胃散 二陈夏橘茯苓草,燥湿化痰此方好; 主治咳嗽痰湿症;随证加减方不少。 平胃散:(苍术、陈皮、甘草、厚朴) 三子养亲(来借书)莱芥苏 5痰热郁肺证——清金化痰汤 清金化痰肺热治,芩草蒌仁与山栀; 桔梗云苓广橘红,桑皮二母麦冬施 (二母:知母+贝母) 6肝火犯肺证——黛蛤散合加减泻白散 黛蛤散:青黛+蛤蚧 泻白散(清泻肺中伏火,清郁热,小儿稚阴) 泻白桑皮地骨皮,甘草粳米四般宜, 肺中伏火失宣降;泻肺平喘此方宜。 7肺阴亏虚证——沙参麦冬汤 沙参麦冬扁豆桑,玉竹甘花共合方; 秋燥耗伤肺胃液,苔光干咳此堪尝。 三、哮病 (一)发作期 1冷哮证——射干麻黄汤或小青龙汤 射干麻黄汤: 射干麻黄生姜枣,细辛紫菀冬花味; 半夏燥湿又祛痰,主治痰鸣水鸡声。 小青龙汤 小青龙汤痰饮证,麻桂干姜芍草同; 更有夏辛兼五味,温阳化饮此方宏。 2热哮证——定喘汤 定喘白果与麻黄,款冬半夏杏仁桑; 苏子黄芩共甘草,肺寒膈热哮喘尝。 3寒包热哮证——小青龙加石膏汤 4风痰哮证——三子养亲汤(来借书:莱菔子、白芥子、苏子) 5虚哮证——平喘固本汤 平喘固本汤: 平喘固本五味参,冬虫夏草酌坎脐; 胡桃沉香灵磁石,款冬半夏合橘红。 附:喘脱危证——回阳急救汤和生脉饮加减 回阳急救汤:四、五、六,姜香肉(四逆汤,五味子,六君子,生姜、麝香、肉桂) 生脉饮:生脉麦味与人参 (二)缓解期 6肺脾气虚证——六君子汤 六君子汤 四君子+陈皮、半夏:六君子 参苓术草四君汤,益气健脾养胃方; 食少便溏体赢瘦,脾胃气虚服之良。 益以夏陈名六君,健脾化痰又理气。 除去半夏名异功,或加香砂胃寒祛。 7肺肾两虚证——生脉地黄汤合金水六君煎 金水六君煎:二陈汤+熟地、当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